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音响工程设计与调音技术

例说音响工程设计与调音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柏雄 著
图书标签:
  • 音响工程
  • 音响设计
  • 调音技术
  • 音频工程
  • 声学
  • 扩声系统
  • 舞台音响
  • 录音棚
  • 音频处理
  • 音响设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51498
版次:1
商品编码:1164782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实践性强的同类书少,填补空白。
  通过实例解读理论知识,快速上手。

内容简介

  《例说音响工程设计与调音技术》集合了乐理基础知识、音响周边设备知识、音响工程系统设计及调音和调试方法、线材和接插件工艺设计、EASE/音频混音剪辑大师软件介绍等诸多内容,实用性强。书中内容不是简单的顺序堆砌,而是以周边设备基础知识和音响工程系统设计为主线,在其中完美地穿插与之相关的信号流程分析、设备配置、工程设计知识,真正做到将音响工程系统设计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实现不需要过多电路基础就能深度学习音响基础知识并上手进行音响工程系统设计与系统调试的目的。

作者简介

  李柏雄,高校教师,高级音响师,具备丰富的教学和音响工程设计、调音实践经验,编著的图书贴合实际,参考性强。

目录

上篇 基 础 篇
第1章 什么是声音 (2)
1.1 我们是如何听见声音的 (3)
1.1.1 声音的产生 (3)
1.1.2 声音的传播 (3)
1.1.3 声音的危害 (5)
1.1.4 声音的利用 (5)
1.2 了解声音 (6)
1.2.1 声音基础知识 (6)
1.2.2 声音三要素 (8)
1.2.3 声音效应与定律 (13)
1.2.4 声音三要素的应用 (19)
1.3 声音之家 (19)
1.3.1 直达声 (19)
1.3.2 早期反射声 (20)
1.3.3 混响声 (20)
1.3.4 回声 (20)
1.4 体验――立体声 (21)
1.4.1 立体声扩声的工作原理 (21)
1.4.2 立体声家族 (23)
1.5 实例解读――听音的“皇帝位” (25)
1.5.1 听音环境 (25)
1.5.2 音响系统组成框架 (37)
第2章 如何成为音响师 (38)
2.1 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38)
2.1.1 综合素质要求 (38)
2.1.2 软件方面 (39)
2.1.3 硬件方面 (39)
2.1.4 焊接工具 (40)
2.1.5 焊接方法 (40)
2.2 你喜欢音乐吗 (42)
2.2.1 乐音体系 (42)
2.2.2 噪声 (48)
2.2.3 音乐的定义与分类 (50)
2.2.4 音乐的基本要素 (51)
2.3 实例解读――听音训练 (51)
2.3.1 理解音乐 (52)
2.3.2 频率分辨率 (52)
2.3.3 提高感知的速度 (53)
第3章 专业音响设备 (54)
3.1 节目源设备之一:传声器 (54)
3.1.1 传声器的构成 (54)
3.1.2 传声器的工作原理 (58)
3.2 节目源设备之二:CD机 (59)
3.2.1 CD机的基本电路组成 (59)
3.2.2 CD机的工作原理 (61)
3.2.3 CD机的信号流程 (61)
3.3 专业调音设备之一:调音台 (62)
3.3.1 调音台的基础知识 (62)
3.3.2 调音台的基本组成 (64)
3.3.3 调音台的信号流程分析 (66)
3.3.4 调音台的调节技巧 (75)
3.3.5 调音台在音响系统中的连接 (78)
3.4 专业调音设备之二:均衡器 (80)
3.4.1 均衡器的基础知识 (81)
3.4.2 均衡器的基本组成 (81)
3.4.3 均衡器工作原理 (81)
3.4.4 均衡器的调节技巧 (82)
3.4.5 均衡器在系统中的连接 (86)
3.5 专业调音设备之三:压限器 (86)
3.5.1 压限器的基础知识 (86)
3.5.2 压限器的基本组成 (87)
3.5.3 压限器工作原理 (87)
3.5.4 压限器的调节技巧 (88)
3.5.5 压限器在系统中的连接 (92)
3.6 专业调音设备之四:效果器 (94)
3.6.1 效果器的基础知识 (94)
3.6.2 效果器的基本组成 (96)
3.6.3 效果器的工作原理 (98)
3.6.4 效果器调节技巧 (119)
3.6.5 效果器在系统中的连接 (121)
3.7 专业调音设备之五:激励器 (122)
3.7.1 激励器基础知识 (123)
3.7.2 激励器的基本组成 (123)
3.7.3 激励器工作原理 (124)
3.7.4 激励器调节技巧 (125)

3.7.5 激励器在系统中的连接 (126)
3.8 专业调音设备之六:声反馈抑制器 (127)
3.8.1 声反馈抑制器基础知识 (127)
3.8.2 声反馈抑制器基本组成 (129)
3.8.3 声反馈抑制器工作原理 (130)
3.8.4 声反馈抑制器调节技巧 (132)
3.8.5 声反馈抑制器在系统中的连接 (137)
3.9 专业调音设备之七:分频器 (139)
3.9.1 分频器的基础知识 (139)
3.9.2 分频器的基本组成 (139)
3.9.3 分频器的工作原理 (142)
3.9.4 分频器调节技巧 (142)
3.9.5 分频器的设计 (143)
3.9.6 分频器在系统中的连接 (144)
3.10 专业调音设备之八:音频处理器 (145)
3.10.1 音频处理器的基础知识 (145)
3.10.2 音频处理器的基本组成 (148)
3.10.3 音频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149)
3.10.4 音频处理器调节技巧 (149)
3.10.5 音频处理器在系统中的连接 (150)
3.11 专业调音设备之九:功率放大器 (180)
3.11.1 功率放大器基础知识 (180)
3.11.2 功率放大器基本组成 (182)
3.11.3 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184)
3.11.4 功率放大器调节技巧 (186)
3.11.5 功率放大器在系统中的连接 (186)
3.12 专业调音设备之十:扬声器系统 (188)
3.12.1 扬声器基础知识 (189)
3.12.2 扬声器基本组成 (190)
3.12.3 扬声器工作原理 (191)
3.12.4 扬声器使用技巧 (191)
3.12.5 扬声器系统设计 (191)
3.12.6 扬声器在系统中的连接 (221)
3.13 实例解读――专业扩声设备操作 (222)
3.13.1 扩声设备功能、作用 (222)
3.13.2 扩声系统设备原理框图 (225)
3.13.3 扩声系统设备连接 (226)
3.13.4 扩声系统设备开、关机程序 (228)
第4章 工程设计、音频编辑辅助软件 (230)
4.1 EASE声音系统仿真软件 (230)
4.1.1 EASE 4.0软件 (230)
4.1.2 EASE设计的基本思路 (234)
4.2 Cool Edit Pro音频编辑软件 (252)
4.2.1 Cool Edit Pro软件界面 (252)
4.2.2 新建和保存项目 (252)
4.2.3 向项目中添加素材 (254)
4.3 Cool Edit Pro调试及效果处理功能 (255)
4.4 实例解读――MP3音乐 (256)
4.4.1 需求分析 (256)
4.4.2 素材设计 (256)
4.4.3 软件编辑 (256)
第5章 音频线缆与接插件 (277)
5.1 线材 (277)
5.1.1 话筒线 (278)
5.1.2 音频线 (278)
5.1.3 音箱线 (279)
5.2 接插件 (280)
5.2.1 卡侬XLR (280)
5.2.2 莲花RCA (280)
5.2.3 大二芯(TS)、大三芯(TRS) (281)
5.2.4 连接线的制作 (282)
下篇 设 计 篇
第6章 量贩式KTV工程设计 (296)
6.1 何谓量贩式KTV (296)
6.1.1 量贩式KTV的功能 (296)
6.1.2 量贩式KTV的特点 (296)
6.1.3 量贩式KTV对音响设备的要求 (297)
6.2 工程定位 (297)
6.2.1 功能需求 (297)
6.2.2 功能描述 (297)
6.3 设计依据 (298)
6.3.1 投资者的要求 (298)
6.3.2 国家行业标准 (298)
6.4 量贩式KTV建筑声学设计 (298)
6.4.1 声学设计指标 (298)
6.4.2 隔声、降噪 (299)
6.5 音响系统工程 (302)
6.5.1 工程技术的特点 (302)
6.5.2 工程技术的要求 (302)
6.5.3 KTV点歌系统网络连接图 (302)

6.5.4 量贩式KTV系统调试 (304)
6.5.5 KTV音响操作须知 (304)
6.6 实例解读――典型KTV音响工程设计 (306)
6.6.1 系统分析 (306)
6.6.2 工程定位 (307)
6.6.3 设计理念 (307)
6.6.4 建筑声学设计 (307)
6.6.5 音响系统设计 (312)
第7章 多功能厅工程设计 (314)
7.1 什么是多功能厅 (314)
7.1.1 多功能厅的功能 (314)
7.1.2 多功能厅的特点 (314)
7.1.3 多功能厅对设备的要求 (314)
7.2 工程定位 (315)
7.2.1 功能需求 (315)
7.2.2 功能描述 (315)
7.3 设计理念 (316)
7.3.1 投资者的要求 (316)
7.3.2 国家行业标准 (316)
7.4 多功能厅建筑声学设计 (317)
7.4.1 声学设计指标 (317)
7.4.2 隔声、降噪 (321)
7.4.3 吸声 (324)
7.5 音响系统工程 (330)
7.5.1 工程施工方案 (330)
7.5.2 工程设计的依据 (332)
7.5.3 工程系统设备调试 (333)
7.6 实例解读――典型多功能厅音响工程设计 (337)
7.6.1 工程定位 (337)
7.6.2 设计理念 (337)
7.6.3 建筑声学设计 (337)
7.7.4 音响系统设计 (340)
第8章 音乐厅工程设计 (345)
8.1 什么是音乐厅 (345)
8.1.1 音乐厅的功能 (345)
8.1.2 音乐厅的特点 (345)
8.1.3 音乐厅对设备的要求 (346)
8.2 音乐厅音响系统原理框图 (347)
8.3 音乐厅音响系统配置及布局说明 (348)
8.4 音乐厅建筑声学设计 (349)
8.4.1 建筑结构设计 (349)
8.4.2 隔声、降噪 (353)
8.4.3 吸音 (357)
8.5 音响系统工程 (368)
8.5.1 工程技术特点 (368)
8.5.2 工程技术的要求 (369)
8.5.3 音乐厅系统调试 (369)
8.5.4 音乐厅音响调试方法 (369)
8.6 实例解读――典型音乐厅音响工程设计 (370)
8.6.1 工程定位 (370)
8.6.2 设计理念 (371)
8.6.3 建筑声学设计 (371)
8.6.4 音响系统设计 (374)
8.6.5 世界十大音乐厅 (376)
第9章 歌舞厅工程设计 (381)
9.1 何谓歌舞厅 (381)
9.1.1 歌舞厅的功能 (381)
9.1.2 歌舞厅的特点 (381)
9.1.3 歌舞厅基本组成原理框图 (381)
9.1.4 歌舞厅对设备的要求 (382)
9.2 工程定位 (383)
9.2.1 功能需求 (383)
9.2.2 功能描述 (383)
9.3 设计依据 (383)
9.3.1 投资者的需求 (383)
9.3.2 国家行业标准 (383)
9.4 歌舞厅建筑声学设计 (384)
9.4.1 声学设计指标 (384)
9.4.2 隔声、降噪 (385)
9.4.3 吸音 (388)
9.5 音响系统工程 (388)
9.5.1 工程技术的特点 (388)
9.5.2 工程技术的要求 (389)
9.5.3 工程施工的步骤 (389)
9.5.4 歌舞厅音响调试方法 (391)
9.5.5 歌舞厅系统调试 (391)
9.6 实例解读――典型歌舞厅音响工程设计 (392)
9.6.1 设计理念 (392)
9.6.2 工程设计原理框图 (393)
9.6.3 建筑声学设计 (393)

9.6.4 音响系统设计 (395)
附录A 音响技术常用英语词汇 (401)
附录B 常用音频设备国际品牌标志 (410)
参考文献 (418)

前言/序言


现代光伏系统集成与运维实践 摘要 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现代光伏发电系统从设计、集成到长期运维的各个关键环节。内容涵盖了光伏技术的基础理论、不同类型光伏组件的选择与特性分析、系统架构设计(包括并网型与离网型)、逆变器技术的前沿进展、电气安全规范的严格遵循,以及高效、可靠的系统集成方法。特别强调了在复杂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如何进行精确的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在运维部分,详细阐述了故障诊断的科学流程、定期维护的标准操作规程(SOP)、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及利用先进的在线监测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预测性维护,最大化电站的投资回报率和全生命周期效益。本书旨在为光伏工程技术人员、系统集成商、电站业主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本兼具理论深度与工程实用性的参考手册。 --- 第一章:光伏发电技术基础与组件特性 1.1 太阳能资源评估与模型建立 本章首先界定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驱动力——太阳辐射。深入剖析了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反射辐射的计算方法,并介绍了全球典型光照资源区的特点。重点讲解了如何利用气象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卫星遥感数据,建立高精度的年/月/日辐射模型。讨论了影响实际发电量的关键气象因素,如温度、灰尘、雪荷载及风速,并教授如何将这些因素纳入系统性能衰减的初始估算中。 1.2 晶体硅与薄膜电池技术综述 详细对比了当前主流的晶体硅(单晶与多晶)技术,包括其材料科学基础、内部结构与光电转换机理。对PERC、TOPCon、HJT等先进晶硅电池结构及其效率提升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技术解析。同时,系统介绍了非晶硅(a-Si)、碲化镉(CdTe)和铜铟镓硒(CIGS)等薄膜技术,分析了它们在柔性应用、低温特性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与局限性。 1.3 光伏组件的电气特性与可靠性评估 组件的I-V曲线(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是系统设计的基础。本节详述了标准测试条件(STC)和工作条件下的I-V特性变化规律,特别是温度系数、辐照度响应的非线性影响。重点讨论了组件的可靠性问题,包括潜在诱发衰减(PID)、蜗牛纹(Snail Trails)、微裂纹(Micro-cracks)的成因、检测方法以及预防策略。此外,还涉及组件封装材料(EVA/POE)、背板材料的选择对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第二章:光伏系统架构设计与优化 2.1 阵列布局与支架系统设计 阵列布局不仅关乎土地利用率,更是发电效率的关键。本章探讨了不同地形(平坦地、山地、屋顶)下的优化布局策略,如行间距的确定、遮挡分析(固定阴影与动态阴影)、以及地形对组件倾角选择的约束。详细介绍了固定倾角支架、单轴跟踪系统(ST)和双轴跟踪系统(DT)的机械结构、控制原理及其在不同区域的适用性评估。着重分析了风载荷和雪载荷计算在支架结构安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2.2 逆变器技术选型与并网点设计 逆变器是光伏系统的“心脏”。本章深入讲解了集中式、组串式和微型逆变器的技术特点、效率曲线及适用场景。讨论了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精度与动态响应速度对发电量的影响。在并网设计方面,详述了电网要求(如电压、频率稳定性)、无功功率控制、谐波抑制以及孤岛效应保护机制。对于离网系统,则聚焦于储能逆变器(PCS)与柴油发电机、负载管理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 2.3 直流侧系统设计与线缆优化 直流侧的设计直接决定了系统的能量损耗和安全裕度。本章详细介绍了组件串联与并联的逻辑,组串电压和电流的设计边界,以及对汇流箱(Combiner Box)选型的要求,包括直流隔离开关、熔断器和浪涌保护器(SPD)的配置标准。线缆选择部分,侧重于导体材料、绝缘等级的选择,并利用工程软件进行精确的电压降计算和发热校核,以最小化传输损耗。 第三章:系统集成与电气安全规范 3.1 施工工艺标准与质量控制 高质量的施工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石。本章提供了光伏电站建设中各关键工序的标准操作指南,包括土建基础施工(桩基或地梁)、支架安装的精度控制、组件的紧固扭矩标准、线缆的敷设与标识规范。强调了组件安装过程中应避免的机械损伤,以及焊接点、接线端子的质量检验流程。 3.2 保护接地与雷击防护设计 电气安全是光伏系统设计的重中之重。本章依据IEC 62305等国际标准和国家规范,详细阐述了光伏阵列、支架、汇流箱、逆变器及变压器的多点接地系统设计。重点剖析了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原理,以及如何科学配置直流侧与交流侧的SPD,确保在强雷区电站的安全冗余度。 3.3 并网调试与性能验收流程 系统调试是确保设计目标实现的最后一道防线。本章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调试流程,从直流开路/短路测试、绝缘电阻检测,到逆变器参数配置和并网前后的I-V曲线复核。详细说明了如何使用专业测试仪器(如I-V曲线跟踪仪、功率分析仪)获取关键性能指标,并依据PVSyst或SAM等仿真结果,进行精确的发电量偏差分析(Performance Ratio, PR值计算)。 第四章:光伏资产管理与预测性维护 4.1 运营数据采集与智能监控平台构建 现代光伏电站依赖于高效的资产管理系统(AMS)。本章介绍了SCADA系统在光伏场站中的应用,包括传感器(气象站、温度传感器、电流/电压采集单元)的集成与数据同步机制。讲解了数据预处理、异常值剔除的技术,以及如何构建直观、实时的仪表盘,实现对数百个组件或逆变器阵列的集中监控。 4.2 故障诊断与快速响应机制 本章是运维实战指南。系统分类介绍了光伏系统常见的故障类型:电气故障(如接地故障、开路、短路、逆变器保护跳闸)、设备故障(如组件热斑、PID、支架松动)和环境影响故障(如灰尘积聚、植被生长)。针对每类故障,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三步诊断流程:报警确认、现场巡检、根源分析。并制定了不同级别故障的SLA(服务等级协议)和应急处理时间窗。 4.3 性能衰减分析与预测性维护策略 将传统的反应式维护转变为预测式维护是降低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的关键。本章引入了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性能模型,用于识别“异常”的性能衰减速率。详细介绍了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阵列巡检中的应用,如何通过温差数据精准定位热斑,并建立基于风险等级的优先维护清单。讨论了如何通过优化清洗周期和更换老化组件,维持系统长期的高效率运行。 --- 附录 附录A:IEC 61215与IEC 61730标准关键条款解读 附录B:典型光伏组件制造商技术参数对比表 附录C:国家及行业光伏电站设计、并网与安全标准汇编 附录D:光伏系统常见电气符号与接线图示例 参考文献 (此处列举国内外权威标准、行业白皮书及相关工程技术文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着实令人眼前一亮,纸张的厚度和光泽度都非常到位,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装帧设计上,封面的设计风格简约而不失专业感,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插图和图表清晰度极高,无论是复杂的电路图还是声场的示意图,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这一点对于理解晦涩的技术概念简直是雪中送炭。很多技术书籍往往在图文处理上敷衍了事,但这本却能看出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翻阅过程中,还能感受到作者在章节组织上的精心布局,逻辑衔接自然流畅,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易于消化吸收。如果单从物理层面上评价,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可能在于它所构建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很多技术书籍在讲完理论后就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是“我知道了,但我该怎么做?”的困惑。而这本则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穿插了详尽的案例分析和故障排查流程。这些案例的选取非常贴近行业内经常遇到的真实场景,比如不同材料对混响时间的影响、如何消除特定频率的驻波,或者在复杂的现场环境下实现完美的声像定位等。作者通过这些“例说”,将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迭代的工程思维路径。这比单纯的学习某个软件的操作技巧要宝贵得多,因为它关乎工程的灵魂——那就是面对未知的复杂环境,依然能保持清晰的头脑并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广度和深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聚焦于某一个特定的领域,比如数字信号处理或者纯粹的电声理论,但没想到它构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基础的声学原理、到复杂的系统集成,再到后期的调试优化,几乎涵盖了音响工程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新技术的引入也保持了极高的敏锐度,没有停留在过时的技术模型上。即便是像我这样已经入行一段时间的人,也能从中挖掘出新的视角和提升现有技能的有效途径。它让我意识到,音响工程远不止是设备堆砌那么简单,而是一门融合了物理、电子、美学与心理学的综合学科。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经验丰富的音频工程师面对面交流的体验。作者的文笔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腔调,而是充满了实战经验的温度。他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和参数,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设计决策背后的“为什么”。例如,在讨论扬声器布局时,书中提供的不是标准化的死答案,而是针对不同听音环境和音乐类型的具体调整思路和权衡取舍的艺术。这种深入骨髓的实操性,让我在面对实际工程项目时,心里踏实了许多。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照搬,而是如何思考和解决那些标准手册里找不到的“疑难杂症”。

评分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专业性要求是比较高的,它并不适合完全的零基础小白入门。书中对于某些核心概念的阐述,假设读者已经具备一定的电声基础知识,这使得它在深度上得以保证,但也略微抬高了初学者的门槛。不过,对于已经掌握了基本乐理和电路知识,想要向专业领域迈进的爱好者或者初级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座金矿。它不会用过于简化的语言去“哄骗”读者,而是直接将最核心、最本质的知识呈现出来,这正是专业书籍的魅力所在。如果你准备好了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啃下这些硬骨头,那么这本书的回报率绝对是惊人的。

评分

不错

评分

刚开始在看…感觉还行吧!

评分

从形式上看

评分

很不错的书

评分

书夜太假了吧

评分

经常在京东买书,有折扣且实用。

评分

打开书一看!全是我要学习的东西!

评分

书是正版,很好哦!

评分

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