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

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祝传海,黄北刚 著
图书标签:
  • 变电站
  • 倒闸操作
  • 事故处理
  • 电力系统
  • 运行维护
  • 电气安全
  • 高电压
  • 电力技术
  • 规程规范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75536
版次:2
商品编码:1176043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6
字数:443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根据供电企业变电站及厂矿自备电厂变电站初级运行值班电工的实际需要,总结编者实际工作、培训经验,结合现行有关规程,对电气设备性能、变电站运行操作技能、变电站事故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主要内容包括:变配电设备与倒闸操作;低压变配电系统变配电站及线路倒闸操作;电力系统运行倒闸操作;变电站停电事故原因与处理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变配电设备与倒闸操作相关知识1
第一节认识变配电设备1
一、 电力变压器1
二、 隔离开关 2
三、 高压负荷开关5
四、 断路器6
五、 手车式断路器8
六、 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11
七、 避雷器13
八、 电力(移相)电容器13
九、 串联电抗器15
十、 消弧线圈与接地变压器15
十一、 低压空气断路器16
第二节倒闸操作相关知识与安全 17
一、 倒闸操作17
二、 倒闸操作相关人员的责任18
三、 操作过程常用术语19
四、 操作票的填写和规定22
五、 执行操作的基本程序25
六、 倒闸操作原则与基本规律 27
七、 触电急救方法与急救措施28
第二章低压变配电系统30
第一节低压变电站构成与部分器件操作30
一、 最简单的变电站连接方式30
二、 架空线路的构成32
三、 变压器一次和二次开关的连接36
四、 低压变电站母联与回路馈出38
第二节低压变电站主接线与倒闸操作40
一、 母线联络开关为单隔离开关的低压变电站40
二、 母线联络开关为双隔离开关的低压变电站42
三、 低压不能并列的变电站44
四、 低压母联能手动/自动投入的变电站46
五、 变电站倒闸操作实例48
第三节有备用电源的低压变电站控制电路59
一、 变电站母线进线相互备用自投的控制电路59
二、 变电站进线一用一备的控制电路61
三、 变电站两条进线相互备用自投有过负荷保护的控制电路63
四、 变电站过负荷跳闸禁止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控制电路65
五、 二次过载保护备用电源自投的控制电路67
六、 变电站进线过负荷跳闸故障报警的控制电路70
第四节小型变电站母线分段控制电路72
一、 变电站控制电路与停送电操作73
二、 加有控制开关和按钮操作的母联自投控制电路80
三、 变电站二次开关(接触器)与母联控制电路83
四、 变电站二次开关控制与只能自投的母联控制电路87
五、 延时自启的变压器二次开关(接触器)与母联控制电路91
六、 生活小区变电站进线母联控制电路96
七、 有过载信号的锅炉房变电站进线母联控制电路103
八、 有过载信号的取水变电站进线母联控制电路109
九、 有过载报警的装车站桥变电站进线母联控制电路116
第三章变配电站及线路倒闸操作124
第一节中、小型变压器停送电倒闸操作124
一、 中、小型变压器停、送电原则124
二、 中、小型变压器停、送电倒闸操作步骤124
三、 中、小型变压器停、送电倒闸操作125
第二节大型变压器的倒闸操作125
一、 大型变压器停、送电的原则126
二、 大型变压器倒闸操作步骤 126
三、 大型变压器倒闸操作的实例127
第三节电压互感器停送电的倒闸操作 128
一、 电压互感器停送电操作原则128
二、 单母线电压互感器倒闸操作步骤129
三、 两组母线电压互感器倒闸操作的步骤129
第四节电容器及电抗器的倒闸操作130
一、 电容器、电抗器的操作原则130
二、 并联电容器倒闸操作的步骤130
三、 并联电容器更换保险的操作步骤131
四、 母线并联电抗器倒闸操作的步骤131
五、 线路并联电抗器倒闸操作的步骤131
第五节消弧线圈的投、退操作131
一、 消弧线圈投、停操作原则 132
二、 消弧线圈投、停操作步骤132
三、 消弧线圈投、切操作实例132
第六节变电站单母线(分段)接线的倒闸操作133
一、 单母线(分段)接线倒闸操作原则134
二、 单母线(分段)接线的优缺点134
三、 分段断路器停、送电的操作步骤134
四、 单母线(分段)停、送电的操作步骤134
五、 倒闸操作实例135
第七节单断路器双母线(分段)接线的倒闸操作137
一、 单断路器双母线(分段)接线的优缺点137
二、 双母线(分段)接线倒闸操作的原则138
三、 双母线(分段)倒闸操作步骤138
四、 倒闸操作实例139
第八节桥形接线的倒闸操作139
一、 桥形接线及特点139
二、 桥形接线倒闸操作原则 140
三、 桥形接线倒闸操作步骤140
第九节角形接线的倒闸操作142
一、 角形接线倒闸操作原则142
二、 角形接线倒闸操作143
第四章电力系统运行倒闸操作144
第一节E总变电站概况146
第二节E总变电站系统正常的运行方式147
第三节E总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简介147
第四节E总变电站系统倒闸操作150
第五节倒闸操作前的运行方式156
第六节倒闸操作156
一、 30号变电站1号进线停电倒闸操作156
二、 E总变电站30号变电站1号线(1225)停电157
三、 E总变电站30号变电站1号线(1225)送电158
四、 30号变电站1号进线(1225)送电倒闸操作159
五、 E总变电站35kV××甲线3307停电操作160
六、 E总变电站35kV南母线停电时负荷倒至北母线运行161
七、 E总变电站35kV北母线停电时负荷倒至南母线运行164
八、 E总变电站6kVⅠ段停电负荷倒至备用母线运行166
九、 E总变电站用35kV母线联络断路器3300带××甲线3307断路器运行168
第七节F总变电站系统与倒闸操作170
一、 F总变电站概况170
二、 开关站FA概况172
三、 F总变电站标准运行方式172
四、 F总变电站特殊运行方式172
五、 F总变电站2号站用变压器停送电倒闸操作174
六、 F总变电站开关站2号进线(9612)停送电操作178
七、 F总变电站2号发电机并列升压解列操作179
八、 F总变电站35kV 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停送电操作182
九、 F总变电站6kV母线切换,负荷转移到Ⅲ段母线上,Ⅰ段母线停电184
十、 F总变电站35kV主变压器及6kVⅠ段母线停送电操作188
十一、 F总变电站开关站1号消弧线圈(635)退投操作194
十二、 F总变电站开关站Ⅱ段TV停送电操作196
十三、 F总变电站开关站6012母线联络停送电操作198
十四、F总变电站35kV母线联络3533停电并退出热备用操作200
十五、 F总变电站35kV 2号主变压器送电对相位操作202
第八节H总变电站系统概况与倒闸操作203
一、 H总变电站系统概况203
二、 H总变电站运行方式211
三、 H总变电站25号变电站进线停送电倒闸操作211
四、 H总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停送电倒闸操作215
五、 H总变电站6kVⅠ段母线停电,用Ⅲ段带Ⅰ段负荷运行217
六、 H总变电站61号变电站6kVⅡ段母线停送电倒闸操作218
七、 H总变电站Ⅱ段站用变压器及消弧线圈(8604)投退操作225
八、 H总变电站110kV总变压器Ⅰ段电容器停送电操作227
九、 H总变电站9号变电站1号变压器停送电倒闸操作228
十、 H总变电站5号变电站380V低压Ⅱ段母线停送电倒闸操作232
十一、 H总变电站64号变电站4号进线8644及Ⅳ段母线停送电操作237
第九节S总变电站系统与倒闸操作241
一、 S总变电站系统概况241
二、 S总变电站运行方式242
三、 S总变电站(35kV)进线停送电操作245
四、 S总变电站(35kV)1号主变压器停送电操作247
五、 S总变电站(35kV)Ⅰ段母线及3305进线停送电操作252
六、 S总变电站(6kV)Ⅰ段母线停送电操作258
第五章变电站停电事故原因与处理266
第一节变电站停电现象与处理267
一、 变电站停电的原因267
二、 变电站停电事故中的现象267
三、 停电事故中的处理顺序267
四、 一段母线或全部停电时的处理顺序267
五、 变配电站进线断路器事故跳闸及处理268
六、 变配电站全停电的处理268
七、 变配电站一段母线停电的处理269
八、 低压变电站停电的处理270
第二节雷雨季节变电站全停或部分停电实例 271
一、 雷电袭击北水源271
二、 雷雨袭击厂用变电站271
三、 系统接地停消弧线圈变电站一段母线停电 272
四、 TV未加消谐器造成进线跳闸272
五、 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熔断造成变电站全停电272
六、 电缆中间连接盒进水崩烧造成变电站全停电273
第三节误操作引起的变电站全停电或部分停电实例 273
一、 带负荷合隔离开关造成弧光短路一段母线停电事故273
二、 带负荷拉隔离开关造成弧光短路一段母线停电事故273
三、 错填操作票导致2号进线断路器跳闸事故274
四、 合上闸的开关小车推入工作位置造成带负荷起车一段母线停电事故274
五、 忘记拉开接地开关就合母线联络断路器造成北水源8号变电站全停电事故274
六、 接地线未收回就办封工作票造成送电设备崩烧事故275
第四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事故处理275
一、 “TV断线告警”的处理275
二、 “控制回路断线”的处理276
三、 “TA断线告警”的处理276
四、 “弹簧未储能”的处理276
五、 全站失压的事故处理276
六、 发电机负荷大于1200电厂系统与外网解裂的事故处理276
第五节35kV系统事故277
一、 35kV进线事故处理277
二、 35kV母线故障的处理277
三、 35kV系统接地、谐振的事故处理277
四、 35kV馈线的事故处理278
五、 35kV主变压器的事故处理278
六、 6kV系统事故处理279
七、 站用变压器事故处理279
八、 110kV全站失压的事故处理280
九、 110kV进线事故处理280
十、 110kV母线故障的处理280
十一、 10kV变压器的事故处理280
第六节电工操作事故案例281

前言/序言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从事供电企业变电站及厂矿自备电厂变电站运行值班的电工不断增加。但是,青年电工普遍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面对复杂的变电站操作,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学习起来也是一筹莫展,他们迫切希望有一本能够了解高、低压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的作用、操作方法、变电站运行、电力调度用语、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方面知识的书籍。
  电工违章作业、误拉、误合、带负荷拉隔离开关、带接地线合闸等人为因素,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故障,甚至发生事故。电气故障或事故不仅损坏电气设备,严重时还会使整个生产装置停产或使变电站停电,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本书还介绍了变电站停电事故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
  本次修订增加了低压变电站部分内容,有低压变电站的构成与部分器件操作、低压变电站主接线与倒闸操作、有备用电源的低压配电站控制电路、小型变电站母线分段控制电路。
  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帮助读者认识了解电气设备性能和变电站的运行操作技能,提高故障处理能力及变电站发生停电事故时处理过程中的应变能力;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帮助青年电工读者认识了解电气设备的起、停操作、倒闸操作的顺序及变电站运行的特点,提高操作技能,并且能灵活地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也是本书编写的目的。
  当您阅读本书后,如果能得到您的认可,使您感到这本书通俗易懂,能与实际相结合而且有实用价值,能对电工技术的学习以及不断提高排除故障的技能与处理事故的应变能力有一定的帮助,笔者为此感到高兴。
  青年电工朋友们,愿这本书能成为您的良师益友。通过阅读此书,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我们的希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同行热情的支持与帮助,李忠仁、李辉、刘世红、黄义峰、祝传海、杜敏、姚琴、黄义曼、姚珍、姚绪等同志进行了部分文字的录入工作。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诚恳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电力系统运行实践:安全规程与应急响应》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关键环节,旨在为广大电力从业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操作指南和应急处理方案。全书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核心,涵盖了从日常运行管理到突发事故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内容详实,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第一部分:电力系统运行基础与安全规范 本部分首先系统阐述了现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运行原理及其复杂性。通过对发、输、配、用电各环节的深入剖析,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电力系统整体运行规律的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本书详细解读了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最新电力安全规程,包括但不限于《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核心文件。内容涵盖了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操作安全等多个维度,强调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根本原则。 重点内容包括: 电力系统构成与运行机理: 详细介绍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配电线路、负荷等关键设备的特性与相互关系;阐述稳态运行、动态运行的基本概念;解析电力系统潮流、电压、频率等运行指标的意义与控制方法。 安全操作规程精讲: 逐条解读重要安全规程条文,结合典型操作场景,分析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强调操作票、工作票制度的严肃性与重要性;阐述验电、挂接地线、设警戒区等关键安全措施的执行要点。 设备安全运行与维护: 介绍各类电力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电容器组、电抗器等)的日常巡视检查要点、维护保养要求;分析设备常见故障类型、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电气安全防护与急救: 讲解触电、电弧、高压电场等电气伤害的防护知识;介绍触电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护方法,包括心肺复苏(CPR)和除颤器(AED)的使用,以及如何安全地将触电者从电源上移开。 第二部分:电力系统常见运行问题与分析 本部分聚焦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和故障现象,通过深入的机理分析,指导操作人员如何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 重点内容包括: 运行指标异常分析: 讲解电压偏差、频率偏差、功率波动、谐波超标等运行指标异常的原因及影响;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指导操作人员如何通过监视和分析数据来预判潜在问题。 设备轻微故障与预警: 描述发电机异常振动、变压器温度升高、开关设备拒动或误动等轻微故障的现象;强调对这些迹象的敏感性,以及如何通过局部检查、声音、气味等手段进行早期诊断。 继电保护及二次系统异常: 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常见类型及其整定原则;分析保护误动作、拒动等异常情况的原因,以及二次回路故障的处理方法。 电网潮流异常与控制: 阐述潮流不均、过载等现象的产生原因;介绍负荷分配、无功功率调节、断面控制等电网潮流控制手段。 第三部分:电力系统事故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与亮点,详细阐述了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响应流程、人员职责、处置策略与技术要点,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重点内容包括: 事故预警与报警机制: 讲解事故发生前的征兆识别,以及如何按照规章制度及时、准确地发布事故报警信息。 事故应急指挥与组织: 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组织机构、指挥体系、人员分工与职责;强调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畅通性。 典型事故场景的处置流程: 线路故障(如短路、接地): 详细描述线路故障的识别、隔离、查找故障点、修复及恢复送电的步骤;介绍不同类型故障(单相接地、相间短路等)的特点及应对方法。 变电站设备故障(如变压器起火、断路器爆炸): 详细阐述设备故障的初步判断、隔离措施、消防处理(针对起火)、设备抢修或更换方案,以及事故后的原因调查。 发电机或线路跳闸: 分析不同原因引起的跳闸(如过负荷、短路、设备故障、误操作等),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包括恢复操作、故障复查等。 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 阐述大停电事故的严重性,以及初期响应、负荷削减、有序恢复电网等关键环节的处置策略。 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 强调事故发生后进行深入原因调查的重要性,包括收集现场证据、查阅运行记录、进行技术分析,以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事故后的恢复与总结: 讲解事故后的系统恢复过程,以及如何进行事故总结、修订规程、加强培训,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 第四部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持续改进 本书最后部分着眼于长远,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人员培训,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可靠性持续提升。 重点内容包括: 新技术在安全运行中的应用: 介绍智能电网技术、状态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等在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应用前景。 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 讲解风险评估的方法,如何识别和管理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强调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并建立有效的隐患治理机制。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强调持续的、针对性的培训对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性;分享经验反馈和案例教学的有效模式。 本书语言简洁明了,案例丰富,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人员、设备维护人员、检修人员、调度人员、值班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必备的参考书籍。通过学习本书,读者能够全面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规范、分析常见运行问题、有效应对各类事故,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我接触过不少关于电力系统理论的书籍,但总觉得缺乏一种能够直接应用于实践的指导手册。《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这本书,其标题就直接点出了我的需求。我非常希望它能在倒闸操作部分,提供详细的步骤分解,不仅仅是给出操作指令,更要解释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每一步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我希望能看到针对不同类型变电站、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设备组合下的倒闸操作实例,并且附带清晰的电气原理图和设备连接图。在事故处理方面,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故障诊断流程,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定位问题。我希望它能详细介绍各种常见事故的发生原因、危害性以及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那些容易被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安全措施。我尤其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关于“最坏情况”下的应急预案,以及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本书的“第二版”,我相信它在内容上一定有大量的更新和提升,能够反映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经验,为我提供更加全面和实用的指导,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评分

作为一名在变电站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最看重的是书籍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关于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这两大核心内容。我曾遇到过一些书籍,虽然内容详实,但语言过于晦涩,或者图文并茂的程度不够,导致我在实际操作时,很难快速找到所需信息,甚至会因为理解上的偏差而产生误判。我非常期待《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能够提供清晰、简洁、易于理解的操作步骤,并且配有高质量的插图和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展示设备结构、操作顺序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尤其是在复杂的操作场景下,例如多台发电机并列、大负荷倒送等,我希望能有详细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流程指导。而在事故处理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可执行的应急预案,涵盖从故障预警、现场处置到事后总结的全过程。我希望它能详细介绍各种故障的典型特征,以及相应的判断方法和处理措施,并且能够强调在不同故障类型下的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评估。这本书的“第二版”更新,让我对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和权威性有了更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够成为我工作中最得力的助手,帮助我高效、安全地完成各项任务,并有效应对突发状况。

评分

我是一名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人员,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深知一本高质量的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手册对于日常工作的重要性。我曾遇到过一些书籍,内容过于陈旧,或者操作步骤不够详细,甚至对一些关键的安全注意事项语焉不详,这在实际工作中是极其危险的。《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这本书,从书名来看,正是我期待已久的。我希望它能在倒闸操作部分,提供详尽的步骤,不仅是操作指令,更要包含操作前的检查、操作中的监视以及操作后的确认等全过程。我尤其希望它能针对不同设备、不同场景,提供多种操作方案和注意事项。在事故处理方面,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包括故障的初步判断、隔离措施、抢修方案以及恢复供电后的各项检查。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典型故障的特征,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这本书的“第二版”,让我相信它在内容上一定进行了更新,能够涵盖最新的设备和技术,并且在安全性和实用性方面都有所提升,能够成为我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参考。

评分

这本书我早就想找一本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手册了,毕竟在变电站这种高度专业化的环境中,一本好的参考书太重要了。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同类书籍,但总感觉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操作步骤不够详细,甚至有些例子脱离实际,看得我云里雾里。这次看到《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的封面,尤其是“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这两个关键词,就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尤其关心的是,这本书能否真正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倒闸操作部分,是否能够详细地讲解每一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我希望它能有清晰的图示,甚至是流程图,这样我才能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倒闸顺序和逻辑。更重要的是,关于事故处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尽的分析,包括事故发生的原因、现场的应急处理流程、后续的调查与分析方法,甚至是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我非常期待它能成为我工作中随时可以翻阅的“宝典”,尤其是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这本书的“第二版”也让我对内容的更新和完善充满期待,希望它能涵盖最新的技术和操作规范,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电网环境。我希望它不仅是枯燥的文字说明,更能融入一些实际操作中的“潜规则”或者经验之谈,这些往往是书本上难以找到的,却对一线操作人员至关重要。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变电站故障分析和事故处理能力的专业书籍,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每一次事故的处理都关乎着电网的稳定运行和人身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之前读过的一些书,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对于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抽丝剥茧,找到故障的根本原因,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处理方案,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我特别希望《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能够在这方面提供更深入的指导。例如,在事故处理章节,我希望它能详细地介绍各种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比如接地故障、短路故障、过载故障、绝缘损坏等,并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排查思路。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实用的诊断工具和技术,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指南。另外,对于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认定、事故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如何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指引。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安全规程的强调,毕竟在事故现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本书的“第二版”,让我相信它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优化,应该会包含更多贴近实际的案例和更前沿的事故处理理念,能帮助我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成为一名更优秀的电力工程师。

评分

作为一名对电力行业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书籍,《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这本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实际意义,以及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倒闸操作是如何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图示和流程图,帮助我理解复杂的倒闸顺序和逻辑。同时,对于事故处理部分,我也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分析事故原因,如何进行现场处置,以及如何总结经验教训。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典型的变电站事故案例,并对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的解析,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将抽象的电气原理与具体的设备操作相结合,让我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本书的“第二版”让我相信它的内容是经过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能够反映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规范,为我的学习提供最前沿的参考。

评分

我作为一名电力设备的设计工程师,虽然不直接负责变电站的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但我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环节的实际运行情况,以便在设计中更好地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个了解实际操作细节和潜在风险的绝佳途径。我希望它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倒闸操作的实际流程,包括操作人员需要关注的关键点,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在事故处理方面,我希望能了解在实际事故发生时,现场是如何进行处置的,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系统运行,以及事故的原因是如何分析的。这些信息对于我改进设备设计、提高设备在复杂工况下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设备在异常工况下的表现和保护措施的描述。这本书的“第二版”让我相信它包含了近些年技术发展和运行经验的总结,能够为我提供更具指导意义的信息,帮助我设计出更安全、更可靠的电力设备。

评分

我一直认为,在电力系统这样一个高度复杂且对安全要求极高的行业里,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变电站倒Zao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这本书,从其标题就能够看出其注重实践性和实操性。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细致的倒闸操作步骤,并且能解释每一步操作的原理和潜在风险。例如,在进行关键的倒闸操作时,需要有哪些安全隔离措施,需要检查哪些数据,以及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在事故处理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故障诊断方法,帮助一线人员快速准确地定位问题。我更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并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过程、以及后续的经验总结进行深入剖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有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学习到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本书的“第二版”让我对内容的更新和专业性有了很高的期待,希望它能为我提供最前沿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

评分

我对于电力系统,尤其是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虽然我的工作并非直接从事变电站的倒闸操作,但我认为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理解,对于我所在的部门与变电站的协同工作至关重要。我希望能通过《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这本书,更全面地了解变电站的日常运行逻辑,特别是那些关键的倒闸操作,它们是如何影响着整个电网的稳定性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解释倒闸操作的原理、目的以及不同操作场景下的具体流程。在事故处理方面,我也想了解在发生事故时,变电站是如何进行响应的,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供电,以及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是如何进行的。我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一些关于风险评估和预防性维护的知识,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变电站运行中的挑战,并在我的工作中与变电站方面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这本书的“第二版”让我觉得它一定吸收了近些年的技术发展和运行经验,内容会更加丰富和前沿,希望能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完整的变电站运行知识体系。

评分

我是一名在电力公司从事技术支持工作的员工,虽然我的日常工作不直接接触变电站的倒闸操作,但我需要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深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为一线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当变电站发生故障或需要进行重要倒闸操作时,我需要能够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潜在风险。《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第二版)》这本书,从书名来看,正是我急需的。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倒闸操作指南,解释各种操作的先后顺序、关键节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在事故处理方面,我期待书中能详细阐述不同类型事故的成因分析,以及现场处置的流程和方法。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学习到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此外,对于一些基础的电气原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我也希望这本书能有所体现,这样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原理。这本书的“第二版”字样,让我对内容的更新和时效性有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它能够包含最新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从而提升我在这方面的专业认知,更好地服务于公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