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同步用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

轻松学同步用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永甫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元器件
  • 同步电路
  • 模拟电路
  • 数字电路
  • 电路分析
  • 应用电路
  • 电子技术
  • 入门教程
  • 实操
  • DIY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6051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1231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即学即用电工电子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编写以突出应用性为出发点,选材讲究、内容精练、层次分明、图文结合、易学易懂,可作为电工、电子行业的从业人员和转岗人员的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也可供大专院校、职校、技校电类专业师生、电子爱好者、家电维修人员学习参考。
双色分栏,重点突出,特别是作者具有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知道读者要什么学什么,符合读者需求,适合初学者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即学即用电工电子技术丛书”的电子元器件篇,主要介绍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器、电位器、特殊用途的敏感电阻器、电容器、可变电容器、电磁式继电器、干簧管和湿簧管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石英晶体、陶瓷谐振元件、压电蜂鸣器、扬声器、耳机、传声器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组成、工作机理、性能特点等基础知识及元器件的选择、使用和检测技能等。?

作者简介

曾在工厂参加产品设计,而后在河北大学电信学院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任河北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燕山大学客座教授。防盗报警装置全书获河北省优秀图书奖。

目录

目录
第1章电阻器与电位器1
1.1电阻器2
1.1.1电阻器的常见种类2
1.1.2电阻器的型号命名和主要技术参数4
1.1.3电阻器的标称值系列和标识方法7
1.2特种固定电阻器10
1.2.1熔断电阻器10
1.2.2水泥电阻器13
1.3电位器16
1.3.1电位器的作用、型号命名和分类16
1.3.2电位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8
1.3.3常用电位器19
1.3.4不同调节方式的电位器23
1.3.5电位器的质量检测26
1.3.6电位器的选用与代换27
同步自测练习题28
同步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30
第2章特殊用途的敏感型电阻器36
2.1敏感型电阻器型号的命名方法37
2.2热敏电阻器38
2.2.1热敏电阻器的种类及命名方法38
2.2.2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39
2.2.3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2
2.2.4热敏电阻器的实际应用44
2.3光敏电阻器47
2.3.1光敏电阻器的型号命名及其电路图形符号47
2.3.2光敏电阻器的工作机理和结构48
2.3.3光敏电阻器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参数49
2.3.4MG型光敏电阻器50
2.3.5光敏电阻器的实际应用50
2.4湿敏电阻器53
2.4.1湿度及湿敏电阻器的分类53
2.4.2烧结型半导体陶瓷湿敏元件54
2.4.3涂覆膜型陶瓷湿敏元件57
2.4.4硅烧结型湿敏电阻器58
2.4.5电阻型结露传感器59
2.4.6常用的湿敏电阻器60
2.4.7湿敏电阻器、结露传感器的实际应用61
2.5电阻型气敏元件62
2.5.1概述63
2.5.2电阻型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63
2.5.3电阻型SnO2系气敏传感器64
2.5.4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应用67
2.6压敏电阻器70
2.6.1压敏电阻器的特性及常见种类70
2.6.2氧化锌压敏电阻器70
2.6.3压敏电阻器的典型应用72
2.6.4选用压敏电阻器的注意事项74
同步自测练习题76
同步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77
第3章电容器85
3.1电容器的基本概念86
3.1.1什么是电容器86
3.1.2电容器的电容量87
3.1.3影响电容器电容量的因素87
3.1.4电容器的分类及其命名方法88
3.2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90
3.2.1电容器的充电过程90
3.2.2电容器的放电过程91
3.2.3从充电、放电过程看电容器的特性92
3.3电容器中的电场能及其应用94
3.4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96
3.4.1电容器的并联96
3.4.2电容器的串联97
3.4.3电容器的混联99
3.5固定电容器99
3.5.1固定电容器的种类100
3.5.2极性固定电容器100
3.5.3有极性电容器――电解电容器107
3.5.4电容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11
3.6可变电容器和半可变(微调)电容器114
3.6.1可变电容器115
3.6.2半可变电容器118
3.6.3可变和半可变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应用119
3.7电容器的质量检测和判别120
3.8常用电容器的使用与选型124
同步自测练习题126
同步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129
第4章电感器135
4.1电感线圈的分类和图形符号136
4.2电感线圈的主要技术参数137
4.3线圈的自感和自感电动势138
4.3.1线圈的自感和自感电动势简介139
4.3.2线圈的电感量139
4.3.3电感线圈中的磁场能140
4.4常用电感线圈的种类和特点142
4.5半导体收音机中的磁性天线和振荡线圈145
4.5.1磁性天线145
4.5.2磁棒的种类146
4.5.3调谐输入回路148
4.5.4磁棒、磁棒线圈和可变电容器的选配149
4.5.5收音机的本机振荡线圈150
4.6电感线圈的检测、选用、使用与代换152
4.6.1电感线圈的检测152
4.6.2电感线圈的选用、使用与代用154
4.7采用磁棒线圈的“随身听”三管收音机155
同步自测练习题159
同步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160
第5章继电器163
5.1继电器的作用、组成和动作原理164
5.2继电器的分类165
5.3继电器的型号命名方法及电路图形符号166
5.4电磁式继电器169
5.4.1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69
5.4.2电磁式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71
5.4.3常用中、小型电磁式继电器172
5.4.4电磁继电器的应用实例173
5.5双金属片温控开关和温度继电器175
5.5.1双金属片温控开关175
5.5.2双金属片温度继电器176
5.5.3双金属片温控开关和温度继电器的应用176
5.6舌簧管继电器177
5.6.1干簧管继电器177
5.6.2其他类型的舌簧管继电器180
5.6.3舌簧管继电器的型号命名和标识181
5.6.4干簧管继电器的应用182
5.7继电器的检测、选用和应用185
5.7.1电磁式继电器的检测185
5.7.2干簧管继电器的检测187
5.7.3电磁式继电器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189
5.8固态继电器192
5.8.1固态继电器的结构、特点和电路图形符号192
5.8.2固态继电器的分类和型号命名193
5.8.3固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194
5.8.4固态继电器的主要参数196
5.8.5通用型固态继电器的应用197
5.8.6超小型固态继电器(JGC型PSSR)的应用200
5.8.7固态继电器的选型及合理使用204
同步自测练习题205
同步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207
第6章石英晶体、陶瓷谐振元件和压电蜂鸣器210
6.1石英晶体谐振器211
6.1.1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分类和型号命名211
6.1.2石英晶体片的压电效应及晶体谐振器212
6.1.3石英晶体谐振器的主要特性及参数215
6.1.4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应用220
6.1.5石英晶体谐振器的检测和使用222
6.2陶瓷谐振元件223
6.2.1陶瓷谐振元件的结构和特性223
6.2.2国产陶瓷谐振元件的型号命名224
6.2.3陶瓷谐振元件的常见种类224
6.2.4国产陶瓷谐振元件的性能和主要技术参数226
6.3压电蜂鸣器228
6.3.1压电陶瓷片的发声原理和结构228
6.3.2压电陶瓷片的主要性能参数230
6.3.3压电陶瓷片的应用232
6.3.4压电效应的可逆性及其应用235
6.3.5压电陶瓷片的检测236
同步自测练习题237
同步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238
第7章电声器件241
7.1电声器件的型号命名242
7.2扬声器243
7.2.1扬声器的电声转换原理243
7.2.2扬声器的种类和特点245
7.2.3扬声器的主要技术参数249
7.2.4电动式薄型YDB?29系列扬声器简介255
7.2.5扬声器的选用和质量鉴别256
7.3耳机和耳塞机258
7.3.1耳机和耳塞机的分类258
7.3.2电磁式和电动式耳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59
7.3.3常见耳机、耳塞机及其主要性能参数260
7.3.4耳机的检查和检测263
7.4HC和HCM系列小型电磁讯响器264
7.4.1电磁讯响器的系列类别和特点265
7.4.2HC?12系列电磁讯响器265
7.4.3HCM?12系列电磁讯响器266
7.4.4HCM12?X系列电磁讯响器267
7.5微型直流音响器268
7.5.1微型直流音响器的结构及种类268
7.5.2微型直流音响器的性能及特点269
7.5.3微型直流音响器的应用270
7.6传声器271
7.6.1传声器的种类271
7.6.2传声器的主要技术参数272
7.6.3动圈式传声器274
7.6.4电容式传声器277
7.6.5驻极体传声器278
7.6.6晶体式传声器286
7.6.7铝带式传声器287
7.6.8炭粒式传声器288
7.6.9近讲式传声器289
7.6.10传声器的应用291
7.6.11传声器的合理安放和正确使用292
同步自测练习题293
同步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294
参考文献297

前言/序言


《电路原理精粹:从基础到实践的深度探索》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电子元器件手册,也非泛泛而谈的“轻松学”入门读物。它致力于带领读者深入探究电子电路的内在逻辑与核心原理,为有志于深入理解电子技术、掌握电路设计与分析能力的读者提供一条严谨而富有成效的学习路径。我们摒弃了碎片化的知识点堆砌,而是着重于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让读者能够从根本上理解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形成功能各异的复杂系统。 第一章: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基石 我们将从最基本的概念——电流、电压和电阻——入手,但绝不仅仅停留在定义层面。我们会深入探讨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能量转化和电荷运动规律。通过对不同材料导电性的微观机理剖析,帮助读者建立对电阻的深刻认识。我们将引入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并以丰富的实例,演示如何运用这些定律分析和简化复杂的电路。本章将强调数学模型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并引导读者掌握建立和求解电路方程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章节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直流电路的深入剖析 直流电路是电子学的起点,但本书将对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讲解。我们不仅会介绍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更会重点讲解等效电路的构建方法,如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这些定理在简化复杂电路分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阻串并联组合电路的分析将不再是机械的计算,而是理解不同连接方式对电路性能影响的过程。我们将深入探讨功率与能量的概念,理解电路中的能量损耗与转化,并引出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此外,本书还将引入电容和电感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即使在稳态情况下,它们也并非完全“无足轻重”,理解其充放电过程对理解交流电路至关重要。 第三章:暂态响应与一阶/二阶电路分析 本书将重点突破对电路动态行为的理解。暂态响应是电子电路中最具挑战性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我们将详细讲解电容和电感的充放电过程,分析其在不同输入信号下的响应曲线,并推导出描述其行为的微分方程。读者将学会如何通过分析微分方程的特征根来判断电路的阻尼特性,理解过阻尼、临界阻尼和欠阻尼状态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二阶电路(RLC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将是本章的重点,我们将系统讲解如何求解二阶微分方程,并分析不同参数配置下电路的谐振现象。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实例,让读者直观地理解电路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 第四章:交流电路分析的奥秘 交流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灵魂。本章将全面介绍正弦稳态分析。我们不再局限于瞬时值,而是引入相量(phasor)的概念,将复杂的正弦信号转化为代数运算,极大地简化了交流电路的分析。读者将深入理解阻抗(impedance)和导纳(admittance)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统一描述电阻、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行为。我们将详细讲解RL、RC和RLC串联、并联电路的阻抗计算和相量分析。谐振现象将在交流电路中得到更深入的探讨,我们将分析谐振频率、品质因数(Q值)以及它们对电路性能的影响,这对于理解滤波器、振荡器等关键电路至关重要。互感和耦合电路的概念也将被引入,揭示电路之间能量传递的更多形式。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路的精妙 在电力系统和许多工业应用中,三相交流电路是不可或缺的。本章将系统介绍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以及它们之间的电压和电流关系。我们将深入分析平衡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理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以及功率因数在电力传输中的重要性。对于非平衡三相电路,我们将介绍对称分量法,这是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能够将复杂的非平衡系统分解为几个平衡的对称分量进行分析。 第六章:电路的瞬态与稳态响应综合分析 在本章中,我们将整合前几章的知识,对电路的完整响应进行分析。我们将探讨全响应(包括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并掌握如何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对各种输入信号下的电路进行分析。拉普拉斯变换是一种强大的数学工具,能够将复杂的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极大地简化了求解过程。我们将分析各种典型输入信号(如阶跃信号、斜坡信号、指数信号)在不同电路中的响应,从而建立对电路动态行为的全面认识。 第七章:非正弦周期信号与傅里叶分析 真实世界中的许多信号并非简单的正弦波,而是由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叠加而成的非正弦周期信号。本章将引入傅里叶级数,使读者能够将任何周期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正弦波(基波和各次谐波)的叠加。我们将讲解傅里叶级数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不同波形(如方波、锯齿波)的傅里叶展开。傅里叶变换作为傅里叶级数的推广,将使我们能够分析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性。通过对信号频谱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设计滤波器,分析信号的失真等问题。 第八章:瞬态和稳态信号的统一分析——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 本章将进一步深化对电路分析的理解,引入更为强大的数学工具——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在连续时间信号分析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示如何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电路的瞬态和稳态响应,包括各种复杂输入信号的情况。对于离散时间信号和数字电路的分析,Z变换是不可替代的工具。我们将介绍Z变换的基本性质,以及如何利用它来分析数字滤波器和离散时间系统。通过对这两种变换的学习,读者将获得一套通用的、强大的电路分析方法论。 第九章:电路的暂态分析与时域分析方法的统一 本章将强调电路分析方法的一致性和系统性。我们将回顾和整合前几章的知识,系统地梳理各种电路分析方法,并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无论是直流电路、交流电路,还是包含电容电感动态过程的电路,我们都将回归到以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为基础,通过数学建模(微分方程、代数方程)来求解。我们将重点探讨时域分析方法(如直接求解微分方程)与频域分析方法(如相量法、拉普拉斯变换)的统一性,帮助读者建立一种更全面、更深刻的电路分析思维。 第十章:电路中的瞬态分析与动态响应的深入探讨 在本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电路的瞬态行为,并着重分析动态响应的特性。我们将分析多阶动态系统,理解其更复杂的响应模式。通过对典型二阶和更高阶电路的深入剖析,读者将能够掌握如何预测和控制电路的瞬态响应,例如过冲、超调、上升时间、稳定时间等参数。我们将还会探讨受迫响应和自由响应的概念,并理解它们如何叠加形成电路的总响应。 第十一章:非线性电路的初步探索 本书将在一定程度上触及非线性电路的概念。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非线性元件,如二极管和三极管,并简要分析它们在电路中的行为特点。虽然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比线性电路复杂得多,但了解其基本原理,有助于读者理解更广泛的电子应用。我们将介绍一些基本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如图解法,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第十二章:电路分析的强大工具:网络函数与系统稳定性 本章将引入“网络函数”这一核心概念,它是描述线性时不变(LTI)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强大工具。我们将详细讲解网络函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它在分析电路频率响应、瞬态响应等方面的应用。网络函数能够清晰地揭示电路的增益、相位特性以及其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系统稳定性问题,理解稳定系统的判据,并学习如何通过分析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设计可靠的电子系统至关重要。 第十三章:电路分析的进阶方法:状态空间分析 为满足读者对更高级分析方法的需求,本章将引入状态空间分析。这是一种用于描述和分析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强大数学框架。我们将介绍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并阐述如何利用矩阵运算来求解和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状态空间方法在现代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掌握它将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贯穿全书的特点: 数学严谨性与物理直观性的结合: 我们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公式的推导和物理意义的阐释,力求让读者在理解抽象概念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背后的物理实在。 丰富的例题与详细的解析: 每章都配备了精心设计的例题,涵盖了不同难度和应用场景,并提供详尽的解题步骤和思路分析,帮助读者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强调思想方法而非死记硬背: 本书并非简单的元器件手册,我们更注重传授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分析思路,引导读者从根本上理解电路的运行规律,而非机械记忆公式。 循序渐进的难度递进: 知识点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确保读者能够逐步建立起稳固的知识体系,避免因早期概念不清而影响后续学习。 与工程应用的关联: 在讲解理论的同时,我们会适当提及这些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让读者看到理论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 本书适合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对电子电路原理有深入探究需求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通过学习本书,您将能够自信地分析各种复杂电路,理解其工作机制,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轻松学同步用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这本书,它的名字虽然暗示了其易读性,但我更关注其在“应用”这一块的深度。作为一名希望在嵌入式开发领域深入发展的学生,我期待书中能够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元器件的功能,而是能详细阐述这些元器件如何被集成到完整的系统中,并实现特定的功能。 我希望看到书中能够有关于微控制器(MCU)内部结构、外设接口(如GPIO、ADC、SPI、I2C等)的详细讲解,以及如何通过编程来控制这些元器件。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的嵌入式项目案例,比如一个简单的LED闪烁程序、一个数据采集系统,或者一个简单的通信模块,并清晰地展示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如何进行硬件连接和软件编写,让学习过程更加直观和有成就感。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轻松学同步用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让我联想到了一些入门级的电子制作指南,虽然“轻松学”听起来很吸引人,但作为一个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和深度的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一些高级的电子元器件,比如FPGA、DSP等,以及它们在现代通信、嵌入式系统等前沿领域的应用。 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关于这些复杂元器件的详细架构介绍、编程模型分析,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实现复杂的算法和功能。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项目案例,展示如何将这些高级元器件集成到实际产品中,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那将是我学习路上的一个宝贵财富。

评分

读完《轻松学同步用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这本书,我感觉它在某些方面确实做到了“轻松学”,尤其是在介绍一些基础元器件的原理和基本应用时,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非常适合初学者快速入门。比如,对于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书中给出了清晰的定义、符号表示以及它们在简单电路中的作用,这对于我这样的电子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不过,我也希望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有更多的内容来拓展我的知识面。我期待书中能够涵盖一些更广泛的元器件类型,比如传感器、执行器、微控制器等,并深入探讨它们在物联网、智能家居、机器人等热门领域的具体应用。同时,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更具象化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利用这些元器件搭建一个简单的智能小车或者环境监测系统,那就更好了,这样我就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应用到实践中,获得更强的成就感。

评分

作为一个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讲解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并能快速上手实践的书籍。偶然间在书店翻到了这本《轻松学同步用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虽然名字听起来很亲切,但内容上我更倾向于它能提供一些更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更贴近实际工程应用的案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轻松学”的层面,而是能让我真正理解不同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复杂电路中扮演的角色。 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对各种元器件的参数特性有详细的解读,比如晶体管的跨导、结电容,运放的带宽、压摆率,以及数字逻辑门的时序特性等等。这些细节对于设计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路至关重要。同时,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元器件选型和替代的指导,在实际项目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找不到完全符合规格的元器件,或者需要根据成本、供货周期等因素进行替换,这时候一本能够提供选型策略的书籍将会非常有帮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硬核”的内容,帮助我建立扎实的元器件理论基础,为将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对于《轻松学同步用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这本书,我最看重的是它在“同步用”这个概念上的体现。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元器件的参数和功能,更能清晰地展示不同元器件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如何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同步”它们。比如,在设计一个电源模块时,如何根据输入电压、输出电流、效率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功率器件、滤波元件和控制芯片,并使它们之间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经典的电路设计模板,并对这些模板进行深入的解析,解释每个元器件的选择依据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电路调试和故障排除的技巧,因为在实际项目中,调试往往是花费时间最多的环节,如果能从中获得一些实用的指导,将非常有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