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5
科学传播普及问题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第1章 国家创新体系视野中的科学传播普及
1.1 时代的变迁和当代的要求
1.1.1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1.1.2 世界各国纷纷行动起来
1.1.3 我国科学传播普及在行动
1.2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科学传播普及
1.2.1 国家创新体系与科学传播普及
1.2.2 科技活动与科学传播普及
1.2.3 克服知识差距与引领科技创新
第2章 科学传播普及的多维视角
2.1 科学传播普及的发展及其知识结构
2.1.1 科学传播普及的历史与内涵
2.1.2 科普的特征和现时意义
2.1.3 广义科普知识
2.2 科技哲学与科学传播普及
2.2.1 传统科学观的照应
2.2.2 后现代科学观的折射
2.3 科技社会与科学传播普及
2.3.1 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影响
2.3.2 从“学院科学”到“生活科学”规范的场域
2.4 科学传播与普及中的公共性问题
2.4.1 公共性及科学传播普及中的公共性辨析
2.4.2 科普公共性载体的多元化趋势
第3章 公民科学素质及其测量
3.1 科学素质的概念形成及其内涵
3.1.1 科学素质的探讨进程:从科学教育走向全民素质
3.1.2 科学素质的概念内涵:一个开放的、发展着的概念
3.2 公民科学素质测量:定量研究的策略及其缘起
3.2.1 美国科学素质调查的缘起
3.2.2 米勒体系的形成
3.2.3 美国公民科学素质测量及发展
3.3 公民科学素质测量: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3.3.1 公民科学素质测量在欧盟
3.3.2 公民科学素质测量在日本
3.3.3 公民科学素质测量在印度
3.4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研究及测量
3.4.1 对于科学素质概念等的探讨
3.4.2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量调查
第4章 关于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研究
4.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介
4.1.1 PISA的评估周期与规模
4.1.2 PISA科学素质定义和科学素质测评框架
4.1.3 PISA科学能力量表及科学素质测评的特点
4.2 PISA科学素质成绩概况及变化趋势
4.2.1 PISA科学素质平均成绩
4.2.2 科学素质能力等级分布
4.2.3 科学素质的变化趋势
4.3 科学素质与科技人力资源问题
4.3.1 科技人力资源
4.3.2 科学与工程指标
4.3.3 科学素质与科技人力资源相关性
4.4 科学素质与经济发展
4.4.1 科学素质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新指标
4.4.2 东亚奇迹和拉美陷阱中的科学素质因素
4.4.3 科学素质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
4.4.4 科学素质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5章 科学传播普及的事业性与产业性
5.1 科普文化的精神气质、物化载体与规范制度
5.1.1 文化和科学文化概念
5.1.2 科普文化的精神气质、物化载体和规范制度
5.1.3 科普文化的功能
5.2 科普文化产业分类
5.2.1 基于二维分析的科普文化产业分类
5.2.2 四个区域及其特征
5.3 不同类型科普产品供给模式的解释性分析
5.3.1 对不同区域产品供给的讨论
5.3.2 政府在科普产品供给中的行为选择
5.4 科普文化产业案例研究:科技馆产品分类及其供给、营销
5.4.1 科技馆产品及其分类
5.4.2 科技馆产品供给模式和营销策略分析
5.5 科普事业性与产业性并举发展中的潜在挑战
5.5.1 科技传播普及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张力
5.5.2 科学内容与其他文化内容的失衡
5.5.3 政府角色与市场角色的失衡
第6章 科学传播中知识性与技能性的关系
6.1 科学的知识性与技能性
6.1.1 关于科学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的辨析
6.1.2 科学的知识性与技能性关系的历史演变
6.1.3 不同科学观的影响作用
6.2 科学传播理念对知识性与技能性传播的影响
6.2.1 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及影响
6.2.2 “公众理解科学”运动带来的影响
6.2.3 科学传播理念的现代转变及其影响
6.3 中国科学传播实践中的知识性与技能性
6.3.1 素朴的古代实践到“西学东渐”中的近代实践
6.3.2 技能性传播实践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6.3.3 技能性传播实践之根源:实用主义科学观
6.4 对农村科学传播中知识性与技能性问题的案例考察
6.4.1 农民对技能性科学的迫切需求
6.4.2 公益性地方科学传播机构的窘境
6.4.3 “农资店”案例
6.5 对新时期科学传播知识性与技能性关系的讨论
6.5.1 新时期科学观、科学传播理念提出的新要求
6.5.2 当下科学传播实践问题解析与对策探讨
第7章 新媒体与科学传播普及
7.1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技术反哺”现象
7.1.1 背景与概念
7.1.2 方法与数据
7.1.3 数据分析
7.1.4 结论与讨论
7.2 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传播
7.2.1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信息传受关系的建构与解构
7.2.2 新媒体渠道的“互动”、“整合”与“反馈”
7.2.3 社会网络中受众的科学信息消费机制
7.2.4 结论
后记 第1章 国家创新体系视野中的科学传播普及
1.1 时代的变迁和当代的要求
1.1.1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1.1.2 世界各国纷纷行动起来
1.1.3 我国科学传播普及在行动
1.2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科学传播普及
1.2.1 国家创新体系与科学传播普及
1.2.2 科技活动与科学传播普及
1.2.3 克服知识差距与引领科技创新
第2章 科学传播普及的多维视角
2.1 科学传播普及的发展及其知识结构
2.1.1 科学传播普及的历史与内涵
2.1.2 科普的特征和现时意义
2.1.3 广义科普知识
2.2 科技哲学与科学传播普及
2.2.1 传统科学观的照应
2.2.2 后现代科学观的折射
2.3 科技社会与科学传播普及
2.3.1 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影响
2.3.2 从“学院科学”到“生活科学”规范的场域
2.4 科学传播与普及中的公共性问题
2.4.1 公共性及科学传播普及中的公共性辨析
2.4.2 科普公共性载体的多元化趋势
第3章 公民科学素质及其测量
3.1 科学素质的概念形成及其内涵
3.1.1 科学素质的探讨进程:从科学教育走向全民素质
3.1.2 科学素质的概念内涵:一个开放的、发展着的概念
3.2 公民科学素质测量:定量研究的策略及其缘起
3.2.1 美国科学素质调查的缘起
3.2.2 米勒体系的形成
3.2.3 美国公民科学素质测量及发展
3.3 公民科学素质测量: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3.3.1 公民科学素质测量在欧盟
3.3.2 公民科学素质测量在日本
3.3.3 公民科学素质测量在印度
3.4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研究及测量
3.4.1 对于科学素质概念等的探讨
3.4.2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量调查
第4章 关于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研究
4.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介
4.1.1 PISA的评估周期与规模
4.1.2 PISA科学素质定义和科学素质测评框架
4.1.3 PISA科学能力量表及科学素质测评的特点
4.2 PISA科学素质成绩概况及变化趋势
4.2.1 PISA科学素质平均成绩
4.2.2 科学素质能力等级分布
4.2.3 科学素质的变化趋势
4.3 科学素质与科技人力资源问题
4.3.1 科技人力资源
4.3.2 科学与工程指标
4.3.3 科学素质与科技人力资源相关性
4.4 科学素质与经济发展
4.4.1 科学素质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新指标
4.4.2 东亚奇迹和拉美陷阱中的科学素质因素
4.4.3 科学素质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
4.4.4 科学素质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5章 科学传播普及的事业性与产业性
5.1 科普文化的精神气质、物化载体与规范制度
5.1.1 文化和科学文化概念
5.1.2 科普文化的精神气质、物化载体和规范制度
5.1.3 科普文化的功能
5.2 科普文化产业分类
5.2.1 基于二维分析的科普文化产业分类
5.2.2 四个区域及其特征
5.3 不同类型科普产品供给模式的解释性分析
5.3.1 对不同区域产品供给的讨论
5.3.2 政府在科普产品供给中的行为选择
5.4 科普文化产业案例研究:科技馆产品分类及其供给、营销
5.4.1 科技馆产品及其分类
5.4.2 科技馆产品供给模式和营销策略分析
5.5 科普事业性与产业性并举发展中的潜在挑战
5.5.1 科技传播普及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张力
5.5.2 科学内容与其他文化内容的失衡
5.5.3 政府角色与市场角色的失衡
第6章 科学传播中知识性与技能性的关系
第7章 新媒体与科学传播普及
后记
科学传播普及问题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