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活在我们记忆中的不朽!王小波一举震惊华语文坛成名作!王小波宠爱的“时代”!有人因为他,更加热爱文字和写作;有人因为他,改变了思维和态度;有人因为他,发现了思考的可贵;有人因为他,开始欣赏幽默,赞美智慧。
王小波的文学是个开放的世界,每个读者都可以来去自如。在他的文学世界中,你会发现:独具智慧的清醒,特立独行的自由,幽默有趣的文体。
王小波说过,小说要深得虚构之美。黄金时代类似于历史,是王小波对自身生活的虚构回顾,也是他满意的作品。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代表之作,也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本,该系列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中国当代文坛“极美的收获”。
作品中,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长着一脸流氓相,桀骜不驯,经常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与被定义为“破鞋”的诊室美女大夫陈清扬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跨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那就去证明自己的不无辜。于是,王二以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本书还收录了《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等作品。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云南插队,后转插队到山东,做过民办教师。1974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198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任教。1992年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主要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等。
★《黄金时代》把以前所有写性小说全枪毙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编辑 白桦
★当我们灰心丧气,甚至感觉无以为继的时候,重读王小波是有必要的,因为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局面,其实都在他的经验之内,还有比他的青年时代更糟糕的年头吗?
——东方早报 潘采夫
★王小波在文学创作上无疑是个多面手。不仅小说,散文和诗歌上也有不错的发挥。但是,小说是他的旗帜。一个作家内心承载的灵魂是他笔下的文字,这也是对文学生命的延伸和诠释。小波在创作中,始终以一个“观察家”的姿态关注社会普通民众面临的问题。这与他的生活有关,也与他朴素的价值观有关。因此,在他的小说中, 经常可以看到普通人琐碎的故事,但故事背后却饱含了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独特理解。小波小说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没有矫揉造作,这种所谓的“技法”是难能可贵的。当然我认识的小波,在这一年收获颇多,不仅在小说创作上,也在诗歌和散文上,他的勤奋和努力换取了大众的认可。
——作家 扶小风
★小波的文字涉猎了小说、诗歌、和散文,但以小说居多,也以小说见长,他的文字质朴而充满智慧的火花,他关注这个时代,关注现实生活,并不是那种为写文字而造文字的人,他文字里透露出的感情是真挚的,感人的。
——作家 季纯
黄金时代
三十而立
似水流年
革命时期的爱情
我的阴阳两界
后记
我过二十一岁生日那天,正在河边放牛。下午我躺在草地上睡着了。我睡去时,身上盖了几片芭蕉叶子,醒来时身上已经一无所有(叶子可能被牛吃了)。亚热带旱季的阳光把我晒得浑身赤红,痛痒难当,我的小和尚直翘翘地指向天空,尺寸空前。这就是我过生日时的情形。
我醒来时觉得阳光耀眼,天蓝得吓人,身上落了一层细细的尘土,好像一层爽身粉。我一生经历的无数次勃起,都不及那一次雄浑有力,大概是因为在极荒僻的地方,四野无人。
我爬起来看牛,发现它们都卧在远处的河汊里静静地嚼草。那时节万籁无声,田野上刮着白色的风。河岸上有几对寨子里的牛在斗架,斗得眼珠通红,口角流涎。这种牛阴囊紧缩,阳具直挺。我们的牛不干这种事。任凭别人上门挑衅,我们的牛依旧安卧不动。为了防止斗架伤身,影响春耕,我们把它们都阉了。
每次阉牛我都在场。对于一般的公牛,只用刀割去即可。但是对于格外生性者,就须采取锤骟术,也就是割开阴囊,掏出睾丸,一木锤砸个稀烂。
从此后受术者只知道吃草干活,别的什么都不知道,连杀都不用捆。掌锤的队长毫不怀疑这种手术施之于人类也能得到同等的效力,每回他都对我们呐喊:你们这些生牛蛋子,就欠砸上一锤才能老实!按他的逻辑,我身上这个通红通红,直不愣登,长约一尺的东西就是罪恶的化身。
当然,我对此有不同的意见。在我看来,这东西无比重要,就如我之存在本身。天色微微向晚,天上飘着懒洋洋的云彩。下半截沉在黑暗里,上半截仍浮在阳光中。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那天晚上我请陈清扬来吃鱼,所以应该在下午把鱼弄到手。到下午五点多钟我才想起到戽鱼的现场去看看。还没走进那条小河汊,两个景颇族孩子就从里面一路打出来,烂泥横飞,我身上也挨了好几块,直到我拎住他们的耳朵,他们才罢手。我喝问一声:
“鸡巴,鱼呢?”
那个年纪大点的说:“都怪鸡巴勒农!他老坐在坝上,把坝坐鸡巴倒了!”
勒农直着嗓子吼:“王二!坝打得不鸡巴牢!”
我说:“放屁!老子砍草皮打的坝,哪个鸡巴敢说不牢?”
到里面一看,不管是因为勒农坐的也好,还是因为我的坝没打好也罢,反正坝是倒了,戽出来的水又流回去,鱼全泡了汤,一整天的劳动全都白费。我当然不能承认是我的错,就痛骂勒农。勒都(就是那另一个孩子)也附和我。勒农上了火,一跳三尺高,嘴里吼道:
“王二!勒都!鸡巴!你们姐夫舅子合伙搞我!我去告诉我家爹,拿铜炮枪打你们!”说完这小兔崽子就往河岸上蹿,想一走了之。我一把薅住他脚脖子,把他揪下来。
“你走了我们给你赶牛哇?做你娘的美梦!”
这小子哇哇叫着要咬我,被我劈开手按在地上。他口吐白沫,杂着汉话、景颇话、傣话骂我,我用正装京片子回骂。忽然间他不骂了,往我下体看去,脸上露出无限羡慕之情。我低头一看,我的小和尚又直立起来了。只听勒农啧啧赞美道:
“哇!想日勒都家姐哟!”
我赶紧扔下他去穿裤子。
晚上我在水泵房点起汽灯,陈清扬就会忽然到来,谈起她觉得活着很没意思,还说到她在每件事上都是清白无辜。我说她竟敢觉得自己清白无辜,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罪孽。照我的看法,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做,好色贪淫,假如你克勤克俭,守身如玉,这就犯了矫饰之罪,比好吃懒做、好色贪淫更可恶。这些话她好像很听得进去,但是从不附和。
那天晚上我在河边上点起汽灯,陈清扬却迟迟不至,直到九点钟以后,她才到门前来喊我:“王二,混蛋!你出来!”
我出去一看,她穿了一身白,打扮得格外整齐,但是表情不大轻松。她说道:你请我来吃鱼,做倾心之谈,鱼在哪里?我只好说,鱼还在河里。她说好吧,还剩下一个倾心之谈。就在这儿谈吧。我说进屋去谈,她说那也无妨,就进屋来坐着,看样子火气甚盛。
我过二十一岁生日那天,打算在晚上引诱陈清扬,因为陈清扬是我的朋友,而且胸部很丰满,腰很细,屁股浑圆。除此之外,她的脖子端正修长,脸也很漂亮。我想和她性交,而且认为她不应该不同意。假如她想借我的身体练开膛,我准让她开。所以我借她身体一用也没什么不可以。唯一的问题是她是个女人,女人家总有点小器。为此我要启发她,所以我开始阐明什么叫作“义气”。
在我看来,义气就是江湖好汉中那种伟大友谊。水浒中的豪杰们,杀人放火的事是家常便饭,可一听说及时雨的大名,立即倒身便拜。我也像那些草莽英雄,什么都不信,唯一不能违背的就是义气。只要你是我的朋友,
哪怕你十恶不赦,为天地所不容,我也要站到你身边。那天晚上我把我的伟大友谊奉献给陈清扬,她大为感动,当即表示道:这友谊她接受了。不但如此,她还说要以更伟大的友谊还报我,哪怕我是个卑鄙小人也不背叛。我听她如此说,大为放心,就把底下的话也说了出来:我已经二十一岁了,男女间的事情还没体验过,真是不甘心。她听了以后就开始发愣,大概是没有思想准备。说了半天她毫无反应。我把手放到她肩膀上去,感觉她的肌肉绷得很紧。这娘们儿随时可能翻了脸给我一耳光,假定如此,就证明女人不懂什么是交情。可是她没有。忽然间她哼了一声,就笑起来。还说:我真笨!这么容易就着了你的道儿!
我说:什么道儿?你说什么?
她说:我什么也没有说。
我问她我刚才说的事儿你答应不答应?她说呸,而且满面通红。我看她有点不好意思,就采取主动,动手动脚。她搡了我几把,后来说,不在这儿,咱们到山上去。我就和她一块儿到山上去了。
陈清扬后来说,她始终没搞明白我那个伟大友谊是真的呢,还是临时编出来骗她。但是她又说,那些话就像咒语一样让她着迷,哪怕为此丧失一切,也不懊悔。其实伟大友谊不真也不假,就如世上一切东西一样,你信它是真,它就真下去。你疑它是假,它就是假的。我的话也半真不假。但是我随时准备兑现我的话,哪怕天崩地裂也不退却。就因为这种态度,别人都不相信我。我虽然把交朋友当成终身的事业,所交到的朋友不过陈清扬等二三人而已。那天晚上我们到山上去,走到半路她说要回家一趟,要我到后山上等她。我有点怀疑她要晾我,但是我没说出来,径直走到后山上去抽烟。等了一些时间,她来了。
陈清扬说,我第一次去找她打针时,她正在伏案打瞌睡。在云南每个人都有很多时间打瞌睡,所以总是半睡半醒。我走进去时,屋子里暗了一下,因为是草顶土坯房,大多数光从门口进来。她就在那一刻醒来,抬头问我干什么。我说腰疼,她说躺下让我看看。我就一头倒下去,扑到竹板床上,
几乎把床砸塌。我的腰痛得厉害,完全不能打弯。要不是这样,我也不会来找她。
陈清扬说,我很年轻时就饿纹入嘴,眼睛下面乌黑。我的身材很高,衣服很破,而且不爱说话。她给我打过针,我就走了,好像说了一声谢了,又好像没说。等到她想起可以让我证明她不是破鞋时,已经过了半分钟。她追了出来,看见我正取近路走回十四队。我从土坡上走下去,逢沟跳沟,逢坎跃坎,顺着山势下得飞快。那时正逢旱季的上午,风从山下吹来,喊我也听不见。而且我从来也不回头。我就这样走掉了。
陈清扬说,当时她想去追我,可是觉得很难追上。而且我也不一定能够证明她不是破鞋。所以她走回医务室去。后来她又改变了主意去找我,是因为所有的人都说她是破鞋,因此所有的人都是敌人。而我可能不是敌人。她不愿错过了机会,让我也变成敌人。
那天晚上我在后山上抽烟。虽然在夜里,我能看见很远的地方。因为月光很明亮,当地的空气又很干净。我还能听见远处的狗叫声。陈清扬一出十五队我就看见了,白天未必能看这么远。虽然如此,还是和白天不一样。也许是因为到处都没人。
我也说不准夜里这片山上有人没人,因为到处是银灰色的一片。假如有人打着火把行路,那就是说,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在那里。假如你不打火把,就如穿上了隐身衣,知道你在那里的人能看见,不知道的人不能看见。我看见陈清扬慢慢走近,怦然心动,无师自通地想到,做那事之前应该亲热一番。
陈清扬对此的反应是冷冰冰的。她的嘴唇冷冰冰,对爱抚也毫无反应。等到我毛手毛脚给她解扣子时,她把我推开,自己把衣服一件件脱下来,叠好放在一边,自己直挺挺躺在草地上。
陈清扬的裸体美极了。我赶紧脱了衣服爬过去,她又一把把我推开,递给我一个东西说:“会用吗?要不要我教你?”
那是一个避孕套。我正在兴头上,对她这种口气只微感不快。套上之后又爬到她身上去,心慌气躁地好一阵乱弄,也没弄对。忽然她冷冰冰地说:
“喂!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我说当然知道。能不能劳你大驾躺过来一点?我要就着亮儿研究一下你的结构。只听啪的一声巨响,好似一声耳边雷,她给我一个大耳光。我跳起来,拿了自己的衣服,拔腿就走。
……
这本书的篇幅不短,但真正吸引我的是它对于“记忆”这种抽象概念的具象化处理。作者似乎对时间流逝和记忆的不可靠性有着深刻的洞察。书中有好几处情节的设置,让人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发生的,哪些是经过了时间过滤后的“回忆版本”。这种模糊性处理得非常成功,它让整个故事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略带伤感的迷雾。我特别喜欢作者用来串联这些记忆片段的手法,有时候是通过一件信物,有时候是通过一个重复出现的场景,它们像幽灵一样在不同的章节里回荡,提醒着读者,过去从未真正消逝。阅读它,感觉就像是走在一个布满了古董和尘埃的巨大迷宫里,你时不时会撞见一些熟悉但又扭曲的景象。这种对历史和个人经验间关系的探讨,使得这本书的深度远超了一般的叙事作品,它更像是一篇关于存在本质的沉思录。
评分坦白说,拿到这本书时,我对它的期待值是比较高的,毕竟名声在外。然而,阅读体验却像是一场漫长的攀登,时而豁然开朗,时而又被茂密的枝叶遮蔽了前路。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精巧,或者说,是相当的“反传统”。它似乎并不急于抛出一个明确的主线或一个立得住脚的英雄人物,反而更像是一系列碎片化的印象、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以及反复出现的象征符号。初看时,我甚至有些迷惑,不确定作者的意图何在,常常需要翻回前面的章节去对照,试图找出隐藏的线索。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领悟到,这种“迷失感”或许就是作者想要营造的氛围——对那个时代的某种集体无意识的捕捉。那些人物的对话,看似日常琐碎,实则暗藏玄机,充满了潜台词和未尽之言。它的魅力在于其开放性,允许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去填充那些留白之处。这本书不提供标准答案,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我们自身对历史、对“黄金”这个概念的复杂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就是一场文字的盛宴,但也是一场对阅读耐心的考验。它不像现代小说那样追求简洁明快,反而大量运用了长句和复杂的从句结构,仿佛要模仿一种历史文献的庄重感。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读得很吃力,好几次都差点放弃。那些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极其考究,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像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绝无半点多余。尤其是在描绘人物的内心挣扎时,作者的笔触细腻得令人心惊,能够精准地捕捉到那种介于希望与绝望之间的微妙状态。不过,一旦适应了这种节奏,你就会发现,这种缓慢的推进反而带来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它迫使你放慢脚步,去关注那些通常会被忽略的细节,去感受文字本身所带有的音韵和力量。读完一个段落,常常会有一种被文字“洗礼”的感觉,尽管过程辛苦,但收获的饱满感是无可替代的。这绝对不是那种可以边听音乐边轻松阅读的书籍,它要求你全身心的投入。
评分这本厚重的书脊吸引了我很久,终于忍不住把它带回了家。初读之下,文字的密度就让人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质感,仿佛作者将所有的思绪和情感都凝练成了最精粹的颗粒,需要读者小心翼翼地捧着,慢慢研磨。故事的开篇,那种独特的叙事节奏一下子就将我拽入了那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不是那种急风骤雨的冲击,而更像是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虽然表面平静,水面下却暗流涌动,蕴含着巨大的张力。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环境细致入微的描摹,那些建筑的细节、光线的变化,甚至空气中弥漫的味道,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不是因为情节复杂,而是因为某些词语的搭配和句式的结构,充满了古典韵味和哲学意味,让人忍不住反复咀嚼。它不像那些快餐式的文学作品,读完就忘,这本书需要时间去沉淀,去回味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它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每一个雕刻的纹路,都在讲述着一个关于时间、关于人性,或者关于某个特定时代难以言说的秘密。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探讨“辉煌”与“衰败”这两个主题时,采取了一种非常克制却又极具力量的方式。它没有直接去歌颂或者批判,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不相关的小故事和侧面描写,将那个时代的特质一点点地拼凑起来。读起来,我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宏大的历史场景,而是某个特定人物在某个黄昏下的侧影,或者某次不经意的交谈。这种叙事策略非常高明,它避免了说教的风险,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到那种“时代感”的重量。书中的几位主要角色,他们的命运轨迹似乎都与那个“黄金”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但作者巧妙地避开了对他们做出最终的道德审判。相反,他们展现出的是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有高尚的追求,也有无可奈何的妥协。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花很长时间去思考,究竟是时代塑造了他们,还是他们共同构筑了这个时代的底色。
评分2017年活动一波又一波,书囤到2018年都看不完了。书都是塑封包装的,质量非常好。物流很快,楼房没电梯,辛苦送货师傅了!
评分每一本看着都好厚,但纸质一般,不是那种滑滑的
评分王小波的书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介绍,这一套书其实是探过店子之书之后,买纸质的来收藏的,还会再看两遍,三遍,确实受益匪浅。
评分包装不错,快递速度也很快
评分以前没仔细看王小波的书籍,这次认真读后,发觉其是一个很有趣,很有才华的作家。好书。
评分京东的书,质量一如既往地好,物流一如既往地快。?
评分包装很好,书本精致,书纸不错!
评分读书日购买,正品,送货快。
评分有快乐就会有忧愁,两者是相对的。忧愁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宝贵经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不会遗憾在这世上走一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