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約翰·伯格經典文集。本書精選約翰·伯格討論攝影、繪畫領域的評論文章二十三篇,其中專文論及保羅·斯特蘭德、米勒、拉圖爾、培根、庫爾貝、特納、馬格利特、哈爾斯、賈柯梅蒂、羅丹等名傢名作,可視為《觀看之道》之後的進階讀物。
2.視覺文化必讀文本。本書不僅是藝術評論文集,如同約翰·伯格的其他作品一樣,本書也涉及藝術、文學、社會學、政治學、文化人類學、心理學等多個領域,如同梁文道所說,伯格在幾個領域都是不可不讀的大傢,“他隨便寫一篇談動物的文章(及本書中收錄的《為何凝視動物》),也被人認為是新興的文化研究領域‘動物研究’的奠基文獻之一”。
內容簡介
一個多世紀以前,動物與人仍在相互凝視,彼此確認,而今人們前往動物園觀看一隻又一隻動物,隻會感覺到自己的孤單;當我們看到麥卡林在順化所拍攝的照片,我們看到的是戰爭被違背其本意地非政治化,照片變成瞭人類普遍境況的一項證據;庫爾貝較早體認到的景物和聲音是流水,以至於當他畫穆提耶的岩壁,都如同池塘裏映照齣的風景……不同形式、不同對象、不同結果的“看”,似乎都可以找到某種宿命般的因果邏輯,如同作者在本書最後所說:“你眼前的原野,就如同你自己生活中的視野一般大小。”
《看》批評文集分為三部分:首先以我們看動物的方式為切入點,迴溯人類與動物漫長而悠遠的關係,而這種關係,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是永遠地失落瞭;繼之以對攝影功能的思考,與蘇珊?桑塔格遙相唱和;最後則聚焦於藝術,談繪畫、論雕塑,從容遊走於社會。心理與藝術各個層麵,頗得瓦爾特?本雅明的遺風。
作者簡介
約翰·伯格,英國藝術評論傢、小說傢、畫傢和詩人,1926年齣生於英國倫敦。1944至1946年在英國軍隊服役。退役後入切爾西藝術學院和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學習。1940年代後期,伯格以畫傢身份開始其個人生涯,於倫敦多個畫廊舉辦展覽。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繪畫為業,並為倫敦著名雜誌《新政治傢》撰稿,迅速成為英國頗具爭議性的藝術批評傢。
1972年,他的電視係列片《觀看之道》在BBC播齣,同時齣版配套的圖文冊,遂成藝術批評的經典之作。小說《G》為他贏得瞭布剋奬及詹姆斯·泰特·布萊剋紀念奬。2008年,伯格憑藉小說FromAtoX再次獲得布剋奬提名。
精彩書評
★我尊崇並熱愛約翰·伯格的作品。他為世間真正重要之事寫作,而非隨性所至。在當代英語作傢中,我奉他為翹楚;自勞倫斯以來,再無人像伯格這般關注感覺世界,並賦之以良心的緊迫性。他是一位傑齣的藝術傢與思想者。論詩意,他或許稍遜勞倫斯;但他更機敏、更關注公共價值,風度氣節亦勝一籌。他是一位傑齣的藝術傢與思想者。
——蘇珊·桑塔格 ★他不倦的窺探並非僅僅指嚮攝影與繪畫,而是“觀看”的詭譎。在我們可能涉及的有關觀看的文獻中,很難找到如此引人入勝的文字,這些文字有效化解瞭古典繪畫被專業史論設置的高貴藩籬,也使照片擺脫過多的影像理論,還原為親切的視覺讀物。閱讀伯格,會隨時觸動讀者內心極為相似的詫異與經驗,並使我們的同情心提升為良知。
——陳丹青 ★撇開意識形態立場不談,伯格目前在幾個領域裏都是不可不讀的大傢。例如藝術理論和藝術史,你能不看《觀看之道》和《畢加索的成敗》嗎?假如你研究攝影,你能不讀他的《另一種講述的方式》嗎?假如你喜歡當代英語文學,你一定會在主要的書評刊物讀到其他人評介他的新小說。更妙的是,他隨便寫一篇談動物的文章,也被人認為是新興的文化研究領域“動物研究”的奠基文獻之一。綜閤起來看,他就和蘇珊·桑塔格一樣,是那種有原創力也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雖然不在學院,也不按學院的格式寫作,卻創造齣瞭很多品牌大學教授一輩子也弄不齣來的觀念。而且他還要寫得那麼美,擁有那麼多讀者。反過來說,今天我們中國也很流行講“公共知識分子”,但很慚愧,我們似乎還沒有人及得上伯格這一流,還沒有誰會有這樣的知識上的創造力。
——梁文道 目錄
譯序 i 為何凝視動物 1 攝影的使用 西裝與照片 39 痛苦的照片 52 保羅·斯特蘭德 58 攝影的使用 68 過去的瞬間 原始藝術與專業藝術 91 米勒與農民 99 席剋·阿梅特與森林 112 勞裏和北部的工業區 123 法薩內拉與城市經驗 135 拉圖爾與人道主義 145 培根與沃爾特·迪斯尼 155 一則信條 166 科爾馬今與昔 176 庫爾貝和侏羅山脈 186 特納和理發店 198 魯奧和巴黎郊區 209 馬格裏特與不可能之事 217 哈爾斯與破産 226 賈柯梅蒂 237 羅丹與性操控 245 羅曼·洛爾凱 257 原野 266
精彩書摘
賈柯梅蒂
在賈柯梅蒂(Alberto Giacometti)逝世後一周,《法國周刊》(Paris-Match )刊齣一張於9 個月前拍攝的紀念性照片:照片裏的賈柯梅蒂在他濛帕那斯(Montparnasse)工作室的附近,獨自在雨中穿過馬路。雖然袖子蓋住瞭手臂,雨衣半遮住頭,而在雨衣之下仍隱約可見他弓起的肩膀。
這張照片所透露齣的第一訊息令人奇怪的是,他若無其事地不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他身穿褶皺的長褲與一雙舊鞋站在雨中,幾乎毫無防備,從這些細節中我們可以看齣,這個人毫不關注周遭季節的變化。
這張照片的紀念性在於它透露瞭更多關於賈柯梅蒂的性格特質。他的外套看上去像是藉的,外套裏除瞭長褲,好像一無所有,他像個生還者,不過並不是悲劇性的。他好像對自己的處境已經習以為常瞭。我形容他在照片裏像個“教士”,特彆是用來遮住頭的雨衣,就像修道士的鬥篷,這個譬喻或許不夠準確,因為他那象徵式的清貧比一般僧侶來得自然。
當藝術傢死亡後,他的作品就會變質,最後沒有人會記得當他本人活著時,作品是怎樣的。有時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人對這位藝術傢的看法,不同時期對“主張”與“詮釋”不同的看法,大部分可納入曆史的發展來討論,不過,藝術傢的死亡的確是一條分界綫。
現在我認為,沒有一個藝術傢的作品在他死後的改變,像賈柯梅蒂那麼大。再過20 年,沒有人會瞭解這個變化。他的作品將會被視為迴歸平常—而事實上還是會成為不同的典範:他將會變成過去的“證據”,而不是如過去40年至今般作為一個為未來的可能預作準備。賈柯梅蒂的死亡使得對他作品的評價有如此極端轉變的原因在於:他的作品很多是關於死亡的覺醒。他的死亡像是證實瞭他的作品:如同人們可以將他的作品排齣一條通往死亡之路—但不是中斷或終止的路,而是一條迴溯到齣發點,去欣賞賈柯梅蒂的作品的路。
你或許會爭議:從來沒有人認為賈柯梅蒂是不朽的,他的死亡總是可以被推測齣來。但是,真正發生的事是帶來瞭轉變。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孤寂,他認為人是不能被瞭解的信念,都隻不過是他帶齣的一種觀點,用來評論他周遭的世界。換句話說,賈柯梅蒂原本就不是一個關心爭議的人,而今他的去世,證明瞭他自己的觀點。
這樣說也許有一點誇張,但是除瞭他運用比較傳統的寫實方法,作品是具象的之外,賈柯梅蒂其實是個極端前衛的藝術傢。相比之下,許多今日的新達達藝術傢與所謂的破除形式主義者(iconoclasts)隻是運用形式來粉飾門麵而已。
觀察賈柯梅蒂,我們可以發現他成熟時期的作品顯得非常的極端,他最關心的主題莫過於去觀察或注視現實(the contemplation of reality)—但是在他的作品之中卻沒有什麼與現實有關的事物可以與人分享。這也是為什麼他堅信沒有作品能夠被完成,這也是為什麼他所有作品的內容不是實物或是頭像的描摹,而是他所凝視的曆史片段。對他而言,這個注視的行動像是祈禱的形式,變成一種接近的方式,但無法抓住一個絕對。注視使他能保持清醒,持續地擺蕩於存在與真理之間。
如果賈柯梅蒂生在較早的時代,他或許會成為宗教藝術傢。然而事實上,他卻是生在這個難以理解且疏離感普遍流傳的時代,他拒絕以一種過去的方式,即以“宗教”為名來逃避這類的問題。他仍然固執地忠於他自己的時間,對他來說,他對時間想必猶如對自己的皮囊般熟悉:從初生到現在,在這個皮囊中,他無法不誠實地麵對自己,不得不承認在過去及未來“人”都是注定要孑然孤獨的。
想要維持這樣的生命觀點需要某種特質,我很難明確地定義這種特質。在賈柯梅蒂的臉上是看得齣來的:詭詐中乍現齣一種耐力。如果人類隻是一種動物,不是社會動物的話,所有的老男人都會露齣這樣的錶情。我們偶爾在貝剋特臉上也可以找到相似的錶情。你也可以在科比西埃(Le Corbusier)的臉上找到正好相反的錶情。
不過,這絕對不隻是個性的問題,甚至也可以說是整個社會現實環境的問題。終其一生賈柯梅蒂都沒有破除他的疏離感,雖然他所親愛的人都曾被邀請來與他共度短暫的時光。但是他基本上的情況—退縮迴初生的皮囊中—還是不變的(有趣的是一些關於他的傳說指齣,他所住的工作室40 年來幾乎都沒有什麼更動,而在最後的20 年,他持續地重新開始投入相同的五六項主題)。然而,人是一個社會人的天性本質,客觀上需要藉由語言、科學、文化來驗證,但主觀上需要藉由群體行動的結果而感受到改變的力量。
在此之前,賈柯梅蒂的觀點是絕對無法在其他的曆史時期裏獲得驗證的,這或許也反映瞭晚期中産階級與知識分子在這個社會的分裂與個人主義的興盛。他已不再是一個隱居的藝術傢,這個藝術傢認為社會與他毫不相乾。如社會吸納瞭他的作品,也不是刻意的。
即使如此,他所遺留的作品依然令人無法忘懷。這位藝術傢對自己的立場與觀點帶來的後果的錶白是完全誠實與純淨的,這樣他還能挽救及錶達齣真理。如此嚴苛的真理臨界於人類私欲最後的底綫。而他所錶達齣來的精神,雖然是由社會上的絕望或憤慨之情孕育齣來的,卻把這些升華瞭。
關於死亡的經驗,賈柯梅蒂所提及“真實無法共享”的觀點是真確的。他不是病態地關心死亡的過程,而是十分在意人怎麼看生命的過程,而人類終須一死的命運是人所憑藉的唯一信念。沒有人會反對這樣的觀點,即使我們同時也認同其他的理念。
正如我前麵所說的,他作品的意義因為他的死亡而改變。藉由死亡,他強調並澄清瞭他作品的內容。至少當下對我而言,這些改變是比我這樣說的更加精確與具體。
想象你站著麵對一幅畫像,畫像的頭對著你,或是一具裸體,雙手叉腰,你們之間的距離隻有兩個皮囊的厚度—它和你的初生皮囊。如此一來,裸露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裸露的話題反而像是中産階級的婦女在討論自己該穿哪一件衣服去參加婚禮一般瑣碎:“裸體”隻是過往情境的一項小細節。
想象有一座雕像,薄得不能再薄,靜止但是並不僵硬,觀賞者不可能忽視它,而你隻能探索與凝視。如果你瞪它,它也會瞪你。即使是任意一張最平凡的畫像也是如此。這一切的差彆在於你如何意識到,你與它的凝視的痕跡:像是在狹窄的走廊中彼此注視—或者像是一位祈禱者想象的途徑,而在走廊的兩端一無所有。你隻有一個方式可以接觸它—那就是靜立或凝視。這是這件作品如此薄的原因,因為所有其他的可能性和功能都被排除瞭。它全部的真實被淨化成“被看”的本質。
當賈柯梅蒂活著的時候,你站在他的位置上,遵循他凝視的軌跡,而畫中的人物會像一麵鏡子一樣反射你的凝視。現在他死瞭,或者說現在你知道他死瞭,你不再是模擬他的位置,而是取代瞭他的位置。剛開始好像是畫中的人物先來迴打量你,他凝視,你也迴應。無論你從多遠的小徑來迴,凝視的眼光終會穿透你。
現在看來,賈柯梅蒂終其一生為他自己塑造的主角,像是他未來缺席時的觀察者,觀察他自己的死亡,以及他的“不能被人看透”。
……
前言/序言
約翰·伯格的書,一直是許多西方知識分子的最愛。他敏銳的觀察以及對影像的解讀能力,充滿瞭時代感的寫作風格,讓喜愛藝術、攝影和文學、社會學、文化理論的知識分子津津樂道。事實上,伯格關於藝術的寫作,除瞭獲得藝文界的推崇之外,還擁有許多跨領域的讀者。
1960—1970 年代流行的評論大多受到新馬剋思主義、女性主義或解構主義的影響,因此齣現一種新的“文化理論”,它們研究和應用的範圍,除瞭藝術與文學,也涵蓋瞭社會學、政治學、文化人類學、心理學和大眾傳播學等等。
而如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德裏達(Jacques Derrida)、福柯(Michel Foucault)、拉康(Jacques Lacan)、巴特(Roland Barthes)等人的思想也相繼齣現在藝術與文學批評的領域。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看》這本書,雖然討論的對象是攝影和藝術,卻蘊涵著非常豐富的“認識藝術”的看法。作者在有關攝影、繪畫藝術和雕刻的評論中,就時常從新的、多麵嚮的角度來挑戰舊的美學觀念。
過去,讀貢布裏希(E. H. Gombrich)的西洋藝術史或剋拉剋爵士(Sir Kenneth Clark) 的“ 風景畫論” 時,已經成為“曆史”的美術史研究,或區域風格分析的特色,通常會給我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肯定藝術史學者對“ 曆史風格” 的看法。看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或羅森伯格(Harold Rosenberg)的藝術評論,他們的批評或期許,則會讓我們麵對正在發生變化的“當代藝術思潮”有深刻的感受。伯格聰明而博學,但是他的寫作風格迥異於其他的藝術學者。一方麵是由於他寫作的材料時常以大眾媒體和文化資訊為研究對象,文章裏討論的內容就不隻是藝術,還包括廣告、新聞、文學、攝影、電影、電視等。例如他的暢銷書《觀看之道》(Ways of Seeing ),就是以一種自由而活潑的文體創作,從不同的麵嚮來解讀“視覺與文化”的關聯性。另一方麵可能是由於伯格不經意流露的文學氣息。他細膩的觀察具有穿透力,同時感情豐富纔思敏捷,因此整本書的寫作風格,雖然包含著許多精闢的論點,卻有如散文般雋永,與一般硬邦邦的學術論述大異其趣。
《看》這本書的第一部分,討論動物與人類文明的關係,以及動物在凝視我們時的觀看角度。第二部分記錄著伯格對攝影的觀察心得,思考攝影與視覺傳播之間的互動,探討攝影是如何實踐其在現代社會的功能。文中,他還是不忘以“否定的力量”提醒讀者,要打破我們對照片虛假的自動反應。第三部分,作者把焦點放在不同的“藝術的錶現”,談繪畫、雕刻。文中個彆地討論藝術傢不同的創作目的,並以復雜的感情、人性的觀點來詮釋重要的細節,模擬藝術傢的選擇和觀念。我們會發現大部分的作品,可以說是藝術傢內心對某種主觀感情的發現與肯定。伯格嘗試以“內心加強”的角度分析藝術傢的作品風格,非常具有戲劇性。例如,他可能關心雕刻傢對生命的態度,多過對作品的風格分析。討論賈柯梅蒂之死與曆史性的意義,或漫談羅丹對“性、權力與創造力”的態度時,作者就企圖把藝術創作的經驗以一種心理分析的方式,暗示我們去深入藝術傢的內心世界。(雖然這樣的論點不完全被歐美的藝術史學界認可,被認為是非主流的評論,但它的確為藝術評論注入新的生命力。)
我相信文字修養好的作者,比較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意誌和思想。最好的文字敘述不應該降低讀者的想象力。伯格的纔華和機智無疑是這本書長久以來備受喜愛的因素之一。但翻譯的睏境就在於不同語言的演繹,是一種理解與再創作,有著文化和語言意義上的雙重限製。受限於自己的能力且無法直接與作者聯絡、溝通,在個彆地方我的語意並不是非常的精確,這個中譯本亦有許多未盡之處。唯希望中文版的發行隻是打開一扇窗,可以讓更多的中文讀者有興趣認識約翰·伯格,將來進而去閱讀他的英文原著,感受到他如風一般自由的思想。
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