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閱讀精解》是對GMAT考試閱讀部分的專項解讀和訓練,是對GMAT閱讀的基本套路、基本解題方法和基本技巧的全麵介紹。
本書可以作為GMAT課程的輔助讀物使用,既彌補瞭上課時的不足,又可以使考生漏記的筆記得以補充。考慮到剛剛接觸此類考試或者將它作為英語練習輔助材料使用的讀者,本書的結構力求完整、獨立,可以脫離考試復習使用。本書中的文章,共21組,每三篇為一組,題目結束後附有文章翻譯及詳盡的答案解析,方便考生參考並自測。其中1~15各套題要求在30分鍾內做完,各位可以量力而行;16以後的各套題,要求25分鍾之內做完。
《GMAT閱讀精解》共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GMAT閱讀解題方法詳述”,根據GMAT閱讀題型的特點,深入剖析瞭GMAT閱讀理解的典型題目,詳細敘述瞭解題方法,並有針對性地提供瞭解題注意事項;第二部分“GMAT閱讀強化訓練”提供瞭21組閱讀文章供考生強化練習,每組3篇文章,題目結束後附有文章翻譯及詳盡的答案解析,方便考生參考並自測。本書的結構力求完整、獨立,可以幫助考生進行實戰模擬,積纍經驗,獲取高分。
楊繼,北京大學文學學士、清華大學法學碩士、德國法蘭剋福大學法學博士。1997年至2001年在北京新東方學校講授GMAT、GRE等留學課程,深受學員歡迎,被譽為新東方“三劍客”之一;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
第一部分 GMAT閱讀解題方法詳述
第一節 總論 3
第二節 閱讀文章中重要的起承轉閤詞和語言現象 7
第三節 現場及時做完題目的唯一突破口——快速閱讀和進行取捨 9
第四節 主題題型 16
第五節 具體細節題型 22
第六節 作者態度題型 30
第七節 其他題型 35
第八節 閱讀文章中的一些固定套路 36
第九節 補充技巧——文字對應法 38
第十節 題型總述和難度分級 38
第十一節 GMAT閱讀題發展趨勢及自學建議 39
第十二節 計算機考試中閱讀部分的注意事項 41
第二部分 GMAT閱讀強化訓練
Reading Comprehension 1 45
精解 1 52
Reading Comprehension 2 60
精解 2 68
Reading Comprehension 3 76
精解 3 84
Reading Comprehension 4 92
精解 4 101
Reading Comprehension 5 109
精解 5 117
Reading Comprehension 6 125
精解 6 133
Reading Comprehension 7 141
精解 7 150
Reading Comprehension 8 157
精解 8 164
Reading Comprehension 9 171
精解 9 179
Reading Comprehension 10 186
精解 10 194
Reading Comprehension 11 200
精解 11 207
Reading Comprehension 12 214
精解 12 222
Reading Comprehension 13 229
精解 13 236
Reading Comprehension 14 243
精解 14 250
Reading Comprehension 15 257
精解 15 265
Reading Comprehension 16 271
精解 16 276
Reading Comprehension 17 282
精解 17 288
Reading Comprehension 18 293
精解 18 299
Reading Comprehension 19 305
精解 19 311
Reading Comprehension 20 316
精解 20 321
Reading Comprehension 21 326
精解 21 332
長期以來,GRE、GMAT的閱讀部分的教與學總是處於一種尷尬狀態之中。
一方麵,人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閱讀過關等於GMAT的考試輕鬆瞭大半,GRE的verbal部分也不會再把一兩個生詞的猜對與否看成是決定命運的大事。但另一方麵,在實際復習中,學員們經過一年半載傾盡全力地廣讀文章,大量背誦、查閱背景、分類總結、猜題押題,卻總是事倍功半,迷惑茫然;再加上對其重要性的渲染,還沒上考場,就先把自己的估分截去大半。
齣現這種尷尬狀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種誤解而引起的不切實際的預期,從而導緻復習觀念上的偏差。
筆者曾把各種GRE、GMAT的閱讀文章拿給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做,當然,大部分人是來自ETS的所在地——美國。結果,無論是在校學生,還是公司職員,其理解這些文章的能力比廣大中國考生好不到哪裏。GRE的長短兩篇文章如果限時18分鍾,有一半以上的文章不能被說齣準確的含意。GMAT的老式考題(30分鍾3篇長文章),更是鮮有能按時做完者,更不用說能復述齣其中的精確內容。所以,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都無法勝任,又怎麼能指望我們苦難的中國學生在緊張而短暫的十幾分鍾內,把一篇文章如學術研究般地字斟句酌,領會深意,甚至做一番英譯漢的工作呢?假如一開始就定位於這麼一個終極目標而去解決閱讀問題,就像走進瞭一個永遠無法看到盡頭的隧道,一篇文章弄通瞭,一個背景知識記熟瞭,再遇到一篇新文章,一切又都歸於枉然。
這兩種考試中的閱讀,一嚮被說成是邏輯推理、語法、填空等題的基礎。此話當然不謬,想做對英語題,當然得讀懂英文句子,這是無可爭辯的大廢話!除瞭文盲,我們日常的生活就是在閱讀中度過的。可在實踐中,對閱讀題的處理原則,是和以一兩句精確理解分析為基礎的其他題型有本質區彆的。在上述調查中,筆者也曾注意到,有經驗的學生(美國也有考GMAT的老油條)盡管和字字推敲的老實人一樣,對文章的細節不知所雲,但後麵的題目很少做錯。這不奇怪,大傢可以設想如果我們去參加漢語考試,同樣的文章,同樣的題目內容,我們絕不會這麼茫然。實際上,正是對外語的一種懼怕感,阻礙瞭我們認識以下這些憑每個人的纔能稍加留意就會發現的原則:
首先,GMAT文章的題材廣泛,學術高深,尤其是自然科學題材。由於美國采用的是放任教育的機製,一般青年對DNA、基因、厄爾尼諾、溫室效應、大氣汙染、開采能源這些對每個中國文科考生都能掛在嘴邊的熱點問題知之甚少,ETS的齣題人也一樣。所以,齣題人看不懂,也根本不想看懂那些深奧的學術內容是什麼個意思。他所明白的無非是:諸如有一個自然現象,有一派人(叫什麼無所謂)試圖解釋它,提齣瞭一個觀點,後來被一夥新生力量否掉瞭;新生力量否定傳統觀點時,做瞭兩個實驗,都用到瞭A動物、B儀器、C原理、D規則;文章本來的作者最後又評論瞭一下,態度是基本贊成,但也有點兒保留……他所能嚮我們發問的也就是這些。
正因為如此,GRE、GMAT文章的閱讀從一開始就注定和一般閱讀有著天壤之彆:典範的論證文章,我們最想讀的是作者獨到的論證過程和精彩的論據,這樣纔會信服作者的觀點。而在這些考試文章中,一切人物、地點、器具、物質都已經虛化為監獄犯人一樣的字母和數字。一切細微的感覺都概括為或正或負的評價(頂多是有保留的或正或負的態度),至於我們高深的作者如何推齣自己的精闢論點,對不起,我們時間不夠,學術水平也低,暫時不能多想瞭,讓它們大段留在原文中嚇唬人吧。不過,ETS的齣題者也不是等閑之輩,總會有其很拿手的題材,像文學、藝術以及GMAT中的經濟之類。可90年代以來,不知是他們良心發現,不想再為難非西方文化背景的考生,還是一時興趣轉移,文學藝術題材的難度在GRE中大為下降,GMAT中此類題材更是早就飛到爪哇國去瞭。GMAT中的經濟類文章也不再談刻闆的國傢經濟製度、政府決策,而多喜歡寫一些很多考生每日都從事的營銷、管理、市場、貿易等實際問題。所以很明瞭,為自己沒有相關背景而遺憾是不必要的,背誦百科全書以應付考試更是浪費精力。真要對文學流派有興趣,考完試後盡情地閱讀原著吧,不感興趣也不要為考試而受此摺磨。
重復一遍,必須看懂的有:作者在說什麼內容(理論——解釋,兩對立觀點,還是疑問——迴答)。這些內容有什麼中心事物和人的代錶?(A、B、C還是X、Y、Z)作者對他們態度如何?(正或負)
最好看齣來的有:作者在論證齣自己的正或負態度過程中曾舉過什麼重點例子(仍是人A,物B,實驗C之類);作者在評價中有沒有一些極端性評介,如最好,唯一之類。 其他內容則在做題迴來定位時再看也不遲,或者乾脆就是為難你的廢話。
其次,GMAT閱讀部分多年以來形成瞭幾種固定的題型、問法,這種現象最終會占所有題目的四分之三左右。反復識彆並練習之,就會有不小的收獲。
現將幾種題型分述如下:
一、具體題,或稱細節題
原文提到的人、事、現象,在題中被問到,正確選項一般應是對原文的說法做paraphrase(改寫),改寫程度越高,難度越大。如要遇到特殊情況,即不做任何改寫,直接把原文說法照抄到選項上,那是齣題人送分給你,切莫辜負他這番美意。
總的來說,具體題是GMAT各閱讀題型中最難的一種,也是最終影響你到達閱讀最高境界的障礙。但是,具體題有一些固定類型。如:問原文中提到的某個事例的目的的in order to題型;有邏輯推理意味的infer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時候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因為市麵上太多“新東方”齣品的書籍,質量參差不齊,很多時候更像是為瞭快速占領市場而倉促齣版的産物。但這次的閱讀精解,在“科學推理”和“生物學”主題的文章處理上,給瞭我一個驚喜。我個人在處理這類文章時,最大的障礙是專業術語的理解和實驗設計過程的梳理。這本書在引入專業概念時,並沒有直接扔給讀者一堆術語,而是先用通俗的語言搭建起背景知識的框架,然後再逐步引入正式的錶達,這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種“實驗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的標準化提問應對流程,這套流程非常有效地幫助我避免瞭在冗長實驗描述中迷失方嚮。當我按照這種流程去分析幾道關於“假設檢驗”的題目時,我發現自己不再需要反復閱讀原文的中間部分,因為我已經提前知道該在文章的哪個部分尋找“前提”和“推論”。如果說有什麼不足,那就是對於人文社科類文章中涉及的哲學思辨,這本書的處理深度似乎略有不及,可能更偏嚮於理工科邏輯的訓練。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閱讀精解的風格,我會選擇“結構主義”。它似乎堅信,所有的閱讀理解問題,無論外錶看起來多麼韆變萬化,其核心都可以被歸結為幾種基本的邏輯骨架。書中花瞭大量篇幅,圖文並茂地解析瞭“並列式結構”、“對比反駁結構”以及最復雜的“遞進式論證結構”在不同題材文章中的變體錶現。我個人最喜歡的部分是它對“反駁”的細緻劃分,區分瞭直接反駁、間接反駁、質疑前提的反駁等等,每一種都有相應的閱讀標記方法。這種體係化的梳理,讓我有一種建立起個人“GMAT文章地圖”的感覺,每讀一篇文章,我都能在腦海中迅速將其歸類到已知的模闆中,從而大大減少瞭信息處理的延遲。然而,這種過度的結構化也帶來瞭一個小小的副作用,那就是在麵對那些完全跳脫齣既定模式的、非常規的、或者更偏嚮於“語篇銜接”而非“邏輯支撐”的文章時,這套方法論的解釋力會略顯不足,感覺像是精密的儀器去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的石頭,雖然能測量,但最佳的工具可能不是這個。但瑕不掩瑜,對於絕大多數標準化測試文章而言,這種“框架思維”無疑是高效且強大的。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教你如何“猜”對答案,而在於它迫使你重新審視自己的閱讀習慣。在我看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硬核”,幾乎沒有水分,每一頁的知識密度都非常高,對於習慣瞭輕鬆閱讀的人來說,前幾章的消化會比較痛苦。它對“作者意圖”的界定尤為嚴苛,反復強調“非過度推斷”的重要性,比如,如果作者隻是陳述瞭一個現象,那麼任何將現象上升到“普遍真理”的選項,無論看起來多麼閤理,都應該被毫不猶豫地排除。這種近乎於“吹毛求疵”的閱讀態度,雖然在短期內會拉慢我的做題速度,但從長遠來看,它極大地提高瞭我的準確率,尤其是在那些考察細節支持和隱含假設的難題上。我發現我開始注意到瞭那些諸如“僅有”、“很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這類修飾語的巨大作用,而這些細微之處,恰恰是普通學習者最容易忽略的“得分陷阱”。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適閤那些已經有一定基礎,但渴望從“正確率60%”邁嚮“正確率85%以上”的進階學習者的“磨刀石”。
評分這本號稱能“精解”GMAT閱讀的指南,我入手之後,說實話,心情是挺復雜的。首先得承認,市麵上動輒厚如磚頭的備考材料,光是翻翻目錄就能讓人望而生畏。而這本的排版和設計,至少在視覺上給瞭人一種“可以攻剋”的希望。我尤其欣賞它在文章結構分析上花費的心思,不像有些書隻是簡單地告訴你“主旨句在哪裏”,而是真正嘗試去拆解作者的邏輯鏈條,從宏觀的論證結構到微觀的詞匯選擇對情感傾嚮的影響,都有所涉及。我試著按照它提供的方法去處理瞭幾篇邏輯晦澀的社會科學類文章,發現比起我之前死記硬背那些所謂的“閱讀技巧”,這種自上而下的梳理確實更有效率,能幫助我在文章中快速定位到核心論點和支持證據的跳躍點。不過,深入閱讀後,我發現它在實戰模擬題的覆蓋麵上,似乎還有提升的空間。雖然理論講解很紮實,但當真正麵對那些ETS精心設計的、模糊不清的乾擾項時,純粹的“結構分析”有時會顯得有些蒼白無力,畢竟GMAT的閱讀題,考的遠不止是結構,更考驗你對語言細微差彆的把握和快速推理的能力。總的來說,它更像一本優秀的“閱讀方法論教材”,而非“題型大全”。
評分接觸到這本書,完全是齣於對市麵上那些充斥著陳詞濫調的“高分秘籍”感到厭倦。我需要的是能真正幫我突破瓶頸的東西,而不是那些隻會用誇張的語言包裝基礎知識的書。這本“精解”給我的初印象是——它敢於深入探討那些真正讓人頭疼的細節。比如,關於“語氣和態度”的判斷,很多資料隻會給齣“積極、消極、中立”這樣的簡單分類,但這本書卻細緻地劃分瞭“審慎的樂觀”、“帶有批判性的贊同”等更為 nuanced(細微差彆)的範疇,並配有大量的例證說明如何從動詞和副詞的選擇中捕捉到這些微妙的色彩變化。這種對語言精確度的執著,在我看來,纔是GMAT閱讀的精髓所在。我花瞭好大力氣去理解它對“類比推理”和“例外推導”這兩種高難度論證手法的剖析,它沒有迴避這些復雜的邏輯陷阱,而是用清晰的邏輯圖錶輔助說明,讓那些曾經讓我抓耳撓腮的題目,至少在理解層麵,變得清晰可見瞭。當然,如果你隻是想快速刷題,這本書可能會讓你感到有些沉重,因為它要求你慢下來,去“品讀”每一個句子背後的意圖。
評分專門買的考試輔導書,知識要點講解到位,針對性很強。搞活動時候買的, 超優惠。書買好瞭,更好督促自己好好學習。謝謝京東的快遞員,熱情周到,一大箱子書,二話不好,直接扛上樓。
評分放在箱子裏包裝很好。
評分書不錯,紙質挺好,送貨快。。。
評分東西不錯,性價比也還可以!就是跟618相比貴瞭好多啊 !
評分不錯,快遞給力,送的及時
評分書很好,包裝很好,快遞速度也快,沒有破損,希望能有用
評分很經典的輔導書瞭 質量很好 包裝也很好 這次比上次買書的包裝要好很多 用一個不透明的紙袋子包起來瞭 上次買的書就用瞭京東的白色塑料袋包裝 比較透 彆人幫忙取的快遞 都被人看到買的什麼東西 挺不爽的
評分#書沒有想象中厚,印刷清晰但沒塑料膜是敗筆。
評分買瞭這個係列全套五本,感覺特彆有幫助。有中文翻譯,也有解題思路的解析,給好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