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軟件應用係列:midas Civil橋梁工程實例精解(附光盤)

土木工程軟件應用係列:midas Civil橋梁工程實例精解(附光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鍾宏林 編
圖書標籤:
  • 土木工程
  • 橋梁工程
  • MIDAS Civil
  • 軟件應用
  • 工程實例
  • 結構分析
  • 有限元
  • 橋梁設計
  • 軟件教程
  • 案例教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大連理工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1194942
版次:1
商品編碼:1156951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土木工程軟件應用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9-01
頁數:236
正文語種:中文
附件:光盤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土木工程軟件應用係列:midas Civil橋梁工程實例精解》以工程實例闡述瞭midasCivil在橋梁結構分析和設計中的應用。《土木工程軟件應用係列:midas Civil橋梁工程實例精解》共八章,前兩章為midasCivil功能模塊和操作的簡單介紹,後六章詳細說明瞭midasCivil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涵蓋瞭連續梁橋、斜橋、彎橋、斜拉橋,內容包含瞭斜拉橋的施工階段分析、提籃式拱橋的施工監控分析,《土木工程軟件應用係列:midas Civil橋梁工程實例精解》最後一章為midasCivil在橋梁檢測中的應用。通過這些實例的操作,學習者對midasCivil的功能將有更深的瞭解。
  《土木工程軟件應用係列:midas Civil橋梁工程實例精解》不僅可以作為軟件初學者和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師生學習使用,也可以供土木工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參考。

目錄

第1章 midas Civil的功能特點及優點
1.1 midas公司簡介
1.2 功能模塊介紹及産品功能
1.2.1 功能模塊簡介
1.2.2 與同類軟件功能對比
1.2.3 新版功能改進——midas Civil 2010升級內容說明

第2章 midas Civil一般建模操作簡介
2.1 材料定義
2.2 時間依存材料定義
2.3 截麵定義
2.4 建立節點
2.5 建立單元
2.6 建立邊界條件
2.7 定義荷載
2.8 組的定義

第3章 連續梁橋分析
3.1 概要
3.2 設置操作環境
3.3 定義材料和截麵
3.3.1 定義材料
3.3.2 定義截麵
3.4 建立結構模型
3.4.1 利用建立節點和擴展單元的功能來建立單元
3.4.2 建立橋墩單元
3.5 輸入邊界條件
3.6 輸入荷載
3.7 輸入鋼束特性值
3.8 輸入鋼束形狀
3.9 輸入鋼束預應力荷載
3.10 輸入移動荷載數據
3.11 運行結構分析
3.12 查看分析結果

第4章 斜橋與彎橋分析
4.1 斜橋
4.1.1 概述
4.1.2 斜交橋梁的受力特點
4.1.3 建模方法
4.2 彎橋
4.2.1 概述
4.2.2 彎橋的受力特點
4.2.3 建模方法及要點
4.2.4 彎橋建模例題
4.2.5 彎橋的穩定分析

第5章 斜拉橋成橋階段和施工階段分析
5.1 概要
5.1.1 橋梁基本數據
5.1.2 荷載
5.1.3 設定建模環境
5.2 定義材料和截麵的特性值
5.2.1 輸入拉索、主梁、索塔、主梁橫嚮係梁、索塔橫粱的材料特性值
5.2.2 定義時間依存性材料
5.2.3 輸入拉索、主梁、索塔、主梁橫嚮係梁、索塔橫梁等的截麵特性值
5.3 結構建模
5.3.1 建立節點
5.3.2 根據結構形式建立單元
5.4 建立約束條件
5.4.1 建立主梁約束
5.4.2 建立橋墩約束
5.4.3 建立支座約束
5.4.4 建立主梁邊界約束
5.5 輸入荷載條件
5.6 輸入荷載
5.7 運行結構分析
5.8 建立荷載組閤
5.9 計算未知荷載係數
5.10 查看成橋階段分析結果
5.11 施工階段分析
5.11.l 施工階段分類
5.11.2 施工階段分析方法
5.11.3 定義施工階段名稱
5.11.4 定義結構組
5.11.5 定義邊界組
5.11.6 定義荷載組
5.11.7 建立施工階段
5.11.8 輸入施工階段分析控製數據
5.11.9 運行結構分析
5.11.10 查看施工階段分析結果

第6章 橋梁抗震分析
6.1 橋梁抗震分析與設計注意事項
6.1.1 動力分析模型剛度的模擬
6.1.2 動力分析模型質量的模擬
6.1.3 動力分析模型阻尼的模擬
6.1.4 動力分析模型邊界的模擬
6.1.5 特徵值分析方法
6.1.6 反應譜的概念
6.1.7 反應譜荷載工況的定義
6.1.8 反應譜分析振型組閤的方法
6.1.9 時程分析的計算方法
6.2 橋梁抗震分析與設計例題
6.2.1 概要
6.2.2 輸入質量
6.2.3 輸入反應譜數據
6.2.4 特徵值分析
6.2.5 查看振型分析與反應譜分析結果
6.2.6 輸入時程分析數據
6.2.7 查看時程分析結果
6.3 抗震設計

第7章 拱橋施工監控分析
7.1 基本介紹
7.1.1 全橋上部結構仿真分析
7.1.2 拱肋施工過程中的穩定性分析
7.1.3 施工過程的參數敏感性分析、參數誤差估計和現場實測數據分析
7.2 上部結構仿真計算分析
7.2.1 橋梁施工控製結構分析方法
7.2.2 拱橋結構空間分析有限元模型
7.3 拱橋施工過程計算分析
7.3.1 拱橋施工工況
7.3.2 拱橋施工階段變形計算
7.3.3 拱橋預拱度計算
7.3.4 施工階段應力計算
7.3.5 吊杆調索計算
7.4 設計參數敏感性分析
7.4.1 施工控製誤差分析
7.4.2 乏計參數誤差
7.4.3 施工誤差
7.4.4 測量誤差
7.4.5 結構分析模型誤差
7.5 設計參數敏感性分析
7.5.1 結構剛度敏感性分析
7.5.2 結構容重敏感性分析
7.5.3 環境溫度敏感性分析
7.5.4 參數敏感性分析總結
7.5.5 參數誤差估計的最小二乘法
7.6 結論

第8章 midas Civil在橋梁檢測中的應用
8.1 引言
8.2 工程概況
8.3 試驗目的
8.4 試驗內容
8.4.1 橋梁常規檢查
8.4.2 橋梁靜載試驗
8.4.3 橋梁動栽試驗
8.4.4 橋梁結構評定內容
8.4.5 加載工況及測試內容
8.4.6 觀測方法及所用儀器
8.4.7 加載原則
8.4.8 測點布置
8.4.9 加載方案
8.5 橋梁動載試驗方案
8.5.1 動載試驗測試檢測內容
8.5.2 動載試驗測點布置
8.5.3 試驗荷載
8.5.4 加載程序
8.5.5 動態測試方案
8.6 橋梁靜載試驗結果與分析
8.6.1 西側引橋撓度結果
8.6.2 西側引橋應變結果
8.6.3 東側引橋撓度結果
8.6.4 東側引橋應變結果
8.6.5 主橋撓度結果
8.6.6 主橋應力結果
8.6.7 主橋索力試驗結果
8.7 橋梁動載試驗結果與分析
8.7.1 動力特性理論計算
8.7.2 動載試驗結果
8.7.3 跑車試驗
8.7.4 跳車試驗
8.7.5 實測阻尼比分析
8.7.6 動載試驗結論
8.8 結論

前言/序言


結構仿真與設計:先進岩土工程軟件應用實踐 本書旨在為岩土工程領域的研究人員、設計工程師和高級技術人員提供一套係統、深入的結構仿真與設計方法論,重點聚焦於利用前沿的數值計算軟件解決復雜的工程難題。 本書內容嚴格圍繞岩土工程這一核心領域展開,不涉及任何橋梁結構分析、特定品牌軟件(如midas Civil)的操作或應用實例。全書旨在構建一個基於力學原理和現代計算工具的、麵嚮岩土工程的知識體係。 --- 第一部分:岩土工程數值模擬基礎理論與方法 本部分首先奠定瞭進行復雜岩土工程分析所需的理論基礎,確保讀者能夠從根本上理解軟件背後的計算機製。 第一章:連續介質力學與離散單元理論迴顧 本章深入探討瞭岩土體在應力-應變狀態下的本構行為。詳細闡述瞭綫彈性、彈塑性(包括莫爾-庫侖、德魯剋-普拉格等屈服準則)以及粘塑性模型的數學描述。重點分析瞭如何根據室內外試驗數據對這些本構模型進行參數化和校準。 1.1 經典岩土本構模型的深入解析: 聚焦於描述土體強度和剛度的核心模型,討論其在不同應力路徑下的適用性與局限性。 1.2 接觸力學與界麵單元的構建: 係統介紹接觸算法(如Penalty法、Lagrange乘子法)在模擬土體與結構、土體與土體界麵相互作用中的應用,特彆是考慮摩擦、粘結和開裂行為。 1.3 數值方法基礎: 簡要迴顧有限元法(FEM)在處理大變形和非綫性問題時的挑戰及應對策略,並引入離散單元法(DEM)的基本思想,為後續的顆粒流模擬做鋪墊。 第二章:求解器技術與計算穩定性控製 本章關注數值計算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確保模擬結果的準確性和收斂性。 2.1 非綫性方程組的求解策略: 詳述牛頓法、修正牛頓法及其在岩土工程大變形分析中的應用,特彆是如何優化迭代步長和收斂標準。 2.2 動態分析與時間步長的選擇: 針對動力響應分析,討論顯式與隱式時間積分方法的適用場景,以及如何通過Courant穩定性判據閤理控製時間步。 2.3 耦閤分析: 重點闡述固-流耦閤(如Biot理論)和熱-固耦閤問題的數值實現,分析有效應力原理在瞬態滲透分析中的體現。 --- 第二部分:復雜岩土工程實例的建模與分析 本部分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工程場景,展示如何使用通用或特定領域的岩土工程仿真軟件進行高精度建模與評估。 第三章:深基坑工程的穩定性與變形控製 本章以復雜深基坑工程為例,演示如何精確模擬基坑開挖過程中的土體應力釋放、支護結構受力以及周圍環境的響應。 3.1 場地條件與邊界條件的設定: 討論如何根據勘察報告建立精確的初始地應力場,並科學選擇閤適的邊界條件(如固定邊界、透水邊界)。 3.2 支護體係的建模策略: 詳細介紹支撐梁、錨索、噴射混凝土等支護構件的單元類型選擇(梁單元、殼單元、地層錨杆單元)及其荷載施加方式。 3.3 開挖與迴填的模擬序列: 采用“施工階段法”精確模擬不同深度開挖引起的應力重分布,重點分析基底隆起和周邊地麵沉降的預測與控製指標。 第四章:邊坡穩定分析與風險評估 本章聚焦於自然邊坡及人工邊坡的長期安全評估,側重於極限平衡與強度摺減方法的結閤應用。 4.1 極限平衡法的應用與局限: 迴顧瑞典條分法、Morgenstern-Price方法等經典算法,並討論其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適用性限製。 4.2 基於強度摺減法的邊坡可靠性分析(FEM/FDM): 詳細介紹如何通過迭代摺減土體的強度參數直至係統達到破壞狀態來確定安全係數(FS)。討論不同摺減路徑對結果的影響。 4.3 降雨入滲對邊坡動力學的影響: 模擬降雨入滲導緻的孔隙水壓力升高過程,評估其對邊坡抗滑穩定性的動態影響,並探討潛在的滑坡觸發機製。 第五章:隧道與地下結構工程的相互作用 本章專注於地下空間開發中,結構與圍岩的相互作用分析,特彆是針對軟弱圍岩和高水壓環境。 5.1 隧道支護設計與優化: 討論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鋼拱架)和二次襯砌的耦閤分析,重點關注襯砌的應力峰值、沉降量及收斂變形的預測。 5.2 動態荷載下的隧道響應: 模擬地震波或交通振動荷載對既有或新建隧道結構的影響,分析圍岩和襯砌的動力響應特性。 5.3 盾構法隧道穿越軟土地層時的地層擾動預測: 采用考慮土體損失和超挖參數的數值模型,精確預測隧道開挖引起的地麵沉降,並提齣針對性的沉降控製措施。 --- 第三部分:高級岩土工程計算與後處理 本部分探討超齣常規分析的特定問題,以及如何有效地從仿真結果中提取工程信息。 第六章:土體動態特性與振動分析 本章專門處理岩土體在衝擊、地震或機械振動作用下的動力響應問題。 6.1 土體動本構模型的選擇: 討論如何應用玻爾茲曼衰減模型或 Hardin-Drnevich 模型來描述土體剛度隨應變幅度的變化。 6.2 動力響應分析技術: 介紹模態疊加法、反應譜法在評估結構抗震性能中的應用,以及如何使用人工邊界吸收輻射波。 6.3 樁基礎的動力相互作用: 模擬地震荷載下樁-土-結構體係的整體反應,分析樁側阻力與樁端承載力的動態變化。 第七章:結果可視化與工程報告提煉 本章強調從海量計算數據中提取有意義的工程結論,並以清晰、專業的方式進行展示。 7.1 關鍵工程參數的後處理: 教授如何提取和繪製應力雲圖、位移矢量場、孔隙水壓力變化等,並進行專業性的判讀。 7.2 變形與穩定性的量化評估: 講解如何基於仿真結果計算實際的支護結構內力、土體破壞區範圍,並與設計規範進行比對。 7.3 敏感性分析與參數反演: 介紹如何通過多次迭代模擬來識彆影響工程結果的最敏感的輸入參數,為後續的工程勘察提供指導方嚮。 --- 本書的特色在於其對岩土工程理論的深度結閤,強調利用先進的數值工具進行‘第一性原理’的分析,而非簡單地進行‘軟件操作模仿’。全書提供的所有實例和方法論,均嚴格服務於提升岩土工程的分析精度和可靠性。

用戶評價

評分

在內容詳實程度上,這本書的錶現堪稱“百科全書”級彆。我發現書中對於那些在實際工作中經常讓人頭疼的“邊緣情況”處理,都有著詳盡的說明和示例。比如,在處理非綫性分析時,關於收斂準則的選擇和迭代方法的調整,書中不僅給齣瞭軟件界麵的截圖,還配上瞭詳盡的文字解釋,甚至還提到瞭不同工程規範對此類問題的傾嚮性建議。這種細緻入微的描述,遠超齣瞭一個普通操作手冊的範疇,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手把手地帶你“趟坑”。對我個人而言,最受益匪淺的是它對特定荷載工況模擬的討論,書中通過多個不同的工程實例,展示瞭如何精確地模擬地震作用、溫度變化以及車輛活載等復雜情況,每一種模擬都有其獨特的技巧和注意事項,這些都是我在多年工作中也常常感到睏惑的地方,這本書一次性給齣瞭清晰的解決方案。

評分

這本書的章節安排邏輯性極強,簡直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彆的編排藝術。從基礎理論的梳理到復雜案例的剖析,每一步的過渡都處理得如絲般順滑,讓人感覺學習的路徑是經過深思熟慮、精心規劃的。特彆是關於特定分析模塊的介紹部分,作者沒有急於展示高深的公式,而是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該模塊在實際工程中的意義和作用,然後再逐步深入到軟件操作的細節。這種“先知其所以然,後知其所以然”的敘述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入門難度,同時也保證瞭資深用戶能夠從中找到更深層次的理解。讀完整套書,我有一種感覺,作者不僅僅是軟件的操作高手,更是深刻理解土木工程結構力學本質的專傢,因為他們總能把軟件的計算結果和實際的結構響應聯係起來,而不是孤立地講解按鍵操作。這種融會貫通的講解,是許多同類書籍所缺乏的深度。

評分

這本書的配套資源,特彆是隨附的光盤內容,為整本書增色不少,極大地提升瞭其實用價值。我打開光盤後發現,裏麵不僅僅是書本案例的源文件備份,更包含瞭許多作者精心準備的自定義輸入文件和後處理腳本。對於我們工作在不同地區、遵循不同設計規範的工程師來說,這些現成的模闆簡直是救星。它極大地縮短瞭我從理論學習到實際應用之間的鴻溝。更重要的是,這些配套文件往往經過瞭作者的充分驗證,確保瞭在標準軟件環境下可以穩定運行,這為我們節省瞭大量的調試時間。當我將書中的某一復雜模型結構對照光盤文件進行比對學習時,那種“所見即所得”的感受,是單純閱讀文字描述無法比擬的。這套資源的完整性和高質量,體現瞭作者對讀者學習體驗的全麵考量,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紙麵本身。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實在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的藍色調配上清晰的字體,一下子就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感覺。我剛拿到手的時候,立刻就被這種設計吸引瞭,感覺這不是一本普通的教材,而更像是一本精心打磨的工具書。裝幀質量也相當不錯,紙張厚實,印刷清晰,翻閱起來手感很好,即便是經常查閱也不會輕易損壞。對於我們這些常年和圖紙、軟件打交道的工程師來說,書籍的實體感受同樣重要,這本就做到瞭這一點,細節處理得很到位,體現瞭齣版方對讀者的尊重。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標題上的排版方式,既能快速定位到所需內容,又不失整體的美感,對於一個需要快速查找信息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樣的設計簡直是福音。如果說有什麼可以挑剔的,或許是希望封麵的設計能稍微增加一點點動態感,但瑕不掩瑜,整體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視覺呈現。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務實,沒有過多花哨的修辭或學術腔調,而是直接切入問題核心,如同一個經驗豐富的項目經理在和你進行工作匯報,高效且精準。用詞上,技術術語的運用恰到好處,既保證瞭專業性,又避免瞭晦澀難懂。我注意到,即便是涉及到一些復雜的有限元理論基礎時,作者也盡量用工程實踐中的視角去解釋,而不是陷入純數學的推導泥潭。這種“工程化”的語言風格,使得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幾乎沒有“卡殼”的感覺。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啃一本厚厚的書,而是在跟隨一位導師完成一係列高質量的實踐項目。尤其是那些“注意事項”和“經驗總結”的小貼士,往往寥寥數語,卻蘊含著韆金難買的實戰智慧,這些點滴的積纍,對於提升我個人的工程判斷力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評分

挺好的 就是太簡單瞭

評分

發貨迅速,東西很好,點贊

評分

東西很好,價格公道。很信賴京東,便宜又快,以後還會再來的^_^

評分

書沒紙張太薄,幾年配圖不是彩色的,也補清晰,感覺不像是正版

評分

不錯,送的挺快,就是盤有點問題啊,沒有聲音。

評分

正品

評分

不錯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