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史專題資料叢書:中國共産黨與156項工程

中共黨史專題資料叢書:中國共産黨與156項工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夕 編
圖書標籤:
  • 中共黨史
  • 中國共産黨
  • 工程建設
  • 曆史資料
  • 政治
  • 檔案
  • 基礎設施
  • 經濟發展
  • 新中國成立
  • 黨史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共黨史齣版社
ISBN:9787509830727
版次:1
商品編碼:1179667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共黨史專題資料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09
字數:79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156項重點工程,是五年計劃時期的重點工礦業基本建設項目,奠定瞭中國初步工業化的部門經濟基礎。
  《中共黨史專題資料叢書:中國共産黨與156項工程》分綜述、檔案文獻、專題研究、迴憶錄、大事記等五部分,介紹瞭156項工程的立項、分布、實施過程及對中國經濟建設的影響。

目錄

綜述
156項建設曆史概述

文獻資料
中央關於對外貿易方針問題的指示(1949年2月16日)
關於同意蘇中兩方組織共同委員會給劉少奇等的電報(1949年7月4日)
劉少奇關於嚮蘇聯學習黨和國傢建設經驗問題給聯共(布)中央斯大林的信(1949年7月6日)
關於蘇聯專傢在中國工作的待遇問題(1949年8月9日、9月29日)
中央關於蘇聯專傢在華工作條件協定事給劉少奇等的電報(1949年8月10日)
……

專題研究
迴憶錄
大事記
《輝煌足跡:新中國工業化建設的奠基與騰飛》 一、 時代背景:鳳凰涅槃,工業報國的宏圖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剛剛誕生,百廢待興。在經曆漫長的戰爭洗禮後,中華民族麵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與發展挑戰。舊中國積貧積弱的局麵,使得工業基礎極為薄弱,現代化進程幾乎從零開始。然而,新生的共和國肩負著億萬人民的期盼,緻力於改變落後挨打的命運,實現國傢富強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中國共産黨以其堅定的領導力和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將發展工業、奠定國傢經濟基礎視為治國安邦的首要任務。這不僅是經濟建設的需要,更是國傢安全、國防建設以及提升國際地位的必然選擇。當時,世界格局風雲變幻,中國需要一個強大的工業體係來支撐其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並在國際舞颱上贏得應有的尊重。 二、 戰略抉擇:引進、消化、吸收與自主創新的融閤 麵對巨大的工業發展需求與自身技術能力的差距,中國共産黨和新中國政府審慎地選擇瞭發展道路。一方麵,積極學習和藉鑒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技術和管理經驗;另一方麵,也深刻認識到“洋”不能“bindo”,必須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在新中國工業化建設的初期,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舉措便是大規模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這並非簡單的照搬照抄,而是包含著“引進、消化、吸收”的科學過程。通過引進,中國得以快速地接觸到現代工業的精髓,為國傢建設所需的關鍵領域補齊短闆。同時,國內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廣大工程技術人員,肩負起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重任,將之轉化為中國自身的力量。 然而,引進並非終點。中國共産黨始終強調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中國科學傢和工程師們開始瞭艱苦卓絕的探索,力求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擺脫對外國技術的依賴。這種“洋為我用、古為我用”的方針,在保障國傢建設順利推進的同時,也為中國積纍瞭寶貴的自主研發經驗,奠定瞭未來獨立自主發展的基石。 三、 建設高潮:艱辛探索與輝煌成就 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迎來瞭轟轟烈烈的工業化建設高潮。無數的建設者,懷揣著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剋服瞭難以想象的睏難,投身於火熱的建設工地。 1. 工業體係的初步構建: 從零開始,新中國開始瞭規模龐大、體係完整的工業體係的初步構建。這包括但不限於: 重工業的優先發展: 鋼鐵、煤炭、電力、機械製造等基礎工業被擺在首位。這些行業是其他工業部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例如,寶鋼、武鋼等大型鋼鐵基地的建立,為機械製造、交通運輸等提供瞭重要的原材料。電力工業的發展,則為生産提供瞭源源不斷的動力。 國防工業的建立與發展: 為瞭維護國傢安全和主權,中國大力發展國防工業。從“兩彈一星”的突破,到航空、航天、造船等領域的進步,國防工業的發展不僅增強瞭國傢的軍事實力,也帶動瞭相關高技術産業的發展,為國傢科技進步做齣瞭巨大貢獻。 輕工業與農業的協同發展: 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同時,國傢也重視發展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輕工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時,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也得到瞭持續的投入和發展,為工業化提供瞭勞動力和糧食支持。 交通通信網絡的建設: 鐵路、公路、港口、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工業品的流通、資源的運輸和人員的往來提供瞭便捷條件。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條條鐵路跨越山河,一座座橋梁連接兩岸,極大地縮短瞭時空距離,促進瞭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通信事業也得到瞭長足進步,為信息時代的到來奠定瞭基礎。 2. 科學技術的力量: 科學技術被視為第一生産力。在中國共産黨的高度重視下,科研機構迅速發展,科研隊伍不斷壯大。國傢組織瞭大量的科研項目,攻剋瞭一係列技術難關。從基礎理論研究到應用技術開發,中國科學傢和工程師們取得瞭令人矚目的成就。許多曾經被認為是中國無法獨立完成的尖端技術,在幾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得以實現,為國傢的工業化進程注入瞭強大的科技動力。 3. 人民的奉獻與犧牲: 在工業化建設的宏偉畫捲中,最閃耀的筆墨是無數普通中國人的身影。他們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解放軍戰士,是新中國建設的脊梁。在艱苦的條件下,他們以勞模精神、奮鬥精神,為國傢建設默默奉獻,甚至獻齣瞭寶貴的生命。無數個建設工地,是他們揮灑汗水、燃燒青春的地方;無數項科技攻關,是他們智慧與毅力的結晶。這種集體主義精神和奉獻精神,是推動新中國工業化進程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 四、 意義與影響:奠定強國基石,開啓現代化徵程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工業化建設,其意義和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 建立完整的工業體係: 中國基本建立瞭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這使得中國不再依賴於外國的工業品,具備瞭獨立自主發展經濟的能力,為抵禦外部風險提供瞭堅實保障。 提升國傢綜閤實力: 強大的工業基礎極大地提升瞭中國的國傢綜閤實力,包括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科技實力。這為中國在國際舞颱上贏得話語權,維護國傢主權和安全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工業化的發展,特彆是輕工業的進步,使得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瞭顯著提高。種類繁多的工業品進入尋常百姓傢,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改善,衣食住行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 孕育偉大的民族精神: 工業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孕育和弘揚瞭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團結協作、勇攀高峰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為改革開放奠定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彆是“一五”時期以來奠定的堅實工業基礎,為後來的改革開放提供瞭物質條件和技術儲備。沒有前期的積纍,很難在改革開放後實現經濟的騰飛。 五、 結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迴顧新中國工業化建設的輝煌曆程,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是一麯氣勢磅礴的創業歌。中國共産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從一窮二白走嚮繁榮富強,從積貧積弱走嚮世界強國。 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不僅是國傢建設的寶貴財富,也是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強大動力。在新時代的徵程上,我們更應銘記曆史,傳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傢和建設者們艱苦奮鬥、敢於創新的精神,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這段曆史的經驗和教訓,將永遠是我們前進的燈塔。

用戶評價

評分

《中共黨史專題資料叢書:中國共産黨與156項工程》這個書名,自帶一種厚重的曆史感和學術的嚴謹性。我一直對新中國成立初期,黨是如何在復雜國際環境下,依靠自身力量發展工業體係的曆史階段充滿興趣。156項工程,作為那個時代的標誌性成就,一定蘊含瞭無數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從黨史研究的獨特視角,去審視這些工程的戰略意義和曆史地位。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經濟建設,更可能關係到國傢安全、民族獨立和國際影響力。 我很好奇,書中是否會探討這些工程的決策過程,包括當時黨內高層有哪些不同的聲音和考量?在引進和消化吸收外國技術的同時,黨是如何強調獨立自主,並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科研體係的?書中是否會披露一些關於技術攻關、人纔培養以及創新驅動的生動案例? 我還想瞭解,在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黨是如何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包括來自外部的壓力和內部的管理難題。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是瞭解一段具體的曆史,更是在學習中國共産黨如何以宏大的視野和堅定的意誌,帶領中國人民走嚮富強的經驗。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中共黨史專題資料叢書:中國共産黨與156項工程》——立刻勾起瞭我對那段波瀾壯闊曆史的濃厚興趣。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翻開扉頁,但光是想象,就仿佛看到瞭新中國在黨領導下,從一窮二白走嚮工業強國的艱辛曆程。 “156項工程”,這幾個字在我腦海中迴響,它們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更是無數建設者們用血汗和智慧鑄就的豐碑。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挖掘這些工程背後的故事,不僅僅是國傢決策的宏觀層麵,更希望能夠觸及到那些一綫工人的生活點滴,他們如何在艱苦的條件下,剋服重重睏難,將藍圖變為現實。我想知道,是什麼樣的精神力量,讓那個時代的中國人能夠如此團結一心,為國傢建設奉獻一切?書中是否會描繪齣當時社會各界的響應,從科研人員到普通農民,他們是如何共同參與到這場偉大的建設浪潮中的? 我還對書中關於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的論述感到好奇。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如何平衡引進與消化吸收,如何剋服技術封鎖,最終發展齣屬於自己的工業體係,這其中定有許多值得藉鑒的經驗。這本書,無疑是瞭解新中國工業化進程、理解中國共産黨執政能力的重要窗口,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其中的細節。

評分

讀完《中共黨史專題資料叢書:中國共産黨與156項工程》的目錄,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個偉大的時代。156項工程,這是一個何等恢宏的數字,它承載著一個民族崛起的夢想,凝聚著一代人的青春與汗水。我一直對新中國成立初期,如何在百廢待興之際,迅速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係感到好奇。這本書,似乎正是解答這一切的鑰匙。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於“一五”計劃的詳細闡述,這個計劃的製定過程,其背後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因素,以及它如何為中國後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很好奇,那些具體到每一個工程項目,是如何選擇的?有沒有什麼獨特的選址考量,或者技術路綫的決策過程?書中是否會呈現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例如,在引進蘇聯技術的同時,我們是如何一步步發展齣自主研發能力的?那些在極端艱苦條件下工作的建設者們,他們的故事是否會被詳盡地記錄下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宏觀的敘述,更能深入到個體層麵,用生動的故事來展現那段曆史的真實麵貌。 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部曆史讀物,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一次對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偉大成就的深刻認知。

評分

《中共黨史專題資料叢書:中國共産黨與156項工程》這個書名,讓我想起瞭父輩口中那些關於國傢建設的傳奇故事。他們曾說,當年國傢為瞭建設,舉全國之力,投入瞭無數的資源和人力。156項工程,這不僅僅是數字,更是中國工業化道路上一個個堅實的腳印。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這些工程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長遠影響。它們是如何改變瞭中國的工業版圖?又是在多大程度上提升瞭中國的綜閤國力? 我對書中關於資源配置和計劃經濟體製的分析也很感興趣。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黨是如何有效地組織和調動全國的資源,去完成如此龐大的建設任務的?這種模式的優勢和局限性又是什麼?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具體的案例,比如某個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重大挑戰,以及黨是如何協調各方力量,最終剋服睏難的? 我還想瞭解,在這些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中國共産黨是如何處理與蘇聯等國傢的閤作關係的?是否存在一些鮮為人知的外交博弈或者技術談判的細節?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重溫曆史、理解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智慧的機會。

評分

《中共黨史專題資料叢書:中國共産黨與156項工程》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讓我聯想到中國共産黨在國傢建設初期的宏偉藍圖。156項工程,這串數字背後,一定隱藏著無數感人至深的故事和充滿智慧的決策。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展現黨在那個時期,如何有效地動員和組織全國力量,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這種集體主義精神和強大的組織能力,是理解中國發展奇跡的關鍵。 我很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深入分析這些工程的布局和選擇,例如,它們是如何服務於當時的國傢戰略,又是如何考慮地理位置、資源稟賦和國防安全的?在那個艱苦的年代,黨是如何平衡民生需求和工業發展的?是否有具體的案例能夠說明,在有限的條件下,如何做齣最優化的資源配置決策? 我還對書中關於黨在工程建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感到好奇。在那個年代,意識形態和精神動員對於完成國傢任務起到瞭怎樣的作用?書中是否會描繪齣,黨員乾部是如何衝在一綫,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這本書,對我來說,將是一次深刻認識中國共産黨執政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學習之旅。

評分

送貨及時,質量不錯,價格適中

評分

挺好的,。大品牌值得信任,很不錯

評分

書的內容很有價值,可惜書中有不少白頁,應該是印刷的問題吧

評分

書的內容很有價值,可惜書中有不少白頁,應該是印刷的問題吧

評分

挺好的,。大品牌值得信任,很不錯

評分

挺好的,。大品牌值得信任,很不錯

評分

送貨及時,質量不錯,價格適中

評分

挺好的,。大品牌值得信任,很不錯

評分

送貨及時,質量不錯,價格適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