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秀虹,伍建榕 著,西南林业大学 编
图书标签:
  • 园林植物
  • 植物病害
  • 植物养护
  • 园艺
  • 病虫害防治
  • 园林绿化
  • 植物诊断
  • 园艺技术
  • 农业园艺
  • 景观植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57402
版次:1
商品编码:11649789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67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主要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及观察记录的资料编写而成。以病害症状彩图、病原显微黑白简图及文字对照的形式重点介绍昆明地区和云南省其他地区园林植物病害的寄主、病症、病原和主要的预防措施。描述的真菌类病害898种,细菌类病害20种,病毒和植原体病害10多种,其他病害50种。被侵染的寄主植物196个属,涉及的植物为樟科、木兰科、茶科、木犀科、松科、榆科、罗汉松科、八角科、桑科、龙舌兰科、槭科、芭蕉科、兰科、漆树科、蔷薇科、银杏科、杉科、杜仲科、安息香料、马钱科、干屈菜科、安石榴科、猕猴桃科、紫茉莉科、海桐花科、杨柳科、紫葳科、茄科、八仙花科、七叶树科、蜡梅科、金缕梅科、木棉科和竹亚科及热带、南亚热带的多种园林植物,还报道了近百种的新病原新寄主和30个线虫等。

内容简介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从病原鉴定着手,结合其病症和病状特征,对云南省196个属园林植物的968种病害(其中真菌性病害占91%左右)及检疫篇中30个线虫等,进行了诊断和分析。为满足不同区域园林建设需要,对同一种寄主的同一病害提出了多种防治措施。全书采用显微形态绘图、病症和病状照片、生境照片、识别特征和防治方法文字叙述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每个病害的识别特征、预防和养护方法。《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可供各地植物园、园林园艺、森林病害经济林、经济作物病害防治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作为实用工具书使用。

目录

总论
第1章 园林植物养护和病害室内诊断
1.1 园林植物病害的养护重点
1.2 室内诊断和病原鉴定的基础
1.3 园林植物养护的认知概述
检索表1 高等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的危害
检索表2 微型至大型病症——真菌(子实体)
所致病害
检索表3 锈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锈病
检索表4 畸形病状的植物病害
各论

第2章 二画寄主属的病害及养护
2,1丁香属Syringa L.
2.2 七叶树属Aesculus L.
2.3 八角属Illicium L.
2.4 八角枫属Alangium Lam.
2.5 八角金盘属Fatsia Decne.et Planch.
2.6 十大功劳属Mahonla Nutt.

第3章 三画寄主属的病害及养护
3.1 小檗属Berberis L.
3.2 女贞属Ligustrum L.
3.3 山柑属(山柑藤属) Cansjera Juss.
3.4 山胡椒属Lindera Thunb.
3.5 山核桃属Carya Nutt.
3.6 山楂属Crataegus L.
3.7 马蹄莲属Zantedeschia Spreng.
3.8 马蹄荷属Exbucklandia R.W.Br.
3.9 卫矛属Euonymus L.

第4章 四画寄主属的病害及养护
4.1 云杉属Picea A.Dietr.
4.2 文殊兰属Crinum L.
4.3 木槿属HibisCUS L.
4.4 木兰科Magnoliaceae
4.5 牛膝属Achyranthes L.
4.6 水杉属MetasequoiaMikiexHuetCheng
4.7 木曼陀罗属Brugmansia Pers.
4.8 木姜子属Litsea Lam.
4.9 中美木棉属(瓜栗属)Pachira Aubl.
4.10 木瓜属Chaenomeles Lindl.
4.11 五加属Acanthopanax Miq,
4.12 木樨属OsmanthUS Lour

第5章 五画寄主属的病害及养护
5.1 石楠属Photinia Lindl.
5.2 石榴属(安石榴属)Punica L。
5.3 龙船花属Ixora L.
5.4 龙眼属DimocarpUS Lour.
5.5 龙血树属Dracaena Vand.ex L。
5.6 龙舌兰属Agave L.
5.7 丝兰属Yucca L.
5.8 叶子花属Bougainvillea Comm.exJuss.
5.9 冬青属Hex L.
5.10 兰属Cymbidium Sw.
5.11 石斛属Dendrobium Sw.
5.12 玉山竹属Yushania Keng f.

第6章 六画寄主属的病害及养护
6.1 羊碲甲属Bauhinia L.
6.2 刚竹属(毛竹属)
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
6.3 灰莉属Fagraea Thunb.
6.4 红豆杉属Taxus L.
6.5 红干层属Callistemon R.Br.
6.6 决明属Cassia L.
6.7 朴树属Celtis L.
6.8 朱蕉属Cordyline Comm.ex Juss
6.9 安息香属Styrax L.
6.10 竹根七属Disporopsis Hance
6.11 地涌金莲属
Musella f Franch.)C.Y.Wu ex H.W.Li

第7章 七画寄主属病害及养护
7.1 李属Prunus L.
7.2 龟背竹属Monstera Adans.
7.3 芭蕉属Musa L.
7.4 杜英属Elaeocarpus L.
7.5 冷杉属Abies Mill
7.6 忙果属Mangifera L.
7.7 苏铁属Cycas L.
7.8 豆蔻属Amomum L.
7.9 杨属Populus L.
7.10 杜仲属Eucommia 0liv.
7.11 杉木属 Cunninghamia R.Br
7.12 鸡骨常山属Alstonia R.Br.
7.13 花椒属Zanthoxylum L.
7.14 花烛属Anthurium Schott
7.15 赤杨属 Alnus Mill.
7.16 沙针属Osyris L.
7.17 牡竹属Dendrocalamus Nees

第8章 八画寄主病害及养护
8.1 夜香树属Cestrum L.
8.2 构属Broussonetia L’Herit.ex vent.
8.3 枇杷属Eriobotrya Lindl.
8.4 鱼尾葵属Caryota L.
8.5 咖啡属Coffea L.
8.6 油杉属Keteleeria Carr.
8.7 油桐属Aleudtes J.R.et G.Font
8.8 金缕梅属Hamamelis L.
8.9 金钱械属Dipteronia Oliv.
8.10 松属Pinus L.
8.11 罗汉松属
Podocarpus L'Her.ex Pers.
8.12 虎尾兰属Sanseviena Thunb.
8.13 金丝桃属Hypericum L.
8.14 苦竹属Pleioblastus Nakai
8.15 金合欢属Acacia Mill.
8.16 刺桐属Erythrina L.
8.17 剌槐属尺obinia L.
8.18 油橄榄属(木樨榄属) Olea L.
8.19 枣属Ziziphus Mill.
8.20 枫香属Liquidambar L.
8.21 金柑属(金橘属)Fortunella Swingle
8.22 苹果属Malus Mill.
8.23 刺葵属Phoenix L.

前言/序言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 套装(上、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一套系统、全面、实用性强的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专著,旨在为园林工作者、植物保护专业人士、科研人员以及广大园林爱好者提供一套权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手册。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涵盖了园林中常见病害的诊断、发生规律、防治策略以及植物的日常养护管理等方方面面。 上册:园林植物常见病害诊断与识别 上册聚焦于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与识别,是理解和防治病害的基础。本册详细介绍了各类病害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症状表现,并结合大量高清实物图片,帮助读者直观地认识和区分不同的病害。 第一章 概述 1.1 园林植物病害的重要性与特点 阐述了病害对园林景观、生态功能以及经济效益造成的严重影响。 分析了园林环境中病害发生的复杂性,如环境因子、植物种类、病原菌种类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强调了早期诊断和科学防治的重要性。 1.2 植物病原体分类与致病机理 详细介绍了引起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体,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线虫以及非侵染性因素(如生理失调)。 针对各类病原体,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其侵入、寄生、繁殖和传播的生命周期及其致病机理。 分析了不良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肥力、空气污染等)如何诱发或加剧植物病害。 1.3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系统介绍了诊断病害的常用方法,包括: 田间观察法: 强调了细致观察植物体各部分的症状,如叶片、茎、根、花、果等,以及整体生长状况。 实验室诊断法: 介绍了显微镜检查、培养法、血清学检测(ELISA)、分子生物学检测(PCR)等辅助诊断技术。 病史调查法: 强调了了解植物栽植历史、管理措施、环境变化、近期天气状况等信息的重要性。 试治法: 介绍通过短期、有针对性的防治试验来验证诊断结果。 1.4 常见园林植物及易感病害概览 列举了城市绿化中广泛应用的各类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本花卉、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并概述了它们各自常见的病害类型,为后续详细章节奠定基础。 第二章 真菌性病害诊断与识别 2.1 侵染性病害 叶斑病、叶枯病、褐斑病、炭疽病等: 详细描述各类叶部病害的病斑形态(颜色、大小、形状、边缘特征、是否具轮纹、是否产生小黑点/子实体)、发生规律(侵染季节、传播方式)及典型症状。 锈病、白粉病、霜霉病: 重点介绍这些病害独特的症状表现,如锈孢子堆、粉状霉层、白色霉状物、霜状霉层等,以及其对植物造成的危害。 霉病(如灰霉病、黑霉病): 描述霉层形态、颜色、发生部位及其对花、叶、果的损害。 立枯病、猝倒病: 重点介绍其在苗期造成的危害,如茎基部腐烂、幼苗倒伏死亡等。 茎腐病、枝枯病: 描述病部腐烂、变色、干枯、龟裂以及病部产生的病征。 根腐病、茎基腐病: 介绍根部或地下茎部变褐、腐烂、组织松软等症状,以及由此导致的地上部植株衰弱、黄化、萎蔫。 炭疽病(果实): 描述果实上出现的圆形或不规则的凹陷病斑,以及病斑上的黑色小点。 2.2 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 日灼、冻害、涝害、旱害: 描述因环境因素(如强光、低温、积水、干旱)导致的组织损伤、变色、坏死等症状,并与侵染性病害的症状进行区分。 营养失调(缺素、肥害): 介绍不同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时在叶片、茎等部位产生的典型症状,如黄化、卷叶、畸形、坏死等。 药害、气害: 描述因农药使用不当或空气污染(如SO2、O3)导致的叶片、花朵等部位的损伤症状。 第三章 细菌性病害诊断与识别 3.1 溃疡病、穿孔病: 描述病斑的特征,如水渍状、边缘有黄色晕圈、中心组织脱落形成穿孔等。 3.2 软腐病: 介绍病部组织迅速腐烂、变软、水渍状,并伴有恶臭的症状,特别是在鳞茎、果实等部位。 3.3 枯萎病: 描述植物维管束被细菌侵染后,水分运输受阻导致的迅速萎蔫,常伴有茎切面出现的菌脓。 3.4 苗萎病(苗期立枯): 与真菌性立枯病区分,描述其由细菌引起,初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后期植株迅速萎蔫死亡。 3.5 细菌性斑点病: 描述叶片上出现的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黑色斑点,边缘常有黄色晕圈。 第四章 病毒性病害及线虫病害诊断与识别 4.1 病毒病: 花叶病、黄化病、卷叶病、畸形病: 重点介绍其引起的叶片颜色异常(如深浅不一的绿色、黄色斑纹)、叶片形态异常(卷曲、皱缩、缩小)、生长发育迟缓、植株矮化等症状。 条纹病、坏死斑: 描述在叶片、茎、果实上出现的特定图案的条纹或坏死区域。 诊断要点: 强调病毒病症状常具有系统性、遗传性,且不易通过化学药剂防治,需要结合无病毒种苗和隔离措施。 4.2 线虫病害: 根结线虫病、胞囊线虫病: 介绍其主要危害根部,导致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瘤状物或胞囊,阻碍养分吸收,引起地上部生长不良、黄化、矮化。 诊断方法: 强调结合田间观察和土壤、根部样品进行显微镜鉴定。 第五章 非生物性逆境与缺素症诊断 5.1 环境因子引起的生理障碍: 温度胁迫(低温、高温): 详细描述冻害、日灼、霜霉病样症状等,并分析其与生物性病害的区别。 水分胁迫(干旱、涝害): 描述植物因缺水或过湿导致的萎蔫、黄化、落叶、根系腐烂等,重点区分与病害的相似症状。 光照不足或过强: 介绍光照不足导致的徒长、黄化,以及光照过强导致的灼伤。 土壤问题(盐碱、板结、通气不良): 描述土壤盐分、pH值、质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生理障碍。 5.2 营养元素缺乏与过量: 常量元素缺乏(氮、磷、钾): 详细阐述缺乏时在叶片、茎等部位出现的典型症状,如氮缺乏导致的老叶黄化、生长迟缓,磷缺乏导致的花芽分化不良、叶色暗绿,钾缺乏导致的老叶边缘失绿、焦枯。 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 介绍各类元素缺乏时在不同植物、不同部位出现的特异性症状,如缺铁导致的新叶失绿(黄化),缺镁导致的老叶叶脉间黄化。 营养元素过量(肥害): 描述因施肥过量导致的烧根、叶片灼伤、生长抑制等。 5.3 其他非生物性逆境: 药害、化学品污染: 介绍不当使用农药或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后产生的叶片焦枯、卷曲、变色等症状。 机械损伤: 描述因修剪、施工、动物啃食等造成的物理损伤。 5.4 综合诊断思路: 强调在诊断过程中,应先排除环境因素和非生物性因素,再聚焦于生物性病害。 提供一套逻辑性的诊断流程,帮助读者系统地分析和判断病害原因。 下册:园林植物病害综合防治与养护管理 下册将重点放在园林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和日常养护管理上,强调综合防治的理念,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本册内容既有病害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也涵盖了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基础养护管理措施,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园林植物病害管理体系。 第一章 园林植物病害综合防治策略 1.1 农业防治(栽培管理措施) 1.1.1 选用抗病品种: 强调根据当地环境和病害发生情况,选择抗性强、适应性好的园林植物品种。 1.1.2 优化栽培环境: 土壤改良: 论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改善排水性、调整pH值等措施对预防病害的重要性。 合理密植与通风透光: 解释过密种植易导致湿度升高,通风不良,增加病害发生几率,以及优化株距、合理修剪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科学灌溉与排水: 强调避免过度灌溉,保证良好的排水,防止根系长期处于湿涝状态,预防根腐病等。 清洁田园: 详细阐述清除病残体、杂草,刮除病皮等,减少病原菌的初侵染源和越冬场所。 1.1.3 科学施肥: 强调平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提高植物自身抗病能力。 1.1.4 适时修剪与整枝: 介绍通过修剪去除病枝、病叶,改善植株通风透光,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原菌侵染机会。 1.1.5 轮作与间作: 在有条件的苗圃或特定区域,介绍轮作和间作对减少土传病害的有效性。 1.2 物理防治 1.2.1 耕作耕翻: 通过深翻土壤,将病原菌埋入深层,或将其暴露在地表,通过日晒、冻结等作用减弱其活性。 1.2.2 诱杀技术: 介绍利用特定诱集物(如糖醋液、发酵物)诱捕害虫,或利用黄色、蓝色等颜色粘虫板诱杀,减少病虫协同传播。 1.2.3 机械清除: 强调手工清除病叶、病果、病枝等,作为早期防治的重要手段。 1.2.4 阻隔与隔离: 介绍通过设置隔离带、防虫网等物理屏障,防止病虫害的蔓延。 1.2.5 提纯复壮: 针对病毒病,强调通过离体培养、热处理等技术培育无病毒种苗。 1.3 化学防治 1.3.1 杀菌剂的种类与选择: 保护性杀菌剂: 介绍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百菌清等,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病原菌侵入。 治疗性杀菌剂(内吸性/渗透性): 介绍如三唑类、甲霜灵、苯霜灵等,能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传导,抑制病原菌生长。 触杀型、胃毒型、熏蒸型杀菌剂: 介绍其作用机理和适用范围。 光谱性与选择性: 讲解选择广谱性杀菌剂以应对多种病害,以及针对特定病害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 1.3.2 农药合理使用原则(CRISPR/IRAC/HRAC等): 对症施药: 强调根据诊断确定的病害种类,选择相应的农药。 适时施药: 讲解根据病害发生规律,在关键时期(如发病初期、病害高发期)进行防治,以达到最佳效果。 对症配方与混合施用: 介绍复配或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足量喷施: 强调确保药液浓度和喷施均匀度,达到有效防治浓度。 注意安全: 讲解农药安全使用常识,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安全,遵守农药使用间隔期。 1.3.3 常见病害化学防治实例: 针对上册提到的常见病害,列举推荐使用的农药种类、使用浓度、施药次数和时期。 如:白粉病(三唑类、嘧啶类)、锈病(三唑类、代森锰锌)、灰霉病(嘧霉胺、异菌脲)、叶斑病(代森锰锌、百菌清)、根腐病(代森锌、多菌灵等灌根)。 1.4 生物防治 1.4.1 利用拮抗微生物: 介绍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微生物在抑制病原菌生长、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 1.4.2 生物农药: 介绍如苏云金杆菌(Bt)、球孢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杀虫剂和杀菌剂。 1.4.3 植物源农药: 介绍如印楝素、除虫菊酯、大蒜提取物等植物提取物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1.4.4 诱导抗性: 介绍通过施用生物刺激素、有益菌等方式,诱导植物自身产生抗病性。 1.5 物理化学调控(如病害流行季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介绍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伤口愈合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 园林植物日常养护管理 2.1 土壤管理 2.1.1 土壤结构与肥力: 强调定期松土、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 2.1.2 土壤pH值调控: 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适时调整土壤酸碱度。 2.1.3 避免土壤压实: 减少大型机械作业,控制人流量,防止土壤板结。 2.2 灌溉与排水 2.2.1 合理灌溉: 强调根据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季节气候等因素,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过度或不足。 2.2.2 完善排水系统: 确保雨季或大雨后能及时排涝,防止根系缺氧和腐烂。 2.3 施肥管理 2.3.1 基肥与追肥: 介绍不同时期施肥的种类、用量和方法。 2.3.2 叶面施肥: 介绍在植物生长不良、吸收功能下降时,通过叶面喷施补充营养。 2.3.3 养分平衡: 强调根据植物需求,施用氮、磷、钾及各类中微量元素,避免养分失衡。 2.4 修剪与整形 2.4.1 更新修剪: 及时去除枯死、病弱枝条,促进新梢生长。 2.4.2 整形修剪: 保持植物优美的株型,提高观赏价值。 2.4.3 疏剪与短截: 调节枝条密度,改善通风透光。 2.4.4 伤口处理: 介绍对较大伤口进行涂抹保护剂,防止病原菌侵染。 2.5 树体保护 2.5.1 树干涂白/包裹: 介绍冬季涂白(防冻、防虫、防晒)和包裹(防病虫害、防机械损伤)的意义和方法。 2.5.2 根颈部培土: 保护根系,尤其是在寒冷地区。 2.6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2.6.1 定期检查: 强调园林植物的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异常症状。 2.6.2 建立预警机制: 结合气象信息、病虫害发生规律,建立预警系统,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第三章 特定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实例 选择几种在园林中应用广泛且病害较多的植物,如: Roses (月季): 重点介绍白粉病、黑斑病、锈病、灰霉病的防治。 Arborvitae/Cypress (柏类): 重点介绍针枯病、叶锈病、枝枯病的防治。 Acer (槭树/枫树): 重点介绍炭疽病、白粉病、根腐病的防治。 Ornamental Grasses (观赏草): 重点介绍叶斑病、锈病等。 Turfgrass (草坪): 重点介绍剪股颖枯萎病、褐斑病、镰刀菌叶斑病等的防治。 针对每种植物,详细介绍其常见病害的发生规律、症状识别,以及推荐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四章 绿色可持续的园林病害管理 4.1 生态农业理念在园林中的应用 强调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推广使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健康。 4.2 病虫害综合治理(IPM)模式 介绍IPM的核心理念:监测、判断、选择最经济有效且环境友好的防治方法。 强调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有机结合。 4.3 风险评估与环境影响 讨论农药使用对非靶标生物、水体、土壤环境的影响。 鼓励采用低毒、低残留农药。 附录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防治药剂参考列表 植物病害诊断常用术语解释 常用园林植物分类索引 本书特点: 1. 系统性强: 上下册内容环环相扣,从病害诊断到综合防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权威性高: 内容基于最新的科研成果和长期的实践经验,由行业资深专家编写。 3. 实用性突出: 针对园林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和防治建议,图文并茂,便于理解和应用。 4. 前瞻性视角: 关注绿色、可持续的园林病害管理理念,推广生态防治技术。 5. 内容详实: 覆盖范围广,深入浅出,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本书的出版,将为我国园林植物病害的科学诊断和有效防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为建设更加健康、美丽、可持续的园林绿化事业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家阳台上,我精心打理着几盆花卉,从娇艳的月季到顽强的多肉,每一个生命都寄托了我不少心意。然而,即便是精心呵护,有时也会出现叶片上出现奇怪的斑点,或者枝条干枯的现象,这让我非常焦虑。我尝试过在网上搜索,但信息碎片化且不专业,常常让我无从下手。《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的出现,就像是我花园里的“随身医生”。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份详尽的“植物病害图鉴”,里面包含了各种病害的病原体、发生条件、典型症状,最好还能配上高清的彩色图片,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辨认。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应该会给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比如推荐使用哪些环保的药剂,或者提供一些非化学的防治手段,并且详细说明用法用量和施用时机。我尤其看重“养护”部分,它应该会指导我如何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从根本上提升植物的抗病能力,比如如何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如何合理浇水避免积水,以及如何进行适时的修剪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园艺爱好者,我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养护技能,希望能够让家里的几盆绿植和院子里的花草长得更好。然而,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是叶片发黄,有时候是出现斑点,有时候甚至是整株枯萎,这些让我感到非常困惑和沮丧。市面上也有不少园艺书籍,但很多都侧重于植物的栽培方法和观赏价值,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讲解得不够深入和系统。直到我发现了《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我才觉得找到了“救星”。这套书的标题明确指向了“病害诊断”和“养护”,这正是我最需要的部分。我推测,它会非常详尽地介绍各种针对不同园林植物的常见病害,从原因分析到症状描述,再到防治措施,应该会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流程。我期待它能够提供各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方法,并详细说明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我能够科学、有效地解决植物遇到的健康问题。

评分

我最近对家庭园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阳台上布置了一个小小的“绿意空间”。看着这些植物一天天生长,我感到非常满足。但与此同时,我也遇到了不少挑战,比如叶片上突然出现的奇怪斑纹,或者植物生长迟缓,甚至出现枯萎的迹象。我意识到,了解植物的“健康问题”和学习如何“治疗”它们,是提升我园艺水平的关键。当我看到《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这套书时,我感到非常欣喜。我推测,这本书将会提供一份详尽的“园林植物病害百科全书”,里面会囊括各种常见的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以及虫害,并且会详细描述它们各自的症状表现。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教我如何像一位“植物医生”一样,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准确地找出病因。而且,“养护”部分也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它应该会指导我如何采取科学的措施来预防病害的发生,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让我的植物恢复健康,茁壮成长。

评分

作为一名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基层技术人员,我深知植物病害对工程质量和景观效果的巨大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病虫害问题,诊断不准确、防治不及时,都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全面、实用性强的专业书籍来指导我的工作,而《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的标题,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预想,这套书的内容应该会非常深入,可能涉及到植物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各种病原体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传播和侵染规律。此外,“诊断”部分应该会提供一套科学的诊断流程,包括如何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如果适用的话),以及如何通过宏观和微观的观察来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养护”部分,则应该会详细介绍各种病害的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并对各种防治措施的优缺点、适用范围进行详细阐述,最终实现对园林植物病害的有效控制和预防,提升整体绿化水平。

评分

这套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考究,淡雅的绿色为主调,搭配着精美的植物插画,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园林气息。书脊上的烫金字体清晰醒目,“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几个字,精准地概括了全书的主题,并且“套装上下册”的标注也让我对内容的丰富度有了初步的期待。我拿到实体书时,纸张的触感非常细腻,印刷质量也极佳,字迹清晰,没有毛边,翻阅起来非常舒适。拿到这套书,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浏览目录,不得不说,这套书的编排结构非常合理,从基础的病害发生原因、传播途径,到具体的病害识别、诊断方法,再到详细的养护管理策略,层层递进,条理清晰。特别是上下两册的划分,感觉上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做了很好的区隔,预示着内容会更加深入和系统。我已经开始想象,当我在自家庭院或者社区绿化中遇到那些令人头疼的植物问题时,能够迅速翻开这本书,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那种成就感一定非常棒。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园艺师,随时准备在我需要的时候提供专业指导。我对于书中可能包含的案例分析和图片鉴别环节充满了期待,相信这些直观的内容能够大大提升我的学习效率和应用能力。

评分

这套《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长期以来在植物健康管理领域知识的空白。我一直对我们小区那些维护得井井有条的绿化带和公园里的参天大树心生敬意,但同时也常常为那些偶尔出现的病叶、枯枝感到惋惜。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植物的“生病”,又有哪些科学的方法能够帮助它们恢复健康?这本书的标题精准地击中了我的痛点,我预感它将是我学习植物病理学和园林养护的绝佳入门读物。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实际案例,比如针对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等,分别列举它们容易发生的病害,并提供详细的图文对照。这样,我就可以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对照书中的描述,快速找到病因。同时,“养护”二字也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它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治病”,更是教我们如何“防病”,如何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水分供给、光照调节和合理的修剪,来增强植物的自身抵抗力,让它们远离病痛的折磨。

评分

作为一名园林专业的学生,我对植物病害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课本和实验室的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日常的实习和学习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辨认的植物病状,并对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感到困惑。《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这本书,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实践指南。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系统化的诊断方法,从宏观的植物体征到微观的病原体鉴定,都能够有详细的步骤和讲解。例如,书中可能会介绍如何通过病斑的形态、颜色、大小来初步判断病害类型,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孢子或菌丝,甚至可能会涉及一些分子生物学上的诊断技术。同时,“养护”部分也让我看到了其巨大的实用价值,它应该会涵盖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到化学防治的各种措施,并对各种防治方法的有效性、环境友好性以及经济性进行评估,为我们提供科学、绿色的病害管理方案。

评分

我一直对我们城市里那些郁郁葱葱的公园和花园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能茁壮成长的美丽植物。最近,我偶然了解到,维护这些绿意盎然的景象背后,其实包含了大量关于植物健康管理的专业知识,其中植物病害的防治更是重中之重。当我看到《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这套书的时候,内心立刻涌起一股强烈的购买欲望。这本书的标题就非常有吸引力,它点明了核心问题——“诊断”和“养护”,这正是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的。我设想,这套书应该会非常系统地介绍各种常见的园林植物可能遭受的病害,比如真菌感染、细菌侵染、病毒传播,甚至是虫害引起的继发性病变。更重要的是,它会教我们如何像一位“侦探”一样,通过观察叶片、茎干、根系的细微变化,甚至土壤的状况,来准确判断出是什么病害在作祟。这其中的诊断过程,想必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而这套书正是弥补我在这方面的不足。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大量的图文并茂的病害实例,这样我就可以将书中的内容与现实中的植物病状进行比对,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评分

我家附近有一个大型的城市公园,我经常去那里散步,欣赏里面的各种花卉和树木。但有时候,我也会注意到一些树木出现了叶片发黄、枝干枯萎的现象,这让我感到非常惋惜。我一直对这些植物的“生病”原因和防治方法很好奇,却苦于没有专业的知识来了解。《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植物健康世界的大门。我设想,这本书应该会非常详尽地介绍各种常见的园林植物可能遇到的病害,从真菌、细菌到病毒,甚至是虫害引起的病变。而且,它应该会提供一套非常实用的诊断方法,让我能够学会如何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叶片、茎干等部位的异常情况,来判断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植物的不适。更重要的是,“养护”部分的加入,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用性,它应该会教我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预防病害的发生,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治疗,让这些美丽的植物能够健康地成长,为城市增添更多的绿色。

评分

最近,我开始着手打造自家的一个小花园,希望能种植一些我喜欢的花草,让生活空间更加充满生机。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很快就遇到了植物“生病”的难题。叶片上出现了奇怪的霉点,或者植株突然萎靡不振,这些情况让我感到非常头疼。我尝试在网上搜索解决方案,但信息庞杂且不系统,往往让我无从下手。《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养护(套装上下册)》这套书的标题,正是我所急需的。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份详尽的“植物病害诊断指南”,让我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我的植物到底患上了什么病。书中应该会详细描述各种病害的症状,并配以清晰的图片,方便我进行比对。更重要的是,“养护”这个词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它应该会教授我如何采取科学的措施来预防病害的发生,例如如何调整浇水、施肥的频率,如何改善土壤的透气性,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修剪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我相信,通过学习这本书,我的花园一定会变得更加健康和美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