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法學研究者 中國政法大學舒國瀅教授:《漢語法學論綱》是中國法學在全球化過程中應對競爭和挑戰的激烈之作。
清華大學江山教授:《漢語法學論綱》為法學界開瞭個很好的頭,並從曆史法學沿革的解讀進一步梳理瞭“道”的演變及其與法律的關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全喜教授:《漢語法學論綱》是基於中國當代或者近百年思想、中西文明交匯的一本憂思之作。
西南政法大學董彥斌教授:《漢語法學論綱》是中國版的曆史法學的緒論,是跟大傳統相聯係的法理學,是中國版的新自然法學的起點。
1、《漢語法學論綱》開篇“漢語法學論綱——關於中國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識學、價值論和風格美學”一文,計12萬字,全文發錶在《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14年第5期,在1949年後的學術期刊界一次性發錶的長文中尚屬首例。
2、許章潤此書行文亦不改“半文半白”之風,時而端莊雋永,時而灑脫詼諧,且真有點“梁任公的味道,筆尖常帶情感”,一邊闡發漢語法學的價值思想體係,一邊仍不忘嬉笑怒罵,暢抒憂國憂民之思。
3、現在學術界都忙著與國際接軌,許章潤則執意從中國本土的曆史資源中挖掘闡發法學背後的價值思想體係,從中國文化的高度構建頗具特點的漢語法學體係。此舉不可謂不“頑固”,然而,正因為他的固守陣地,漢語法學理論纔得以在一片歡呼聲中異軍突起,獨領風騷。
內容簡介
《漢語法學論綱》一書,從中國文化命意的深度和高度,懷揣著傢國情懷的現實和憂思,以學術的敏銳和嚴謹,挖掘瞭中國古代傳統法律文明背後的價值思想脈絡及其與現代法學的轉軌對接途徑。其中,“漢語法學論綱——關於中國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識學、價值論和風格美學”一文,計12萬字,全文發錶在《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14年第5期,在1949年後的學術期刊界一次性發錶的長文中尚屬首例。
具體說來,該書所謂“漢語法學”,以漢語作為錶意工具,於中國曆史的觀照下,將中國人生和中國社會的法律生活當作基本對象,而將中國文明的人文憂思與價值關懷擁納入懷,意在講述一個民族文明轉型和立國進程的法律史敘事,構成瞭它的政治立國的意義指南,也是賦予近代中國“立國、立憲、立教和立人”四位一體的政治建國進程以製度肉身的法意資源。經此作業,本書著意於現代中國政道與治道的法理錶達,期期於探究一種基於深切曆史感的華夏邦國政治,從而,為奠立現代中國文明的法製體係提供倫理—政治意識。
作者簡介
許章潤,法理學者,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代錶性作品主要有《說法?活法?立法——關於法律之為一種人世生活方式及其意義》《法學傢的智慧——關於法律的知識品格與人文類型》等,主編《漢語法學文叢》《西方法哲學文庫》和《法意叢刊》等叢書,另有散文集《坐待天明》《六事集》。
目錄
第一章漢語法學論綱:關於中國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識學、價值論和風格美學
第一節源流
第二節命意
第三節學理內涵與文明品格
第四節條件與特徵
第五節基本進路
第六節知識、文化與政治
第二章法學曆史主義論綱:命題、理論與抱負
第一節曆史主義與曆史法學
第二節法律的曆史性
第三節曆史認識與法學認識
第四節邦國政治與曆史情懷
第三章轉型時段的曆史意識:關於曆史法學及其中國情形的發生論說明,並以德國近代曆史作為比較個案
第一節轉型時段曆史必然登場
第二節現代漢語法學的曆史法學品格
第三節法學原本就是曆史法學
第四節法律的曆史意識與政治意識
第五節漢語法學需要進一步運用和占有曆史解釋
附錄繼斯文為己任:2010年12月,就“漢語法學文叢”等接受《南風窗》記者靈子的專訪
參考文獻
索引
精彩書摘
正如英語文明、德語文明和法語文明各自享有自己悠久而博大的法律文明體係,而蔚為“英語法學”、“德語法學’’和“法語法學”.中國文明同樣曾經擁有自己的成熟法律文明,以中華法係和儒傢化的義理結構照拂兩韆年的中國人生和人心。實際上,在漫長的文化生息過程中,中國文明孕育瞭體係宏大、內涵豐盛、通情達理的法製體係及其法意體係,錶見為謹嚴、周詳而優美、精緻的漢語錶意係統。晚近中西文化摺衝背景下發生的急遽文化轉型,導緻舊有法製的坍塌和固有法意的深重湮滅,彼時此刻,為舶來西法所逐漸取替,而被迫以法律移植的方式重構自己的規範世界和意義世界。與此同時。作為傢底子,舊有的法製和法意亟須於此迎應進程中推陳抉發,傳承開新。由此,開始瞭一個建設現代中國法律文明的漫長進程。這是“現代中國”的“創世記”,也是“現代中國”的法製和法意的誕生史,接應的是逶迤呼嘯東來的“地中海文明’’和“大西洋文明,,的拍岸驚濤。“現代中國”需要自己的法律文明,如同生命須臾不可或缺陽光與窄氣,而超逾一個半世紀的“現代中國”的誕生史,積勞積慧,崎嵌曆落。也正在於凝練和呈現齣自己的法製體係和法意體係。大緻而言.在實然與應然的雙重意義上,其以中國社會、曆史和文化為依憑,以中國法製為對象,特彆是以中華法係及其法律文化為縱深,以造福中國人生和照拂中國人心為宗旨,而以漢語作為錶意係統,蔚為中華文明法律智慧的思想形式、理論錶達和知識體係。 本章秉持曆史法學的政治、文化理想,在文化社會學和知識政治學的意義上,描述、想象和建構這一法意形態,以申說中國文明的法理願景。其中,以中國文化為深遠背景,尤以晚近一個半世紀的現代中國法製史和法律思想史為基本曆史縱深,旁及比較文化語境和所謂的法律全球化時代風潮,特彆著意於奠立在現代中國文明基礎之上的政道與治道的法理錶達,著力提煉和運用漢語思維及其錶達方式,在此,之所以使用“描述、想象和建構”三詞,就在於凡此法製和法意體係早於古典中國文明的子學時代和經學時代高度醇熟,晚近曆經百年生聚,其現代形式亦且初步成型,略具規模,不少方麵甚至早已本土化,成為中國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吾人所當殫精竭慮者,不外乎將它們的過程和質料具象陳述,抽繹其精神脈絡,挖掘其知識內涵,展現其文化蘊藏,體係化地付諸現代漢語錶達而已。另一方麵,雖經百年磨洗,但這一波文化移植和轉型過程尚未終結,有待最後收束、則其意蘊與前景、已然與應然、實在性與超越性、人道與天道,均需續予申說,於製度實踐與思想作育的交相迴應中,雲蒸霞蔚,呼喚齣那個叫作“漢語法學”的法意體係。如此,則實踐本身就是一個充盈想象且必須藉助理論想象力的過程,從而,是一個理論建構和思想磨礪的進程。進而,凡此作業,不僅是一項法理擔當。 ……
前言/序言
新民說 漢語法學論綱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當前言必稱英美日法,法學研究在比較藉鑒的基礎上還應當關注自身的傳統。許老師的大作尤其值得人們深思。
評分
☆☆☆☆☆
還不錯,速度還是一如既往地的快
評分
☆☆☆☆☆
評分
☆☆☆☆☆
還不錯,速度還是一如既往地的快
評分
☆☆☆☆☆
物流快啊
評分
☆☆☆☆☆
評分
☆☆☆☆☆
很實用很實用很實用很實用很實用很實用
評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全喜教授:《漢語法學論綱》是基於中國當代或者近百年思想、中西文明交匯的一本憂思之作。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