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

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婚姻法
  • 家庭法
  • 继承法
  • 案例分析
  • 法院判例
  • 法律实务
  • 民商事法律
  • 2016年度
  • 法学
  • 纠纷解决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7160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340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3
字数:2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作者权*

  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持续20年编辑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丛书,自2012年起推出《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丛书,旨在探索编辑案例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弥补当前各种案例书的不足。

  2.规模强大

  今年推出20本,含传统和新近的所有热点纠纷,这些案例是从全国各地法院收集到的上一年度审结的近万件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具有广泛的选编基础和较强的代表性。

  3.内容独特

  不再有繁杂的案情,高度提炼案情和裁判要旨,突出争议焦点问题。

  不再有冗长的分析,主审法官撰写“法官后语”,展现裁判思路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全国各地法院提交的关于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的典型案例,经过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筛选、审核,将常见的疑难案件、典型案例汇集成册。主要包含离婚纠纷、婚约财产纠纷、离婚后财产纠纷、同居关系纠纷、抚养纠纷、探望权纠纷、赡养纠纷、继承纠纷、分家析产纠纷等案件。

目录

  目录

  Contents

  一、离婚纠纷

  1�泵袷滦形�能力的判断标准及其法律程序

  ——庞某诉赵某离婚案2�崩牖榘讣�中外遇与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

  ——苏某某诉陈某某离婚案3�狈志由�活未满两年可否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黄某诉刘某某离婚案4�狈蚱薷星槠屏训谋曜既隙ㄎ侍�

  ——龚某某诉望某某离婚案5�蹦蟹揭虿〔荒芊⑸�性关系,女方是否能申请精神抚慰金

  ——赵某某诉胡某某离婚案6�蔽ケ撤蚱拗沂狄逦瘢�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法院准予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有过错方少分或不分

  ——旦某诉加某离婚案7�被槟谇考槟芊癯晌�离婚的法定条件

  ——李甲诉李乙离婚案8�被槔窈笥胨�人怀孕结婚登记后生育,不违反夫妻忠实义务

  ——王某诉徐某离婚案9�蓖庥鲇肜牖樗鸷ε獬�

  ——詹某某诉杨某离婚案10��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外的过错方应否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杨某某诉侯某某离婚案11�迸�方与婚外异性生育子女离婚时男方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不应得到支持

  ——宋某诉马某离婚案12�被橥馇槭欠裣道牖樗鸷ε獬サ谋匾�条件

  ——平某某诉黄某离婚案二、婚约财产纠纷

  13�崩牖榫婪字泄赜诓世瘛⒗窠稹ⅰ案目诜选钡鹊亩ㄐ杂氪�理

  ——张某诉王某离婚案14�比粘I�活经验法则在彩礼认定中的适用

  ——张某诉周某某婚约财产案15�辈世裼牍�错损害赔偿的认定

  ——刘某某诉戴某某离婚案16�薄安世瘛钡娜隙�及以结婚为前提的赠与的返还

  ——邹某诉曾某某离婚案17�敝と酥ぱ阅芊褡魑�解除婚约后彩礼返还的认定依据

  ——周某某诉高某某婚约财产案目录三、离婚后财产纠纷

  18�背鲎屎褪槊娲Ψ帜芊袢〉梅课菟�有权

  ——王某某诉王某璇等婚姻家庭案19�崩牖楹蠓⑾趾⒆臃乔咨�的权利救济

  ——李某某诉麻某离婚后财产、健康权、抚育费案20�崩牖楹缶�人才复员、转业,原配偶是否仍能分割复员费、自主择业费

  ——高某某诉鄢某甲离婚后财产案21�被榍胺峙浠楹蠊郝蚍扛姆渴欠袷粲诜蚱薰餐�财产

  ——姚某某诉崔某某离婚案22�币砸环礁改该�义参加房改且登记其名下的房屋在双方离婚时的处理问题

  ——杨某某诉乔某某离婚后财产案23�币环礁改肝�夫妻购房部分出资是对夫妻双方赠与还是对一方个人赠与

  ——周某诉王某离婚案24�背信涤朐�与

  ——沙某诉尹某某离婚后财产案25�比绾稳隙ㄒ环揭�瞒、转移夫妻共同财产

  ——廖某诉喻某离婚案26�崩牖樾�议约定房屋赠与子女的效力问题

  ——于甲诉于乙物权保护案27�币环交榍胺坎�结婚后登记在双方名下,应否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孙某某诉魏某离婚后财产案28�笔茉�人不明确的婚内受赠与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彭某某诉吴某某离婚案29�闭展伺�方权益原则的适用

  ——王某某诉江某离婚案30�痹�配偶对申请政策性住房有贡献的,离婚后购买房屋的一方应当给予对方适当补偿

  ——周某某诉陈某某离婚后财产案31�狈康夭�宏观调控政策下公平原则在离婚案件房产分割中的适用

  ——徐某诉韩某离婚案四、同居关系纠纷

  32�蓖�居期间的男女双方是否享有对方财产的继承权

  ——虎某某诉陆甲合同关系案33�蓖�居期间购房,产证登记为一人法院认定系共同财产

  ——焦某某诉王某同居关系析产案34�苯銎究�房记录不足以认定与他人同居

  ——李某某诉苏某某同居关系案35�蓖�居期间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的认定

  ——韦某某诉黄某宁同居关系案36�蓖�居关系认定以及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

  ——冯某某诉姜某同居关系析产案五、抚养纠纷

  37�备改冈级ㄒ环接敕腔樯�子女不具有亲子关系是否有效

  ——王某某诉夏某某抚养费案38�弊优�意见及抚养能力并非判定抚养权的决定因素

  ——夏某某诉林某变更抚养权案39�被橐龉叵荡嫘�期间抚养费数额及给付期间的确定

  ——郭某某诉池某某抚养费案40�鄙�母死亡,生父和继父谁有权成为孩子的抚养人

  ——陈某某诉黄某某变更抚养关系案41�鼻鬃庸叵岛鸵淮涡愿�付抚育费条件的认定

  ——吴甲诉吴乙抚养费案42�被槟诟а�费如何确定

  ——陈甲诉陈乙抚养费案43�彼�胞胎子女直接抚养权的归属问题

  ——郑某某诉肖某离婚案44�鄙�父能否以侵犯其生育权为由拒绝“私生子”的抚养请求

  ——小远诉苏某抚养费案45�狈ㄔ耗芊窀�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启动亲子鉴定程序

  ——俞某诉俞某某抚养关系案46�币环揭�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应符合法定情形

  ——路某某诉唐某某变更抚养关系案六、探望权纠纷

  47�比绾瓮ü�释明确保探望权的行使及执行

  ——刘某诉张某探望权案48�碧酵�子女是否是父亲或者母亲的法定义务

  ——陈某某诉徐某抚养费案49�弊优�探望权的内容及其行使方式

  ——朱甲诉朱乙探望权案50�蔽锤�付子女抚养费是否丧失探视权

  ——和某某诉木某某探视权案七、赡养纠纷

  51�鄙难�协议的效力问题

  ——周甲诉周乙等赡养案52�鄙难�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对于年迈、体弱多病的父母,能否由女儿固定赡养母亲

  ——李某某诉宋甲等赡养案53�弊优�对父母尽赡养义务的方式不仅仅限于支付赡养费

  ——李某某诉李甲、李乙赡养费案54�蔽蘩投�能力人的赡养义务

  ——李某会诉李某赡养费案55�鄙难�费支付与刑事财产刑的冲突和适用

  ——吴某某诉黄某某赡养费案56�鄙难�协议不免除赡养义务

  ——黄某某诉张甲等赡养费案57�毖�老协议书的法律性质认定

  ——宋某诉宋甲赡养费案58�弊优�一次性支付大额赡养费后是否应继续支付赡养费

  ——赵某诉赵甲等赡养案八、继承纠纷

  59�奔坛蟹荻钤�与协议的法律效力

  ——罗某某诉罗甲等继承案60�币胖鼋馐椭贫燃耙胖鲋葱腥松矸莸娜隙�

  ——刘某某、刘丙诉李甲等继承案61�币旁�抚养协议解除后的法律后果

  ——袁某某诉贾某遗赠扶养协议案62�敝肮ひ蚱浼沂舻幕Э凇⒛炅浞�合单位房改房的条件是否意味着该家属享有该福利性房屋的所有权份额

  ——陈甲、杨某某诉陈乙法定继承案63�贝�书遗嘱与财产预处分协议的性质认定

  ——傅甲等诉傅丁析产继承案64�备概�签订附赡养义务的赠与合同,在女儿履行义务前父亲去世的,合同约定的赠与物应如何处理

  ——钟某华等诉伍某贤、苏某妹继承案65�惫�有住房改革时占用的工龄数应认定为物权还是债权

  ——于某诉陈甲等法定继承案66�狈蚱匏�方离婚后一方是否具有继承另一方死亡后遗产的权利

  ——席某某诉李某某、王某某继承案67�币挪�分配前的继承权确认之诉

  ——王某某诉姜某某继承案68�本≈饕�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是否对公、婆一次性抚恤金享有权利

  ——江甲等诉溧阳市文化小学债权案69�狈指钏劳雠獬ソ鸬淖杂刹昧靠剂恳�素

  ——邵某诉陈某某、田某某死亡赔偿金案70�迸┐逋恋卣鞯夭钩タ钍欠窨梢约坛�

  ——吴甲等诉吴戊不当得利案71�贝�理人口头放弃继承权能否免除继承人的清偿责任

  ——金某某诉王某某等被继承人债务清偿案72�奔彝ヒ挪�继承协议的效力

  ——张一等诉熊某继承案73�狈蚱抟环皆谝胖鲋薪�夫妻双方财物进行处分是否有效

  ——师一等诉张甲继承案74�笔昭�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成立收养关系

  ——钟甲、胡某某诉钟乙、王某某法定继承案75�蓖饧�华人子女对已故父母遗产继承份额的确定问题

  ——林某贵等诉彭某昌等法定继承案九、分家析产纠纷

  75�狈旨椅霾�中如何判断当事人是否有权参与分割农村房屋

  ——赵甲诉赵某某等分家析产案76�蔽薏�权房的使用权分割

  ——高甲诉邱乙等分家析产案77�狈只Ыǚ啃�议能否作为拆迁补偿受益的依据

  ——何甲诉何乙分家析产案78�狈指罴彝ス餐�所有房屋的离婚协议是部分无效还是完全无效

  ——张某某等诉张甲、田某某确认合同无效案79�备鞣匠鲎嗜硕猿鲎适�额举证均达不到充分的标准如何认定翻建房屋的权属

  ——王某某诉陆甲等分家析产案80�薄按甯木印闭�策实施中家庭共有、夫妻共有财产如何认定分割

  ——王甲诉王乙等分家析产案81�蔽闯赡昙彝コ稍蔽锶ǖ谋;�

  ——杨甲诉杨乙等分家析产案

精彩书摘

 1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及其法律程序——庞某诉赵某离婚案

  【案件基本信息】1�辈门惺樽趾�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4)一中民终字第3014号民事判决书

  2�卑赣桑豪牖榫婪�

  3�钡笔氯�

  原告(上诉人):庞某

  被告(被上诉人):赵某【基本案情】庞某、赵某于2009年2月经人介绍相识,同年8月8日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初婚,婚后无子女。婚后双方因无共同住房,长期未在一起生活,但庞某自述双方曾有过夫妻生活。庞某于2010年6月被诊断为抑郁焦虑状态,后于2011年8月被诊断为急性应激障碍(抑郁状态),建议休息。庞某自2010年4月休息至今,庞某主张其疾病系因被告虐待及长期冷暴力所致,赵某不认可虐待原告,并且认为庞某病情与赵某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011年,庞某向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赵某离婚。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作出(2011)石民初字第1919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二人离婚,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依法分割。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对判决离婚无异议,但均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判项不服,并提出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于2012年12月6日作出(2012)一中民终字第1167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案件焦点】庞某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其起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法院裁判要旨】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鉴于庞某在(2012)一中民终字第11671号案件审理过程中情绪激动,言语及行为明显异于常人,且庞某父母也称庞某精神异常,原告庞某的医院诊断证明亦显示原告患有急性应激障碍,故(2012)一中民终字第11671号案件二审法院及本案一审法院均认为对原告庞某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应当予以审查。诉讼中,经法院向庞某的父母多次释明,且给予其一定举证期限,但庞某的父母坚持不同意庞某进行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亦不同意担任其法定代理人,现庞某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法确认,其诉讼主体不适格。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原告庞某之起诉。

  庞某以其系正常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合格的原告,法院以其不同意作民事行为能力鉴定,无法确认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裁定驳回其起诉错误为由提起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庞某与赵某因离婚纠纷诉至法院,其起诉已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所列之起诉条件,且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原告庞某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且无利害关系人申请对庞某进行民事行为能力鉴定。原审法院单凭庞某在庭审过程中的行为举止来判断其民事行为能力没有依据,在案件起诉条件已具备的情况下,原审法院应当对本案进行实体审理。故,原审法院以庞某诉讼主体不适格为由,驳回起诉不当。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四)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八十一条第(四)项对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二十五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一、撤销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2013)石民初字第690号民事裁定;

  二、指令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审理。【法官后语】民事行为能力是涉及公民人身权利的法律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在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有两种层次: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二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其划分标准有二:其一是年龄,不满十周岁的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已满十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已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过已满十六周岁,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的公民,被法律视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其二是精神状态,精神疾病或痴呆症的患者根据其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能够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是决定公民是否具有民事主体地位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与公民的人身、人格、财产等各项权利密切相关,具有深刻的人身属性。

  认定民事行为能力应该严格依据法律程序进行,特别是对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形,更加应该慎重,其不仅影响公民的各项公民权利,且涉及公民的人身权利及人格尊严,不可不慎重。《民法通则》第十九条,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需要严格的程序要求,只能是其近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此之外,任何组织及公民无权通过任何程序确认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具体而言,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一个成年的自然人若未经过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特别程序的认定,其民事行为能力应当处于完整的状态,即其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均不应受到影响,这对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提供了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屡次出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的“被精神病事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了司法公信力,阻碍了法治进程。在“被精神病事件”当中,恶意主体实际上既回避了民事实体法中的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制度,也绕开了民事诉讼法中的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程序,将精神疾病状态强加于正常的公民,客观上不仅仅阻碍了公民行使民事权利的资格,更有甚者还剥夺了公民的人身自由,对其进行强制收容诊治。

  日常术语中的精神病,在法律层面上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次:医学上的精神病、影响民事行为能力、影响民事诉讼能力,这三个层次又是层层递进的。一个人被医学上诊断为精神病并不当然意味着其民事行为能力受限,更不能直接导致其无民事诉讼能力的后果。要认定一个成年的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唯一的依据就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特别程序,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提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诉讼,并通过最终的法律裁决予以确定。在司法实践中,不能仅仅依据医院的诊断证明或者相关部门颁发的残疾证等就未经合法程序直接判断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甚至直接为其指定法定监护人,这违背了《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也不利于人权保障和社会稳定。无民事行为能力制度,作为基本的民事主体制度,其涉及人身权利的判断标准,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遵守法律程序予以判断。

  编写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刘福春

前言/序言

  《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丛书,是国家法官学院于2012年开始编辑出版的一套大型案例丛书,之后每年初定期出版,由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具体承担编辑工作。此前,该中心坚持20余年连续不辍编辑出版了《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丛书80余卷,分中文版和英文版在海内外发行,颇有口碑,享有赞誉。现在编辑出版的《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丛书,旨在探索编辑案例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弥补当前各种案例书的不足。该丛书2012-2015年已连续出版4套,一直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迅速售罄。为响应读者需求,2014年度新增3个分册:金融纠纷、行政纠纷、刑事案例。2015年度将刑事案例调整为刑法总则案例、刑法分则案例2册。现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及时编撰推出《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系列,新增知识产权纠纷分册,共20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审判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特别强调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法律实施的核心在于法律的统一适用。《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丛书出版的价值追求,即是公开精品案例,研究案例所体现的裁判方法和理念,为司法统一贡献力量。
  总的说来,当前市面上的案例丛书大多“不好读”,存在篇幅长、无效信息多、案例情节杂、缺乏深加工等不足。《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丛书试图把案例书籍变得“好读有用”,故在编辑中坚持以下方法:一是高度提炼案例内容,控制案例篇幅,每个案例基本在3000字以内;二是突出争议焦点,剔除无效信息,尽可能在有限篇幅内为读者提供有效、有益的信息;三是注重对案件裁判文书的再加工,大多数案例由案件的主审法官撰写“法官后语”,高度提炼、总结案例的指导价值。
  同时,《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丛书还有以下特色:一是信息量大。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每年从全国各地法院收集到的上一年度审结的典型案例超过10000件,《中国法院年度案例》有广泛的选编基础,可提供给读者新近发生的全国各地的代表性案例。二是方便检索。为节约读者选取案例的时间,丛书分卷细化,每卷下还将案例主要根据案由分类编排,每个案例用一句话概括焦点问题作为主标题,让读者一目了然,迅速找到需要的案例。
  总之,编辑《中国法院年度案例》就是为了让案例类书籍简便、易用,这既是本丛书的特点,也是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理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始终坚持全力支持《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的出版,给了作者和编辑们巨大的鼓励。我们在此谨表谢忱,并希望通过共同努力,逐步完善,做得更好,真正探索出一条编辑案例书籍的新路,更好地服务于学习、研究法律的读者,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的法治建设。




中国法律前沿:2016年度公司治理与合同争议前瞻 书籍信息: 聚焦2016年度中国法律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治理结构变动、股东权利保护新趋势以及复杂商业合同纠纷的裁判要点。 --- 内容提要:洞察中国商事法律的时代脉搏 本书系对2016年度中国法院审理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司治理、合同法及相关商事纠纷案件的深度剖析与系统梳理。在经济结构转型加速的背景下,2016年是中国商事法律实践面临巨大挑战与飞速发展的一年。本册案例集旨在为法律实务工作者、企业高管、法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权威且具有前瞻性的操作指南和理论参考。 全书严格依照案件的法律适用、争议焦点和判决逻辑进行系统分类,重点关注了以下几个核心领域: 第一部分: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与股东权利的边界重塑 2016年,随着“穿透式监管”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日益重视,公司治理领域的裁判思路出现了显著的调整。 一、董事的忠实义务与勤勉义务的量化认定: 本部分精选了数起涉及关联交易的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案。重点分析了法院如何在新《公司法》司法解释的指导下,对董事会决策的程序正当性进行实质性审查。我们详细解读了在“商业判断规则”(Business Judgment Rule)适用受限的情境下,原告方如何有效举证证明董事存在“明显不合理”的决策失误,以及董事抗辩的有效范围。特别是对于涉及国有控股公司及上市公司高管的案件,其裁判尺度更显审慎和复杂,本书对这些细微差别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 二、股东知情权与查阅权的司法救济路径: 近年来,股东利用知情权挑战管理层决策的案例增多。本书收录了若干因信息披露不充分引发的诉讼,探讨了请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法定事由界定。核心争议点在于如何平衡股东知情权与公司商业秘密保护之间的关系。我们深入剖析了法院在平衡这两大价值时所依据的证据标准、目的审查机制,并特别关注了对信息滥用行为的惩戒性判决。 三、股权代持的效力与风险防范: 在日益复杂的股权结构设计中,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司法实践的难点。2016年的判例显示出对“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法律关系的认定趋于谨慎,尤其是在涉及公司控制权争夺或债务纠纷时。本书通过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代持纠纷”案例,梳理了法院对代持协议有效性、股权转让限制以及代持人可能承担的连带责任的最新裁判倾向。 第二部分:合同法领域的焦点:格式条款、情势变更与违约责任的精细化裁量 2016年的合同纠纷案件,更多地反映了市场主体对合同履行风险的精细化管理要求。 一、格式条款的效力认定与“不合理”标准的具体化: 针对互联网经济带来的海量合同文本,法院对格式条款的审查标准在2016年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本书重点分析了如何在“未尽提示或说明义务”与“条款内容显失公平”这两个维度上进行综合判断。我们特别关注了涉及金融服务合同、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协议中的免责条款和费用调整条款的效力认定,为实务界提供了识别高风险格式条款的实用清单。 二、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边界拓展与审慎性: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请求依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后来的《民法典》合同编相应条款)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案件有所增加。本书精选了涉及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长期特许经营合同履行受阻的案件,详细阐述了法院对“不能预见”、“非不可抗力”以及“继续履行合同明显不公平”要件的认定标准。案例分析表明,在2016年,法院对情势变更的适用持高度审慎态度,强调其为补充性救济手段的定位。 三、违约金的调整与损失核定机制的完善: 违约金的约定,尤其是过高违约金的司法干预,是合同争议的永恒主题。本部分深入解析了2016年法院在处理巨额违约金案件时,如何运用“参照物”(如实际损失、合同目的等)来裁量调整幅度。我们还对比了不同类型合同(如房屋买卖、工程承包)中对“可得利益损失”的证明要求,强调了损失预见可能性的证明责任分配。 第三部分:知识产权与竞争法在商事活动中的交叉体现 虽然本书核心聚焦于公司与合同,但2016年知识产权的商事化趋势显著。本部分精选了涉及商业秘密保护与不正当竞争的案件,这些案件往往与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的变动及技术资产的转移紧密相关。 一、商业秘密的认定与离职竞业限制的交叉冲突: 探讨了在原员工携带关键客户信息或技术方案离职后,法院如何界定哪些信息构成受保护的商业秘密,以及如何衡量竞业限制补偿金的合理性。裁判的侧重点在于,如何在保护创新成果和保障个人劳动自由之间划定清晰的界限。 --- 总结与价值: 《中国法律前沿:2016年度公司治理与合同争议前瞻》不仅是对年度案例的汇编,更是一份对司法实践脉络的深度解读报告。通过对案件裁判理由的逐层剥离,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2016年中国商事司法领域在应对经济新常态、新业态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裁判规则和价值取向。本书对于提升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优化法律策略制定具有不可替代的实务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三: 翻阅这本《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我最大的感受是法律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在婚姻家庭和继承问题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长久的困扰。这本书通过真实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在离婚、分家、财产分割、遗嘱制定和执行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难题。我特别留意了那些关于“事实婚姻”、“赠与”与“借款”的界定,以及在继承中“转继承”、“代位继承”的应用,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案件走向的关键。它不仅仅是给法律专业人士看的,更是给每一个即将步入婚姻、已经为人父母、或是考虑财产传承的人们看的。通过这些案例,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在处理婚姻家庭和继承事务时,提前了解法律规定、做好规划是多么重要,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和痛苦。

评分

评价一: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那些深陷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困境的普通人,提供了一盏明灯。我一直认为,法律条文虽然严谨,但贴近生活的案例才是理解这些条文最有效的途径。这本书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通过2016年度中国法院审理的真实案例,将那些抽象的法律概念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法律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子女抚养权、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以及遗嘱继承的案例,它们往往牵扯着家庭的未来和个人权益的保障。很多时候,法律不仅仅是冰冷的规则,更是维系家庭和谐、化解矛盾纠纷的有力武器。阅读这些案例,我仿佛能感受到当事人的喜怒哀乐,也更能理解法院判决背后所蕴含的法理与人情。对于律师、法官、法学学生而言,这更是不可多得的实务参考;而对于普通读者,则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法律启蒙。它不仅仅是案例的堆砌,更是对当下中国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实践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深刻洞察。

评分

评价二: 作为一名对法律领域充满好奇心的社会观察者,我总是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而法院案例无疑是其中最真实、最生动的一面镜子。2016年的这份案例集,尤其聚焦于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这正是社会最基础、也最容易触及矛盾的领域。我惊叹于案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闪婚闪离的草率决定,到多年婚姻的财产纠葛;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到老年人财产的传承安排,几乎涵盖了与家庭和继承相关的各种可能情况。每一个案例都像一个小小的故事,讲述着权利与义务、情感与理智的交织。更重要的是,这些案例不仅仅展示了问题,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路径,让读者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中做出明智的决策。这本书不是教科书,它更像是生活中那些值得我们深思的片段,通过法律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脉搏。

评分

评价五: 这部《中国法院2016年度案例: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堪称一本“活的法律教材”。它摒弃了枯燥的说教,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地演绎了婚姻法、继承法等相关法律条文的实际应用。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一些疑难复杂案例的深入剖析,不仅列出了案情,还详细阐述了法院的判决理由,这对于理解法律的逻辑和法院的审判思路非常有帮助。例如,关于“婚内出轨”对财产分割的影响,以及“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是否仍有权继承”等问题,在书中都有非常详尽的解释和案例支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抽象的法律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经验,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于准备结婚、面临家庭变故或规划身后事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指南,能够帮助他们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更明智、更合法的选择。

评分

评价四: 2016年的这些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案例,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触动。它们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解读,更是对人性、情感以及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在处理离婚财产分割的案例中,我看到了不少因为缺乏有效沟通和法律意识而导致的双方利益受损;而在继承纠纷中,我更是深切体会到,即便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也可能因为利益而产生裂痕。这本书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得以窥见法律在调解家庭矛盾、保障公民权益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对于那些面临类似困境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它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处境,了解法律的可能性,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守护者。

评分

书籍好好,涨知识了。

评分

难得的学习资料,认真学习。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丛书挺好,很有借鉴意义

评分

我能说什么额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书不错,值得

评分

三本书都是无塑封拆开的。这本不能忍。*真是可怕。正反书封面都有黄印旧得不得了。放麻雀台垫脚了?第三页还有个手指印。

评分

一般吧

评分

不错,但是京东买书的包装太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