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 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上

无线电 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线电》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无线电
  • 合订本
  • 60周年纪念版
  • 电子技术
  • 通信技术
  • 科普
  • 科技
  • 历史
  • 纪念
  • 杂志
  • 出版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57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7904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页数:54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3D打印、开源硬件、智能设备,
展示电子科技行业前沿动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关注创客群体和创客空间
独特的设计思路,详尽的制作资料,
提供将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丰富案例

内容简介

2015年,《无线电》杂志创刊60周年。本书内容囊括了《无线电》杂志2015年第1~6期所有栏目的全部内容,包含创刊60周年纪念专题以及创客、制作、装备、史话、入门、信息等栏目的所有文章,这些文章经过整理,按期号、栏目等重新分类编排,有热门的开源硬件、智能控制、3D打印、机器人制作等内容,也有经典的电路设计、电学基础知识等内容,还有丰富的创客活动与创客空间的相关资讯。
全书信息量大、实用性强,适合广大电子爱好者、电子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作者简介

《无线电》于1955 年创刊,是国内电子及无线电通信类报刊中创刊zui早、发行量zui大的知名科普杂志,累计发行量超过3 亿册,现为国内发行量zui大的创客实体杂志,也是美国MAKE 杂志在国内的zui早版权合作方,多次参与了深圳制汇节(SHENGZHEN Maker Faire)的相关组织宣传工作,与目前国内知名的创客空间有广泛的交流。
《无线电》杂志坚持“科普创新实践分享”的理念,以全彩印刷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涵盖创意制作项目、电子科普知识、工具仪表信息、爱好者及行业活动资讯等丰富的内,同时为读者提供相关图书、科普套件等形式多样的衍生产品,并积极组织、承办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创刊以来,以独特的实用科普的内容风格在过去、现在与未来影响和帮助着在电子科技领域开拓进取、执着追求的读者。
目前杂志同步提供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以及网络试读版PDF 免费下载等数字出版尝试。
? 内容特色:
创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响应政府工作报告,关注创客群体和创客空间。
机器人舵机、结构、控制、赛事,从入门到精通,谁都可以玩转机器人
制作:开源硬件、智能控制、DIY 方法,独特的设计思路,详尽的制作资料,提供将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丰富案例。
装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现代测量工具和智能设备为你的科技实践助力。
入门:电子学基础指南、热点科普解读,开启电子科技求知路。
史话:历久弥新,深耕电子科技行业60 年,见证新中国电子技术发展历程。
少年电子创客:面向青少年,介绍创客教育、中小学校内外科技制作热点项目等内容。
? 完善的发行渠道
多样的订阅方式,覆盖全国各地及部分海外地区的发行网络,每月及时送达读者、厂商及全国各大图书馆、阅览室。
? 稳健的杂志网络平台
( www.radio.com.cn ,weibo.com/radiom),电子爱好信息的迅速传播,试读样刊的及时下载,不断提升杂志服务读者的手段与能力。
60 年积累的社会和行业影响力
知名的行业专家顾问团队
丰富的期刊作者、读者资源
千所高校的图书馆及实验室必订刊物
独具特色的电子产品推介方式
科普制作爱好发展的引航者
背景优势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与电子行业相关的管理协会及部门有着良好的交流关系,并长期与众多高校、职校、中小学相关专业教学及校外教育机构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全国“少年电子技师”科普活动主办单位。
《无线电》杂志的获奖经历
1992 年,在国家科委、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youxiu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一等奖”
1992 年,被北京新闻出版局评为“全优杂志”
1997 年,在中宣部、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youxiu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一等奖”
1997 年,在中国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一等奖”
1999 年,在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举办的首届国家期刊奖评选中获得“国家期刊奖”,是weiyi获此殊荣的电子科普期刊
2001 年,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双奖杂志”,并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2003 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2005 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2013 年,荣获中国科协科普部“公众喜爱的科普期刊”称号。

目录

特别策划
甲子回忆——纪念《无线电》杂志创刊60 周年 01(05)
特别策划
甲子回忆——纪念《无线电》杂志创刊60 周年 001
封底上的收音机(1)
飞乐2J1 ◇北京 徐蜀 陈汉燕 002
我和《无线电》杂志60 年的情结 ◇上海 张明律 004
一台直放式电视接收机的故事 ◇广州 胡铁君 007
童年回忆——《无线电》与手风琴 ◇哈尔滨 董伟 011
我的矿石收音机情结 ◇西安 刘晓原 013
创客|MAKER
罗马Maker Faire 游记 ◇ JesseChen 015
罗马创客印象 ◇龚晨 017
一个大学里的创客实验室——交大创客空间 ◇李君 019
回首2014 纽约Maker Faire ◇ Kin 021
盒仔归来——BOXZ Mini制作全过程☆ ◇朱广俊 023
可用iPhone 控制的任意点可控全彩灯带☆ ◇金帝 030
Maker Faire Shenzhen 2015 创客召集令 032
为创意提供一片天空——记西湖创客汇 ◇陈柱城 034
玩出来个新时代——蒜泥创客空间简介 ◇杨少毅 036
魔戒与台灯☆ ◇陈杰 039
以兴趣与创意浇灌梦想——走进郑州创客空间 ◇周晋 王超 041
创客盛会:2015 湾区Maker Faire 043
制作|PROJECT
利用Edison 打造小型智能家居系统 ◇程晨 046
利用树莓派与STM32F103 搭建航拍平台 ☆ ◇李磊 栗培梁 051
Intel Galileo Gen 2 开发板的性能评估、使用技巧
和实现分析(下)☆ ◇陈士凯 RoboPeak 团队 054
Microduino 智能音乐盒☆ ◇杨立斌 060
NDS 掌机连接Arduino 扩展方案设计(上)☆ ◇高聪 064
塑料拼装舰船模型静改动基本教程 ◇鲁彬 070
简易6 位数码管GPS 授时时钟 ◇辛国民 075
智能手表自己做(下) ◇杜洋 078
嵌入式系统Unicode 字库的制作与使用 ☆ ◇邓立唯 084
二进制时钟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王建伟 086
模块化智能小车制作全攻略(软件篇)☆ ◇臧海波 089
用TA2020 制作一款高品质数字功放 ◇徐晨皓 094
直热式功率电子管灯丝用交流供电更靓声
——兼谈胆机交流噪声的形成与排除 ◇张全定 098
用树莓派DIY 平板电脑 ◇贺斌 101
在安卓手机上运行Processing 程序☆ ◇宜昌城老张 106
我的第一个光立方——彩虹魔方 ◇臧海波 109
嵌入式系统UTF-8 编码解码 ◇邓立唯 112
NDS 掌机连接Arduino 扩展方案设计(中)☆ ◇高聪 114
Arduino 控制的逗猫机器人☆ ◇杜尚明 121
“程序猿”的二进制时钟 ——3Matrix 版☆ ◇程晨 122
Microduino 气象站☆ ◇潘可佳 126
自带保护色的变色龙灯☆ ◇龚晨 130
利用NetBIOS 实现通过名称访问物联网设备的IP ☆
◇苗壮 国翠 131
用Arduino 玩转传感器(3)
漫谈心率测量 ◇沈金鑫 冯倩 133
USB 移动照明小灯☆ ◇曹延焕 138
超灵敏1.5V 调频收音机 ◇伍如云 141
用手机Wi-Fi 控制家电的入门级玩法☆ ◇邓俊波 143
树莓派、Arduino、传统单片机开发板,用谁好? ◇望雪 146
从51 快速入门STM32
STM32 入门准备 ◇张文挺 149
打造可靠避障玩具车 ◇郭国举 刘凯 152
制作一款小巧的开关电源 ◇刘作新 155
自制分体热盘单端袖珍胆机 ◇陈强 程绍澜 157
采用Atom 处理器的Intel Edison 震撼降临
◇陈士凯 RoboPeak 团队 160
一起来做可穿戴的睡眠监测仪☆ ◇金孜达 谢作如 164
uCGUI/emWin 嵌入式GUI 的SIF 字体制作与使用 ◇邓立唯 168
NDS 掌机连接Arduino 扩展方案设计(下)☆ ◇高聪 170
蛋黄物语——DIY 自平衡机器人☆ ◇彭志辉 173
无线重力感应随动机器人☆ ◇李民智 176
用Arduino 玩转传感器(4)
漫谈力与质量的测量 ◇ Master 机器人团队 沈金鑫 179
体重管家☆ ◇杨立斌 彭芸莹 184
树莓派智能音乐小管家☆ ◇左牧 186
LED 色谱琉璃时钟 ◇伍浩荣 190
点亮EPD 电子纸屏☆ ◇张赫 195
串口隔离器 ◇张雪田 199
自制马克思发生器 ◇陈保强 201
用TEA5767 收音模块DIY 的数字调谐收音机☆ ◇辛国民 204
基于STM32 和W5500 的UPnP 自动端口映射功能实现☆
◇苗壮 高永彪 206
从51 快速入门STM32
更烦琐却更灵活,STM32 的GPIO ☆ ◇张文挺 209
浅谈电子管的诞生和工作原理 ◇松贵年 212
DIY 经典47 耳放 ◇周申申 216
手工打造0 ~ 600V 直流可调实验电源 ◇王琳 218
用Intel?Edison 组建服务器通过网页无线遥控盒仔☆ ◇杨立斌 222
Intel?Edison 智能水杯 ◇臧海波 225
DIY 空气质量监测+ 净化器☆ ◇朱宇 龚晨 234
基于Arduino 的麦克尔逊干涉仪自动测量装置☆ ◇ 杨振乾 236
用SketchUp 为电子制作设计适合3D 打印的外壳 ◇王铭 240
燃气管道智能监控阀门☆ ◇胥明镜 刘媛 243
Microduino 体感台灯☆ ◇吕锴 246
利用树莓派搭建的远程监控系统☆ ◇左牧 248
烟雾宝盒——基于Yeelink 平台的二手烟雾监测报警装置
◇陈杰 250
基于手机App 的植物生长环境监控器☆ ◇曹延焕 253
用手机蓝牙控制家用插座的入门级玩法☆ ◇邓俊波 256
又一款特色数码管超简易时钟☆ ◇伍浩荣 259
从51 快速入门STM32
硬件SPI,51 难以想象的高速☆ ◇张文挺 263
逻辑模拟仿真软件利器——逻辑之星 ◇朱广俊 268
嵌入式SNMP 代理端的实现 ◇苗壮 高永彪 270
简易网线查线器 ◇韩旭东 273
老式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电路的改造 ◇徐栋 275
自制全自动高精度免维护铅酸电池充电器 ◇杨林 277
打造一款高驱动力OP+BUF 构架的耳放 ◇徐晨皓 281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和特性曲线(上) ◇松贵年 284
6 足坦克诞生记 ◇程晨 287
畅享DIY 乐趣
——体验制作HiVi 惠威 DIY 3.1 书架式音箱☆ ◇都学宁 291
百元科普开源蓝牙遥控小车☆ ◇席卫平 295
蓝牙照明灯☆ ◇吕锴 302
用ATTiny13 搭建极小的Arduino 全攻略(入门篇)☆
◇朱广俊 304
MakeyMakey 水果钢琴背后的故事 ◇臧海波 309
自动遮阳、浇水装置☆ ◇张婧 陈啸 陈妙莲 314
自制简易非接触式交流验电笔 ◇陈爽 317
利用树莓派B+ 打造24 小时下载机 ◇汤包包 319
从51 快速入门 STM32
定时器实验:性能测试 ◇张文挺 322
用手机控制AD9850 信号发生器☆ ◇ 张洪磊 327
6 位贴片电子时钟设计从入门到提高☆ ◇曹延焕 329
麦克纳姆轮小车的制作 ◇祖涵明 邹雨歆 张昊天 335
玩转特色数码管 ◇伍浩荣 337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和特性曲线(下) ◇松贵年 341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请看PVCBOT 挖掘机 ◇ PVCBOT 344
用步进电机升级你的智能小车 ◇臧海波 350
单轴陀螺稳定平台 ◇赵义鹏 358
点滴报警手环 ◇陈杰 361
NFC 电脑解锁装置 ☆ ◇杨立斌 362
树莓派与Web 轻松实现物联网 ☆ ◇吴思宇 364
用树莓派搭建图像目标识别跟踪平台 ◇杨柳铭 韩会杰 368
蓝牙BLE 以太网网关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 ◇常席正 371
自制小巧无线网卡 ◇杨林 377
智能安全插排 ☆ ◇ 杨润靖 381
从51 快速入门STM32
SDIO/SPI 综合实验:BAD APPLE ☆ ◇张文挺 384
自制灯具分组控制器 ☆ ◇刘作新 389
简易镍氢电池的电量测定和充电装置 ◇徐正学 392
相约月亮女神——装一台Artemis 全平衡耳放 ◇徐晨皓 395
让普通电子管登上大雅之堂——6P12P的三极管接法
◇文骁阳 卢伟 398
装备|EQUIPMENT
我爱工具 螺丝刀 ◇杨法(BD4AAF) 402
我爱工具 钳子中的学问 ◇杨法(BD4AAF) 407
惠普/ 安捷伦34401 六位半台式万用表维修实例 ◇夏明升 412
我爱工具 扳手的世界 ◇杨法(BD4AAF) 414
我爱工具 电动手持工具 ◇杨法(BD4AAF) 418
我爱工具 工具箱选购指南 ◇杨法(BD4AAF) 423
另眼看世界
——初试泰克RSA306 实时式频谱分析仪 ◇ Falcon 428
我爱工具 手电选购指南 ◇杨法(BD4AAF) 432
泰克示波器TDS744A 主板故障详解 ☆ ◇宋彦佑 437
问与答 441
入门|START WITH
心系西部,无线传情 ◇颜西苑 447
柴火创客教育工作坊
超简单徽章焊接 ◇柴火创客空间(资料提供) 林红华(编) 450
全国“少年电子技师”科普活动推荐使用套件辅导
电子变色花心 ◇张军 452
石墨烯应用离我们有多远?
——浅析世界上最薄的导电体 ◇薛加民 454
第7 次“少年电子技师”导师培训成功举办 ◇本刊记者 458
全国“少年电子技师”科普活动推荐使用套件辅导
电子光控闪光灯 ◇张军 459
创客三级跳 从一个LED 到一组吊灯 ◇吴俊杰 谢作如 460
柴火创客教育工作坊
电子涂鸦导电墨水工作坊
◇柴火创客空间(资料提供) 李衡延(编) 462
业余电台入门必读
业余无线电通联基础规则 ◇王龙(BA4RX) 464
柴火创客教育工作坊
BigTime 工作坊 ◇柴火创客空间(资料提供) 李衡延(编) 467
全国“少年电子技师”科普活动推荐使用套件辅导
声控闪光灯 ◇张军 470
创客三级跳 可以调节颜色的台灯 ◇谢作如 张敬云 471
智能阶梯乐园的平台搭建
——北京市鲁迅中学的科技教育纪实 ◇张振国 张德雷 473
柴火创客教育工作坊
声控延时灯 ◇张军 475
创客三级跳 制作一个SOS 报警器 ◇吴俊杰 朱忠旻 476
废旧电子改造机器人工作坊
◇柴火创客空间(资料提供) 温正伟 李衡延(编) 478
全国“少年电子技师”科普活动推荐使用套件辅导
乘少年电子技师平台,实现科技教育之梦 ◇张运昕 480
柴火创客教育工作坊
神奇的风车工作坊 亲手做一个光感控制的小风车吧
◇柴火创客空间(资料提供)/ 兰海越(BG1GJP) 482
创客三级跳 能感知“ 摔倒” 的互动玩偶 ◇谢作如 孟涛 485
全国“少年电子技师”科普活动推荐使用套件辅导
电子测光仪 ◇张军 487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记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科技实践教育 ◇颜西苑 488
柴火创客教育工作坊
会说话的章鱼——应用录放芯片的创意制作
◇柴火创客空间(资料提供) 颜西苑 491
创客三级跳 三针拨位开关的使用 ◇吴俊杰 494
全国“少年电子技师”科普活动推荐使用套件辅导
电子温控开关实验电路 ◇张军 497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记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的技工教育实践 ◇胡威 798
史话|HISTORY
Telefunken——播放享誉世界的乐章(七)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501
Telefunken——播放享誉世界的乐章(八)
◇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505
收音机史话( 二十)
谈谈20 世纪60 年代前后的DIY(二)
——收音机元器件的价格 ◇徐蜀 陈汉燕 509
Telefunken——播放享誉世界的乐章(九)
◇ Martin Schmidt( 德) 田浩 514
美多28A——晶体管收音机唱响国产之声 ◇张太利 518
Telefunken——播放享誉世界的乐章(十)
◇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522
收音机史话( 二十一)
谈谈 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的 DIY(三)——我逛过的无线电商店
◇徐蜀 陈汉燕 527
Telefunken——播放享誉世界的乐章(十一)
◇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531
收音机史话( 二十二)
谈谈 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的 DIY(四) ◇徐蜀 陈汉燕 535
封底上的收音机(2)
百灵4-62-1 型4 管半导体收音机 ——使用成品机盒的DIY
◇余川 537
封底上的收音机(3)
宝石牌4B2 型3 管半导体收音机 ◇余川 539
Telefunken——播放享誉世界的乐章(十二)
◇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542
收音机史话( 二十三)
谈谈 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的 DIY(五)——使用自制机盒的DIY
◇徐蜀 陈汉燕 546

前言/序言


《无线电》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 内容提要 本书为庆祝《无线电》杂志创刊六十周年而精心编纂的合订本,汇集了自创刊以来,在无线电技术、应用、历史及爱好者文化等领域最具代表性、最富前瞻性、以及最能引发共鸣的精选文章。这不仅是一部回顾辉煌历程的纪念碑,更是一扇洞察无线电领域不断革新与发展的窗口。 第一部分:无线电技术的基石与演进 早期探索与奠基者: 回顾无线电诞生之初的科学猜想与实验验证,重点介绍马可尼、赫兹等先驱的贡献,以及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无形的电磁波转化为人类沟通的强大力量。文章将深入浅出地解析早期无线电报、电话的原理,以及其对当时社会产生的颠覆性影响。 真空管时代的光辉: 详述真空管技术在无线电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简单的放大器到复杂的收发信机,真空管如何支撑起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体的诞生与普及。读者将了解到不同类型真空管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在特定应用中的优势。 晶体管革命的开启: 详细阐述晶体管的发明及其对无线电技术的颠覆性改变。晶体管的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如何推动了便携式收音机、集成电路的出现,为现代电子设备奠定基础。文章将深入探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以及PN结的形成机理。 集成电路与微处理器时代: 聚焦集成电路(IC)的发展,如何将成千上万个晶体管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大幅提升了无线电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同时,微处理器的出现如何让无线电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化、可编程化,例如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应用,为AM/FM广播的音质提升,以及新型调制解调技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数字通信的浪潮: 深入剖析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PCM(脉冲编码调制)、QAM(正交幅度调制)等关键技术。文章将探讨数字信号的优势,如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以及如何实现数据压缩与纠错,为宽带通信、移动通信(2G、3G、4G、5G)的发展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现代无线通信的前沿: 介绍当前无线电领域最热门的技术趋势,如软件定义无线电(SDR)的灵活性与可重构性,物联网(IoT)中各类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的应用,以及天地一体化通信、量子通信等未来发展方向的初步探索。 第二部分:无线电技术的多元应用与社会影响 广播的黄金时代与转型: 追溯广播作为信息传播主力的辉煌岁月,从新闻播报、文艺演出到社会动员,广播如何深刻影响了社会文化。同时,也探讨广播在面对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冲击下的转型与创新,如播客、网络电台的兴起。 航空与航海的生命线: 深入解析无线电通信在航空器导航、管制以及海事安全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早期的无线电导航信标到现代的GPS/GNSS系统,再到船舶的VHF通信与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无线电技术如何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与交通秩序。 军事通信的演进: 揭示无线电在现代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从加密通信、战场侦察到指挥控制,无线电技术如何不断适应军事需求的变化。文章将触及短波、超短波通信、雷达技术以及电子战等重要军事应用。 科学研究的利器: 展现无线电技术在科学探索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射电望远镜如何捕捉来自宇宙深处的微弱信号,揭示宇宙奥秘;雷达如何探测气象信息,预测天气变化;生物医学领域,如核磁共振成像(MRI)等,也与无线电波的某些原理息息相关。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情怀: 专辟篇幅讲述业余无线电(HAM Radio)文化。介绍HAM爱好者如何通过自制设备、利用短波与世界各地的同好交流,体验通信的乐趣,并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提供临时的通信支持。文章将展现这一群体对无线电技术的热爱、探索精神与奉献意识。 日常生活中的无线电: 梳理并介绍无线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应用,从手机通信、Wi-Fi、蓝牙,到遥控器、无线鼠标、无线麦克风,再到胎压监测系统(TPMS)、无线门铃等,让读者重新认识无线电技术如何悄无声息地渗透并便利着我们的生活。 第三部分:回顾与展望 《无线电》杂志的时代印记: 通过对杂志历年经典文章的精选和解读,展现《无线电》杂志作为行业风向标、技术传播者和爱好者交流平台的独特价值。文章将穿插记录杂志社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历程,以及其在推动中国无线电技术进步中的贡献。 无线电技术的未来图景: 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对无线电技术的未来进行大胆预测。例如,更高频段(毫米波、太赫兹)的应用潜力,AI在无线通信中的深度融合,以及无线能量传输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前景。本书旨在激发读者对无线电技术的持续关注与思考,共同迎接下一个技术革新的时代。 本书内容涵盖面广,既有深厚的理论阐述,又不乏生动的实践案例,兼具历史的厚重感与未来的前瞻性。无论是无线电领域的专业人士、科研工作者,还是广大无线电爱好者、科技爱好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启发和阅读的乐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无线电 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连接”的奇妙。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很容易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所淹没,而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信息传播最原始、最纯粹的样子。它让我理解了,在那个人们还无法想象互联网的时代,无线电是如何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从国家之间的信息传递,到个人之间的问候,再到紧急情况下的求救信号,无线电都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书中的一些故事,描绘了无线电如何克服地理的限制,将人们的情感和信息传递出去。我甚至开始重新思考,我们现在所谓的“连接”,是否真的比过去更加深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技术在连接人类心灵方面的力量,以及它在不同时代所承担的独特使命。它是一种对“沟通”本质的思考,一种对“距离”概念的挑战。

评分

我必须说,《无线电 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是一次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对无线电技术本身的记录,更是一种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捕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早期广播文化的内容。那时候的广播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仅是新闻和音乐,还有大量的戏剧、故事、甚至是教育类节目。人们围坐在收音机旁,全家人一起分享聆听的乐趣,那种温馨的画面感,在如今这个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手机屏幕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书中的一些旧报刊摘录和广告,也极具时代特色,它们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甚至是价值观念。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缩影,看到了一个更加简单、也更加充满人情味的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它更是关于人,关于社会,关于那个在电波中悄然改变的世界。

评分

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这本《无线电 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给我的震撼。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百科全书,但又充满了故事性和趣味性。我之前对无线电的认识非常浅薄,只知道它能收听广播。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无线电的广阔天地,从军事通讯到航空管制,从科学研究到个人爱好,几乎无处不在。它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无线电设备的设计理念和发展演变,让我看到了技术革新的轨迹,也让我对精密机械和电子工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例如如何通过无线电定位,如何实现远距离通信,都让我觉得非常有趣,甚至激发了我去了解更多相关知识的兴趣。我发现,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技术,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无线电的早期发展。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另一个知识领域的大门,让我对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天哪,这本书简直是收纳了整个时代的脉搏!我翻开《无线电 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第一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尘封的宝箱,里面不仅有闪闪发光的金币,更有那个年代独有的、粗糙却充满生命力的时代印记。我常常在深夜里,借着一盏昏黄的台灯,指尖摩挲着那泛黄的纸页,仿佛能听到彼时收音机里传来的低语,那些新闻播报、那些广播剧、那些悠扬的音乐,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在我耳边回响。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早期无线电通讯技术的探讨,那些工程师们用最原始的设备,却能搭建起连接世界的桥梁,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书中的插图,虽然略显陈旧,却有着一种别样的质感,那些老旧的电台、那些操作人员专注的神情,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我甚至能想象到,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人们是如何屏息凝神地等待着每一次电波的传递,又是如何从这些电波中获取对世界的认知。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无线电的书,它更是对一个时代的回溯,是对科技发展历程的深情凝视,每一个字,每一幅画,都凝聚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以为《无线电 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可能会有点晦涩难懂,毕竟是关于技术类书籍。但是,当我真的开始阅读,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他能够用一种清晰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技术原理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性发明和发现的介绍,它们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深入地探讨了这些发明背后的驱动力、遇到的挑战以及它们对整个无线电技术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书中的一些图示和照片,也恰到好处地辅助了文字的说明,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更容易理解。我发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增长了关于无线电的知识,更学会了一种批判性思考的方式,去审视技术发展的规律和意义。这是一种智识上的提升,让我感觉受益匪浅。

评分

我必须承认,当我开始阅读《无线电 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时,我抱着一种“看个热闹”的心态。毕竟,无线电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复古的象征,而非现代科技的一部分。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我从未预料到的方式,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不仅仅是罗列了技术的发展脉络,更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时代叙事。我被书中那些关于无线电工程师、技术人员的生动描绘所打动,他们对技术的热情,对职业的严谨,以及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坚持创新,这种精神力量,足以穿透时空的界限,直击人心。书中的一些回忆片段,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实验室,听到了机器运转的轰鸣,闻到了电路板特有的味道。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技术发展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共同书写了人类科技进步的篇章。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史,它更是一部关于人的奋斗史、探索史。

评分

这本《无线电 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带给我的,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充斥着各种公式和图表,但事实完全相反。书中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时代温度。它记录了无线电技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如何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看到了那些在偏远地区,无线电成为唯一信息来源的故事;我读到了战火年代,无线电如何传递着希望和力量;我甚至看到了,在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之前,人们是如何通过收听广播,来感受世界的脉搏。书中的一些采访和回忆录,更是让我感动不已。那些曾经为无线电事业奋斗终生的人们,他们对技术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那种纯粹的精神,在如今这个功利的世界里,显得尤为珍贵。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书,更像是在和一群充满热情和智慧的灵魂对话,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思考,都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本书让我明白,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背后承载着的是人类对沟通、对连接、对更美好世界的渴望。

评分

我拿到这本《无线电 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的时候,说实话,一开始是有点犹豫的。我一直以为无线电这种东西,早就被互联网、智能手机这些高科技产品给淘汰了,它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遗物,是属于我爷爷辈的记忆。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那种古老又新奇的体验,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书中那些关于无线电原理的讲解,虽然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但作者却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去阐释,就好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讲课,他能把最复杂的东西,化繁为简,让你茅塞顿开。特别是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以及如何通过调频、调幅来传递信息,这些内容让我对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无线通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甚至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生活中的Wi-Fi、蓝牙,它们本质上不也是无线电技术的延伸吗?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技的传承和发展,也让我对那些在技术领域默默耕耘的先驱者们充满了敬意。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历史的层面,而是以一种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无线电技术对于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及它在未来依然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

评分

第一次翻阅《无线电 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我就被它浓厚的历史气息所吸引。书中的内容,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充满变革与探索的年代。我尤其沉浸于那些关于早期无线电爱好者和业余无线电活动的故事。在那个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年代,这些爱好者们凭借着对无线电的满腔热情,克服重重困难,搭建自己的设备,与远方的陌生人进行着奇妙的交流。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激情、毅力和创新精神,让我看到了人类最纯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书中所描绘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发展,更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技术所建立起来的独特联系。我能想象到,在某个安静的夜晚,一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过手中的设备,捕捉到来自遥远国度的信号,那种激动和喜悦,是多么的纯粹而深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它更能连接心灵。

评分

《无线电 合订本60周年纪念版》给了我一种非常深刻的“回溯”感。它不仅仅是记录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更是让我看到了技术是如何一步步渗透并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我看到了无线电如何成为现代战争中的关键环节,如何改变了军事战略和战术;我看到了它如何在科学探索中发挥作用,例如在天文学和气象学领域。书中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无线电应用的回顾,尤其让我印象深刻。那些关键时刻,无线电通信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让历史的进程得以推进,甚至改变。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历史的观察者,通过这本书,得以窥见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和幕后故事。它让我意识到,技术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无数次尝试、失败、再尝试的累积,而每一次的突破,都可能对整个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评分

终于看完了,当初没买到,通过网购算是完成心愿吧。

评分

非常好,京东快递很快,服务态度也非常好,一直在京东购物。

评分

你好

评分

多看书多动脑

评分

正版书籍,有汤有料还有羊羔肉。。。

评分

这本杂志合订本还是不错的,和实体店里一样,还可以送货到家.和不错.

评分

每年都买的,很有用的书籍。

评分

东芝(TOSHIBA)32GB TF(microSDHC)存储卡Cla

评分

还行吧,包装不咱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