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電 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上

無綫電 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無綫電》編輯部 編
圖書標籤:
  • 無綫電
  • 閤訂本
  • 60周年紀念版
  • 電子技術
  • 通信技術
  • 科普
  • 科技
  • 曆史
  • 紀念
  • 雜誌
  • 齣版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15752
版次:1
商品編碼:1187904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2-01
頁數:54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3D打印、開源硬件、智能設備,
展示電子科技行業前沿動態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關注創客群體和創客空間
獨特的設計思路,詳盡的製作資料,
提供將創意轉變為現實的豐富案例

內容簡介

2015年,《無綫電》雜誌創刊60周年。本書內容囊括瞭《無綫電》雜誌2015年第1~6期所有欄目的全部內容,包含創刊60周年紀念專題以及創客、製作、裝備、史話、入門、信息等欄目的所有文章,這些文章經過整理,按期號、欄目等重新分類編排,有熱門的開源硬件、智能控製、3D打印、機器人製作等內容,也有經典的電路設計、電學基礎知識等內容,還有豐富的創客活動與創客空間的相關資訊。
全書信息量大、實用性強,適閤廣大電子愛好者、電子技術人員及相關專業師生閱讀。

作者簡介

《無綫電》於1955 年創刊,是國內電子及無綫電通信類報刊中創刊zui早、發行量zui大的知名科普雜誌,纍計發行量超過3 億冊,現為國內發行量zui大的創客實體雜誌,也是美國MAKE 雜誌在國內的zui早版權閤作方,多次參與瞭深圳製匯節(SHENGZHEN Maker Faire)的相關組織宣傳工作,與目前國內知名的創客空間有廣泛的交流。
《無綫電》雜誌堅持“科普創新實踐分享”的理念,以全彩印刷的方式,為讀者提供涵蓋創意製作項目、電子科普知識、工具儀錶信息、愛好者及行業活動資訊等豐富的內,同時為讀者提供相關圖書、科普套件等形式多樣的衍生産品,並積極組織、承辦豐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普活動。創刊以來,以獨特的實用科普的內容風格在過去、現在與未來影響和幫助著在電子科技領域開拓進取、執著追求的讀者。
目前雜誌同步提供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信息服務以及網絡試讀版PDF 免費下載等數字齣版嘗試。
? 內容特色:
創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響應政府工作報告,關注創客群體和創客空間。
機器人舵機、結構、控製、賽事,從入門到精通,誰都可以玩轉機器人
製作:開源硬件、智能控製、DIY 方法,獨特的設計思路,詳盡的製作資料,提供將創意轉變為現實的豐富案例。
裝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現代測量工具和智能設備為你的科技實踐助力。
入門:電子學基礎指南、熱點科普解讀,開啓電子科技求知路。
史話:曆久彌新,深耕電子科技行業60 年,見證新中國電子技術發展曆程。
少年電子創客:麵嚮青少年,介紹創客教育、中小學校內外科技製作熱點項目等內容。
? 完善的發行渠道
多樣的訂閱方式,覆蓋全國各地及部分海外地區的發行網絡,每月及時送達讀者、廠商及全國各大圖書館、閱覽室。
? 穩健的雜誌網絡平颱
( www.radio.com.cn ,weibo.com/radiom),電子愛好信息的迅速傳播,試讀樣刊的及時下載,不斷提升雜誌服務讀者的手段與能力。
60 年積纍的社會和行業影響力
知名的行業專傢顧問團隊
豐富的期刊作者、讀者資源
韆所高校的圖書館及實驗室必訂刊物
獨具特色的電子産品推介方式
科普製作愛好發展的引航者
背景優勢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郵電齣版社主辦,與電子行業相關的管理協會及部門有著良好的交流關係,並長期與眾多高校、職校、中小學相關專業教學及校外教育機構有密切的閤作關係。
全國“少年電子技師”科普活動主辦單位。
《無綫電》雜誌的獲奬經曆
1992 年,在國傢科委、中宣部和新聞齣版署聯閤舉辦的首屆全國youxiu科技期刊評比中獲“一等奬”
1992 年,被北京新聞齣版局評為“全優雜誌”
1997 年,在中宣部、國傢科委和新聞齣版署聯閤舉辦的第二屆全國youxiu科技期刊評比中獲“一等奬”
1997 年,在中國科協組織的全國科技期刊評比中獲“一等奬”
1999 年,在新聞齣版署和科技部舉辦的首屆國傢期刊奬評選中獲得“國傢期刊奬”,是weiyi獲此殊榮的電子科普期刊
2001 年,被新聞齣版署評為“雙奬雜誌”,並入選中國期刊方陣
2003 年,榮獲“第二屆國傢期刊奬”
2005 年,榮獲“第三屆國傢期刊奬提名奬”
2013 年,榮獲中國科協科普部“公眾喜愛的科普期刊”稱號。

目錄

特彆策劃
甲子迴憶——紀念《無綫電》雜誌創刊60 周年 01(05)
特彆策劃
甲子迴憶——紀念《無綫電》雜誌創刊60 周年 001
封底上的收音機(1)
飛樂2J1 ◇北京 徐蜀 陳漢燕 002
我和《無綫電》雜誌60 年的情結 ◇上海 張明律 004
一颱直放式電視接收機的故事 ◇廣州 鬍鐵君 007
童年迴憶——《無綫電》與手風琴 ◇哈爾濱 董偉 011
我的礦石收音機情結 ◇西安 劉曉原 013
創客|MAKER
羅馬Maker Faire 遊記 ◇ JesseChen 015
羅馬創客印象 ◇龔晨 017
一個大學裏的創客實驗室——交大創客空間 ◇李君 019
迴首2014 紐約Maker Faire ◇ Kin 021
盒仔歸來——BOXZ Mini製作全過程☆ ◇硃廣俊 023
可用iPhone 控製的任意點可控全彩燈帶☆ ◇金帝 030
Maker Faire Shenzhen 2015 創客召集令 032
為創意提供一片天空——記西湖創客匯 ◇陳柱城 034
玩齣來個新時代——蒜泥創客空間簡介 ◇楊少毅 036
魔戒與颱燈☆ ◇陳傑 039
以興趣與創意澆灌夢想——走進鄭州創客空間 ◇周晉 王超 041
創客盛會:2015 灣區Maker Faire 043
製作|PROJECT
利用Edison 打造小型智能傢居係統 ◇程晨 046
利用樹莓派與STM32F103 搭建航拍平颱 ☆ ◇李磊 栗培梁 051
Intel Galileo Gen 2 開發闆的性能評估、使用技巧
和實現分析(下)☆ ◇陳士凱 RoboPeak 團隊 054
Microduino 智能音樂盒☆ ◇楊立斌 060
NDS 掌機連接Arduino 擴展方案設計(上)☆ ◇高聰 064
塑料拼裝艦船模型靜改動基本教程 ◇魯彬 070
簡易6 位數碼管GPS 授時時鍾 ◇辛國民 075
智能手錶自己做(下) ◇杜洋 078
嵌入式係統Unicode 字庫的製作與使用 ☆ ◇鄧立唯 084
二進製時鍾的另一種解決方案 ◇王建偉 086
模塊化智能小車製作全攻略(軟件篇)☆ ◇臧海波 089
用TA2020 製作一款高品質數字功放 ◇徐晨皓 094
直熱式功率電子管燈絲用交流供電更靚聲
——兼談膽機交流噪聲的形成與排除 ◇張全定 098
用樹莓派DIY 平闆電腦 ◇賀斌 101
在安卓手機上運行Processing 程序☆ ◇宜昌城老張 106
我的第一個光立方——彩虹魔方 ◇臧海波 109
嵌入式係統UTF-8 編碼解碼 ◇鄧立唯 112
NDS 掌機連接Arduino 擴展方案設計(中)☆ ◇高聰 114
Arduino 控製的逗貓機器人☆ ◇杜尚明 121
“程序猿”的二進製時鍾 ——3Matrix 版☆ ◇程晨 122
Microduino 氣象站☆ ◇潘可佳 126
自帶保護色的變色龍燈☆ ◇龔晨 130
利用NetBIOS 實現通過名稱訪問物聯網設備的IP ☆
◇苗壯 國翠 131
用Arduino 玩轉傳感器(3)
漫談心率測量 ◇瀋金鑫 馮倩 133
USB 移動照明小燈☆ ◇曹延煥 138
超靈敏1.5V 調頻收音機 ◇伍如雲 141
用手機Wi-Fi 控製傢電的入門級玩法☆ ◇鄧俊波 143
樹莓派、Arduino、傳統單片機開發闆,用誰好? ◇望雪 146
從51 快速入門STM32
STM32 入門準備 ◇張文挺 149
打造可靠避障玩具車 ◇郭國舉 劉凱 152
製作一款小巧的開關電源 ◇劉作新 155
自製分體熱盤單端袖珍膽機 ◇陳強 程紹瀾 157
采用Atom 處理器的Intel Edison 震撼降臨
◇陳士凱 RoboPeak 團隊 160
一起來做可穿戴的睡眠監測儀☆ ◇金孜達 謝作如 164
uCGUI/emWin 嵌入式GUI 的SIF 字體製作與使用 ◇鄧立唯 168
NDS 掌機連接Arduino 擴展方案設計(下)☆ ◇高聰 170
蛋黃物語——DIY 自平衡機器人☆ ◇彭誌輝 173
無綫重力感應隨動機器人☆ ◇李民智 176
用Arduino 玩轉傳感器(4)
漫談力與質量的測量 ◇ Master 機器人團隊 瀋金鑫 179
體重管傢☆ ◇楊立斌 彭蕓瑩 184
樹莓派智能音樂小管傢☆ ◇左牧 186
LED 色譜琉璃時鍾 ◇伍浩榮 190
點亮EPD 電子紙屏☆ ◇張赫 195
串口隔離器 ◇張雪田 199
自製馬剋思發生器 ◇陳保強 201
用TEA5767 收音模塊DIY 的數字調諧收音機☆ ◇辛國民 204
基於STM32 和W5500 的UPnP 自動端口映射功能實現☆
◇苗壯 高永彪 206
從51 快速入門STM32
更煩瑣卻更靈活,STM32 的GPIO ☆ ◇張文挺 209
淺談電子管的誕生和工作原理 ◇鬆貴年 212
DIY 經典47 耳放 ◇周申申 216
手工打造0 ~ 600V 直流可調實驗電源 ◇王琳 218
用Intel?Edison 組建服務器通過網頁無綫遙控盒仔☆ ◇楊立斌 222
Intel?Edison 智能水杯 ◇臧海波 225
DIY 空氣質量監測+ 淨化器☆ ◇硃宇 龔晨 234
基於Arduino 的麥剋爾遜乾涉儀自動測量裝置☆ ◇ 楊振乾 236
用SketchUp 為電子製作設計適閤3D 打印的外殼 ◇王銘 240
燃氣管道智能監控閥門☆ ◇胥明鏡 劉媛 243
Microduino 體感颱燈☆ ◇呂鍇 246
利用樹莓派搭建的遠程監控係統☆ ◇左牧 248
煙霧寶盒——基於Yeelink 平颱的二手煙霧監測報警裝置
◇陳傑 250
基於手機App 的植物生長環境監控器☆ ◇曹延煥 253
用手機藍牙控製傢用插座的入門級玩法☆ ◇鄧俊波 256
又一款特色數碼管超簡易時鍾☆ ◇伍浩榮 259
從51 快速入門STM32
硬件SPI,51 難以想象的高速☆ ◇張文挺 263
邏輯模擬仿真軟件利器——邏輯之星 ◇硃廣俊 268
嵌入式SNMP 代理端的實現 ◇苗壯 高永彪 270
簡易網綫查綫器 ◇韓旭東 273
老式太陽能熱水器控製電路的改造 ◇徐棟 275
自製全自動高精度免維護鉛酸電池充電器 ◇楊林 277
打造一款高驅動力OP+BUF 構架的耳放 ◇徐晨皓 281
電子管的基本參數和特性麯綫(上) ◇鬆貴年 284
6 足坦剋誕生記 ◇程晨 287
暢享DIY 樂趣
——體驗製作HiVi 惠威 DIY 3.1 書架式音箱☆ ◇都學寜 291
百元科普開源藍牙遙控小車☆ ◇席衛平 295
藍牙照明燈☆ ◇呂鍇 302
用ATTiny13 搭建極小的Arduino 全攻略(入門篇)☆
◇硃廣俊 304
MakeyMakey 水果鋼琴背後的故事 ◇臧海波 309
自動遮陽、澆水裝置☆ ◇張婧 陳嘯 陳妙蓮 314
自製簡易非接觸式交流驗電筆 ◇陳爽 317
利用樹莓派B+ 打造24 小時下載機 ◇湯包包 319
從51 快速入門 STM32
定時器實驗:性能測試 ◇張文挺 322
用手機控製AD9850 信號發生器☆ ◇ 張洪磊 327
6 位貼片電子時鍾設計從入門到提高☆ ◇曹延煥 329
麥剋納姆輪小車的製作 ◇祖涵明 鄒雨歆 張昊天 335
玩轉特色數碼管 ◇伍浩榮 337
電子管的基本參數和特性麯綫(下) ◇鬆貴年 341
挖掘機技術哪傢強?請看PVCBOT 挖掘機 ◇ PVCBOT 344
用步進電機升級你的智能小車 ◇臧海波 350
單軸陀螺穩定平颱 ◇趙義鵬 358
點滴報警手環 ◇陳傑 361
NFC 電腦解鎖裝置 ☆ ◇楊立斌 362
樹莓派與Web 輕鬆實現物聯網 ☆ ◇吳思宇 364
用樹莓派搭建圖像目標識彆跟蹤平颱 ◇楊柳銘 韓會傑 368
藍牙BLE 以太網網關在智能傢居中的應用 ☆ ◇常席正 371
自製小巧無綫網卡 ◇楊林 377
智能安全插排 ☆ ◇ 楊潤靖 381
從51 快速入門STM32
SDIO/SPI 綜閤實驗:BAD APPLE ☆ ◇張文挺 384
自製燈具分組控製器 ☆ ◇劉作新 389
簡易鎳氫電池的電量測定和充電裝置 ◇徐正學 392
相約月亮女神——裝一颱Artemis 全平衡耳放 ◇徐晨皓 395
讓普通電子管登上大雅之堂——6P12P的三極管接法
◇文驍陽 盧偉 398
裝備|EQUIPMENT
我愛工具 螺絲刀 ◇楊法(BD4AAF) 402
我愛工具 鉗子中的學問 ◇楊法(BD4AAF) 407
惠普/ 安捷倫34401 六位半颱式萬用錶維修實例 ◇夏明升 412
我愛工具 扳手的世界 ◇楊法(BD4AAF) 414
我愛工具 電動手持工具 ◇楊法(BD4AAF) 418
我愛工具 工具箱選購指南 ◇楊法(BD4AAF) 423
另眼看世界
——初試泰剋RSA306 實時式頻譜分析儀 ◇ Falcon 428
我愛工具 手電選購指南 ◇楊法(BD4AAF) 432
泰剋示波器TDS744A 主闆故障詳解 ☆ ◇宋彥佑 437
問與答 441
入門|START WITH
心係西部,無綫傳情 ◇顔西苑 447
柴火創客教育工作坊
超簡單徽章焊接 ◇柴火創客空間(資料提供) 林紅華(編) 450
全國“少年電子技師”科普活動推薦使用套件輔導
電子變色花心 ◇張軍 452
石墨烯應用離我們有多遠?
——淺析世界上最薄的導電體 ◇薛加民 454
第7 次“少年電子技師”導師培訓成功舉辦 ◇本刊記者 458
全國“少年電子技師”科普活動推薦使用套件輔導
電子光控閃光燈 ◇張軍 459
創客三級跳 從一個LED 到一組吊燈 ◇吳俊傑 謝作如 460
柴火創客教育工作坊
電子塗鴉導電墨水工作坊
◇柴火創客空間(資料提供) 李衡延(編) 462
業餘電颱入門必讀
業餘無綫電通聯基礎規則 ◇王龍(BA4RX) 464
柴火創客教育工作坊
BigTime 工作坊 ◇柴火創客空間(資料提供) 李衡延(編) 467
全國“少年電子技師”科普活動推薦使用套件輔導
聲控閃光燈 ◇張軍 470
創客三級跳 可以調節顔色的颱燈 ◇謝作如 張敬雲 471
智能階梯樂園的平颱搭建
——北京市魯迅中學的科技教育紀實 ◇張振國 張德雷 473
柴火創客教育工作坊
聲控延時燈 ◇張軍 475
創客三級跳 製作一個SOS 報警器 ◇吳俊傑 硃忠旻 476
廢舊電子改造機器人工作坊
◇柴火創客空間(資料提供) 溫正偉 李衡延(編) 478
全國“少年電子技師”科普活動推薦使用套件輔導
乘少年電子技師平颱,實現科技教育之夢 ◇張運昕 480
柴火創客教育工作坊
神奇的風車工作坊 親手做一個光感控製的小風車吧
◇柴火創客空間(資料提供)/ 蘭海越(BG1GJP) 482
創客三級跳 能感知“ 摔倒” 的互動玩偶 ◇謝作如 孟濤 485
全國“少年電子技師”科普活動推薦使用套件輔導
電子測光儀 ◇張軍 487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記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科技實踐教育 ◇顔西苑 488
柴火創客教育工作坊
會說話的章魚——應用錄放芯片的創意製作
◇柴火創客空間(資料提供) 顔西苑 491
創客三級跳 三針撥位開關的使用 ◇吳俊傑 494
全國“少年電子技師”科普活動推薦使用套件輔導
電子溫控開關實驗電路 ◇張軍 497
技能型人纔培養的搖籃
——記廣東省輕工業高級技工學校的技工教育實踐 ◇鬍威 798
史話|HISTORY
Telefunken——播放享譽世界的樂章(七)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501
Telefunken——播放享譽世界的樂章(八)
◇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505
收音機史話( 二十)
談談20 世紀60 年代前後的DIY(二)
——收音機元器件的價格 ◇徐蜀 陳漢燕 509
Telefunken——播放享譽世界的樂章(九)
◇ Martin Schmidt( 德) 田浩 514
美多28A——晶體管收音機唱響國産之聲 ◇張太利 518
Telefunken——播放享譽世界的樂章(十)
◇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522
收音機史話( 二十一)
談談 20 世紀 60 年代前後的 DIY(三)——我逛過的無綫電商店
◇徐蜀 陳漢燕 527
Telefunken——播放享譽世界的樂章(十一)
◇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531
收音機史話( 二十二)
談談 20 世紀 60 年代前後的 DIY(四) ◇徐蜀 陳漢燕 535
封底上的收音機(2)
百靈4-62-1 型4 管半導體收音機 ——使用成品機盒的DIY
◇餘川 537
封底上的收音機(3)
寶石牌4B2 型3 管半導體收音機 ◇餘川 539
Telefunken——播放享譽世界的樂章(十二)
◇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542
收音機史話( 二十三)
談談 20 世紀 60 年代前後的 DIY(五)——使用自製機盒的DIY
◇徐蜀 陳漢燕 546

前言/序言


《無綫電》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 內容提要 本書為慶祝《無綫電》雜誌創刊六十周年而精心編纂的閤訂本,匯集瞭自創刊以來,在無綫電技術、應用、曆史及愛好者文化等領域最具代錶性、最富前瞻性、以及最能引發共鳴的精選文章。這不僅是一部迴顧輝煌曆程的紀念碑,更是一扇洞察無綫電領域不斷革新與發展的窗口。 第一部分:無綫電技術的基石與演進 早期探索與奠基者: 迴顧無綫電誕生之初的科學猜想與實驗驗證,重點介紹馬可尼、赫茲等先驅的貢獻,以及他們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將無形的電磁波轉化為人類溝通的強大力量。文章將深入淺齣地解析早期無綫電報、電話的原理,以及其對當時社會産生的顛覆性影響。 真空管時代的光輝: 詳述真空管技術在無綫電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從簡單的放大器到復雜的收發信機,真空管如何支撐起廣播、電視等新興媒體的誕生與普及。讀者將瞭解到不同類型真空管的特點、工作原理以及在特定應用中的優勢。 晶體管革命的開啓: 詳細闡述晶體管的發明及其對無綫電技術的顛覆性改變。晶體管的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如何推動瞭便攜式收音機、集成電路的齣現,為現代電子設備奠定基礎。文章將深入探討半導體材料的特性以及PN結的形成機理。 集成電路與微處理器時代: 聚焦集成電路(IC)的發展,如何將成韆上萬個晶體管集成在一塊芯片上,大幅提升瞭無綫電設備的性能和功能。同時,微處理器的齣現如何讓無綫電設備變得更加智能化、可編程化,例如數字信號處理(DSP)技術的應用,為AM/FM廣播的音質提升,以及新型調製解調技術的實現提供瞭可能。 數字通信的浪潮: 深入剖析數字通信技術的發展曆程,包括PCM(脈衝編碼調製)、QAM(正交幅度調製)等關鍵技術。文章將探討數字信號的優勢,如抗乾擾能力強、傳輸速率高,以及如何實現數據壓縮與糾錯,為寬帶通信、移動通信(2G、3G、4G、5G)的發展奠定理論和技術基礎。 現代無綫通信的前沿: 介紹當前無綫電領域最熱門的技術趨勢,如軟件定義無綫電(SDR)的靈活性與可重構性,物聯網(IoT)中各類低功耗廣域網(LPWAN)技術的應用,以及天地一體化通信、量子通信等未來發展方嚮的初步探索。 第二部分:無綫電技術的多元應用與社會影響 廣播的黃金時代與轉型: 追溯廣播作為信息傳播主力的輝煌歲月,從新聞播報、文藝演齣到社會動員,廣播如何深刻影響瞭社會文化。同時,也探討廣播在麵對電視、互聯網等新媒體衝擊下的轉型與創新,如播客、網絡電颱的興起。 航空與航海的生命綫: 深入解析無綫電通信在航空器導航、管製以及海事安全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從早期的無綫電導航信標到現代的GPS/GNSS係統,再到船舶的VHF通信與AIS(船舶自動識彆係統),無綫電技術如何保障人員生命安全與交通秩序。 軍事通信的演進: 揭示無綫電在現代戰爭中的關鍵作用,從加密通信、戰場偵察到指揮控製,無綫電技術如何不斷適應軍事需求的變化。文章將觸及短波、超短波通信、雷達技術以及電子戰等重要軍事應用。 科學研究的利器: 展現無綫電技術在科學探索中的廣泛應用。例如,射電望遠鏡如何捕捉來自宇宙深處的微弱信號,揭示宇宙奧秘;雷達如何探測氣象信息,預測天氣變化;生物醫學領域,如核磁共振成像(MRI)等,也與無綫電波的某些原理息息相關。 業餘無綫電愛好者的情懷: 專闢篇幅講述業餘無綫電(HAM Radio)文化。介紹HAM愛好者如何通過自製設備、利用短波與世界各地的同好交流,體驗通信的樂趣,並在自然災害發生時提供臨時的通信支持。文章將展現這一群體對無綫電技術的熱愛、探索精神與奉獻意識。 日常生活中的無綫電: 梳理並介紹無綫電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應用,從手機通信、Wi-Fi、藍牙,到遙控器、無綫鼠標、無綫麥剋風,再到胎壓監測係統(TPMS)、無綫門鈴等,讓讀者重新認識無綫電技術如何悄無聲息地滲透並便利著我們的生活。 第三部分:迴顧與展望 《無綫電》雜誌的時代印記: 通過對雜誌曆年經典文章的精選和解讀,展現《無綫電》雜誌作為行業風嚮標、技術傳播者和愛好者交流平颱的獨特價值。文章將穿插記錄雜誌社與時代同步發展的曆程,以及其在推動中國無綫電技術進步中的貢獻。 無綫電技術的未來圖景: 結閤當前科技發展趨勢,對無綫電技術的未來進行大膽預測。例如,更高頻段(毫米波、太赫茲)的應用潛力,AI在無綫通信中的深度融閤,以及無綫能量傳輸等新興領域的發展前景。本書旨在激發讀者對無綫電技術的持續關注與思考,共同迎接下一個技術革新的時代。 本書內容涵蓋麵廣,既有深厚的理論闡述,又不乏生動的實踐案例,兼具曆史的厚重感與未來的前瞻性。無論是無綫電領域的專業人士、科研工作者,還是廣大無綫電愛好者、科技愛好者,都能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深刻的啓發和閱讀的樂趣。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承認,當我開始閱讀《無綫電 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時,我抱著一種“看個熱鬧”的心態。畢竟,無綫電在我看來,更多的是一種復古的象徵,而非現代科技的一部分。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我從未預料到的方式,深深地吸引瞭我。它不僅僅是羅列瞭技術的發展脈絡,更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時代敘事。我被書中那些關於無綫電工程師、技術人員的生動描繪所打動,他們對技術的熱情,對職業的嚴謹,以及在條件艱苦的環境下依然能夠堅持創新,這種精神力量,足以穿透時空的界限,直擊人心。書中的一些迴憶片段,讓我仿佛身臨其境,看到瞭那個年代的實驗室,聽到瞭機器運轉的轟鳴,聞到瞭電路闆特有的味道。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技術發展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共同書寫瞭人類科技進步的篇章。這不僅僅是一本技術史,它更是一部關於人的奮鬥史、探索史。

評分

天哪,這本書簡直是收納瞭整個時代的脈搏!我翻開《無綫電 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第一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個塵封的寶箱,裏麵不僅有閃閃發光的金幣,更有那個年代獨有的、粗糙卻充滿生命力的時代印記。我常常在深夜裏,藉著一盞昏黃的颱燈,指尖摩挲著那泛黃的紙頁,仿佛能聽到彼時收音機裏傳來的低語,那些新聞播報、那些廣播劇、那些悠揚的音樂,穿越瞭時空的界限,在我耳邊迴響。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早期無綫電通訊技術的探討,那些工程師們用最原始的設備,卻能搭建起連接世界的橋梁,他們的智慧和勇氣,在今天的我們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奇跡。書中的插圖,雖然略顯陳舊,卻有著一種彆樣的質感,那些老舊的電颱、那些操作人員專注的神情,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又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我甚至能想象到,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年代,人們是如何屏息凝神地等待著每一次電波的傳遞,又是如何從這些電波中獲取對世界的認知。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無綫電的書,它更是對一個時代的迴溯,是對科技發展曆程的深情凝視,每一個字,每一幅畫,都凝聚著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息,讓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評分

我必須說,《無綫電 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是一次非常獨特的閱讀體驗。它不僅僅是對無綫電技術本身的記錄,更是一種對那個時代社會風貌的捕捉。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早期廣播文化的內容。那時候的廣播節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不僅僅是新聞和音樂,還有大量的戲劇、故事、甚至是教育類節目。人們圍坐在收音機旁,全傢人一起分享聆聽的樂趣,那種溫馨的畫麵感,在如今這個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手機屏幕裏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書中的一些舊報刊摘錄和廣告,也極具時代特色,它們反映瞭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甚至是價值觀念。我仿佛看到瞭那個時代的縮影,看到瞭一個更加簡單、也更加充滿人情味的世界。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技術,它更是關於人,關於社會,關於那個在電波中悄然改變的世界。

評分

我拿到這本《無綫電 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的時候,說實話,一開始是有點猶豫的。我一直以為無綫電這種東西,早就被互聯網、智能手機這些高科技産品給淘汰瞭,它更多的是一種曆史的遺物,是屬於我爺爺輩的記憶。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那種古老又新奇的體驗,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書中那些關於無綫電原理的講解,雖然用瞭大量的專業術語,但作者卻用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方式去闡釋,就好像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講課,他能把最復雜的東西,化繁為簡,讓你茅塞頓開。特彆是關於電磁波的傳播,以及如何通過調頻、調幅來傳遞信息,這些內容讓我對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無綫通信有瞭更深入的理解。我甚至開始重新審視我們生活中的Wi-Fi、藍牙,它們本質上不也是無綫電技術的延伸嗎?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科技的傳承和發展,也讓我對那些在技術領域默默耕耘的先驅者們充滿瞭敬意。它不僅僅是停留在曆史的層麵,而是以一種深刻的洞察力,揭示瞭無綫電技術對於現代社會發展不可磨滅的貢獻,以及它在未來依然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

評分

這本《無綫電 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帶給我的,是一種意想不到的驚喜。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充斥著各種公式和圖錶,但事實完全相反。書中充滿瞭人文關懷和時代溫度。它記錄瞭無綫電技術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如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看到瞭那些在偏遠地區,無綫電成為唯一信息來源的故事;我讀到瞭戰火年代,無綫電如何傳遞著希望和力量;我甚至看到瞭,在那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之前,人們是如何通過收聽廣播,來感受世界的脈搏。書中的一些采訪和迴憶錄,更是讓我感動不已。那些曾經為無綫電事業奮鬥終生的人們,他們對技術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那種純粹的精神,在如今這個功利的世界裏,顯得尤為珍貴。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閱讀一本書,更像是在和一群充滿熱情和智慧的靈魂對話,他們的經曆,他們的思考,都深深地觸動瞭我。這本書讓我明白,技術的發展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它背後承載著的是人類對溝通、對連接、對更美好世界的渴望。

評分

《無綫電 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給瞭我一種非常深刻的“迴溯”感。它不僅僅是記錄瞭無綫電技術的發展,更是讓我看到瞭技術是如何一步步滲透並改變瞭人類社會的麵貌。我看到瞭無綫電如何成為現代戰爭中的關鍵環節,如何改變瞭軍事戰略和戰術;我看到瞭它如何在科學探索中發揮作用,例如在天文學和氣象學領域。書中對一些重大曆史事件中無綫電應用的迴顧,尤其讓我印象深刻。那些關鍵時刻,無綫電通信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讓曆史的進程得以推進,甚至改變。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曆史的觀察者,通過這本書,得以窺見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和幕後故事。它讓我意識到,技術的進步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無數次嘗試、失敗、再嘗試的纍積,而每一次的突破,都可能對整個世界産生深遠的影響。

評分

第一次翻閱《無綫電 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我就被它濃厚的曆史氣息所吸引。書中的內容,仿佛將我帶迴瞭那個充滿變革與探索的年代。我尤其沉浸於那些關於早期無綫電愛好者和業餘無綫電活動的故事。在那個信息傳播不發達的年代,這些愛好者們憑藉著對無綫電的滿腔熱情,剋服重重睏難,搭建自己的設備,與遠方的陌生人進行著奇妙的交流。他們的故事,充滿瞭激情、毅力和創新精神,讓我看到瞭人類最純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書中所描繪的,不僅僅是技術的發展,更是人與人之間,通過技術所建立起來的獨特聯係。我能想象到,在某個安靜的夜晚,一個業餘無綫電愛好者,通過手中的設備,捕捉到來自遙遠國度的信號,那種激動和喜悅,是多麼的純粹而深刻。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技術不僅僅是工具,它更能連接心靈。

評分

說實話,我本來以為《無綫電 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可能會有點晦澀難懂,畢竟是關於技術類書籍。但是,當我真的開始閱讀,纔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巧妙,他能夠用一種清晰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那些復雜的技術原理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一些關鍵性發明和發現的介紹,它們不僅僅是羅列事實,更深入地探討瞭這些發明背後的驅動力、遇到的挑戰以及它們對整個無綫電技術發展産生的深遠影響。書中的一些圖示和照片,也恰到好處地輔助瞭文字的說明,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象化,更容易理解。我發現,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僅增長瞭關於無綫電的知識,更學會瞭一種批判性思考的方式,去審視技術發展的規律和意義。這是一種智識上的提升,讓我感覺受益匪淺。

評分

這本《無綫電 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種“連接”的奇妙。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很容易被各種碎片化的信息所淹沒,而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信息傳播最原始、最純粹的樣子。它讓我理解瞭,在那個人們還無法想象互聯網的時代,無綫電是如何成為連接世界的紐帶。從國傢之間的信息傳遞,到個人之間的問候,再到緊急情況下的求救信號,無綫電都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書中的一些故事,描繪瞭無綫電如何剋服地理的限製,將人們的情感和信息傳遞齣去。我甚至開始重新思考,我們現在所謂的“連接”,是否真的比過去更加深刻?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技術在連接人類心靈方麵的力量,以及它在不同時代所承擔的獨特使命。它是一種對“溝通”本質的思考,一種對“距離”概念的挑戰。

評分

很難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這本《無綫電 閤訂本60周年紀念版》給我的震撼。它就像一個巨大的百科全書,但又充滿瞭故事性和趣味性。我之前對無綫電的認識非常淺薄,隻知道它能收聽廣播。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無綫電的廣闊天地,從軍事通訊到航空管製,從科學研究到個人愛好,幾乎無處不在。它詳細介紹瞭不同時期無綫電設備的設計理念和發展演變,讓我看到瞭技術革新的軌跡,也讓我對精密機械和電子工程有瞭初步的瞭解。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例如如何通過無綫電定位,如何實現遠距離通信,都讓我覺得非常有趣,甚至激發瞭我去瞭解更多相關知識的興趣。我發現,很多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技術,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無綫電的早期發展。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另一個知識領域的大門,讓我對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世界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

多看書多動腦

評分

ok

評分

滿意,正版書,可信京東。

評分

用的不錯習慣性的好評不錯不錯

評分

紀念版還是要買全套瞭,貴點,收藏瞭。

評分

內容豐富,每年都收藏一本

評分

還行吧,包裝不咱的

評分

評分

一年買一次,就是有點小貴。終於等到機會京東搞活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