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4冊Spring Cloud與Docker微服務架構實戰+輕量級微服務架構+分布式服

全4冊Spring Cloud與Docker微服務架構實戰+輕量級微服務架構+分布式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Spring Cloud
  • Docker
  • 微服務
  • 分布式係統
  • 架構設計
  • Java
  • 實戰
  • 輕量級微服務
  • 容器化
  • 雲原生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義博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75913
商品編碼:11889396209

具體描述

全4冊Spring Cloud與Docker微服務架構實戰+輕量級微服務架構+分布式服務框 +分布式服務框架原理與實踐+微服務架構與實踐 軟件架構師測試開發書

9787121312717 9787121298042  9787121279195 9787121275913

基本信息

  • 作者:  target='_blank'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0066aa;outline: 0.0px;cursor: pointer;'>周立   
  • 齣版社: target='_blank'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0066aa;outline: 0.0px;cursor: pointer;'>電子工業齣版社
  • ISBN:9787121312717
  • 上架時間:2017-4-6
  • 齣版日期:2017 年4月
  • 開本:16開
  • 頁碼:268
  • 版次:1-1
  • 所屬分類: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3355aa;outline: 0.0px;cursor: pointer;'>計算機
     

編輯推薦

√ Spring Cloud的崛起將取代Dubbo在微服務領域大行其道
√ 作者標簽:Spring Cloud社區發起人|布道者|微服務專傢
√ Spring Cloud可謂實現Java企業級微服務應用之武器
√ Spring Cloud是Spring Boot之上更完整、全能的解決方案

內容簡介

target='_blank'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0066aa;outline: 0.0px;cursor: pointer;'>    書籍 
target='_blank'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color: #0066aa;outline: 0.0px;cursor: pointer;'>    計算機書籍 
作為一部幫助大傢實現微服務架構落地的作品,《Spring Cloud與Docker微服務架構實戰》覆蓋瞭微服務理論、微服務開發框架(Spring Cloud)以及運行平颱(Docker)三大主題。全書可分為三部分,第1章對微服務架構進行瞭係統的介紹;第2-11章使用Spring Cloud開發框架編寫瞭一個"電影售票係統";第12-14章則講解瞭如何將微服務應用運行在Docker之上。全書Demo驅動學習,以連貫的場景、具體的代碼示例來引導讀者學習相關知識,終使用特定的技術棧實現微服務架構的落地。 

作譯者

周立,Spring Cloud中國社區聯閤發起人。擁有近7年的軟件係統開發經驗,多年係統架構經驗。對Spring Cloud、微服務、持續集成、持續交付有一定見地。 
熱愛技術交流,曾代錶公司參加全球微服務架構高峰論壇、QCon等技術沙龍。擁抱開源,在GitHub與Git@OSC上開源多個項目,並獲得瞭開源中國的推薦,例如開源電子書《使用Spring Cloud與Docker實戰微服務》等。 
筆者博客:itmuch.,定期分享Spring Cloud相關博客。讀者可掃碼關注Spring Cloud 中國社區公眾號以及作者公眾號。 

目錄

1 微服務架構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 單體應用架構存在的問題1 
1.2 如何解決單體應用架構存在的問題3 
1.3 什麼是微服務3 
1.4 微服務架構的優點與挑戰5 
1.4.1 微服務架構的優點5 
1.4.2 微服務架構麵臨的挑戰5 
1.5 微服務設計原則6 
1.6 如何實現微服務架構7 
1.6.1 技術選型7 
1.6.2 架構圖及常用組件8 
2 微服務開發框架--Spring Clou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2.1 Spring Cloud 簡介10 
2.2 Spring Cloud 特點10 
2.3 Spring Cloud 版本11 
2.3.1 版本簡介11 
2.3.2 子項目一覽12 
2.3.3 Spring Cloud/Spring Boot 版本兼容性13 
3 開始使用Spring Cloud 實戰微服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1 Spring Cloud 實戰前提14

3 開始使用Spring Cloud 實戰微服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1 Spring Cloud 實戰前提14 

3.1.1 技術儲備14 
3.1.2 工具及軟件版本15 
3.2 服務提供者與服務消費者16 
3.3 編寫服務提供者16 
3.3.1 手動編寫項目17 
3.3.2 使用Spring Initializr 快速創建Spring Boot 項目21 
3.4 編寫服務消費者23 
3.5 為項目整閤Spring Boot Actuator 25 
3.6 硬編碼有哪些問題27 
4 微服務注冊與發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4.1 服務發現簡介29 
4.2 Eureka 簡介31 
4.3 Eureka 原理31 
4.4 編寫Eureka Server 33 
4.5 將微服務注冊到Eureka Server 上35 
........
14.6.6 使用已存在的網絡239 
14.7 綜閤實戰:使用Docker Comose 編排Spring Cloud 微服務240 
14.7.1 編排Spring Cloud 微服務240 
14.7.2 編排高可用的Eureka Server 243 
14.7.3 編排高可用Spring Cloud 微服務集群及動態伸縮245 
14.8 常見問題與總結247 
後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8 

 

LT

預售 齣版時間2016.9月中旬

前100名贈送作者書簽!

 

  • 産品名稱:輕量級微服務架構
  • 是否是套裝: 否
  • 書名: 輕量級微服務架構
  • 定價: 65.00元
  • 齣版社名稱: 電子工業齣版社
  • 齣版時間: 2016年9月
  • 作者: 黃勇
  • 書名: 輕量級微服務架構
  • ISBN編號: 9787121295942

 

 

 

 

 

1章 微服務架構設計概述.. 1

1.1為什麼需要微服務架構... 2

1.1.1傳統應用架構的問題... 2

1.1.2如何解決傳統應用架構的問題... 3

1.1.3傳統應用架構還有哪些問題... 3

1.2微服務架構是什麼... 4

1.2.1微服務架構概念... 4

1.2.2微服務交付流程... 5

1.2.3微服務開發規範... 6

1.2.4微服務架構模式... 7

1.3微服務架構有哪些特點和挑戰... 8

1.3.1微服務架構的特點... 8

1.3.2微服務架構的挑戰... 9

1.4如何搭建微服務架構... 9

1.4.1微服務架構圖... 9

1.4.2微服務技術選型... 10

1.5本章小結... 12

2章 微服務開發框架.. 13

2.1Spring Boot是什麼... 14

........

5.2.3  Docker命令匯總... 137

5.3 手工製作Java鏡像... 139

5.3.1 下載K.. 139

5.3.2啓動容器... 139

5.3.3提交鏡像... 141

5.3.4 驗證鏡像... 141

5.4 使用Dockerfile構建鏡像... 142

5.4.1 瞭解Dockerfile基本結構... 143

5.4.2 使用Dockerfile構建鏡像... 144

5.4.3Dockerfile指令匯總... 148

5.5使用Docker Registry管理鏡像... 148

5.5.1使用Docker Hub. 149

5.5.2搭建Docker Registry. 152

5.6  Spring BootDocker整閤... 156

5.6.1搭建Spring Boot應用程序框架... 156

5.6.2Spring Boot應用添加Dockerfile. 159

5.6.3使用Maven構建Docker鏡像... 160

5.6.4啓動Spring BootDocker容器... 162

5.6.5 調整Docker容器內存限製... 162

5.7本章小結... 163

6章 微服務部署.. 164

6.1Jenkins是什麼... 165

6.1.1Jenkins簡介... 165

6.1.2自動化發布平颱... 167

6.1.3安裝Jenkins. 168

6.2搭建GitLab版本控製係統... 172

6.2.1GitLab簡介... 172

6.2.2安裝GitLab. 173

6.2.3將代碼推送至GitLab... 177

6.3搭建Jenkins持續集成係統... 179

6.3.1創建構建任務... 179

6.3.2手工執行構建... 184

6.3.3自動執行構建... 185

6.4使用Jenkins實現自動化發布... 186

6.4.1自動發布jar... 187

6.4.2自動發布Docker容器... 189

6.5本章小結

 

 

您適閤看這本書嗎?

如果您還沒聽說過微服務,或者您聽說瞭但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或者您正在嘗試微服務的實踐,那麼這本書就非常適閤您。不管您是一名開發人員還是一名運維人員,如果您嚮往成為一名的微服務架構師,那麼這本書更加值得您反復閱讀和實踐。

本書是如何組織的?

1章:微服務架構設計概述。

從為什麼需要微服務架構開始講起,接著描述微服務架構是什麼,以及微服務架構有哪些特點,後以如何搭建微服務架構來結束本章。本章是全書的概述,從一個宏觀的視角來講解微服務,為後續章節搭建瞭一個骨架。

2章:微服務開發框架。

本章我們將使用流行的Spring Boot來搭建微服務開發框架,對Spring Boot是什麼,以及如何使用Spring Boot都做瞭描述,此外還對Spring Boot的重要産品級特性做瞭相關介紹。通過學習本章,大傢可掌握Spring Boot的基本使用方法,並具備開發微服務接口的技能。

3章:微服務網關。

本章我們將學習Node.js技術,描述Node.js是什麼,以及如何使用Node.js,此外還對Node.js的重要高級特性做瞭補充。後我們將使用Node.js搭建一個微服務網關基礎框架,後續章節會對此框架進行擴展。

4章:微服務注冊與發現。

本章我們將學習ZooKeeper框架,從認識ZooKeeper開始,到如何使用ZooKeeper。後我們將使用ZooKeeper實現一個簡單的服務注冊組件,並結閤第3章中介紹的微服務網關框架,使用Node.js實現一個服務發現組件。

5章:微服務封裝。

本章我們將學習Docker技術,從瞭解Docker是什麼開始,到如何使用Docker,並通過手工和Dockerfile的方式構建Docker鏡像,此外還會介紹Docker Registry的使用方法,後將以Spring BootDocker做一個整閤來結束本章。通過學習本章,大傢可熟練使用Docker,為後續自動化運維提供基礎。

6章:微服務部署。

本章是上冊的後一章,我們將使用Gitlab管理項目源碼,使用Jenkins搭建持續集成係統,後基於Jenkins + Gitlab + Docker搭建一款微服務的自動化部署平颱。通過學習本章,大傢可將開發與部署更加高效地銜接起來。

我要緻謝的人

我要把這本送給我的女兒,雖然她根本就看不懂,因為她隻有三歲。記得在她剛齣生那年,我開始寫技術博客;在她一歲那年,我開始做開源項目;在她兩歲那年,我開始寫自己的本書;在她三歲之時,這本書齣版瞭。為瞭自己的事業,我藉用瞭陪伴她成長的時間,這個時間是我這輩子都無法償還給她的,希望她長大後能看到我送給她的這本書,或許她會理解我現在所做的一切。

我想感謝的人還是我的妻子,她為瞭料理傢務和照顧女兒,選擇放棄自己的事業,全力支持我的事業,這種“放棄自己,成全他人”的精神,我是無法做到的。我有這樣的好妻子,讓我感到無比驕傲,同時我也需要給自己更高的目標,迴報她對我的付齣。

十年前我離開自己的傢鄉,獨自來到上海打拼,這些年很少陪伴在自己父母的身邊,因為工作太忙而遺忘瞭對父母的問候,我很愧疚自己所做的一切。感謝我的父母對我的無私付齣,以及對我事業的認可與鼓勵,希望他們看到這本書後能為我感到高興。

感謝與我一起創業的夥伴們,大傢能在一起共事是一種緣分,他們在工作上給我提供瞭許多幫助,和他們一起工作是我開心的事情,我也能感受到自己在成長。他們還為本書提供瞭專業的建議,以及為本書提供瞭大量寶貴的實踐經驗。

感謝電子工業齣版社博文視點的陳曉猛編輯,在寫作過程中曉猛多次鼓勵我,他曾說“寫書就是登山”,每當我寫不動瞭,想放棄瞭,他就會鼓勵我“快到山頂瞭”,他無形中成為瞭我的“鼓勵師”,讓我順利地寫完瞭這本書。

感謝為這本書做評審的專傢們,他們的專業態度讓我非常感動。為瞭給讀者提供更多的價值,他們給我提供瞭大量的建議,這些建議對我的幫助非常大,讓我在後續寫作道路上更有經驗瞭。

感謝一直支持我的讀者們,沒有你們一路的陪伴,我會失去寫作的動力和方嚮。

後我想說的是:我並不是微服務架構專傢,我隻是一名微服務架構的實踐者,隻想把自己實踐的經驗分享給大傢。由於本人學識有限,難免會有不足之處,還請讀者不吝賜教。

 

黃勇

2016727日於上海

 

 

序一

微服務,應用開發的新起點

 

 

研究現在的軟件體係,不難發現:現在的軟件專傢們仍需要與大量的需求、設計、代碼的細節打交道。齣於項目實施時間、投入資源等方麵的限製,軟件往往以實現若乾具體的用戶功能需求為目標。專傢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追求軟件的美學目標。日復一日,隨著用戶功能需求的變化,軟件項目成為大量代碼的隨機而無序的堆積,奇醜無比。許多功能成一旦完成項目,就恐避之不及,不願再去碰自己幾個月來夜以繼日的勞動成果。

黃勇的《架構探險:輕量級微服務架構》一書,融閤瞭軟件設計的新理念,係統性介紹瞭微服務的設計、開發、運維等各方麵,書中不僅僅是技術的描述和講解。看到黃勇在技術方麵這麼多年的不斷積纍和提煉,我很欣慰。

微服務的興起和移動應用的快速發展相對應。移動應用的基本框架是事件和響應,用戶在碎片化的時間和地點,按自己的節奏完成綜閤起來是一個復雜的事情。這不同於傳統軟件,往往是流程和復雜業務驅動的過程和算法。移動計算所需要的跨界溝通和協作,在傳統應用架構中則很難實現,而這恰恰是微服務的優勢所在。微服務從技術的視角,使用各種協議和框架,便於不同開發者軟件碎片之間的協同工作。但是各種軟件交互協議並不稀缺,總是不斷地齣現各種協議的標準。微服務的成功使用,需要注意微服務在軟件重用方麵的能力,正是這種能力,使得微服務的使用更加具有普遍的意義。不同於傳統的構件或服務,微服務的調用參數接口具有更大的融閤性和靈活性。微服務的調用,不需要拘泥於嚴格的數據類型,而是遵循更高層次的語法結構。特彆是應用軟件走嚮人工智能的時代,微服務將更深的演化帶來更智能的微服務對接。微服務對於傳統的過程式軟件,是一個破壞性的改變。這一特徵既給瞭微服務無限的想象空間,也給實施帶來瞭很多挑戰。並不是每個應用,特彆是成熟領域的軟件應用都適閤微服務的改造。但是對於移動應用領域和跨應用跨企業的對接,是一個很必要的選擇。

我早年寫瞭一些關於SOA和“麵嚮構件”方麵的東西,有人問我:“SOA和微服務有何差異?”我認為:SOA 的核心還是企業級應用。大的差異是微服務對於調用參數的宏定義語義的適應性使得微服務的復用性大大提升。比較有意思的是新的微服務調用參數體係和普元EOS非常類同15年前我們就是這樣設計的。微服務是SOA後的一個突破性的東西不是簡單的落地,SOA 本身也有落地,比如普元的EOS就是SOA落地後的産品。SOA到微服務一方麵是網絡協議的提升更加適應跨應用跨企業的服務調用。還有人問我:“構件和微服務到底有什麼區彆?”我認為:構件是裝配、開發的視角,一颱機器由一個個構件裝配而成;服務是運行、傳動的視角,能量從活塞到輪胎傳播。微服務用代碼來開發但微服務可以當成一個構件裝配到應用。兩邊視角不同但是微服務給瞭軟件模塊更多生命力。構件是靜態的服務是動態的。

這本書對於微服務架構的介紹非常完整,如果你和你們的企業正在開發移動應用,或者對已有的應用正在規劃架構性的重構,這本書很值得一讀。

 

 
齣版時間:2016-01韆 字 數:415
版    次:01-01頁    數:312
開    本:16開
裝    幀:
I S B N :9787121279195 
換    版:

65.00

 

 

本書作者具有豐富的分布式服務框架、平颱中間件的架構設計和實踐經驗,主導設計的華為分布式服務框架已經在全球數十個國傢成功商用。書中依托工作實踐,從分布式服務框架的架構設計原理到實踐經驗總結,涵蓋瞭服務化架構演進、訂閱發布、路由策略、集群容錯和服務治理等多個專題,全方位剖析服務框架的設計原則和原理,結閤大量實踐案例與讀者分享作者對分布式服務框架設計和運維的體會。同時,對基於Docker部署微服務以及基於微服務架構開發、部署和運維業務係統進行瞭詳細介紹。

目 錄

第1 章 應用架構演進  1

1.1 傳統垂直應用架構 2

1.1.1 垂直應用架構介紹  2

1.1.2 垂直應用架構麵臨的挑戰  4

1.2 RPC 架構  6

1.2.1 RPC 框架原理 6

1.2.2 簡單的RPC 框架實現 .. 8

1.2.3 業界主流RPC 框架 . 14

1.2.4 RPC 框架麵臨的挑戰 17

1.3 SOA 服務化架構 18

1.3.1 麵嚮服務設計的原則18

1.3.2 服務治理 19

1.4 微服務架構  21

1.4.1 什麼是微服務 21

1.4.2 微服務架構對比SOA 22

1.5 總結. 23

第2 章 分布式服務框架入門  25

2.1 分布式服務框架誕生背景 26

2.1.1 應用從集中式走嚮分布式 26?

2.1.2 亟需服務治理  28

2.2 業界分布式服務框架介紹29

2.2.1 阿裏Dubbo 30

2.2.2 淘寶HSF  33

2.2.3 Coral Service 35

2.3 分布式服務框架設計  36

2.3.1 架構原理 36

2.3.2 功能特性 . 37

2.3.3 性能特性  39

2.3.4 可靠性 39

2.3.5 服務治理 40

2.4 總結 41

第3 章 通信框架  42

3.1 關鍵技術點分析 43

3.1.1 長連接還是短連接 . 43

3.1.2 BIO 還是NIO . 43

3.1.3 自研還是選擇開源NIO 框架 46

3.2 功能設計  47

3.2.1 服務端設計 48

3.2.2 客戶端設計 50

3.3 可靠性設計  53

3.3.1 鏈路有效性檢測54

3.3.2 斷連重連機製  56

3.3.3 消息緩存重發 57

3.3.4 資源優雅釋放 58

3.4 性能設計 59

3.4.1 性能差的三宗罪  59

3.4.2 通信性能三原則 60

3.4.3 高性能之道  61

3.5 佳實踐  61

3.6 總結 64

第4 章 序列化與反序列化 65

4.1 幾個關鍵概念澄清 66

4.1.1 序列化與通信框架的關係66

4.1.2 序列化與通信協議的關係66

4.1.3 是否需要支持多種序列化方式  67

4.2 功能設計


《現代微服務體係構建:從原理到實踐的全景解析》 在當今快速迭代的軟件開發浪潮中,單體應用架構的瓶頸日益凸顯,而微服務架構以其靈活性、可伸縮性和獨立部署的特性,成為瞭構建現代、高效、健壯係統的基石。本書並非一本具體技術棧的書籍,而是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宏觀且深入的微服務體係認知框架,涵蓋從微服務産生的背景、核心理念、關鍵技術原則,到實際落地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及應對策略。我們將剝離具體的框架名稱,聚焦於微服務架構的本質,引導讀者理解“為什麼”和“怎麼做”,從而在麵對不同技術選型時,能做齣更明智、更具前瞻性的決策。 第一章:架構演進的必然:為何走嚮微服務? 本章將帶領讀者迴顧軟件架構的演進曆程。我們將從早期的巨石應用(Monolithic Application)講起,分析其在小型項目中的優勢,以及在規模擴大後逐漸暴露齣的各種問題,例如: 低效率的開發與部署: 整個應用作為一個整體,任何微小的改動都需要重新構建和部署整個係統,導緻開發效率低下,發布周期被拉長,風險也隨之增加。 技術棧的僵化: 難以引入新的技術或升級現有技術,因為整個應用的技術棧是耦閤在一起的,一次技術更新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 擴展性的限製: 無法針對特定功能的性能瓶頸進行獨立擴展,通常隻能整個應用進行橫嚮擴展,造成資源浪費。 團隊協作的瓶頸: 隨著團隊規模的增長,代碼庫的復雜性增加,不同團隊之間的溝通和協作成本也急劇上升,容易齣現代碼衝突和集成問題。 可靠性的挑戰: 一個模塊的故障可能導緻整個應用的崩潰,影響整體的可用性。 在深入剖析單體應用的局限性後,我們將引入“服務化”(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的概念,探討SOA如何通過將應用拆分成獨立的服務來提高靈活性,並分析SOA與微服務架構在理念上的繼承與發展。我們將重點闡釋微服務架構的核心思想:單一職責、鬆耦閤、高內聚、獨立部署、技術異構性、圍繞業務能力拆分。通過對這些原則的深入理解,讀者將能清晰地認識到,微服務架構並非一種“靈丹妙藥”,而是在特定場景下,解決復雜係統構建和維護難題的一種有效手段。 第二章:微服務設計原則與核心要素 本章將深入探討微服務架構的設計原則和構成要素,為讀者構建一個完整的微服務知識體係。 圍繞業務能力拆分(Decomposition by Business Capability): 這是微服務設計的核心指導思想。我們將詳細闡述如何識彆和定義清晰的業務邊界,將復雜的業務流程拆分成一係列獨立、自治的服務。這需要深入理解業務 domain,而非僅僅從技術層麵進行拆分。我們將提供分析業務域、識彆聚閤根、定義服務邊界的方法論。 高內聚與低耦閤(High Cohesion and Low Coupling): 深入講解如何設計職責明確、內部緊密相關的服務(高內聚),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減少服務之間的依賴(低耦閤)。我們將討論如何通過接口定義、消息隊列、事件驅動等方式來實現低耦閤。 自治性與獨立部署(Autonomy and Independent Deployability): 強調每個微服務都應該是一個獨立的部署單元,擁有自己的數據存儲,並且能夠獨立於其他服務進行開發、測試、部署和擴展。我們將探討如何實現服務自治,包括數據管理、配置管理、服務發現等。 技術異構性(Technology Heterogeneity): 微服務架構允許不同的服務采用最適閤其業務需求的技術棧,例如不同的編程語言、數據庫、消息隊列等。本章將分析這種異構性帶來的優勢(如選擇最優技術、吸引多樣化人纔)和挑戰(如運維復雜性、團隊技能要求)。 容錯性與韌性(Fault Tolerance and Resilience): 分布式係統 inherently 存在不可靠性,因此設計容錯性強的微服務至關重要。我們將探討斷路器(Circuit Breaker)、限流(Rate Limiting)、重試(Retry)、超時(Timeout)、艙壁隔離(Bulkhead Pattern)等容錯機製,以及如何構建具備“故障隔離”和“自愈能力”的係統。 API網關(API Gateway): 作為微服務係統的統一入口,API網關在路由請求、身份驗證、限流、監控等方麵扮演著關鍵角色。本章將討論API網關的設計模式、功能職責以及與客戶端的交互方式。 服務注冊與發現(Service Registry and Discovery): 在動態變化的微服務環境中,服務實例的地址需要能夠被動態查詢。我們將深入講解服務注冊中心的作用,以及客戶端如何通過服務發現機製找到可用的服務實例。 分布式配置中心(Distributed Configuration Center): 集中管理和動態更新服務的配置信息,避免瞭修改代碼進行部署。本章將闡述分布式配置中心的設計理念和實現方式。 分布式事務(Distributed Transactions): 跨多個服務的數據一緻性是微服務架構中的一個核心難題。我們將探討CAP理論在分布式事務中的體現,以及常用的解決方案,如兩階段提交(2PC)、三階段提交(3PC)、TCC(Try-Confirm-Cancel)模式、Saga模式等,並分析各自的優缺點。 第三章:微服務通信模式的權衡與選擇 在微服務架構中,服務之間的通信是關鍵。本章將深入分析幾種主流的微服務通信模式,並探討它們的適用場景和權衡。 同步通信(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RESTful API: 基於HTTP協議,輕量級、易於理解和實現。我們將重點講解RESTful API的設計原則,包括資源導嚮、無狀態、統一接口等。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如gRPC,提供高性能、強類型的服務間調用。我們將對比RESTful API與RPC的優劣,以及RPC在性能和協議選擇上的考量。 同步通信的挑戰: 強調同步通信可能帶來的服務間強耦閤、級聯失敗、性能瓶頸等問題,以及如何通過超時、重試等機製緩解。 異步通信(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消息隊列(Message Queues): 如Kafka, RabbitMQ。我們將深入講解消息隊列在解耦、削峰填榖、異步處理、事件驅動等方麵的作用。 事件驅動架構(Event-Driven Architecture): 探討如何基於事件流構建鬆耦閤、響應式的微服務係統。我們將介紹事件的發布、訂閱、處理流程,以及事件溯源(Event Sourcing)等高級概念。 異步通信的優勢與挑戰: 分析異步通信帶來的高可用性、可伸縮性,以及在消息順序性、冪等性、消息丟失等方麵的挑戰。 通信模式的選擇策略: 基於服務間的耦閤度要求、性能需求、數據一緻性要求、業務場景等因素,為讀者提供選擇閤適通信模式的指導。 第四章:微服務體係的運維與管理 微服務架構的引入,也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運維挑戰。本章將聚焦於微服務體係的自動化運維和高效管理。 持續集成與持續部署(CI/CD): 講解如何構建高效的CI/CD流水綫,實現微服務的自動化構建、測試、部署和上綫,從而縮短交付周期,提高發布頻率。 容器化技術(Containerization): Docker: 深入講解Docker的基本概念、鏡像構建、容器管理,以及它如何為微服務提供一緻的運行環境和便捷的部署方式。 容器編排(Container Orchestration): 重點介紹Kubernetes等容器編排平颱,講解它們在自動化部署、擴展、管理容器化應用方麵的強大能力,包括Pod、Service、Deployment、StatefulSet等核心概念。 服務治理(Service Governance): 服務監控(Service Monitoring): 討論如何收集、分析和展示微服務的運行指標,包括請求量、響應時間、錯誤率、資源使用率等,以及常用的監控工具。 服務追蹤(Distributed Tracing): 講解如何實現跨多個微服務的請求追蹤,以便快速定位問題和分析性能瓶頸。 日誌聚閤(Log Aggregation): 如何集中收集、存儲和檢索分散在各個微服務中的日誌,以便進行故障排查和安全審計。 彈性伸縮(Elastic Scaling): 講解如何根據負載自動調整微服務的實例數量,以應對流量高峰和低榖,確保係統的可用性和資源效率。 安全(Security): 身份認證與授權(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如何在微服務架構中實現安全的身份驗證和權限控製。 API安全: 講解API網關的安全策略,以及服務間通信的安全保障。 可觀測性(Observability): 結閤監控、追蹤和日誌,強調構建一個具備良好可觀測性的微服務係統,能夠幫助運維團隊快速理解係統行為、診斷故障並優化性能。 第五章:邁嚮更高級的微服務實踐 本章將展望微服務架構的未來發展方嚮,並探討一些更高級的實踐,幫助讀者在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持續優化和演進其微服務體係。 Serverless 計算(Serverless Computing): 探討Serverless在微服務架構中的應用,以及其在降低運維成本、提高開發效率方麵的優勢。 Service Mesh(服務網格): 深入分析Service Mesh(如Istio, Linkerd)如何將服務通信、安全、監控等治理能力從應用代碼中剝離齣來,以Sidecar模式統一管理,從而簡化微服務治理。 領域驅動設計(Domain-Driven Design, DDD)與微服務: 探討DDD如何與微服務架構相結閤,幫助團隊更好地劃分業務邊界,設計齣更內聚、更易於理解和維護的微服務。 數據一緻性策略的深化: 針對復雜業務場景,更深入地探討不同數據一緻性策略(如最終一緻性、強一緻性)的選擇和實現。 微服務拆分與重構的策略: 麵對演進中的微服務係統,如何進行有效的服務拆分和重構,避免“微服務混亂”。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全麵的認知框架,幫助讀者在實際的微服務架構設計、開發和運維過程中,能夠獨立思考,做齣明智的技術決策,構建齣真正穩定、高效、可伸縮的現代軟件係統。通過理解微服務架構的本質和原則,讀者將能夠更好地駕馭不斷變化的技術浪潮,應對日益復雜的業務需求。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真是太吸引人瞭,特彆是“全4冊”和“微服務架構實戰”這幾個字,立刻就勾起瞭我對最新技術趨勢的好奇心。我一直對構建復雜、可擴展的係統很感興趣,而微服務架構無疑是當前業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看到這本書涵蓋瞭Spring Cloud和Docker,這兩大主流技術,我感覺這套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想深入瞭解如何將Spring Cloud框架應用於實際項目中,尤其是在構建高可用、高並發的分布式係統方麵。同時,Docker的容器化技術對於微服務部署和管理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理論講解,以及大量貼近實戰的案例,最好能從零開始,逐步引導讀者掌握從設計、開發到部署、運維的全流程。讀完這本書,我希望能夠自己獨立設計並實現一個基於Spring Cloud和Docker的微服務係統,能夠解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挑戰,提升自己的技術實力和職業競爭力。

評分

坦白說,看到“全4冊”這個信息,我有點猶豫,但也充滿瞭期待。這通常意味著內容會非常詳盡和深入,能夠覆蓋到微服務架構的方方麵麵。我的主要學習途徑是閱讀技術書籍,通過書籍來係統地學習一個新領域,是我一直以來推崇的方式。我希望這套書能夠提供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從基礎概念到高級實踐,循序漸進,讓讀者能夠紮實地掌握微服務架構的精髓。我對書中關於“實戰”部分的期望值非常高,希望能夠看到一些真實的業務場景,以及作者是如何運用Spring Cloud和Docker來解決這些場景下的技術難題的。最好能有代碼示例,甚至是一些開源項目的鏈接,讓我能夠動手實踐,加深理解。我對分布式係統的各個組件和相互作用之間的關係很感興趣,比如不同組件之間是如何協同工作的,以及在遇到問題時,如何快速定位和解決。

評分

這套書的副標題“輕量級微服務架構”和“分布式服務”也讓我眼前一亮。在如今技術日新月異的環境下,過度的復雜性往往會成為項目開發的阻礙。我非常看重“輕量級”這個概念,這意味著這本書可能會介紹一些更簡潔、更高效的微服務設計和實現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沉重感。很多時候,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實際應用中找到平衡點,實現成本效益的最大化,纔是真正的挑戰。我希望作者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選擇閤適的技術棧、如何優化微服務間的通信、如何進行有效的服務拆分以及如何保證數據一緻性等方麵的經驗。特彆是“分布式服務”這個詞,暗示瞭本書會深入探討如何處理分布式係統中的各種復雜問題,比如服務發現、負載均衡、熔斷降級、分布式事務等等。我渴望從中學習到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論,能夠讓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分布式係統的挑戰。

評分

我被這本書的標題所吸引,尤其是“Spring Cloud與Docker微服務架構實戰”這部分,這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我目前在工作中接觸到瞭一些微服務相關的概念,但缺乏係統性的學習和實踐經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的學習路徑,從Spring Cloud的核心組件,比如Eureka、Config Server、Zuul/Gateway、Hystrix等,到Docker的容器化部署和管理,能夠讓我從理論到實踐都得到全麵的提升。我特彆想瞭解在實際項目中,如何將這些技術有機地結閤起來,構建穩定、可靠、可擴展的微服務係統。書中關於“實戰”的內容,如果能包含一些常見的業務場景,比如電商平颱的商品管理、訂單處理、用戶中心等,並詳細講解如何使用Spring Cloud和Docker來實現,那就太棒瞭。我還希望瞭解如何在部署過程中進行持續集成和持續部署(CI/CD),以及如何進行性能監控和故障排查。

評分

這套書的整體定位——“輕量級微服務架構”和“分布式服務”——讓我覺得非常有價值。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常需要在快速迭代和係統穩定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傾嚮於選擇那些能夠幫助我構建齣既靈活又健壯的係統的技術和方法。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微服務治理的實用技巧,例如如何進行灰度發布、如何實現服務降級、如何處理服務間的依賴關係等。對於“分布式服務”部分,我更關心的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監控分布在不同節點上的服務,以及如何處理分布式事務和數據一緻性等難題。我一直相信,理論的學習必須與實踐相結閤,所以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有足夠多的代碼示例和具體的實現細節,讓我能夠對照學習,並且在自己的項目中進行參考和藉鑒。這本書如果能幫助我構建齣清晰、易於維護、並且性能優越的微服務架構,那將是我莫大的收獲。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