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靈活——輕鬆掃碼視頻互動(輕鬆掃碼視頻互動)
標緻——精確鎖定必考知識(鎖定考點透徹剖析)
專業——完美反映命題趨勢(緊扣考綱一網打盡)
積澱——傾情呈現名師心得(名師解讀傳授心得)
購買正版塑封套裝(8本),颳開封底塗層輸入授權碼獲贈“微課互動”權限。
內容簡介
經過19年的錘煉,此次,萬國學校重磅推齣的“會講課的”專題講座,集閤瞭司法考試大綱內的所有考點,很大限度地將考試要點展現給考生朋友們。
《2016國傢司法考試萬國專題講座 刑事訴訟法》的特色如下:
【獨創】1000講微課與專題講座完美融閤。看書過程中若有任何不解,隻需掃碼,名師即刻來到你身邊,真正做到走到哪學到哪。通過移動式學習,你能靈活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
【智能】書中重點難點的歸納均基於萬國司考App、iStudy學習平颱上20萬考生學習數據以及曆年真題等百萬級的大數據分析。
【標緻】36位萬國名師,48名法學專業編輯,6個月5輪組閤式審校,錯誤0容忍。
【雕琢】19年知識體係的錘煉升華,8年命題方嚮的深入剖析,3600道真題與考點的精確匹配,4000考點圖錶與文字的完美結閤,241組名師金題的磨礪。
此外,本書中(伴讀碼)可以實現問答、評論、互動交流的功能;(微課碼)除可以實現問答、評論、互動交流的功能外,還可以聽課。專題框架中的★,指本專題的重點。
作者簡介
北京萬國學校,是目前中國很大的法律教育培訓基地,在全國擁有34所直屬學校,纍計培訓學員20餘萬人,幫助8餘萬人通過瞭司法考試,被譽為中國法律界的“黃埔軍校”。萬國追求專業化的發展道路,不斷創造著行業的標準。萬國的係列課程、師資與圖書已成為行業內的標杆。作為社會辦學的知名品牌,萬國在國內高端法律培訓市場迅速崛起,成為司法考試培訓領域的卓越品牌。
刑事訴訟法作者:陳少文。
目錄
微課索引 / 001
專題一 刑事訴訟法概述 / 004
專題二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 016
專題三 刑事訴訟中的專門機關和訴訟參與人 / 030
專題四 管轄 / 044
專題五 迴避製度 / 058
專題六 辯護與代理 / 066
專題七 證據與證明 / 082
專題八 強製措施 / 108
專題九 附帶民事訴訟 / 132
專題十 期間與送達 / 143
專題十一 立案程序 / 149
專題十二 偵查程序 / 155
專題十三 起訴 / 176
專題十四 刑事審判概述 / 188
專題十五 第一審程序 / 202
專題十六 第二審程序 / 230
專題十七 死刑復核程序 / 245
專題十八 審判監督程序 / 254
專題十九 執行 / 267
專題二十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 / 285
專題二十一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 / 294
專題二十二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
的沒收程序 / 300
專題二十三 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製醫療程序 / 306
專題二十四 涉外刑事訴訟程序與司法協助製度 / 313
精彩書摘
一、辯護、辯護權和辯護製度
辯護,是指辯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針對控方(公訴機關或者自訴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指控,從實體和程序上提齣有利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事實和理由,以辨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應當減輕、免除刑事處罰,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程序權利受到侵犯,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訴訟權利的訴訟活動。
辯護權是法律賦予受到刑事追訴的人針對所受到的指控進行反駁、辯解和申辯,以維護自身閤法權益的一種訴訟權利。辯護權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各項訴訟權利中最為基本的權利,在各項權利中居於核心地位。
辯護製度,是法律規定的關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辯護權和公安司法機關等有義務保障他們行使辯護權的一係列規則的總稱,包括辯護權、辯護種類、辯護方式、辯護人的範圍、辯護人的責任、辯護人的權利與義務等。
二、有效辯護原則
有效辯護原則是辯護權的體現,也是對辯護權的保障。在刑事訴訟中,辯護應當對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具有實質意義,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這是有效辯護原則的基本內容。
具體來說,有效辯護原則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為刑事訴訟的當事人在整個訴訟過程中應當享有充分的辯護權;
2. 允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聘請閤格的能夠有效履行辯護職責的辯護人為其辯護,這種辯護同樣應當覆蓋從偵查到審判甚至執行階段的整個刑事訴訟過程;
3. 國傢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行辯護權的充分行使,並通過設立法律援助製度確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夠獲得符閤最低標準並具有實質意義的律師幫助。有效辯護原則的確立,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在刑事訴訟中的體現,體現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訴訟主體地位的確立和人權保障的理念,還有助於強化辯方成為影響訴訟進程的重要力量,維係控辯平等對抗和審判方居中“兼聽則明”的刑事訴訟構造。
……
前言/序言
2016年國傢司法考試備考全景透視:民法學精要與實務解析 引言:決勝司考,唯此為基 國傢司法考試作為檢驗法律人纔綜閤素質的“金標準”,其對考生的知識廣度與深度要求極高。在浩如煙海的法學體係中,民法學無疑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社會經濟活動的基本規範,更是理解其他部門法如商法、知識産權法等的基礎。本套備考資料,正是針對2016年司法考試的民法學核心考點,進行的一次徹底的、體係化的梳理與深化。本書無涉刑訴法等其他領域,完全聚焦於民法學的精微之處,旨在幫助考生構建堅實、牢固的民法知識框架,實現高效提分。 第一部分:民法總則——現代私法之基石 民法總則部分是理解整個民法體係的邏輯起點和基礎框架。本書在這一部分的處理上,力求做到“宏觀把握,微觀突破”。 一、民事主體製度的精細化解讀: 本部分將詳細剖析自然人與法人這兩大民事主體的設立、存續與消亡的全過程。對於自然人,重點關注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我們將深度解析《民法總則》草案(2016年時點)對限製民事行為能力人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界限的最新修訂趨勢,結閤曆年真題中關於“監護的設立、撤銷與效力”的復雜情形進行模擬推演。特彆關注胎兒利益的特殊保護、宣告死亡與失蹤的程序及法律後果的差異化處理。 對於法人,本書將區分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彆法人(如機關法人)。核心難點在於“組織機構的效力”與“法人財産的獨立性”。我們不僅梳理瞭董監事會、權力機構的職權劃分,更側重於解決法人僵局(Deadlock)下的救濟措施,以及法人“濫用權利”或“超越權限”行為的外部效力認定標準。 二、民事法律行為的理論構建與實務運用: 法律行為是民法實踐的脈絡。本書超越瞭簡單的“生效要件”羅列,轉而深入探討法律行為的“效力”這一核心命題。 1. 意思錶示的瑕疵: 重點分析重大誤解、顯失公平、乘人之危這三類可撤銷行為的構成要件。我們將援引大量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性案例,剖析“顯失公平”在特定商業談判背景下的認定尺度,以及撤銷權行使的除斥期間限製。 2. 無效與效力待定: 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製性規定、違背公序良俗(Public Order and Good Morals)的界限進行嚴格界定。結閤2016年時點最新的司法解釋,詳細闡述“規避法律”行為的認定,以及效力待定行為中相對人的催告權與撤銷權的衝突處理。 3. 代理製度的深化: 區分委托代理、法定代理與事務代理。重點攻剋“無權代理”的善意相對人保護原則(《民法通則》中的錶見代理規則),並結閤公司章程約束與對外效力的關係,分析授權不明情況下的責任承擔。 三、期間與訴訟時效的精準計算: 時效製度是實務中極易失分但得分率低的闆塊。本書提供瞭一套標準化的“時效計算公式”,涵蓋起算點、中斷、中止、延長的全部法定情形。重點解析“知道或應當知道”的客觀標準認定,以及訴訟時效屆滿後,債務人拒絕履行與自然履行之間的法律效果差異(自然履行不産生訴訟時效完成的法律效果,但債務人可抗辯)。 第二部分:物權法——財産權益的靜態保障 物權法是關於支配權的製度,其核心在於公示與公示對抗主義。本書嚴格按照物權的法定原則,進行結構化梳理。 一、所有權的權能與限製: 詳細闡述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四大權能。在所有權受限方麵,集中火力攻剋相鄰關係。相鄰關係的處理絕非簡單的“互不乾涉”,本書結閤最新的城市規劃與環境法精神,詳細梳理瞭采光權、通風權、排水權、管綫敷設權的優先順序與補償標準,並附有大量圖示化解復雜空間關係。 二、用益物權的比較分析: 係統對比土地使用權、居住權(關注新法動嚮)、地役權、用益物權的設立方式、存續期間與法定優先效力。地役權中“需役地與供役地”的權能差異,以及地役權登記對抗主義的嚴格要求,是考試的必考點。 三、擔保物權體係的實務導嚮: 本書將抵押權、質押權和留置權視為一個整體進行比較分析,尤其側重於擔保物權的變動與效力。 1. 抵押權: 區分不動産抵押與動産抵押(尤其是應收賬款抵押)。重點解析“最高額抵押”的確定期間與債權範圍的伸縮性,以及抵押權實現過程中“優先受償順位”的判定邏輯(如在建工程抵押的優先權)。 2. 質押權: 強調占有轉移的嚴格性。對於動産質押,深入分析“移轉占有”在現代物流中的實操難題;對於權利質押(如股票質押),關注質權人代為行使權利的範圍與限製。 3. 留置權: 聚焦於“閤法占有”與“法定履行期屆滿”的雙重前提,並明確其與閤同解除權、不安抗辯權的競閤關係。 第三部分:債權法——動態的財産流轉規範 債權法是司法考試的“半壁江山”,本書采用“閤同與非閤同”雙軌製結構進行精講。 一、閤同總論與締約責任: 我們摒棄冗長的閤同法條文復述,專注於閤同效力、履行與解除三大環節的衝突解決。在締約過失責任部分,我們結閤《九民紀要》(如有)的精神,詳述瞭信息告知義務的範圍,特彆是技術秘密、商業預期的變更對締約誠信的要求。 二、閤同履行與違約責任的量化: 1. 履行抗辯權: 徹底梳理“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和“先履行抗辯權”的邏輯鏈條,明確其行使的通知要求和對訴訟時效的影響。 2. 損害賠償的計算: 聚焦於可預見性規則(Foreseeability Rule)的適用邊界,以及如何計算“信賴利益損失”與“履行利益損失”的轉換。對於違約金,重點分析約定過高時法院的自由裁量權範圍。 三、典型閤同的精講與區分: 本書選擇司法考試中高頻齣現的典型閤同進行深入剖析:買賣閤同(特彆是分批交付與風險轉移)、承攬閤同(定作人的工作成果驗收標準)、運輸閤同(承運人的免責事由)以及藉款閤同(付息與罰息的區分)。 四、債的擔保與代位求償: 在擔保製度部分,本書將第三人提供擔保與連帶責任保證進行區分,重點解析《閤同法》下擔保責任的期間限製與財産法定優先受償順序。同時,對債權人代位權的行使要件(債務人怠於行使權利、損害債權人利益)進行瞭嚴格的條件限定,避免考生將代位權與撤銷權混淆。 五、侵權責任法的熱點突破: 雖然侵權責任法內容相對獨立,但其與閤同法的交錯是難點。本書側重分析特殊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産品責任: 明確生産者、銷售者的區彆責任承擔,特彆是“設計缺陷”與“說明缺陷”的認定標準。 環境汙染責任: 突齣舉證責任倒置在環境侵權中的具體適用。 網絡侵權: 結閤司法實踐中對“避風港原則”的最新限製,解析信息網絡傳播侵權中的通知-移除義務的履行時點。 總結: 本書是2016年司法考試民法學模塊的“精煉版”與“實戰版”。我們排除一切與民法主乾無關的知識點,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對法條深層邏輯、最新司法解釋精神的提煉之上。學習者可通過本書,實現對民法總則、物權、債權等核心闆塊的係統掌握,為順利通過考試奠定堅實基礎。本書不含任何關於刑事訴訟法的內容,其目標讀者群體是誌在攻剋民法學高分的法學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