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左派、右派还是中间立场的政治思想者,都难以摆脱他那充满悖论与危险的思想幽灵
20世纪具争议政治思想家、最后一位欧洲公法学家——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集全新编订
在现代语境中阐发“主权决断论”,守护欧洲法学的传统品质
为施米特思想之基本信念追根溯源
《政治的神学》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五种:《教会的可见性》《政治的神学》《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政治的神学续篇》《价值的僭政》;均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法学与基督教神学的关系。欧洲的法学传统与基督教神学有内在关联,施米特借助“政治的神学”这个提法,力图在现代语境中保有欧洲传统的法学品质。本书可以让我们看到施米特法学思想的基本信念所在。
《教会的可见性——经院学思考》乃施米特一系列政治法学论著的滥觞,关注的是基督教教会建制的政治形式意义。
《政治的神学——主权学说四论》讨论的是政治法学意义上的公法问题,在现代语境中进一步阐发了博丹“主权就是谁决断非常状态”的著名论断,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的经典文献。
《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讨论政治制度建构中的“代表”问题,从韦伯“新教伦理”的对立面——天主教政治法理来看待自由民主现代性的形成及其问题,带出截然不同的现代性问题景观和意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政治的神学续篇——关于终结所有政治神学的传说》乃施米特八十高龄时所著,旨在为针对“政治的神学”的大批判展开反批判,相当神学化,但谈论的仍是现代性政治的正当性问题,是其著作中最难迻译的一篇。
《价值的僭政——一个法学家对价值哲学的思考》从法学家立场检讨现代启蒙主义价值哲学,对于了解施米特对议会民主制的思想史批判的理论出发点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国家理论中的所有重要概念都是世俗化了的神学概念,这不仅由于它们在历史发展中从神学转移到国家理论,比如,全能的上帝变成了全能的立法者,而且也是因为它们的系统结构,若对这些概念进行社会学考察,就必须对这种结构有所认识。法理学中的非常状态类似于神学中的奇迹。只有在意识到这种类似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辨清上个世纪国家哲学理论的发展 轨迹。
现代的法治国家观与自然神论一起获得胜利,自然神论(Deisums)乃一种从世界上取消了奇迹的神学和形而上学。这种神学与形而上学不但反对通过直接干预所造成的非常状态而打破自然律(Naturgesetze)(比如在奇迹观念中),而且也反对主权者对有效法律秩序的直接干预。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拒斥任何形式的非常状态。借助于来自一神论神学的类比,那些反对革命的保守的一神论思想家则试图从意识形态上支持君主的人格化 主权。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谈论这种基本的系统化和方法论类比的重要性。 对这种语境中奇迹概念的含义,我们不得不留待以后详加阐述。这里的相关问题只是,这种类比关系在多大程度上适合法理学概念的社会学。至于这种类比在政治学上的运用,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些反对革命的天主教哲学家,比如波纳德(Bonald)、德·迈斯特(Joseph de Maistre)和柯特(Donoso Cortés)。在他们身上,我们直接看到一种理论上明晰而系统的类比,而不仅仅是玩弄那些神秘的、自然哲学的,甚或浪漫主义的概念,当此类概念与国家和社会结合起来,就像与其他任何东西结合时一样,会产生出形形色色的象征和图景。
莱布尼兹最明确地在哲学上表现了这种类比。在强调法学与神学的系统关系时,他反对拿法学与机器或数学相比:“我们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分类模式从神学搬到法学中,因为这两个学科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它们都具有双重法则,即理性(所以既有自然神学,也有自然法学)和经典,后者指的是那种包含实在启示和教导的著作。
门策尔(Adolf Menzel)曾经在一部论著中指出,当代社会学承担了那些在 17、18 世纪由自然法发挥的功能,即要求公正并阐明某些哲学—历史构想或理想。他似乎相信,社会学低于法学,因为在他看来,法学已经成为一门实证科学。他试图证明,此前的所有社会学体系均以使“政治倾向变得似乎具有科学性”而告终。但是,只要人们认真研究一下实证法学的公法文献中那些基本概念和证明,就会看到国家的干预无处不在。有时它像解围之神(deus ex machina)一样发挥作用,当独立的法理认识活动无法对一种争端提出令人普遍接受的解决方案时,它便根据实定法规来判定这种争端;有时它则以慈悲宽容的上帝的面目出现,并借宽恕和赦罪来证明它超越了自己的律法。这里始终存在着同一种难以说清的身份:立法者、执法力量、警察、赦罪者和福利机构。所以,如果认真审视当代法理学的全貌,就会发现这似乎是一场表现间谍活动的戏剧,在这场戏中,尽管国家装扮成各种角色,但却始终是同一个隐身人。我们在任何讲述公法的著作中均能看到的那个词,即现代立法者的“全能”并不仅仅是在术语上来自神学。
许多神学痕迹也出现于具体的论证中,当然大多具有论战意图。在这个实定主义时代,人们很容易指责自己的思想论敌沉湎于神学或形而上学,并以此来谴责他们。如果这种指责不纯粹是为了污蔑,那么至少应当提出下面这个问题,即这种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偏颇源自何处。我们不得不考察,是否能从历史的角度把它们解释成君主政体中公法的残余,后者把一神论的上帝认同于国王,或者是否它们受到系统化或方法论必然性的支持。我愿意承认,由于某些法学家无力从学理上把握那些对立的论证或反驳意见,他们就借助于走不通的精神捷径把国家引入自己的著作中,就像某些形而上学家滥用上帝的名字一样。但是,这并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
……
《政治的神学》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对政治的本质进行一次深刻的追问,它不仅仅是关于权力分配和国家治理,更可能是关于政治秩序的形而上学的根基。我好奇作者是否会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出发,探讨在没有超验权威的情况下,政治权力如何能够获得其合法性,又或者,它是否会追溯政治权威的神圣起源,比如所谓的“君权神授”等观念。这本书的书名,还让我联想到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比如奥古斯丁、霍布斯、施密特等等,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过神学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我期待作者能够在这个思想的谱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提出独到的见解。或许,这本书会深入分析宗教信仰如何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政治权力提供合法性的论证,又或者,它会揭示某些世俗的政治理念是如何被“神化”,从而获得了超越理性的力量。这本书的名字如此引人遐想,让我对它所要展开的宏大论述充满了敬意和期待,我希望它能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思想境界。
评分拿到《政治的神学》这本书,我首先联想到的是那些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什么是绝对的权威?它的来源是神圣的,还是人间的?这本书的书名,无疑触及了哲学和历史领域中最核心也最棘手的一些议题。我猜想,作者可能是在探究政治合法性问题的根源,试图在超越性的领域寻找政治秩序的基石。或许,它会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谈起,探讨城邦的秩序是如何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契约;又或者,它会转向中世纪欧洲,分析教会与王国之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塑造了现代西方政治的雏形。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处理“神圣”与“世俗”之间的界限,是模糊化它们,还是强调它们之间的张力?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那些历史上被视为“神权政治”的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我又在想,它会不会去审视那些试图将政治意识形态神圣化的现代思潮,比如极端民族主义或者某些革命理论,揭示它们背后隐藏的“政治宗教”的逻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更宏大的历史视野,帮助我理解政治权力的演变,以及信仰在其中扮演的复杂角色。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哲学上的深度,让我对其中可能蕴含的深刻见解充满了期待。
评分《政治的神学》这个书名,在我的脑海中激起了许多关于权力、信仰与历史的联想。它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极具挑衅性的概念组合,迫使读者去思考“神圣”与“政治”之间可能存在的深刻联系。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对政治的起源和合法性问题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追问,它或许会探讨在缺乏神圣权威的时代,政治秩序是如何建立的,又或者,它会审视宗教教义是如何被用来构建和维系政治权力的。这本书的书名,也让我联想到那些塑造了西方文明思想史的伟大著作,它们往往在神学与哲学、政治之间架起了桥梁。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处理“信仰”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将其视为一种稳定的力量,还是可能导致冲突的根源?又或者,这本书会关注那些在历史上试图将政治权力“神化”的尝试,并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审视。这本书的名字如此引人入胜,让我对其中可能蕴含的深刻洞见和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解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从中获得全新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政治的神学》,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心生好奇。神学,通常与信仰、宗教教义、神圣的领域相关,而政治,则是权力、社会组织、世俗事务的集合。这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被巧妙地揉合在一个书名之中,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极具张力的思想空间。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立刻涌现出无数的猜想。政治的起源是否与神圣的权威有关?权力如何从宗教信仰中获得合法性?或者,神学在政治的运作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引导者,还是被利用的对象?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比如宗教战争,比如教皇与世俗君主的权力斗争,都似乎与这个书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揭示隐藏在历史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或者,它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政治现实。也许,它会深入探讨那些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宗教领袖,他们的言行如何影响着政治走向,他们的思想又是如何被政治权力所塑造。又或许,它会关注那些被忽视的群体,他们的信仰如何与他们的政治诉求相结合,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总之,这本书的名字已经成功地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这个名字所指向的未知领域。
评分当我看到《政治的神学》这个书名时,一股强大的哲学思辨浪潮仿佛迎面而来。这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张力,一种将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神圣的信仰与世俗的权力——进行连接的雄心。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本书很可能是在探讨政治权力的终极合法性来源。是源于神圣的意志,还是源于人间的契约?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政治体系都曾试图从宗教那里汲取合法性的光辉,而本书的书名,无疑预示着对这一深刻联系的深入挖掘。我猜想,作者可能会剖析那些在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探究它们是如何将神学概念融入到政治理论的构建中,比如“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二元论,或者“自然法”与“神法”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也在思考,这本书是否会触及现代政治中那些看似世俗化的意识形态,是否会在它们的底层逻辑中,也能找到一丝“神学”的影子?毕竟,许多强大的政治信念,也常常带有一种不容置疑的、近乎宗教般的虔诚。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口,让我以一种更具穿透力的方式去理解政治的本质及其深层动力。
评分本书收录卡尔·施米特的五篇著作:《教会的可见性》、《政治的神学》、《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政治的神学续篇》及《政治的神学续篇》。全书围绕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法学与基督教神学的关系——展开。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施米特法学思想的基本信念之所在。
评分好
评分批量购书,虽然我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但是凑够字数就可以了,反正也没人看到我
评分好书,快递给力,值得收藏
评分批量购书,虽然我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但是凑够字数就可以了,反正也没人看到我
评分书不错,纸质很好,物流也很快,慢慢看吧。
评分不错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阅读。
评分十分推荐的好书,建议阅读!!1
评分《价值的僭政——一个法学家对价值哲学的思考》从法学家立场检讨现代启蒙主义价值哲学,对于了解施米特对议会民主制的思想史批判的理论出发点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