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根據2015新民間藉貸司法解釋編寫,為民間藉貸的規範操作和風險管控提供指引,是預防和解決民間藉貸糾紛的實用指導。
內容簡介
《民間藉貸操作指引與糾紛解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藉貸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規定》(法釋[2015]18號)等最新法律文件,從民間藉貸操作規範和常見糾紛解決的角度入手,按照“基本原理”“實務難題”“案例精析”“法條索引”的體例進行架構,力圖為民間藉貸的規範操作提供指引,並對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實務難題提供解決方法。同時,通過律師對相關真實案例的點評和分析,揭示實踐中糾紛多發風險點,展現法院對民間藉貸案件的裁判思路和觀點,為民間藉貸糾紛的預防與解決提供指導。
作者簡介
陳興良,男,1964年齣生,浙江光正大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高級律師,溫州市律師協會建築與房地産專業委員會主任,溫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民盟浙江省社會與法製委員會副主任、溫州市微聯盟協會副會長。擅長金融、建築與房地産領域的訴訟及非訴訟法律事務。榮獲溫州市“十佳律師”、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先進個人、溫州市第十一屆人大履職優秀代錶、溫州市律師行業建設突齣貢獻奬等稱號。閤著《民間融資實務操作與法律風險防範》(中國法製齣版社)、《光正大律師論辯精選》(法律齣版社)、《婚姻與傢庭案件律師實務策略》(法律齣版社)等圖書。在法學刊物上發錶《論旅遊糾紛中的精神損害賠償》、《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應對法治保障研究》等多篇論文。
目錄
《民間藉貸操作指引就糾紛解決》目錄
第一章民間藉貸概述
第一節民間藉貸基本內容
第二節民間藉貸法律適用
第三節民間藉貸利弊分析
第二章民間藉貸主體
第一節自然人之間藉貸
實務難題
1. 如何確認自然人的年齡?
2. 如何確認精神病人?
3. 如何認定限製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藉款效力?
案例精析
未成年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藉款無效
第二節自然人與企業之間藉貸
實務難題
1. 企業嚮社會個人藉款是否閤法有效?
2. 企業嚮內部職工藉款是否閤法有效?
3. 企業嚮內部職工齣藉資金是否閤法有效?
4. 企業嚮社會公眾齣藉資金是否閤法有效?
5. 公司嚮股東提供藉款是否閤法有效?
6. 公司直接嚮董事、監事、高管提供藉款是否閤法有效?
案例精析
執行董事嚮公司藉款未還,股東可提起訴訟
第三節企業之間藉貸
實務難題
企業之間藉貸到底有效還是無效?
案例精析
企業之間因生産經營需要臨時藉貸有效第四節介紹人、見證人
實務難題
1. 介紹人是否承擔過失介紹責任?
2. 介紹人惡意介紹是否承擔責任?
3. 介紹人占有藉款如何承擔責任?
案例精析
行為人在藉據上簽名是見證還是保證第五節P2P網絡藉貸
實務難題
P2P網絡藉貸有何法律風險?
案例精析
通過P2P網絡藉款未償還按照民間藉貸下判
第三章民間藉貸閤同
第一節民間藉貸閤同形式
實務難題
1. 口頭藉貸如何舉證?
2. 藉貸與聯營、投資混淆法律後果如何?
3. 藉條、藉據缺少一方主體如何處理?
案例精析
1. 口頭藉貸不能舉證閤意敗訴
2. 名投資實藉貸的“迴報率”如何認定
3. 持有藉款債權憑證的人推定為債權人
第二節民間藉貸閤同內容
實務難題
1. 約定藉貸數額與實際提供藉款數額不一緻如何處理?
2. 藉款數額使用小寫有何風險?
3. 沒有約定藉款用途有何風險?
4. 藉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案例精析
藉款數額筆誤如何認定
第三節附條件、附期限藉貸閤同
實務難題
1. 齣藉人不正當阻止條件成就承擔什麼責任?
2. 藉款人不正當促成條件成就有何責任?
3. 附生效期限到來時齣藉人不提供藉款怎麼辦?
4. 附生效期限到來時藉款人不接收藉款怎麼辦?
案例精析
投資款為何被判轉為藉款
第四節民間藉貸閤同的成立與生效
實務難題
1. 自然人之間藉貸何時生效?
2. 其他主體之間訂立的藉貸閤同是實踐閤同還是承諾閤同?
案例精析
藉款閤同因齣藉人未提供藉款而未生效
第五節民間藉貸閤同無效
實務難題
1. 如何確認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閤同,損害國傢利益?
2. 如何確認惡意串通,損害國傢、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 如何確認以閤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 如何確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 如何確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製性規定?
6. 套取銀行貸款高利轉貸是否有效?
7. 以藉入資金或者集資資金又轉貸牟利是否有效?
8. 民間藉貸閤同無效承擔什麼責任?
案例精析
以閤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藉貸無效
第四章民間藉貸利息
第一節利率規範
實務難題
1. 《規定》實施前約定利率在《規定》實施後發生糾紛如何處理?
2. 逾期還款的利息如何計付?
3. 藉貸違約金如何計付?
案例精析
逾期利息和違約金相加不得超過最高利率限製
第二節預先扣除利息
實務難題
1. 如何處理齣藉人預先扣除利息?
2. 藉款人自願承受預先扣除利息怎麼處理?
3. 預先扣除利息不損失藉款人利益如何處理?
案例精析
預先扣除利息應按實際藉款數額還本付息
第三節復利
實務難題
1. 復利閤法還是違法?
2. 復利超過最高利息限度如何處理?
第四節高利貸
實務難題
1. 高利貸的界限是年利率24%還是36%?
2. 法院如何正確處理高利貸?
案例精析
法律不保護高利貸上加復利
第五節利率、利息糾紛及處理
實務難題
1. 無息藉貸和利息約定不明如何處理?
2. 利率約定爭議如何解決?
3. 利息支付期限糾紛如何解決?
4. 提前還款利息糾紛如何解決?
案例精析
口頭約定利率舉證不能被判無息藉貸
第五章委托代藉
第一節委托代藉
實務難題
1. 如何防範口頭委托代藉的舉證風險?
2. 代藉人以自己名義齣具藉條、藉據怎麼辦?
3. 如何防範虛假代藉?
4. 代藉人擅自占用代藉資金如何處理?
案例精析
藉款人不承認代藉行為的,責任如何承擔
第二節無權代藉
實務難題
1. 藉款人如何行使追認權?
2. 齣藉人如何行使催告權?
3. 藉款人如何行使否認權?
4. 齣藉人如何行使撤銷權?
5. 如何防範無權代藉風險?
案例精析
無權代藉人不當收取藉款應當返還
第三節錶見代理
實務難題
1. 代藉權終止後繼續代藉是否構成錶見代理?
2. 持有藉款人印章等代藉是否構成錶見代理?
3. 藉款人允許或明知無權代藉人以其名義代藉是否構成錶見
代理?
4. 藉款人過失緻代藉人越權代藉是否構成錶見代理?
案例精析
藉條蓋上公司印章構成錶見代理
第四節代錶行為
實務難題
1. 代錶人越權藉款由誰承擔償還責任?
2. 代錶人以企業名義藉款但由個人使用如何處理?
3. 代錶人以個人名義藉款但用於企業如何處理?
4. 藉款閤同有法定代錶人簽名而沒蓋上企業印章的如何處理?
5. 如何防範代錶行為帶來的法律風險?
案例精析
法定代錶人藉款並擔保是否構成代錶行為
第六章民間藉貸之債轉讓
第一節債權轉讓
實務難題
1. 債權轉讓是否需要藉款人同意?
2. 債權轉讓如何通知藉款人?
3. 在轉讓本金時利息是否同時轉讓?
4. 擔保權是否隨債權同時轉讓?
5. 藉款人對債權轉讓如何行使抗辯權?
6. 如何防範債權轉讓風險?
案例精析
債權消滅後再轉讓無效
第二節債務轉移
實務難題
1. 齣藉人未同意債務轉移卻接受第三人清償如何處理?
2. 債務轉移無效造成損失由誰承擔?
3. 第三人無償還能力受讓債務怎麼處理?
4. 如何處理與第三人代償關係?
5. 債務轉移後擔保人是否繼續承擔擔保責任?
案例精析
第三人受讓債務負有清償責任
第三節債權債務法定轉移
實務難題
1. 企業閤並後債權如何轉移?
2. 企業分立後債權如何轉移?
3. 企業閤並後的債務如何轉移?
4. 如何防範企業閤並分立帶來的債權風險?
案例精析
企業藉款後分立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第四節債權債務抵銷
實務難題
1. 非法債權能否抵銷閤法債務?
2. 單方強行抵銷怎麼辦?
3. 一方對債務尚有爭議可否抵銷?
4. 何時提起債務抵銷糾紛訴訟?
案例精析
債權已抵銷再行使債權敗訴
第七章民間藉貸債務清償
第一節債務清償
實務難題
1. 如何確認履行期限?
2. 如何確定債務履行地?
3. 還款資金交付給第三人如何處理?
4. 本息清償順序如何確定?
5. 互負債務未抵銷如何履行?
案例精析
履行債務主體不當仍應償還藉款
第二節按份債務清償
實務難題
1. 約定按份藉款不按份償還如何處理?
2. 藉款人內部約定按份償還可否對抗齣藉人?
案例精析
按份使用共同藉款不得對抗連帶責任
第三節連帶債務清償
實務難題
1. 未約定債務責任方式如何處理?
2. 共同連帶藉款人內部如何追償?
3. 連帶責任變更為按份責任有何風險?
案例精析
連帶債務轉變為按份債務後再主張連帶清償敗訴
第四節閤夥企業清償債務
實務難題
1. 閤夥人如何行使先予清償抗辯權?
2. 部分閤夥人先行清償怎麼處理?
3. 普通閤夥人如何分擔閤夥企業債務?
4. 協議分擔債務是否須經全部閤夥人同意?
5. 協議分擔債務未經債權人同意如何處理?
6. 新閤夥人對閤夥企業的債務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7. 退夥人對閤夥企業的債務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8. 閤夥人在閤夥企業終止時有何債務責任?
案例精析
閤夥企業不能清償的債務由閤夥人連帶清償
第五節由第三人履行債務
實務難題
1. 與債務轉移混淆如何處理?
2. 與第三人承諾代償混淆如何處理?
3. 如何防範“由第三人履行債務”的法律風險?
案例精析
本案是債務轉移還是由第三人履行債務
第六節嚮第三人履行債務
實務難題
1. 與債權轉讓混淆如何處理?
2. 與指定受領混淆如何處理?
3. 藉款人未嚮第三人履行債務如何處理?
第七節夫妻債務清償
實務難題
1. 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和清償?
2. 夫妻個人債務如何認定和清償?
3. 離婚時共同債務如何清償?
4. 離婚後共同債務如何清償?
5. 如何處理藉離婚名義逃避債務?
6. 如何認定夫妻共同財産?
7. 如何認定夫妻個人財産?
案例精析
一方藉款後離婚仍應共同償還
第八節繼承債務清償
實務難題
1. 放棄遺産繼承是否繼承債務?
2. 共同繼承遺産如何清償繼承債務?
3. 不同繼承方式並存如何清償繼承債務?
案例精析
繼承債務與個人債務的區分與認定
第九節藉款債務免除
實務難題
1. 齣藉人反悔免債如何處理?
2. 齣藉人嚮第三人錶示免除是否有效?
3. 附條件免債如何處理?
4. 齣藉人免債損害其債權人利益如何處理?
5. 免除藉款債務所涉的擔保責任如何處理?
案例精析
免除部分藉款人債務與其他連帶藉款人發生糾紛如何處理
第十節藉款人不履行債務的違約行為及責任
實務難題
1. 如何認定藉款人不履行債務的違約行為?
2. 藉款人違約承擔什麼責任?目錄
第八章民間藉貸擔保
第一節保證擔保
實務難題
1. 如何理解“具有代為清償債務能力”?
2. 哪些人不能作為保證人?
3. 口頭保證閤同是否成立?
4. 如何理解連帶責任保證?
5. 如何理解一般保證?
6. 如何理解共同保證?
7. 如何理解混閤擔保?
8. 如何確定保證責任範圍?
9. 如何處理保證期間的有關問題?
10. 如何處置債權轉讓中的保證責任?
11. 如何處置債務轉移中的保證責任?
12. 保證人對保證閤同無效如何賠償?
案例精析
連帶保證與一般保證的區分與認定
第二節抵押擔保
實務難題
1. 哪些財産可以設定抵押?
2. 法律禁止哪些財産抵押?
3. 約定抵押物歸齣藉人所有是否有效?
4. 抵押權在什麼情況下設立?
5. 放棄抵押權對其他擔保人有何影響?
6. 抵押與租賃關係如何處理?
7. 抵押人可否轉讓抵押物?
案例精析
藉款人提供物權擔保未登記的應免除相應保證責任
第三節質押擔保
實務難題
1. 口頭質押閤同是否成立?
2. 約定絕質是否有效?
3. 如何理解動産質押?
4. 動産質權未登記是否設立?
5. 提供法律禁止轉讓的動産齣質如何處理?
6. 齣質人不交付質物承擔什麼責任?
7. 齣藉人拒絕占有質物如何處理?
8. 質物保管不善造成損失由誰承擔責任?
9. 如何理解財産權利質押?
10. 財産權利質押有哪些風險需要防範?
案例精析
1. 動産質押必須交付質物而無須登記
2. 股權質押閤同未按約登記是否生效
第九章民間藉貸糾紛訴訟
第一節抵押物追及權訴訟
實務難題
1. 抵押權人行使追及權有何條件限製?
2. 受讓人善意取得抵押物怎麼辦?
案例精析
房産抵押未登記而行使追及權無效
第二節擔保物代位權訴訟
實務難題
1. 行使擔保物代位權需要哪些條件?
2. 被擔保債權未到期怎麼辦?
3. 代位金可能被轉移怎麼辦?
4. 如何提起代位權訴訟?
案例精析
擔保物權代位效力可及代位物
第三節債上代位權訴訟
實務難題
1. 如何理解怠於行使到期債權?
2. 如何理解“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3. 行使代位債權數額有哪些限製?
4. 次債務人嚮誰履行債務?
5. 藉款人在代位權訴訟中處於什麼地位?
案例精析
次債務人應否嚮齣藉人償還藉款
第四節撤銷權訴訟
實務難題
1. 如何理解藉款人放棄到期債權?
2.如何理解藉款人無償轉讓財産?
3. 如何理解藉款人以明顯不閤理的低價轉讓財産?
4. 如何確定撤銷權訴訟的當事人?
5. 齣藉人在什麼時間內行使撤銷權?
6. 如何確定債權的請求範圍?
案例精析
藉款人未償還藉款將房産贈與兒子被撤銷
第五節抵押物價值保全權訴訟
實務難題
1. 行使抵押物價值保全權需要哪些條件?
2. 如何行使抵押物價值保全權?
3. 如何提起抵押物價值保全訴訟?
案例精析
抵押物價值保全效力及於提前收迴藉款
第六節齣藉人申請財産保全
實務難題
1. 申請訴訟保全有何條件要求?
2. 如何申請訴前財産保全?
3. 未申請執行前可否申請財産保全?
4. 保全財産範圍有何限製?
5. 財産保全有何程序要求?
6. 財産保全有何法律效力?
7. 在什麼情形下應當解除保全裁定?
8. 申請財産保全錯誤有何責任?
案例精析
申請保全事實錯誤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節齣藉人申請支付令
實務難題
1. 齣藉人申請支付令有何條件要求?
2. 齣藉人可否以預期違約為由申請支付令?
3. 齣藉人對擔保人可否申請支付令?
4. 藉款人對支付令如何提齣異議?
5. 藉款人提齣哪些異議能夠成立?
6. 法院可否依職權駁迴申請?
案例精析
對保證人申請支付令失敗
第八節民間藉貸糾紛訴訟程序
實務難題
1. 民間藉貸案件如何適用訴訟時效?
2. 齣藉人如何提起民間藉貸訴訟?
3. 法院如何受理民間藉貸案件?
4. 被告藉款人、擔保人如何應訴?
5. 民間藉貸訴訟如何舉證?
6. 原告齣藉人如何申請撤訴?
7. 法庭如何調解民間藉貸糾紛?
8. 哪些民間藉貸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9. 哪些民間藉貸案件適用一審終審?
10. 如何防範虛假訴訟?
第九節當事人申請公證
實務難題
1. 民間藉貸閤同公證有何作用?
2. 如何申辦民間藉貸閤同公證?
3. 公證機構如何受理和審查民間藉貸公證?
4. 公證機構如何齣具民間藉貸公證文書?
5. 公證機構如何賦予民間藉貸強製執行效力?
6. 何時申請法院強製執行?
第十節齣藉人申請強製執行
實務難題
1. 齣藉人申請執行有哪些條件要求?
2. 齣藉人申請執行期限如何確定?
3. 齣藉人申請執行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4. 法院如何實施強製執行?
第十一節擔保人追償訴訟
實務難題
1. 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後嚮誰追償?
2. 擔保人承擔賠償責任後可否嚮藉款人追償?
3.代償債權的利息是否屬於追償範圍?
4. 質物價值損失能否追償?
案例精析
保證人代償高利貸不受追償法律保護
第十章與民間藉貸相關的刑事犯罪
第一節刑民交叉及其處理
第二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實務難題
1. 如何認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2. 非法吸收民間資金有哪些錶現形式?
3.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哪些具體行為?
4. 如何理解“非法”和“變相”行為?
5. 哪些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應予追訴?
6. 如何認定數額巨大和嚴重情節?
案例精析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並不當然影響民間藉貸閤同效力
第三節集資詐騙罪
實務難題
1. 集資詐騙與民間藉貸有何關係?
2. 如何認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3. 如何認定集資詐騙罪的追訴數額?
4. 集資詐騙犯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何區彆?
5. 集資詐騙罪如何量刑處罰?
案例精析
1. 采取詐騙手段非法集資構成集資詐騙罪
2. 因集資詐騙罪被追究刑事責任後保證人責任的承擔
3. 藉款未被認定為犯罪事實的仍按民事案件處理
第四節高利轉貸罪
實務難題
1. 高利轉貸達到什麼程度構成犯罪?
2. 高利轉貸違法所得以什麼標準計算?
3. 高利轉貸罪如何量刑處罰?
案例精析
套取貸款獲利構成高利轉貸罪
實用附錄
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藉貸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規定
(2015年8月6日)
2. 最高人民法院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藉貸案件
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規定》答記者問
(2015年8月6日)
精彩書摘
《民間藉貸操作指引與糾紛解決》:
但是,第三人原本沒有清償能力而欺騙齣藉人,或者藉款人與第三人故意串通坑害齣藉人的,齣藉人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的規定,以第三人欺詐或者藉款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其利益為由,主張自己曾同意債務轉移的行為無效,然後重新要求藉款人償還藉款。
4.如何處理與第三人代償關係?
在民間藉貸活動中,債務轉移容易與第三人代償混淆,譬如,藉款人到期未償還藉款,第三人嚮齣藉人承諾代替藉款人償還藉款,齣藉人往往認為第三人自願受讓債務,屆時嚮該第三人追索,而第三人主張不是受讓債務而是代償債務,即使未履行代償義務也不承擔責任,於是引起糾紛。
第三人代償是指由藉款當事人以外的人代替藉款人償還藉款的行為。第三人代償與債務轉移有兩個主要區彆:一是債務轉移後,齣藉人與藉款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消滅,藉款人不再償還藉款,而由第三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代償在第三人未實際履行代償義務前,齣藉人與藉款人的債權債務關係依然存在,藉款人沒有擺脫債務,但若第三人不履行代償義務,則由藉款人嚮齣藉人承擔違約責任,藉款人仍應嚮齣藉人償還藉款;二是第三人履行代償義務後對藉款人生産追償權,可以嚮藉款人追迴已經代償的款項,而債務轉移如無特彆約定則不産生追償問題。
由此可見,若將第三人代償操作為債務轉移,第三人將須實際承擔清償債務責任,反之,將債務轉移操作為第三人代償,第三人可以不予清償債務,其違約責任將由藉款人承擔,藉款人將繼續償還藉款。
5.債務轉移後擔保人是否繼續承擔擔保責任?
藉款債務設定擔保後,當事人轉移債務,擔保人往往主張不再承擔擔保責任,而齣藉人往往主張擔保人繼續承擔責任,解決這個問題要視由誰提供擔保以及擔保人是否同意債務轉移而定。
……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名為《城市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實踐指南》的圖書簡介: --- 圖書名稱:城市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實踐指南 圖書簡介 在人類社會邁嚮城鎮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城市作為經濟、文化和社會的中心,其規劃與管理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性與挑戰。《城市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實踐指南》正是為應對這些挑戰而精心撰寫的一部專業著作。本書旨在為城市規劃師、政府管理者、開發商、環境顧問以及關注城市未來的學者和市民,提供一套係統化、前瞻性的理論框架與實操工具,以期指導我國城市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本書內容涵蓋瞭從宏觀戰略到微觀實施的多個層麵,深度剖析瞭當代城市規劃的核心議題,重點聚焦於如何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度融入規劃的各個環節。全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不僅注重理論的深度與廣度,更強調實踐的可操作性與前瞻性。 第一部分:全球視野下的城市化挑戰與可持續規劃的理論基石 本部分首先對全球城鎮化趨勢進行瞭深入的梳理,分析瞭特大城市病、資源短缺、環境汙染及社會公平等核心問題。在此基礎上,本書係統闡述瞭“可持續發展”在城市規劃領域的具體內涵,包括生態韌性、社會包容性、經濟活力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我們探討瞭從霍華德的田園城市到柯布西耶的光輝城市,再到當代新都市主義和緊湊城市等一係列經典與新興規劃思想的演變脈絡。重點闡述瞭聯閤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中與城市相關的具體指標,並提齣瞭將這些全球目標轉化為本土化規劃策略的分析框架。讀者將瞭解到,當代城市規劃不再是簡單的空間布局,而是復雜的係統工程,需要跨學科的知識整閤。 第二部分:戰略規劃與區域協同發展 本部分著眼於城市發展的頂層設計與宏觀調控。詳細介紹瞭主體功能區規劃、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的製定流程和關鍵要素。特彆關注瞭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概念辨析及其空間結構優化路徑。書中通過大量案例分析,演示瞭如何通過交通基礎設施的優化、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布局,以及産業協同轉移,實現區域內要素的閤理流動與效益最大化。 一個核心章節專門討論瞭“多中心發展模式”的構建。這包括如何科學確定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規模控製和相互支撐關係,以有效疏解中心城區壓力,並激活周邊區域的內生發展動力。此外,本書還深入剖析瞭“規劃環評”在戰略製定階段的應用,強調在規劃的源頭鎖定環境承載力的紅綫。 第三部分:空間管製與精細化設計導則 這是本書實踐性最強的一部分,詳細拆解瞭從法定規劃到具體地塊實施的全過程。 土地利用與分區管控: 詳細闡述瞭混閤土地使用(Mixed-Use)的引入、容積率的動態管理以及對天際綫、街道尺度的空間形態管控技術。特彆對城市“增長邊界”的劃定方法及其法律效力進行瞭深入探討。 綠色基礎設施與韌性城市: 本章是本書的亮點之一。它超越瞭傳統的公園綠地概念,係統介紹瞭海綿城市建設的工程技術標準、藍綠網絡(Blue-Green Network)的構建原則,以及如何通過生態廊道設計增強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自然緩衝能力。書中提供瞭雨洪管理、滲透係數計算的實用模型。 慢行交通係統與公共空間品質: 聚焦於以人為本的尺度。詳細分析瞭步行友好型街區(Walkable Neighborhoods)的設計要素,包括街道斷麵設計、遮蔭覆蓋率、視綫通透性等指標。同時,本書提供瞭公共空間(廣場、濱水空間)的功能復閤化設計策略,確保其在不同時間段都能滿足社區的多元需求。 第四部分:規劃的實施、監測與反饋機製 科學的規劃必須與有效的實施和持續的反饋相結閤。本部分專注於規劃治理的現代化。 規劃審批與法規銜接: 梳理瞭我國當前規劃體係中各個層級規劃(概念規劃、控製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之間的邏輯關係和審批銜接點。強調瞭規劃師在麵對復雜利益訴求時,如何運用法律工具維護規劃的嚴肅性。 公眾參與的深度化: 提齣瞭超越傳統聽證會的多種公眾參與模式,如共識工作坊、數字沙盤模擬等,確保規劃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和代錶性。 規劃的動態評估與適應性管理: 探討瞭如何利用地理信息係統(GIS)和遙感技術建立城市動態監測指標體係,對規劃實施效果進行量化評估。尤其強調瞭在快速變化的城市環境中,規劃應采取“適應性管理”的原則,即預留彈性空間和調整機製,使規劃能夠隨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而適度迭代。 結論:邁嚮麵嚮未來的城市治理 《城市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實踐指南》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部理念的宣言。它倡導規劃師要從“空間布局者”轉變為“係統整閤者”和“社會對話者”。通過對理論的深刻理解和對實踐工具的熟練掌握,本書期望能幫助讀者構建一個更加公平、繁榮、環境友好的城市未來。本書豐富的圖錶、詳盡的案例分析和可供藉鑒的標準條文,使其成為城市規劃領域不可多得的案頭必備參考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