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迴憶和政治身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迴憶和政治身份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德] 揚·阿斯曼 著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4-2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52611
版次:1
商品編碼:11697554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曆史的觀念譯叢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8
字數:296000

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迴憶和政治身份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相關圖書



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迴憶和政治身份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迴憶和政治身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文化記憶》是揚.阿斯曼係統提齣“文化記憶”理論的經典之作。全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探討瞭記憶(有關過去的知識)、身份認同(政治想象)、文化的連續性(傳統的形成)三者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具體描述瞭在古代埃及、以色列和希臘三種高級文化中,有關過去的集體圖像如何構成,對民族身份的確定和強化起到瞭怎樣的作用,文化記憶又是如何形成並發揮作用的。這一理論不僅為認識不同文明成長的內部機製和興衰根源提供瞭嶄新的視角,也有助於澄清有關記憶與曆史之間關係的模糊概念,促使我們重新審視並定義曆史真實性和客觀性問題。
  本書多次再版,被譯成多種語言,並為作者贏得“德國曆史學傢奬”這一德國曆史學界頂高的榮譽。

作者簡介

  揚.阿斯曼(Jan Assmann),國際知名埃及學專傢,現為海德堡科學院院士,兼任德國考古研究所、德國曆史人類學研究所等機構研究員。從1970年代起組織有關記憶問題的跨學科研究,開創“文化記憶”理論,在學術界産生廣泛影響。

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部分 理論基礎
第一章 迴憶文化
緒言
一 對“過去”的社會性建構:莫裏斯·哈布瓦赫
二 集體迴憶的形式——交往記憶和文化記憶
三 文化記憶的類型:“熱”迴憶和“冷”迴憶
第二章 書寫文化
一 從儀式一緻性到文本一緻性
二 卡農:如何界定此概念
第三章 文化認同和政治想象
一 認同、意識和反思性
二 民族的産生作為對集體認同的基本結構的升級
第二部分 個案研究
緒言
第四章 埃及
一 埃及書寫文化的基本特徵
二 充當“法則”的王朝後期神廟
第五章 以色列與宗教的發明
一 作為抵抗手段的宗教
二 起到迴憶作用的宗教:《申命記》作為文化記憶的範例
第六章 法律精神促成曆史的誕生
一 錶現為懲罰與拯救的曆史
二 以意誌神學為標誌的曆史被神學化:從“超凡的事件”到“超凡的曆史”
第七章 希臘與思維的規範化
一 希臘與書寫文化的結果
二 荷馬與希臘民族的形成
三 接閤性:希臘的書寫文化與思想進化
結語 文化記憶理論概述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內容索引
譯後記

精彩書摘

  在古典時代,節日和繆斯的作用被闡釋為對H常的療治。柏拉圖在《法律篇》中,描述瞭人在孩童和少年時期所受的教育如何在之後的生命中由於日常生活的艱辛而逐漸沉淪:“但是在那裏,隻有神齣於對備受勞苦的人類的憐憫,使我們可以從勞苦中得到暫時解脫和休養。這就是宗教節日的輪次齣現。神還一並賜予瞭人類繆斯和她們的首領阿波羅以及狄奧尼索斯作為節日的座上賓,如此,那些源自祖先的古老習俗重放光輝。”   節日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晦暗的存在重新照亮,神親自將因忽略和遺忘而變得自然平淡的秩序重新擦亮。柏拉圖的這段話同時也說明,世上不是存在著兩種秩序,一種是節日的一種是日常的,一種是神聖的一種是世俗的,它們互不相乾地存在著;而是在原初隻存在唯一的秩序,這種秩序是節日的、神聖的,同時它又對日常生活起到指導作用。節日最原初的作用在於將時間進行分段,而不是要創立一個“日常時間”和另一個與之相對的“神聖時間”。當節日把時間的河流加以結構化和節奏化後,它就創立瞭一種普遍意義上的時間秩序,日常生活在這種秩序中纔得到瞭自己的位置。原初並不存在神聖的與世俗的秩序之分,對此最好的例證是澳洲對於先人靈魂的理解,他們認為,先人的靈魂在世間的漫遊和活動為後人從節日儀式到鞋帶的係法這所有可被規範的行為提供瞭範本。事實上,一直到文化發展到某一更高階段,日常生活分化齣來並創立瞭自己獨立的秩序,節日纔變成瞭可供一種特殊、另類的秩序、時間和迴憶棲居的所在。  ……

前言/序言

  前 言
  近年來,以記憶與迴憶為題的研究風氣方興未艾。它大約始於十年前,在東方和西方都有人就此著書立說。我認為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我相信,根源在於我們正在經曆的時代大變革,其中有三個因素使得記憶這個課題受到空前的重視。首先,隨著電子媒介技術開始在人的大腦之外儲存信息(也就是人造的記憶),我們眼前正在發生一場文化革命,其意義不亞於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時間上更早的文字的齣現。其次,因為有瞭上麵所說的媒介技術,業已結束的年月——即尼剋拉斯·盧曼(Niklas Luhmann)所謂“舊歐洲”的記憶——也得以保存,它至少需要我們不時迴憶並以評判的方式予以消化,喬治·施泰納(George Steiner)稱其為“輪作”(Nachkultur)。第三個因素可能最具決定性,它觸及我們靈魂深處,同時也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存亡:亦即,那些曾經親曆人類曆史上最慘絕人寰的罪行和災難的一代人,仍然健在的越來越少瞭。對於集體記憶而言,四十年意味著一個時代的門檻,換句話說,活生生的記憶麵臨消失的危險,原有的文化記憶形式受到瞭挑戰。在我看來,盡管有關曆史與記憶、迴憶與記憶術的討論有時使用非常抽象和專業的術語,仍然持續受到關注,其關鍵就在於第三個因素。所有這些都說明,以迴憶概念為核心,正在形成一個全新的文化科學範例,受其影響,不同的文化現象和領域——藝術與文學、政治與社會、宗教與法律——呈現齣不同於之前的格局。換句話說,有關記憶與迴憶的工程正在進行當中,本書旨在以自己的方式投入到這項工程當中。作者不敢斷言已經實現瞭某種目標,而隻能說供給讀者一些提示,重點是為讀者自己尋找答案勾勒齣必要的因果關係。
  1984—1985年,作者偕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赴柏林科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研究,本書就是這一研究項目的結晶。因此,我最誠摯的謝意應當獻給這傢學術機構,在那裏,我有幸與來自不同學科的學者們通過講座、交談和討論等形式進行交流,假如沒有這些優越的條件,很難想象本書作者會如同書中內容所展示的那樣,做齣跨越自己的學科——埃及學——的大膽嘗試。剋裏斯蒂安·邁爾(Christian Meier)、彼得·馬基尼斯(Peter Machinist)、米歇爾·斯特裏剋曼(Michel Strickman)與我一起就比較文化科學問題進行瞭非常深入和密切的討論,在此嚮他們諸位錶示特彆的謝意。
  本人參與的研究小組“文字交流的考古學研究”(Archaeologie der literarischen Kommunikation)所關注的題目之一便是“文化記憶”問題。在研究小組齣版的係列圖書《文字與記憶》(1983)、《正典與審查》(1987)和《智慧》(1991)當中,文化記憶都是主要論題;此外,在海德堡舉行的研討會和討論課上,參與者對這一命題進行瞭進一步的探討。為這些研討會所做的準備,以及之後所做的歸納和提煉,為此書奠定瞭基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在柏林科學院舉行的題為“正典與審查”的第二次研討會。本書的初稿實際上是作者與阿萊達·阿斯曼在柏林為《正典與審查》一書撰寫的導言,隻是我們發現,在導言有限的篇幅當中無法充分地討論文化記憶問題,因為當時擬就的文字已經達到一百五十頁之多,隻好作罷。在此後的若乾年中,我們共同的研究幾經中斷。雖然兩個人齣發點相同,但是研究方嚮各異,遂決定分彆把各自的研究進行到底。阿萊達·阿斯曼的研究成果呈現為《記憶空間:文化意義上的時間建構》(Erinnerungsraume. Zur Konstruktion kultureller Zeit)。她的著眼點在於古典時期至(後)現代形成的文化記憶具有哪些形式與功能,其著作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構成本書的後續,因為我在書中重點論述的是近東和地中海地區的早期書寫文化。
  1987—1988年,我得以利用學術假期完成本書的第二部分。本書涉及理論方麵的第一部分,得益於為討論課和研討班備課的過程,這些課程分彆是我與托尼奧·赫爾捨(Tonio Holscher)閤開的“文化與記憶”(1986/1988),與迪特裏希·哈特(Dietrich Harth)閤開的“革命與神話”(1990),以及我與阿萊達·阿斯曼、迪特裏希·哈特閤開的“作為生活空間和紀念物的文化”(1987/1991)和“摩涅莫辛涅”。以上同事提齣瞭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在與他們共事的過程中,我確實獲益匪淺。本人先後在不同的研究班和研究機構做過相關的學術報告,如在弗賴堡大學,麵嚮參與專題研究項目“口述與文字記載”的師生以及名為“古典時期依據當下建構起來的過去”的研究生班,還有在斯圖加特文化理論中心,以及埃森文化科學研究所。在上述大多由阿萊達·阿斯曼陪同的講座中,作者獲得瞭寶貴的機會,與聽眾就書中的核心論題進行廣泛的討論。
  由起初一係列嘗試性的研究項目變成瞭一本書,不足之處肯定不少。不過,如果沒有維肯伯格(E.P. Wieckenberg)的鼓勵和催促,恐怕連這樣的結果也難以想象。
  揚·阿斯曼
  1992年












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迴憶和政治身份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迴憶和政治身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放在京東塑料袋裏發過來的 好在沒損壞書 希望能好好讀 能受益匪淺

評分

這本書都買瞭兩本瞭,質量非常好,還在讀

評分

先生要的書。發貨及時,贊一個

評分

京東的商品不錯,物流更好

評分

書的內容比較深邃 需要時間纔能徹底讀懂

評分

購物體驗非常棒,書籍也非常好

評分

質量不錯!!

評分

又好又快 滿意 書的質量很好 包裝完整 有助於我學習

評分

書很經典,下次還會再來買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迴憶和政治身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去京東購買 去京東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迴憶和政治身份 bar code 下載
扫码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