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人,我被这本书的美深深吸引了:对干花作品的爱不释手,对干花制作的跃跃欲试,对大自然的珍视和热爱……作者清新的文字,娓娓道来的讲述让我如沐春风,想立马把这本书介绍给热爱干花,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士。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没有干瘪地讲述干花的创作或者干花的设计,也没有只是悠悠道来自己的身心体会,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讲述干花,欣赏干花。另外,作者在制作干花的过程中拒绝化学染色,推崇干花的自然、永恒之美。同时,“门外汉”在了解干花之后都会发现,制作干花其实很容易,并会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干花。
《干燥花创意设计》不仅是一本如何将干花设计的更有美感、更有创意,还很自然的书。作者用细腻的文字娓娓道来,分享容易被人视而不见的自然美,传达对大自然珍惜的态度与心意。
全书从叶、花、果、苔、枝、蕨几个方面重点展示了干花的自然之美。全书突出了作者独具匠心的创意,让人看后眼前为之一亮,怦然心动,马上就想照着尝试。书中除了展示多款富有创意的干花造型,还有“基础技法”让读者可以轻松学到干花制作的诀窍,原来干花制作可以如此简单又有趣。
曾品蓁(Kriten)
恋森林,热爱大自然,作品以流露森林气息的大地系自然风格著称,在花材运用与配色上有独到的创意与美感。目前专门教授干花艺术,并分享花草生活的美好,作者深受世界各地学生欢迎,不仅大陆、香港学社特地去台湾向作者学创意干花制作,美国、新加坡等其他国家的学生也不远千里到中国台湾向作者学习。
Chapter 1 叶
如果可以,也想一起随风起舞
属于一个人的静谧花草漫时光
单纯的,就想谱一曲尤加利之歌
净冬
喜欢,这样的自然野
野·青葙
最钟爱的角度
原来,不只是绿叶
拾起的,不是凋零而是美丽
Chapter 2 花
扎一束秋天的味道
就以天堂鸟揭开序幕
书盒里的春天
紫恋小菊
凝·视
捧一把小清新
Chapter 3 果
装点自己专属的秋色
喜欢,因为这是你原来的样子
回到相遇时的,最初
那些,生于野林里的珍宝
我的果荚练习曲
帝王演奏曲
Chapter 4 苔·枝·蕨
线条之姿
春天的律动
海洋的模样
简单·美
野地拾集
围篱里的绿意
另一种新生
蕨·色
以一片叶·圈一个世界
Chapter 5 作品展示
蛋糕花饰烛台& 迷你小花束
春天鸟巢花饰
清新小捧花
野藤蔓蔓干燥花挂饰
森之精灵干燥花球
尤加利壁挂垂型花饰
自然野绿干花环
Chapter 6 基础技法
花材干燥法
花材保存Q&A;
工具& 资材
基础技法
后记
帝王演奏曲
大实孔雀豆( 海红豆) 被人熟知的,
是似心形的红色种子,
而我钟情的是它的长荚。
孔雀豆成熟后,
黑褐色的外荚会扭卷开裂,
种子飞跃而出,
露出里面的金黄色泽,
呈现一种特殊的贵气。
以树枝拼成一个大枝底架,
让帝王花与佛塔花,
这散发着王者风范的大型花卉们,
有合宜的处身之地。
要陪衬这些个性花的气势,
则非孔雀豆莫属了,
而百合、玉兰与莲蓬……
虽然在体形上不够抢眼,
但大伙儿各司其职,
和谐地,
共谱这首帝王演奏曲。
花材 帝王花·佛塔花·大实孔雀豆·橡皮栎叶·白芒·玉兰·百合果实·莲蓬·青刚栎枝·树枝
原来,不只是绿叶
原先是一场意外,
花落后的残叶,
悄悄落在烤箱边,
低温把叶烘得干透,
转成低调的橄榄色系,
让茉莉叶变得沉静优雅。
小穗披着纤毛的鲫鱼草,
花开时犹如雪花迷蒙。
而结穗满满的画眉草,
则如夜空里的繁星点点。
这荒野常见的禾本植物,
留心观察也有动人之处。
将这些人们眼中不起眼的角色,
成束地聚拢在一起,
没有谁最为抢眼,
但平凡中也都有其独特的美。
你会发现,
原来, 它们并不只是绿叶而已。
花材 茉莉叶·狗尾草·满天星·扁穗雀麦·青葙·鲫鱼草·画眉草·藤石松
自 序
这几年,我专注在干燥花的创作上,使用的素材除了从花市购得外,公园、野地、林间……就连亲友菜园与自家花园
都是我的取材之地。我不单单独爱花朵与果实,各种叶、枝、茎,甚至地根,且无论是新鲜还是干枯、凋零,都是我创作的重要素材。
近两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染色花、组合花与不凋花材进口,种类甚多、精彩纷呈,不少干燥花即便是人工染色的,看起来也极为自然,相当抢眼讨喜,每回逛花市都让我心花怒放。这些各式各样的进口素材,使花艺作品在风格、色系与质感的呈现上更加多元化,让花艺创作者大呼过瘾。不过,到目前为止,我却很少把这类素材运用在作品里,并非刻意强调自然,或想要特立独行,只是一直在寻找植物本身更多的可能性。天然干燥或不加染色处理的花材,第一眼看上去的吸引力虽然弱了许多,但很耐看,让人每欣赏一回就更喜欢一次。所以我尽可能试着减少人工斧凿的痕迹,还原植物本质并努力挖掘其自身的美,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功课与挑战吧!
这个挑战使我在选材上有所限制,创作难度增加了许多,但也因此发现大自然果真有无限的可能。植物本身多样性的特点,就算重复运用相同的花材、叶材,也一样可以玩出不同的创意。
本书回到了本质,分成叶、花、果、枝、苔与蕨等篇章,试图带领读者细细欣赏这些大自然的造物,从中发掘它们独特的美,从这些美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美丽新世界。
这本书的诞生是所有的参与者投入了比以往更多的精力努力完成的,希望大家在翻阅这本书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用心—想传递植物自然之美的用意,与作品可呈现的多元性。
Kristen
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它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工艺书籍的认知。它没有按照花材的种类来划分章节,比如“玫瑰专区”、“薰衣草专区”之类的。相反,它的逻辑是围绕“空间”和“功能”来组织的。第一部分探讨“微观世界”——那些用于胸针、书签、小相框的精致物件,重点在于细节的打磨和微小尺度的平衡感。紧接着,它猛然过渡到“宏大叙事”——如何为整面墙壁设计一个以干燥花为核心的艺术装置,这里的重点完全转向了体积感和结构支撑。这种跳跃式的结构,强迫读者必须在不同的尺度间快速切换思考模式,极大地锻炼了我们对设计语言的适应性和转换能力。它似乎在暗示,优秀的设计师,必须能自如地在毫厘之间与米级空间中游走自如。
评分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操作手册,那种一步一步教你怎么用胶水、怎么固定形状的实用工具书。结果我大错特错了,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情绪”和“氛围”的构建指南。它没有给出那种标准化的配方,比如“这个花材必须配那个颜色”,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为什么在某个特定场合要选择这种干燥的质感而非饱和的色彩。书中对光影的运用描述得尤为精彩,它教会我们如何利用自然光,甚至人工补光来重塑干燥花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的不同“性格”。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讲“静谧”主题的创作,它分析了如何通过降低明度和增加深色背景的比例,让观者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沉淀感。这种从宏观的意境出发,再落脚到具体花材选择的叙事方式,非常高级,它不是教你做东西,而是引导你如何去“感受”和“表达”。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其对“材质对比”的深入剖析,这一点在其他同类书籍中是鲜有提及的深度。它不仅仅停留在色彩的搭配,而是深入到了不同干燥工艺对花材“触感”的影响上。例如,它细致对比了“自然风干”的蓬松感与“硅胶干燥”后的晶莹剔透感,并探讨了这两种质感在视觉上如何与其他材料,比如粗粝的麻布、光滑的金属或冰冷的玻璃进行碰撞和融合。书中配有大量的高清微距摄影图片,你甚至能清晰地看到花瓣边缘因干燥而产生的微小卷曲和纤维结构。这种对物理特性的关注,让创作不再仅仅是艺术层面的堆砌,而是上升到了材料科学与美学的结合。我本来以为干燥花就是“保存”花朵,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它更像是一种对时间留存的“重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棒了!硬壳封面,带着一种低调的复古感,摸上去还能感受到微微的纹理,像是那种老式的手工纸张。内页的纸张质量也出乎意料地好,厚实,颜色偏暖白,那种颜色让照片看起来特别柔和有质感,完全不像有些设计书那样为了省成本用那种反光的白纸。我最欣赏的是它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留白运用。每一页的文字和图片之间的呼吸感非常强,不会让人觉得拥挤或者信息过载。特别是那些作品展示页,它们不是简单地把照片堆砌起来,而是精心挑选了不同的边框和背景色来衬托花材本身的色彩,有几页甚至采用了不对称的构图,但看起来却异常和谐,体现出一种精心打磨过的艺术性。我翻阅的时候,甚至能想象到设计师在设计这本书本身时,是如何对待每一个细节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学。它散发出的那种对“美学”的尊重,远超了一本普通的手工指南所能给予的。
评分这本册子(我更愿意称之为“册子”而非“书”)在字体选择和层级划分上,展现出一种近乎强迫症的完美主义。我注意到,书中的标题字体采用了衬线体,粗细适中,传递出一种典雅的历史感,而正文部分则切换成了非常清晰易读的无衬线体,确保阅读体验的流畅性。最有趣的是,在引用设计师语录或者一些灵感片段时,作者会巧妙地使用一种手写体的模拟字体,这使得冰冷的设计理论瞬间被注入了人性化的温度。不同于那种充斥着大量技术术语的专业书籍,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克制且富有诗意,但绝不晦涩。比如,在描述如何保存花材的寿命时,它用了一句“留住风的呼吸,而非僵硬的躯壳”,这种措辞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避免了过于枯燥的科学说明。
评分这本书特别的好 还是正品 支持一下
评分不错,送货快,内容好。
评分很好 学习一下 最近爱上插花不过每天都好忙
评分书角被不明物品压了
评分还行,这书我觉得是挺适合初学者的
评分不错 值得够买 可以买了
评分京东的书很好,特别的棒,都是正品书籍,很满意呢,不错哦!
评分介绍了很多品种,很详细,非常喜欢,简单易懂
评分文字很美,还有一些基础技能介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