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简介[ - ] |
| 本书是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所编重庆地方志,全书共九卷,分舆地、祠祀、食货、职官、学校、武备、选举、人物、艺文九门,下分细目。记叙古代重庆的建制沿革、山川地理、人文历史等,是重庆地方志中迄今所知W一一部保存完整的府志,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据重庆三峡博物馆藏本影印,双色套印,线装,锦函。 影印道光《重庆府志》前言 重庆市宣传部部长 何事忠 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地域文化载体。重庆古属巴郡,具有悠久的地方史编撰传统,现知中国Z早的地理图经,就是东汉的《巴郡图经》。这一优良传统被历代重庆地方官员和文人继承发扬,编写了不少图经和州府郡县史志。但可惜的是,这些地方志书大都没能流传下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Z早的重庆地方志为明代所编,一为国家图书馆藏明成化《重庆府志》,一为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重庆府志》,但均为残本。而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刊行的《重庆府志》,是重庆地方志中迄今所知W一一部保存完整的府志。 《重庆府志》作为“一方之全史”,咸集一地之文献,采录史书,参据旧志,搜遗访逸,收集乡邦文献、名贤诗文、本地掌故等,可谓是当时重庆府十六州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风俗的全面系统的社会综录,是很能体现一个地区历史风貌、文化品格的重要典籍。其所覆盖的广阔内容,极具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尤其是其中保存的一些稀见的、在清代中央国家系统中并不为人所重的数据,可补正史之阙,为后人了解这一时期的重庆提供了难得的数据。 重庆在清代中期,正如该书《后叙》中所说:“南控黔滇,东达荆楚,袤延几二千里,为西蜀一大都会。”《重庆府志》晚在清朝建立二百多年后方修成,比之川省各府已属落后,但也正因为其后修,故而能够吸取其它地方志的经验教训,取材精审,见解独到。虽承袭传统的地方志编修体例,但在具体述录中体现着与其它地区方志相区别的鲜明特点。 重庆历史悠久,文物典藏丰富。然历经战乱兵燹,各种迁移损毁,地方史料存世者本不多,整理出版则更少。道光以后至民国年间,再未修过府志,多年来也未曾重印,致使重庆地方文史研究者常感文献不足征,材料搜求难。因此,道光《重庆府志》是一个珍贵的、不可多得的文献宝库。 盛世修志,继往开来。今天的重庆是新中国的中西部W一直辖市,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重庆文化发展繁荣,实现重庆跨越振兴,必须不忘历史,面向未来。《重庆府志》彰显着地方特色,延续着文化命脉,可为当代及后世资政所借鉴。基于此,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所藏清道光版《重庆府志》影印付梓,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
收到《道光重庆府志》这本书,感觉像是拾起了一段被遗忘的时光。十二册的厚度,预示着其内容的丰富和详实。我一直认为,地方志是了解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地方社会的变迁,也折射出国家宏观的历史脉络。道光年间的重庆,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经历了怎样的风雨?府志中关于盐业、矿产、商业的记载,或许能揭示出其经济的活力;而关于民俗、宗教、教育的内容,则能勾勒出社会生活的图景。我特别想知道,在那个时期,重庆与周边地区,乃至与外界,有着怎样的联系和互动?这些微观的记录,定能汇聚成宏大的历史图景。
评分《道光重庆府志》这本书,光是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的分量。十二册,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物”,更像是一项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研究课题。我个人对清代地方行政史和经济史颇感兴趣,而府志正是研究这些领域的基石。想象一下,能够深入了解道光年间重庆府的财政收入、赋税制度、官僚体系的运作,甚至是对外贸易的情况,这对于理解当时的国家治理能力和地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我一直觉得,通过对地方志中那些关于风俗习惯、社会组织、民间信仰的记载,能够更生动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官方统治之间的互动关系。
评分我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住了——《道光重庆府志》。“道光”两个字,立刻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清朝晚期。而“重庆府志”,则勾勒出一幅古老山城的画卷。我对重庆的历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那个西方列强逐渐渗透的时代,中国各地是如何应对的?重庆作为西南重镇,它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社会结构,在府志中想必有着详尽的记载。我设想,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户,我可以看到当时的城市规划,民俗风情,甚至是一场场历史事件的细枝末节。我尤其好奇,在那个充满变革的年代,重庆的士绅阶层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他们的智慧和选择,又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评分这本书实在太厚重了,刚拿到手里就觉得沉甸甸的。封面古朴雅致,看得出来是有些年头的古籍了。虽然我还没有完全翻开它,只是粗略地扫了几眼目录,但光是目录里那些地名、人物、事件,就已经足够让人浮想联翩。我一直对地方志这类书籍情有独钟,觉得它们就像是时间的琥珀,凝固了某个时代、某个地区的点点滴滴。想象一下,在道光年间,重庆府的样子是怎样的?那里的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件?这些细节,可能都在这厚重的十二册书里等着我去发掘。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我的阅读之旅了,希望能够从中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评分终于盼到这本书了!《道光重庆府志》一函十二册,光是这规模就足以让人敬畏。对于我这样的历史爱好者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座宝库。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地方文献情有独钟,总觉得它们是研究地方史最直接、最生动的材料。道光年间的重庆,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是繁荣还是衰败?是安宁还是动荡?这十二册府志,想必会像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那个时代的重庆。我期待着从中了解当地的地理、物产、行政区划、户籍、教育、军事、刑名、水利、灾荒等等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我想通过这些记载,去触摸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逻辑和价值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