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58包邮) 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 湖北新华书店

(满58包邮) 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 湖北新华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小岛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 社会经济
  • 文化经济
  • 全球化
  • 案例分析
  • 湖北新华书店
  • 包邮
  • 畅销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72960
商品编码:11767778809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 作者 彼得·D.希夫(Peter D. Schiff);安德鲁·J.
定价 48.00元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72960 出版日期 2017-03-01
字数 140000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你一定非常想知道:
通货膨胀到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中国要购买那么多的美国国债?
扭转恶化的经济状况是该花钱,还是存钱?
为什么有些国家很富有,而另外一些国家却很穷?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又是怎么发生的?
你一定非常想知道:

通货膨胀到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中国要购买那么多的美国国债?

扭转恶化的经济状况是该花钱,还是存钱?

为什么有些国家很富有,而另外一些国家却很穷?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又是怎么发生的?

如何对经济领域的各种现象进行专业而又生动的分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让从9岁到90岁的读者都能通过一本书洞悉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更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小岛经济学》就是这样一本书,它通过插图、幽默的措辞以及讲故事的平实手法,将经济学从高不可攀的架子上取下来,放回到厨房的餐桌上。它本就该属于那个地方。

这个关于鱼、渔网、存钱、借钱的故事揭示了经济是如何运行的,映射出当今经济体制与政策暗藏的漏洞。希夫兄弟以机智幽默的手法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根源,贸易、储蓄及风险三者的重要性,滞胀的根源,利率的影响,政府的刺激机制、消费信贷的破坏性本质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被讨论,却常常被误解。对于那些想走出误区,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常识的读者,这本书会带来惊喜。


   作者简介
彼得·希夫

经济学家,畅销书作家,现任欧洲太平洋资本公司总裁。他的观点常被各大新闻媒体引用,曾成功预测2008年经济危机。他还著有超级畅销书《美元大崩溃》。

安德鲁·希夫

金融服务行业资深媒体与市场顾问,目前主要负责欧洲太平洋资本公司的传播与媒体管理。

   目录
推荐序/ XI

珍藏版序言/ XV

序言/ XXI

写在前面/ XXXV

章一个好点子出炉了/ 001

查理惊得眼珠直转,他想自己的朋友肯定是疯了。“你疯了,这样做,我告诉你……疯了。要是你这不好使,可别哭着来跟我要鱼吃,一片也别想。我头脑清醒,但这并不表示我会为你的疯狂做法埋单。”

第二章把财富分享给别人/ 015

贝克走近艾伯,说道:“我们做个约定吧:你借给我们一条鱼,我们会还你两条。这可是百分之百的利润啊。除了这座小岛,你到哪儿能找到这样的高回报?”

第三章信用卡的多种用途/ 033

但是,如果贝克和查理不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他们又怎么能连本带利地归还借款呢?在休息几天之后,他们还是每天只能捕到一条鱼。为了还艾伯的鱼,他们以后每天就要减少自己的食量,他们将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以偿还贷款!

第四章经济到底是如何发展的/ 045

然而,近年来经济学家们严重降低了储蓄在经济价值链中的位置。事实上,在很多经济学家看来,储蓄就是一种累赘。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储蓄对发展不利,因为这种做法妨碍了货币循环、降低了消费(他们认为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五章在鱼被指定为货币之后/ 057

很快,所有的工资和价格都开始用鱼计量。因为人们仍然假设每天需要吃一条鱼才能生存,所以一条鱼的价值是多少,所有人心里都有数。也就是说,岛上的价格体系和鱼的真实(或者固有)价格相关。

第六章为什么会有储蓄/ 079

有时生产率大幅提高,岛上的存鱼量也随之大大增加。如果储藏室里堆满了鱼,银行就会主动降低贷款利率。因为此时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较强,而且健康的经济也为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七章基础设施与贸易/ 095

随着岛上经济的发展,出口产品的能力也增强了。很快,不少大型货运木筏就满载着鱼、运鱼车、冲浪板、长矛和独木舟驶过公海。

第八章一个共和国就这样诞生了/ 111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也为了保护岛民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参议院决定设立一套法院体系来解决纠纷,同时成立警察小队执行法官的法令。

第九章政府的职能开始转变了/ 121

因为只需要少数熟练的渔民捕鱼便可以满足整个岛屿的营养需求,多出来的劳动力和资本就可以投入其他行业了。各种在捕鱼时代闻所未闻的工业和服务业都发展起来。

第十章不断缩水的鱼就像货币一样/ 141

官鱼越来越小,不久后岛民每天只吃一条鱼已经无法填饱肚子了,大多数人每天至少要吃两条鱼。

第十一章中岛帝国:远方的生命线/ 153

现在的情况是民众失去了信心。如果我们现在开始消费更多的鱼邦储备券,人们的信心就会恢复,民众就会重新开始消费。如果有必要,我会坐在棕榈树上往下撒钱。

第十二章服务业是如何崛起的/ 167

中岛帝国攒够了钱,建造了很多巨型(的设计者起诉他们侵犯知识产权,但是在中岛帝国完全没有胜诉的可能)。他们实行24 小时工作制,三班轮岗,不间断捕鱼。大部分鱼都出口到了美索尼亚国。

第十三章“鱼本位”的破灭/ 179

频繁兑换真鱼开始对存鱼造成冲击,技师们又忙碌了起来,他们不断地切割、重组,官鱼越变越小,通鱼膨胀又有抬头之势。

第十四章棚屋价格是如何涨上去的/ 191

即便如此,银行也不能保证收回全部贷款。因此,为了抵消这个风险,银行要求借款人先交大量的鱼作为首付。

第十五章快了!快了!棚屋市场要崩溃了/ 209

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棚屋价格不是逐渐下跌,而是直线下降。棚屋供大于求的现象很快演变为棚屋价格的大规模下跌。

第十六章情形怎么变得如此糟糕/ 227

国王有些疑惑不解:“等一下,美索尼亚国比我们富有得多。我们的购买力怎么比得上他们呢?他们能支付更高的价钱,他们有鱼邦储备券。”

第十七章缓兵之计/ 241

朱特尼亚群岛爆发了一次更加严重的棚屋崩溃风暴。在这个紧急关头,一个名为IMF(岛际海上渔民组织)的跨洋机构仓促成立,并立即推出了一项计划。

第十八章占领华孚街/ 255

由失业工人、棚屋购买者等年轻人组成的联盟发起的“占领华孚街”运动,激起了公众的想象力,成为后危机时代挫败的象征。

第十九章无鱼不起浪/ 273

鱼邦储备券持续贬值,没人愿意继续持有它。小鼓岛和狂舞岛也和中岛帝国一道,限制购买鱼邦储备券。卖主多,买主少,鱼邦储备券掉入了万丈深渊。

后记/ 293

致谢/ 299

推荐序/ XI

珍藏版序言/ XV

序言/ XXI

写在前面/ XXXV

章一个好点子出炉了/ 001

查理惊得眼珠直转,他想自己的朋友肯定是疯了。“你疯了,这样做,我告诉你……疯了。要是你这不好使,可别哭着来跟我要鱼吃,一片也别想。我头脑清醒,但这并不表示我会为你的疯狂做法埋单。”

第二章把财富分享给别人/ 015

贝克走近艾伯,说道:“我们做个约定吧:你借给我们一条鱼,我们会还你两条。这可是百分之百的利润啊。除了这座小岛,你到哪儿能找到这样的高回报?”

第三章信用卡的多种用途/ 033

但是,如果贝克和查理不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他们又怎么能连本带利地归还借款呢?在休息几天之后,他们还是每天只能捕到一条鱼。为了还艾伯的鱼,他们以后每天就要减少自己的食量,他们将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以偿还贷款!

第四章经济到底是如何发展的/ 045

然而,近年来经济学家们严重降低了储蓄在经济价值链中的位置。事实上,在很多经济学家看来,储蓄就是一种累赘。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储蓄对发展不利,因为这种做法妨碍了货币循环、降低了消费(他们认为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五章在鱼被指定为货币之后/ 057

很快,所有的工资和价格都开始用鱼计量。因为人们仍然假设每天需要吃一条鱼才能生存,所以一条鱼的价值是多少,所有人心里都有数。也就是说,岛上的价格体系和鱼的真实(或者固有)价格相关。

第六章为什么会有储蓄/ 079

有时生产率大幅提高,岛上的存鱼量也随之大大增加。如果储藏室里堆满了鱼,银行就会主动降低贷款利率。因为此时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较强,而且健康的经济也为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七章基础设施与贸易/ 095

随着岛上经济的发展,出口产品的能力也增强了。很快,不少大型货运木筏就满载着鱼、运鱼车、冲浪板、长矛和独木舟驶过公海。

第八章一个共和国就这样诞生了/ 111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也为了保护岛民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参议院决定设立一套法院体系来解决纠纷,同时成立警察小队执行法官的法令。

第九章政府的职能开始转变了/ 121

因为只需要少数熟练的渔民捕鱼便可以满足整个岛屿的营养需求,多出来的劳动力和资本就可以投入其他行业了。各种在捕鱼时代闻所未闻的工业和服务业都发展起来。

第十章不断缩水的鱼就像货币一样/ 141

官鱼越来越小,不久后岛民每天只吃一条鱼已经无法填饱肚子了,大多数人每天至少要吃两条鱼。

第十一章中岛帝国:远方的生命线/ 153

现在的情况是民众失去了信心。如果我们现在开始消费更多的鱼邦储备券,人们的信心就会恢复,民众就会重新开始消费。如果有必要,我会坐在棕榈树上往下撒钱。

第十二章服务业是如何崛起的/ 167

中岛帝国攒够了钱,建造了很多巨型(的设计者起诉他们侵犯知识产权,但是在中岛帝国完全没有胜诉的可能)。他们实行24 小时工作制,三班轮岗,不间断捕鱼。大部分鱼都出口到了美索尼亚国。

第十三章“鱼本位”的破灭/ 179

频繁兑换真鱼开始对存鱼造成冲击,技师们又忙碌了起来,他们不断地切割、重组,官鱼越变越小,通鱼膨胀又有抬头之势。

第十四章棚屋价格是如何涨上去的/ 191

即便如此,银行也不能保证收回全部贷款。因此,为了抵消这个风险,银行要求借款人先交大量的鱼作为首付。

第十五章快了!快了!棚屋市场要崩溃了/ 209

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棚屋价格不是逐渐下跌,而是直线下降。棚屋供大于求的现象很快演变为棚屋价格的大规模下跌。

第十六章情形怎么变得如此糟糕/ 227

国王有些疑惑不解:“等一下,美索尼亚国比我们富有得多。我们的购买力怎么比得上他们呢?他们能支付更高的价钱,他们有鱼邦储备券。”

第十七章缓兵之计/ 241

朱特尼亚群岛爆发了一次更加严重的棚屋崩溃风暴。在这个紧急关头,一个名为IMF(岛际海上渔民组织)的跨洋机构仓促成立,并立即推出了一项计划。

第十八章占领华孚街/ 255

由失业工人、棚屋购买者等年轻人组成的联盟发起的“占领华孚街”运动,激起了公众的想象力,成为后危机时代挫败的象征。

第十九章无鱼不起浪/ 273

鱼邦储备券持续贬值,没人愿意继续持有它。小鼓岛和狂舞岛也和中岛帝国一道,限制购买鱼邦储备券。卖主多,买主少,鱼邦储备券掉入了万丈深渊。

后记/ 293

致谢/ 299


   编辑推荐
《小岛经济学》=《国富论》 《经济学原理》。沉闷枯燥的科学竟然如此通俗易懂,上至90岁下至9岁都喜欢得不得了!千万读者惊呼:经济学竟然可以这样解释!

   文摘

   序言

探索现代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XX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本书精要导读 在这部深入浅出的专著中,我们旨在构建一套全面且具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本书摒弃了传统教科书中晦涩难懂的纯数学推导,转而采用大量贴近现实的案例、生动的比喻和严谨的逻辑推理,带领读者领略经济学的核心魅力。我们相信,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非在于掌握复杂的模型,而在于洞察人类在稀缺资源约束下的决策机制,以及这些决策如何汇聚成宏观层面的社会运行规律。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的基石——理性人与市场选择 本书的开篇将聚焦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是理解一切经济现象的出发点。我们将从“理性经济人”的概念出发,探讨个体如何在信息不完全和风险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做出最优选择。 1. 稀缺性、选择与机会成本: 稀缺性是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本书将详尽分析不同社会形态下面临的资源稀缺性问题,并重点阐述“机会成本”这一关键概念。我们不仅仅停留在教科书式的定义,而是通过分析个人时间分配、企业投资决策等具体场景,展示机会成本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我们的日常行为和商业策略。例如,我们会对比投资于前沿技术研发与稳定回报传统业务所隐含的机会成本差异。 2. 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与市场失灵: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汇并非一成不变的静态点,而是一个持续调整的动态过程。我们将深入探讨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在不同商品(如必需品与奢侈品)上的表现,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企业的定价策略和税收负担的最终承担者(税负归宿)。更重要的是,本书花了大量篇幅探讨市场失灵的成因: 外部性(Externalities): 负外部性(如污染)和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偏离,以及皮古税、科斯定理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的应用与局限性。我们将分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设计原理,探究如何将环境成本内部化。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如何导致“搭便车”问题,以及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有效边界和融资机制。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和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在保险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中的具体表现。例如,如何设计有效的合同机制来减少逆向选择对信贷市场的冲击。 3. 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理论: 在消费者理论部分,我们将结合行为经济学的前沿成果,审视传统“偏好排序”模型的局限性,探讨禀赋效应、损失厌恶等心理因素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路径。在生产者理论中,我们将解析短期与长期成本结构,详细剖析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乃至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下的利润最大化条件,特别是囚徒困境在寡头博弈中的经典应用及其在商业竞争中的映射。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的脉络——增长、稳定与政策工具 本部分将视角提升至国家和全球层面,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1. 衡量经济的尺度:GDP、通胀与失业: 我们将详细界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深入分析其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局限性,并引入国民财富、绿色GDP等替代性指标。通货膨胀的衡量(CPI、GDP平减指数)及其对不同群体的分配效应将作为重点。失业的结构性、周期性和摩擦性分类,为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健康状况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2. 经济增长的引擎:内生增长理论: 告别仅停留在索洛模型的阶段,本书将重点阐述以卢卡斯、罗默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我们相信,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我们将分析政府在促进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和教育普及方面的政策角色。 3.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箱: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波动的两大支柱。 财政政策: 深入分析政府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理论模型,探讨赤字和国债对未来经济的长期影响。我们将审视在不同经济周期下,扩张性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适用时机与潜在的“挤出效应”。 货币政策: 从中央银行的职能、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乘数)入手,详细解析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率这些传统工具。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详细介绍量化宽松(QE)、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际效果及其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我们也会探讨通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等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优劣。 第三部分:开放经济体与全球化挑战 现代经济无法脱离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本部分将探讨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定位与策略。 1.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从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模型)到现代的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我们解释了国家间贸易的动力。本书将批判性地分析保护主义政策(如关税、配额)在短期政治利益与长期经济效率之间的权衡。 2. 汇率决定与国际收支: 阐述决定汇率的短期(利率平价、资产市场模型)和长期(购买力平价)因素。我们将剖析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平衡关系,理解国际收支失衡背后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以及各国央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所面临的政策困境。 3. 全球金融风险与治理: 探讨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效率提升与金融危机传播的风险。本书对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进行了系统性的经济学解构,重点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积累和跨境资本流动的过度波动性,并讨论了巴塞尔协议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演进与不足。 结语: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一种严谨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一种能够剥离情绪化表达,专注于激励机制、权衡利弊和长期后果的分析视角。经济学不是预测未来的水晶球,而是理解世界如何运作的透镜。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识别政策背后的经济逻辑,更准确地评估商业决策的潜在影响,从而在个人生活、职业发展乃至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中,拥有更深刻、更具洞察力的判断力。这是一场关于如何更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思维升级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小岛经济学》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直以来对经济学概念感到模糊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它用一种近乎童话般的故事形式,将那些原本听起来高深莫测的经济学原理,变得简单易懂,甚至还有点趣味盎然。我一直觉得,经济学就像是一个神秘的象牙塔,普通人很难窥探其中的奥秘。但是,这本书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这个“塔”的大门,而且是以一种我从未想过的方式。它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小岛,用“鱼”作为最原始的交易媒介,然后一步步引出“美元”的诞生和流通。我跟着岛民们的经历,深刻地体会到了“货币”的出现是如何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效率,解决了以物易物带来的诸多不便。书中关于“稀缺性”、“生产力”、“分工”、“储蓄”、“投资”以及“通货膨胀”的论述,都通过小岛上发生的具体事件,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为什么“分工合作”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什么“储蓄”和“投资”对未来的繁荣至关重要,以及过度发行“美元”会带来怎样的灾难。这本书让我不再觉得经济学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应用。它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绝对是一本我近期读过的最令人惊喜的书!我本身并不是经济学专业出身,对经济学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觉得它离我的生活很遥远,充斥着各种复杂的模型和概念。然而,《小岛经济学》却像一股清流,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将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渗透进我的脑海。作者构建了一个只存在于小岛上的经济图景,非常巧妙地用“鱼”作为最基础的商品,用“美元”作为流通的货币。我跟着故事的脉络,一步步理解了货币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如此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描述岛民们如何从最初的简单交换,到后来发行“美元”来解决交易中的麻烦时,我感到非常新奇。这本书没有华丽辞藻,没有深奥理论,只有最纯粹的逻辑推演。通过“小岛”这个微观模型,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稀缺性”、“生产力”、“分工”、“贸易”、“储蓄”、“投资”以及“通货膨胀”等经济学中最基础也最核心的概念是如何运作的。我甚至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小岛上的居民,体会着经济活动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这本书让我对经济学不再感到陌生和畏惧,反而让我觉得它其实就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可以用如此简单、有趣的方式来理解。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轻松入门经济学的朋友们。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给我普及了一次非常有趣的经济学启蒙课,而且是以一种极其易懂且引人入胜的方式。我一直以为经济学是那些专业人士才能触及的领域,但《小岛经济学》却用一个简单到极致的“小岛”模型,将经济学中最核心的原理巧妙地展现出来。作者选取了“鱼”和“美元”作为故事的主角,这让整个过程变得非常具象化。我能清晰地看到,当只有鱼的时候,交易有多么不便,而当“美元”这种普遍接受的媒介出现时,整个小岛的经济活动是如何被激活和加速的。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生产力”和“分工”的讨论。当岛民们开始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一个人生鱼、一个人生火,另一个人生计,整个岛屿的产出效率就大大提升了。这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巨大好处。而书中对于“储蓄”和“投资”的阐述,也让我豁然开朗。理解了为什么即使当下有鱼吃,但懂得储蓄并用这些储蓄去投资(比如制造捕鱼工具)的岛民,才能在未来获得更多的鱼。这种朴素的道理,在书中被反复强调,反复印证,直到你彻底明白其中的逻辑。而且,它还巧妙地融入了宏观经济学的概念,比如货币发行过多导致通货膨胀,或者经济萧条时,政府如何通过刺激政策来提振经济。虽然是小岛,但折射出的原理却与我们现实世界息息相关。这本书真的太适合那些对经济学感到好奇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人了,它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建立起对经济学的基本认知。

评分

这本《小岛经济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经济学看法的全新视角!一直以来,经济学在我脑海里都是一些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什么供求曲线、通货膨胀,听起来就头大。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用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小岛作为载体,将复杂抽象的经济原理,比如货币的产生、稀缺性、生产力、贸易等等,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我特别喜欢它用“鱼”和“美元”作为核心元素来构建整个经济体系的故事。通过岛民们如何从最初的以物易物,到后面引入“贝壳”(相当于早期的货币),再到发行“美元”(代表了更广泛的信任和交换媒介),整个过程的演变清晰明了。我发现,原来经济学的很多基本规律,比如效率、分工、储蓄和投资的重要性,都可以如此简单地被理解。这本书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知识。特别是当他们遇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困境时,那种代入感很强,能让你深刻体会到货币政策对经济的直接影响。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畏惧经济学,甚至开始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去了解更多背后的逻辑。这本书绝对是经济学入门的绝佳读物,推荐给所有觉得经济学遥不可及的朋友们!

评分

读完《小岛经济学》的感受,可以用“茅塞顿开”来形容。我一直认为经济学是门高深的学问,充斥着各种我无法理解的图表和术语,所以总是敬而远之。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固有认知。它通过讲述一个小岛上发生的经济故事,将那些抽象的经济学原理变得无比生动和具象。我特别喜欢它用“鱼”和“美元”作为核心载体来解释货币的产生和流通。看着岛民们如何从一开始依赖捕鱼,到后来发展出更专业的技能,以及如何引入“美元”来方便交易,整个过程的逻辑非常清晰。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分工”和“专业化”的重要性,以及“储蓄”和“投资”如何能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就连“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样听起来很宏大的概念,在书中也得到了非常形象的解释。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当政府(岛长)随意印发“美元”时,会发生什么后果;或者在经济萧条时,如何通过增加“美元”的供给来刺激经济。这种用故事来讲解经济学的方式,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并记住这些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简单的方式,教会我经济学最根本的道理。我真心觉得,任何对经济学感到好奇但又不知从何入手的朋友,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