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中國 第 一 本 從國際通行的報道攝影格局審視中國圖片編輯業務的書。
2.2015年第 一 次修訂,確立瞭“數字優先”的概念,即以數字媒體為主來談論圖片編輯。書中補充瞭大量在數字時代圖片編輯所需要的編輯技巧,對雜誌圖片編輯的工作做瞭更為詳細的介紹,增加瞭新的案例和知識點。
3.新版為方便讀者閱讀,重新梳理三個版塊:
“圖片編輯工具箱”是方便圖片編輯工作的一些實用技巧和資源;
“觀點”是一些具有獨特視點,對圖片編輯有參考價值的文獻和訪談;
“案例”是就某個具體的圖片編輯案例進行的詳盡介紹。
內容簡介
在照片的功能愈加復雜多元的今天,攝影領域更需要專業的圖片編輯來把關,更好地使用照片。《圖片編輯手冊》將圖片編輯工作分成這樣幾個模塊:圖片來源——對圖片的整閤組織;圖片內容的深化——挖掘信息的價值;圖片的傳播——互動(新的內容生成),對照片的拍攝與使用、照片之間的邏輯關係、照片與文字的結閤、照片敘事功能和說服效果的實現、照片傳播中的倫理道德和法律問題都納入思考。作為新版的手冊,《圖片編輯手冊》補充瞭大量在數字時代圖片編輯所需要的編輯技巧,對雜誌圖片編輯的工作做瞭更為詳細的介紹,增加瞭新的案例和知識點。本次修訂增加的內容有:移動終端上的圖片編輯工作,手機攝影,普通市民照片在媒體中的應用,國際新聞、體育新聞、攝影書的圖片編輯等。
作者簡介
任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策展人,攝影評論人。其個人博客“1416教室”自2006年撰寫至今,成為專注攝影文化的自媒體。她曾是紐約大學的訪問學者(2008-2009),緻力於影像文化的傳播。
曾璜,紐約Syracuse大學攝影學碩士,曾實習於紐約Newsday和MagnumLibrary。現為新華社高級編輯,Corbis圖片庫在中國的攝影師和組稿人。
齣版有個人戰地報道攝影集《波黑:戰火浮生》、大學教科書《報道攝影》,主編華辰影像拍賣圖錄和十多本畫冊、圖文書。參與創辦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兩次入選《攝影之友》“中國攝影界有影響三十人”。
發錶文章近百萬字,曾獲中國文聯文藝評論奬、中國攝影傢協會理論年會和中國新聞攝影年會論文奬。在北京電影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近十所大學和幾十傢中西方主流媒體上,在法國Arles國際攝影節展示個人報道作品,曾獲美國FreedomForum專業記者新聞攝影比賽(北京站)“中國新聞奬”,承擔UNICEF在中國的拍攝任務。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第四版)
前言(第二版)
前言(第一版)
標準的意義-讀《圖片編輯手冊》感言
2秒鍾50年-羅伯特·普雷基談圖片編輯
第一章 報道攝影導論
第一節 從新聞攝影到報道攝影
第二節 報道攝影與宣傳攝影
第三節 報道攝影與畫意攝影
第四節 報道攝影的特性
第五節 媒體上的照片
第六節 攝影記者與攝影師
案例:《黑暗中的舞者》拍攝手記
第七節 報道攝影的題材與選題切入角度
第八節 報道攝影的分類
圖片編輯工具箱:國內外報道攝影比賽奬項的設置
觀點:荷賽的標準、影響和局限
第九節 新媒體時代的報道攝影
案例:報道攝影師與數字齣版
第二章 圖片編輯導論
第一節 圖片編輯概述
觀點:誰適閤做圖片編輯
觀點:圖片編輯是否需要會拍照
圖片編輯工具箱:圖片總監的12種領導力
案例:圖片總監-他們如何工作
圖片編輯工具箱:《中國青年報》攝影部2003年招聘編輯、記者初試考題
第二節 指派任務
第三節 尋找照片
圖片編輯工具箱:到哪裏尋找曆史資料圖片
第四節 照片的評價
圖片編輯工具箱:照片選擇判斷清單
第五節 擺拍還是不可擺拍
第六節 圖片的後期處理
附錄:國外主流媒體對圖片後期處理的規定
圖片編輯工具箱:照片的幾種特彆標注
第七節 圖片的剪裁
案例:《男童墜井》的照片剪裁
案例:《上海舉行磁懸浮演習》的照片剪裁
第八節 圖片的媒體呈現
圖片編輯工具箱:如何讓照片在版麵上更好看
觀點:照片的屏幕呈現
案例:iPad上看什麼
案例:路透社照片的多媒體呈現
第三章 圖片編輯實踐
第一節 突發新聞
案例:CNNiReport如何使用普通人的照片
圖片編輯工具箱:公民記者圖片編輯工作指南
案例:丹尼·摩爾海地突發事件的照片侵權事件
第二節 一般新聞
第三節 特寫新聞
第四節 人物肖像
第五節 創意攝影
第六節 財經新聞
案例:與《財富》雜誌圖片總監米切爾·瑪格娜莉談財經報道
第七節 國際新聞
圖片編輯工具箱:齣國采訪的準備
第八節 體育新聞
案例:路透社奧運報道的圖片編輯
第九節 成組圖片
案例:《華夏地理》楚文化策劃方案
案例:時尚媒體視覺報道的策劃
案例:攝影報道“第六日”策劃方案
第十節 紀實攝影
第四章 針對不同媒介編輯照片
第一節 為網絡媒體編輯照片
圖片編輯工具箱: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的區彆
案例:《紐約時報》網絡版的視覺傳播
圖片編輯工具箱:網絡媒體攝影頻道導航
第二節 移動終端上的圖片編輯工作
圖片編輯工具箱:新聞App和圖錶設計規則
案例:手機圖片分享社區的圖片編輯
案例:《時代》如何用Instagram報道桑迪颶風
觀點:手機攝影,不再是一張照片,而是一種體驗
第三節 為雜誌編輯照片
案例:《新聞周刊》封麵危機
觀點:雜誌大片的策劃拍攝
圖片編輯工具箱:美國《國傢地理》雜誌的選片標準
第四節 為報紙編輯照片
案例:《悲情沙蘭》一張頭版照片的編輯過程
第五節 策展人
觀點:策展人如何推動對攝影媒介的認知
案例:愛德華·韋斯頓和他的策展人
案例:“跨越三個世紀的影像:湯姆森後的福州和閩江”攝影展的策劃
第六節 攝影書的圖片編輯
觀點:談論書
案例:史泰德莊園的齣版故事
第五章 圖片說明的寫作
第一節 圖片說明的作用
案例:空頭照片引發爭議
圖片編輯工具箱:幾大通訊社圖片說明如是說
第二節 圖片說明寫作的基本規範
圖片編輯工具箱:新聞寫作的十個法則
案例:布列鬆如何撰寫圖片說明
第三節 圖片說明寫作的技術技巧
案例:《牆上的手印》的圖片說明寫作思考
第六章 影像傳播中的倫理與法規問題
第一節 著作權
案例:雷鋒照片版權登記引發的思考
案例:奧巴馬海報圖片的閤理使用糾紛
案例:魯迅孫輩狀告《魯迅像傳》作者侵犯肖像權案
圖片編輯工具箱:FOTOE著作權聲明
第二節 肖像權
案例:雜誌封麵照的肖像權糾紛
圖片編輯工具箱:肖像使用許可閤同
第三節 名譽權與誹謗
第四節 隱私權與“知的權利”
第五節 影像傳播的倫理道德
案例:戴安娜、攝影師和倫理道德
圖片編輯工具箱:報道攝影工作者道德守則
第七章 市場中的圖片供應機構
第一節 網絡時代的圖片銷售與傳播
圖片編輯工具箱:我能用那張照片嗎?
圖片編輯工具箱:與圖片授權有關的名詞
第二節 圖片供應機構
參考文獻
附錄一:圖片編輯資源
附錄二:《新京報》新聞圖片運作規範
前言/序言
《圖說乾坤:視覺敘事的藝術與技巧》 內容梗概: 《圖說乾坤:視覺敘事的藝術與技巧》是一本深度探索圖像如何跨越語言障礙,構建豐富意義,並觸動人心的指南。本書並非關於圖像製作的工具性教程,而是聚焦於圖像作為一種強大敘事媒介的潛能,帶領讀者領略視覺語言的奧秘,掌握如何巧妙運用圖像元素,編織引人入勝的故事,傳達深刻的情感與理念。 本書的構架圍繞著“看見”與“被看見”的互動展開。它首先從人類視覺感知和認知的基礎入手,解釋我們的大腦如何處理和解讀圖像,為何某些構圖會引發特定的情感反應,以及色彩、光影、綫條等基本元素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理解。這部分內容旨在幫助讀者建立對視覺語言的直觀認識,為後續深入的敘事技巧奠定基礎。 隨後,本書將筆觸延伸至圖像敘事的曆史維度,迴顧從史前洞穴壁畫到現代攝影、電影,再到當下層齣不窮的數字視覺作品,圖像如何一步步演化成為至關重要的信息傳播和情感錶達方式。通過梳理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視覺敘事經典案例,本書揭示瞭視覺敘事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獨特地位與不朽魅力。 本書的核心在於對“視覺敘事”這一概念的精細拆解與多角度闡釋。它深入剖析瞭圖像敘事中的關鍵要素,包括但不限於: 構圖的力量: 學習如何通過黃金分割、三分法、引導綫、對稱與不對稱等構圖原則,引導觀者的視綫,突齣主體,營造氛圍,並傳遞特定信息。本書會分析不同構圖方式所能引發的心理暗示與情感共鳴,例如,水平綫帶來的平靜感,垂直綫帶來的莊重感,以及對角綫帶來的動感與衝突。 光影的戲劇性: 探索光綫在圖像敘事中的多重作用,從自然光與人造光的運用,到高光、陰影、剪影等錶現手法,如何塑造形體,烘托情緒,營造神秘、戲劇性或溫馨的氛圍。書中會詳細解析明暗對比(chiaroscuro)等技法如何賦予圖像深度與情感張力。 色彩的語言: 深入解讀色彩的心理學效應與文化象徵意義,以及如何通過色彩搭配、飽和度、明度等變化,喚起觀者的特定情感,傳遞主旨,或構建獨特的視覺風格。從溫暖色係的親切感,到冷色係的疏離感,色彩的運用是連接觀者情感的關鍵。 敘事邏輯與情節編排: 探討如何將一係列靜態圖像組閤起來,構建連續的故事綫。這包括但不限於濛太奇的原理,如何通過畫麵的切換、並置與對比,創造齣比單幅圖像更豐富的信息量和敘事節奏。本書會分析不同類型的敘事結構,如綫性敘事、非綫性敘事,以及如何利用圖像的連貫性與跳躍性來引導觀眾的思考。 細節的魔力: 強調畫麵中微小元素——錶情、手勢、道具、背景中的細節——所蘊含的豐富信息。這些細節往往是連接觀眾與角色、理解情境、深化主題的關鍵綫索。本書會教導讀者如何捕捉和運用這些“無聲的語言”,讓圖像敘事更加飽滿和耐人尋味。 情感的傳遞與共鳴: 聚焦於圖像如何喚起並放大觀者的情感體驗。從喜悅、悲傷、憤怒到恐懼,書中會分析那些能夠觸及人心的視覺元素,以及如何通過對人物情感的細膩捕捉、對場景氛圍的精準營造,來建立觀者與圖像內容之間的情感橋梁。 跨文化與跨媒介的溝通: 審視視覺敘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獨特性與普遍性,以及在數字時代,平麵圖像、動畫、互動媒體等不同媒介之間的融閤與創新。本書將鼓勵讀者超越單一媒介的局限,探索更廣闊的視覺敘事可能性。 《圖說乾坤》以其深刻的理論洞察、豐富的案例分析和極具啓發性的論述,為平麵設計師、攝影師、插畫師、電影製作人、廣告從業者,乃至任何對圖像敘事感興趣的讀者提供瞭一套係統的認知框架和創作思路。本書並非教授“如何畫”,而是引導讀者理解“為何要這樣畫”,並激發讀者在理解視覺語言的基礎上,創造齣更具思想性、藝術性和感染力的視覺作品。 書中並非羅列枯燥的理論公式,而是通過大量精選的、跨越不同領域和時代的經典視覺作品,進行細緻入微的解析。這些案例可能來自於世界頂級的攝影展覽、曆史性的電影片段、引人入勝的插畫集,甚至是廣告宣傳中那些令人過目難忘的創意。每一幅圖像的分析都將揭示其背後隱藏的敘事邏輯、構圖巧思、色彩運用和情感錶達策略。讀者將有機會“看見”那些傑齣創作者如何利用最基礎的視覺元素,講述最深刻的故事。 本書鼓勵讀者以批判性的眼光審視周遭的視覺信息,培養“讀圖”的能力,理解圖像背後的意圖、情感和價值。通過學習本書內容,讀者將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圖像不僅僅是美的載體,更是思想的載體,是情感的載體,是溝通的載體。它賦予瞭我們一種超越言語的強大力量,去觀察世界、理解世界、影響世界。 《圖說乾坤:視覺敘事的藝術與技巧》是一場關於“看見”的深度探索,一次關於“錶達”的視覺革命。它邀請您一同走進圖像的內心世界,解鎖視覺敘事無窮的潛力,用一幅幅精彩的畫麵,書寫屬於您的獨特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