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钣金修复技巧与实例(第4版)

汽车碰撞钣金修复技巧与实例(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顾平林,冯小青 编
图书标签:
  • 汽车维修
  • 钣金修复
  • 碰撞修复
  • 汽车钣金
  • 维修技巧
  • 实战案例
  • 汽车技术
  • 损伤评估
  • 修复工艺
  • 第四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07703
版次:4
商品编码:11773473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汽车检修技能提高教程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6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汽车碰撞钣金修复技巧与实例(第4版)》系统地讲述了汽车碰撞钣金修复的理论知识、维修步骤、实用技巧等,并通过典型的车身修复实例提高图书的实用性。这些实例涉及了车身修复累积误差的处理,如二次碰撞、二次修复、二次更换,过度拉伸,跑偏,共振,啃胎,漏水、漏尘等,在每个实例后都有修复心得,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汽车碰撞修复的思路。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汽车碰撞和钣金修复知识1
第一节汽车碰撞知识1
一、汽车碰撞信息1
二、汽车碰撞情况分析2
三、汽车碰撞对车身结构的影响4
四、车身损坏原因分析14
第二节汽车车身材料14
一、车身用材料的分类14
二、车身用金属材料15
三、车身用非金属材料20
四、复合材料研发和未来汽车车身材料的应用趋势23
第三节钣金修复常用工具24
一、车身整形通用工具24
二、车身外形修复机27
三、等离子切割机27
四、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28
五、铝焊机28
六、点焊机29
七、气动锯30
八、气动铣孔枪30
九、角磨机30
十、电子车身底盘测量系统31
十一、车身大梁校正设备31
十二、凹陷拉拔工具33
十三、其他设备34
第四节车身维修师眼中的四轮定位36
一、四轮定位参数36
二、四轮定位不良造成的故障38
三、四轮定位参数的检测与路试38
四、四轮定位调整的预检38
五、四轮定位仪简介与四轮定位的调整过程38
六、运用四轮定位仪的其他注意事项44
第二章钣金展开放样47
第一节放样的基本知识47
一、基本几何图形画法48
二、放样与样图49
三、线段实长的求法53
第二节可展表面与不可展表面55
一、几何形状分析55
二、可展表面与不可展表面总结56
第三节平行线展开法57
一、平行线展开原理57
二、平行线展开法应用57
三、平行线展开法特征59
第四节放射线展开法60
一、放射线展开法原理60
二、应用举例60
三、放射线展开法小结63
第五节三角形展开法63
一、三角形展开法原理64
二、应用举例64
三、三角形展开法小结67
第六节相贯体的展开68
一、直线型相贯线的展开68
二、用素线法求形体相贯线及其形体展开68
三、用纬线法(纬圆法)求取形体相贯线及其展开图70
四、用辅助平面法求形体相贯线及其展开图72
五、求相贯线方法的选择及使用条件73
第七节不可展表面的近似展开73
一、纬线法展开球面74
二、经线法展开球面75
三、三角形法展开正圆柱螺旋面76
第八节各种展开方法的比较76
一、3种展开方法展开各种可展表面的比较76
二、相贯体展开的各种方法比较77
第九节样板的特点和作用77
一、样板的种类78
二、样板的特点78
三、样板的用途79
四、样板的使用方法79
五、样板的制作方法79
第十节板厚处理80
一、根据构件的断面形状进行板厚处理80
二、根据构件咬接形式进行板厚处理83
三、板厚处理小结85
第三章汽车钣金修复工艺和零部件修复方法87
第一节汽车钣金修复工艺87
一、传统车身修复工艺87
二、现代车身修复工艺88
三、车身钣金件修复工艺89
四、车身严重损坏的修复技术93
五、汽车车身钢板修复方法96
六、车身结构件的修复方法101
七、汽车车身修复测量工艺102
第二节汽车碰撞修复步骤103
一、损伤诊断103
二、确定维修方案109
三、拉伸校正112
四、焊接修整118
五、装复调试120
第三节铝质车身修复技术120
一、使用铝材的意义及铝材特性121
二、铝质车身修复应具备的条件122
三、如何正确修复铝质车身122
第四节汽车后端碰撞的修复125
一、查找损伤部位125
二、进行修复校正工作125
三、装配126
四、密封和防锈处理126
五、车身后端修复注意事项127
第五节汽车前端和侧面碰撞的修复127
一、车身前端损坏的修复127
二、车身侧面损坏的修复129
三、车门的修复130
四、应力消除工艺135
五、车身校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35
第六节钣金修复的新方法和新工艺136
一、钣金胶与可透焊底剂的应用136
二、挖补技术在碰撞修复中的应用138
三、新材料车身构件的修理焊接要求140
四、无尘无水干磨工艺143
第四章钣金修复质量和安全生产要求144
第一节汽车钣金维修在维修技术中的地位144
一、汽车钣金给人的印象144
二、汽车钣金维修的重要性144
三、正视汽车钣金维修与汽车维修技术的关系145
第二节汽车钣金修复事故的预防147
一、事故预防方法147
二、工作守则147
第三节汽车钣金修复安全知识148
一、车身修复车间的布置148
二、维修人员的安全与防护150
三、工具设备的安全操作152
第四节车身修复的质量要求153
一、车身修复质量要求153
二、车身修复质量的检验154
三、汽车喷涂的要求155
第五节汽车保险理赔与配件品质156
第五章钣金件修复技巧与自制小工具158
第一节汽车车身修复技巧和方法158
一、车身擦伤的修复技巧158
二、车身凹坑的修补技巧159
三、锈孔或裂口的修理技巧159
四、填充填料和重新喷漆160
五、汽车小划伤的处理技巧161
第二节车身结构件的二次更换技巧161
第三节乘员室地板的更换技巧163
一、待修车辆地板的切割164
二、切割工具、工艺的选择与要求164
三、新地板的选择164
四、新旧板件搭接处的处理164
五、焊接的手段及技巧165
六、隔声减振防腐胶的作用165
第四节车身外皮的修复技巧165
第五节自制拉拔钉修复铝质车身表面166
一、自制拉拔钉修复铝质车身166
二、为什么不用电钻打孔167
第六节发动机罩开关和前后风窗玻璃防水措施167
一、发动机罩开关过程中的几点建议167
二、预防前后风窗玻璃漏水的措施168
第七节累积误差的处理技巧168
第八节拉伸过度的处理技巧170
一、成型构件碰撞损伤修复与拉伸过度170
二、车身大梁及立柱的拉伸校正172
第九节车身表面凹坑的检查与修复174
一、车身凹坑的检查174
二、车身表面小坑的修复175
三、车身表面漫坑的修复177
四、车身表面死点坑的修复178
第十节汽车装饰对车身结构的影响179
一、铺地胶对车身结构的影响179
二、玻璃贴膜对车身结构的影响179
三、增设防盗遥控装置对车身结构的影响181
四、改造音响系统对车身结构的影响181
五、个性化的外形改变对车身结构的影响181
六、加装发动机下护板对车身结构的影响181
第十一节汽车车身钣金件损伤修复实例181
一、车身门槛损伤的修复181
二、车身后侧围板损伤的修复183
三、车身侧板棱线损伤的修复184
四、车顶板损伤的修复185
第十二节科学进行拆装底盘装甲的技巧186
第六章车身构件的拆卸、更换与调整188
第一节汽车车身构件更换步骤与分解图188
一、汽车车身构件更换步骤188
二、轿车车身构件分解图189
第二节车身构件拆解、分割的原则和方法192
一、选择进行拆解的部位192
二、车身构件的拆解与安装作业193
三、车身非结构性或装饰性钣金件的更换203
第三节发动机罩的拆卸、更换和调整205
第四节车门槛板、立柱、梁的拆卸和更换209
一、车门槛板的拆卸和更换209
二、立柱、梁的更换方法210
第五节保险杠、翼子板、格栅和天窗的拆卸、更换和调整215
一、保险杠的拆卸、更换和调整215
二、翼子板的拆卸、更换和调整216
三、格栅的拆卸与更换217
四、天窗的拆卸、更换和调整217
第六节汽车车门、玻璃与行李箱盖的拆装和调整220
一、车门的拆装220
二、玻璃的拆装226
三、行李箱盖的调整230
第七节车身钢板的更换231
一、正确选择钢板的更换和连接方式231
二、确定分割位置及板件的分离232
三、板件的安装与定位232
第八节承载式车身结构件与非结构件修与换的掌握233
一、承载式车身结构件修与换的掌握233
二、非结构件修与换的掌握234
第七章塑料件的修复236
第一节汽车用塑料概述236
一、塑料的特点236
二、塑料的种类238
三、塑料的识别240
第二节汽车塑料件维修程序240
一、热固性塑料维修程序240
二、热固性塑料维修注意事项241
第三节汽车车身塑料零部件的修补242
一、汽车塑料件的损伤修理242
二、塑料件的焊接244
三、修理聚乙烯材料245
四、超声波栓焊246
五、汽车塑料件喷涂前的表面处理246
六、塑料孔洞、穿孔的修复246
七、汽车塑料件喷涂面漆工艺操作248
第四节塑料保险杠、灯具的破损修复250
第五节用玻璃钢材料修复汽车塑料252
一、材料及工具准备253
二、零部件修复前的准备工作253
三、破损处的修复253
第六节塑料件面漆涂装255
一、汽车塑料件常用的油漆255
二、硬塑料件的喷涂256
三、汽车软顶的喷涂256
四、塑料件喷漆实例257
第八章汽车碰撞修复实例259
第一节桑塔纳汽车修复实例259
一、桑塔纳轿车锈蚀车门的修复259
二、桑塔纳2000碰撞修复后有共振现象261
三、桑塔纳底部受伤故障排除263
第二节与汽车异响有关的车身修复实例265
一、马自达6车门窗玻璃升降过程中的“咔嗒”声的排除265
二、本田车事故修复后异响排除266
三、捷达轿车更换前纵梁后异响排除266
第三节漏水、漏尘的车身修复实例267
一、红旗轿车乘员室后排脚下雨后大量积水267
二、红旗轿车行李箱尘土多268
三、红旗轿车前乘客位滴水269
四、马自达62��0轿车门槛内积水269
五、福特福克斯地毯下有水271
第四节帕萨特汽车车身修复实例272
一、帕萨特B5碰撞修复实例272
二、帕萨特领驭碰撞损伤修复实例273
三、帕萨特领驭轿车碰撞修复实例276
四、帕萨特B5轿车更换空调风扇后出现共振282
第五节其他车身修复实例285
一、奇瑞A5散热器框架的组焊过程285
二、奥迪A6事故修复后跑偏现象的排除287
三、广州本田轿车铝合金缸体螺纹修复288
四、北京现代索纳塔电动后视镜故障289
五、捷达轿车左前门玻璃升降失灵289
六、别克君威车门锁芯易撬故障290
七、福克斯行李箱打不开故障290
八、轿车后翼子板的局部更换292
九、承载式轿车前纵梁的更换294
十、使用拔坑器修复奥迪右侧围凹坑297
第九章汽车涂装技术299
一、漆面修复材料的准备299
二、面漆涂装工艺300
三、面漆喷涂的方法和技巧304
四、 面漆层的干燥305
五、塑料件的漆面修复305
参考文献306

前言/序言

  汽车是人们平时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碰撞事故也越来越多。而不论事故大小,汽车的碰撞损伤都需要进行修复。这使得汽车碰撞钣金修复行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汽车钣金修理设备及工艺随着汽车制造材料、制造工艺的变革而改变,这就对汽车碰撞钣金修复人员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操作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成了当务之急。
  本书从汽车碰撞钣金修复的一线操作需要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维修观点、理念与实际修复技巧,适应当代国际品牌汽车入驻国内市场后的生产服务需要,符合汽车碰撞钣金修复的要求。本书系统地讲述了汽车碰撞钣金修复的理论知识、维修步骤、实用技巧等,并通过典型的车身修复实例讲解来提高图书的实用性。这些实例涉及车身修复累积误差的处理,如二次碰撞、二次修复、二次更换、过度拉伸、跑偏、共振、啃胎、漏水、漏尘等,在每个实例后都有修复心得,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汽车碰撞钣金修复的思路。
  本书图文并茂,从汽车碰撞钣金修复工作与时俱进的理念出发,使理论与实例相结合,让读者更快、更好地掌握汽车碰撞钣金修复技术。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特点。本书是广大一线碰撞钣金维修技工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供相关汽车院校师生使用。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同行专家的帮助和支持,并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借此出版之际,特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由顾平林、冯小青主编,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汤锦如、聂繁、管梓萌、陈龙、何海涛、张美娟、迟虎、盛春朋、南海、卢震寰、柴小杰、关正斌、吕一清等。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差错,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现代汽车车身结构与材料应用深度解析 本书聚焦于当代汽车制造领域中至关重要的车身结构演变、新材料的应用及其对维修和制造工艺提出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随着汽车工业向轻量化、高强度、智能化方向飞速发展,现代汽车的车身结构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钢板焊接组合体。本专业著作旨在为汽车工程师、高级技师、车辆研发人员以及专业院校师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视角,解析当前主流乘用车及商用车的车身设计理念、材料选择的依据,以及由此衍生的先进连接技术和检测标准。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实践的多个层面,力求在理论深度与工程实用性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 --- 第一部分:现代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原理与演进 本部分首先奠定了理解现代汽车车身复杂性的理论基础。我们不再仅仅讨论“车架”或“承载式车身”,而是深入剖析了模块化设计(Modularity)如何影响车身结构布局。 1.1 车辆性能导向的设计目标: 详细阐述了现代车身设计如何平衡被动安全性(碰撞吸能、乘员保护)、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车身刚度(静态与动态)以及轻量化目标之间的复杂权衡关系。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结构拓扑优化(Topology Optimization)来确定关键承载路径和加强区域。 1.2 碰撞安全架构的演变: 深入探讨了“区域化吸能”的设计哲学。对比分析了前代车型中常见的“箱型结构”与当前广泛采用的“多路径力流传递系统”。书中详尽解析了前、后吸能区(Crumple Zones)的溃缩模式,并展示了特定载荷路径下的有限元分析(FEA)模型图解,用以解释结构如何实现能量的定向吸收,而非简单的压扁。重点讲解了侧面碰撞保护系统的强化,包括侧门防撞梁(Side Intrusion Beams)的材料升级与内部结构设计(如蜂窝状或多腔体结构)。 1.3 车身关键节点的结构分析: 聚焦于A柱、B柱、C柱以及车顶横梁的结构设计。解析了“超高强度钢(AHSS/UHSS)”在这些关键区域的布局策略,如何通过不同强度钢材的组合使用,在保证乘员生存空间(Survival Space)的前提下,实现结构性能的最优化。 --- 第二部分:先进车身材料科学与应用 现代车身大量使用传统钢材以外的材料,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之一,旨在揭示新材料的性能特征、加工特性及其在实际制造中的应用挑战。 2.1 高强度钢的冶金基础与成型: 超越传统的IF钢和HSLA钢,本书深入探讨了第二代AHSS(如TWIP钢、TRIP钢)的微观组织结构、屈服强度、极限拉伸强度以及延伸率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了这些材料在热成型(Hot Stamping)过程中的温度曲线控制、冷却速率对最终硬度的影响,以及在模具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回弹(Springback)补偿技术。 2.2 铝合金车身的应用与连接技术: 鉴于其优异的轻量化潜力,铝合金在高端车型和电动汽车中应用日益广泛。本章细致区分了铸造铝合金(如AlSi10Mg)与轧制铝合金(如5系、6系)在车身结构件(如车架、悬挂塔顶)中的应用差异。重点剖析了铝合金特有的连接工艺: 铆接(Riveting): 特别是自冲铆接(SPR)的机理、专用铆钉的选择和工艺窗口控制。 搅拌摩擦焊(FSW): 针对铝合金的FSW参数(转速、下压力、焊速)对焊缝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构胶粘接(Structural Bonding): 介绍了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粘合剂类型(环氧树脂、聚氨酯)及其表面预处理技术(如等离子活化、电晕处理),确保长期耐久性和抗疲劳性能。 2.3 复合材料在车身结构中的渗透: 探讨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在制造超高刚度部件(如车顶、电池包外壳)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预浸料(Prepreg)的铺层设计、热压罐固化(Autoclave Curing)工艺参数,以及CFRP与金属部件之间的界面管理技术,以避免电偶腐蚀和接触应力集中。 --- 第三部分:数字化制造与质量保证体系 本部分将视角转向如何使用先进技术来确保复杂车身结构的高精度制造和可靠性验证。 3.1 数字化装配与测量技术: 介绍了现代车身车间中激光跟踪仪(Laser Tracker)、三坐标测量机(CMM)在关键尺寸(GA/CA)监控中的应用。重点讲解了在线补偿系统如何实时反馈给机器人控制单元,以纠正因环境温度变化或模具磨损导致的微小偏差。 3.2 机器人焊接工艺的优化与控制: 深入分析了电阻点焊(RSW)工艺的电极磨损监测、电流/压力曲线的动态调整。对于激光钎焊(Laser Brazing)在车顶与侧围连接中的应用,详述了激光功率、焊枪摆动轨迹对焊缝成型及气密性的影响。 3.3 疲劳寿命评估与非破坏性检测(NDT): 阐述了如何基于载荷谱数据对车身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在NDT方面,重点介绍了超声波相控阵(Phased Array Ultrasonic Testing, PAUT)在检测复杂连接部位内部缺陷(如铆钉空洞、FSW熔池缺陷)方面的优势,以及如何解读其声学图像。 --- 总结与展望 本书内容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它清晰地描绘出汽车工程领域正从单一的“金属加工”时代,迈向一个“多材料集成、多工艺融合”的复杂结构制造时代。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掌握分析和解决当代汽车车身制造与维护中出现的各种高技术难题的能力,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核心技术视野。 目标读者: 汽车车身工程师、高级维修技术专家、车辆结构设计研发人员、材料科学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名为《汽车碰撞钣金修复技巧与实例(第4版)》的书,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汽车车身修复技术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各种现代汽车车身材料的特性,从传统的钢材到先进的高强度钢和铝合金,都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特别是对于不同焊接技术的讲解,作者似乎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图文并茂地展示了TIG焊、MIG焊以及点焊等工艺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我个人尤其欣赏它在讲解复杂结构件修复时的严谨态度,每一个步骤都力求精确,避免了许多初学者在实际操作中常犯的错误。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也极具价值,不仅展示了修复前后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了修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及解决思路,这对于提升读者的实战能力有着直接的帮助。不过,如果能增加更多关于新型复合材料修复的内容,那就更完美了。总的来说,内容非常扎实,技术深度足够,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技师,我对技术书籍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要有足够的“干货”和前瞻性。《汽车碰撞钣金修复技巧与实例(第4版)》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复杂受损车身的结构件修复案例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作者没有回避那些最棘手的挑战,例如B柱或门槛梁的断裂修复,他提供了多套解决方案供读者根据实际工位条件进行选择,并分析了每套方案的优缺点和成本效益。书中对防锈和密封处理的环节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往往是修复质量耐久性的关键所在,但常被其他书籍一带而过。从排版上看,大量的流程图和特写照片清晰地展示了工具的正确握持方式和施力角度,这种细节上的把控,对于提高新手的操作规范性非常有帮助。虽然我个人对其中关于特定品牌车型的原厂修复规范了解较多,但书中总结出的通用原则仍然为我优化现有工作流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评分

坦白说,我过去买过几本钣金维修手册,大多内容浅尝辄止,但这一本《汽车碰撞钣金修复技巧与实例(第4版)》显然是站在行业前沿的。它对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相关传感器安装位置的恢复精度进行了专门的讨论,这在当前智能汽车普及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使用三维扫描和定位系统来确保车架几何尺寸的绝对准确性,这部分内容在旧版书籍中是绝对看不到的。我特别喜欢它对材料特性与修复方法之间关系的探讨,比如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区域必须采用铆接而非焊接,并且给出了详细的规范参数。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车间里进行一对一指导,那种将理论、规范与现场经验完美融合的叙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这本书无疑代表了当前汽车钣金修复技术的最高水准。

评分

我刚拿到这本《汽车碰撞钣金修复技巧与实例(第4版)》,第一感觉是内容编排非常系统化,它不仅仅停留在“如何敲打”的层面,而是将整个修复流程置于一个更宏观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标准框架下进行阐述。书中对测量工具的使用规范和精度要求描述得极其细致,这对于追求零误差的修复工作至关重要。我注意到作者对“回弹”现象的分析非常到位,提供了多种针对不同金属特性的预应力施加技巧,这比我之前看的任何资料都要深入得多。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安全操作规程的强调,这在以实操为主的维修领域常常被忽略,但作者用相当大的篇幅来论述,体现了对从业人员负责任的态度。虽然部分高级概念的描述略显学术化,需要结合实践反复琢磨,但正是这种深度保证了本书能够成为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专业参考书。对于想从“修理工”蜕变为“修复工程师”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

这本书的第四版果然名不虚传,它成功地将传统的手工艺智慧与现代化的诊断和修复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汽车碰撞钣金修复技巧与实例(第4版)》在对“敲击”这门艺术的阐述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仅是工具的选择,更是对金属记忆的理解。书中对于不同力道和频率的锤击如何影响金属内部晶体结构变化,有着深入浅出的分析。此外,它对粘接技术的介绍也非常细致,详尽地对比了不同类型的结构胶在不同基材上的适用性,并给出了固化过程的温度和时间控制标准,这对提升修复件的整体强度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非常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可检索性,专业的术语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使得在需要快速查阅特定信息时非常高效。这本书无疑是一份集大成之作,无论你是刚入行的学徒,还是希望跟上时代步伐的资深师傅,它都能为你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评分

好好好蛮好用

评分

只适合刚入门的学徒看

评分

很实用!很好

评分

是正版,印刷清晰,比较实用

评分

很满意

评分

书是好书,专业实用。

评分

不错,强化专业知识。

评分

有点看不懂。

评分

怎么是黑白色的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