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構築物設計與計算(第三版)

水處理構築物設計與計算(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尹士君,李亞峰 等 著
圖書標籤:
  • 水處理
  • 構築物設計
  • 計算
  • 環境工程
  • 給排水工程
  • 第三版
  • 工程設計
  • 工藝計算
  • 結構設計
  • 行業標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44505
版次:3
商品編碼:1174613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4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從事水處理和環境保護方麵的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管理和科研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等相關專業師生。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水資源的利用和消耗日益增加,水環境汙染更加嚴重,進一步加劇瞭城市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已成為製約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書依據新版相關給水排水工程設計規範對第二版的內容進行瞭更新和增補,特彆是對設計例題進行瞭增加和補充,使其內容更加詳細、更適用於實際工程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共十九章,重點介紹各種水處理構築物的設計和計算方法,如何進行水處理工藝流程的選擇、設計參數的選取和池型的確定,各種構築物主要細部構造的設計,輔助配套設施、設備的選擇和設計。介紹各種水處理構築物的工藝特點、適用條件、基本構造和運行操作方法。盡量用圖錶和設計舉例的方法進行編寫,力求簡明易懂,成為從事水處理和環境保護方麵的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管理和科研人員,以及高等院校師生的參考書和資料庫。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物理和化學法處理構築物
第一章重力分離3
第一節沉砂池3
一、沉砂池的作用與分類3
二、沉砂池設計的一般規定3
三、平流式沉砂池的設計與計算3
四、竪流式沉砂池的設計與計算6
五、圓形渦流式沉砂池的設計與計算8
六、多爾沉砂池的設計與計算10
七、曝氣沉砂池的設計與計算11
第二節廢水處理中的沉澱池13
一、沉澱池的作用與分類13
二、沉澱池設計的一般規定14
三、平流式沉澱池的設計與計算15
四、竪流式沉澱池的設計與計算19
五、輻流式沉澱池的設計與計算22
六、斜闆(管)沉澱池的設計與計算26
七、迷宮斜闆沉澱池的設計與計算29
第三節給水處理中的沉澱池30
一、平流式沉澱池30
二、斜管(闆)沉澱池31
第四節汙泥濃縮池34
一、重力濃縮池的設計與計算34
二、氣浮濃縮池的設計與計算37
第五節隔油池40
一、平流式隔油池的設計與計算40
二、斜闆式隔油池的設計與計算42
三、小型隔油池43
第六節二次沉澱池43
一、二次沉澱池的兩項負荷44
二、二次沉澱池的設計流量44
三、池邊水深的建議值44
四、二次沉澱池的汙泥區容積44
第二章混凝45
第一節混凝劑配製及投加45
一、常用混凝劑45
二、混凝劑的配製和投加45
三、加藥間及藥庫45
四、設計計算舉例46
第二節混閤46
一、管式混閤46
二、水力混閤48
三、水泵混閤49
四、機械混閤49
第三節絮凝反應51
一、隔闆絮凝池52
二、摺闆絮凝池55
三、網格絮凝池57
四、機械絮凝池60
第三章澄清67
第一節機械攪拌澄清池67
一、機械攪拌澄清池設計一般規定68
二、設計計算公式68
三、設計計算舉例68
第二節水力循環澄清池77
一、水力循環澄清池設計一般規定77
二、設計計算公式79
第三節脈衝澄清池79
第四節懸浮澄清池80
第四章篩濾81
第一節格柵81
一、格柵的分類與構造81
二、格柵的設計與計算82
第二節濾池86
第五章氧化還原98
第一節藥劑氧化還原法98
一、氧化法98
二、還原法100
第二節電解法101
一、電解槽的結構與設計101
二、脈衝電解103
三、電解氧化103
第三節臭氧氧化104
第四節其他氧化還原法106
一、空氣氧化106
二、光氧化109
三、金屬還原110
第六章吸附111
第一節吸附反應器111
一、固定床111
二、移動床112
三、流化床112
四、計算公式113
五、計算實例115
第二節吸附劑的再生116
一、加熱再生117
二、藥劑再生118
三、化學氧化119
第七章氣浮120
第一節散氣氣浮120
一、散氣氣浮裝置與設備120
二、散氣氣浮裝置的設計與計算120
第二節溶氣氣浮122
一、加壓溶氣氣浮122
二、真空溶氣氣浮127
第三節電解氣浮127
一、電解氣浮裝置127
二、電解氣浮裝置的設計與計算127
第八章中和處理129
第一節廢水的中和處理及常用的中和劑129
一、中和處理方法129
二、常用的中和藥劑129
第二節酸堿廢水中和法130
一、酸性或堿性廢水需要量計算130
二、中和處理設備計算130
第三節藥劑中和法131
一、酸性廢水的藥劑中和處理131
二、堿性廢水的藥劑中和處理134
第四節過濾中和法134
一、普通中和濾池134
二、升流式膨脹中和濾池136
三、過濾中和滾筒138
第九章化學沉澱法139
第一節氫氧化物沉澱法139
第二節硫化物沉澱法142
第三節碳酸鹽沉澱法144
一、石灰軟化法144
二、石灰純堿軟化法144
三、石灰石膏軟化法144
第四節鹵化物沉澱法144
一、氯化銀沉澱法144
二、氟化物沉澱法145
第五節其他沉澱法145
一、鋇鹽沉澱法145
二、鐵氧體沉澱法145
三、磷酸鹽沉澱法147
第十章膜分離法148
第一節反滲透148
一、反滲透膜的性能148
二、反滲透的工藝流程148
三、反滲透設備的設計計算150
四、設計計算舉例150
第二節超濾151
一、超濾的特徵151
二、膜裝置151
三、超濾的工藝流程152
四、設計計算舉例152
第三節納濾153
一、納濾的特徵153
二、納濾膜的性質153
三、納濾係統工藝設計154
四、納濾的應用155
第四節電滲析155
一、離子交換膜的選擇設計155
二、電滲析的工藝流程156
三、電滲析工藝設計156
四、設計計算舉例157
第十一章離子交換159
第一節離子交換劑159
一、離子交換樹脂的製造與命名159
二、離子交換劑的選擇性159
三、廢水水質對離子交換樹脂交換能力的影響160
四、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保存、使用和鑒彆161
五、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162
第二節離子交換設備162
一、固定床離子交換器162
二、移動床、流動床離子交換器163
三、設計計算164
第三節電鍍廢水離子交換法165
一、含鉻廢水離子交換法165
二、含鎳廢水離子交換法168
第十二章相轉移分離法170
第一節吹脫法170
一、吹脫設備170
二、設計方法171
三、吹脫過程的影響因素172
第二節汽提法172
一、汽提設備173
二、浮閥塔設計方法173
三、汽提法在水處理中的應用174
第三節萃取法174
一、萃取劑的選擇175
二、萃取設備175
三、塔式萃取設備的設計176
四、萃取法應用舉例177
第四節結晶177
一、基本原理177
二、結晶的方法及設備178
三、結晶法應用舉例——從廢酸洗液中迴收硫酸亞鐵179
第五節蒸發180
一、蒸發設備181
二、蒸發法在水處理中的應用182
第十三章消毒184
第一節消毒方法的分類及特點184
第二節消毒工藝設計185
一、液氯消毒185
二、二氧化氯消毒186
三、漂粉精消毒186
四、次氯酸鈉消毒187
五、氯胺消毒187
六、臭氧消毒187
七、紫外綫消毒187
第十四章汙泥脫水190
第一節汙泥調節190
一、汙泥加藥調節190
二、汙泥淘洗調節191
第二節汙泥機械脫水191
一、真空過濾脫水機191
二、加壓過濾脫水機193
三、帶式過濾脫水機194
四、離心脫水機195
第三節汙泥乾化場197
一、汙泥乾化場的構造及設計參數197
二、計算公式199
第四節汙泥烘乾199
一、設計參數199
二、計算公式200

下篇生物法處理構築物
第十五章活性汙泥法203
第一節活性汙泥法的分類及特點203
一、活性汙泥係統的基本工藝流程203
二、活性汙泥法的分類及主要特徵203
第二節活性汙泥係統的設計方法203
一、設計內容203
二、設計方法及計算公式205
第三節曝氣係統設計206
一、需氧量計算206
二、曝氣裝置207
三、空氣管道設計214
第四節完全混閤式活性汙泥係統215
一、完全混閤式曝氣池215
二、完全混閤曝氣沉澱池216
三、延時曝氣法217
四、設計舉例217
第五節推流式活性汙泥係統220
一、傳統推流式曝氣池220
二、漸減曝氣法曝氣池220
三、分段曝氣法曝氣池221
四、汙泥再生法曝氣池221
五、吸附再生法曝氣池221
六、高負荷法曝氣池222
七、設計舉例223
第六節淺層曝氣、深層曝氣、深井曝氣曝氣池227
一、淺層曝氣池227
二、深層曝氣池227
三、深井曝氣池227
四、設計舉例228
第七節純氧曝氣池232
一、純氧曝氣法的特徵232
二、純氧曝氣池的類型232
三、工藝設計233
四、設計計算舉例233
第八節氧化溝236
一、氧化溝的分類及特徵236
二、卡羅塞(Carrousel)氧化溝237
三、交替運行式氧化溝238
四、奧貝爾(Orbal)氧化溝239
五、一體化氧化溝240
六、氧化溝曝氣設備241
七、氧化溝工藝設計242
八、氧化溝設計舉例246
第九節間歇式活性汙泥係統248
一、SBR工藝的特徵248
二、ICEAS係統249
三、CAST係統250
四、CASS係統250
五、DAT-IAT係統250
六、UNITANK係統251
七、SBR工藝的設備251
八、工藝設計252
第十節生物吸附降解法253
一、AB法的工藝特徵253
二、工藝設計254
三、工程實例254
第十一節生物脫氮除磷係統255
一、生物脫氮工藝255
二、生物除磷工藝256
三、同步脫氮除磷工藝258
四、工藝設計259
第十六章生物膜法261
第一節生物濾池261
一、普通生物濾池261
二、高負荷生物濾池263
三、塔式生物濾池267
第二節生物轉盤269
一、構造269
二、設計數據269
三、計算公式271
四、設計計算舉例271
第三節生物接觸氧化法273
一、構造273
二、設計數據273
三、計算公式274
四、設計計算舉例274
第四節曝氣生物濾池275
一、構造275
二、設計參數277
三、計算公式277
四、設計計算舉例278
第十七章厭氧生物處理係統282
第一節厭氧生物處理係統的分類282
一、厭氧生物處理法的特點282
二、厭氧生物處理法的分類282
第二節厭氧生物處理構築物282
一、普通消化池282
二、接觸消化工藝283
三、上流式厭氧汙泥床283
四、厭氧顆粒汙泥膨脹床284
五、厭氧生物濾池285
六、厭氧轉盤285
七、厭氧流化床285
八、厭氧復閤床反應器286
第三節厭氧生物處理構築物的設計286
一、厭氧生物處理工藝的適用範圍286
二、厭氧消化的影響因素287
三、厭氧消化的設計和控製因素288
四、消化池的構造和配套設備290
五、設計舉例293
第十八章自然生物處理係統296
第一節穩定塘296
一、穩定塘的分類與特徵296
二、穩定塘工藝設計296
三、穩定塘工藝流程298
四、設計舉例298
第二節土地處理係統299
一、土地處理係統的分類與特徵299
二、土地處理係統設計299
三、設計舉例304
第十九章膜生物反應器308
第一節膜生物反應器的分類308
一、膜分離生物反應器308
二、膜-曝氣生物反應器309
三、萃取-膜生物反應器309
第二節膜生物反應器的特徵309
一、膜生物反應器的特點309
二、膜生物反應器的能耗310
第三節膜生物反應器的工藝流程及設計311
一、單池一體式MBR工藝311
二、分置式MBR工藝311
三、MBR兩級脫氮工藝312
四、序批式MBR工藝312
參考文獻314
《水處理構築物設計與計算(第三版)》:一本嚴謹的工程技術指南 本書是獻給水處理工程領域的專業人士、在校學生以及一切緻力於改善水環境、保障飲用水安全和處理工業廢水的研究者與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它並非一本泛泛而談的科普讀物,也不是一本空洞的理論手冊,而是一部以嚴謹的工程科學為基石,以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為導嚮,集理論、計算、實例與規範於一體的權威性技術專著。 核心內容聚焦: 本書的精髓在於係統地闡述水處理構築物的設計理念、計算方法、結構要求以及施工要點。它深入剖析瞭各種水處理工藝所對應的構築物,從源頭到末端,涵蓋瞭給水處理和汙水處理兩大核心領域。 一、 給水處理構築物:保障生命之源的堅實基礎 在日益增長的人口和工業化進程中,安全、可靠的飲用水供應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水處理構築物設計與計算(第三版)》將為您揭示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技術。 水源工程與預處理構築物: 針對不同水源(地錶水、地下水)的水質特點,本書詳細介紹瞭取水構築物(如進水口、集水井)的設計原則,包括進水量計算、水力條件分析、防淤泥堵塞措施等。對於預處理階段,如篩除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則會深入探討進水泵站、格柵間、進料池等構築物的設計要點,包括流量控製、設備選型、電氣控製等。 混凝沉澱構築物: 這是去除水中膠體雜質和懸浮物的核心環節。本書將詳細講解不同類型沉澱池(如平流式、輻流式、竪流式、斜闆沉澱池)的設計依據,包括水力停留時間、錶麵負荷、過流速度的計算與控製,以及混閤器、加藥器等輔助構築物的選型與布置。通過生動的圖示和嚴謹的公式推導,讀者將深刻理解這些構築物如何高效地分離固體顆粒。 過濾構築物: 過濾是深度淨化水質的關鍵步驟。本書將全麵介紹各種過濾構築物,包括快濾池、慢濾池、壓力濾池、活性炭過濾器等。設計計算部分將側重於濾料的粒徑、有效深度、濾速的選擇,以及反衝洗(包括氣水反衝洗)的設計與計算,確保過濾效果的穩定性和濾池運行的經濟性。 消毒構築物: 保證飲用水的衛生安全,消毒環節不可或缺。本書將聚焦於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綫消毒等常用消毒構築物的工藝設計與計算,包括消毒劑投加量、接觸時間、接觸池結構的設計,以及相關的安全防護措施。 其他給水處理構築物: 此外,本書還將涉及清水池、配水構築物(如水泵房、配水管網)、汙泥脫水與貯存構築物等,從整體上看,為讀者構建瞭一個完整、高效的給水處理係統。 二、 汙水處理構築物:守護綠色生態的環保屏障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飛速發展,汙水排放對水體環境造成瞭巨大壓力。本書將為您提供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設計建造能夠處理各種類型汙水,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汙染的構築物。 汙水收集與預處理構築物: 針對城市汙水和工業廢水,本書將詳細分析其來源、水量變化規律和水質特點。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汙水泵站、格柵間(包括粗格柵和細格柵)、沉砂池等預處理構築物的設計,強調其在去除大塊雜質、沉澱砂石、減輕後續處理負荷方麵的作用,並提供詳細的計算方法和設備選型指導。 一級處理構築物(沉澱): 撇去初步處理後,一級沉澱池(如平流式、輻流式、竪流式沉澱池)是去除懸浮固體和浮渣的關鍵。本書將詳細闡述其設計參數,如汙泥停留時間、錶麵負荷、過流速度,並結閤實際工程案例,指導讀者如何優化設計以達到最佳的固液分離效果。 二級處理構築物(生化處理): 這是汙水處理的核心環節,也是本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好氧生物處理: 廣泛應用的活性汙泥法(包括普通活性汙泥法、A/O、A2/O、SBR等)、生物膜法(如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等工藝的構築物設計將得到詳盡的闡述。內容涵蓋瞭曝氣池(包括曝氣係統設計、溶解氧控製)、二沉池(用於泥水分離)、汙泥迴流與剩餘汙泥排放係統的計算與設計。 厭氧生物處理: 對於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厭氧工藝(如厭氧消化池、UASB反應器)是重要的選擇。本書將介紹其基本原理、設計參數(如容積負荷、水力停留時間)以及反應器結構的設計。 三級處理與深度處理構築物: 在常規生化處理後,為滿足更嚴格的齣水標準,通常需要進行三級處理。本書將涉及過濾(如砂濾、微濾)、吸附(如活性炭吸附)、膜處理(如超濾、納濾、反滲透)等工藝的構築物設計,以及消毒構築物(與給水部分類似,但針對汙水處理的齣水水質特點)。 汙泥處理與處置構築物: 汙水處理會産生大量的汙泥,其妥善處理是環保的關鍵。《水處理構築物設計與計算(第三版)》將深入講解汙泥濃縮池、消化池、脫水構築物(如帶式壓濾機、離心機)以及汙泥貯存和運輸設施的設計與計算,強調其處理效率、能耗和環境影響。 三、 貫穿全書的設計理念與計算方法 水力計算: 無論是給水還是汙水,精確的水力計算是所有構築物設計的基礎。本書將提供一套完整的水力計算體係,包括流量的計算與分配、流速的控製、水頭損失的計算、滯留時間分析等,並結閤實際工程中的復雜情況進行深入探討。 結構設計與材料選擇: 水處理構築物需要承受水壓力、土壤壓力、溫度變化以及腐蝕性介質的影響,因此其結構安全至關重要。本書將涵蓋常用的建築材料(如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磚石等)的選擇原則、結構形式的設計(如擋土牆、池體結構、蓋闆等),以及相關的結構計算和配筋設計。 施工技術與質量控製: 理論設計需要轉化為實際工程。《水處理構築物設計與計算(第三版)》也將包含對施工工藝、質量檢驗標準、安全管理等方麵的指導,確保設計方案的有效落地。 相關規範與標準: 本書充分參考並引用瞭國傢及行業內最新的設計規範和技術標準,例如《室外給水設計標準》、《給水排水工程構築物技術規程》、《城鎮汙水處理廠工藝設計要求》等,確保設計方案的閤規性和前瞻性。 本書的獨特價值: 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閤: 本書不僅提供瞭紮實的理論基礎,更強調計算方法的實用性。書中每一個計算公式的推導都有清晰的邏輯和實際意義,並配以大量的算例,幫助讀者掌握計算技巧。 圖文並茂,直觀易懂: 大量精美的示意圖、流程圖和結構圖,直觀地展示瞭各種構築物的形態、內部構造和水流過程,極大地提升瞭學習效率。 案例豐富,緊貼工程實際: 書中穿插瞭多個典型工程的案例分析,涵蓋瞭不同規模、不同處理工藝的設計思路和計算過程,使讀者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工程中。 緊隨技術前沿: 及時更新瞭最新的水處理技術和工藝,如膜技術、高級氧化技術等在構築物設計中的應用,確保本書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適用讀者群體: 給排水工程師、環保工程師、市政工程專業技術人員: 作為案頭必備的參考工具書,指導日常工程設計工作。 高校相關專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等)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學習水處理工程原理、掌握構築物設計方法的理想教材。 從事水處理設備製造、施工、運營管理的技術人員: 深入理解構築物的設計理念,提升工作效率和專業素養。 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 為科研工作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工程實踐的藉鑒。 《水處理構築物設計與計算(第三版)》是一部集理論深度、計算精度、工程實踐與規範指導於一體的綜閤性技術專著,將成為您在水處理工程領域攻堅剋難、創新發展的強大助手。

用戶評價

評分

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在內容更新和與時俱進方麵的努力非常到位。作為第三版,它顯然吸納瞭近些年水處理技術,尤其是膜技術、高級氧化等新興領域的最新發展和規範修訂。我特意對比瞭之前的一些舊版資料,能明顯感受到內容在適應現代環保要求上的調整和深化。例如,對於新汙染物(如微量有機汙染物)的處理構想和相應的構築物適應性探討,都有相當篇幅的介紹,這錶明作者團隊緊跟行業脈搏,而不是滿足於固守舊有的知識體係。這種對最新規範和技術前沿的把握,使得這本書不僅是迴顧過去經驗的總結,更是指導未來工程實踐的有力工具,確保我們所學的知識不會很快過時,具有長久的參考價值。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發現它在案例的選取和分析上展現瞭極高的實用價值和前沿視野。它所引用的工程實例並非泛泛而談的理論模型,而是選取瞭當前行業內非常典型且具有代錶性的項目,覆蓋瞭從市政到工業廢水處理的多個重要領域。更重要的是,對於每個案例,作者不僅展示瞭最終的構築物設計成果,還深入剖析瞭設計決策背後的考量——為什麼選擇這種結構形式,當時的進水水質和齣水標準是如何影響計算參數的選擇等等。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分析方式,極大地拓寬瞭讀者的思路,使人不再滿足於套用公式,而是開始思考設計背後的工程哲學和經濟性權衡。這對於提升個人的設計綜閤能力,遠比死記硬背規範要有效得多。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嚴謹性與人文關懷的平衡感。雖然麵對的是工程技術領域,內容本身要求高度的精確性,但作者在敘述過程中,並沒有陷入那種乾巴巴、充滿術語的“技術報告腔調”。相反,文字流暢,錶達準確,讀起來有一種沉穩可靠的感覺。在處理那些容易引起爭議或存在多種設計流派的分歧點時,作者通常會客觀地呈現不同學派的觀點和計算基礎,並給齣推薦或適用的場景,這種中立且專業的態度,極大地增強瞭教材的可信度。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霸道地灌輸單一標準,而是鼓勵讀者去理解不同方法的適用邊界,培養一種批判性思維,這對於在多變實際工程環境中工作的專業人士而言,是極其寶貴的品質。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邏輯結構和知識遞進安排印象非常深刻。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采取瞭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漸進式教學方法。開篇的章節總是圍繞最基礎的概念和原理展開,語言通俗易懂,即便是跨專業的讀者,也能迅速建立起對水處理這個大體係的基本認知。隨著章節的推進,難度和深度逐步增加,每一個新的知識點都巧妙地建立在前一個知識點的基礎上,使得學習過程如同爬樓梯一般,每一步都堅實而穩固,很少齣現“斷裂感”或者理解上的巨大鴻溝。特彆是對於一些復雜的設計規範和計算方法,作者似乎深諳讀者的睏惑點,總能在關鍵處輔以大量的實際案例分析,將抽象的公式和規範變得具體可感,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的工程師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學習路徑圖。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確實讓人眼前一亮,裝幀精美,紙張質量也無可挑剔,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製作的。光是封麵設計,那種簡潔而又帶著專業氣息的風格,就讓人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內頁的印刷清晰度極高,即便是復雜的圖錶和公式,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對我們這些需要反復查閱和學習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尤其是那些結構示意圖,綫條流暢,標注詳盡,即使是初次接觸這類圖紙的新手,也能很快抓住重點。當然,作為一本專業書籍,內容固然是核心,但如此用心的外部呈現,無疑為閱讀體驗加分不少,讓人更願意投入時間去鑽研其中的知識點,而不是被模糊不清的圖文搞得心煩意亂。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瞭齣版方對讀者的尊重和對自身專業水準的自信,值得點贊。

評分

大傢看看,一開始我看目錄還跟高興,可是翻著翻著就翻瞭好張白紙,白紙前後內容不連續,明顯就是沒印上,可惜我在書上都寫上名字瞭,也退不瞭。但是一定要讓大傢知道這種情況,太失望瞭,大傢看我拍的照片,白白的,內容呢,我想看內容,怎麼這樣齣書呢?太不負責任瞭!

評分

搞不懂怎麼新書也好翹起一個角,而且還這麼髒;並且新書封麵還會有這麼嚴重的破損不理解!不愉快的購書經曆。

評分

早就想買瞭,終於到手瞭,要好好看看。

評分

不錯,寫得很詳細。

評分

很好的教學參考書,不錯

評分

一般般啦,,,見到老師有一本我纔買的

評分

也就哪樣.書背麵被摺過,印記很明顯.包裝人員太水,坑, 書還可以

評分

搞不懂怎麼新書也好翹起一個角,而且還這麼髒;並且新書封麵還會有這麼嚴重的破損不理解!不愉快的購書經曆。

評分

一般般啦,,,見到老師有一本我纔買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