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及其环境的建模与仿真 第1卷:平台运动学和综合环境

飞机及其环境的建模与仿真 第1卷:平台运动学和综合环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多米尼克·J·迪斯顿(Dominic J. Diston) 著,薛红军,张晓燕 译
图书标签:
  • 飞机建模
  • 飞行仿真
  • 运动学
  • 环境建模
  • 综合环境
  • 航空工程
  • 飞行器动力学
  • 仿真技术
  • 数学建模
  • 飞行控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650708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0639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AIAA航空航天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飞机及其环境的计算建模与仿真(第1卷):平台运动学和综合环境》一书深入阐述了建模与仿真的应用以及系统所在的综合环境,为飞机系统的设计与验证提供分析和支持。第1卷主要讲述如何构建与外界环境一致的模型;在第2卷则讲述在这些环境中的系统及其与环境的综合建模,即《航空航天器及飞行动力学》。这两卷结合起来就是内容丰富、可靠的设计工具和技术。

内容简介

  《飞机及其环境的建模与仿真 第1卷:平台运动学和综合环境》主要讲述可以定义飞机绕地球飞行的综合环境的几何和地理知识,以及在综合环境和不同的运动参考系的建模与仿真(M&S;)。全书包括6章和3个附录。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平台运动学,第3章是关于地理空间参考模型的知识,第4章讲述方位天文学,第5章介绍重力势场,第6章介绍大气环境。3个附录分别为MATLAB简介,数据和函数,以及组织机构。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教科书使用,也可以作为航空航天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多米尼克·J.迪斯顿(Dominic J. Diston)任职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
  译者薛红军和张晓燕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具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学经验。

目录

第1章 绪论1.1 计算建模1.2 建模与仿真(M&S;)1.3 开发过程1.4 模型1.5 元模型1.6 航空航天应用1.6.1 综合环境1.6.2 航空飞行器1.7 集成和互操作性1.8 章末寄语第2章 平台运动学2.1 坐标系2.1.1 平台坐标系2.1.2 局部坐标系2.1.3 地心坐标系2.1.4 方位2.1.5 飞行坐标系2.2 改变位置和方向2.3 旋转坐标系2.3.1 惯性和非惯性坐标系2.3.2 矢量微分2.3.3 泊松方程2.4 四元数2.4.1 构建方法2.4.2 利用四元数来表示坐标系旋转2.4.3 四元数和欧拉角的关系2.5 瞄准线第3章 地理空间参考模型3.1 球状地球3.2 球面三角学3.3 大圆航行3.4 恒向线航行3.5 参考椭球3.5.1 世界大地测量系统(WGS84)3.5.2 大地水准面近似法3.6 坐标系统3.6.1 地心纬度和大地纬度3.6.2 参数纬度或归心纬度3.6.3 笛卡儿坐标系3.6.4 近似笛卡儿坐标系3.6.5 纬度、经度和高度3.7 在椭球地球上的航行3.7.1 微分几何3.7.2 测地线3.7.3 测地线轨迹3.7.4 测地线长度3.7.5 子午距3.7.6 恒向线3.8 制图3.9 地图投影的一般原则3.10 墨卡托投影3.11 横轴墨卡托投影3.11.1 正向投影3.11.2 大不列颠国家网格3.11.3 通用横墨卡托网格系统3.11.4 投影几何3.11.5 逆投影3.12 等量纬度3.13 极球面投影3.13.1 基本方程3.13.2 通用极球面(UPS)投影3.14 三维测绘3.15 真实纬度、经度和高度第4章 方位天文学4.1 地球和太阳4.2 观测参考系4.2.1 地平坐标系4.2.2 第一赤道坐标系4.2.3 第二赤道坐标系4.2.4 坐标系转换4.3 时间测量4.3.1 平均时4.3.2 昼夜循环4.3.3 世界时4.3.4 时区4.3.5 恒星时4.3.6 地球时4.4 历法和J2000参考历元4.5 年代表4.6 天体测量参考系4.6.1 惯性坐标系4.6.2 旋转坐标系4.6.3 岁差4.6.4 坐标系转换4.7 轨道力学4.7.1 开普勒定律4.7.2 轨道能量和速度4.7.3 近点角和开普勒方程4.7.4 轨道参数4.8 太阳系轨道模型4.8.1 行星数据4.8.2 行星轨道4.8.3 平太阳和时差4.9 GPS轨道模型4.9.1 GPS卫星历书模型4.9.2 GPS星历模型4.9.3 YUMA历书4.9.4 两行轨道参数4.9.5 GPS星群4.10 夜空第5章重力势场5.1 势场5.1.1 高斯定理5.1.2 高斯定理的应用5.1.3 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5.1.4 拉普拉斯方程的求解5.2 引力5.2.1 万有引力5.2.2 视比重:球形地球5.2.3 视比重:WGS84椭圆体5.2.4 重力矩5.2.5 地球重力模型(EGM96)5.2.6 麦克卡拉公式5.2.7 地球扁率或“扁率”5.2.8 重力笛卡儿分量5.2.9 WGS84重力公式5.2.10 大地水准面5.3 地磁5.3.1 地球磁场5.3.2 磁引力5.3.3 世界地磁模型(WMM2005)5.3.4 近似偶极子5.4 重力势计算5.4.1 EGM96和WMM2005球谐函数5.4.2 递推公式5.4.3 坎宁安法5.5 重力势模型总结第6章大气6.1 概述6.2 标准大气模型6.3 ISA常数及关系6.4 重力势高度6.4.1 标准定义6.4.2 广义定义6.5 大气纵向结构6.6 压力高度6.7 参考大气6.8 季节性波动6.9 气候区6.9.1 MIL-HDBK-310气候分类法6.9.2 柯本气候分类法6.10 空气密度6.11 水汽6.11.1 气体常数6.11.2 湿度6.12 天气系统附录A MATLAB简介A.1 MATLABA.2 MATLAB家族产品A.3 开始A.4 获取帮助A.5 位置搜索A.6 数值:变量与常量A.7 算法A.8 逻辑A.9 M文件与函数A.10 内置函数A.11 常量A.12 创建图表A.13 附录A总结附录B 数据和函数B.1 数据类型B.2 数据类型说明B.2.1 “双精度型数据”B.2.2 “逻辑型数据”B.2.3 “字符型数据”B.2.4 “元胞数组”B.2.5 “结构”B.2.6 “函数句柄”B.3 程序结构B.3.1 语法B.3.2 条件运算B.3.3 迭代运算B.3.4 异常处理B.3.5 省略部分B.4 用户自定义函数B.4.1 接口B.4.2 泛型函数B.4.3 递归函数B.4.4 私有函数B.5 自定义类B.6 实际应用B.6.1 命名惯例B.6.2 程序结构B.6.3 优先级B.6.4 选择权B.7 附录B总结附录C 组织机构C.1 联合国专门机构C.2 国际组织机构C.3 美国政府机构C.4 英国政府机构C.5 欧洲组织机构C.6 公开项目和联盟

前言/序言


《飞机及其环境的建模与仿真 第1卷:平台运动学和综合环境》是一本为航空航天工程、飞行控制、仿真技术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量身打造的学术专著。本书深入探讨了飞机这一复杂系统的运动学特性,以及其所处的动态环境的建模方法,为理解、设计和优化飞机性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核心内容聚焦: 本书的首要重点在于平台运动学。我们将从最基本的航空器运动学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更高级的数学描述。这包括: 坐标系与变换: 详细阐述地理坐标系、导航坐标系、机体坐标系以及惯性坐标系等多种参考系,并深入讲解它们之间的几何变换和数学表达,这是理解任何运动物体位置、姿态和速度的基础。 姿态描述: 采用多种常用且有效的姿态表示方法,如欧拉角、四元数和旋转矩阵,深入分析它们的优缺点、适用场景以及相互之间的转换,为精确描述飞机的空间指向提供完备的工具。 速度与加速度: 深入分析线速度、角速度以及它们在不同坐标系下的表达,以及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特别关注这些运动学参数如何与飞机的动力学模型相互作用。 运动学模型: 构建不同类型的飞机运动学模型,从简化模型到更复杂的模型,考虑飞机的自由度、约束条件以及运动的连续性。这部分将为后续的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奠定基础。 运动学仿真: 介绍如何利用建立的运动学模型进行仿真,预测飞机在不同初始条件和输入下的运动轨迹,并讨论仿真中的误差来源和精度控制。 在综合环境建模方面,本书同样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旨在为飞机提供一个逼真且可控的模拟运行空间: 大气环境模型: 详细介绍标准大气模型(如ISA),以及温度、气压、密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更进一步,将探讨非标准大气条件、湍流模型、风场模型(如阵风、风切变)的构建方法,以及这些因素对飞机气动性能和飞行的影响。 地形与地貌模型: 介绍如何构建数字地形模型(DTM)和数字表面模型(DSM),考虑不同地貌(如山脉、平原、城市)的起伏和反射特性。这对于低空飞行、起降模拟以及视觉仿真至关重要。 天气现象模拟: 深入研究云、雨、雪、雾、冰雹等常见天气现象的建模方法,包括它们的空间分布、密度、光学特性和对传感器、飞行安全的影响。 传感器环境模拟: 探讨雷达、红外、可见光等典型传感器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特性,包括信号传播、噪声、干扰以及目标探测模型,为传感器仿真和融合提供理论依据。 合成环境生成: 结合上述各部分,介绍如何生成一个综合性的、动态变化的仿真环境,以满足不同飞行任务和场景的需求。这包括环境的实时性、一致性和逼真性。 本书特色与价值: 理论与实践并重: 本书在提供严谨数学理论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实际应用案例和工程经验,力求理论的实用性和工程的可操作性。 系统性与全面性: 从基础的运动学概念到复杂的环境模拟,本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学习路径。 前沿性与启发性: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不断发展的需求,本书在某些方面引入了前沿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旨在激发读者的创新思维。 高质量的数学表达: 所有模型和算法都经过严谨的数学推导,并辅以清晰的图示和伪代码(在必要时),便于读者理解和实现。 《飞机及其环境的建模与仿真 第1卷:平台运动学和综合环境》将是飞行控制工程师、仿真系统开发者、航空器设计师、以及对航空模拟技术感兴趣的学者的宝贵参考。通过掌握本书内容,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飞机的运动原理,构建更逼真的仿真环境,从而在飞机设计、性能评估、飞行员培训以及任务规划等各个环节中,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决策与操作。

用户评价

评分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飞机及其环境的建模与仿真”这个领域,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但是,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走进了一个充满科学魅力和技术创新的世界。“平台运动学”部分,对我来说,简直是一次“醍醐灌顶”的体验。作者从最基础的物理定律出发,详细阐述了飞机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我被书中对六自由度运动模型的推导所震撼,这让我明白,飞机不仅仅是在上下左右飞行,它还可以进行俯仰、滚转和偏航等多种复杂的运动。书中对各种运动参数的定义,例如角速度、角加速度等,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我甚至可以想象,飞行员是如何通过操纵杆,影响这些参数,从而实现对飞机的精准控制。而“综合环境”的建模,则将整个模拟场景变得更加真实和生动。书中对大气模型、风场模型,甚至地形和水体对飞机飞行性能的影响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雷暴、冰雹等极端天气对飞机结构和飞行控制系统的影响的分析,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恶劣天气下,飞机的安全性会受到更大的考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著作,更是一次关于航空科学的深度体验,它用最直观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飞机在复杂环境中飞行的奥秘。

评分

如果说这本书是一次远航,那么“平台运动学”就是指引航向的罗盘,而“综合环境”则是绘制航海图的画笔。 这本书的开篇,就以一种近乎“考古”的方式,深入挖掘了飞机运动的本质。对于“平台运动学”,作者并没有采用通常的“一本通”式讲解,而是从最基础的物理原理出发,一层层地揭示了飞机在空间中移动的奥秘。我被书中对于欧拉角和四元数在描述飞机姿态时的优劣对比所吸引,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现代仿真和控制系统中,四元数会更加受到青睐。它不仅仅是数学工具的更新,更是对运动学描述更深层次的理解。随后,书中对姿态动力学方程的推导,更是让我叹为观止。它不仅考虑了飞机的惯性力矩,还加入了空气动力学的各种影响,例如气动力的阻力、升力以及它们随攻角和侧滑角的变化。这让我意识到,飞机在空中的每一次姿态调整,都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力学计算。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的物理实验室,看着作者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将飞机的运动分解成最基本的力学组成部分。而“综合环境”的引入,则让整个模拟场景变得更加真实和生动。书中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建模,比如温度、压力、湿度对空气密度的影响,以及风速和风向对飞机轨迹的扰动,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甚至联想到,当飞机在不同海拔高度飞行时,空气阻力会如何变化,这对于燃油效率和航程规划有着怎样的影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部关于飞机飞行科学的百科全书,它用最精炼的语言,最深刻的洞察,为我们揭示了飞机在复杂环境中飞行的奥秘。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把开启航空科学大门的钥匙,它用最直观、最深刻的方式,为我展现了飞机及其所处环境的复杂之美。 “平台运动学”部分,堪称经典。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从物理原理出发,层层深入地剖析了飞机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特性。我被书中对万向节锁现象的解释所深深吸引,这让我明白了在早期飞行控制系统中,为何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限制。书中对四元数在描述飞机姿态时的优越性的阐述,更是让我对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而“综合环境”的建模,更是将整个模拟的维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对大气层垂直结构的划分,对不同高度下的温度、压力、密度以及风场分布的描述,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我甚至可以想象,当飞机穿越云层时,它所面临的颠簸和能见度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通过精密的模型来预测和应对的。书中对地形起伏和水体边界对飞机低空飞行的影响的探讨,也让我看到了飞机在执行特殊任务时所面临的挑战。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次关于航空科学的深度体验,它用最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揭示了飞机在复杂环境中飞行的奥秘。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书籍之一。 它不仅仅是关于飞机,更是关于飞机与它所处的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之间的联系。第一卷的重点——“平台运动学”,就像是为我们揭开了飞机运动的“神秘面纱”。作者对于各种运动学方程的推导,逻辑严谨,步步为营,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飞机为何能够实现精准的空中机动。我尤其被书中对惯性导航系统(INS)的详细阐述所吸引,这让我明白了现代飞机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传感器和算法,来感知和预测自身的运动状态。书中对误差分析的深入探讨,也让我认识到,即使是最先进的导航系统,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校准和优化。而“综合环境”的建模,更是将整个模拟的维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对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甚至磁场和重力场的影响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甚至能够想象,当飞机穿越高原地区时,空气稀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或者在穿越海洋上空时,海风对飞行稳定性的扰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次关于航空科学的全面探索,它用最精炼的语言,最深刻的洞察,为我们展现了飞机在复杂环境中飞行的精妙之处。

评分

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它用最精炼的语言,最深刻的洞察,为我们描绘了飞机在空中翱翔的壮丽图景。 “平台运动学”部分,如同为我们揭示了飞机的“骨骼”和“肌肉”。作者对运动学方程的阐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让我能够一步步理解飞机为何能在三维空间中实现如此精准的运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姿态传感器数据如何转化为运动学参数的解释,这让我明白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在飞机上的重要作用。书中对刚体运动的数学描述,充满了严谨的科学精神,这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飞行,背后却蕴含着如此复杂的力学原理。而“综合环境”的建模,更是将整个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它不仅仅是关于飞机本身,更是关于飞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书中对各种气候现象的描述,例如雷暴、冰雹等,以及它们对飞机飞行安全可能造成的威胁,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甚至联想到,当飞机在极端天气下飞行时,飞行员所面临的挑战会是多么巨大,而这本书,正是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这些挑战的坚实基础。书中对不同地理区域气候特征的差异性描述,也让我看到了飞机在全球范围内的飞行所面临的各种复杂情况。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部关于航空科学的史诗,它用最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飞机在复杂环境中飞行的奥秘。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飞机及其环境的建模与仿真”这个主题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至少,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个非常专业且门槛极高的领域。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建筑师,用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图示,为我描绘出了一个关于飞机运动和其所处环境的宏伟蓝图。第一卷的重点——“平台运动学”,如同建筑的基石,扎实而有力。书中对运动学方程的推导,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细节,让读者能够理解每个参数的物理意义和数学含义。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不同运动模型的比较,例如,对于高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飞机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会有显著差异,而书中对这些差异的细致说明,让我对飞机在不同速度下的飞行特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令人惊叹的是,书中并没有止步于理论层面,而是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例如,当讨论到飞行控制系统时,书中就不仅仅是介绍控制算法,而是详细阐述了这些算法是如何基于飞机的运动学模型来设计的。这让我想到了现实中的飞行员,他们是如何通过手中的操纵杆,实现对飞机的精准控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这些精密的数学模型和仿真。而“综合环境”的建模,更是将整个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它不仅仅是关于飞机本身,更是关于飞机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书中对大气模型、风场模型、甚至地形的影响都进行了探讨。我脑海中浮现出飞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时的场景,例如,如何在乱流中保持稳定,如何在山区近距离起降,这些都需要对环境有非常精确的理解和预测。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飞机飞行全貌的全新视角。

评分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一场知识的盛宴中,品尝着最精致的“航空科学”佳肴。 “平台运动学”部分,绝对是这场盛宴的“主菜”。作者以极其清晰的逻辑,将飞机运动的复杂性层层剥开。我被书中对惯性导航系统(INS)原理的深入讲解所吸引,这让我明白了现代飞机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传感器和算法,来感知和预测自身的运动状态。书中对误差分析的深入探讨,也让我认识到,即使是最先进的导航系统,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校准和优化。而“综合环境”的建模,更是将整个模拟的维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对各种气候现象的描述,例如雷暴、冰雹等,以及它们对飞机结构和飞行控制系统的影响,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甚至可以想象,当飞机在极端天气下飞行时,飞行员所面临的挑战会是多么巨大,而这本书,正是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这些挑战的坚实基础。书中对不同地理区域气候特征的差异性描述,也让我看到了飞机在全球范围内的飞行所面临的各种复杂情况。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部关于航空科学的史诗,它用最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飞机在复杂环境中飞行的奥秘,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硬核”之作,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探飞机及其所处环境那复杂而精妙的互动关系。 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平台运动学”,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严谨的科学气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飞机的飞行轨迹,而是深入到运动的根源,从数学模型到物理原理,层层剥茧。我想,对于那些真正想要理解飞机为何能够腾空而起,如何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精确操控的读者来说,这部分内容无疑是他们的“圣经”。作者以极其详尽的方式,从欧拉角、四元数等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运动学描述框架。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各种坐标系转换时所展现出的清晰逻辑和严谨性,这对于理解飞机在不同参考系下的状态至关重要。例如,当我们需要将机体坐标系的运动转化为地面坐标系的运动时,书中提供的转换矩阵和详细推导过程,足以让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也能大致把握其中的奥秘。更不用说,后面章节对惯性导航系统(INS)的详细阐述,更是将理论推向了实践的应用。INS是如何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感知飞机的运动的?它又如何克服漂移等误差,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姿态解算?这些问题,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我仿佛看到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耐心地引导我们一步步拆解飞机的运动“密码”,让我们在理论的海洋中不再感到迷茫。而且,书中关于“综合环境”的建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气象数据叠加,而是对风、温度、湿度、气压等多种环境因素如何影响飞机飞行性能的深入分析。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当飞机穿越不同气象条件时,它的升力、阻力、推力以及控制力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这一切又将如何通过数学模型来量化和预测。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飞机飞行背后复杂科学的坚实基础。

评分

这是一本足以让人沉醉其中的书,它不仅仅是在讲述飞机如何飞行,更是在引导我们去思考“为何”和“如何”。 “平台运动学”的部分,如同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巨大的三维模型,让我们得以从各个角度去审视飞机的运动。作者对运动学方程的讲解,并非简单的公式堆砌,而是充满了对物理世界的深刻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运动参考系的区分,例如,将固定在飞机机身上的惯性坐标系与地理参考系进行对比,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进行精确导航时,坐标系的转换是如此关键。书中对万向节锁现象的解释,也让我对早期飞行器设计中的一些局限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而“综合环境”的建模,更是将理论的严谨性与现实的复杂性完美结合。书中对大气层垂直结构的划分,对不同高度下的温度、压力、密度以及风场分布的描述,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我甚至想象到,当飞机穿越臭氧层或者高空急流时,它所面临的挑战会是多么巨大,而这本书,正是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这些挑战的钥匙。书中对地表模型和水体影响的探讨,也让我看到了飞机模拟的广阔应用前景,例如,在搜救任务中,如何根据地形和天气因素,规划最优的搜索路线。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次关于航空科学的深度探索,它用详实的理论和生动的例子,将复杂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

这是一本真正能够触及航空科学核心的书籍,它以一种近乎“艺术”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飞机与环境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系。 “平台运动学”部分,如同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精密的飞行轨迹图。作者对各种运动学方程的推导,严谨且富有洞察力,让我能够理解飞机为何能够实现如此精准的空中姿态调整。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运动模型之间的比较,例如,对于直线飞行和曲线飞行,飞机的动力学模型会有怎样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被仿真出来的。书中对传感器融合的详细阐述,更是让我明白了现代飞机是如何通过整合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来构建一个完整的飞行状态。而“综合环境”的建模,更是将整个模拟的维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对各种天气现象的描述,例如降雨、降雪、雾霾等,以及它们对飞机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甚至可以想象,当飞机在恶劣天气下进行着陆时,它所面临的挑战会是多么巨大,而这本书,正是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这些挑战的坚实基础。书中对不同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例如沙漠、森林、冰川等对飞机飞行性能的影响的探讨,也让我看到了飞机在全球范围内飞行所面临的各种复杂情况。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次关于航空科学的深度探索,它用最精炼的语言,最深刻的洞察,为我们展现了飞机在复杂环境中飞行的精妙之处。

评分

好书

评分

京东活动很划算

评分

很系统,很全面,有参考价值。

评分

不错

评分

京东活动很划算

评分

很系统,很全面,有参考价值。

评分

好书

评分

速度非常快速度非常快

评分

速度非常快速度非常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