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农业昆虫学(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洪晓月,丁锦华 编
图书标签:
  • 农业昆虫学
  • 昆虫学
  • 农业
  • 教材
  • 高等教育
  • 江苏省精品教材
  • 国家精品课程
  • 21世纪课程
  • 昆虫害虫
  • 病虫害防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18393
版次:2
商品编码:1160598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 ,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农业昆虫学(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在取材方面,尽量引用准确、科学的结论,内容要反映当代农业昆虫学研究的新进展,力求使教材更能体现目前国内农业昆虫学教学和科研的前沿水平。新教材以植保专业为对象,体例上做了较大的调整,删除第一版中上篇的内容,增加了甘蔗害虫一章,按照作物的种类分章介绍。包括绪论、害虫调查与预测预报、害虫综合治理、地下害虫、水稻害虫、小麦害虫、杂粮害虫、大豆害虫、棉花害虫、蔬菜害虫、果树害虫、甘蔗害虫和仓储害虫等内容。对每类作物害虫选择重要的种类,分1别介绍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方法。书后还分章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便于进一步阅读。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绪论

第1章 害虫调查与预测预报
1.1 害虫类别与虫害形成机制
1.1.1 害虫类别
1.1.2 虫害形成机制
1.2 害虫的调查
1.2.1 昆虫的田间分布型
1.2.2 调查取样方法
1.2.3 调查取样的单位和数量
1.2.4 调查结果计算
1.3 害虫的预测预报
1.3.1 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型
1.3.2 发生期预测
1.3.3 发生量预测
1.4 害虫预测预报的发展与展望
思考题

第2章 害虫综合治理
2.1 综合治理的概念
2.2 综合治理的经济学原理
2.2.1 害虫对作物的经济为害和作物受害损失的估计
2.2.2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
2.3 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2.3.1 植物检疫
2.3.2 农业防治
2.3.3 生物防治
2.3.4 物理机械防治
2.3.5 化学防治
2.4 综合治理的原则与展望
思考题

第3章 地下害虫
3.1 蛴螬
3.1.1 暗黑鳃金龟
3.1.2 华北大黑鳃金龟
3.1.3 铜绿丽金龟
3.2 蝼蛄
3.2.1 东方蝼蛄
3.2.2 单刺蝼蛄
3.3 地老虎
3.3.1 小地老虎
3.3.2 黄地老虎
3.3.3 大地老虎
3.4 金针虫
3.4.1 沟金针虫
3.4.2 细胸金针虫
3.5 种蝇
思考题

第4章 水稻害虫
4.1 稻蓟马
4.2 稻象甲与稻水象甲
4.3 三化螟
4.4 二化螟
4.5 大螟
4.6 台湾稻螟
4.7 稻纵卷叶螟
4.8 直纹稻弄蝶
4.9 褐飞虱
4.10白背飞虱
4.11灰飞虱
4.12水稻叶蝉
4.13中华稻蝗
4.14稻瘿蚊
4.15稻黑蝽
4.16稻螟蛉
思考题

第5章 小麦害虫
5.1 麦蚜
5.2 麦螨
5.3 黏虫
5.4 小麦吸浆虫
5.5 麦叶蜂
思考题

第6章 杂粮害虫
6.1 东亚飞蝗
6.2 玉米螟
6.3 条螟
6.4 高粱蚜
6.5 甘薯天蛾
6.6 甘薯麦蛾
6.7 草地螟
6.8 粟灰螟
6.9 甘薯小象甲
6.10马铃薯块茎蛾
思考题

第7章 大豆害虫
7.1 大豆食心虫
7.2 豆荚螟
7.3 豆秆黑潜蝇
7.4 豆天蛾
思考题

第8章 棉花害虫
8.1 蜗牛和蛞蝓
8.2 棉蚜
8.3 朱砂叶螨
8.4 绿盲蝽和中黑盲蝽
8.5 棉红铃虫
8.6 棉铃虫
8.7 棉小造桥虫
8.8 棉卷叶野螟
8.9 棉叶蝉
8.10棉蓟马
8.11金刚钻类
思考题

第9章 蔬菜害虫
9.1 蚜虫类
9.2 菜粉蝶
9.3 菜蛾
9.4 甜菜夜蛾
9.5 斜纹夜蛾
9.6 菜螟
9.7 黄曲条跳甲
9.8 茄二十八星瓢虫和马铃薯瓢虫
9.9 斑潜蝇类
9.10豆野螟
9.11黄守瓜
9.12烟粉虱
9.13温室白粉虱
9.14侧多食跗线螨
9.15猿叶甲
9.16棕榈蓟马
9.17瓜绢螟
9.18长绿飞
思考题

第10章 果树害虫
10.1 大蓑蛾
10.2 黄刺蛾
10.3 盗毒蛾
10.4 顶梢卷叶蛾
10.5 蚧类
10.5.1 桑盾蚧
10.5.2 矢尖盾蚧
10.5.3 吹绵蚧
10.5.4 朝鲜球坚蚧
10.5.5 蚧类防治
10.6 星天牛
10.7 葡萄透翅蛾
10.8 食心虫
10.8.1 梨小食心虫
10.8.2 桃蛀果蛾
10.8.3 桃蛀螟
10.9 柑橘螨类
10.9.1 柑橘全爪螨
10.9.2 柑橘始叶螨
10.9.3 橘皱叶刺瘿螨
10.9.4 柑橘瘤瘿螨
10.10落叶果树(苹果、梨和桃树)叶螨
10.10.1 山楂叶螨
10.10.2 二斑叶螨
10.10.3 苹果全爪螨
10.11柑橘潜叶蛾
10.12橘小实蝇
10.13柑橘木虱
10.14荔枝蒂蛀虫
10.15荔枝蝽
10.16荔枝瘤瘿螨
10.17荔枝龟背天牛
10.18杧果横线尾夜蛾
10.19香蕉象甲
思考题
……

第11章 甘蔗害虫
第12章 仓储害虫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农业昆虫学(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①气候条件:棉蚜产卵越冬期间气温高,有利繁殖,越冬卵量多;如遇强寒流侵袭,越冬寄主提早落叶,则越冬卵量减少。冬季低温影响棉蚜越冬卵的孵化率。早春3月,低温对发育中的胚胎也有致死作用。干母孵化后,如寒流频繁,连续低温,寄主植物嫩芽被冻死,也常因低温和缺食而大量死亡。
  棉蚜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7.6~24℃,相对湿度在70%以下。当日平均温度高于28℃,相对湿度大于80%时,繁殖数量下降。一般5、6月份的温度均适于棉蚜的发生,此时如天气干旱、少雨,往往会导致棉蚜大发生。长江流域梅雨季推迟到来,也会延长棉蚜的为害时期。因此,棉花苗期的雨量、雨日和降雨强度是左右棉蚜为害轻重的关键因子。在棉蚜为害初期,雨量在20~30mm以上,蚜量增殖缓慢;严重为害期,日雨量50mm或旬雨量100mm左右,蚜群即受到显著抑制。大风雨对棉蚜有机械冲刷致死作用,可使蚜量骤减。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评估与管理》 一、 本书的定位与核心价值 本书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生物多样性及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基础、前沿评估方法以及可持续管理策略。面对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严峻挑战,理解生物多样性如何支撑人类福祉,并建立科学的管理框架,已成为生态学、环境科学及政策制定领域刻不容缓的议题。本书不仅面向生命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地理信息科学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也为从事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份详尽、前瞻性的参考手册。 二、 理论基石:生物多样性的多尺度理解 全书伊始,将详尽剖析生物多样性的多层次概念体系,超越传统的物种名录范畴。 1.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 深入探讨种群遗传学原理,包括基因流、遗传漂变、有效种群规模($N_e$)的估算及其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遗传多样性如何影响种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长期生存潜力。内容将涵盖分子标记技术(如AFLP、SSR、SNP)在评估种群结构和谱系关系中的最新进展。 2.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详细介绍衡量物种多样性的经典指数(如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其局限性。重点介绍基于系统发育多样性(Phylogenetic Diversity)和功能多样性(Functional Diversity)的评估方法,强调物种在进化树和生态功能网络中的独特价值,而非仅仅是计数单位。 3. 景观与生态系统多样性(Landscape and Ecosystem Diversity): 探讨景观生态学理论,如斑块、廊道和基质的概念。阐述不同尺度的景观异质性如何影响物种的分布、迁移和群落的稳定性。特别关注自然保护区网络的设计原则,确保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代表性和连通性。 三、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框架与分类体系 本书将全面介绍“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 ES)的概念演变及其在政策制定中的核心地位。 1. 概念框架的构建: 追溯并详细解析“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A)和“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所确立的四大服务分类体系: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对每类服务进行深入的概念界定和实例分析。 2. 供给服务(Provisioning Services): 聚焦于粮食安全、水资源、生物材料(如木材、纤维、生物能源)的生产过程。讨论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这些服务的产出效率和可持续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传统农业系统与现代集约化系统在服务产出上的权衡。 3. 调节服务(Regulating Services): 这是本书的重点之一。详细解析气候调节(碳汇与碳循环)、水文调节(洪水控制与地下水补给)、病虫害调节(天敌的生物控制作用)以及授粉服务的机制。特别关注授粉服务中蜜蜂、蝴蝶等传粉昆虫群体数量下降对全球作物产量的威胁。 4. 文化服务(Cultural Services): 探讨生态系统在精神滋养、美学价值、休闲娱乐和遗产保护方面对人类的贡献。介绍如何量化和评估这些非物质价值,例如通过感知调查和经济估值方法。 5. 支持服务(Supporting Services): 强调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和初级生产力等基础过程,阐明它们是所有其他服务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并探讨如何通过保护栖息地完整性来维持这些服务的稳定性。 四、 评估方法论:从现场采样到复杂模型 为实现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精准量化和预测,本书系统介绍了从实地测量到遥感分析的综合方法论。 1. 尺度匹配与情景分析: 探讨生物多样性数据和生态系统服务数据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不一致性问题(Scale Mismatch)。介绍如何应用情景分析方法(如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SSPs),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趋势。 2. 生物多样性-服务指标构建: 介绍如何选择和构建恰当的生物多样性指标(如关键物种、群落结构指数)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替代指标(Proxy Indicators)。重点介绍基于基于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3. 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与水文模型集成: 深入解析用于模拟物质循环和水文过程的模型,例如 DNDC 模型在碳氮循环中的应用,以及 SWAT 模型在流域尺度的水资源与水质调节服务评估中的集成应用。 4. 价值评估的前沿技术: 系统介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量化方法,包括: 替代成本法 (Replacement Cost Method):用于评估水净化服务的价值。 机会成本法 (Opportunity Cost Method):用于评估生态系统保护所放弃的经济收益。 支付意愿法 (Willingness to Pay, WTP):通过条件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和选择实验法(Choice Experiment)来衡量文化服务和调节服务的非市场价值。 五、 挑战与管理实践:走向可持续的生态治理 本书的最后部分聚焦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讨在复杂社会经济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维护生态系统服务。 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Trade-offs and Synergies): 详尽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决策(如农业扩张、城市化、林业经营)之间存在的服务间的相互影响。例如,人工林(供给服务)对生物多样性(支持服务)和洪水控制(调节服务)的影响分析。介绍多目标优化工具在寻找最佳管理路径中的应用。 2.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深入探讨 NbS 的概念、原则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案例,特别是湿地恢复用于沿海防护、城市蓝绿基础设施建设用于热岛效应缓解等。强调 NbS 必须同时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综合目标。 3. 政策工具与制度创新: 探讨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纳入决策过程的机制。详细介绍支付生态系统服务(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PES)的类型、设计原则和实施障碍。分析碳交易市场、生物多样性信用体系等市场化工具在保护激励中的作用。 4. 监测、反馈与适应性管理: 强调建立长期、标准化的监测网络(如利用遥感和公民科学)的重要性。介绍适应性管理框架如何应对不确定性,通过持续监测反馈信息来调整管理策略,确保生态系统服务的长期稳定供给。 本书力求在理论深度、方法严谨性和实践指导性之间取得平衡,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和行动的综合平台。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刚刚踏入农业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我对于《农业昆虫学(第2版)》的理解,更多地聚焦于其作为基础理论的扎实性。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清晰的农业昆虫学知识体系。从昆虫的解剖学、生理学,到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书中都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其在昆虫分类学方面的严谨性。对于不同目、科、属、种的昆虫,作者都提供了详尽的鉴别特征,这对我进行野外采集和实验室鉴定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该书在介绍不同类群的昆虫时,并没有孤立地看待它们,而是强调了它们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无论是作为害虫、益虫,还是中性昆虫,书中都尝试去揭示它们与其他生物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为我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开始用一种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再仅仅关注单一的害虫防治,而是将其置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框架下进行思考,这对于我的学术研究方向的确立非常有启发。

评分

在我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多年经验中,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是令人担忧的。而这本《农业昆虫学(第2版)》恰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像是一本实用工具书。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农业昆虫的防治策略部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化学防治,而是积极倡导和介绍了多种综合防治技术。例如,在生物防治章节,书中详细阐述了天敌昆虫的保护与利用、微生物农药的原理与应用,甚至还涉及了寄生性昆虫的诱集和释放技术。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和实践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理念至关重要。 此外,该书在病虫害预测预报方面也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它详细介绍了不同预测模型和方法,并结合了气象数据、虫情监测数据等多种信息来源,为制定科学的防治计划提供了依据。这让我意识到,精准的病虫害预警能够极大地提高防治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农药投入,这对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尝试将书中介绍的一些预测方法应用到我负责的区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更加坚定了我对这本书实用价值的认可。

评分

作为一名对农业科学充满热情的独立研究者,我近期入手了这本《农业昆虫学(第2版)》,并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进行研读。我尤其对书中对主要农业害虫的系统性分类和详细描述感到惊叹。它不仅仅是列出害虫的名字,更深入地阐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为害规律以及与作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例如,书中对于鳞翅目害虫的细致分析,从卵、幼虫、蛹到成虫的各个发育阶段都做了详尽的图文并茂的介绍,配以精准的学名和俗名,这对于我进行田间辨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该书并没有停留在对害虫“是什么”的层面,而是积极引导读者去理解“为什么”和“怎么办”。在“为害规律”的部分,作者结合了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气候、土壤、种植制度等多种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害虫的发生与发展。这为我理解害虫的动态变化提供了理论框架,也让我意识到,简单粗暴的防治方法往往难以奏责,理解其生态习性才是关键。书中对不同作物遭受特定害虫侵害时的症状分析也十分到位,通过与书中的插图和描述对比,我能够更快地诊断出作物的问题所在,并进一步思考合适的解决方案。

评分

我是一名拥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农技站技术员,对于《农业昆虫学(第2版)》的评价,我更看重它在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上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务实,避免了过多的理论空谈,而是直击农业生产中的痛点。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不同作物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措施的章节。例如,在介绍水稻害虫时,书中详细列举了稻飞虱、螟虫等主要害虫,并针对不同发生时期和不同程度的危害,给出了具体的防治建议,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选择与配合。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农药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我们基层技术人员正确指导农民科学用药至关重要。它强调了选择适宜的农药种类、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和施药时机,以及注意安全用药和环境保护。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农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减少因不当用药而造成的损失。我将书中介绍的一些先进的防治理念和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农民朋友的广泛认可。

评分

作为一名对农业昆虫的分子机制和进化规律感兴趣的科研人员,我发现《农业昆虫学(第2版)》虽然是一本面向课程教材的书籍,但其在理论深度和研究前沿性上也展现出了一定的水准。我特别关注书中在昆虫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一些介绍,尽管可能不如专门的专业书籍那样深入,但它为我理解昆虫的抗药性机制、行为调控等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书中对于一些典型昆虫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的阐述,虽然相对概括,但为我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外,书中在介绍一些新兴的害虫监测技术和防治手段时,也让我耳目一新。例如,对一些新型生物农药的提及,以及对昆虫信息素在监测和诱捕中的应用介绍,都展现了农业昆虫学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虽然这些内容可能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但它无疑为我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启示。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农业昆虫学更广阔的领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兴趣,促使我思考如何将这些基础知识与更尖端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应对未来农业生产中的挑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