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您学汽车钣金修复

手把手教您学汽车钣金修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昌凤 编
图书标签:
  • 汽车钣金
  • 汽车维修
  • DIY
  • 修复
  • 钣金修复
  • 汽车美容
  • 手把手教程
  • 汽车技术
  • 损伤修复
  • 车辆保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04146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1957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手把手教您学修车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8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汽车钣金修复是汽车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书采用详细的步骤结合实景照片图的形式,介绍了有关汽车钣金修复的基础知识、必会技能等,读者阅读起来就像有个师傅“手把手”教您一样。

内容简介

  《手把手教您学汽车钣金修复》系统地讲述了汽车钣金修复知识、汽车车身结构及拆装、汽车装饰件更换与调整、汽车钣金修复工艺与步骤、汽车钣金件的切割与焊接、车身结构件变形的校正与修复、钣金件修复技巧、汽车表面的涂装等内容,是一本全面掌握汽车车身修复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书籍。
  本书以“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内容编排,简单实用,易学易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读者更快、更好地掌握汽车钣金修复技术。本书是广大一线钣金维修技工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供汽车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汽车钣金修复知识 1
第一节 钣金修复常用工具 2
一 车身整形通用工具 2
二 车身外形修复机 7
三 等离子弧切割机 8
四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9
五 铝焊机 10
六 点焊机 11
七 车身大梁校正设备 11
八 凹陷拉拔工具 14
九 气动工具 15
十 电动工具 16
第二节 钣金技师素质与安全知识 17
一 钣金技师素质 17
二 钣金技师的安全与防护 19
三 工具设备的安全操作 20
第三节 汽车钣金修复事故的预防 22
一 事故预防方法 22
二 工作守则 23
第二章 汽车车身结构及拆装 25
第一节 车身的结构概述 26
一 车身的特点与结构形式 26
二 车身的组成结构 27
第二节 车门构件的更换与调整 29
一 车门的拆卸与安装 29
二 车门拉手的更换 33
三 车门锁闩的更换 36
四 车门玻璃及调节器的更换 37
五 车门玻璃的调节 38
六 车门窗装饰件的更换 39
第三节 保险杠的更换与调整 40
一 前保险杠的拆卸与安装 40
二 后保险杠的拆卸与安装 42
第四节 发动机盖相关部件的调节与更换 43
一 发动机盖的调节 43
二 发动机盖支撑杆的更换 44
三 发动机盖锁控制拉索总成的更换 45
四 发动机盖拉手的更换 46
五 发动机盖锁闩的更换 47
第五节 车身前部翼子板更换 48
一 车身左前部翼子板更换 48
二 车身右前部翼子板更换 49
第六节 车身玻璃的更换 50
一 前风窗玻璃的更换 50
二 后风窗玻璃的更换 53
三 天窗玻璃的更换 55
第七节 车架更换 56
一 副车架的更换 56
二 前纵梁的更换 57
第三章 汽车装饰件更换与调整 59
第一节 车外装饰件更换与调整 60
一 前格栅罩的更换 60
二 前格栅的更换 61
三 翼子板内衬的更换 62
四 风窗玻璃侧装饰件的更换 63
五 车顶定形件的更换 65
第二节 车内装饰件更换与调整 66
一 车顶内衬的拆装与更换 66
二 地毯的更换 68
三 仪表台的拆卸与安装 70
四 天窗内相关部件的拆装与更换 72
第四章 汽车钣金修复工艺与步骤 78
第一节 汽车钣金修复工艺 79
一 车身钣金件修复工艺 79
二 车身结构件的修复方法 84
三 汽车车身修复测量工艺 88
第二节 汽车碰撞修复步骤 93
一 损伤诊断 93
二 确定维修方案 95
三 拉伸校正 97
四 焊接修整 97
五 装复与验收 99
第五章 汽车钣金件的切割与焊接 100
第一节 汽车钣金件的切割 101
一 钣金件的割断方法 101
二 钣金件焊点的拆解 102
三 铜焊的拆解 104
四 翼子板的分割 104
第二节 汽车钣金件焊接 106
一 汽车钣金件焊接概述 106
二 CO2气体保护焊 106
三 电阻点焊 115
四 氧-乙炔焊 120
第六章 车身结构件变形的校正与修复 127
第一节 钣金件的整形与校正 128
一 敲击整形修复钣金件 128
二 拉出凹陷整形修复钣金件 129
三 修平刀修复钣金件 132
四 表面收缩整形修复钣金件 133
五 钣金件皱褶的展开修复 134
六 火焰加热校正修复钣金件 135
第二节 车身结构件校正与修复 136
一 车身结构件校正原理 136
二 车身结构件校正注意事项 137
三 车身大梁拉伸校正与修复 137
四 立柱的拉伸校正与修复 139
五 基座部位拉伸校正与修复 141
六 横梁部位拉伸校正与修复 142
第七章 钣金件修复技巧 143
第一节 汽车车身修复技巧和方法 144
一 车身伤痕的修复技巧 144
二 车身凹凸的修补技巧 145
三 撑拉法修复技巧 146
四 车身锈蚀的修理技巧 147
五 填充填料和重新喷漆 149
第二节 车身表面凹坑的检查与修复 151
一 车身凹坑的检查 151
二 车身表面小坑的修复 152
三 车身表面漫坑的修复 154
四 车身表面死点坑的修复 155
五 车身表面小包的修复 156
六 车身表面漫包的修复 156
七 车身表面尖包的修复 157
第三节 车身塑料件的修复与更换 158
一 常用汽车塑料件的类型及鉴别 158
二 塑料件的焊接 161
三 塑料钣金件的修理 163
四 塑料件的粘接与修补 165
第八章 汽车表面的涂装 168
第一节 传统的车身底层涂装 169
一 底层涂装前表面处理 169
二 刮灰 171
三 底漆涂装 174
第二节 车身面漆涂装 175
一 车身面漆喷涂前的准备 175
二 车身面漆涂装工艺 176
三 车身面漆喷涂的方法和技巧 179
四 车身面漆层的干燥 183
第三节 塑料件面漆涂装 183
一 汽车塑料件常用的涂料 183
二 汽车塑料件的喷涂前处理 184
三 硬塑料件的喷涂 185
四 软塑料件的喷涂 186
参考文献 188

前言/序言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汽车钣金修复知识、汽车车身结构及拆装、汽车装饰件更换与调整、汽车钣金修复工艺、汽车钣金件的切割与焊接、车身结构件变形的校正与修复、钣金件修复技巧、汽车表面的涂装等各方面内容,帮助读者全面掌握汽车修复技能知识和操作方法。
  本书以“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内容编排,简单实用,易学易懂。从汽车钣金修复工作的新理念出发,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读者更快、更好地掌握汽车钣金修复技术。本书是广大一线钣金维修技工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供汽车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本书由李昌凤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李富强、李素红、朱其福。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汽车维修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并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补充完善。
  编者


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实战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汽车专业院校师生及汽车空调系统深度爱好者精心编写的实战型专业技术手册。本书聚焦于当前主流车型广泛应用的汽车空调系统,系统性地梳理了从基础原理到复杂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全流程技术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现代化汽车空调系统的精髓。 第一部分:汽车空调系统基础理论与结构解析 本部分是理解空调系统工作机制的基石。我们将从热力学、制冷剂循环原理入手,深入剖析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一章:制冷循环原理的深度剖析 详细阐述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四个核心环节:蒸发、压缩、冷凝、节流。不仅限于传统教材的描述,更结合实际工况(如不同海拔、不同环境温度下系统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进行案例分析。重点讲解R134a和新型环保制冷剂R1234yf的物性差异、系统兼容性要求以及加注规范。 第二章:空调系统核心部件的结构与功能 对空调系统的“五大件”进行拆解式介绍: 1. 压缩机技术升级: 变排量控制(如PAG/POC、电磁离合器工作原理、怠速补偿功能)与固定排量压缩机的结构区别、故障模式分析。 2. 冷凝器与散热管理: 讲解冷凝器的结构演变(管片式、双排管)、高效散热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以及与电子扇、空调控制模块的联动关系。 3. 膨胀阀/热力膨胀阀与干燥瓶/储液器: 深入解析热力膨胀阀的过热度调节机制,以及干燥瓶内干燥剂失效的后果与更换标准。 4. 蒸发器与气流组织: 探讨蒸发器在座舱内部的布置对除湿效果和制冷效率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止和清除蒸发箱内部的霉菌污染。 第三章:空调系统控制与电气集成 现代空调系统是高度电气化和电子化的产物。本章侧重于控制逻辑: 传感器网络: 环境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高低压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读取、正常范围判断及失效代码解读。 鼓风机与风道控制: 鼓风机调速模块(SMC/BMC)的工作原理,风向切换伺服电机(执行器)的故障判断方法。 自动恒温控制(A/C Automatic System): 详细讲解PID控制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以及人机交互界面(IHMI)的逻辑切换。 第二部分:空调系统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实战 本部分强调“边测边修”的理念,提供一套严谨、高效的故障排查流程。 第四章:制冷性能的量化评估与初步检测 掌握标准化的性能检测流程: 1. 环境条件记录: 确定检测时的环境温度、湿度和太阳辐射强度。 2. 压力与温度图谱分析: 提供不同车型、不同制冷剂在标准工况下的高压、低压压力参考值,并结合排气温度、进出风口温差进行综合判断。 3. “三高”、“三低”故障模式辨识: 快速锁定高压高、低压低(制冷剂不足/堵塞)或高压低、低压高(压缩机效率下降)等常见问题。 第五章:电气系统故障的精准定位 针对空调系统常见的电气故障,提供工具使用指南: 万用表与示波器应用: 如何检测压缩机离合器线圈的电阻和感应电压,判断控制单元(ECU/BCM)是否发出正确的激活信号。 压力开关/传感器信号验证: 通过短接或替换测试,判断是传感器本身故障还是线路信号传输问题。 真空与泄漏检测: 使用电子检漏仪(包括卤素检漏仪和氦质谱检漏仪的简易操作)定位微小泄漏点,并讲解管道系统耐压测试的标准。 第六章:机械故障的深入诊断与维修 重点处理压缩机、冷凝器堵塞等机械部件问题: 1. 压缩机异响与抱死分析: 如何通过听诊器判断压缩机内部异响的部位(如轴承、柱塞),以及判断离合器与皮带的打滑状态。 2. 系统堵塞的识别与处理: 如何通过压力变化特征(如低压侧压力反常升高或高压侧温度异常)判断干燥瓶或膨胀阀堵塞,以及不同堵塞情况下的冲洗与更换方案。 3. 冷凝器散热效率下降的维护: 清洗流程、更换标准以及更换时对制冷剂系统进行彻底抽真空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特殊空调系统与维护保养 本部分涵盖了高级技术和预防性维护策略。 第七章:现代汽车空调系统的特殊技术 电动空调(E-A/C)系统: 详细解析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使用的电动压缩机的工作原理、高压安全操作规范以及驱动单元(MCU)的诊断流程。 热泵系统: 讲解热泵系统如何在冬季实现制热功能,包括四通换向阀的工作逻辑与故障排查。 第八章:空调系统的深度维护与预防性保养 空调系统的长效运行依赖于定期的维护: 1. 制冷剂与冷冻油的更换: 强调不同压缩机对冷冻油(POE, PAG等)的选择要求,以及如何准确计算和补充油量。 2. 系统清洁与除味: 介绍管道内油污和水分的清除方法,蒸发箱的泡沫清洁技术,以及空调滤清器的选择与更换周期。 本书配备了大量的实车故障案例、标准电路图节选和操作步骤图示,确保读者能够将理论知识无缝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独立、高效地处理绝大多数汽车空调系统的疑难杂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新手小白的救星!我一直对手撕钢板啊、车身拉伸啊这些概念感到云里雾里,感觉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手才能搞定。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平易近人,它没有一开始就甩给你一堆复杂的术语,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一步一步地把我从最基础的工具认识讲起,然后才慢慢深入到实际操作的细节。特别是关于如何判断钣金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选择合适的修复工具那块,写得特别清晰,图文并茂的解析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大致摸清门道。我之前总觉得钣金修复是个需要天赋的活儿,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它更像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正确方法来打磨的技术。看完第一部分,我对未来的学习方向一下子就明朗了许多,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了。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踏入汽车维修这个行业,但又害怕被技术细节吓退的朋友们。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它对不同品牌、不同年代车型的共性与特殊性做了很好的区分。我注意到,它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而是针对德系车严苛的公差要求和日系车相对灵活的结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比如,在处理复杂的双层钢板搭接部位时,作者提供的解决方案考虑到了不同制造商的设计哲学。这对于那些希望能够服务于更广泛客户群体的维修技师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我以前修车时总觉得不同国家的车修起来感觉完全不一样,这本书终于帮我理顺了这些差异背后的逻辑,让我对汽车设计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整体行文流畅,语言充满了工程师特有的严谨性,但又不失温度。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的结构设计看得出作者对教学方法有着深刻的理解。我特别欣赏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做了完美的融合。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公式堆砌,而是每一个技术点后面都会紧跟着一个对应的维修场景分析,这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尤其是在讲解一些高强度钢板的焊接和塑形技巧时,它用了非常直观的步骤分解,甚至连操作时手部应该保持的角度和力度都有细致的描述,这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很少见的。我感觉作者是把我放在了他旁边的工位上,手把手地指导我完成每一个步骤。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我觉得我对整个修复流程的掌控感提升了好几个量级。

评分

对于一个已经有几年经验的钣金师傅来说,要找一本能真正带来新知和突破的书真的很难,市面上的书大多是基础知识的重复。然而,这本书在“疑难杂症”的处理环节,展现了超凡的功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处理因碰撞导致的内应力释放”那一章,这通常是经验主义者才会注意到的细节,但作者却将其系统化地整理成可学习的模块。它不是教你“怎么做”,而是教你“为什么这样做最有效”。书中对一些修复失败案例的剖析也非常诚恳和具有建设性,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远比自己摸索要快得多。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一些操作习惯,确实有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它不是终点,但它绝对是一个能让人技艺产生质变的跳板。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内容会不会过于陈旧,毕竟汽车技术更新换代很快。但令我惊喜的是,书中对现代高科技材料如铝合金车身和新型复合材料的处理方法都有涉及,这表明作者紧跟行业前沿。更让我赞叹的是,它对于如何确保修复后的车身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论述非常到位。很多修理厂只注重外观的恢复,但这本书非常强调“内在美”——也就是结构安全。它详细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地方不能过度加热,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测量工具来保证修复精度,而不是仅仅依靠经验判断。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职业操守的强调,让这本书的价值瞬间拔高了好几个档次,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行业准则的导读。

评分

不错,好书(?▽?)

评分

送货速度,搞活动买的,价格还行吧

评分

打到几点就到家带你飞年纪飞机的解答解答

评分

很好,非常棒物流超级快

评分

多看看书,对自己的爱车更了解一些,有用!

评分

这个书是不错的,值得购买,一本好书

评分

除了包装,都还可以,书本内容对于初学者有参考作用,干了半年以上的就不值得买了,我买了一看后悔死了,全是简单的理论,实用性不大。

评分

内容很丰富,对了解爱车有帮助。

评分

哎,毕竟开**店的,也属于*啊。叹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