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教程(第五版)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教程(第五版) [International Trad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成兴,黄卫平,韩玉军 著
图书标签:
  • 国际贸易
  • 贸易理论
  • 贸易政策
  • 国际贸易实务
  • 对外贸易
  • 国际经济学
  • 进出口
  • 国际市场
  • 全球化
  • 经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08329
版次:5
商品编码:1161613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
外文名称:International Trad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7
字数:49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国际贸易教程(第五版)》分为理论、政策、实务、营销四篇,涵盖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基本内容。《国际贸易教程(第五版)》不仅对国际贸易的重大政策问题,而且对交易程序、交易条件、营销策略等内容均有具体阐述,简单明了,很适合国际贸易入门学生使用。

作者简介

   高成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讲授国际贸易课程。
  
  黄卫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经济发展、国际商务等。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本书的宗旨、对象和内容

理论篇
第一章 国际分工(上)
第一节 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动机与原因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下)
第一节 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
第二节 列昂惕夫反论及其解释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新要素学说
第四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五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六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七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第八节 新经济地理学
第九节 科学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格局的影响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
第二节 服务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服务贸易理论模型
第四节 世界服务贸易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第五节 世界服务贸易的特点
第六节 WTO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国际市场的结构与特点
第一节 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当代国际市场的结构
第三节 国际市场的基本特点
第五章 国际价值与价格
第一节 国际价值及价值规律的重大变化
第二节 国际价格的确定
第三节 国际价格的变化
第四节 关于国际贸易条件的争论
第六章 国际贸易利益及价值转移
第一节 国际贸易利益
第二节 国际贸易乘数
第三节 国际贸易利益分配
第四节 国际价值转移与国际剥削

政策篇
第七章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第八章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措施
第一节 对外贸易措施的性质
第二节 关税制度
第三节 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第四节 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五节 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新趋势
第六节 鼓励出口措施
第七节 倾销与反倾销
第九章 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概述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简介
第三节 中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第四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意义
第五节 “入世”以来中国的机遇

实务篇
第十章 客户调研和贸易谈判
第一节 客户调研的内容
第二节 客户分类及管理
第三节 贸易谈判
第十一章 交易程序
第一节 出口交易程序
第二节 进口交易程序
第十二章 交易条件(上)
第一节 品质
第二节 数量
第三节 包装
第四节 价格
第十三章 交易条件(下)
第一节 装运
第二节 保险
第三节 支付
第四节 商品检验
第五节 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条款
第十四章 贸易方式
第一节 包销、定销、独家发盘与代理
第二节 寄售、展卖、招标与拍卖
第三节 商品交易所买卖
第四节 易货贸易与补偿贸易
第五节 加工贸易
第六节 技术贸易
第十五章 电子商务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分类与特点
第三节 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营销篇
第十六章 市场策略
第一节 市场分析
第二节 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
第十七章 产品策略
第一节 产品和产品生命周期
第二节 新产品开发
第三节 商标、包装、保证与售后服务
第十八章 定价策略
第一节 定价目标
第二节 定价策略的种类
第三节 定价方法
第十九章 销售渠道策略
第一节 国际销售渠道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第二节 影响国际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
第三节 销售渠道策略
第二十章 促销策略
第一节 促销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人员推销
第三节 广告
第四节 促销方式的选择和综合运用

精彩书摘

  《国际贸易教程(第五版)》:
  二、国际市场有着很大的盲目性,但国际协调已开始介入国际市场领域
  国际市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诞生和确立、发展起来的,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出现,曾经有“两个平行市场”说法的流行,即存在着互不交叉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今天,两大阵营市场的独立平行已不复存在,国际市场又成为无所不包的统一市场了。在这种条件下,国际市场的运行基本上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整个国际市场的生产和销售具有很强的无政府主义色彩,私人企业有着充分的决策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在哪个市场实现、商品劳务价格收取多少等仍然是个别企业的个别行为。这种企业决策行为的分散化,使国际市场行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各国厂商对于国际市场未来的预测,以及根据这种预测而制订的一厢情愿的计划,加剧了这种盲目性,使国际市场变得更加难以捉摸。
  此外,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们在对国内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干预的同时,开始对自己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予以调节,以保证经济对内、对外均衡的实现。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垄断一方面以一体化经济组织、多边或双边协定、国际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形式为商品交换、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又运用国家的力量实行各种限人奖出的政策措施,进行各方面的歧视,以便从中寻求自己的利益。
  国际市场盲目性的存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调节的加强,使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有所增加,这就要求进入国际市场的厂商必须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其他国家的外贸政策与措施,以及各种国际惯例和习惯做法,减少矛盾以求扩大出口。
  三、国际市场有着较大的动荡性,但又呈现出以较快速度增长的趋势
  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即国际垄断资本势力,因而生产与销售的无政府主义色彩十分浓重,并受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一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或衰退,市场萎缩,它们在国际市场中所占的巨大份额(3/4~4/5)就会造成国际商品交易的动荡。国际市场的动荡依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经济危机引起的国际市场动荡
  当前经济生活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经济危机往往通过各种渠道在国家间传播,引起连锁反应。一般来讲,美国经济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一旦它的经济陷入危机,进出口下降,与它有着密切关系的西欧、日本的国际贸易活动必然会受到影响,使西欧、日本的对外经贸活动出现问题,进而造成向西欧、日本提供原料、燃料和其他初级产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下降,而这又使发展中国家出口收汇下降,进口能力受到打击,反过来又影响美国、西欧、日本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这样的一系列连锁影响,最终会使整个国际市场产生动荡。
  (二)政治风波引起的国际市场动荡
  在当今的世界中,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互为影响,世界性的政治震荡往往会引起国际市场的动荡。这反映了人们对于世界政治前景的普遍看法,对前景预期暗淡则国际市场动荡激烈。例如,1979年底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国卡特政府采取了低姿态。人们认为苏联将会继续南下,完成老沙皇追求不冻港的旧梦,这造成了不少人的惊恐,纷纷抢购黄金,致使金价在国际市场上节节上涨,1980年1月下旬竟然达到了825美元1盎司的空前纪录,造成了市场的严重动荡。
  (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会引起国际市场的动荡
  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方面会引起某些商品的需求产生变化,另一方面则会影响某些商品的生产和供给,从而造成国际市场的动荡。例如,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曾使国际市场处于极大的动荡之中,出现了市场的兴旺、萧条和重新组合;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的升级曾使油价上涨,武器交易兴旺发达;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也曾使石油价格在市场疲软中出现了极大的反弹。
  尽管国际市场中存在着如上所述的动荡性,但从总体上讲,国际市场上的交易规模随着生产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资本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员流动的频繁,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以及各种新贸易方式的出现而呈较快增长趋势。国际贸易额在20世纪初(1900年)为201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13年为405.98亿美元,1929年大萧条前为686.19亿美元,1938年降为277.36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年为607亿美元,1960年为1278.7亿美元,1970年达3120.7亿美元,1980年上升到19942.87亿美元,1990年达32000亿美元,1999年达70000亿美元。以上数字说明国际商品交易额在国际市场动荡中还是以较快速度增长的。
  市场的动荡性对于进入市场者并非都是不利的,在动荡中只要看准时机,把握好时机,迅速调整出击,还是有可能以填缝隙的办法占领市场的。
  四、国际市场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时在各领域中又有着很强的垄断性
  竞争是国际市场的本质特征之一,各国厂商为使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产品有销路,使生产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得到补偿,利润得以实现,激烈地进行着竞争。市场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优胜劣汰”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准则。目前在国际市场中,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标准化了的资金型产品属于高度竞争的产品。以家用电器为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西欧、日本是最大的生产、出口、消费国(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等也加入了角逐;而20世纪90年代初以生产能力而言,中国在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方面也步入了世界前几位,竞争使国际市场中的家用电器性能更新周期加快,也使不少厂商在竞争中消失。又如我国的黑龙江牌冰刀,也是在激烈竞争中击败了北欧的对手,迫使日本同类厂家停产上门合资后走俏世界市场的。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世界范围的角逐,它们的确“本是同根生”,但“相煎”起来却是你死我活。
  ……

前言/序言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全球化浪潮下的经济脉动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各国经济联系愈发紧密的当下,理解国际贸易的运作机制、理论基础及其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已成为每一位经济学学者、商界人士乃至关心世界发展的普通人必备的知识。本书旨在深入浅出地剖析国际贸易的复杂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前沿,系统地梳理这一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模型 本部分将追溯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历程,解析那些奠定现代贸易理论基石的经典学说。我们将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入手,阐释国家间劳动分工如何带来贸易利益。随后,深入探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揭示即使一国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也能通过专业化生产并进行贸易而获益的奥秘。这一理论不仅是理解国际贸易的核心,更是各国制定产业政策、参与全球分工的重要依据。 接着,我们将转向以俄林和赫克歇尔为代表的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之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是因为它们拥有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禀赋不同。通过分析各国的要素丰富程度与其出口商品的生产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贸易模式的形成和演变。 此外,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将帮助我们理解贸易如何影响国内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而瑞萨·奥尔申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则进一步探讨了自由贸易可能带来的长期效应,即要素价格的趋同。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些理论模型,并通过实例和图示,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贸易模式形成原因的直观认识。 进入20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技术进步的加速,新的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特别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作用,为解释“同类产品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现象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将分析企业如何通过追求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以及产品差异化如何成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关键。这些理论对于理解当前发达国家之间大量同类产品贸易的现象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将探讨重力模型在解释国际贸易流量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经济规模、地理距离、制度因素等对贸易量的影响,重力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量化分析国际贸易强度的工具。 第二部分:国际贸易的政策与实践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石,而政策则是影响贸易格局的关键。本部分将聚焦于国际贸易政策的方方面面,分析各国在贸易活动中可能采取的策略及其影响。 我们将首先审视保护主义政策,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措施)等。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些政策的运作机制、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以及它们如何扭曲市场信号,可能导致贸易战和效率损失。同时,我们也会探讨政府采取保护主义的动因,如保护幼稚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应对贸易逆差等,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辩证分析。 随后,我们将转向自由贸易政策,分析自由贸易协定(FTA)、关税同盟(CU)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我们将探讨其对成员国经济的利弊,以及对非成员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从关税的逐步取消到非关税壁垒的消除,再到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全球贸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我们将深入研究汇率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汇率的波动直接影响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进出口的竞争力。我们将介绍汇率的决定机制,如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以及各国如何通过汇率政策来调整其国际收支平衡和贸易竞争力。 贸易融资和支付是国际贸易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部分将介绍信用证、托收等国际结算方式,以及贸易保险、出口信贷等贸易融资工具。理解这些金融工具和机制,对于规避贸易风险、促进交易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国际贸易组织与全球贸易治理 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际组织在协调各国贸易政策、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塑造全球贸易规则的主要国际组织及其功能。 我们将深入探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作用。从其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的建立,到WTO成立后的主要职能,包括贸易谈判、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政策审议等,我们将详细解析WTO如何为全球贸易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可预测的框架。我们将分析多哈回合谈判的挑战与进展,以及WTO在当前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面临的改革压力。 此外,我们还会探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在促进发展中国家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支持发展中国家贸易融资方面的角色。 本部分还将讨论国际贸易中的非传统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这些议题日益成为国际贸易谈判和争论的焦点,它们反映了全球化时代贸易与社会、环境议题的深度交织。 第四部分:新兴贸易理论与未来展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更新与拓展。本部分将关注当前国际贸易研究的前沿领域,并对未来贸易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我们将探讨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及其特点。随着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分析服务贸易的分类、主要形式以及其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此外,我们将关注全球价值链(GVC)的形成与发展。在生产的全球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不同国家经过多个环节完成生产。我们将分析全球价值链的运作机制,其对企业战略、国家竞争力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探讨数字贸易、电子商务以及跨境数据流动等新兴议题。这些新的贸易形式正在深刻地改变传统的贸易模式,也对现有的贸易规则和治理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将分析这些新趋势的潜在影响,并思考未来国际贸易发展可能的新方向。 本书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前沿的国际贸易知识体系。通过理论分析、政策探讨、案例剖析和趋势展望,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脉动,把握国际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您是学生、研究者、还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相信本书都能为您提供宝贵的洞见和实用的知识。

用户评价

评分

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为国际贸易这个概念感到一丝茫然,觉得它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领域。然而,随着我深入阅读,我发现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理论分解成了易于理解的章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总是会先给出清晰的定义,然后通过生动的案例来解释,这使得我能够很快地把握核心要点,而不是被枯燥的术语所淹没。例如,在讲解贸易壁垒时,作者不仅仅列举了关税、配额等,还穿插了一些近期国际贸易摩擦的例子,让我能够切身感受到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真的非常棒,也让我对国际贸易的理解更加深刻和立体。

评分

从整体的排版布局来看,这本书无疑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重要的是,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插图,都与文字内容紧密结合,起到了非常好的辅助说明作用。这些图表不仅直观地展示了复杂的经济数据和模型,还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各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尤其喜欢那些颜色运用得当的图表,它们让原本可能单调枯燥的学术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整体而言,这本书的视觉呈现效果非常出色,为我的学习体验增添了不少亮色。

评分

坦白说,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学习体验的读者,对于那些语言晦涩、逻辑不清的书籍总是敬而远之。《国际贸易教程(第五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的写作风格清晰流畅,逻辑结构严谨,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而然。即使是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作者也能够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加以阐述,并且在适当的地方配以图表和表格,这极大地帮助我梳理思路,加深记忆。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一边看书一边在脑海中构建出完整的知识框架,这种顺畅的阅读体验,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也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教科书,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在每个章节的结尾,作者都会设置一些思考题或者案例分析,这些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引导我不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记忆,而是去思考这些理论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我常常会花很多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并且尝试自己去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来验证我的想法。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让我对国际贸易的理解更加透彻,也培养了我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简洁大气,给人一种专业而严谨的感觉,光是看着就觉得是一本内容扎实的学术著作。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印刷清晰,装订牢固,即便反复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这对于经常需要查阅资料的学生党来说,绝对是个福音。封面上的书名《国际贸易教程(第五版)》和英文名[International Trade]都清晰可见,字体大小适中,排版也很舒服,不至于显得过于拥挤。整体外观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值得信赖”,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它,探索其中的知识宝藏。我尤其喜欢它那种低调却不失质感的设计风格,不花哨,但足够经典,摆在书架上也会显得非常得体。这种对细节的考究,往往预示着内容也同样用心。

评分

跟想象不大一样。

评分

跟想象不大一样。

评分

跟想象不大一样。

评分

跟想象不大一样。

评分

跟想象不大一样。

评分

跟想象不大一样。

评分

跟想象不大一样。

评分

跟想象不大一样。

评分

跟想象不大一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