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風靡歐洲30餘年,23次再版的心理學指南。
《心理學入門》(修訂版)根據德語、荷蘭語、波蘭語、西班牙語各種版本所引起的積極反響做瞭全新修訂。
日常的事例、大眾化的語言、教會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心理學。
雙色印刷,插圖版,圖文並茂。
《心理學入門(修訂版)》自2011年在國內齣版以來,備受讀者歡迎,考慮廣大讀者的需要,再版時定價由原來的88降低為68元,刪除參考文獻部分,同時,修訂瞭原版譯稿中不準確甚或錯愕之處。
作者用耳熟能詳的語言進行描述,選用專業術語慎之又慎。
該著不略過基礎的知識,告訴讀者目前心理學各流派迴答瞭什麼問題,又留下哪些問題。
“啓動自我體驗”,作者力求描述和解釋每一位讀者在自己和朋友或熟人身上能夠觀察到的心裏過程。
插圖、列錶、舉例、擴展信息,全書欄目豐富,綱舉目張。
根據德語、荷蘭語、波蘭語、西班牙語各種版本所引起的積極反響做瞭全新修訂。
德奧是心理學的故鄉,中國確實亟需補補心理學這一課。
內容簡介
《心理學入門(修訂版)》根據德語、荷蘭語、波蘭語、西班牙語各種版本所引起的積極反響做瞭全新修訂。書中作者運用耳熟能詳的語言進行描述,選用專業術語很謹慎,涵蓋基礎的心理學知識,告訴讀者目前心理學各流派迴答瞭什麼問題,又留下哪些問題?作者啓動自我體驗,力求描述和解釋每一位讀者在自己和朋友或熟人身上能夠觀察到的心裏過程。作者采取大量插圖、列錶、舉例、擴展信息,欄目豐富,綱舉目張,便於讀者理解。德奧是心理學的故鄉,當代中國確實亟需補補心理學這一課。
作者簡介
格爾德米·策爾(Gerd Mietzel),1936年生於呂貝剋,德國心理學傢,大學主修心理學和教育學。1971年以來任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授。著有多部關於心理學方麵的專著,深入淺齣,深受讀者喜愛。
內頁插圖
目錄
1.心理學的宗旨、觀點和應用
1.1.研究人的行為和經曆是心理學的任務
1.2.心理學是研究領域
1.2.1.科學研究的目的
1.2.2.科學調查的若乾特徵
1.3.關於人類行為的觀點
1.3.1.科學心理學的開端
1.3.2.近代的理論觀點
1.4.應用心理學的若乾工作領域
1.4.1.教育心理學
1.4.2.健康心理學
1.4.3.環境心理學
1.4.4.犯罪和司法心理學
1.4.5.臨床心理學
1.4.6.勞動心理學、企業和組織心理學
1.5.後續章節展望
2.人類的發展心理學:基礎和開端
2.1.發展心理學的目的
2.2.發展心理學的基本問題
2.2.1.發育的連續性或者間歇性
2.2.2.遺傳—環境問題
2.3.齣生前的發育
2.4.齣生
2.4.1.齣生的正常過程
2.4.2.分娩並發癥
2.5.童年早期
2.5.1.身體運功機能的發育
2.5.2.視力的發育
2.5.3.社會—情感聯係的發育
2.5.4.認知功能的發育
2.5.5.語言能力的發育
2.5.6.符號功能
2.6.學齡前兒童
2.6.1.認知發育
2.6.2.社會發展
2.7.入學兒童
2.7.1.認知發育
2.7.2.道德判斷力的發育
2.7.3.友情關係的發展
3.青春期和成年後的發展
3.1.青春期
3.1.1.入學兒童和成年人之間的發育階段
3.1.2.身體上的變化
3.1.3.認知發育
3.1.4.父母的教育方式
3.1.5.重新調整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3.1.6.尋找自我身份
3.2.成人期
3.2.1.成年期發展的若乾基礎
3.2.2.所選擇的領域的發展
3.2.3.人到中年
3.2.4.身體變化:成功養生的其他例子
3.3.人生的終點
3.3.1.近期曆史上關於死亡的觀念的改變
3.3.2.對死亡的恐懼
3.3.3.麵臨死亡時的情感反應
4.感覺心理學
4.1.感覺係統
4.1.1.感覺器官的一般功能
4.1.2.心理物理學
4.2.感覺數據的解析
4.2.1.感受和感覺之間的區彆
4.2.2.信號發現理論
4.3.視覺器官的結構和作用方式
4.3.1.電磁波是視覺感覺印象的基礎
4.3.2.接受物理能量並轉化為神經搏動
4.3.3.中樞神經係統處理和傳遞視覺信息
4.4.解釋色覺的理論
4.5.形狀感覺
4.5.1.加工視覺信息的等級結構
4.5.2.形狀感覺中的格式塔原則
4.6.對運動的感覺
4.7.用單眼或雙眼觀看時的距離感覺
4.8.文化對感覺的影響
4.9.人的意識
4.9.1.意識的特徵
4.9.2.意識和注意力
5.學習的基本過程
5.1.學習是行為變化的過程
5.2.學習的理論
5.2.1.經典的條件反射
5.2.2.工具性條件反射
5.2.3.操作性條件反射
5.2.4.從認知角度看條件反射
5.2.5.愛德華·托爾曼的認知學習理論
5.2.6.從嘗試行為和失敗行為到認識
5.2.7.在觀察中學習
6.記憶心理學
6.1.記憶是信息處理
6.1.1.感覺記錄器:感官刺激的入口
6.1.2.短期記憶
6.1.3.長期記憶
6.2.記憶能力的提高
6.2.1.設計練習活動的建議
6.2.2.記憶術
7.問題的解決及其前提
7.1.思維
7.1.1.形象的錶象:沒有感官刺激的感覺
7.1.2.概念的形成和運用
7.1.3.推斷性思維
7.2.問題的解決
7.2.1.解決問題的過程的研究
7.2.2.早期經驗妨礙問題的解決
7.3.解決問題的行為是智力的錶現
7.3.1.智力的特徵
7.3.2.探求智力測試方法:途徑和歧途
7.3.3.智力研究之路:從結果到過程
8.動機心理學
8.1.有動機的行為:特徵描述和闡釋
8.1.1.有動機的行為的特徵
8.1.2.覺察到有目的的行為方式的差彆是進行解釋的前提
8.1.3.為有動機行為所作的解釋和虛假解釋:本能論
8.2.關於具體動機的理論
8.2.1.進食行為及其解釋
8.2.2.攻擊行為及其解釋
8.2.3.促進學習動機的若乾條件
8.2.4.感覺經曆是取得成績的結果
8.2.5.意願心理學
9.情感心理學
9.1.情感的特徵和分類
9.1.1.人的情緒的組成
9.1.2.自主神經係統的作用
9.1.3.對未來感情的預知
9.2.解釋情感的理論觀點
9.3.主觀幸福感:特徵和産生
9.3.1.主觀幸福感的個人原因和社會原因
9.3.2.富裕和主觀幸福感
9.3.3.社會比較和主觀幸福感
9.3.4.促進産生幸福感的條件
9.4.通過錶情社會地傳遞情感
9.4.1.錶達情感是為瞭增進理解
9.4.2.情感錶達的生物學的和經驗的前提
9.4.3.所錶達的情感對旁觀者的影響
9.4.4.在社會狀況下錶達情感的規則
9.4.5. “僞裝”情感的可能性
9.5.通過體態和手勢社會地傳達情感
9.6.情商
10.社會過程心理學
10.1.社會的感覺
10.1.1.社會公式及其功能
10.1.2.個人感覺過程中的歸因
10.1.3.偏見心理學
10.2.從相遇到社會吸引
10.2.1.促進産生第一次社會接觸的條件
10.2.2.促進相互吸引的條件
10.2.3.通過愛情建立社會情感聯係
10.3.群體對成員的影響:適應
10.3.1.經典實驗
10.3.2.接受社會影響的不同原因
10.3.3.多數人對持異見者的反應
10.3.4.持異見者改變多數人的信念
參考文獻(略)
譯後記
前言/序言
心理學入門(修訂版)
《心理學入門》第一版是在二十多年前,即1979年齣版的。藉齣版本版之機,我要嚮一直喜歡和支持本書的朋友們錶示感謝。在德語國傢以及荷蘭、波蘭和西班牙對本書的積極反響激勵我對這個第十二版作全新修訂。其中擴充瞭對發展心理學知識的敘述,使之更加詳細:對人從受孕到死亡的整個一生的變化都進行瞭敘述和解釋。
在各章節文字安排方麵,像以前的各個版本一樣,我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聯係,包括較復雜的聯係,用大多數讀者所熟悉的語言進行描述。常用的專業術語雖然也作介紹和解釋,但是總的說來使用的時候慎之又慎。
2.任何科學研究工作都麵臨一個要必須解釋清楚的問題。要讓感興趣的人瞭解某些知識,就不能略過最基礎的問題,否則就會增加讀者理解的難度,甚至無法理解。因此,在下麵的文字安排方麵始終注意告訴讀者,本書介紹的研究成果解決瞭哪些難題,迴答瞭哪些問題。
3.科學心理學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其研究對象是人。在我們介紹這門科學的知識時,就要始終著眼於這種與人的直接關係。因此,一方麵,在本書中將反復介紹作用於單個人、影響其思想、感覺和行為的條件和結果。相應的信息主要放在信息框裏,讀者在每一個章節中都能看到;另一方麵,心理學不是在實驗室中研究無名無姓的人的科學,更確切地說,心理學這個專業是力求描述和解釋每一位讀者在自己身上、在朋友或熟人身上都能夠觀察得到的過程。通過反復提齣的“啓動自我體驗”,以提醒讀者:他正在看到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知識。
4.《心理學入門》這本書嚮讀者介紹的是現實的理論,其中列舉大量例子反復說明心理學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以及如何運用心理學的問題。
我要感謝安雅·沙佩(杜伊斯堡)在本書收尾工作中給予的大力支持,她用批判的眼光閱讀瞭一二清樣並提齣瞭許多有益於改善本書的意見。我還要衷心感謝烏蘇拉·馬婭女士,她不厭其煩地為我開啓通往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豐富資源的大門。此外她還幫我消除瞭清樣中的大量不足之處。此外,我還要特彆感謝我的妻子漢內洛蕾·米策爾以及安妮·拜恩女士和沃爾夫岡·拜恩先生,他們完整、認真和仔細地閱讀瞭我的最終定稿。
最後,我衷心感謝所有給本書以前各個版本提齣建議和修改意見的讀者,同時也希望本版的讀者不吝賜教,以便我在以後齣版新版的時候給予注意和改善。
格爾德·米策爾
2004年鼕於杜伊斯堡
探索心靈的奧秘,開啓智慧的人生 你是否曾對人類行為的復雜性感到好奇?是否想過是什麼驅動著我們的選擇,又是什麼塑造瞭我們的思想和情感?是否渴望更深刻地理解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從而構建更和諧、更有意義的生活?如果這些問題曾在你心中縈繞,那麼,一本深入淺齣的入門讀物將是你最佳的嚮導。 我們所要介紹的這本書,並非直接提供某個特定領域的心理學知識,而是為你推開認識心靈這扇宏偉之門,指引你踏上探索人類內心世界的壯麗旅程。它將為你構建一個全麵的框架,讓你得以鳥瞰心理學的廣闊圖景,理解這門學科的核心理念、發展脈絡以及它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緊密聯係。 認識心理學:一門關於“我們”的科學 首先,這本書會帶領我們思考一個根本問題:什麼是心理學?它不是抽象的理論堆砌,也不是玄而又玄的哲學思辨,而是一門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思想、情感、行為及其背後生理和心理機製的學科。它試圖迴答“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做?”“為什麼我們會那樣感受?”“我們的想法是如何形成的?”等一係列關乎“我們”自身的問題。 這本書會通過生動的案例、清晰的闡釋,讓你明白心理學是如何從早期的哲學思辨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嚴謹的科學的。你將瞭解到,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如此廣泛,從嬰兒的啼哭到成人的決策,從個體的學習到群體的互動,從潛意識的衝動到有意識的思考,無不包含在心理學的探索範疇之內。它關注的不僅是異常的心理狀態,更是健康人群的正常心理活動,因為理解正常,纔能更好地辨識和應對異常。 心理學的主要分支:理解心靈的多維視角 為瞭讓你對心理學有一個整體的認識,這本書將詳細介紹這門學科的幾個主要分支。這並非讓你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傢,而是讓你瞭解不同視角如何共同構築起對人類心靈的完整理解。 發展心理學: 你將學習到,人類的心靈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生命的不同階段經曆著持續而深刻的變化。從嬰兒期的認知發展,到青少年期的身份認同,再到成年期的社會角色轉變,最後到老年期的智慧沉澱,發展心理學揭示瞭生命全程中心理能力的演變規律。你或許會從中理解自己的成長曆程,或是更能體諒身邊不同年齡段的人。 認知心理學: 這個分支將帶你深入探索人類的思維過程。記憶是如何儲存和提取的?我們是如何學習新知識的?注意力是如何分配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語言是如何理解和産生的?你將瞭解到,我們每天都在進行著無數復雜的認知活動,而認知心理學則嘗試用科學的實驗和模型來解析這些活動背後的機製。這不僅能讓你更有效地學習和記憶,還能讓你更清晰地認識到思維的局限性與潛力。 社會心理學: 當我們置身於人群之中,我們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是個體在社會情境中的心理現象。你將瞭解到群體動力、社會影響、人際關係、偏見與歧視等方麵的知識。為什麼人們會屈從於群體壓力?是什麼導緻瞭助人行為或旁觀者效應?理解這些,將有助於你更好地理解社會現象,並改善自己的人際交往。 人格心理學: 為什麼有些人天生就比較外嚮,而有些人則相對內斂?是什麼造就瞭我們獨特而穩定的個性特徵?人格心理學探討的是個體的獨特性、穩定性和持久性的心理特徵。你將接觸到關於不同人格理論的介紹,理解人格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以及它對我們行為模式的影響。這能幫助你更深入地認識自己,也能讓你對他人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臨床心理學與谘詢心理學: 當心靈齣現睏擾,我們又該如何尋求幫助?這兩個分支關注的是心理健康的維護和心理問題的乾預。你將瞭解到常見的心理疾病及其癥狀,以及心理治療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這本書並非提供治療方案,而是讓你瞭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專業心理學在幫助人們走齣睏境方麵的作用。這也能讓你在麵對自己或他人可能遇到的心理難題時,擁有更理性的態度和更清晰的認識。 生理心理學與神經心理學: 我們的大腦和身體是如何與我們的心理活動相互作用的?生理心理學研究的是心理過程的生物學基礎。你將瞭解到大腦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神經遞質、荷爾濛等生物因素對情緒、行為和認知的影響。這種跨學科的視角,能讓你更深刻地理解身心閤一的道理,認識到生理健康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探索的基石 理解心理學,也離不開對其研究方法的認識。這本書會為你介紹心理學傢是如何通過科學的研究來探索心靈的奧秘的。你將瞭解到,心理學研究絕非憑空猜測,而是依賴於嚴謹的實驗設計、細緻的觀察記錄、可靠的數據分析以及科學的理論建構。 你將接觸到諸如實驗法、觀察法、調查法、案例研究法等不同的研究方法。瞭解這些方法,能讓你更客觀地看待心理學研究的成果,辨彆信息的真僞,避免被片麵的說法所誤導。你會明白,每一個心理學理論的背後,都凝聚著無數研究者的智慧和努力。 心理學與我們的生活:理論的實踐價值 這本書最令人興奮的部分,在於它會將抽象的心理學理論與我們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緊密聯係起來。你將發現,心理學並非遙不可及的象牙塔裏的學問,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教育領域: 瞭解學習的心理機製,如何更有效地學習和教學。 工作場所: 理解團隊閤作、領導力、員工激勵等,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 人際關係: 掌握溝通技巧、理解衝突解決之道,建立更和諧的傢庭和社交關係。 自我成長: 認識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培養積極心態,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健康生活: 理解壓力管理、情緒調節,促進身心健康。 這本書將通過各種貼近生活的例子,讓你親身感受到心理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它將成為你理解世界、理解他人、更重要的是理解自己的有力工具。 開啓你的心靈之旅 總而言之,這本書將為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心理學入門體驗。它不會讓你在海量的理論中迷失方嚮,也不會讓你在復雜的術語中望而卻步。相反,它將以清晰的邏輯、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案例,引領你一步步走進心理學的世界。 它是一個起點,是你認識心靈這片廣闊大陸的第一個坐標。通過閱讀這本書,你將獲得理解人類行為的鑰匙,擁有更敏銳的觀察力,更深刻的洞察力,以及更智慧的處事方式。這將是一場思想的啓迪,一次心靈的洗禮,讓你以全新的視角去審視自己,審視他人,審視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 準備好開啓你的心靈探索之旅瞭嗎?這本書將是你最忠實的嚮導,帶你發現隱藏在每個行為、每個情感背後的深刻意義,最終,讓你活齣更理解、更豐富、更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