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新修订版)》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学指导书,也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专著。从中不但能学习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能学习邱学华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
作者简介
邱学华,1935年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当代 教学流派——尝试教学法的创立者,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学改革家。现任常州大学尝试教育科学研究院特聘院长,华东师大、南京师大、鲁东大学兼职教授,香港优才书院教育顾问。60多年来,他对小学数学进行了*方位的创新型研究。堪称小学数学教育界当之无愧的泰斗。他写的书,既有理论高度,又易实践操作,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深受广大教师欢迎。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邱学华同志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研究已届四十周年。他从十六岁担任小学教师开始,就潜心研究数学教学方法。在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长期坚持深入教学*一线,不断在实际中进行总结和研究。他认为适应中国小学需要的教学方法,必须立足中国的实际,走自己的路,终于他创立了尝试教学法。这个方法*guo已广泛推广运用,以此也推动了他自己教育理论的发展。
——刘佛年 系 教育家
★邱学华先生的探索与创造远不止“尝试教学法”,特别是对小学教学教育改革的贡献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在当代寥若晨星。
邱学华先生称之为楷模,称之为小学数学教育家是当之无愧的。邱学华先生的历史就是一部“科研治教”史。
——戴汝潜 系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大成·*语文》丛书主编
目录
再版说明
序 一/顾汝佐
序 二/汪刘生
邱学华对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创新
第一讲 我的数学教育观
一、我的数学教学研究的历程
二、我的数学教学的基本思想
三、我的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
四、我的课堂教学的操作方法
第二讲 口算教学
一、口算表的设计与完善
二、基本口算与笔算的相关问题
三、制作小学生口算能力量表
四、2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
五、表内乘除法教学
六、口算训练方法
第三讲 笔算教学
一、笔算加减法的教学
二、笔算乘除法教学
三、学生计算错误的研究
四、笔算从高位算起的实验
第四讲 珠算教学
一、珠算教材教法的实验研究
二、珠算的教学功能
三、小学生要不要学珠算的讨论
第五讲 几何初步知识教学
一、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意义
二、几何初步知识概念的形成
三、简单几何形体求积计算教学
四、几何初步知识的练习设计
第六讲 应用题教学
一、应用题的特点
二、审题教学
三、应用题题组教学法
四、应用题基本训练
第七讲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第八讲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第九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第十讲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与批改
第十一讲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
第十二讲 小学数学教育评价
附录一 众家评论
附录二 读者反馈
前言/序言
邱学华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这块园地上孜孜不倦地耕耘了五十多个春秋,他深入农村、城市的小学教学第一线,和教师、学生一起探讨数学教学,进行教学实验。他见微知著,发现一点苗头就能看到发展趋向和实质性问题,从跟踪试验,到设计研究,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了许多新颖的教学理论。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理论,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史上十分难得的精神财富。
《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小学数学的各个方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其主要特点是“全面”“精湛”“创新”“实在”。
“全面”指从小学数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教学史的研究,到计算教学、几何教学、应用题教学以及数学课外活动的研究,均有理论的指导和具体做法的介绍。
“精湛”表现在许多论述说理透彻而深刻,堪称鞭辟入里。如尝试教学理论的建立、六段式课堂结构、五分钟基本训练等无不别具炉锤,有独特造诣。
“创新”是邱学华老师的品格,他在治学上不仅十分严谨而且有创新,在创新中也关注严谨。他从1954年创造口算表以来,在半个世纪里创造了诸如“口算量表”“标准化考试”“尝试教学法”“数学课外活动系列”等二十多个新项目,为小学数学教学增添了许多亮点。
“实在”表现在全书的各个环节上,没有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更无华而不实之处。全书言之有物,实实在在,教师学了就好用。如“四个当堂作业处理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三字十二条建议”,使人一看就明白。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学指导书,也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专著。从中不但能学习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能学习邱学华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喜爱它、珍藏它!
顾汝佐
2006年12月20日
“趣”学数学,点亮智慧之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数学的学习往往是他们探索世界、认识规律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少孩子在接触数学时,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如何让数学变得有趣,让孩子爱上数学,进而培养他们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数学公式和解题技巧,而是着眼于数学思维的启蒙与培养,致力于为小学阶段的孩子打开一扇通往数学奇妙世界的大门。本书的编写理念根植于“趣味性”与“启发性”两大核心,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生动有趣的讲解和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知数学,在探索中理解数学,在实践中运用数学。 一、 玩转数学,从“生活”到“概念” 数学并非高高在上的抽象理论,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本书将数学概念与孩子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抽象的数学变得触手可及。 数字的奥秘,藏在身边: 从家里的时钟到街边的路牌,从超市的商品价格到路上的车辆数量,数字无处不在。本书将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学习数的概念,例如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加减法等。通过“猜数字”、“找规律”等小游戏,激发孩子对数字的兴趣。想象一下,孩子们通过数数自己心爱的玩具,学习10以内的加法,或者通过测量房间的大小,理解长度单位,这将是多么生动而有趣的学习体验! 形状的魔法,尽在眼前: 圆形、方形、三角形……这些熟悉的几何图形,在孩子的眼中是玩具,是积木,是生活中的器物。本书将带领孩子们走进形状的世界,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通过“拼图形”、“画图形”、“找图形”等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巩固对图形的认识,还能初步感受空间概念和对称美。例如,用积木搭建房屋,让他们体会不同形状的组合;观察身边的圆形物体,理解圆的特性。 测量与比较,量出世界: “有多长?”“有多重?”“有多少?”这些问题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所在。本书将通过直观的测量活动,帮助孩子理解长度、重量、容积等概念。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步子丈量房间,用身边的物品作为“尺子”,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进行比较。这种亲自动手的体验,比单纯背诵测量单位来得更加深刻。 简单的统计,洞察规律: 孩子们常常在生活中进行简单的分类和计数。本书将引导他们将这种生活经验提升到简单的统计概念。例如,统计班级里喜欢不同颜色的小朋友数量,或者记录每天的天气变化。通过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数据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数据的意义和规律。 二、 启发思维,从“模仿”到“创造”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着力于启发孩子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索。 逻辑的种子,悄然播种: 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的基石。本书将通过一系列“找规律”、“猜谜题”、“排序”等游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一个数列中找出缺失的数字,或者根据一套规则判断下一个图案是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实则是在锻炼孩子分析问题、寻找线索、得出结论的能力。 空间想象,立体感知: 空间想象力对于理解几何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本书将通过折纸、积木搭建、图形旋转等活动,激发孩子的空间想象力。例如,让孩子根据平面图形猜出折叠后的立体图形,或者设计自己的立体结构。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三维世界的直观认识。 分类与组合,灵活运用: 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分类和组合。本书将引导他们将这种能力应用于数学学习中。例如,将不同颜色、形状的积木按照规则进行分类,或者将几种材料组合起来,看能拼出什么新的图形。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和分析能力。 问题解决,从“怎么做”到“为什么”: 面对一个数学问题,很多孩子会急于寻找答案,而忽略了思考过程。本书鼓励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问“为什么”,理解每一步操作背后的数学原理。通过引导性的提问和多角度的思考,帮助孩子建立起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分解问题、找到最优解的能力。 三、 情感连接,从“害怕”到“热爱” 将数学学习与积极的情感体验相结合,是帮助孩子爱上数学的关键。本书力求让数学学习成为一段快乐的旅程。 童趣盎然,故事化的数学: 枯燥的数字和公式,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呈现。本书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例如,关于“蚂蚁搬家”的加法故事,关于“分糖果”的除法故事,这些故事都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数学概念。 实践探索,动手体验的乐趣: 孩子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喜欢动手操作,体验其中的乐趣。本书设计了大量的小实验、小制作、手工活动,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数学。例如,用不同材料制作测量工具,用各种形状的纸片拼贴画,用积木搭建模型。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加深孩子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合作与分享,社交中的数学: 数学并非孤立的学习,也可以是团队合作和分享的载体。本书鼓励孩子们在小组活动中共同解决数学问题,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在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发现时,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并从他人的思维方式中获得启发。 鼓励与肯定,自信的基石: 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学习节奏和方式。本书强调对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引导孩子积极面对,从中学习,而不是因为一时的挫败而放弃。 四、 家校联动,共同守护数学兴趣 本书不仅是孩子手中的学习指南,更是家长和教师的得力助手。 给家长的建议: 本书为家长提供了许多在家中与孩子进行数学互动的实用方法,包括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引导孩子学习数学,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在家中创设数学学习的环境等。通过简单的亲子活动,家长可以轻松地参与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成为孩子最好的数学启蒙伙伴。 给教师的启示: 本书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思路和活动设计。教师可以借鉴其中的方法,将趣味性、启发性和实践性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趣”学数学,点亮智慧之路,本书希望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让孩子们发现数学的魅力,爱上数学这门神奇的学科。当孩子们不再将数学视为一道道难题,而是看作一个充满惊喜和挑战的探索乐园时,他们的学习之旅将更加宽广,他们的思维将更加敏锐,他们的未来也将因此更加光明。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在数学的世界里,播下好奇的种子,收获智慧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