內容簡介
《古語文例釋(修訂本)》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兩漢典籍,繼承前修,力圖解決古籍古語文疑難,以例釋的形式逐條按類排比而成的隨筆集。分“古語文魏晉時期有較多之變改”、“據句法判斷語意詞義之疑難”、“句法,虛詞用法”、“斷句”、“詞義”、“古音,同音假藉”、“文字”、“章法”、“篇”、“書凡例”、“校勘,考據”、“名物”、“古語文後人模仿之失”十三類,涉及語法、文字、音韻、訓詁、校勘、句讀、章句等古漢語範疇的各個方麵,辨析精審,從中可窺閱讀古書的基本門徑和考辨思路。
作者簡介
王泗原,祖籍江西安福縣,人民教育齣版社資深語文編輯。王泗原是著名的《楚辭》研究專傢,鬍耀邦曾請他講解過古文。
目錄
一、古語文魏晉時期有較多之變改 一則1.古語文魏晉變改之例
二、據句法判斷語意詞義之疑難 三十七則2.汝後稷之後為司 3.牧野及左傳衞牧4.詩之不素餐5.不度德不量力6.十年尚猶有臭杜注誤7.藥石之藥非療8.天子經略杜注誤9.焉易之亡也舊讀誤10.其與幾何與字非語辭11.子所雅言章舊讀誤12.子不語之語13.鏗爾非投瑟聲14.先之勞之之句法15.所重民食喪祭舊注誤16.墨子之邃野17.孟子之不知檢18.孟子之置郵19.外丙二年仲壬四年程說誤20.非相焉廣三寸舊注不得其解 21.正論當厚優猶不知足舊解誤22.韓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23.為王位為不通謂24.韓子然則虛舊之學句25.修古之修非動詞26.漢高之法三章是否殺人傷人及盜27.禮運謀閉之閉非閉塞28.史漢之有臣肥如令郢人舊解誤29.史漢之無所事信30.陸賈傳與汝約一段舊注誤甚多 31.史漢之主在與在,主亡與亡32.史漢之引繩批(排)根舊解誤33.史漢之足與治乎34.史漢儒林傳記轅固舊注有二疑 35.公孫弘傳教馴服習之至顔讀誤 36.王尊傳夫人臣一段之句法 37.翟方進傳埋名顔注誤38.漢書循吏傳以豪桀役使注誤
三、句法,虛詞用法 五十九則39.召誥厥元子句之句法40.欲報之德吳天罔極41.平平左右亦是率從舊注非 42.誓言 43.鳥獸之肉王說誤44.見與見(賢遍)關係於句法,且用法有主客之異45.鄧曼語 ……四、斷句 二十則五、詞義 六十七則六、古音,同音假藉 四十四則七、文字 三十則八、章法 十七則九、篇 五則十、書凡例 三則十一、校勘,考擄 四十二則十二、名物 十則十三、古誤文後人模仿之失 四則附錄一:彭蠡“解附錄二:古典徵途的萬兵秣馬
精彩書摘
3.牧野及左傳衞牧 俞樾群經平議捲五尚書“商郊牧野”條,解曰:“此當以郊牧野三字連文。爾雅釋地:‘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此正釋尚書郊牧野三字之義。閤言之曰郊牧野,從省則但曰牧野,又從省則但曰牧。” 又捲二十五左傳隱五年“鄭人侵衞牧,以報東門之役”條,杜注:“牧,衛邑。”俞以為非,解引牧誓,亦雲:“此當以郊牧野連文,即爾雅所謂邑外郊,郊外牧,牧外野也。…‘若是邑名,則當雲鄭人侵衞及牧。如莊十四年傳‘鄭厲公白梁侵鄭及大陵’,成十五年傳‘楚子侵鄭及暴隧’,皆其例也。”“宋陳蔡衞伐鄭,圍其東門五日而還,是迫近之至。故此亦侵及衞牧,所以報也。”“周語曰:‘以緻戎於商牧。’彼雲商牧,此雲衞牧,其義正同,皆非地名也。” 按:俞解俱誤。 (一)郊牧野,如爾雅所釋,名異實同,地之近遠相屬,性質不殊。以為三字連文,則同義三疊,古語文無此說法。俞雲:“以牧誓名篇,是武王作誓實在郊外之牧.……前軍及郊,後軍至野,中軍在牧。”即使如是,史傢行文亦何須記為郊牧野?此非詳細而為纍贅,古人之文固尚簡也。爾雅之為書乃綴緝注傢詁訓而成,如後之經籍籑詁。漢誌著錄(在孝經一種)前後,遞有增益。成書在東漢之末,不當早於鄭玄。鄭玄則雲“郊外曰野”,何以不信鄭玄而信爾雅?而謂“是鄭君所見爾雅與今本異,然據尚書以治爾雅,則固以今木為長”,此論亦隻有誤。且史文明言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果如俞解,用孔疏之語言之,“豈王行已至於郊,乃復倒退適野,誓訖而更進兵乎?”武王時,邑之外安得有如爾雅所雲截然畫分為郊牧野林垌五層者?小圈外套以大圈,曾復一層,乃至於五,民人安所居,市廛安所置,田畝安所闢?此上古無之,後世亦無之。尚書之牧乃坶之同音假藉字。說文解坶雲:“朝歌南七十裏地。周書武王與紂戰於坶野。”牧明為地名,在商之郊。野者平廣之地,並不錶去城之遠近,不得以爾雅解之。牧野之說法亦如周原(詩大雅緜)也。大雅大明:“矢於牧野;……牧野洋洋。”洋洋形容此野之平廣。魯頌閎宮:“於牧之野。”禮記大傳:“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牧之野即牧野。之為結構助詞,牧作野之定語。牧與野非並列,絕非爾雅所謂郊牧野。俞謂言牧野乃從省,然何以又加之字為牧之野,安見其為從省也?俞說誤矣。 (二)同理,左傳之“衛牧”亦不得以爾雅解之。俞謂邑名則當雲鄭人侵衞及牧,舉左傳莊十四年成十五年兩例句以證,皆非。俞不明及字之意義與用法,又不明敘述之筆法。莊十四年之例曰:“鄭厲公自梁侵鄭。及大陵,獲傅瑕(鄭大夫)。”鄭厲之侵鄭,乃圖復位,非為侵大陵。及大陵之及,動詞,至也。言自梁侵鄭途中,至大陵之地而獲傅瑕也。成十五年之例曰:“楚子侵鄭,及暴隧;遂侵衛,及首止。”楚侵鄭衞,意在威中原,目的不在暴隧首止二地。兩及字亦動詞,至也。言至暴隧之地而不更進,即轉而侵衞,又至首止而止。類此者尚有例。僖三十二年:“秦師過周北門,……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秦師侵鄭,目的不在滑,史文記弦高遇之於此耳。以鄭有備,無可為,於是減滑而還。文十六年:“使廬戢黎侵庸,及庸方城。”楚侵庸,目的不止在方城,此言兵至方城,庸人逐之.然後楚兩道進攻,遂減庸。宣六年:“赤狄伐晉,圍懷,及邢丘。”言兵至邢丘也。故及字下乃師所至之地,及不錶侵之目的。鄭侵衞牧,所侵者乃衞之牧地,不得用及字。衞牧之說法亦如國語周語“以緻戎於商牧”之商牧。俞謂“彼雲商牧,此雲衞牧,其義正同,皆非地名也”。去非字,言商牧衛牧說法正同,皆地名也,則當矣。俞又以東門之役迫近之至,故侵及衞之牧(郊外),所以報,亦非是。秦報殷之役,戰於彭衙(文二年)。 ……
前言/序言
古語文例釋(修訂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本書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兩漢典籍,繼承前修,力圖解決古籍古語文疑難,以例釋的形式逐條按類排比而成的隨筆集。分“古語文魏晉時期有較多之變改”、“據句法判斷語意詞義之疑難”、“句法,虛詞用法”、“斷句”、“詞義”、“古音,同音假藉”、“文字”、“章法”、“篇”、“書凡例”、“校勘,考據”、“名物”、“古語文後人模仿之失”十三類,涉及語法、文字、音韻、訓詁、校勘、句讀、章句等古漢語範疇的各個方麵,辨析精審,從中可窺閱讀古書的基本門徑和考辨思路。
評分
☆☆☆☆☆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學術功底紮實,應好好研讀,多多學習,勉勵以求點滴進步
評分
☆☆☆☆☆
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兩漢典籍,繼承前修,力圖解決古籍古語文疑難,以例釋的形式逐條按類排比而成的隨筆集。分“古語文魏晉時期有較多之變改”、“據句法判斷語意詞義之疑難”、“句法,虛詞用法”、“斷句”、“詞義”、“古音,同音假藉”、“文字”、“章法”、“篇”、“書凡例”、“校勘,考據”、“名物”、“古語文後人模仿之失”十三類,涉及語法、文字、音韻、訓詁、校勘、句讀、章句等古漢語範疇的各個方麵,辨析精審,從中可窺閱讀古書的基本門徑和考辨思路。
評分
☆☆☆☆☆
以下是一則讀書筆記,其創見性可見一斑:
評分
☆☆☆☆☆
紙箱包裹,贊一個,但裏麵建議加些泡沫塑料,以防碰撞。
評分
☆☆☆☆☆
有助於深讀古文,終成經典
評分
☆☆☆☆☆
古語文例釋(修訂本)
評分
☆☆☆☆☆
贊
評分
☆☆☆☆☆
全五星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