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一线的花艺设计师,书中偏重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从花材的选择到插花的步骤都考虑到读者的实际情况;因此,不需要特殊的花材工具和专门的花艺技巧,只需要一点点巧妙的心思,就能变换着新的花样,扮靓家居每一天!让懂得生活的你轻松简单玩转花花世界。
在《我的插花日记》之后,《我的插花故事》是秦老师华丽转身,携爱子梧桐,脑洞大开、创意十足之作。书中除了一贯精美的花艺教学之外,更多的是透过花艺本身,体现秦老师和梧桐生活的点滴。《我的插花故事》比起《我的插花日记》多了一点人情味,一点故事的节奏感。希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在增进插花技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秦老师最近的甜酸苦辣和人生变化。
希望大家能到美美的花艺中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本书以人生历程为轴线,以婚姻作为本书转折点,单身花艺设计以营造氛围、体现个性为主,婚后花艺设计以庆祝结婚周年纪念为主题进行不同的创作。这类花艺构想在市面上并不多见,贯穿人生的历程,能吸引更多读者的青睐。在《我的插花日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着重讲解不同花器的应用方式,介绍更多花艺技巧,满足读者更深的阅读需要。
单身花艺以不同的情感分类,整体内容注重感觉的表达,有点唯美,有点感性,有点特立独行。每一款作品都鲜明而独立,就正如单身的时候,未来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年轻而富有活力,拼搏而勇敢尝试。其中,有部分作品更是颠覆了花艺一贯优雅清丽的印象,融入了哥特式、暗黑等不常见的风格元素,令人吃惊,也让人耳目一新。
婚后的花艺主要以不同的婚龄作为纪念日的主题进行创作,整体内容注重实用。就算是把作品用在其他节庆,例如寿宴、婚宴上也十分适合。作品也很注重可操作性,本节作品融入了一些小技巧,能让普通的花材富于变化。在融会贯通之后,可以自己再进行开发创作属于自己特色的花艺。
孩子部分的章节将部分常用的技巧抽了出来,做一个小巧的花艺作品,突显该技巧呈现的视觉效果。里面更有秦老师和梧桐的亲子照,听秦老师和梧桐讲他们和花花之间的故事。最后是秦老师从业以来的优秀作品展示。
秦莎,《我的插花日记》作者,原为服装公司平面设计师,因对花艺有浓厚兴趣,为花草毅然辞去原来的工作,报读了香港插花艺术学院,学习花艺,努力成为一名专业的花艺师,并创立了简花艺。她的花艺在注重时尚优雅搭配的同时,又带有自然随意之感,是区别于其他花艺的一种独特的存在。
前言┄┄┄┄┄┄┄┄┄┄┄┄┄┄┄┄┄┄┄┄┄┄┄┄006
花材┄┄┄┄┄┄┄┄┄┄┄┄┄┄┄┄┄┄┄┄┄┄┄┄008
器皿┄┄┄┄┄┄┄┄┄┄┄┄┄┄┄┄┄┄┄┄┄┄┄┄009
技巧┄┄┄┄┄┄┄┄┄┄┄┄┄┄┄┄┄┄┄┄┄┄┄┄010
工具┄┄┄┄┄┄┄┄┄┄┄┄┄┄┄┄┄┄┄┄┄┄┄┄012
独奏曲┄┄┄┄┄┄┄┄┄┄┄┄┄┄┄┄┄┄┄┄┄┄┄014
酒鬼┄┄┄┄┄┄┄┄┄鸡尾酒杯花┄┄┄┄┄┄┄┄┄┄016
高冷┄┄┄┄┄┄┄┄┄冰感花瓶┄┄┄┄┄┄┄┄┄┄┄020
多肉风┄┄┄┄┄┄┄┄多肉矮瓶花┄┄┄┄┄┄┄┄┄┄024
轻奢华┄┄┄┄┄┄┄┄欧式玻璃瓶花┄┄┄┄┄┄┄┄┄028
腹黑┄┄┄┄┄┄┄┄┄哥特风格花艺┄┄┄┄┄┄┄┄┄032
洗涤┄┄┄┄┄┄┄┄┄玻璃盆花┄┄┄┄┄┄┄┄┄┄┄036
绿茶┄┄┄┄┄┄┄┄┄叶材花泥┄┄┄┄┄┄┄┄┄┄┄040
烛光晚餐┄┄┄┄┄┄┄┄烛台花┄┄┄┄┄┄┄┄┄┄┄044
小太阳┄┄┄┄┄┄┄┄┄向日葵瓶花┄┄┄┄┄┄┄┄┄048
环保┄┄┄┄┄┄┄┄┄花盒花┄┄┄┄┄┄┄┄┄┄┄┄052
毛绒绒┄┄┄┄┄┄┄┄┄高脚花盘┄┄┄┄┄┄┄┄┄┄056
女神范┄┄┄┄┄┄┄┄┄马蹄莲手花┄┄┄┄┄┄┄┄┄060
余香┄┄┄┄┄┄┄┄┄毛边郁金香花束┄┄┄┄┄┄┄┄064
凉拌┄┄┄┄┄┄┄┄┄塔状花┄┄┄┄┄┄┄┄┄┄┄┄068
缅怀┄┄┄┄┄┄┄┄┄纯白花艺┄┄┄┄┄┄┄┄┄┄┄072
田园┄┄┄┄┄┄┄┄┄中式竹篮花┄┄┄┄┄┄┄┄┄┄076
居家┄┄┄┄┄┄┄┄纯色玻璃瓶花┄┄┄┄┄┄┄┄┄┄080
童话┄┄┄┄┄┄┄┄┄异形玻璃瓶花┄┄┄┄┄┄┄┄┄084
心路┄┄┄┄┄┄┄┄┄海洋风格瓶花┄┄┄┄┄┄┄┄┄088
顿悟┄┄┄┄┄┄┄┄┄日式风格花艺┄┄┄┄┄┄┄┄┄094
圆舞曲
一年纸婚┄┄┄┄┄┄┄┄┄包装纸花┄┄┄┄┄┄┄┄┄100
二年棉婚┄┄┄┄┄┄┄┄┄草编花篮┄┄┄┄┄┄┄┄┄104
三年皮革婚┄┄┄┄┄┄┄┄装饰花泥┄┄┄┄┄┄┄┄┄108
四年丝婚┄┄┄┄┄┄┄┄枯木造型花艺┄┄┄┄┄┄┄┄112
五年木婚┄┄┄┄┄┄┄┄┄竹筒花┄┄┄┄┄┄┄┄┄┄116
六年铁婚┄┄┄┄┄┄┄┄┄鸟笼花┄┄┄┄┄┄┄┄┄┄120
七年铜婚┄┄┄┄┄┄┄┄颓废风格花艺┄┄┄┄┄┄┄┄124
八年陶婚┄┄┄┄┄┄┄┄┄剑山插花┄┄┄┄┄┄┄┄┄128
九年柳婚┄┄┄┄┄┄┄┄┄特殊造型花┄┄┄┄┄┄┄┄132
十年锡婚┄┄┄┄┄┄┄┄多边形玻璃瓶花┄┄┄┄┄┄┄136
十五年水晶婚┄┄┄┄┄┄┄黄绿色瓶花┄┄┄┄┄┄┄┄140
二十年瓷婚┄┄┄┄┄┄┄┄马蹄莲盘花┄┄┄┄┄┄┄┄146
二十五年银婚┄┄┄┄┄┄┄┄餐桌花┄┄┄┄┄┄┄┄┄150
三十年珍珠婚┄┄┄┄┄┄┄┄画框花┄┄┄┄┄┄┄┄┄154
四十年红宝石婚┄┄┄┄┄┄┄草编花环┄┄┄┄┄┄┄┄158
五十年金婚┄┄┄┄┄┄┄┄┄矮脚盘花┄┄┄┄┄┄┄┄162
六十年钻石婚┄┄┄┄┄┄┄┄┄书花┄┄┄┄┄┄┄┄┄166
摇篮曲┄┄┄┄┄┄┄┄┄┄┄┄┄┄┄┄┄┄┄┄┄┄┄170
梧桐和你玩花艺┄┄┄┄┄┄┄┄┄┄┄┄┄┄┄┄┄┄┄172
插┄┄┄┄┄┄┄┄┄┄┄┄┄┄┄┄┄┄┄┄┄┄┄┄┄176
剪┄┄┄┄┄┄┄┄┄┄┄┄┄┄┄┄┄┄┄┄┄┄┄┄┄177
绕┄┄┄┄┄┄┄┄┄┄┄┄┄┄┄┄┄┄┄┄┄┄┄┄┄178
搭配┄┄┄┄┄┄┄┄┄┄┄┄┄┄┄┄┄┄┄┄┄┄┄┄179
配色┄┄┄┄┄┄┄┄┄┄┄┄┄┄┄┄┄┄┄┄┄┄┄┄180
变通┄┄┄┄┄┄┄┄┄┄┄┄┄┄┄┄┄┄┄┄┄┄┄┄181
花艺欣赏┄┄┄┄┄┄┄┄┄┄┄┄┄┄┄┄┄┄┄┄┄┄182
2014年对我来说,是不同凡响的一年。我的第一本书《我的插花日记》出版,得到了许多读者的认可,再版让我有了少少的成就感。努力和用心是能够被读者感受到的,当初出书时忐忑的心境总算得到了一些安慰。
这一年我经历了另一个人生改变,我怀孕了,有了自己幸福的结晶。一边体会怀孕的乐趣,一边依旧努力继续我的花艺工作,我一直觉得怀孕了也不该停止工作,适当休息,认真工作,你的努力宝宝也是可以感受到的。2015年,小梧桐出生,蜕变为妈妈的我,除了要兼顾工作,还要照顾好宝宝,对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这时编辑找我出第二本书,对我更加是一种考验。如何协调好工作和孩子,还有这本不能愧对读者的书呢?
2015年我重新起航,更加努力向前。我希望这是一本充满希望的书,它就像我的宝宝出生一样,有惊喜、有责任、有困惑、有进步,更重要的是与第一本书相比有所成长。
这本书我尝试了很多的花材,常见的不常见的,为了找到最好的搭配,时常试验很多次,觉得不满意的就重新再来。除了花材的广泛选择,在花器上,我也作了很多尝试,除了瓶插之外,一些草编的藤篮,不常用的器皿,甚至不是用于插花的器皿都去尝试,还有一些特殊的材料也会用在花艺中。花艺的世界变化万千,当大家看完第二本书的时候,也许合上书就会想:“哦!原来这样也可以插花!”对,花艺并不拘泥于那些技巧和按部就班的搭配,花艺更可以看做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的体现,当你打开脑洞时,花材只是你展现自我的素材,任由你自由发挥。
那么请大家放松心情去插花吧,用心去感受花的美好,插花的乐趣。谢谢每一位伴随我成长的读者,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们更多插花的灵感。愿在美中成长。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现代生活中的许多“美学指南”读起来总是让人觉得压力山大?很可能是因为它们总是在强调“如何达到标准”,而不是“如何享受过程”。这套书却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它更像是一部散文集,穿插着一些极为实用的窍门。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花材与心境的对应关系”的探讨。作者提到,心情烦躁时,应该选择那些枝干挺拔、线条有力的花材来“稳定”自己的气场;而当心绪低落时,则应该拥抱那些圆润、柔和的形态来汲取温暖。这种将心理治疗融入日常花艺的思路,是很多其他书籍所缺乏的深度。它让我觉得,插花不再是为了取悦别人或者社交展示,而是成为了一种非常私密、非常有效的自我调节工具。它告诉我,最好的插花,永远是当下你最想看到的模样。
评分这套书拿到手时,就被它那种让人心生宁静的封面设计深深吸引住了,那种淡雅的米色调和简约的线条,仿佛已经能闻到花草的清香。我一直对手工和与自然相关的生活方式很感兴趣,但插花对我来说总有点高不可攀的感觉,觉得那得是专业的花艺师才能玩转的艺术。然而,这本书的标题和装帧设计立刻给我一种“这非常生活化”的信号。我翻开第一页,里面的文字并没有用那种高深的术语来解释什么是美学,而是非常亲切地像一个老朋友在分享她的日常感悟。它让我明白,插花不是要追求完美对称的西式花束,而是要捕捉花材最自然、最动人的那一刻。比如,书中提到如何观察一枝花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的微妙色彩变化,这一下子点亮了我对日常观察的视角。我开始留意窗外那些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的小野花,而不是只盯着商场里那些修剪得过于完美的玫瑰。这种由内而外的启发,远比单纯教你如何“插”一盆花要重要得多,它教你如何“看”花,如何与自然建立起一种更亲密的对话。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买过几本号称是“零基础入门”的园艺书,但大部分内容都停留在工具介绍和简单的花材配比上,读起来枯燥乏味,更像是说明书。这套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更侧重于“日记”和“故事”的叙事结构,这让阅读体验变得极其放松和治愈。我特别喜欢其中讲述作者第一次尝试用家中寻常的器皿——比如一个旧茶壶或者一个略有缺口的陶碗——来搭配花材的经历。那段文字充满了真诚的笨拙感,她没有刻意去粉饰自己的失败和探索,反而让初学者如我感到极大的宽慰:原来插花允许犯错,甚至错误本身也可能带来惊喜。这种坦诚的分享,冲淡了我对“第一次做就会搞砸”的恐惧。它更像是一场与读者的慢节奏茶叙,聊的不是高深理论,而是如何把一天的琐碎心情,通过手中的花枝得到了安放和转化。读完后,我立刻就想动手尝试,不是为了插出一个完美作品,而是为了记录我那一刻的心情。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讲解技巧时,有一个非常讨巧的叙事手法,那就是将“感官体验”融入到步骤说明中。它不会简单地说“把花枝修剪到十五厘米”,而是会描述说:“当你听到剪刀触碰到花茎时发出的那种清脆的断裂声,以及随后流淌出的带着草木气息的汁液时,你就知道这个角度是对的。”这种细致入微的描述,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感,仿佛我不是在看文字,而是亲身站在操作台前,用双手去感知。尤其是关于“水”的部分,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不同水质对花材的“情绪”影响,这真是闻所未闻的新角度。这套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敏感度的人,她把插花从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变成了一种涉及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综合性体验,这对我这种追求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仪式感的人,但有时候为了追求仪式感,反而让自己陷入了焦虑。这套书在处理“仪式感”和“松弛感”之间的平衡上,拿捏得恰到好处。它没有鼓吹你必须每天都用最昂贵或最稀有的花材来妆点生活,而是鼓励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去发现“美的不期而遇”。例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利用秋天捡拾的落叶、枯枝和几朵不知名的小花,做出充满季节感的桌面布置。这种“就地取材”的智慧,让我意识到,美感源于对现有环境的尊重和接纳,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外部添置。它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生活不是等待一个盛大的节日来点亮,而是要将日常的每一刻都温柔地对待。这种哲学层面的渗透,使得书的内容超越了单纯的技艺指导,变成了一种生活态度的指南。
评分自己动手啦 开心~~~喜欢鲜花~~~
评分很棒很棒很棒很棒。。。。
评分没想象中好,简简单单,没有太大特色,缺少亮眼点
评分在京东买没错的,好好很好,此书内容为一般
评分其实并不会插花,主要是买来培养一下自己的审美的
评分初学者还是实用的
评分书不错哦
评分最近迷恋花艺了,买来看看
评分6666666666666666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