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方面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皮洛士——身首异处的伊庇鲁斯国王
生于乱世的王子
参与继业者战争
雄鹰国王的崛起
鏖战罗马共和国
阿斯琴伦的惨胜
军事冒险的终结 
安条克三世——壮志未酬的塞琉西国王
内外交困的新王
塞琉西中兴之主
拉菲亚不胜而胜
势如破竹的平叛
无往不利的“大帝”
屡败于罗马军团
一去不返的霸业
米特拉达梯六世——众叛亲离的本都国王
富庶的本都王国
罗马人的挑战者
希腊人的解放者
来自苏拉的攻击
本都的政治胜利
国王的尝试
众叛亲离的结局
格涅乌斯·庞培——功败垂成的罗马前巨头
崛起的罗马将星
罗马权势者
罗马前三头同盟
前三头同盟瓦解
恺撒面前的败者
马克·安东尼——沉迷女色的罗马后巨头
罗马独裁官副手
崛起于恺撒之死
恺撒继承人之争
罗马后三头同盟
钟情于埃及艳后
穷途末路
尼禄·克劳狄乌斯·凯撒——身负污名的罗马帝国皇帝
元首之名的皇帝
宫廷阴谋中成长
弑母之后的残暴
慷慨与奢欲并存
渐入窘境的暴君
暴君的可悲结局
 公元前272年,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的城市阿尔戈斯外,一场葬礼正在进行。马其顿国王,安提柯王朝的二次中兴之主安提柯二世(AntigonusIIGonatas)正在火化他的死敌——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就在不久之前,皮洛士摧毁了他的军队,将他的权力颠覆,使他在各个沿海城市之间狼狈地躲藏;而现在,皮洛士身首异处,只是由于敌人的仁慈才得以获得一个庄严的葬礼,无常的命运起伏给了皮洛士一个悲惨的结局。
  皮洛士的生命持续了46年,这46年中他从故乡——伊庇鲁斯的莫洛索伊起步,脚步遍及了埃及、小亚细亚、马其顿、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皮洛士在这段时间中夺取了胜利的桂冠,先后为自己搏来数个王座。但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他的王国依旧偏安希腊边陲一隅,他的功业也随着自己的死亡转瞬间倾颓。
  有人把皮洛士看作是能力出众、野心勃勃的英主:安提柯一世认为他将是属于那个时代杰出的将领;托勒密一世将女儿嫁给他作为政治投资;德米特里乌斯一世被这个后起之辈逼得流落海外。也有人对皮洛士不屑一顾:“大希腊”的诸独立城邦,把他看成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佣兵队长;马其顿人曾为他箪食壶浆,却不免以野蛮人视之;罗马人将他当作在亚历山大的声威下借机发难的小丑和奴仆。
  所幸古典时代的历史学家足够勤劳,他们留下了足够多的史料记载,足以让我们从更为全面和严谨的角度来了解皮洛士的一生。这是一部起源于野心和梦想的冒险史,掺杂入现实的残酷和时运不济,终成为一幕属于枭雄的悲剧,为皮洛士所属的时代——一个属于许多同样野心勃勃的失败者的时代——划上一个句号。
  爱伦坡曾有诗句云:“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典时期的地中海历史,经历了一段罗马共和国走向崛起,而希腊世界逐步衰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曾经为胜利女神所垂青的希腊化势力,在战场上沦为罗马军团光荣战史的注脚,这其中就包括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继承者之一——塞琉西帝国。那场短暂并且几乎是一边倒的罗马-叙利亚战争,也被以战败方的国王名讳命名为“安条克战争”,领导了这场战争的塞琉西国王安条克三世,就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在史书的一角被铭记。
  然而,在安条克三世并不算长久的统治(36年)中,值得被记住的远不止是统治末期的那一场军事灾难。从登上王位到在位期间的一系列军事征服,安条克三世证明了他是一位野心勃勃、能力出众的英主,他的事迹也证明这位枭雄配得上“大帝”(MegasBasileus)的称号。从困境中的坚持,霸业重铸的前夜,再到转瞬之间基业的崩塌,安条克大帝的故事需要娓娓道来。
  公元前62年,也就是罗马纪元中迪基姆斯·尤尼乌斯·西拉努斯与卢基乌斯·李锡尼·姆雷纳担任执政官的那年,一次显赫豪华的凯旋式增添了罗马将军格涅乌斯·庞培的荣耀。凯旋式持续了两天时间,无论是陈列的战利品还是规模都很大。游行队伍抬着的巨大标语牌上用铭文宣告着庞培的伟绩:夺取装有冲角的战船800条,建立了39座城市或者军事殖民地,攻陷了900多座城市,占领了1千多座堡垒。罗马的军团征服了帕夫拉戈尼亚、本都、亚美尼亚、卡帕多西亚、米底亚、科尔喀斯、伊比利亚、阿尔巴尼亚、叙利亚、西里西亚、腓尼基、巴基斯坦和约旦等许多国度,这些地名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只是神话传说或者就干脆未曾耳闻过。为了运送黄金和宝石,使用了诸多马车和挑夫。而且在此之前,庞培向自己的士兵和军官发放了丰厚的奖金——总数高达1万6千塔兰特(塔兰特是古代西方的货币单位,1优卑塔塔兰特大概等于27千克的白银),这个庞大的数字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是真的。
  作为凯旋式的焦点人物,庞培身披据说曾属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战袍进入罗马。在他所乘坐的战车前面,是340多名俘虏和人质,他们都身着自己民族的服装,在行列的末尾是一群据说是亚马孙人(希腊神话中战神女儿的后裔,族中所有女性为战士,为了方便骑射,割掉了右边的乳房)的斯基泰女人。但美中不足的是,这场凯旋式重要的战利品缺席了,他就是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罗马共和国晚期危险的敌人。米特拉达梯六世的空缺被一座纯金打造,高达12英尺的塑像代替。与生前一样,米特拉达梯六世(的塑像)被他的众多儿女所包围着。这位狡猾而又坚忍的国王在长达42年的时间里与一个又一个罗马将军交战,其中不乏苏拉、卢克尤斯·李启尼乌斯·卢库鲁斯、庞培这样赫赫有名、同时代出色的人物。国王赢得了许多辉煌的胜利,但命运的不济将他逼上了绝路。国王并没有给庞培拿自己做凯旋式上的装饰品的机会,当他确认已经逃走无望时,就借助一个高卢随从的长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米特拉达梯六世是一个富有传奇性色彩的人物。他出生于宫廷,却成长于旷野,从青年直到老年都在为建立一个囊括黑海沿岸和小亚细亚半岛的庞大帝国而战斗,他计划的宏大与面对困难和失败时的惊人意志力让他的敌人们不得不表示钦佩。据说这位国王懂得24种语言,可以和黑海沿岸的每一个野蛮部落直接交流,是个优秀的外交家;他受过非常优良的希腊文化教育,对音乐有很高深的修养;他还是一个很不错的药物学家,研究出了一种解毒剂和通过长期服用微量毒药来提高身体抗毒性的办法;他身形魁梧过人,体格强壮,精通马术和使用武器的技巧,是个出色的战士;除了好色以外并无其他嗜好,饮食有节,习惯忍耐劳累和饥饿。即使在他生命的末几年(那时他已经年近七旬了),这位国王依然能够骑在马上一天走185千米,连续数日不息,对艰苦的行军与作战生活甘之若饴。如果硬要说米特拉达梯六世的身上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他性格多疑而又残忍。他的许多将军、朋友、所有兄弟、母亲、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都命丧他手。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米特拉达梯六世灭亡的直接原因却是因为一次宽恕,这对于他来说可是不多见的。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古典且富有诗意,完全不同于当代历史书籍常见的平铺直叙。作者似乎深谙古典修辞的精髓,句子结构复杂而优美,用词考究,营造出一种庄严的历史氛围。阅读时,我常常需要放慢速度,细细品味那些精心雕琢的段落,仿佛在欣赏一幅宏伟的油画。这种风格尤其适合展现古代社会的贵族气派与精神风貌,它使得那些古老的法令、誓言和诗篇,在现代的语境下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当然,这种风格也对读者的耐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它不是那种可以让你在通勤路上囫囵吞枣的作品,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投入情感去“聆听”历史的声音。然而,一旦你适应了这种节奏,你便会发现,它带来的精神满足感是其他书籍难以比拟的。它不仅讲述了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境和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才是真正的高级历史叙事。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控制得相当高明。它不像有些历史著作那样,为了堆砌史料而显得枯燥冗长,反而充满了戏剧张力。作者非常擅长使用悬念和铺垫,总能在关键时刻抛出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让你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情,一口气读完接下来的章节。尤其是在描述那些著名的战役时,那种紧张感几乎要冲破纸面,读者完全可以跟随指挥官的视角,感受到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和高压下的决策。更妙的是,它没有一味地赞美“英雄”,而是用一种近乎冷峻的笔触去审视那些所谓的“伟人”,揭示了他们光环背后的阴影与代价。这种平衡感,让整个故事的基调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少了些许神化,多了几分人性。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不同文化碰撞时的细腻笔触,比如希腊哲学与罗马实用主义的交锋,那种思想上的火花和冲突,被描述得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总而言之,它是一本极具阅读快感的历史作品,能让你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大量的历史信息。
评分这本书的史诗感实在太强了,读起来简直就像亲身踏入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得令人称奇,他不仅仅是在描绘历史事件,更是在刻画那个时代人物的灵魂。从早期的城邦纷争,到后来的帝国崛起与衰落,每一个转折点都处理得丝丝入扣,充满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交织。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权力斗争的剖析,那种在荣誉与背叛、忠诚与野心之间挣扎的复杂人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你仿佛能闻到古罗马广场上尘土飞扬的味道,能感受到角斗场上观众的狂热,也能体会到决策者在烛光下审视地图时的沉重。这本书的细节铺陈极为考究,无论是军事部署的策略性,还是贵族阶层日常生活的奢靡与腐朽,都构建了一个立体可感的古代欧洲世界。读完之后,我对那个时期的理解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冰冷日期和名字,而是鲜活的、充满血肉的生命群像。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人物命运编织在一起,让人在为那些伟大人物的功业感到震撼的同时,也为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而唏嘘不已。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它不仅提供了知识,更提供了沉浸式的历史体验。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没想到它竟然如此引人入胜。作者在处理历史的“灰色地带”时展现出的洞察力令人叹服。他没有简单地将古代人脸谱化为野蛮人或哲人,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思维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比如,书中对古代宗教信仰的探讨,不仅仅是记录了祭祀仪式的流程,更是分析了这些信仰如何塑造了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合法性,以及当信仰体系开始动摇时,社会结构会随之发生怎样的地震。这种对文化内核的深挖,让整本书的学术价值和趣味性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每次读到某个关于法律或官僚体系的段落,我都会感叹古人的智慧,同时也反思现代社会治理中依然存在的影子。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跨越千年的对话平台,让我们得以从古人的经验教训中,汲取对当下的启示。它不仅是关于古代欧洲的记录,更像是一面映照人类文明永恒主题的镜子。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选择非常独特,它没有将焦点仅仅锁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帝国或君主身上,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整个古代欧洲大陆的广阔图景。这种全景式的描绘,让读者得以跳出单一文明的局限,去观察不同文化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竞争和融合。我感觉作者像是一位在历史长廊中漫步的智者,他时不时地停下来,为我们指点迷津,解释某个看似孤立的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动因。比如,它对古代贸易路线的描绘,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某些地区的兴衰会与大宗商品的流动息息相关。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关于古代社会组织形态的探讨,从部落的松散联盟到成熟的法律体系的建立,这些“幕后”的构建过程,比前线的刀光剑影更让我着迷。它展现了一种历史的“骨架”,而非仅仅是“皮肉”,这使得整部作品的内涵厚重无比。对于任何想全面理解古代欧洲文明演变轨迹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评分——穆好古,近代史研究者、民国史作者,《辛亥以来蓉属袍哥》《天府百战》作者
评分还不错,发货超级快,书也好看
评分指纹的书都是不错的
评分非常好的书非常好的书
评分头可口可乐了可口可乐了
评分★对于《枭雄录:古代欧洲卷》这本书,我想用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里的那段旁白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以万里江山为舞台,以公卿为伶人,再现那些让君王们目瞪口呆的伟大场景吧!”
评分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寻,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不能盲目地乱撞,只要有这样考试,才能稳打稳胜。
评分之前读过了枭雄录中的古代中国卷,指文系列图书因为是不同作者写的各类文章的总和。因此有些文章可读性差一些,但大部分文章还是非常精彩的,值得广大军事历史爱好者收藏这套书。书的印刷质量非常好,而且有大量的插图,内容新颖详实,可读性强。建议购买
评分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我不是大学者、大文豪,也不是图书鉴赏家和收藏家,但我对书也有一种如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的热爱,进而爱屋及乌,不但喜欢读书看书,而且也非常喜欢淘书,并且一直以来,都将淘书作为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且深陷其中、乐此不疲。 我的淘书经历是从初中开始的。初中时,学校所在的镇上只有一家兼卖书的百货商店,里面的书除了小学生用的作文大全、习题集,就是一些农业生产和歌曲合编之类的书,于是我就将目光投入到了镇上的集市。那时,每到镇上逢集,都会有几个人带着或新或旧的书摆在路边卖,每次我都会在中午放学后,来到这些书摊前,蹲在一边,认认真真一本一本翻看自己喜欢的书。那时父母给的零花钱极为有限,总是舍不得去买,因此这个时期总是看多买少,记得在书摊上买的唯一一本书是花五毛钱买的一个叫朱述新的记者写的名为《我的表妹》的散文随笔集。这本书留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不单因为我拿着它回到教室时,因为书的名字里有“表妹”的字样受到同学的极大奚落,而是因为这本书是我平生以来淘到的第一本书,直到现在,里面的内容我依然记得。高中时,我就到了城里的学校念书,城市里什么都好,高楼大厦,花红柳绿,车来人往,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城市里遍布各地的书店。那时还没有网络书店,没有电子书,正是实体书大行其道的时候,城市的角角落落里遍布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书店,这给了我极多的去处。每逢周末或者假期,我都会一个沿着街道,一家一家的逛过,这在我是最高兴最快乐的事,每次在一排排的书前走过,心里总有说不出的高兴。那时,家里的生活都不宽裕,我们的兜里的钱都很有限,很少有人能在书店里买得起正版的全价书,我的很多书都是在特价书店淘来的,每次在书店一排排的书籍中翻找到一本自己心慕良久的特价书,都会紧紧地攥在手里,仿佛有人会抢走一样。那时,我对淘书的热情是随时随地的,一次,班上一位同学在位于学校较远的新华书店花3元钱买了一本厚厚的《唐宋词赏析》,我和另一位同学知道后,当即从学校出发,急匆匆步行到这家书店买了一本,仿佛去晚了就被人家买光了似的。现在依然很清晰的记得当时将书拿到手的那份激动,这本书直到现在还在我的书橱里,没事的我总会拿出来读上一读,回想起那时买这本书的情形,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和感动。我对淘书的热情始终是高涨的,整个高中,全市几乎所有有名的书店都留下了我的身影。大学是在哈尔滨念的,离家千里,不多的课程,日子里就有了更多的空闲,那时我最爱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一排排摆满书的书架间走来走去,时不时的抽出一本看上一看,这个时候会觉着自己特别充实;二是在哈尔滨各个有名的大型图书城里转来转去,买上几本心仪已久的特价书,这个时候会觉着自己特别富有。 我所在的城市,每年在夏季和秋季都会搞一次书市,每次书市,不管多忙,不管多累,我无一错过,每次都挤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排着队挨着号在一排排的书前翻阅,然后抱着一摞子挑选的书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出,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充实和高兴,好像得到了什么宝贝一样。现在,我最多的是在网上淘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曾经所熟知的特价书店已经销声匿迹了,但网上书店却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网上淘书不但免除了走路、停车等不便,在家中,在单位里,在任何能上网的地方,喝着茶、听着音乐,轻松自在的就搞定了,还可以货比三家,比较版本的不同和价格的高低,而且还可以享受货到付款、送货到门的便利,真是轻松自在加愉快。我不但喜欢网上书店购买打折的新书,还经常在网上的旧书店买书,一直想找的在书店买不到的,都会到旧书网上来淘,每当以极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书时,高兴的心情都会伴随自己很长时间。 我不抽烟,只喝少量的酒,没有其它什么不良嗜好和特殊爱好,只是对读书、对淘书有一种挚爱。高尔基还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于我们极为重要,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修养,但淘书的过程也有其无尽的乐趣,可以增加我们的阅历,丰富我们的人生。我所买的每一本书里都留有我淘书的故事,没事的时候,打开书橱,随意抽出其中的一本,想想当初淘这本书时的过程,心里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和喜悦。读书,增加了我的知识,淘书,丰富了我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