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3-6岁 经典是开在心头的一朵花
——《苏苏和维维历险记》编辑手记
从编辑的角度来说,在当下的中国,引进一套国外的非纯知识类的儿童漫画书,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这跟阅读土壤有关。无论是与“苏苏和维维”的祖国比利时,还是和我们的近邻日本相比,中国的漫画土壤都还薄得很,它不仅不是全民性的,就儿童漫画故事来说,简直可以说,它正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地位。但我始终认为,只要是经典,无论它以何种形式存在,它的生命力都将是永恒的,是开在心头的一朵花,我们没有理由漠视它。
去年,看到接力出版社出版的《蓝精灵》漫画书,又勾起我许多回忆,遂跟同事怀旧一番,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位同事在比利时留学很多年,他告诉我,在比利时,好看的经典漫画并不止《丁丁历险记》和《蓝精灵》这两部,只是许多经典之作我们没有引进到国内,其中一部就是《苏苏和维维历险记》。
《苏苏和维维历险记》是比利时著名漫画大师威利?范德斯汀毕生的杰作。说起威利?范德斯汀,他的名字在比利时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点像我们中国的“皮皮鲁和鲁西西”之父郑渊洁。郑渊洁是中国的“童话大王”,而威利?范德斯汀是比利时的“漫画大王”。范德斯汀是个高产连环画作家,一生出版了1000多种漫画作品,被称为“低地国家的沃尔特?迪斯尼”,而《苏苏和维维历险记》是他*成功、也是*受欢迎的系列漫画书。这个始创于1945年的漫画故事,迄今为止,系列图书已出版300多种,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全球发行量超过2亿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人,是名副其实的比利时漫画经典!
关于经典,我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对于漫画来说,就是那些你总是忍不住要一翻再翻的书。
从《苏苏和维维历险记》原版书寄来,到*终选择、确定目前出版的这10本书,每一本我都看了不下10遍,其中,《拯救安特卫普城》、《游戏狂人》、《澳大利亚遇险记》这三本,我是责任编辑的缘故,看了不下20遍。这其中因工作而读,占一半,另一半阅读纯属兴趣使然。因为每读一遍,都像初读那样会有新的发现。正因我自身有这样的阅读体验,虽然漫画市场并不看好,但我依然相信经典的力量。
二、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而“苏苏和维维”两者兼备。
首先,《苏苏和维维历险记》的剧本构思和画面张力是一座看不见的通向想象之地的彩虹桥,给读者一个新奇的、愉悦的、探索性的阅读体验。我想,对于儿童来说,一部拥有强大想象力的作品才是神圣的。
其次,《苏苏和维维历险记》的精神内核是不出声响地就能在人心底悄悄地生根发芽的。相对于《丁丁历险记》,它的核心价值观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而更注重团队精神,如果说《丁丁历险记》的关键词是正义和勇敢,那么在归纳“苏苏和维维”的关键词时,除了“正义和勇敢”,我们一定还要加上“友情”。“苏苏和维维”,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和历险,也不是两个人的,它是一群伙伴共同的历险经历,他们中有的是同龄人,有的是长辈,有的是忘年交,每一个人都个性十足,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他们是怎样相处的呢,发生了哪些故事。我觉得对于中国当下的少年儿童来说,学会与人的相处之道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由于社会分配形式以及生育政策的关系,人们比较缺少“个人意志”这种东西,那时,“丁丁”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可以做那么多事,“自由意志”是多么的可贵;而今天,情况大不同了,“独生子女”的现状,让“个性”在中国比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显著,“我”在孩子们心中是**的了,任何事物过犹不及,这样的生存现状,让孩子与机器越来越近,与人越来越远,甚至渐渐失去对与人交往的渴望。我是很希望,中国的孩子在这样一部好看的历险漫画中,能感受到与朋友在一起做一些事情的乐趣,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苏苏和维维”在这个时代被引进中国,我想具有它特殊的意义,虽然它表面上看不出任何教化的痕迹,但这就是经典,我相信它的无意识将隐藏在孩子的深层记忆中。
三、经典作品承载着这种文化交流的使命。因为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我们解释的、定义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不同的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就像“苏苏和维维”,我们首先嗅到的是它的比利时气息,当我们慢慢走进这个漫画世界,我们会看到一个比利时人眼中的世界,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另外,这个系列漫画虽为历险故事,但在幻想、搞笑的基础上,更侧重表现人文、地理、历史和传说。不仅让小读者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更能增长知识,了解许多比利时、欧洲乃至世界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苏苏和维维”的历险故事已经延续了60多年了,在岁月的光影里,有时是物是人非,有时是人是物非,*后留下来的必定是那些非常有生命力的经典之作。“苏苏和维维”的父亲威力?范德斯汀于1990年不幸逝世,但是《苏苏和维维历险记》的出版并没有从此中断,许多比利时的漫画家成立了威利?范德斯汀工作室,继续为世界各地的读者继续“苏苏和维维”的历险故事。这让我们看到了经典的力量。2010年,为了纪念范德斯汀在连环画史上作出的卓越贡献,比利时政府设立了“威利?范德斯汀漫画奖”,以鼓励那些喜欢漫画创作的年轻人。我们很高兴今天,能把这位漫画大师的经典之作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共享一场漫画世界的饕餮盛宴!
内容简介
苏苏和维维是一部比利时连环画,由比利时著名漫画家威利范德斯汀始创于1945年。迄今为止,该系列图书已出版300多种,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全球发行量超过2亿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人!
该系列连环画讲述了男孩苏苏和女孩维维奇妙离奇的历险故事,每本一个主题,内容涵盖世界探险、外太空旅行、穿越时空、遭遇未知生物、侦探未解之谜等多个领域,深受各年龄段读者喜爱,畅销60多年而经久不衰!
作者语言幽默生动,漫画线条简洁流畅,自始至终没有脱离孩子的视角,甚至在除恶扬善的过程中,也没有出现一般连环画习惯使用的暴力和脏话,画面语言异常干净。与其他侧重搞怪情节的历险类连环画不同,《苏苏和维维历险记》在幻想的基础上,更侧重表现人文、地理、历史和传说,不仅让小读者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更能增长知识。
我们的朋友
苏苏:一个勇敢、善良、值得信任的男孩,并且热衷于冒险。一直寄居在西多尼娅姑妈家里。
维维:苏苏的“死党”,被西多尼娅姑妈抚养长大。是个聪明、善良的女孩,但有时候嫉妒心稍稍强了一点儿。
莱克:苏苏和维维的朋友。有点儿愚蠢、自大、贪慕虚荣,很爱喝啤酒。
大龙:苏苏和维维的朋友,有着超于常人的勇气和力量,经常挽救大家于危难之中。
西多尼娅姑妈:一个瘦高的中年女人,有点儿情绪化和神经质,但很有正义感。
作者简介
威利·范德斯汀,1913年出生于比利时西北部城市安特卫普的一个贫民区。 父亲是个装饰艺术家和石匠,父亲的作坊紧挨着一个印刷厂,佛兰德斯第*家儿童画报周刊《儿童好伙伴》就是在这个印刷厂里印刷的。所以,范德斯汀从四岁就开始阅读这份画报,里面的故事激发了幼年范德斯汀对连环画的浓厚兴趣。 母亲喜欢芭蕾和唱歌,很喜欢一位叫维维·盖斯的女明星。范德斯汀受到母亲的影响和启发,长大后,以维维·盖斯为原型,在他的漫画《苏苏和维维历险记》中塑造了女孩维维这个经典形象。 范德斯汀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表现出创造才能。他在街道的墙壁上画画,给小朋友编骑士和神话故事,甚至劝说小朋友为他买蜡笔,这样他就能为本地的自行车大赛画画。在学校里,比起其他事情来,他更喜欢讲故事和学习绘画艺术。 成年后,范德斯汀做过很多工作,包括体操运动员,自行车选手,摔跤运动动员,橱窗展示设计师。在为他的装饰工作做研究期间,范德斯汀在一本美国杂志上读到一篇文
内页插图
目录
苏苏和维维历险记--木偶复活记
苏苏和维维历险记--大鼻子帮的阴谋
苏苏和维维历险记--爪哇岛历险记
苏苏和维维历险记--伦敦奇遇记
苏苏和维维历险记--重返古希腊
苏苏和维维历险记--会说话的浴缸
苏苏和维维历险记--未来水世界
苏苏和维维历险记--莱克的战争
苏苏和维维历险记--制造恐惧的幽灵
苏苏和维维历险记--非洲历险记
前言/序言
奇妙的冒险,成长的足迹:不容错过的精彩童书导读(不含《苏苏和维维历险记(第二辑 套装共10册)》) 广阔的阅读世界里,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门。对于三到六岁的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正处于认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对新事物充满无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色彩斑斓的画面,更是富有深度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来引导他们理解情感、建立规则、发展语言和培养想象力。 以下为您精心挑选并深入介绍几部与《苏苏和维维历险记(第二辑)》风格迥异,但同样能激发儿童潜能的优秀绘本系列及单本作品。这些书籍将带领小读者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友谊、勇气、解决问题的智慧,以及对世界的科学探索。 --- 一、 培养情商与社交能力:《小熊波波的情绪大冒险系列》(共5册) 核心主题: 认识、接纳和管理复杂情绪,学习健康的社交互动。 这个系列关注的焦点,是现代学龄前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环境中经常遇到的情绪挑战。故事的主角小熊波波,就像每一个正在学习处理自己内心世界的孩子一样,会经历开心、难过、生气、嫉妒,甚至是“害羞”和“沮丧”。 《波波的“为什么”大爆发》: 讲述了波波因为不被理解而产生的强烈挫败感。书中没有简单地要求他“听话”,而是通过细腻的画面,展现了愤怒爆发时的具体生理反应(比如脸红、跺脚),以及爆发后内心的空虚。关键在于,故事提供了一个温和的引导:让波波尝试用语言而非行为来表达“我需要帮助”或“我感到不公平”。这对于学习表达的幼儿至关重要。 《波波学会说“不”》: 很多孩子害怕拒绝,担心被孤立。本册通过波波在游乐场遇到“总是想借走他玩具”的朋友时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引导孩子理解拥有个人界限的重要性。故事最终教会孩子们,温柔而坚定地说“不”,既能保护自己的物品,也不会破坏友谊。 艺术特色: 采用柔和的水彩画风,角色的面部表情夸张而不失真,帮助低龄儿童快速识别情绪符号。每本书的最后几页都附有“给父母的建议”,提供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处理相应情绪的实用技巧,将故事教育延伸至家庭实践。 --- 二、 激发科学探索精神:《小小发明家丁丁的奇思妙想》(系列单本) 核心主题: 基础物理概念、工程思维、解决问题的创造力。 对于三到六岁的孩子,科学启蒙不应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动手和观察。本系列(以单本《丁丁与会飞的菠菜》为例)完美地将科学原理融入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冒险故事中。 故事梗概: 小发明家丁丁发现,他最喜欢的绿色蔬菜——菠菜——总是被风吹走,他决定发明一个装置来拯救他的“午餐”。他尝试了不同的材料:用木棍做支撑,但太重;用气球做浮力,但容易破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直观地看到了“重力”、“浮力”、“承重力”这些概念的初步体现。 教育价值: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展示了“失败”是科学探究的必经之路。丁丁的每一个失败尝试,都伴随着一个小的发现(“木头太沉了,需要更轻的材料”)。最终,他利用回收的塑料瓶和细麻绳,成功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捕风网”。故事强调了观察、假设、实验和修正的科学流程。 视觉设计: 画面细节丰富,充满了各种工程草图和“零件”的特写。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尝试重现丁丁的某些小实验,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 --- 三、 培养对自然的敬畏:《森林里的大树下》(绘本) 核心主题: 生态循环、生命周期、时间概念的感知。 许多学龄前绘本侧重于动物故事,而《森林里的大树下》则将焦点放在了“一棵树的一生”上,视角宏大且充满诗意。 叙事结构: 故事从一粒小小的橡子开始,它被松鼠藏了起来,然后沉睡了一个冬天。春天,它发芽了。随后,画面以极富韵律感的方式,展现了这棵橡树如何伴随四季更迭、风霜雨雪,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跨越时间: 读者可以看到,当年在树下玩耍的小兔子,变成了带着孩子的兔子;曾经围着小树苗唱歌的小鸟,如今在它粗壮的枝干上筑巢。这本书巧妙地让孩子们理解了“时间流逝”的概念,以及生命体之间相互依赖的复杂关系(如树木为昆虫提供庇护,昆虫帮助树木授粉)。 文学与艺术: 语言充满了自然诗意,大量使用拟人化的描写,让大树仿佛拥有了灵魂。插画采用深邃的绿色和棕色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引导孩子体验慢节奏的生活和对自然生命的尊重。 --- 四、 学习规则与界限:《嘟嘟卡车的第一次送货》(机械主题绘本) 核心主题: 规则意识、责任感、团队合作(针对喜爱机械的儿童)。 对于那些对汽车、卡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着迷的孩子来说,这个系列提供了完美的载体,来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情节设置: 新手嘟嘟卡车接到了它第一次重要任务:将一箱新鲜的草莓送到山顶的派对上。一路上,它遇到了许多诱惑和障碍:一条布满泥泞的小路(需要慢行并保持平衡)、一个标着“禁止超车”的路牌、以及一辆等待帮助的抛锚小轿车。 规则的体现: 嘟嘟卡车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安全到达。例如,当它想抄近路穿过一个湿滑的草地时,它的“导师”——老拖拉机爷爷——出现,提醒它“安全永远比速度重要”。这不仅是关于交通规则,更是关于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初步教育。 互动设计: 绘本中的卡车造型可爱且富有机械美感,书中加入了许多可以转动、拉伸的翻翻页设计,模拟卡车装卸货物、启动引擎的动作,极大地增强了小读者的参与感和动手欲望。 --- 总结 以上推荐的系列和单本,从情绪管理、科学启蒙、生态认知到规则建立,为三至六岁的孩子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选择。它们利用不同的叙事技巧和艺术风格,帮助孩子在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中,打下坚实的情商基础、培养探索精神,并逐步适应和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阅读的价值在于广度,这些书籍将确保孩子在不同领域都能获得充实而有益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