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伏羲制琴瑟,女娲造笙簧,上古传说与华夏先民繁殖息息相关;伯牙遇子期,嵇康会阮咸,是文人高士的精神陶养之所在;四面楚歌声、边塞杨柳怨,满怀壮士征人慷慨苍凉的家国悲秋;相如凤求凰,张生与莺莺,则演绎着一出出萦绕不绝的楼台幽情……钟鼓高悬,千秋万象,琴弦一拨,天地阔远,翻阅本书,重温绵延三千多年的华夏文明,领略余韵悠长的中国古乐之美。
金音汤汤的钟、清音温润的磬、穿云裂石的笛、浑朴笃定的缶、震动八荒的鼓,作者不囿于音乐的范限,举凡文学的、历史的、宗教的、名物的材料,侧重在古乐诞生与发展的原初语境与物质意涵。通过如此还原与复现,透过经纬交织的文化历史材料的发明,让我们得以真正走近早已暌隔已久的古乐文化。
1. “中国好书”2016年好书榜
2. 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
3. 中国出版协会“中国30本好书”
4. “出版界图书馆界全民阅读好书榜”重点推荐(2015-2016)
5. 《光明日报》“光明书榜”
6. “中版好书榜”2016年*期
7. 百道好书榜2016*期
8. 央视“读书”栏目2016第1期好书榜
9. 《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
10.《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年度影响力图书推展”
11.“世界读书日”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推荐
12.《澎湃新闻》刊登专题书摘评论
苏泓月
江苏南京人,现居北京。学者、作家、影像艺术家。先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美学方向。作为时装文化的研究者,曾经多年立身于时尚传媒。学术方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古代艺术与汉传佛教。其他已出版作品:长篇小说《盗国》、长篇传记小说《问君此去几时还——李叔同传》。
序:骨龠 摇响器 巫祭
那时候,他总是独自在田地里坐着。
用一枚尖又长的石刀,慢慢地将一根手指大小肢骨磨刻出细孔,关于细孔的定位,他心中自有测算方式,后世却没有人知道了。他边磨刻,边将它竖起来,嘴唇对着骨管一端,手指按住音孔,试着吹一吹,尖利清扬的声音,从那根管状肢骨里发出。
可能因为声音高低转折的变化有些弱,他不是很满意,于是在第六与第七个细孔间又加了一个更细的孔,便于控制和过渡,而有的孔被他磨大了些,为的是声音更加响亮。
.......
* * * * * *
......
人之始,自觉渺小,希望感通天地,引召万灵,遥想远古之音,旷远若日月山川,从而使精神上脱离生活的苦难,现实中远离灾厄祸乱,得到尽可能丰盛的物质。
巫觋与神灵之间有条笔直道路,两边是熊熊烈火,一路载歌载舞,敲敲打打,陟神山,敬神树,引神鸟,祓禳牲血,饮酒服药,借手边易得之物,弄出各样声响,到达迷幻颠狂时,巫觋的本领显露出来了:他们的灵魂向上飞升,看见神在殷勤召唤下,自上界以山以树为梯,降至人间。
......
这本书真的像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古典音乐王国里那些璀璨夺目的宝石。我之前对古典音乐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一些耳熟能详的片段,比如《命运交响曲》的开头,或者《月光奏鸣曲》的悠扬。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名曲,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理解了不同音乐风格的演变,从巴洛克时期的繁复精巧,到古典主义时期的清晰均衡,再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激情澎湃,每一段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代表人物。我最惊喜的是,作者能够将抽象的音乐概念,通过具象化的比喻和生动的叙述,变得易于理解。比如,在介绍某个赋格时,作者将其比作一场精妙的数学游戏,各种旋律线条相互追逐、呼应,既有逻辑性又充满趣味性。又或者在描述浪漫主义音乐时,则用炽热的情感和跌宕起伏的剧情来比喻,让人仿佛置身于19世纪的沙龙,感受着那份蓬勃的生命力。这本书的语言非常优美,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曲家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辉煌。它让我对古典音乐的敬畏之心,逐渐转变为一种深深的喜爱和欣赏。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我一直对古典音乐抱有一种敬畏感,总觉得那是属于少数人的高雅艺术,自己难以企及。然而,这本书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将那些宏伟的交响乐、优美的歌剧、精巧的奏鸣曲,都化作了触手可及的美好。他如同一个技艺高超的导游,带领我们穿梭于不同的音乐时期,品味着不同作曲家的独特风格。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音乐的情感表达”的章节,作者将抽象的情感,比如悲伤、喜悦、愤怒、宁静,通过对乐曲的分析,赋予了它们具体的声响形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用“一丝淡淡的哀愁,如同雨后初霁,却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希望”来形容某段旋律,这样的描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触动,让我对音乐的理解,又深了一个层次。这本书让我明白,古典音乐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它能够安抚我们焦虑的心灵,也能够激荡我们澎湃的热情。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丰盈,也更加懂得去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惊喜,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我对“音乐鉴赏”的刻板印象。我曾经以为,这类书籍会充斥着晦涩的音乐术语和复杂的理论分析,让人望而生畏。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开启了我对古典音乐的探索之旅。作者的文笔极其流畅,仿佛是在与老友聊天,娓娓道来。他不仅仅是介绍音乐本身,更是将音乐与时代、与文化、与人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作曲家们人生经历的叙述,那些关于他们的创作灵感、情感纠葛、甚至是生活中的趣闻轶事,都让这些伟大的音乐家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真实。当我读到关于某个作曲家如何克服困难,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时,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这本书没有强迫我记住任何理论知识,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富有感染力的描述,让我自然而然地爱上了古典音乐。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和无穷魅力。它让我明白,欣赏音乐,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一种最直接、最纯粹的情感交流方式,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直达人心。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唤醒沉睡已久的美学细胞的读物。我一直觉得,艺术应该是最能触及灵魂深处的东西,而音乐,又是最能直接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也没有设置任何阅读门槛,而是以一种极其友好的姿态,带领读者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梳理音乐史脉络时,所展现出的宏观视野和细致入微的洞察力。他不仅仅是介绍作曲家和作品,更是将音乐置于其所处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之下进行考察,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音乐的生成和发展。书中对一些经典作品的赏析,更是精彩绝伦,仿佛作者本身就是一位身临其境的音乐会听众,他用文字描绘出音符的色彩、情感的流动,甚至能够感受到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每一次呼吸。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想立刻去找来那些乐曲来听,那种强烈的共鸣感,是文字本身所无法完全传递,却又被文字巧妙地激发出来的。这本书让我明白,古典音乐并非阳春白雪,它同样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温度,只是需要我们用一颗开放的心去感受,用一双敏锐的耳朵去聆听。
评分一本绝美的古典音乐入门读物,哪怕你是个对交响乐、歌剧、室内乐一窍不通的“小白”,也能在这本书的引导下,逐渐拨开迷雾,发现古典音乐深邃迷人的世界。作者仿佛是你最知心的朋友,用最平实、最生动的语言,讲述那些动人心魄的旋律背后隐藏的故事。从巴赫那严谨却又充满生命力的赋格,到莫扎特那如同阳光般灿烂的旋律,再到贝多芬那如史诗般宏伟的交响,每一段文字都如同一次身临其境的音乐之旅。书中不仅仅是枯燥的乐曲分析,更是对作曲家创作心境的解读,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描摹。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某个乐章的细致拆解,仿佛能看到作曲家笔下的每一个音符是如何跳跃、如何组合,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情感洪流,直击人心。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并非高高在上地教导你,而是以一种分享的姿态,让你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爱上古典音乐。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张精心制作的唱片,每一页都蕴含着音乐的灵魂。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古典音乐,其实离我们如此之近,它们诉说着人类共通的情感,跨越时空,与我们的灵魂产生共鸣。
评分行货正品,物美价廉,OK
评分内篇卷之四
评分辨蔡元定李照之失第一(八二七》
评分嘉量第十二(八〇一)
评分书质量很好,内容丰富,特别喜欢
评分书非常好,趁着全场满减活动叠加神券拿下,价格很合适,以后还会再来的,五星好评
评分京东书城非常好,送货速度快,售后服务非常好,价格便宜,还有满减活动,质量很好,现在买任何东西都在京东商城买。
评分包装精美质量好价格实惠快递给力有保障
评分好书,传统律吕知识,竖版和繁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