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府城的美味時光:颱南安閑園的飯桌》的作者辛永清,寫下瞭十二篇在颱南辛傢綠意盎然的莊園“安閑園”裏,度過多愁善感的青春時光傢庭迴憶,並端齣蘊含歲月深度的十二道美味菜肴。辛永清雋永知性的筆觸,讓人從其文字中一窺戰前戰後颱南的風貌、上流階級的優雅生活、颱灣富豪之傢的傢庭迴憶。作者生於颱灣貴族傢庭,為戰後日本最為活躍和著名的中華料理傢,書中對其少女時代在颱灣的生活和傢庭料理進行瞭迴憶。
內容簡介
辛永清編著的《府城的美味時光:颱南安閑園的飯桌》是一部由菜肴串聯起來的傢族迴憶錄,有日寸候熱鬧不已,有時候卻有些惆悵。十二份食譜代錶著辛永清飽滿而陽光明媚的青少年時代,有幸福的追思與迴憶,也暗藏心酸和難言的苦楚。食譜背後的故事隱約帶齣一個時代、一座舊城的模樣,細細品味辛傢大傢族餐桌上的美食記憶,又會讓你想起誰?
作者簡介
辛永清(1933-2002),齣生於颱南市,為府城土紳辛西淮第五女。自長榮女中畢業後,辛永清赴日就讀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彆科。其後在自宅開設烹飪教室,以料理研究傢的身份活躍於NHK《本日料理》等烹飪節目與雜誌。辛傢並不特彆追求珍奇的口味,而偏愛發揮應季食材的微妙滋味,萊品高雅細膩。辛永清自幼把廚房當成探險地,在訪客絡繹不絕的辛傢廚房耳濡目染,形成獨具一格的烹飪風格。渡日後,她首創“中餐西吃”,並成為中華料理在日本的代言人。
目錄
前言
珠寶婆
父親的生日
傢人之絆
血液料理知多少?
佛堂的供品
兩位醫生
淺談內髒料理
南國的婚禮
年菜
惠姑
大傢庭的廚房
紅桃姑的素齋
後記
跋 母親的迴憶
精彩書摘
珠寶婆 “今天天氣真好!府上的院子無論什麼時候看都漂亮,精心栽種的玫瑰開得多美啊!”大門那邊傳來高亢快活的聲音,對整座院子贊不絕口,看樣子是常上門的珠寶婆來瞭。高門大嗓的溢美之詞逐漸靠近:“看你精神不錯,好極瞭,你媳婦兒也好?”聽起來是車夫旺盛被她給逮到瞭。旺盛是個瘦巴巴又神經質的人,瘦得令人懷疑他拉不拉得動人力車。他的妻子是位和氣的阿姨,每天早上來我們傢洗衣服,傍晚再來熨收進來的衣服。他們在我們宅院裏的小屋子住瞭幾十年。父親齣門工作多半開車,人力車是專屬於母親的交通工具。當母親沒事不齣門時,旺盛便幫園丁的忙或充當門房。珠寶婆也不等旺盛迴話,自顧自地說個沒完。這迴先稱贊幫傭的女孩今天特彆漂亮,然後問:“對瞭,你們夫人、小姐在不在呀?”然後走進門來。這位婆婆不知道多大年紀,身材嬌小,一雙腳是當時已經罕見的纏足,照樣蹬著有跟的鞋子。每年總有三四迴,她搖著大屁股,走過前院鋪瞭草皮的石闆路進門來。那已經是距今將近五十年前,我還是小孩子時的事瞭。那時候中國人纏足的風俗早已被廢除,但在老一輩的女性當中還是看得到幾個。市鎮上的大鞋行,也還陳設纏足用的鞋區。話說迴來,纏足的婆婆奶奶們都有著一對肥臀,毫無例外。是因為腳部發展受到阻礙,導緻腰部必得發達以取得平衡嗎?隻見她們小小的腳一小步、一小步地走著,肥臀便左搖右晃。據說以前的男人以女子這樣的姿態為美。扭腰擺臀行走的模樣,確實也算是一種性感吧。 珠寶婆身軀嬌小,卻提著大大的箱子,踩著顛簸的腳步而來。箱子裏的東西,換算成今日的金額,恐怕有一兩億日幣吧。裏麵有鑽石、珍珠,而數量最多的是中國人鍾愛的翡翠玉石。幾乎沒有綠寶石、紅寶石之類的有色寶石。母親和她的妯娌姊妹們所配戴的,大都也是這三種,珠寶的種類似乎比現在少得多。我想珠寶婆帶著這麼貴重的東西,好歹也坐個人力車吧,但她總是一個人搖搖擺擺地走著。來我們傢的固定是那位婆婆,但還有許多人和她一樣,傢傢戶戶上門拜訪販售珠寶。據說她們無論到多遠的地方,都是用走的。盡管看來實在是太不小心,卻也從沒聽說這些婆婆被偷被搶。或許是因為當時民風純樸,也或許是珠寶婆的嘴太厲害,連強盜小偷也不敢招惹吧。 在我小的時候,城裏沒有像現在這樣大的珠寶店,說起買珠寶,一定是嚮這位珠寶婆買的。 “差不多該來瞭吧。” “上次是初春那時候來的……” 母親和姊姊們纔這麼說,神奇的是兩三天後,大門那邊就一定會傳來快活的聲舌:“天氣真好呀!” 然後,從花草樹木到傭人的氣色和工作,凡是眼睛所見的,全都連聲稱贊。說到這裏,珠寶婆來的日子,一定都是絕佳的好天氣。 母親會欣然款待毫無預警突然上門的珠寶婆。若是上午來,便請她吃中飯;下午來,則是在三點時招待她喝茶吃點心。下午喝茶總是在母親房間的陽颱,嫂嫂和侄兒、侄女都會聚集過來,熱熱鬧鬧地吃吃喝喝。而這一天,珠寶婆也會坐在桌旁,足足聊上兩三個鍾頭再走。 珠寶婆的珠寶箱有好幾層抽屜,她會把抽屜一個個拉齣來,將珠寶擺在桌子上。做成戒指、耳環的,和隻有寶石的,大約各占_一半。母親她們物色品評瞭之後,有時買,有時不買;有時不滿意樣式要求重新設計;有時托珠寶婆找某某樣式的珠寶。珠寶首飾上頭找不到半張標價,在某某傢小姐怎樣怎樣、某某傢的婚禮如何如何的閑談當中,穿插“這怎麼賣呀?”“哎呀,不便宜昵!”“這樣的價錢可以嗎?”的對話,不知不覺便談齣一個結論。聽她們慢條斯理、緊要之處卻又互不相讓的討價還價,真是緊張刺激,有趣極瞭。 珠寶對現在的我而言實是遙不可及。我所擁有的幾件首飾,也都是未齣閣前母親給的,但颱北的姊姊傢,至今仍偶有這樣的珠寶商前來。隻不過,聽說來的人已經不再纏足也不是婆婆瞭,而是利落的中年女子坐車現身。姊姊說她帶來的東西比外麵的珠寶店好,但唯有像以前那麼好的翡翠玉石已經很少見瞭。“買珠寶急不得”是母親的口頭禪,她常對我們說,好比想要一枚這樣的戒指,那就慢慢地等。等上個兩三年,一定可以遇到最稱心如意的戒指。P7-9 ……
前言/序言
前言 三月下旬,我因為烹飪講習工作的關係,展開瞭一趟小旅行。這次烹飪講習的對象是大學教授和烹飪學校的老師。那天,我結束在四國的工作,前往下一個講習地點時,卻碰上飛機因瀨戶內海起霧而停飛。我聽說渡輪沒有停駛,連忙趕往港口。 天空白茫茫的,海也白茫茫的,從甲闆往下望,唯有正下方的海麵捲起深灰色的海浪。在霧濛濛的海上,船響著汽笛緩緩前進,我置身於船的震動中,不由得想起近五十年前幼時的乘船之旅。也由於我近來一直撰寫孩提時代在颱南老傢的種種,那次航海格外鮮明地在我心中復蘇。 父親因商務之故,不知在日本與傢鄉之間往返瞭多少次。每次他都會帶一兩個姊姊或嫂嫂做伴,我年紀雖小但聽話不需特彆照顧,因此小學一年級的暑假,也讓我跟著姊姊們同行。當時跑日本航綫的船,不是高韆穗丸就是高砂丸,大船上都有著金碧輝煌的大廳和甲闆泳池,非常豪華。每當父親要搭乘的船入港,我都會上船,趁著船還沒齣港前到處玩耍。因此我心中也嚮往著,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搭船到日本。 我並不確定是在下關還是神戶靠港的,但我們是搭火車到東京的。父親去工作,我們則是遊賞日光、京都等地。即將返鄉前的某一天,我們到百貨公司買禮物。我想應該是日本橋的三越。我們在一個寬敞、擺設雅緻的會客室之類的地方,父親一一下單,好幾名店員進進齣齣,把東西備齊。當時父親為我買的白色涼鞋,其實穿起來有點磨,腳會痛,但我非常喜愛,一直穿瞭兩年,到皮帶斷瞭壞掉為止。大型的禮物大概是在橫濱裝船的吧,一到颱灣,便從船上卸貨,堆在我傢的客廳裏。日後再度來到東洋的我,與百貨公司的會客室完全無緣,都是買瞭一點東西就離開。但我也曾仰望著大樓窗戶,心想孩提時代曾一度目睹的那個房間不知還在不在?又位於這座巨大建築物的哪裏呢? 那次的乘船之旅,是在海天一色碧青、晴空萬裏的夏日,但如今在春天濃霧包圍的瀨戶內海上,不辨東西南北,任由船隻載著我前行,竟幾乎有種自己又重迴童年,隨著父親和姊姊們初次前往日本的錯覺。 那次的初航,或許就此注定瞭我前來日本生活的命運。相信命運的我是這麼思考的。三十多年前,以新娘的身份來到日本的我,生瞭一個孩子,離婚,靠著教授鋼琴和烹飪,就這麼在東京定居至今。 直到幾年前,我都還以為等孩子在經濟上和精神上等各方麵都不再需要我之後,我遲早會迴故鄉。但到瞭年過半百、年老已經不遠的現在,我開始認為就這樣在這裏老去又何妨? 三十多年前的日本和現在大不相同。路上的行人,在我眼裏看來,和我們中國人明顯不同,讓我深深感到自己來到瞭異鄉。姑且不論橫濱、神戶的中華街這些地方,當時雖然處處都有拉麵店,但能提供地道中華料理的餐廳卻十分有限。 現在又是如何呢?各地不但有中華料理,連各式各樣的異國料理餐廳都找得到。近幾十年來,應該沒有哪個國傢的飲食生活像日本一樣變化這麼大。就連一般傢庭的餐桌上,也會齣現法國菜、意大利菜、俄國菜、西班牙菜,等等。日本人不但會做印度咖喱,也會做伊斯蘭風味的烤羊肉串。現今的日本傢庭料理發展齣的飲食文化麵嚮之廣,恐怕已居世界之冠。 不知是否受飲食生活改變的直接影響,最近日本年輕人的長相不同瞭。我覺得近似歐美人的大眼睛、高鼻梁的麵孔似乎越來越多。反過來,細看故鄉的年輕人,盡管不如日本明顯,但一直以來的純東方長相似乎也慢慢轉變為西方臉孔。或許這不單單是飲食,也是生活全麵西化的錶現(如今這幾乎已經與現代化成為同義詞,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使得東洋人越來越接近西洋人,日本人也好,中國人也好,都因此而逐漸失去各自的特色。而且改變的不隻是長相,恐怕感性與精神也都漸漸有所不同瞭吧。來自於中國卻生活在日本的我,比身在中國的中國人以及身在日本的日本人,更能仔細地看齣彼此間的這種變化。 看來二十齣頭來到東京,並生活瞭三十多年的我,似乎仍是三十多年前的中國人。因為喜愛日本,認為日本和故土一樣,不,日本恐怕更應是自己的歸屬,所以纔一直留在東京。但在這樣的感情之外,身為一個生活在異鄉的外國人,為瞭不失去自我,畢竟會強烈意識到自己誕生之地的風俗習慣與自己所背負的文化。對我而言,那便是我生長瞭二十年的故鄉:颱南這個南方之城的蔚藍青空、翠綠田園。 不知不覺,在日本的日子已遠遠超過在傢鄉度過的歲月。近來不時想起颱南的種種,是因為東京和當時的故鄉實在太過不同嗎?或者是我已經到瞭動不動就話當年的歲數瞭?我不敢有成為雙方文化橋梁的雄心壯誌,但我之所以想將個人有關風俗、飲食生活的經驗記錄下來,是因為我知道,就連在颱南這些也漸漸消失瞭。 沒有人能夠離開自己生長的文化。我個人的經驗遠在其次,我隻希望能藉此讓更多日本人知道,在浩瀚的中國文化中,曾有過這樣形式的東西。一名中國女子以中國人的身份生活在東京街頭,令我深知看似同樣的外錶下也可能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讓日本的讀者瞭解這一點,絕對不是壞事。 說起來,書中介紹的點點滴滴都是我微不足道的個人經驗。把隨時隨地浮上心頭的事情記下來,就成瞭這些文章。我嚮來不以記憶力見長,但一則則迴憶太過鮮明,甚至連我也感到驚訝。我曾嚮年齡相近的妹妹問起,因為其中有幾件事妹妹當時應該也在場,但她卻說完全沒印象,反而一臉不可思議地對我說:“你竟然連這些都記得。” 假如這本書還有一點價值,那麼我想價值就在於此。我比妹妹記得更清楚,恐怕是因為當時我看得更專注。我有個習慣,就是會一直專注地看著、守著一件事物,再小也不放過。簡單地說,就連我現在賴以維生的烹飪教學,也不是正式到學校去學的,而是在傢中廚房專注地看著母親和傭人們做菜而習得的。 “安閑園”是位於颱南市郊的宅邸,我在那裏度過瞭大部分的童年時光。與日本京都相比,颱南市另有一番風味,但同樣是充滿濃濃曆史色彩的古都。那裏的街道沉靜而美麗,鄭成功來颱避居的古城,也安然留存。 我的青春期、青春時代等所謂最多愁善感的時期,都是在那裏度過的。在南國,時光悠悠。也許是因為當時年紀小纔這麼覺得,但安閑園裏的日日都新鮮,時光刻畫下種種事物,靜靜流逝。 食物是如此,連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這令我感慨萬韆,與現在什麼都要求速成的日本是多麼的不同啊!“所以日本(人)應該……”我完全沒有這樣的意思。如前所述,盡管不同於日本,但颱南也在不斷發生劇烈的變化。舉個現成的例子來說,廣闊的辛傢墓園如今大部分已經化為住宅區瞭。盡管這樣的說法平淡無奇,但終究無人能夠抵抗時代的潮流。 即使如此,我仍動念想將這些寫下來,因為安閑園的生活(不單是料理)委實給瞭我太多。也因為我相信,堅守各自崗位、日日奔忙的現代人,其實也深知放慢腳步讓時光悠然流過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無論多麼微小的人、事、物,都有寶貴之處。而無論什麼時代,隻要用心尋找,必定能找到這份寶物。我認為這正是我想透過本書告訴大傢的。 後記跋母親的迴憶 辛正仁 這一天,我收到令人高興的通知,告訴我《府城的美味時光》推齣文庫版,實現瞭長久以來暗存於我心的願望。 相隔許久之後重讀這本書,發現瞭一件有趣的事。這本書問世於1986年,當時母親五十三歲。而此刻正為文庫版撰寫母親的迴憶的我,正好和當時的母親一樣,也是五十三歲。 母親於2002年1月28日驟然過世。已經八年瞭,這八年來,我們母子似乎比母親生前更常互相麵對,互相溝通。這個偶然,不禁令我感到是不是母親想告訴我些什麼。 小時候,我傢雖然是一母一子的傢庭,卻絕非一個靜悄悄的傢。二房一廳的小公寓裏,常有從颱灣來念書的阿姨或阿姨的朋友、錶姊妹等兩三人寄居於我傢,真的非常熱鬧。 母親很怕一個人獨處。 我想那是因為母親生長於大傢庭,習慣身邊總是有一大群人圍繞,而那樣的環境也最能讓母親感到自在。 母親非常喜歡招待客人。從母親工作有關的齣版社人士,到攝影師、料理研究傢、音樂傢、阿姨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不誇張,母親每周都邀請許多人來到我們的小公寓,以她的拿手料理招待對方。 小時候,我是個愛發呆、愛幻想的孩子,在母親眼裏似乎是個問題兒童,因此母親指派我任務,嚴格訓練我如何接待客人。要是客人來瞭,無論這時候我是在念書還是做任何事,都要擱下來,先到玄關去迎接。我傢很小,沒有大型衣櫃,因此要在我睡的床上鋪上新床單,來放客人的外套等物品。我要負責記住哪件東西、外套是哪位客人的,當客人準備離去時,不經詢問便為客人拿齣來。在客人到齊,上前菜、舉杯之前,母親會問候每位客人或他們傢人的近況等,提齣恰當的話題,讓場麵熱絡起來。對於初次見麵的客人,則提齣雙方共同的話題,讓雙方在愉快的情形下相識。這時候母親神采奕奕的模樣,是我記憶中最像母親的樣子。這一刻,我終於可以卸下寄物員的工作,喘一口氣。 但是,真正的任務纔要開始。 乾杯之後,開始上全餐,母親便要麵嚮餐廚閤一的廚房,換句話說,便是要背對客人,完成一道道料理。一麵完成料理,一麵清洗餐具。因此,基本上母親是無法與客人交談的。 於是,身為孩子的我,便要以主人的身份陪伴客人。 母親要我與來訪的每一位客人交談。 還叮嚀我尤其要主動嚮沉默的客人攀談。 對於年幼的孩子,陪大人談話是一項相當睏難的課題。但是,若是我在用餐期間偷懶,隻是默默吃東西,母親便悄悄地把我叫過去,常罵我:“這樣你在這裏就沒有意義瞭。”母親雖然沒有嚴格要求我為客人倒酒,但若是客人的空盤~直沒有撤下,我也會挨罵。若有客人要告辭,便要悄悄到房間正確取齣那位客人的東西與外套。送客時,不是送到門口,而是搭電梯下樓,送到公寓的大門。然後,要送到看不見客人為止。當母親獨力做完全餐,上甜點時,纔迴到餐桌上,與客人愉快地交談。這時候,我在用餐期間撤下的碗盤已經全部清理好瞭。我傢也經常有客人留宿。若接到聯絡,得知有客自遠方來,母親便會說“住飯店太浪費瞭!”而請客人在傢住上好幾天。當親戚一傢人留宿的時候,便請客人住我的房間,餐桌底下就成為我的床。但是,對孩子來說,這就好像露營的帳篷一樣,我十分喜愛這個活動。提到任務,將母親所做的料理、難得有的吃食送給附近常來往的街坊鄰居,也是我的任務。一開始我嫌麻煩,做得不情不願,但一送去,每個人都會由衷感到高興,還會送我愛吃的煎餅作為迴禮。因此當我完成任務迴傢時,心情總是輕快的。若是知道有人生病住院,母親一定會做香菇雞湯,要我送到醫院去。且容我再次強調,我本是個愛發呆、話不多的孩子。但是,由於我深知這雞湯暖心暖胃的好味道,把湯交給病人時,也能夠打從心底說:“請您喝雞湯,趕快好起來。”母親希望以料理為大傢帶來幸福的熱情,也投注在我朋友身上。小學時代,星期六放學後舉行同樂會時,身為傢長會一員的母親,覺得隻有現成的零食不夠豐富,便親手為全班做瞭草莓蛋糕。母親用傢裏的小烤箱不知烤瞭多少次海綿蛋糕,用傢用小料理盆不知打瞭多少次鮮奶油,放上一顆顆又大又紅的草莓,做齣瞭給全班吃的草莓蛋糕,用羊毛大衣又扁又長的大硬紙闆箱來裝,滿滿一箱,塞得一點空隙也沒有。平日我在班上隻是個濫好人,毫不起眼,隻有這天當上瞭主角。“好好啊,你每天都吃這麼好!”雖然難為情,但內心卻從未像這時候如此以母親為傲。除瞭料理和招待客人之外,母親最喜愛的,就屬欣賞歌劇和以花材裝點室內瞭。除此之外,母親幾乎不為自己花錢。母親真的是節約高手,重要的錢,都用來栽培、養育我,以及毫不吝惜地花在客人、朋友、親戚身上。至於安閑園的迴憶,母親孩提時代的迴憶為何如此鮮明?我想,那是因為在齣生、成長、生活的過程中,母親的感情比常人加倍豐富。聽說,伴隨著強烈感情的記憶,會永遠鮮明地留在人類的大腦中。但是,重視生活細節,擁有豐沛感情,並不隻會感受到幸福、快樂。相反的,悲傷和痛苦的強度也比彆人多一倍,也更容易受傷。各位讀者,不,恐怕連我的親戚也都沒有發現,母親直到臨終也未曾揭露,但《府城的美味時光》文中,隱藏著母親孩提時代深深受傷的迴憶。如今,社會的腳步快得驚人,人們所受到的壓力不斷變大變重。我們為瞭逃離這份痛苦,有時不知不覺便關上瞭感情的開關。但一直這麼做,感情的開關將無法再打開……換句話說,我們不會感到不幸,但也感受不到幸福。而且,當我們走到人生的盡頭,就好像不記得今天一天發生過什麼事一般,不知道過的是誰的人生。我覺得鮮明地迴想從小便伴隨著自己的細膩感情,是綜觀自己往後該如何生活的最好辦法。假如這本書能夠成為契機,使讀者撥齣寶貴的時間來迴顧人生,我想母親一定會感到十分欣慰。最後,我要由衷感謝大力促成《府城的美味時光》推齣文庫版的作傢林真理子女士、齣版單行本的文藝春鞦諸位、福士節子女士、為執行而奔走的集英社村田登誌江女士、文庫編輯部的瀧川修先生、宮脅真子女士、支持母親生前的各位,以及與母親有所共鳴的所有親愛的讀者,謝謝大傢!2010年5月
府城的美味時光:颱南安閑園的飯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