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DL 409-19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綫路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DL 409-19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綫路部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部 編
圖書標籤:
  • 電力安全
  • 電業安全規程
  • DL409-1991
  • 電力綫路
  • 行業標準
  • 安全操作
  • 電氣設備
  • 高壓電
  • 電力係統
  • 規範標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電力齣版社
ISBN:158012588
版次:1
商品編碼:1185378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1991-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0
字數: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DL 409-19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綫路部分)》主要內容包括:綫路運行和維護、綫路巡視、倒閘操作、測量工作、砍伐樹木、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工作票製度、工作許可製度、工作監護製度、工作間斷製度、工作終結和恢復送電製度、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停電等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綫路運行和維護
第一節 綫路巡視
第二節 倒閘操作
第三節 測量工作
第四節 砍伐樹木

第三章 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
第一節 工作票製度
第二節 工作許可製度
第三節 工作監護製度
第四節 工作間斷製度
第五節 工作終結和恢復送電製度

第四章 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第一節 停電
第二節 驗電
第三節 掛接地綫

第五章 一般安全措施
第一節 挖坑
第二節 立杆和撤杆
第三節 杆、塔上工作
第四節 放綫、撤綫和緊綫
第五節 爆破
第六節 起重運輸一般規定

第六章 配電變壓器颱上的工作
第七章 鄰近帶電導綫的工作
第一節 在帶電綫路杆塔上的工作
第二節 鄰近或交叉其他電力綫路的工作
第三節 同杆塔架設多迴綫路中部分綫路停電的工作

第八章 帶電作業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一般技術措施
第三節 等電位作業
第四節 帶電斷、接引綫
第五節 帶電短接設備
第六節 帶電水衝洗
第七節 帶電爆炸壓接
第八節 感應電壓防護
第九節 高架絕緣鬥臂車
第十節 帶電氣吹清掃
第十一節 保護間隙
第十二節 帶電檢測絕緣子
第十三節 低壓帶電作業
第十四節 帶電作業工具的保管與試驗

第九章 電力電纜工作
附錄一 電力綫路第一種工作票
附錄二 電力綫路第二種工作票
附錄三 倒閘操作票格式
附錄四 常用電氣絕緣工具試驗一覽錶
附錄五 登高、起重工具試驗標準錶
附錄六 緊急救護法

精彩書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DL 409-19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綫路部分)》:
  第41條許可開始工作的命令,必須通知到工作負責人,其方法可采用:一、當麵通知;二、電話傳達;三、派人傳達。第42條對於許可開始工作的命令,在值班調度員戡工區值班員不能和工作負責人用電話直接聯係時,可經中間變電所用電話傳達。中間變電所值班員應將命令全文記入操作記錄簿,並嚮工作負責人直接傳達。電話傳達時,上述三方必須認真記錄,清楚明確,並復誦核對無誤。
  第43條嚴禁約時停、送電。
  第44條填用第二種工作票的工作,不需要履行工作許可手續。
  第三節工作監護製度
  第45條完成工作許可手續後,工作負責人(監護人)應嚮工作班人員交待現場安全措施、帶電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項。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必須始終在工作現場,對工作班人員的安全應認真監護,及時糾正不安全的動作。
  分組工作時,每個小組應指定小組負責人(監護人)。在綫路停電時進行工作,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在班組成員確無觸電危險的條件下,可以參加工作班工作。
  第46條工作票簽發人和工作負責人,對有觸電危險、施工復雜容易發生事故的工作,應增設專人監護。專責監護2.綫路停、送電和許可工作的命令是否正確;3.發電廠或變電所綫路的接地綫等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
  四、工作班成員:
  認真執行本規程和現場安全措施,互相關心施工安全,並監督本規程和現場安全措施的實施。第35條工作票瘦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一式兩份,應正確清楚,不得任意塗改。如有個彆錯、漏字要修改時,應字跡清楚。工作票一份交工作負責人,一份留存簽發人或工作許可人處。
  第36條一個工作負責人隻能發給一張工作票。
  第一種工作票,每張隻能用於一條綫路或同杆架設且停送電時間相同的幾條綫路。第二種工作票,對同一電壓等級、同類型工作,可在數條綫路上共用一張工作票。
  在工作期間,工作票應始終保留在工作負責人手中;工作終結後交簽發人保存三個月。
  第37條第一、二種工作票的有效時間,以批準的檢修期為限。
  第38條事故緊急處理不填工作票,但應履行許可手續,作好安全措施。
  ……

前言/序言


深度解析與實踐指導:現代電力行業安全管理體係的演進與前瞻 內容概述: 本書旨在為電力行業從業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具有前瞻性的安全管理理論框架與實踐操作指南,重點關注在當前技術快速迭代和法規日益嚴格的背景下,如何構建和維護一套高效、可靠、適應性強的安全生産體係。本書內容涵蓋電力係統安全運作的宏觀戰略規劃、中觀風險控製流程、微觀現場作業規範的深度解析與現代優化,但不涉及任何特定曆史時期的具體規程文本,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DL 409-19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綫路部分)》的具體條文內容。 第一部分:電力安全管理體係的理論基石與當代挑戰 本部分首先從係統論的角度審視電力安全管理的本質。電力係統的復雜性、高危性以及其對社會經濟的極端重要性,要求安全管理必須超越簡單的“遵守規則”層麵,上升到風險預防與韌性構建的戰略高度。 1.1 安全哲學的演變:從事故調查到主動預防 探討電力安全理念自“事故後處理”嚮“事前風險識彆與控製”轉變的曆程。重點分析“深層原因理論”(如瑞士奶酪模型、係統失效理論)在電力領域中的應用與局限。強調將安全視為生産力的有機組成部分,而非成本負擔的現代管理理念。 1.2 現代電力係統的安全風險畫像 詳細剖析當前電力係統麵臨的主要風險源。這包括但不限於:極端天氣事件(氣候變化帶來的衝擊)、網絡安全威脅對運營技術(OT)係統的滲透、特高壓輸電帶來的絕緣與電磁環境挑戰、以及分布式能源(DER)接入對電網穩定性和繼電保護係統的影響。 1.3 法規遵從與標準體係的動態適應 分析全球及國內主要安全監管框架的演進趨勢。強調企業必須建立一套能夠實時跟蹤、快速響應法規更新的內部流程。本章將討論如何將外部強製性標準轉化為企業內部可執行、可審計的作業指導書(SOPs),並探討跨行業標準(如職業健康、環保標準)對電力作業安全的影響。 第二部分:風險評估與量化:構建量化安全績效指標體係 本部分聚焦於如何科學地識彆、評估並量化電力生産過程中的風險,為資源分配提供數據支持。 2.1 全生命周期風險評估方法論 介紹適用於電力項目(從設計、建設、運行到退役)的風險評估工具,如故障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以及概率風險評估(PRA)在高壓變電站和輸電綫路設計中的應用。強調風險評估的迭代性,特彆是針對技術升級和人員結構變化的再評估。 2.2 關鍵風險指標(KRI)與績效指標(KPI)的構建 詳細闡述如何設計一套平衡的指標體係。區分滯後指標(如事故率)和領先指標(如安全培訓完成率、設備維護閤規率、風險點整改及時率)。探討基於大數據的安全態勢感知技術,利用傳感器數據、巡檢報告、操作日誌等,構建實時的風險預警模型。 2.3 人為因素在安全管理中的量化分析 深入研究操作失誤、疲勞管理、溝通不暢等“軟性”因素對作業安全的影響。引入人機工程學原理,分析操作界麵設計、信息顯示方式如何影響值班人員的決策速度與準確性。提齣評估和乾預人為失誤的量化模型。 第三部分:現代化作業安全控製:技術賦能與流程重塑 本部分將重點放在如何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對傳統的現場作業流程進行優化和安全增強。 3.1 作業許可與現場隔離的智能化管理 探討基於物聯網(IoT)和地理信息係統(GIS)的作業票製度的數字化轉型。如何利用電子簽發、實時定位、作業區域電子圍欄技術,確保工作負責人、操作人、監護人之間的信息同步與權限隔離的準確執行,杜絕“帶電作業票未撤銷”等重大風險。 3.2 提升輸電綫路作業的安全性與效率 重點探討高空作業、跨越作業的安全技術革新。包括無人機巡檢與帶電作業機器人的應用,如何減少人員暴露於高風險環境的時間。詳細分析安全繩索、登杆/登塔設備、導綫作業工具的現代選型標準和維護要求,確保工具本身的可靠性達到最高等級。 3.3 變電站與配電網的隔離、接地與驗電的規範流程再造 深入解析確保設備處於“完全失電”狀態的邏輯鏈條。重點討論自動化操作(如遙控拉閘)與就地操作的相互驗證機製。闡述現代數字式驗電器和接地綫的技術特性、校驗周期及其在不同電壓等級下的應用要求,強調“經驗電”操作的程序化和標準化。 第四部分:應急響應、恢復與組織學習 安全管理體係的閉環在於有效的應急準備和從事件中學習的能力。 4.1 突發事件的集成式應急預案體係 構建覆蓋短路接地、設備火災、自然災害引發的大麵積停電等多種場景的應急響應矩陣。強調預案的“可操作性”而非“文本完整性”,通過定期桌麵演練和實戰拉動檢驗預案的有效性。 4.2 事故調查與根本原因分析(RCA)的深度應用 教授一套嚴謹的事故調查方法論,區彆“直接原因”、“管理原因”與“係統性原因”。重點在於如何將調查結果轉化為可執行的、針對係統缺陷的糾正和預防措施(CAPA),並確保這些改進措施在整個組織內得到有效傳達和固化。 4.3 安全文化的持續培育與組織學習機製 闡述安全文化建設的長期性、非綫性特徵。探討如何通過高層領導的可見承諾、中層管理者的有效推動以及一綫員工的積極參與,形成一種自我修正的組織學習機製。強調“報告文化”的建立,鼓勵員工報告“未遂事件”(Near Miss)和“危險狀況”(Hazardous Conditions),將其視為組織健康度的寶貴信號。 結論:邁嚮零事故的持續改進之路 全書最後總結,電力安全管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動態過程,需要技術創新、流程優化和人文關懷的深度融閤。成功的安全管理不是一次性的閤規行為,而是一種植根於企業基因的、對生命和資産的持續承諾。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一個習慣於現代電子書和互動學習的讀者來說,閱讀這本1991年的行業標準,簡直像是一次“穿越”。它沒有圖文並茂的解釋,沒有彩色的警示標識,一切都依賴於文字的精確錶述來構建起一個虛擬的安全防護體係。我特彆注意到其中對“停電作業”和“帶電作業”的權限劃分和審批流程,那份繁瑣的層級管理,讓人體會到當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平衡工作效率的艱難抉擇。這本書雖然沒有現代工具的便利性,但它那種教科書式的、不容置疑的權威性,形成瞭一種強大的精神約束力。它不是一個建議集,而是一套必須被內化和嚴格執行的底層代碼,確保瞭電力係統的穩定運行,這份功績是無法用輕鬆的閱讀感受來衡量的。

評分

我藉閱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是想瞭解一下早期電力係統建設的規範是如何形成的,想從曆史的角度窺探一下“DL 409-1991”這個時間戳背後的行業標準演變。這本書嚴格遵循瞭國傢標準體係的格式,結構清晰,邏輯嚴密,從基礎術語定義到具體的操作流程,層層遞進,顯示齣製定者對整個電力綫路生命周期的全麵把控。讓我頗感意外的是,在一些看似簡單的操作描述背後,隱藏著無數次事故教訓的總結。比如,對於臨時拉綫固定方式的規定,絕不僅僅是隨便拉一根繩子那麼簡單,它包含瞭力學計算和材料選擇的明確要求,這說明安全絕不是拍腦袋想齣來的,而是用血和汗換來的經驗結晶,這種沉甸甸的曆史感,遠超一般的安全手冊。

評分

這部行業標準簡直是電力工人的“聖經”,雖然我不是電力行業的專業人士,但光是翻閱一下這本厚厚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綫路部分)》,就能感受到那種嚴謹到骨子裏的專業精神。它不像那些通俗讀物那樣輕飄飄地講述理論,而是直插核心,每一條規定都像是一條生死綫,體現瞭電力係統對安全生産的絕對重視。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帶電作業的章節,那裏麵對環境、工具、人員資質的細緻要求,簡直到瞭吹毛求疵的地步,但也正是這種近乎苛刻的細緻,纔能確保那些在高空、高壓環境下工作的英雄們萬無一失。讀起來雖然枯燥,但那種對生命敬畏的文字力量是震撼的,它不是在教你“怎麼做”,而是在告訴你“絕對不能怎麼做”,這種規避風險的邏輯貫穿始終,讓人不禁對編寫和執行這些標準的人員肅然起敬。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透露著一股濃濃的“那個年代”特有的樸實和厚重感,完全沒有現在書籍追求花哨設計的感覺。紙張略微泛黃,油墨的味道帶著一絲曆史的沉澱,翻開扉頁,那些密密麻麻的條款和編號,乍一看確實讓人頭皮發麻,感覺像是直接麵對一本技術說明書的“高壓電”。我嘗試去理解其中關於接地電阻測試的具體數值範圍,以及不同電壓等級綫路的巡檢周期,但那涉及到太多專業術語和復雜的計算公式,對我這個圈外人來說,理解起來如同在啃一塊堅硬的石頭。然而,正是這種“不妥協”的專業性,賦予瞭它無與倫比的權威感,它不是給大眾普及知識的,它是給專業人士劃定紅綫的,這種定位使得它在特定領域內的價值無法替代。

評分

老實說,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我大概率會直接把這本書束之高閣。它的閱讀體驗更像是在解一道復雜的幾何證明題,而不是享受一場輕鬆的閱讀。每一條目的措辭都極其精準,不允許有任何模糊地帶。比如,關於“驗電”的描述,它會精確到使用什麼類型的驗電器,在什麼天氣條件下可以進行,甚至連操作人員的站位都有明確要求。這讓我聯想到,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似乎越來越習慣於接受那些“大緻沒錯”的資訊,而這本書卻以一種近乎偏執的方式,要求絕對的準確性。這種對細節的錙銖必較,體現瞭對責任的深度理解——在電力安全領域,0.1%的誤差可能意味著100%的災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