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典藏·綫裝書係:《資治通鑒》 函套 典藏版(套裝共6冊)

國學典藏·綫裝書係:《資治通鑒》 函套 典藏版(套裝共6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北宋] 司馬光 著,《資治通鑒》編委會 編
圖書標籤:
  • 國學
  • 曆史
  • 資治通鑒
  • 綫裝書
  • 典藏
  • 套裝
  • 史書
  • 通史
  • 古典文獻
  • 四書五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綫裝書局
ISBN:9787512019157
版次:1
商品編碼:11883254
包裝:綫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0-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1156
套裝數量:6
字數:870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鑒》,全書二百九十四捲,洋洋灑灑三百多萬字。對於普通讀者來說,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讀完全書。所以,我們節選瞭其中有代錶性的五十一捲,所載主要是開國帝王、曆史影響突齣的帝王在位期間的曆史;同時,有的捲中包括多個帝王,其中不重要的帝王部分,作瞭存目、刪除正文處理。
  對於這些帝王,我們作瞭“帝王簡介”(細黑字體)置於他們首次齣現的分捲開端部分,以便讀者很好地抓住他們在位期間的曆史發展趨勢。
  《資治通鑒》是文言文,書中的很多地名、人名、官職、曆史事件,不為一般讀者所熟悉,為瞭方便閱讀,我們進行瞭注釋。
  有必要說明的,正文分為史事、史論兩部分,書中分彆采用書宋、仿宋字體,並且史論部分還作瞭縮進排版處理。“史論”是評述所記事件、人物的文字,在本書中它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司馬光本人對史事所發錶的議論,另一類是引用前人(揚雄、賈誼、司馬遷、班固、荀悅、魚豢、陳壽、孫盛、裴子野等)的論述。

內頁插圖

目錄

資治通鑒捲第一 周紀一 起戊寅(前403年),盡壬子(前369年),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
安王
烈王
資治通鑒捲第二 周紀二 起癸醜(前368年),盡庚子(前321年),凡四十八年
顯王
資治通鑒捲第六 秦紀一 起丙午(前255年),盡癸酉(前228年),凡二十八年
昭襄王
孝文王
莊襄王
始皇帝上
資治通鑒捲第七 秦紀二 起甲戌(前227年),盡壬辰(前209年),凡十九年
始皇帝下
二世皇帝上
資治通鑒捲第八 秦紀三 起癸巳(前208年),盡甲午(前207年),凡二年
二世皇帝下
資治通鑒捲第九 漢紀一 起乙未(前206年),盡丙申(前205年),凡二年
高帝上之上
資治通鑒捲第十 漢紀二 起丁酉(前204年),盡戊戌(前203年),凡二年
高帝上之下
資治通鑒捲第十一漢紀三 起己亥(前202年),盡辛醜(前200年),凡三年
高帝中
資治通鑒捲第十二漢紀四 起壬寅(前199年),盡癸醜(前188年),凡十二年
高帝下
資治通鑒捲第十七漢紀九 起辛醜(前140年),盡丁未(前134年),凡七年
武帝上之上
資治通鑒捲第十八漢紀十 起戊申(前133年),盡丙辰(前125年),凡九年
武帝上之下
資治通鑒捲第四十漢紀三十二 起乙酉(25年),盡丙戌(26年),凡二年
光武帝上之上
資治通鑒捲第四十一 漢紀三十三 起丁亥(27年),盡己醜(29年),凡三年
光武帝上之下
資治通鑒捲第六十九 魏紀一 起庚子(220年),盡壬寅(222年),凡三年
文帝上
資治通鑒捲第七十魏紀二 起癸卯(223年),盡丁未(227年),凡五年
文帝下
資治通鑒捲第七十九 晉紀一 起乙酉(265年),盡壬辰(272年),凡八年
武帝上之上
資治通鑒捲第八十晉紀二 起癸巳(273年),盡己亥(279年),凡七年
武帝上之下
資治通鑒捲第九十二 晉紀十四 起壬午(322年),盡癸未(323年),凡二年
元帝下
資治通鑒捲第一百一十九 宋紀一 起庚申(420年),盡癸亥(423年),凡四年
武帝
資治通鑒捲第一百二十宋紀二 起甲子(424年),盡丁卯(427年),凡四年
文帝上之上
資治通鑒捲第一百三十五 齊紀一 起己未(479年),盡癸亥(483年),凡五年

《資治通鑒》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由北宋史學傢司馬光主編,曆時十九年完成。它上起戰國初期,下至五代十國末期,共計一韆三百六十二年的曆史。全書十六捲,十三萬兩韆八百餘字,是一部規模宏大、內容詳實的史學巨著。 編纂緣起與曆史意義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的初衷,在於“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他希望通過梳理曆代治亂興衰的經驗教訓,為當世君臣提供治國理政的參考,以達到“通鑒”——即通達曆史、藉鑒古人經驗以指導現實——的目的。這體現瞭中國傳統史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現實關懷和政治功能。 《資治通鑒》的編纂,是在宋仁宗時期,司馬光和一批學士開始著手整理史料,曆經宋英宗、宋神宗三朝,最終在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完成。其間,司馬光得到瞭朝廷的大力支持,也得到瞭許多學者的幫助,如劉敘、劉盆子、範祖禹、謝注文、張舜民、楊繪、曾鞏等。這些人對《資治通鑒》的完成都起到瞭重要的作用。 《資治通鑒》的齣現,標誌著中國史學研究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在史料的選擇、考證的嚴謹、敘事的清晰、觀點的獨到等方麵,都堪稱典範。它不僅是一部史學著作,更是一部哲學、政治、軍事、文學的百科全書,對後世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內容與結構 《資治通鑒》以編年體的形式,按照時間順序,詳細記載瞭從公元前475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公元979年(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共1362年的曆史。其內容涵蓋瞭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麵,生動地展現瞭中國古代曆史的演變過程。 全書共十六捲,司馬光在每捲之前都附有“總目”,概述本捲的主要內容和曆史發展脈絡。在敘事上,司馬光力求客觀公正,對曆史人物和事件的評價,既有褒揚也有批評,力求做到“不避親疏,不飾得失”。 《資治通鑒》的敘事結構嚴謹,脈絡清晰。它將復雜的曆史事件,以時間為綫索,有條不紊地呈現給讀者。在敘事過程中,司馬光善於抓住曆史事件的關鍵節點,深入剖析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並在此基礎上提齣自己的見解。 史料考證與學術價值 司馬光在編纂《資治通鑒》的過程中,廣泛搜集整理瞭大量史料,包括各類正史、野史、詔令、奏章、碑刻、銘文等。他對史料的考證極為嚴謹,對同一史事的不同記載,反復進行比對,去僞存真,力求真實可靠。 《資治通鑒》在史料考證方麵,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它不僅為後世研究中國古代曆史提供瞭珍貴的史料,也為史學研究樹立瞭嚴謹的治學典範。司馬光對史料的運用,充分體現瞭其深厚的史學功底和紮實的考證能力。 思想觀點與曆史評價 《資治通鑒》在思想觀點上,體現瞭司馬光作為一位儒傢史學傢的立場。他重視民生,強調仁政,反對暴政,主張君主應以民為本,勤於政事,善於納諫。他對曆史上許多重大事件和人物的評價,都圍繞著“治”與“亂”的中心展開,試圖從中找齣治國安邦的規律。 《資治通鑒》對曆史上許多重要事件的分析,都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例如,它對秦朝滅亡原因的分析,就指齣瞭其暴政的根本問題;對漢朝興衰的探討,則揭示瞭政治腐敗和外戚乾政的危害。 《資治通鑒》在曆史上獲得瞭極高的評價。曆代帝王都將其視為治國理政的必讀之書,許多政治傢和思想傢也從中汲取瞭豐富的智慧。它不僅在中國國內流傳廣泛,也對東亞地區(如朝鮮、日本、越南)的史學和政治思想産生瞭深遠影響。 文學價值與藝術特色 《資治通鑒》不僅是一部史學巨著,更是一部文學傑作。司馬光以其高超的文學纔能,將枯燥的曆史事件,描寫得生動形象,引人入勝。 其語言簡潔明快,敘事流暢,善於運用人物對話和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展現人物性格。在描寫戰爭場麵時,更是氣勢磅礴,波瀾壯闊。 《資治通鑒》的敘事藝術,對後世的文學創作也産生瞭重要影響。許多小說傢、戲劇傢都從中汲取瞭創作靈感,創造齣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版本與流傳 《資治通鑒》自問世以來,曆經多個朝代的刻印和流傳,形成瞭許多重要的版本。其中,北宋刻本、南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等,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版本價值。 在近現代,隨著印刷技術的進步,《資治通鑒》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齣現瞭許多精裝、簡裝、注疏、選譯等版本,使更多讀者能夠接觸和閱讀這部偉大的史學著作。 《資治通鑒》的當代價值 在當代,重讀《資治通鑒》,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曆史智慧的寶庫: 《資治通鑒》為我們提供瞭豐富的曆史經驗和教訓,幫助我們理解中國曆史的演變,認識國傢興衰的規律,從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 人文素養的滋養: 《資治通鑒》展現瞭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於我們提升人文素養,培養曆史思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批判性思維的訓練: 司馬光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客觀的評價,為我們提供瞭學習如何進行史料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範例。 文化傳承的橋梁: 《資治通鑒》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産,閱讀和傳承《資治通鑒》,是連接古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總之,《資治通鑒》是一部包羅萬象、博大精深的史學巨著,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史學的巔峰之作,也是世界史學史上的重要裏程碑。對這部著作的深入研讀,將使我們對中國曆史、中華文明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政治製度和曆史演變深感著迷,而《資治通鑒》無疑是理解這些方麵最權威的史料之一。我之前也陸陸續續看過一些《資治通鑒》的版本,但這次收到的這套《資治通鑒》函套典藏版,著實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驚喜。函套的設計非常用心,古樸典雅,透著一股子濃濃的文化氣息,擺在書架上非常顯眼。打開函套,裏麵的六冊綫裝書更是讓人愛不釋手。紙張的觸感溫潤,非常有質感,字跡清晰,印刷精美,細節處都處理得相當到位。我尤其喜歡這種傳統的綫裝裝訂方式,每次翻閱都有一種特彆的儀式感,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古代的書房,與曆史人物進行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對於我這樣一個既追求閱讀內容的深度,又注重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無疑是絕佳的選擇。它不僅讓我能夠更方便、更舒適地閱讀這部偉大的史書,更讓我能夠從視覺和觸覺上,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評分

收到這套《資治通鑒》函套典藏版(套裝共6冊)的時候,著實被它的外觀驚艷到瞭。那種沉甸甸的函套,散發著一種古樸而莊重的氣息,仿佛打開的不是書,而是一扇通往曆史深處的門。拆開包裝,裏麵是六冊綫裝書,用的是傳統的宣紙印刷,字跡清晰,墨色濃鬱,觸感溫潤,完全符閤我對“典藏版”的期待。翻開第一頁,那種熟悉的、帶著曆史厚重感的文字撲麵而來,瞬間就能感受到編纂者傾注的心血。我一直對中國古代史,尤其是政治史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市麵上很多版本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排版不夠精美,讀起來總覺得少瞭些味道。這套書,從內到外都透著一股子“講究”,讓人願意花時間和心思去細細品讀。綫裝的裝訂方式,也讓我迴憶起小時候在圖書館翻閱古籍的經曆,那種翻頁的儀式感,是平裝書無法比擬的。我想,這不僅是一套書,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能夠陪伴我度過許多沉思的曆史時光。

評分

作為一個資深的古籍收藏者,我一直在尋找一套真正意義上的《資治通鑒》典藏版本。這套《資治通鑒》函套典藏版(套裝共6冊),可以說完美契閤瞭我所有的期望。從函套的設計到內書的裝幀,無一不體現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函套采用瞭傳統的工藝,質感厚實,古樸典雅,擺放在書架上,自帶一種沉靜的文化氣息。打開函套,六冊綫裝書映入眼簾,紙張是上好的宣紙,觸感溫潤細膩,字跡清晰,印刷精美,沒有任何毛邊或暈染的痕跡。我特彆欣賞這種傳統的綫裝裝訂方式,它不僅保留瞭古籍的風貌,更帶來瞭一種獨特的翻閱體驗,每一次翻頁都仿佛在與曆史對話。作為一套珍貴的史學典籍,它承載著豐富的曆史信息和文化底蘊,而這套書的齣版,無疑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緻敬。我會把它作為我書房的鎮館之寶,細心珍藏,並時常與同好分享。

評分

我是一名曆史愛好者,尤其鍾愛宋明時期的史書。這套《資治通鑒》函套典藏版,在我眼中,不僅僅是一部宏偉的曆史巨著,更像是一麵穿越時空的鏡子,映照齣那些波瀾壯闊的時代風雲。打開函套,裏麵是六冊精美的綫裝書,那種古色古香的韻味撲麵而來,讓我立刻就心生敬意。書的紙張泛著淡淡的黃色,摸上去有宣紙特有的溫潤感,字體古樸有力,排版也十分舒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我尤其喜歡它那種傳統的綫裝工藝,翻閱時有一種莫名的儀式感,仿佛能感受到古代書捲的溫度。雖然我之前也讀過《資治通鑒》的一些版本,但這一套的收藏價值和閱讀體驗確實是獨一無二的。我計劃把它放在書房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拿齣來翻閱,讓那厚重的曆史氣息充盈我的精神世界,也讓我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找到更多思考人生的角度。

評分

拿到這套《資治通鑒》函套典藏版,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值得”。我之前接觸過不少《資治通鑒》的版本,但總是覺得在裝幀和材質上缺少一些“味道”。這套書完全改變瞭我的看法。它那沉甸甸的函套,就足夠讓人眼前一亮,充滿瞭尊貴感。打開之後,六冊綫裝書更是讓人驚喜。紙張的質感很好,不是那種脆生生的紙,而是帶著一種溫潤的韌性,字跡清晰,排版也相當舒服,即使是久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我特彆喜歡這種傳統的綫裝方式,翻閱的時候,你會不自覺地放慢速度,細細品味文字,仿佛真的在撫摸著曆史的脈絡。這套書不隻是簡單地將內容呈現齣來,更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美學的緻敬。我想,對於熱愛曆史,也同樣注重閱讀體驗的人來說,這套書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選擇。它不僅能讓我深入瞭解曆史,更能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一種文化上的愉悅和滿足。

評分

東西太貴瞭,要不是促銷打摺像我這工薪介層真的想都不感想。感謝京東!支持京東。

評分

包裝很好,但是紙質太差,好像盜版書

評分

收到,沒有杜牧,李商隱

評分

書很厚,講得內容變化莫測,是一本值得入手的好書。

評分

挺滿意的,領券後更便宜瞭。不過狗東黑號讓人受不瞭。

評分

很不錯,非常好

評分

很好啊,放在書櫃上很裝門麵滴。

評分

商品很不錯。與描述相符;快遞很給力,給小哥點個贊。

評分

京東快遞就是快,今天剛收到,兒子很喜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