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黄岛 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

硫黄岛 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德里克·赖特 著,吉姆·劳里埃 绘,李瑾 译
图书标签:
  • 硫黄岛
  • 二战
  • 太平洋战争
  • 美日战争
  • 历史
  • 军事
  • 折钵山
  • 星条旗
  • 摄影
  • 战争纪实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ISBN:97875027906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70704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1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硫黄岛战役是二战太平洋战场上具有决定性的战役之一。太平洋舰队陆战队司令,海军中将霍兰·史密斯称其为“陆战队历史上进行的最野蛮并且是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战役。”陆战队员殊死拼搏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战役。硫黄岛位于B-29超级堡垒轰炸机飞往日本本土航线的中间位置,因而对美国空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岛上有两万名拼死守岛的日军,攻打硫黄岛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硫黄岛 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从战争的起因到艰苦斗争换来的战果进行了全面记述。

作者简介

  德里克·莱特,著作有《通往死亡地狱》 (温卓&格林出版社,1997)和 《争夺硫磺岛》 (萨顿出版社,1999)。莱特对二战的兴趣始于童年时代,他在提塞德长大,那里在二战期间经常遭到德军轰炸。在英国陆军服完兵役后,他成为专门从事超声波学研究的工程师。莱特夫妇有四个女儿,退休后居住在北约克沼泽畔。

  吉姆·劳里埃,是土生土长的新英格兰人,现居新罕布什尔州。1974—1978年在康涅狄格州哈姆登的派尔艺术学校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之后一直专职于美术和插图画领域。他曾受托为美国空军作画,其航空绘画作品在五角大楼永久性展出。

目录

战役起因 5

双方指挥官 10

美军指挥官·日军指挥官

双方兵力 14

美军兵力·日军兵力

双方作战计划 17

美军作战计划·日军作战计划

战役过程 23

D日(开战日):“地狱里的噩梦”

D+1—D+5日:重创日军

D+6—D+11日:深陷“绞肉机”

D+12—D+19日:僵持阶段

D+20—D+36日:“来自硫黄岛的诀别”

余波 83

今日硫黄岛 85

大事记 87

附录 89

附录1 美军作战指挥人员列表

附录2 日军作战指挥人员列表

附录3 折钵山上星条旗高高飘扬

附录4 美国海军陆战队纪念碑

附录5 荣誉勋章——非凡的勇气

译后记 111

精彩书摘

  《硫黄岛 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
  现在他被敌人炮火困住,完全没有机会前进,不过还是躲过了更加密集的迫击炮弹。但不一会儿,又一轮炮弹在他身旁爆炸,弹片戳穿了他的右腿。
  1个小时内,罗塞尔都在想炮弹会在哪里落下。很快,一颗炮弹几乎在他的头顶上方炸开,这是他第3次受伤,这次是肩膀。几乎同时,另一颗炮弹把他炸到几英尺高的空中,灼热的弹片撕裂了他的大腿。出乎意料的是,罗塞尔当时想知道是几点,就抬起胳膊看表,这时一颗追击炮弹在他身旁几英尺内爆炸,手表从手腕上炸飞,他的前臂彼炸开一个凹凸不平的大洞。他后来说道:“我开始明白被钉在十字架上会是什么滋味。”最后,一支医疗队把罗塞尔抬走,送到海面上的LST改装的医院船医治,医生帮他接上断开的胳膊,将左脚截肢。
  10:20左右,美军第4坦克营的几辆坦克成功登岸,到达“蓝1”滩。一辆坦克推土机在第一排沙阶上挖出了一条通道,剩下的坦克排成纵队一一通过,驶到大型雷区前才停下。
  14:00,第3营在指挥官钱伯斯(绰号“跳跃的乔”)的带领F,爬上采石场的崖壁。日军的抵抗非常疯狂,9:00上岸的900名陆战队员此时减员到150人。
  在折钵山山脚,第28陆战团正在巩固阵地。基斯·韦尔斯中尉所在的第3排奉命越过地峡,去支援被日军包围的第1排。4个班的士兵从左侧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越过许多死伤的战友向前冲去。那些受伤的士兵直到这座火山被完全攻下后才得到救助。下午,已经穿过滩头的几辆“谢尔曼”坦克,开始对敌军进行有效进攻,他们装备的75毫米坦克炮摧毁了大量日军掩体,有力的支援了陆战队员们的攻势。晚间,美军已经切断了折钵山守备日军和岛上其他日军的联系。但是,要想完全占领这个坚固的堡垒还需时日。
  ……
硫磺岛,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 引言 1945年2月19日,太平洋战场上最惨烈、最血腥的战役之一——硫磺岛战役拉开了序幕。这场为期36天的生死搏斗,将无数年轻的生命吞噬,也将历史的镜头聚焦在这片火山灰覆盖的弹丸之地。本书《硫磺岛,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并非简单地描绘战役的残酷,而是力图深入挖掘在这场决定太平洋战争走向的关键战役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人性最真实的挣扎与光辉,以及最终升起的那面星条旗所承载的意义。 第一章:岛屿的诅咒 硫磺岛,这座位于东京以南千余公里的孤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连接美国和日本本土的战略要冲。然而,它也仿佛被一种古老的诅咒笼罩。岛上遍布着硫磺矿,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崎岖的地形与险峻的地势,使得任何登陆都将是一场噩梦。在日本人眼中,这座岛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是本土防御的第一道屏障。而对于美国人而言,它却是阻碍他们进攻日本本土的“眼中钉”,也是截然不同的战略意义。 战役前,日本帝国陆海军早已预见到美军的攻击。他们并非被动等待,而是利用岛屿得天独厚的火山地貌,构筑了世界上最坚固、最复杂的地下防御工事。他们挖掘了纵横交错的隧道网络,将每个阵地、每个火力点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迷宫。这些工事能够有效抵御密集的炮火轰炸,并能储存充足的弹药和补给。陆军中将栗林忠道,这位以坚韧和战术智慧著称的指挥官,亲自督导了硫磺岛的防御部署。他深知,正面抵挡美军的登陆是不可避免的,但他更明白,如何让每一次反击都付出敌人最沉重的代价。他对士兵们说过:“不要畏惧死亡,要以死报国。”这种“玉碎”的精神,成为了硫磺岛守军的核心战斗意志。 第二章:登陆的炼狱 1945年2月19日清晨,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师和第3师的士兵们,怀揣着必胜的信念,踏上了硫磺岛的黑色沙滩。然而,等待他们的并非胜利的曙光,而是地狱般的炼狱。美军的炮火和航空炸弹,虽然摧毁了不少地表工事,却未能完全消灭藏匿在地下的日军。当第一批登陆部队踏上沙滩时,日军从地下工事中倾泻而下的子弹和炮弹,瞬间将平静的沙滩变成了死亡的地带。 “黑沙滩”成为了陆战队员们第一个噩梦。松软的火山灰吞噬了他们的靴子,让他们举步维艰。每一次前进,都如同在泥沼中挣扎。日军的火力点遍布四周,从地洞、工事、甚至是隐藏在岩石缝隙中,无处不在的攻击让陆战队员们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捕兽夹。炮弹爆炸的轰鸣声,子弹撕裂空气的尖啸声,士兵们的惨叫声,交织成一曲刺耳的死亡交响乐。 许多士兵在登陆的第一时间就牺牲了。他们的身体被炸得粉碎,血肉模糊地融进了黑色火山灰中。幸存者们也在无休止的炮火和机枪扫射中,拼命地寻找掩护,试图向前推进哪怕一米。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巨大的伤亡。战役初期,美军的伤亡率远远超出了预期,登陆的进展也异常缓慢。 第三章:地下王国 硫磺岛的真正恐怖之处,在于其深入地下的庞大防御工事。栗林忠道的指挥官们,将整个岛屿打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要塞。他们挖掘了近18公里的隧道,这些隧道不仅仅是通道,更是弹药库、医疗站、指挥部,甚至士兵们的住所。每个战壕都与隧道相连,日军可以利用这些通道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兵力调动和火力支援。 美军的坦克和步兵在地面上遭受着日军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攻击。当他们试图摧毁日军的火力点时,日军却能从地下悄无声息地出现,再次构成威胁。这种“打不死”的敌人,让美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他们不得不派遣爆破小队,冒着生命危险,逐个进入隧道,用炸药摧毁日军的工事。每一次隧道作战,都是一次九死一生的冒险。黑暗、狭窄的通道,未知的敌人,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让陆战队员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中,折钵山的攻坚战尤为艰难。折钵山是硫磺岛的最高点,也是日军防御的最后一道屏障。山体被日军挖空,内部布满了火力点和隧道。美军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一点点地削去这座山的“肉”。 第四章:生命的赞歌与悲歌 在这场极端残酷的战斗中,人性的光辉与悲剧并存。无数的士兵,无论敌我,都在这片土地上展现了令人震撼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为了完成任务,为了战友,一次次地冒着枪林弹雨向前冲锋。他们目睹了战友们的牺牲,也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创伤,但他们从未放弃。他们的勇敢和坚韧,成为了战争中最动人的篇章。 对于日本士兵而言,他们也执行着“不惜生命”的作战命令。他们坚守着自己的阵地,直至最后一刻。在绝望的境地中,他们仍然奋力反击,用生命践行着他们的“武士道”。 本书将深入描写一些普通士兵的故事。例如,那些在炮火中相互搀扶前进的战友,那些用血肉之躯为战友挡住子弹的英雄,那些在濒死之际仍然想着家人和祖国的战士。我们将看到,在这场宏大的战争机器中,每一个个体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也展现了不屈的生命力。 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战争的残酷性。无数年轻的生命,在这个冬天永远地留在了硫磺岛。他们的生命,本可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却被战争无情地剥夺。本书不会回避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而是以一种客观、深刻的态度,展现战争对个体生命的摧残。 第五章:星条旗的升起 1945年2月23日,硫磺岛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在折钵山的一处高地上,几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战火的间隙,找到了这面巨大的星条旗。他们在日军的炮火和机枪的扫射下,艰难地将这面旗帜升起。 这个瞬间,被摄影师乔·罗森塔尔捕捉到,成为了战争史上最 iconic 的画面之一。这面高高飘扬的星条旗,不仅仅是一个军事胜利的象征,更是对人类勇气、牺牲和希望的伟大讴歌。它在那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点燃了无数美国士兵的士气,也向世界传递着美国必胜的决心。 然而,这面旗帜的升起,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硫磺岛的战斗还在继续,更加惨烈的战斗还在前方。但是,折钵山上升起的星条旗,成为了这场战役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成为了美国精神的象征。 结语 《硫磺岛,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将带领读者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置身于硫磺岛那片血与火交织的土地。本书力求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战役的宏大场面,也挖掘那些隐藏在战史中的个体命运。我们将看到,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以及在绝境中迸发出的生命之光。折钵山上的星条旗,不仅是美国胜利的象征,更是对所有为和平付出生命的人们最崇高的致敬。本书旨在让读者深刻理解战争的沉重,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并从中汲取力量,反思历史。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在书架上偶然看到《硫黄岛 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这个名字时,一股莫名的吸引力便笼罩了我。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名和年份,更像是一幅史诗般的画卷,预示着一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我立刻被这个名字所包含的厚重感和历史分量所打动。它召唤着我潜入那段尘封的岁月,去感受硝烟弥漫的战场,去倾听士兵们的心跳,去理解那面旗帜升起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对于硫黄岛战役,我虽然有所耳闻,但总觉得它隔着一层历史的薄雾,难以触及真实。而这本书名,仿佛一把钥匙,能开启那扇紧锁的门,让我得以窥见那段激荡人心的历史。我期待着它能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隧道,身临其境地感受那场战役的残酷与壮烈,体验那些普通士兵在极端环境下所迸发出的勇气与牺牲。

评分

在我翻阅各类书籍时,《硫黄岛 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的标题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简洁而有力,仿佛在诉说一个早已注定的结局,又仿佛在描绘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过程。硫黄岛,这个名字在战争史中是如此的耳熟能详,而“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更是将一个具体的事件推向了高潮。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二战后期太平洋战场的激烈景象,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这本书的标题,让我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它似乎不仅仅是关于一场战役的记录,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人类在面对极端挑战时所展现出的不屈意志和最终胜利的写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这场战役的细节,展现参战士兵们的英勇事迹,以及这场战役对于整个二战进程的意义。

评分

我选择阅读《硫黄岛 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很大程度上是被它所传递出的史诗感所吸引。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一种传奇色彩,仿佛一部英雄史诗的开篇。硫黄岛,一个在二战太平洋战场上响当当的名字,而1945年,则是战争走向终结的关键一年。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这更是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义的画面,它代表着胜利,代表着希望,也代表着付出。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面旗帜升起之前,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那些奋勇作战的士兵们,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艰辛?他们的牺牲,又是为了什么?这本书的标题,为我打开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大门,我期待它能带领我深入了解那段历史,感受战争的残酷,也感悟人性的光辉。

评分

坦白说,我平时对军事历史题材的书籍涉猎不多,但《硫黄岛 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这个书名,却深深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它精准地捕捉到了一个历史瞬间的精髓,将一个重要的战役和一个标志性的画面融为一体。折钵山,这个地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孤绝和险峻的气息,而星条旗的升起,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仿佛在最黑暗的时刻点亮了希望。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力量,是什么样的意志,让这面旗帜最终能够飘扬在那座山头?这本书的标题,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召唤,它让我想要去了解那些为了这一刻而付出的无数生命,想要去感受那份来之不易的胜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我带入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光辉。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是一种低饱和度的、带着岁月痕迹的色彩,仿佛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承载着无尽的历史记忆。星条旗在折钵山顶飘扬的景象,虽然只是一个剪影,却充满了力量和象征意义。它不仅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胜利,更象征着在绝境中不屈的意志和浴血奋战的精神。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战争的画面,关于那些在炮火中屹立不倒的士兵,关于那些为了信念而慷慨赴死的英雄。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它勾勒出了一幅极具冲击力的画面,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抵达这一刻之前,经历了多少磨难,付出了多少代价。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宏大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展现这场战役的方方面面,从战略决策到战场细节,从高层指挥到基层士兵的视角,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评分

非常好看!

评分

东西很好,也很易懂,还要买别的。

评分

翻译中规中矩,尚可接受。

评分

不是战史类读物,只能作为历史读物来看看.

评分

非常好看!

评分

好书 非常喜欢 送货上门 满意!

评分

还行吧,基本描写了硫黄岛登录战的过程。

评分

纸质不错,印刷,装祯都很好。内容不错,值得购买。送货速度很快。

评分

好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