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SDN

解惑SD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樊勇兵,陳楠,黃誌蘭,陳天 著
圖書標籤:
  • SDN
  • 網絡虛擬化
  • 軟件定義網絡
  • 網絡架構
  • 雲計算
  • 網絡編程
  • OpenFlow
  • 數據中心網絡
  • 網絡自動化
  • 網絡安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06538
版次:1
商品編碼:1183009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1-01
頁數:42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本書完整、體係化地介紹瞭SDN各主要流派的産業現狀、技術實現及應用部署,為讀者呈現一個完整的SDN全景視圖;
  2.本書從産業、技術、實踐三個維度對SDN進行全方位解讀,適閤的讀者範圍廣,參考價值強;
  3.本書結閤瞭作者從事SDN技術研究及中國電信前期技術應用探索的寶貴實際經驗,既有理論方法分析和總結,又有實踐案例。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三篇:産業篇、技術篇和實踐篇。産業篇包括SDN 的定義及背景、SDN的架構與特徵、SDN的發展現狀和趨勢;技術篇包括SDN的整體技術流派與架構,應用與編排。Restful、OSGi等北嚮接口;SDN在數據中心、WAN流量工程、IPv4/v6協議轉換等應用場景中的實際應用。實踐篇包括OpenStack的部署與應用,VMware NS、Juniper Contrail等主流數據中心SDN産品的部署與應用。

作者簡介

  樊勇兵,男,中國數據中心産業發展聯盟雲計算服務專傢委員會專傢委員,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高級工程師,中國電信IP人纔,現任全球雲網OpenCirrus中國電信節點負責人,中國電信重點實驗室——數據多媒體實驗室負責人。

目錄

目錄

第一篇産業篇
第1章SDN概述 3
1.1 SDN起源、實質及特徵 4
1.1.1 SDN的起源 4
1.1.2 SDN的實質 5
1.1.3 SDN的概念 7
1.1.4 SDN的特徵 9
1.2 SDN核心技術及存在問題 12
1.2.1 SDN核心技術 12
1.2.2 SDN技術現狀 15
1.2.3 SDN技術應用 17
1.2.4 SDN技術問題 18
1.3 SDN行業發展情況 19
1.3.1 産業鏈情況 20
1.3.2 商業進展 20
1.3.3 標準進展 21
1.3.4 開源進展 22
第2章SDN産業 24
2.1 概述 24
2.2 網絡運營商 25
2.2.1 德國電信 25
2.2.2 NTT 26
2.2.3 Verizon 27
2.3 互聯網公司 28
2.3.1 Google 28
2.3.2 Facebook 28
2.3.3 騰訊 29
2.3.4 阿裏 30
2.4 設備商 30
2.4.1 Cisco 30
2.4.2 Juniper 33
2.4.3 Brocade 34
2.4.4 Alcatel-Lucent 35
2.4.5 華為 36
2.4.6 HP 38
2.4.7 H3C 39
2.4.8 IBM 40
2.4.9 NEC 43
2.5 芯片商 44
2.5.1 Intel 44
2.5.2 Broadcom 45
2.6 軟件商 45
2.6.1 VMware 45
2.6.2 Microsoft 47
2.6.3 Oracle 49
2.7 集成商 50
2.8 測試 50
2.8.1 Spirent 50
2.8.2 IXIA 52
2.9 初創公司 52
2.9.1 Arista 52
2.9.2 盛科 53
2.9.3 Big Switch 54
2.9.4 Pica8 55
2.10 學術界 56
2.10.1 Standford 56
2.10.2 SIGCOMM HotSDN Workshop 57
2.10.3 FINE 58
第3章開源 59
3.1 SDN開源組織 60
3.1.1 OpenDaylight 60
3.1.2 ON.LAB 64
3.2 開源SDN應用及工具 65
3.2.1 開源SDN應用 65
3.2.2 開源SDN工具 71
3.3 開源雲管理平颱 74
3.3.1 OpenStack 74
3.3.2 CloudStack 76
3.4 開源SDN控製器 78
3.4.1 NOX/POX 79
3.4.2 Floodlight 80
3.4.3 Ryu 81
3.4.4 OpenDaylight 82
3.4.5 ONOS 85
3.4.6 Trema 87
3.4.7 Beacon 88
3.4.8 Maestro 88
3.5 開源網元硬件及中間件 89
3.5.1 開源硬件 89
3.5.2 開源操作係統及中間件 91
3.6 OpenFlow交換機 95
3.6.1 OpenFlow Software Switch 95
3.6.2 Open vSwitch 96
3.6.3 Indigo 97
3.6.4 Pantou 98
3.6.5 Lantern 98
3.7 NFV開源項目 99
OPNFV 99
3.8 Overlay開源項目 100
3.8.1 OpenContrail 101
3.8.2 MidoNet 103
3.8.3 OpenDOVE 105
第4章標準 108
4.1 ONF 108
4.2 IETF 112
4.2.1 TRILL 113
4.2.2 NETCONF和NETMOD 114
4.2.3 XMPP 116
4.2.4 FORCES 117
4.2.5 I2RS 118
4.2.6 L2VPN 119
4.2.7 L3VPN 120
4.2.8 NVO3 122
4.2.9 PCE 122
4.2.10 SFC 123
4.2.11 ALTO 125
4.3 ETSI 126
4.4 OCP 127
4.5 ITU-T 129
4.6 CCSA 131
第二篇技術篇
第5章應用及編排 135
5.1 SDN應用現狀及發展 135
5.2 網絡虛擬化應用 136
5.3 SDN網絡編排技術 138
第6章北嚮接口 143
6.1 RESTful API 143
6.1.1 技術背景 143
6.1.2 技術原理 144
6.1.3 技術應用 150
6.2 OSGi 152
6.2.1 技術背景 152
6.2.2 技術原理 153
6.2.3 技術應用 156
第7章控製器 158
7.1 一般控製器架構 158
7.2 控製器擴展性問題 161
7.3 控製功能卸載 162
7.4 分布式控製器 163
7.4.1 分布式控製器組網 164
7.4.2 分布式控製器指派方式 165
7.4.3 分布式控製器同步及協同技術 165
7.4.4 控製器東西嚮接口 167
7.4.5 控製器地理位置優化 167
第8章南嚮接口 169
8.1 I2RS 169
8.1.1 技術背景 169
8.1.2 技術原理 170
8.1.3 技術應用 172
8.2 XMPP 175
8.2.1 技術背景 175
8.2.2 技術原理 176
8.2.3 技術應用 179
8.3 PCE 180
8.3.1 技術背景 180
8.3.2 技術原理 180
8.3.3 技術應用 186
8.4 OVSDB管理協議 188
8.4.1 技術背景 188
8.4.2 技術原理 189
8.4.3 技術應用 191
8.5 NetCONF 195
8.5.1 技術背景 195
8.5.2 技術原理 195
8.5.3 技術應用 202
第9章Overlay隧道協議 204
9.1 VXLAN 204
9.1.1 技術背景 204
9.1.2 技術原理 205
9.1.3 技術應用 208
9.2 NVGRE 210
9.2.1 技術背景 210
9.2.2 技術原理 211
9.2.3 技術應用 214
9.3 STT 214
9.3.1 技術背景 214
9.3.2 技術原理 215
9.3.3 技術應用 216
9.4 Geneve 217
9.4.1 技術背景 217
9.4.2 技術原理 217
9.4.3 技術應用 221
第10章網元硬件及中間軟件 222
10.1 商品化硬件設備 222
10.1.1 OCP交換機硬件規範 223
10.1.2 裸機交換機及白牌交換機 224
10.2 中間軟件 227
10.2.1 開放網絡安裝環境 227
10.2.2 OCP交換機的硬件編程接口 228
10.2.3 OCP交換機的抽象接口規範 230
10.2.4 基於Linux的網絡操作係統 231
第11章NFV 237
11.1 NFV概述 237
11.2 NFV技術架構 238
11.3 NFVI 240
11.3.1 Virtio 241
11.3.2 SR-IOV 242
11.3.3 DPDK 243
11.3.4 DDIO 245
11.4 VNF 247
11.5 MANO 248
第12章運維管理 252
第13章OpenFlow 255
13.1 OpenFlow架構 255
13.2 OpenFlow交換機規範 256
13.2.1 端口 260
13.2.2 流錶 261
13.2.3 組錶 263
13.2.4 計量錶 264
13.2.5 計數器 264
13.2.6 指令和動作 265
13.2.7 OpenFlow通道 266
13.3 OpenFlow接口協議 266
13.4 OF-Config 269
13.5 OpenFlow麵臨的技術難點 274
13.5.1 轉發麵 275
13.5.2 控製麵 278
13.5.3 標準 280
13.5.4 運維管理 281
13.5.5 部署 281
第14章ForCES 282
14.1 技術背景 282
14.2 技術原理 282
第15章SDN的幾個典型應用場景 285
15.1 數據中心 285
15.1.1 數據中心網絡麵臨的挑戰 285
15.1.2 基於OpenFlow協議的解決方案 286
15.1.3 基於疊加網的解決方案 287
15.2 WAN流量工程 288
15.2.1 WAN流量工程麵臨的挑戰 288
15.2.2 基於SDN的WAN流量工程 292
15.2.3 Google B4流量工程實踐 295
15.3 IPv4/IPv6協議轉換 299
15.3.1 IPv4/IPv6協議轉換問題 299
15.3.2 基於OpenFlow SDN的IPv4/IPv6協議轉換方案 300
第三篇實踐篇
第16章基於開源平颱的網絡虛擬化應用 305
16.1 實驗環境 306
16.2 OpenStack控製節點的安裝及配置 307
16.2.1 操作係統 307
16.2.2 MySQL數據庫服務 308
16.2.3 RabbitMQ消息服務 309
16.2.4 Identity認證服務 309
16.2.5 Glance鏡像服務 310
16.2.6 Nova計算服務 311
16.2.7 Cinder塊存儲服務 313
16.2.8 Neutron網絡服務 314
16.2.9 配置ML2 319
16.2.10 Dashboard界麵服務 324
16.3 OpenStack計算節點的配置及安裝 324
16.3.1 操作係統 324
16.3.2 Nova計算服務 325
16.3.3 Open vSwitch 326
16.3.4 Neutron網絡服務 326
16.4 OpenDaylight安裝及配置 330
16.5 網絡虛擬化實驗 331
16.5.1 創建租戶及子網 332
16.5.2 創建虛擬機及分配子網 335
16.5.3 驗證子網二層互通性 338
16.5.4 實現租戶網絡的三層互通 339
第17章VMware NSX(Nicira NVP) 343
17.1 係統安裝部署 343
17.1.1 部署環境的需求與建議 343
17.1.2 安裝部署概覽 344
17.1.3 Manager的安裝與基本配置 345
17.1.4 控製器的安裝與配置 346
17.1.5 網關節點和Service Node的安裝與配置 349
17.1.6 虛擬交換機的安裝與基本配置 352
17.1.7 CMS集成組件的安裝與基本配置 356
17.2 係統組件管理 359
17.2.1 控製器的管理 359
17.2.2 網關的管理 361
17.3 典型功能場景 364
17.3.1 場景1:創建虛擬機間的邏輯網絡 364
17.3.2 場景2:通過網關連接邏輯網絡與外部網絡 366
17.3.3 場景3:配置QoS功能 366
17.3.4 場景4:配置安全功能 367
第18章ALU Nuage 372
18.1 係統安裝部署 372
18.1.1 安裝部署概覽 373
18.1.2 VSD(策略引擎)的安裝與基本配置 373
18.1.3 VSC(控製器)的安裝與配置 375
18.1.4 VRS(虛擬交換機)的安裝與基本配置 383
18.1.5 VRS-G(網關)的安裝與配置 386
18.2 典型功能場景 387
18.2.1 場景1:創建虛擬機間的邏輯網絡 388
18.2.2 場景2:通過網關連接邏輯網絡與外部網絡 389
18.2.3 場景3:配置安全功能 392
18.2.4 場景4:配置Service Chaining功能 395
第19章Juniper Contrail 397
19.1 係統安裝部署 397
19.1.1 部署環境的需求與建議 397
19.1.2 安裝部署概覽 398
19.1.3 Contrail的安裝與基本配置 398
19.1.4 控製節點的配置 399
19.2 典型功能場景 401
19.2.1 場景1:創建虛擬機間的邏輯網絡 401
19.2.2 場景2:配置Service Chaining功能 403
19.2.3 場景3:配置安全功能 404
參考文獻 406
SDN資源網站 419

精彩書摘

  《解惑SDN》:
  網絡編排是指在業務需求的驅動下,將各種邏輯網絡服務單元進行有序的安排和組織,通過控製器最終形成能夠滿足業務需求的物理網絡服務。網絡編排通過高級彆的抽象實現業務和邏輯網絡、邏輯網絡和物理網絡的解耦,用戶通過編排層提供的抽象語言定義業務需求,並由編排層根據業務定義自動構造用戶邏輯網絡。可見,網絡編排是對傳統依靠手工配置來開通網絡服務的流程改進。通過網絡編排,可對用戶有效屏蔽網絡的復雜性,降低服務設計和部署的時間。
  網絡編排與雲計算息息相關,是雲資源編排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雲計算時代,業務動態變更和按需伸縮成為新常態,要求底層資源根據業務需求動態分配和自動部署,以實現業務快速、高效的交付。在服務器和存儲虛擬化技術的支持下,計算、存儲資源已經具備自動化交付的能力,網絡成為資源分配流程的短闆。傳統模式下依靠手工或者管理工具直接操作網絡,一方麵由於網絡情況復雜容易齣錯,另一方麵也由於缺乏靈活性、智能性而不可避免地産生諸多問題,引入網絡自動編排也就順理成章瞭。
  網絡編排涉及業務抽象、業務到邏輯網絡的映射等各個環節,編排的關鍵在於抽象和映射。宏觀地看,網絡編排、控製器所實現的邏輯網絡到物理網絡的映射、用戶的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到物理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的映射是一個完整的係統,非常復雜。
  一個良好的網絡編排係統,業務抽象應該盡可能通用,使得在任何場景下,業務人員都可以使用與資源、配置無關的高級術語描述業務係統需求。通常,業務係統可以用業務組件、業務流程、內外部訪問需求以及服務等級協議(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定義。
  ……

前言/序言


《解惑SDN》圖書簡介 聚焦未來網絡架構的深度解析與實踐指南 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信息通信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更新,網絡作為承載這一切的基礎設施,其演進的步伐尤為關鍵。傳統網絡在靈活性、可編程性以及智能化方麵已顯疲態,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和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在此背景下,軟件定義網絡(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作為一種顛覆性的網絡架構範式,應運而生,並迅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解惑SDN》並非一本僅停留在概念炒作的書籍,它緻力於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務實的視角,去理解SDN的精髓,掌握其核心技術,並指導如何在實際環境中部署和應用SDN。本書旨在打破SDN的神秘感,揭示其背後的運作原理,幫助讀者剋服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睏惑,從而真正擁抱和駕馭這一未來的網絡技術。 本書的核心價值與內容亮點: 本書的結構設計嚴謹,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應用,層層遞進,確保讀者能夠係統地構建對SDN的認知體係。 第一部分:SDN的基石——重塑網絡思維 本部分將引領讀者告彆傳統網絡設備的“黑箱”式操作,深入理解SDN的核心理念。我們將從網絡架構的演進曆程齣發,剖析傳統網絡在可編程性、集中控製以及敏捷性方麵的局限性。隨後,將詳細介紹SDN的三個核心組件:數據平麵(Data Plane)、控製平麵(Control Plane)和應用平麵(Application Plane),並闡述它們之間是如何通過開放接口(如OpenFlow)進行交互的。我們將詳細解析OpenFlow協議的報文格式、狀態機以及在實際數據轉發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還會探討SDN對網絡管理、策略配置以及故障排除所帶來的革命性變化,為讀者建立起全新的網絡思維模式。 第二部分:SDN的關鍵技術——從理論到實踐 本部分將聚焦SDN的實現技術,深入剖析支撐SDN架構的關鍵協議和技術細節。我們將詳細介紹OpenFlow協議的不同版本特性、握手過程、消息類型以及在交換機與控製器之間傳遞的控製信息。對於希望深入瞭解SDN網絡設備的讀者,我們將探討SDN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包括流錶(Flow Table)的組成、匹配規則、動作以及生命周期管理。 除瞭OpenFlow,我們還將介紹其他在SDN生態係統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協議,例如Netconf/YANG在北嚮接口(Northbound Interface)的應用,以及作為SDN控製器之間通信協議的ODL (OpenDaylight) Native Protocol等。此外,本書還將探討SDN如何與虛擬化技術(如OpenStack Neutron)相結閤,實現網絡資源的動態分配與管理,以及容器網絡接口(CNI)在容器化環境中的SDN實踐。 第三部分:SDN的驅動引擎——控製器詳解 SDN控製器是SDN架構的大腦,本部分將對主流的SDN控製器進行深入剖析。我們將重點介紹OpenDaylight (ODL)、ONOS (Open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等開源SDN控製器。對於每個控製器,我們將詳細闡述其架構設計、模塊組成、API接口以及可擴展性。讀者將瞭解到如何利用這些控製器來管理網絡設備、定義轉發策略、實現網絡可視化以及開發自定義的網絡應用。我們將通過實際案例,展示如何使用ODL或ONOS來配置VLAN、實現負載均衡、構建虛擬網絡拓撲等。同時,也會討論不同控製器的優缺點,以及在不同場景下如何選擇閤適的控製器。 第四部分:SDN的應用場景——釋放網絡潛能 SDN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其廣泛的應用場景中。本部分將聚焦SDN在不同領域的落地應用,幫助讀者理解SDN如何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網絡挑戰,並創造新的業務價值。我們將深入探討: 數據中心網絡: 如何利用SDN實現數據中心網絡的高效、靈活部署,包括虛擬化網絡的隔離、流量工程、自動化運維以及服務鏈的編排。 企業網絡: 如何通過SDN提升企業網絡的靈活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例如分支機構互聯(SD-WAN)、應用感知型網絡以及統一策略管理。 運營商網絡: SDN在電信運營商網絡中的應用,如網絡功能虛擬化(NFV)與SDN的結閤、流量調度優化、網絡切片以及5G網絡基礎設施的構建。 雲計算: SDN如何成為雲計算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持多租戶隔離、資源池化、彈性伸縮以及雲服務的高效交付。 網絡安全: SDN在提升網絡安全方麵的作用,例如通過集中控製實現動態的安全策略部署、流量可視化監控、異常流量檢測與阻斷,以及微隔離技術。 第五部分:SDN的實踐與挑戰——從理論到生産 任何一項新技術在推廣過程中都會麵臨挑戰,《解惑SDN》同樣關注SDN在實際部署和運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建議。本部分將詳細討論: 部署策略: 如何逐步引入SDN,從試點項目到全麵部署,以及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和規劃。 互操作性: 如何確保SDN設備與傳統網絡設備的兼容性,以及不同SDN廠商之間的互操作性問題。 性能與擴展性: 如何設計和優化SDN架構以滿足高吞吐量和低延遲的要求,以及如何應對網絡規模的增長。 運維管理: SDN網絡運維的特點,包括監控、故障排除、性能調優以及對運維人員技能的要求。 安全考量: SDN架構下的安全風險,如控製器安全、API安全以及數據平麵安全,並探討相應的安全加固措施。 生態係統發展: SDN生態係統的現狀與未來趨勢,包括開源社區的貢獻、商業解決方案的演進以及標準化的進展。 我們將通過大量的圖錶、流程圖以及代碼示例,幫助讀者清晰地理解SDN的運作機製,並為讀者提供可操作的實踐指導。本書的目標是讓讀者在閱讀完之後,能夠自信地參與到SDN的設計、部署和運維工作中。 本書的目標讀者: 《解惑SDN》適閤以下讀者群體: 網絡工程師: 希望瞭解和掌握未來網絡技術,提升自身技能,適應行業發展趨勢的傳統網絡工程師。 係統架構師: 需要在企業或數據中心設計和部署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的架構師。 開發人員: 對網絡編程、網絡自動化以及開發網絡應用感興趣的開發者。 技術研究者與學生: 對SDN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和學習的學生、研究人員。 IT管理者: 需要評估和規劃網絡技術投資,瞭解SDN對業務帶來的潛在影響的IT管理者。 結語: SDN代錶著網絡技術的重大變革,它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網絡理念的飛躍。掌握SDN,就是掌握瞭未來網絡的核心競爭力。《解惑SDN》將為您打開通往智能化、可編程化未來網絡的大門,幫助您在這個充滿機遇的領域中乘風破浪。本書內容詳實,條理清晰,案例豐富,旨在成為您在SDN學習和實踐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夥伴。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對新技術充滿好奇的IT從業者,長期以來,我一直關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而 SDN 無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股力量。然而,我發現市麵上關於 SDN 的資料良莠不齊,很多內容都顯得過於理論化,或者隻停留在概念層麵,很難讓我真正掌握其精髓。《解惑SDN》這本書的齣現,給瞭我一個深入瞭解 SDN 的機會。我特彆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 SDN 生態係統的全麵介紹,包括各種開源的 SDN 控製器(如 ONOS、ODL)和相關的 SDN 應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協同工作方式。我希望作者能夠對這些主流的 SDN 技術進行詳細的分析和對比,幫助我理解它們各自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此外,我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 SDN 在實際部署過程中會遇到哪些挑戰,例如與現有網絡的兼容性問題、技術人纔的培養、以及安全運維的復雜性等等。我期待《解惑SDN》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讓我能夠對 SDN 的落地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並為未來的技術選型和部署提供指導。

評分

這本《解惑SDN》的封麵上,我第一眼就被那股“解惑”的氣勢吸引住瞭。我一直對網絡技術有種莫名的好奇,尤其是SDN這個概念,聽起來就充滿瞭顛覆性和未來感,但具體是怎麼迴事,又是怎麼實現的,坊間流傳的說法總是有些模糊不清,像是隔著一層薄霧。於是,當我看到這本《解惑SDN》的時候,就好像抓住瞭那一絲曙光。翻開扉頁,紙張的觸感溫潤,油墨的香氣淡淡的,仿佛預示著一段知識探索的旅程即將展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會如何把那些抽象的概念,那些聽起來高深莫測的原理,變得易於理解,甚至是引人入勝。我期待著書中能有清晰的圖示,能夠幫助我這種“小白”理解SDN的架構,比如它如何將網絡控製平麵和數據平麵分離,又如何通過集中的控製器來管理整個網絡。我希望作者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SDN的核心價值,它為什麼能夠帶來所謂的“靈活性”和“可編程性”,以及這些特性在實際應用中能解決哪些痛點。畢竟,技術最終還是要服務於實際需求,我非常渴望瞭解SDN在數據中心、企業網絡,甚至運營商網絡中,究竟能發揮齣多大的能量。

評分

作為一名對網絡架構演進充滿熱情的研究者,我對 SDN 的概念早就有所耳聞,並對其打破傳統網絡僵化模式的潛力深感著迷。然而,我始終覺得對於 SDN 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尤其是在其底層機製和實際應用場景的融閤方麵,存在一些尚未完全打通的環節。我希望《解惑SDN》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更加係統、更加前沿的視角。我期望書中能夠對 SDN 的發展曆程進行梳理,包括其起源、關鍵技術突破以及未來發展方嚮的展望。我希望它能夠深入探討 SDN 在網絡自動化、網絡智能化等方麵的潛力,並分析它如何為構建更具彈性、更易於管理的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奠定基礎。此外,我對 SDN 在新興技術領域的應用也非常感興趣,例如 5G 網絡、物聯網、邊緣計算等,希望書中能夠有相關的章節,闡述 SDN 如何賦能這些前沿領域,並提齣一些前瞻性的觀點和研究方嚮。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我對 SDN 更深層次的思考,並為我未來的學術研究提供有益的啓發和參考。

評分

我之所以對《解惑SDN》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我工作中遇到的一個棘手問題:現有的傳統網絡在應對業務快速變化時,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配置繁瑣、故障排查耗時,給團隊帶來瞭巨大的壓力。聽到SDN這個概念,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它或許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但對其究竟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我感到十分迷茫。我希望《解惑SDN》能夠深入淺齣地闡述SDN的設計理念,比如它如何利用OpenFlow等協議來統一管理轉發設備,以及控製器在整個網絡中的核心地位。我非常期待書中能詳細介紹SDN的幾種典型架構,例如分離式架構、集成式架構等,並對比它們的優缺點,幫助我判斷哪種架構更適閤我的實際應用場景。此外,我對SDN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非常關注,畢竟網絡安全是重中之重,我希望書中能有相關的討論,探討SDN在安全機製上的創新以及潛在的風險。如果能夠有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好瞭,能夠讓我看到SDN是如何在真實世界中發揮作用,解決企業網絡麵臨的實際挑戰,從而為我自己的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評分

說實話,在接觸《解惑SDN》之前,我對SDN的理解僅限於“軟件定義網絡”這四個字,感覺它像是一個高大上的概念,但缺乏具象化的認識。我時常在想,如果 SDN 真的能夠讓網絡變得像軟件一樣靈活,那麼它到底是通過什麼“軟件”來控製“網絡”的呢?我熱切地希望這本書能夠解答我的這個疑問。我期待作者能夠從技術實現的細節入手,為我揭示 SDN 的“魔法”所在。比如,我很好奇 SDN 控製器究竟是如何與數據平麵上的交換機、路由器進行通信的,它所使用的協議是否有什麼特彆之處,又如何實現對海量數據包的實時轉發控製。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代碼示例或者僞代碼,來展示 SDN 應用是如何編寫和部署的,讓“編程定義網絡”不再隻是一個遙遠的口號。同時,我也想瞭解 SDN 能夠支持哪些類型的應用,例如流量工程、網絡虛擬化、安全策略自動化等,以及這些應用是如何構建在 SDN 架構之上的。如果這本書能讓我對 SDN 的技術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甚至能夠激發我動手實踐的欲望,那它就真的是一本“解惑”之作瞭。

評分

很滿意的一次購物,一次買的書很多,這本還沒來得及看。

評分

實習的時候買著看sdn相關的書…比較新…15年11月齣版的。

評分

好評好評好評好評!!!

評分

老公專業書

評分

書很好。而且還可以選擇送貨時間。在約定時間送到。太棒瞭。

評分

很好的一本書 SDN的初級 看看

評分

書不錯,品質好,好讀

評分

實話說書不怎麼樣,多東拼西湊

評分

挺厚的一本書,希望物有所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