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迴顧過去兩年新三闆掛牌公司股票發行和並購重組總體狀況,總結歸納瞭新三闆掛牌公司融資的主要模式,以理論分析與案例分析相結閤的方式,全方位解讀瞭新三闆公司股票發行、並購重組業務的各項實施要點。理論分析係統梳理瞭股票發行、並購重組涉及的完整交易流程,案例分析甄選瞭一批具有市場代錶性的股票發行、並購重組典型案例,涵蓋詢價發行、發行股份購買資産、換股吸收閤並、新三闆藉殼等主要融資類型,為讀者提供詳實的參考。
作者簡介
劉婷
北京大學2005級法律碩士,畢業後長期從事金融法律工作,熟悉資本市場運作法律、法規。2008年加入安邦金融集團,分彆在法務部、風險閤規部、法律稽核總部工作,參與公司並購、資産管理公司籌建、負責重大資産購置項目法律類文件審核工作。2011年9月加入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任高級項目經理,主持並參與完成多項項目立項、改製、推薦掛牌材料製作工作。2013年10月加入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總部,從事質量控製工作。
目錄
第一部分新三闆股票發行
第一章股票發行業務要點
一、掛牌的同時可以進行定嚮發行
二、儲架發行
三、融資豁免
四、限售期要求
五、股東優先認購權
六、股票發行方案變更
七、定價依據
八、以非現金資産認購股份的特彆規定
九、連續發行
十、募集資金使用
第二章股票發行對象
一、人數不得超過35人
二、核心員工
三、閤格投資者認定
四、核查私募投資基金備案
五、持股平颱、員工持股計劃
六、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第三章股票發行工作流程
一、公司內部決策程序
二、發行、認購與備案
三、信息披露與公開轉讓
第四章發行業務相關文件的內容與格式
一、股票發行備案文件內容
二、文件格式
三、相關文件審核要點
第五章股票發行案例
一、伯朗特詢價發行股份
二、天階生物——證監會核準
三、上陵牧業——股權+現金認購
第二部分新三闆重大資産重組與並購
第六章新三闆重大資産重組
一、重大資産重組要點
二、重大資産重組的流程
三、重大資産重組文件製作
第七章重大資産重組案例
一、湘財證券蹭殼上市
二、ST新都重組華圖教育
三、傑科股份發行股份購買資産
四、廣東風華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重組
第八章新三闆並購
一、收購概述
二、要約收購
三、新三闆藉殼
第九章新三闆典型並購案例分析
君實生物換股吸收閤並眾閤醫藥
一、本次交易的背景和交易目的
二、本次交易主體和方式
三、交易具體方案
四、發行股份情況
五、交易進程
六、本次交易閤同的主要內容
七、藉鑒意義
第十章新三闆藉殼案例分析
歐美城藉殼ST鼎訊
一、本次交易的背景和目的
二、交易進程
三、交易概述
四、廣東歐美符閤掛牌條件的說明
五、本次交易閤同的主要內容
六、發行股份情況
七、藉鑒意義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緻“金融派”的新生代
最近,經常會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你不是學法律嗎?那為什麼不願意去律所和法院呢?”“學法律的在金融公司能做些什麼啊?”“你現在在券商實習做的事和律師有區彆嗎?”
每次我都會迴答:“因為我喜歡啊,其實金融行業也需要很多法律人纔的,做的事嘛,券商比律所做的盡調要更全麵……”我知道,這樣泛泛地迴答並不能釋明對方的疑惑,因為甚至連我自己對即將邁入的行業以及未來職業規劃都不是那麼的明晰和篤定,一切的決定,似乎都是齣於一腔熱血和激情。
但是,這樣一個占據行業鏈頂端、吸引著全球頂尖人纔爭相進入、改變著世界經濟麵貌的行業,不正是因為這樣的熱血激蕩纔不斷生長繁衍的嗎!
我是一名“90後”,在即將到來的2015年中,又會有一批我的同齡人將離開校園、邁入職場,開始書寫屬於我們新生代的華彩篇章。而當下,隨著前不久《證券法》的修改,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已進入縱深化發展,可以預見,未來的金融行業必將大有作為,與國際接軌的步伐也會大大加快。
說來也巧,“90後”的成長軌跡與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竟十分一緻,就如同一對雙生花,互相見證著對方從稚嫩到成熟的蛻變。1990年,當我們剛剛落地、嗷嗷待哺時,上海、深圳兩傢證券交易所開始營業,資本市場雛形漸成;1992年,當我們開始蹣跚學步時,證監會成立瞭,我國開始有瞭統一的市場監管框架;1997年,當我們剛進入校園開始瞭十年寒窗路時,《證券法》開始實施,從此資本市場有瞭統一的法律規範;2004年、2005年,當我們邁入高中為人生第一次“戰役”奮鬥時,《國九條》、股權分置改革齣颱,大大拓展瞭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將資本市場的發展提升到瞭國民經濟的戰略高度……如今,我們即將迎來繼高考後又一次的人生轉摺點,但與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次,我們會親身參與到資本市場的這一輪改革新浪潮,體會它、認識它,甚至改變它。
進入券商實習於我而言是一次偶然的邂逅,在此之前,我一直徘徊於律所、法院、企業法務中,做著一些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討厭的工作,正是因為毫無感覺,所以更加不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嚮。一直到隋平師兄有一天跟我說:“為什麼不去投行試試呢?你肯定會喜歡的。”我很訝異這一建議,因為我一直對自己進入金融業,尤其是投行這種被廣泛認知為高大上、非名校MBA不得進入的行業是沒有信心,甚至是不敢奢望的。就個人素質而言,我在北大這種最高學府也不是齣類拔萃的,將近六年時間沒有接觸過數學,會計、審計等財務知識更是一竅不通,除瞭早早通過司法考試,貌似沒有其他明顯的優勢瞭。但隋平師兄的一席話打消瞭我的顧慮:“沒有基礎不要緊,大傢都是從什麼都不會開始的。不懂投行業務也不要緊,求職前多攻讀一些實務類書籍,入門並不難。”
此後幾個月,我抱著“頭懸梁,錐刺股”的心理準備開始瞭“啃書蟲”的生活。從IPO實務操作、到企業並購重組、再到最近很火的新三闆實務,通讀瞭幾本之後,我的心裏很快就踏實瞭。因為我發現,金融業,並不完全是充滿著艱澀的數學模型和計算公式的,尤其是對於投行業務而言,相當一部分業務內容是輔導項目公司的閤規化治理,而這些對於學瞭幾年法律的我來說並不陌生,看書的過程實際就是將以往的知識儲備進行整閤而已。後來進入券商投行部實習,憑藉從書上獲取的知識,雖然冒充不瞭內行,但也不會讓前輩和閤作的律師産生“這小孩什麼也不懂也來投行實習”的感覺,有時候也能就項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他們進行激烈的探討。
閱讀實務類書籍帶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能清晰地在腦海中構建起整個項目的流程圖:一個項目的完成有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具體內容、大概時間、參與機構;監管部門的審查重點;公司與中介機構應對審查的規範化措施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之所以對投行望而生畏,原因就在於我一直都不清楚投行具體是做什麼的,再加上大眾、媒體對它的渲染和吹捧,不由得我不發怵。但是,一件事物,一旦刺破瞭它神秘的外紗,它立刻就會變得親近、接地氣瞭。隋平師兄的這套叢書,也許就能起到“刺破投行麵紗”的作用。
如果說讀書是給一幅圖畫勾勒瞭輪廓,那麼實戰就是給這幅畫描繪細節、填充色彩。在實習過程中,我不止一次發現,我明明已經發現瞭問題,但是卻不知如何解決,書本並沒有給我提供一個現成的答案。當然,這也正是投行業務的魅力:每個項目公司都有自身特點和問題,你參與的項目越多、越見多識廣,就越能纍積可貴的經驗、提升工作的能力。這也許也正是我願意義無反顧投身於這個行業的原因吧,即使我會為此犧牲掉許多的個人生活(業界傳說的“投行女難嫁”)和身體健康(高強度工作是投行一貫的風格)——試問:世上又有幾份工作能像投行這樣,能讓你深入到各行各業、接觸不同風格的精英、遇到接踵而至的挑戰,並能在短短幾年內就實現素質、能力的飛速提升呢?
投行是個需要復閤型人纔的地方,我深知自身的不足,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太多太多。但我內心也為此激動地期待著,期待著見證自己在未來的成長和蛻變,在這個行業,我的未來有無數的可能性,讓我忍不住去探尋。
說瞭這麼多,似乎有負於隋平師兄讓我寫序的重托,實在慚愧。師兄可以說是我人生的一個導師,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指齣瞭一條嶄新的道路,他給我提齣的很多建議我也都一一采納,並收到瞭很好的效果。師兄給我列齣的實務類書單中,有他本人著作,也有他經過大浪淘沙後篩選齣的適閤初學者、可讀性較強的書籍,但由於數量太多、內容也較為分散,迄今為止我仍未能全部讀完,頗為遺憾。此套叢書齣版,於我而言實乃一大幸事,因為不用再糾結如何在眾多實務類書籍中作齣取捨,這樣一套書籍,足以幫助我重新理清知識體係並補充新的知識儲備。師兄已齣版多本實務類暢銷著作,其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齣版一套適閤學生進入金融職場的實務類叢書,如今終於得償所願,實在是可喜可賀!希望更多對金融業有興趣、願意投身於此行業的“新生代”朋友們能通過此套叢書實現自身的目標和願望!
2012級北京大學法律碩士
國泰君安證券投資銀行部實習生謝舒婷
2014年9月14日於北大萬柳學區
深入解讀中國企業上市融資與資本運作的未來圖景 《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構建與創新實踐研究》 圖書簡介 本書立足於中國金融市場深化改革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這一宏大背景,聚焦於當前中國資本市場體係的演進脈絡、製度創新、市場功能發揮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它旨在為政策製定者、金融從業者、企業高管以及資本市場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理論與頂層設計 本部分首先對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曆程進行瞭梳理與比較研究,提煉齣不同市場層級定位、監管模式及功能互補的普遍規律。在此基礎上,本書深入剖析瞭中國資本市場自設立以來,特彆是設立以科創闆、創業闆、北交所為代錶的新興闆塊後,在構建“主闆—科創闆/創業闆—北交所”多層次立體化體係的頂層設計邏輯。 重點探討瞭“資本市場金融”在服務國傢創新驅動戰略中的核心作用,分析瞭不同闆塊在服務企業規模、成長階段和風險偏好上的差異化定位。書中詳細闡述瞭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如何通過不同闆塊的製度設計得以優化,例如,如何通過注冊製改革,確保資本能夠更有效地流嚮符閤國傢戰略方嚮的、具有高成長潛力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此外,本書還引入瞭係統性風險管理視角,研究瞭在多層次市場並行發展下,如何確保市場間的有效銜接、信息披露的統一性和監管的協同性。 第二部分:北交所的獨特製度優勢與中小企業融資生態重塑 本書的重點之一在於對北京證券交易所(北交所)的製度設計及其在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的獨特價值進行深度挖掘。作者團隊通過對大量掛牌企業數據的實證分析,揭示瞭北交所在發行、交易、退市等關鍵環節的製度創新如何有效降低瞭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和製度性門檻。 詳細分析瞭北交所的“小額、快速、精準”融資服務理念,並對比瞭其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差異化優勢。書中不僅涵蓋瞭北交所的股票發行與交易機製的細節,還深入探討瞭如何通過引入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做市商等多元化閤格投資者,構建起一個適應創新型中小企業生命周期的差異化融資生態。案例研究部分,選取瞭多個成功在北交所實現融資和品牌提升的“專精特新”企業,分析瞭其融資路徑的選擇邏輯與後續發展狀況。 第三部分:上市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與投資者關係管理 資本市場的健康運行離不開規範的公司治理和透明的信息披露機製。本部分著重於上市公司在不同市場層級麵臨的治理挑戰與監管要求。 在公司治理方麵,本書詳細解讀瞭新證券法背景下,上市公司在董事會結構、獨立董事履職、關聯交易控製等方麵的法律責任與操作實踐。特彆關注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混閤所有製改革中,如何平衡國有資産保值增值與市場化運作之間的關係。 在信息披露方麵,本書係統梳理瞭A股市場信息披露的最新監管導嚮,包括強製性披露與自願性披露的界限、內幕信息管理與股價敏感信息保密機製。書中通過分析近年來的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案例,總結瞭企業在信披閤規性上的常見“紅綫”與風險點,並提供瞭構建企業內部信披流程控製體係的實操指南。此外,還探討瞭如何利用數字化手段優化投資者關係管理(IR),提升市場溝通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第四部分:資本市場創新工具與跨境投融資環境展望 隨著金融科技(FinTech)的快速發展,資本市場工具和服務模式也在不斷創新。本部分展望瞭資本市場在服務特定戰略需求方麵的最新實踐。 內容包括:對資産證券化(ABS/ABN)業務在盤活存量資産、優化企業資産負債結構中的應用進行深入分析,尤其關注基礎設施REITs(不動産投資信托基金)等新型證券化産品的市場運行機製與投資邏輯。同時,本書探討瞭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ESOP)的最新監管口徑與設計模式,闡明瞭如何通過有效的激勵機製,將企業長期價值增長與核心團隊利益深度綁定。 在跨境投融資方麵,本書分析瞭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互聯互通機製的深化對A股市場國際化進程的影響。展望瞭未來資本市場在吸引外資流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潛在角色和麵臨的挑戰,特彆是如何應對全球地緣政治變化帶來的資本流動不確定性。 總結與展望 全書以嚴謹的學術態度結閤豐富的實務經驗,構建瞭一套理解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運行邏輯的知識體係。本書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正處於從“規模擴張”嚮“質量提升”轉型的關鍵時期,製度創新將是核心驅動力。它不僅是對現有市場體係的總結,更是對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如何更好地服務於“新發展格局”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考。 目標讀者: 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及研究分析師 準備或正在進行股份製改造、上市、再融資的非上市及上市公司高管、董秘、財務總監 資本市場領域的政府監管人員及政策研究人員 金融、經濟、法學等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及研究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