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结饰品一本通

最新中国结饰品一本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犀文图书 编
图书标签:
  • 中国结
  • 饰品
  • 手工编织
  • DIY
  • 教程
  • 工艺品
  • 传统文化
  • 编织技巧
  • 装饰品
  • 礼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43335134
版次:1
商品编码:1178138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9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最新中国结饰品一本通》对中国结饰品的制作介绍详细、明了,并配有精美的图片、实用的编制要领和中国结编制的一些基础知识,让读者一学就会。《最新中国结饰品一本通》全面介绍了最新的中国结饰品,涵盖了最新中国结饰品的制作步骤,从如何挑选材料与工具,到简单的饰品制作方法,再到稍微复杂一些的饰品制作技巧,手把手教学,由简入难的习作演示,让初学者也能编织出最流行的中国结饰品!

内容简介

  《最新中国结饰品一本通》介绍了约100款好学实用的中国结的制作方法,全书内容包括中国结常用线材及工具、最新中国结饰品、中国结饰品制作等,从手链、项链、古典盘扣到茶壶链、手机链、钥匙链、室内挂饰等都有不同的作品。书中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搜罗各种特色结型,以最详实直观的步骤图,最准确简明的文字解说,将常用的中国结饰品一一展现。

作者简介

  广东犀文图书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出品“生活?经济”类图书为主业,集创意、编撰制作、印刷和销售于一体的成长型文化企业。核心团队皆为业界资深出版人和卓越设计师,年出品图书600余种,年版权交易100余种。其内容主要涵盖菜谱、手工艺、美容、美发、家居、家装、家饰等。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1中国结饰品文化

中国传统装饰结之源 2

中国结的传承 3

中国结饰品的归类 4

Part2 中国结技艺

准备材料 6

线材 6

配饰 7

工具 8

编制技巧 9

技巧提示 9

使用工具与用线提示 10

Part3 最新中国结饰品

清雅 12

心同 13

琉璃 14

相伴 15

小叮当 16

幸运草 17

水晶苹果 18

守护 19

巧趣 20

桃心 21

珍贵 22

海豚 23

岁月静好 24

朝花夕拾 25

木珠 26

女王 27

玉蝴蝶 28

欢乐 29

稻草人 30

红珊瑚 31

化蝶 32

雀跃 33

巧克力 34

红玫瑰 35

神兽 36

福禄寿 37

百年好合 38

信心之石 39

圈圈 40

期盼 41

泉月 42

平安扣 43

福寿 44

招财进宝 45

如意 46

玉观音 47

灵猴献瑞 48

戏水 49

玉壶 50

鸿福 51

花香 52

Part4 中国结饰品制作

海洋之心 54

粉红女郎 56

娴雅 58

吉利 60

紫花 62

心锁 64

石榴 66

欢喜 68

玉珠子 70

圣洁 72

长青 74

锦华 77

凤舞翩翩 80

红火 82

热闹 84

有情人 86

秋色 89

怡然自得 91

如醉 92

美好回忆 94

守护 96

时光 98

小银珠 100

蔷薇花 102

彩虹豆 104

玉竹 106

素银 108

一点红 110

洒脱 112

湖水 114

异域 116

落花 118

红缨 120

凤羽 121

可爱 123

光环 126

圣诞树 128

风铃 130

古堡 132

红白之战 134

金元宝 136

啼鸣 138

玉莲 141

喜庆连连 144

雍容华贵 147

归家 149

幽冥 151

红与黑 153

青烟渺渺 156

曲仙 158

雅致之音 160

晴明 162

出入平安 166

古色古香 170

童心未泯 173

知玉 176

踏青 178

葱葱郁郁 181

幸福安康 185

前言/序言

  “结”是美好的象征,一对新人的结合叫喜结连理,万众同心叫团结,好朋友之间可以叫义结金兰等。人们认为“结”蕴含着奇妙的力量,能带来吉祥、好运。在人类结绳历史中,闪烁着中国文明智慧与真挚情感的中国结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讲,结绳引领并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周易·系辞·下》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查。”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可见,在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结绳代表着国家或部落的法律条文,结绳也记录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琐事。随着文字的出现,结绳记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结绳并未成为文化的“遗珠”,反而以其自身的魅力延伸出新的文化内涵。特别是随着佛教、道教等文化的发展,其演绎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中国结”文化心理和美好情怀。

  结有心,艺无界。熟生巧,技有成。借助本书,你可以走进赏心悦目、博大精深的结艺世界,分享中国结文化给你带来的欢欣愉悦,使之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雅韵中国结:指尖上的东方情思》 简介: 中国结,古老东方文明的璀璨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底蕴与手工技艺。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绳饰,更是中国人情感、祝福与审美意趣的具象化表达。从宫廷御用的精致摆件,到寻常百姓家的吉祥挂件,中国结以其千变万化的造型、细腻的纹饰和饱满的寓意,渗透进中国人的生活脉络,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 《雅韵中国结:指尖上的东方情思》并非一本简单罗列技法的工具书,它是一次深入探索中国结艺术精髓的旅程,一次与古老智慧的对话,一次唤醒指尖创造力的邀约。本书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感受中国结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去领略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场合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并在此基础上,激发读者独立思考与创新表达的潜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融合时代精神与个人情感的中国结作品。 本书内容详尽,分为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第一章:溯源与流变——千年绳结的东方叙事 本章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引人入胜的文化溯源之旅。我们将从中国结的最早起源追溯,探寻其在原始社会、先秦时期、汉唐盛世、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国结如何从单纯的实用记事工具,逐渐演变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宗教符号,再到成为宫廷艺术的精致载体,直至民间广泛流传的吉祥装饰。我们会深入研究不同时期中国结在形制、材质、色彩以及所代表的寓意上的演变,例如,秦汉时期简洁朴实的“盘长结”如何孕育出后来复杂多变的“如意结”、“团锦结”;唐代佛教传入后,中国结如何受到金刚结等影响,增添了神秘而庄严的气息;明清时期,中国结更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出现了无数巧夺天工的经典造型,广泛应用于服饰、建筑、祭祀等各个领域。 本章还将探讨中国结与其他亚洲绳结文化的对比与交流,例如日本的组纽、韩国的매듭等,分析其异同之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结在全球绳结艺术中的独特地位。此外,我们还会考察与中国结密切相关的民间习俗和传说故事,例如,在节日庆典中悬挂中国结的意义,以及围绕特定结法产生的生动传说,这些都将为读者构建一个立体的、富有生命力的中国结文化图景。 第二章:意象与象征——解码绳结中的东方哲学 中国结之所以能够穿越千年而不衰,其背后蕴含的丰富意象与深刻象征意义是关键。本章将重点解读中国结的“说文解字”艺术,深入剖析每一个经典结法所蕴含的吉祥寓意。我们将以“如意结”为例,讲解它如何象征着事事如意、心想事成;“福字结”如何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安康的美好期盼;“元宝结”如何代表着招财进宝、财源广进;“盘长结”的连绵不绝如何象征着长寿与永恒;“寿字结”的圆满则直接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祝福。 除了单个结法的寓意,我们还将探讨不同结法的组合所产生的复合意义,以及中国结在不同色彩搭配下所呈现的视觉与心理效果。例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热情与活力,与中国结结合,更能渲染节日气氛;金色则代表着尊贵、财富与吉祥;绿色象征着生机、平和与希望。本书还将分析中国结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如婚庆、生子、乔迁、祭祀、节日等)所承载的特定祝福,以及如何通过选择恰当的结法和色彩来精准传达这些情感。 本章还将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结所关联的东方哲学思想,例如,中国结的“圆满”概念与道家的“太极”思想的关联,绳结的“连接”与“纽带”意象所蕴含的“和合”思想,以及手工制作的“耐心”、“专注”与佛教的“禅意”之间的联系。通过理解这些深层含义,读者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技法学习,而是能更自觉地将中国结的文化意蕴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第三章:材质与工具——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结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形态,也在于其材质的选择与加工。本章将详细介绍制作中国结所需的各类材质,并探讨其特性与适用性。我们将从最经典的丝线说起,介绍不同粗细、不同光泽的丝线(如股线、绒线、仿真丝线等)的特点,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结的美观度与制作的难易程度。除了丝线,我们还将介绍其他常用的辅助材质,如金刚线(用于制作更精致、更牢固的结)、棉线(适用于一些复古或朴实的风格)、以及亚麻线(具有天然质感)。 本书还将介绍一些现代材料在传统中国结制作中的应用,例如,具有特殊光泽的金属线、环保的天然植物纤维线,以及具有弹性的特殊绳材等,并分析它们在色彩、质感和耐用性方面的优势。 在工具方面,本章将详细介绍制作中国结的必备工具,如剪刀、尺子、针、锥子、卷线器等,并重点讲解不同类型剪刀(如布艺剪刀、绣花剪刀)的选择,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绳材选择合适的针和锥子,以避免损伤绳线。我们还将介绍一些辅助工具,如穿珠器、固定夹等,它们能极大提高制作效率和作品的精细度。 更重要的是,本章将强调“工匠精神”在材质选择与工具运用中的重要性。我们将通过介绍一些传统匠人的经验之谈,引导读者理解,好的材质和合适的工具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基础,而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细节的追求,则是将普通材料升华为艺术品的关键。本章还将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结法和作品用途,选择最合适的材质和工具,例如,用于制作项链的绳材需要考虑其柔软度和耐磨性,而用于制作大型挂饰的绳材则需要考虑其承重能力和光泽感。 第四章:变幻与灵感——经典结法创新解构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它并非提供一套标准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流程,而是以一种解构与创新的视角,带领读者深入理解经典中国结的编织原理,从而掌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创作方法。我们将挑选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被广泛应用的经典结法,如“平结”、“金刚结”、“万字结”、“梅花结”、“酢浆草结”、“方胜结”、“藻井结”等,进行深入的解析。 与传统的教程不同,本书将侧重于分析每一个结法的“结构逻辑”和“编织规律”,例如,它是如何通过简单的几个动作反复叠加形成的?其基本单位是什么?如何通过改变绳的数量、编织的松紧度、以及绳线的走向来产生变化?我们将使用清晰的图示和少量精炼的文字,配合动图(如有),来展示结法的形成过程,并重点讲解其中容易出错的环节和关键技巧。 在掌握了基本原理后,本章将重点探讨“创新”的可能性。我们将展示如何在一个基础结法上进行“形变”、“意变”、“组合变”和“增减变”。例如: 形变: 如何通过调整绳线的走向,使“金刚结”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菱形等;如何改变“梅花结”的花瓣数量或大小。 意变: 如何在一个看似简单的“平结”中,通过加入不同颜色的细线,或在结中穿入不同寓意的配饰,来赋予它新的象征意义,比如将象征财富的金线编入其中,使其具有招财的寓意。 组合变: 如何将两个或多个基础结法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更为复杂而富有层次感的图案,例如,将“如意结”与“盘长结”组合,形成具有吉祥寓意又美观大方的挂件。 增减变: 如何在一个结法中增加或减少绳的数量,从而改变结的密度、大小和质感,例如,用更粗的绳子编织“酢浆草结”,可以使其显得更加厚重,更适合制作包扣;而用细密的绳线编织,则可以制作出精致的耳饰。 本书还将鼓励读者进行“意象联想”,将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如花卉、动物、自然景观、抽象图形等)与结法的结构相结合,从中获得创作灵感,设计出独具匠心的中国结作品。例如,观察叶子的脉络,能否启发新的编织方向?看到祥云的形状,能否将其转化为绳结的造型? 第五章:设计与表达——从匠人到艺术家 本章将超越单纯的技法层面,引领读者思考中国结的“设计”与“表达”。我们将探讨如何将中国结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来传达情感、讲述故事、表达个性。 我们将从“主题构思”入手,引导读者思考:你想通过这个中国结作品表达什么?是节日的祝福?是对亲人的思念?是对生活的热爱?还是对某种理念的追求?如何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合适的结法、色彩、材质和辅助元素(如珠子、玉石、流苏、丝带等)来构建作品的整体意境。 本书将提供一系列“设计思路分析”,例如,如何通过对称与不对称的设计来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如何利用色彩的冷暖对比来突出主题?如何运用留白来增强作品的呼吸感?如何将中国结与其他工艺(如刺绣、绘画、陶瓷等)进行跨界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我们将深入分析一些优秀的中国结作品案例,从设计理念、工艺技巧、材料运用、色彩搭配等多个角度进行点评,帮助读者学习借鉴,并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本章还将重点讨论“个人风格”的塑造。每一个热爱中国结的人,都可以在精湛的技艺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个性和审美,形成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我们鼓励读者大胆尝试,不拘泥于传统,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和个人印记的中国结艺术品。 结语: 《雅韵中国结:指尖上的东方情思》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衷于手工艺术的读者的书。它不仅仅是一份中国结艺术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扇通往东方美学世界的大门。通过本书,您将不仅能掌握精湛的编织技巧,更能深刻理解中国结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意蕴,并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将指尖的艺术转化为生活中的美好,将古老的绳结之美,在您的手中,焕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璀璨光芒。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鼓励您去“读懂”中国结,去“感悟”中国结,去“创造”中国结。让您在穿梭于一根根绳线之间时,不仅仅是在完成一项手工,更是在进行一场与历史对话、与文化交流、与内心世界的深度连接。期待您,在这趟“雅韵中国结”的旅程中,收获满满的惊喜与感动。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四: 我一直觉得中国结是一门充满智慧的手艺,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打结,更是一种蕴含着文化和寓意的艺术。这本《最新中国结饰品一本通》让我对中国结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没有停留在教你几个基础的结,而是深入地挖掘了每一个结背后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义。例如,书中在介绍“盘长结”的时候,不仅讲解了它的编织方法,还详细阐述了“盘长”在佛教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代表的“长寿”、“吉祥”等寓意。这种文化的融入,让制作过程变得更加有意义,也让最终的成品不仅仅是一件摆设,更是一份承载着美好祝愿的礼物。我用书中教授的方法,为我的长辈亲手制作了一个带有“寿”字纹样的中国结挂件,当长辈收到礼物时,看到我亲手制作的,并且知道其中蕴含的深意,那种喜悦和感动是无价的。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将中国结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比如如何将十二生肖的造型融入到中国结的设计中,或者如何利用不同颜色的线材来象征五行等。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手工艺书,更是一本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它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也更愿意将这份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

评分

评价五: 作为一个对生活品质有着极致追求的人,我总是不遗余力地寻找能够为我的日常空间增添一抹独特魅力的物件。《最新中国结饰品一本通》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我不是一个动手能力特别强的人,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尤其是那些极具艺术感的实物照片和详尽到位的步骤分解图,让我觉得一切都变得触手可及。我开始尝试制作一些小巧精致的中国结饰品,比如,我用书中介绍的“酢浆草结”编织了一个小巧玲珑的花篮,放在我的书桌上,为我的工作空间增添了一丝生机。我还学习了如何用几种不同的结组合,制作了一个具有现代简约风格的窗帘绑带,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朋友们来家里做客,都纷纷询问购买的渠道。书中对于材质和色彩的搭配建议也给了我很多灵感。例如,它推荐了一些带有光泽感的丝线,用来制作派对用的闪亮小挂饰,还有一些亚麻材质的粗线,可以用来制作非常有质感的抱枕装饰。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我的作品不仅仅是“手工制作”,更是充满了“设计感”和“艺术感”。我不再需要去购买那些千篇一律的装饰品,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为我的生活空间量身定制独一无二的美。这本书,让我重新发现了动手的乐趣,也让我的生活空间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评分

评价一: 这本书简直是送给DIY爱好者的一份大礼!我一直对手工制作很感兴趣,尤其喜欢那些能为生活增添几分雅致的小物件。中国结,这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传统工艺,一直以来都让我心生向往,但苦于找不到一本既系统又易懂的入门教程。偶然间发现了这本《最新中国结饰品一本通》,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打开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精美的排版和清晰的图解深深吸引。首先,从最基础的单结开始,书中用详细的步骤图一步一步地引导,每一个打结的动作都分解得非常到位,仿佛作者就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一样。我之前尝试过网上零散的教程,总是感觉云里雾里,不是漏了关键步骤,就是理解不到位,结果总是打得松松垮垮,不成样子。这本书不同,它的逻辑性非常强,从最简单的基础结,循序渐进地过渡到稍复杂的吉祥结、平结、纽扣结等等,每一种结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都介绍得很清楚。更难得的是,它不仅仅是教你打结,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将这些结巧妙地组合起来,制作出各种令人惊艳的饰品。我迫不及待地跟着书中的示范,尝试制作了几款简单的手链和挂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用一本旧手机壳改造了一个手机挂绳,还给家里的一个小摆件制作了一个中国结的底座,瞬间提升了它的档次。书中的选材和配色建议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风格来选择合适的线材和颜色,让我的作品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

评分

评价二: 作为一个多年潜心研究中国结艺术的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能够突破现有技法、带来新灵感的设计。这本《最新中国结饰品一本通》在我眼中,并非一本简单的入门教程,而更像是一本灵感宝库。书中所呈现的作品,在保持中国结的传统韵味的同时,又融入了许多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时尚元素,让人耳目一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创新”二字的理解和实践。它不拘泥于传统的“福”字、如意结等经典款,而是大胆地将一些几何图形、抽象造型与中国结的编织技法相结合,创造出许多前所未有的饰品款式。例如,书中提到的几款结合了立体编织和多股线材混搭的耳环,以及将金属配件巧妙融入中国结设计的项链,都让我眼前一亮。这些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国结的无限可能性,也让这项古老的手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书中的每一个作品,都附有详细的制作步骤和所需的材料清单,这对于想要尝试这些创新设计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我尝试了其中一款设计感十足的流苏挂饰,原本以为会很难,但按照书中的指导,竟然也制作得有模有样。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掌握了基础技法,并且有好的设计引导,任何人都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中国结艺术品。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新的创作思路,让我更加热爱和投入到中国结的世界里。

评分

评价三: 我是一名手工坊的经营者,一直致力于为顾客提供独特且富有文化韵味的工艺品。在中国结饰品领域,我一直在寻求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客户群体的产品。这本《最新中国结饰品一本通》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新的商机和拓展方向。首先,它涵盖的饰品种类非常丰富,从精巧的手机链、钥匙扣,到别致的胸针、发饰,再到大气的手提包配饰、家居装饰品,应有尽有。这种多样性意味着我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满足他们对于“独一无二”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书中的设计风格非常贴合当下的审美趋势,既保留了中国结的传统美感,又加入了许多现代流行的元素,比如莫兰迪色系的运用、复古与简约的结合等等。我根据书中的一些设计理念,为几款商品进行了改良和创新,例如将一些设计感强的中国结元素融入到复古风格的包袋上,收到了非常好的市场反馈。此外,书中对于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的建议也非常实用,这对于我这样的经营者来说,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控制成本,同时提升产品的整体质感和视觉吸引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制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创意无限”的理念,让我在经营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思考如何将传统工艺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产品。

评分

爱不释手?

评分

一般……

评分

很好

评分

一般……

评分

爱不释手?

评分

很好

评分

很好

评分

爱不释手?

评分

一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