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出版过多本畅销书。
★书中所有案例均经过作者的精挑细选,均为实际工作中常用且经常出错的典型案例。让读者的学习事半功倍。
★配套光盘提供了书中所有实例的模型文件和结果文件,让读者学习起来更轻松。
《ANSYS Workbench 15.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详细介绍了ANSYS Workbench 15.0的功能及应用。通过学习本书,读者能掌握软件的操作、领悟解决相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本书分基础和实际工程应用两个层次讲解,共25章。第1~5章讲解ANSYS Workbench的基础知识,包括ANSYS Workbench平台、工程数据模块Engineering Data、建模模块Design Modeler、网格划分Meshing和仿真计算模块Mechanical等;第6~25章依托工程中常见的案例,按照不同的分析方式,分层次、分类别进行讲解,包括在ANSYS Workbench中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包括线性及非线性静力分析)、接触分析、结构动力学分析(包括屈曲、模态、谐响应、响应谱、随机振动、瞬态等分析)、显式动力学分析、刚体运动学分析、垫片分析、疲劳分析、断裂分析、循环对称分析、子模型分析、热分析、静磁场分析、流场分析和优化计算的操作方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适合理工类院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力学、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使用,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第1章 ANSYS Workbench介绍
1.1 软件概述
1.2 软件界面
1.3 Workbench项目工程图
1.3.1 项目工程图组成
1.3.2 项目工程图基本操作
1.3.3 常见项目工程图
1.4 ANSYS Workbench分析项目管理
1.4.1 项目文件夹
1.4.2 文件与项目
1.4.3 项目文件管理注意事项
1.4.4 ANSYS Workbench文件
1.4.5 导入历史数据库
1.4.6 日志
1.4.7 项目报告
1.5 使用帮助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工程数据
2.1 工程数据应用
2.1.1 Engineering Data应用概览
2.1.2 界面
2.1.3 工程数据源
2.1.4 材料数据
2.1.5 基本操作
2.2 材料数据
2.2.1 支持的材料属性
2.2.2 材料属性操作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几何建模
3.1 Design Modeler介绍
3.1.1 DM概览
3.1.2 DM界面
3.2 项目工程图操作
3.2.1 项目工程图中的DM和CAD
3.2.2 项目工程图中的DM操作
3.2.3 项目工程图中的DM参数
3.3 2D绘图
3.3.1 草图与平面
3.3.2 自动约束
3.3.3 细节查看窗口
3.3.4 绘图工具箱
3.3.5 修改工具箱
3.3.6 尺寸工具箱
3.3.7 约束工具箱
3.3.8 设置工具箱
3.4 建模
3.4.1 体和零件
3.4.2 细节查看
3.4.3 布尔操作
3.4.4 3D特征
3.4.5 基本体
3.4.6 高级特征与工具
3.4.7 概念建模
3.5 DM建模示例
3.5.1 进入DM
3.5.2 草图绘制
3.5.3 3D建模
3.5.4 参数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格划分
4.1 网格划分概述
4.1.1 Workbench中的网格划分
4.1.2 网格划分算法类型
4.2 网格划分控制
4.2.1 网格划分方法
4.2.2 网格划分命令
4.2.3 全局网格控制
4.2.4 局部网格控制
4.2.5 虚拟拓扑工具
4.3 网格划分示例
4.3.1 DM建模
4.3.2 网格划分控制
4.3.3 参数驱动网格划分
4.4 CAD模型划分示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Mechanical介绍
5.1 Mechanical基础
5.1.1 Mechanical界面
5.1.2 Mechanical使用过程
5.1.3 Mechanical支持的分析
5.2 Mechanical使用
5.2.1 设置几何模型
5.2.2 设置坐标系
5.2.3 定义连接
5.2.4 分析求解设置
5.2.5 设置边界条件
5.2.6 结果处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线性静力分析
6.1 线性静力分析概述
6.1.1 应力应变关系
6.1.2 轴对称模型下的各向异性线性材料
6.1.3 热膨胀系数
6.2 线性静力分析操作过程
6.2.1 过程概览
6.2.2 结果处理
6.3 线性静力分析示例
6.3.1 前处理
6.3.2 求解
6.3.3 后处理与其他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非线性静力分析
7.1 概述
7.1.1 几何非线性
7.1.2 材料非线性
7.2 非线性静力分析过程
7.3 几何非线性静力分析示例
7.3.1 前处理
7.3.2 求解
7.3.3 后处理与B项目
7.4 材料非线性静力分析示例
7.4.1 前处理
7.4.2 求解
7.4.3 后处理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接触分析
8.1 接触分析过程
8.1.1 接触分析流程
8.1.2 接触设置
8.1.3 接触分析结果
8.2 接触分析示例
8.2.1 前处理
8.2.2 求解
8.2.3 后处理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屈曲分析
9.1 概述
9.2 屈曲分析过程
9.2.1 线性屈曲分析过程
9.2.2 非线性屈曲分析过程
9.3 屈曲分析示例
9.3.1 前处理
9.3.2 线性静力分析求解
9.3.3 线性屈曲分析求解与后处理
9.3.4 非线性屈曲分析求解与后处理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模态分析
10.1 模态分析基础
10.1.1 概述
10.1.2 模态分析过程
10.2 模态分析示例
10.2.1 前处理
10.2.2 模态分析
10.2.3 静力分析
10.2.4 预应力模态分析
10.3 本章小结
第11章 谐响应分析
11.1 概述
11.1.1 谐响应概念
11.1.2 谐响应分析理论简介
11.2 谐响应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11.2.1 谐响应分析方法
11.2.2 谐响应分析过程
11.3 谐响应分析示例
11.3.1 前处理
11.3.2 模态分析
11.3.3 模态叠加法分析
11.3.4 完全法分析
11.4 本章小结
第12章 响应谱分析
12.1 响应谱分析基础
12.1.1 响应谱分析概述
12.1.2 响应谱分析流程
12.2 响应谱分析示例
12.2.1 前处理
12.2.2 模态分析
12.2.3 单点响应谱分析
12.2.4 多点响应谱分析
12.3 本章小结
第13章 随机振动分析
13.1 随机振动分析过程
13.1.1 随机振动分析概述
13.1.2 随机振动分析过程
13.2 随机振动分析示例
13.2.1 前处理
13.2.2 模态分析
13.2.3 随机振动分析
13.3 本章小结
第14章 瞬态分析
14.1 瞬态分析步骤
14.1.1 瞬态分析概述
14.1.2 瞬态分析步骤
14.2 瞬态分析示例
14.2.1 前处理
14.2.2 求解
14.2.3 后处理
14.3 本章小结
第15章 显式动力学分析
15.1 显式动力学分析过程
15.1.1 显式动力学概述
15.1.2 显式动力学分析过程
15.2 显式动力学分析示例
15.2.1 前处理
15.2.2 求解
15.2.3 后处理
15.3 本章小结
第16章 刚体运动学分析
16.1 刚体运动学分析过程
16.1.1 刚体运动学分析流程概览
16.1.2 连接类型
16.2 刚体运动学示例
16.2.1 前处理
16.2.2 求解
16.2.3 后处理
16.3 本章小结
第17章 垫片分析
17.1 垫片分析过程
17.1.1 垫片分析概述
17.1.2 垫片分析流程
17.2 垫片分析示例
17.2.1 前处理
17.2.2 求解
17.2.3 后处理
17.3 本章小结
第18章 疲劳分析
18.1 疲劳分析过程
18.1.1 概述
18.1.2 疲劳分析流程
18.1.3 查看疲劳分析结果
18.2 疲劳分析示例
18.2.1 前处理
18.2.2 静力分析
18.2.3 疲劳分析
18.3 本章小结
第19章 断裂分析
19.1 断裂分析过程
19.1.1 断裂模式
19.1.2 断裂力学参数
19.1.3 断裂力学仿真方法
19.1.4 断裂分析流程
19.2 断裂分析示例
19.2.1 前处理
19.2.2 求解
19.2.3 后处理
19.3 本章小结
第20章 循环对称分析
20.1 循环对称分析基础
20.1.1 分析概览
20.1.2 循环对称模型
20.1.3 循环对称分析流程
20.2 循环对称分析示例
20.2.1 前处理
20.2.2 求解
20.2.3 后处理
20.3 本章小结
第21章 子模型分析
第22章 热分析
第23章 静磁场分析
第24章 流场分析
第25章 Design Exploration应用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的是它能否帮助我突破瓶颈,提升分析水平。我目前在一些简单的静态分析上还有些心得,但对于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比如模态分析、屈曲分析、热应力耦合分析等,还存在很多疑惑。我希望这本书的“精通”部分能够深入探讨这些高级分析的原理和在Workbench中的实现方法。比如,在模态分析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特征值提取器,如何理解和分析振型;在屈曲分析中,如何正确施加载荷和约束以获得屈曲载荷;在热应力分析中,如何进行温度场的计算和应力场的评估。我同时也希望能看到书中介绍一些ANSYS Workbench的脚本编写和二次开发知识,虽然这可能超出了“精通”的范畴,但如果能点到为止,或者提供一些入门的引导,那将极大地拓展这本书的价值,并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打开新的大门。
评分终于入手了这本《ANSYS Workbench 15.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拿到手沉甸甸的,封面设计也挺吸引人,一看就是那种扎实的理论结合实践的书籍。我一直对有限元分析在工程领域应用的广泛性很感兴趣,尤其是在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它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物理现象,并进行优化设计。这本书的书名就点明了它的核心内容,从“入门”到“精通”,这个跨度很大,但对于我这样想要系统学习有限元分析,尤其是想掌握ANSYS Workbench这个强大工具的读者来说,正是梦寐以求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Workbench的各项功能模块,比如前处理(几何建模、划分网格)、求解器设置以及后处理(结果的查看、评估和报告生成)。毕竟,工具本身的操作熟练度是能否高效运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经典的工程算例,通过这些实际案例的剖析,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复杂的工程分析,但自己动手时却无从下手,这本书或许能成为我的指路明灯,让我从模仿开始,逐步掌握分析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许多和我一样,在机械设计、土木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工作的工程师,以及在校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源。ANSYS Workbench作为行业内顶尖的仿真软件,其功能强大且应用广泛,但同时,它的学习曲线也相对陡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有效地弥合新手与熟练用户之间的鸿沟。书中对于ANSYS Workbench 15.0这个版本的介绍,意味着它能帮助我们掌握最新(或相对较新)的软件特性和操作流程。我特别关注书中的“精通”部分,它应该包含一些高级的分析技巧,例如非线性分析、动态分析、接触算法的选择与优化、载荷和边界条件的复杂设置,以及如何进行参数化研究和优化设计。这些内容往往是决定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工程实用性的关键。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提高计算效率和鲁棒性的建议,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毕竟在实际工作中,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时间和结果的可靠性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指标。
评分作为一名初学者,我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将复杂的工程问题抽象成有限元模型,并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和载荷。这本书的书名中“从入门”二字,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易懂的入门指导,逐步引导我熟悉ANSYS Workbench的界面和基本操作。我期待书中能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实例,演示如何导入CAD模型、进行几何清理、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划分高质量网格、施加不同的载荷(如力、压力、温度)和约束,以及如何进行求解和查看结果。这些基础操作一旦掌握,就能为更复杂的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书中还能讲解一些常见的错误处理方法和调试技巧,那就更加贴心了,因为在初学阶段,遇到各种报错是常有的事情,能快速找到并解决问题,对保持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内容肯定非常充实。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章节的设置来看,它似乎能够覆盖有限元分析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的理论原理到软件的具体操作,再到实际的应用案例。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释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比如单元类型、插值函数、刚度矩阵的组装等,并将其与ANSYS Workbench的具体实现方式联系起来。这样,我们不仅能知道“怎么做”,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这对于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在网格划分部分给予足够的篇幅,因为网格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计算的精度和收敛性。如果能介绍不同类型网格的适用场景、网格质量的评判标准以及常见的网格优化技术,那就太棒了。此外,关于后处理的讲解,我希望能深入到如何准确解读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如何进行误差评估,以及如何撰写专业的有限元分析报告,这些都是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评分快递速度快,是我需要的书
评分好。。。。。。。。。。。。
评分书中讲述很到位,实例丰富,很好的一本书,值得好好学习
评分很有用的一本书,很喜欢,非常满意
评分还不错,适合初学,推荐大家!
评分没有看到软件,建议安装个
评分安装软件要自己找资源,书中内容挺详尽的
评分各种计算的例题都有,很全面
评分到货非常快,东西非常棒,是正版,比*猫好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