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百幅精美绣像图,有对三国武将每场单挑的精彩分析点评。步战、船战、水站、箭战轮番上阵,刀枪剑戟斧鞭锤棒应接不暇,喝酒侃三国,展卷论英雄,来看一看谁才是真正的三国十大虎将吧!
从古至今,关于三国武将强弱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但始终没有相关书籍出版,实在是三国迷的遗憾。《三国武将排名》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在这本书里,作者将考察三国武将排名的历史,确定武将排名的理论,*后通过《三国演义》*书357场单挑为三国武将排一个公允的座次。
不光是《三国演义》,本书给出了《三国志》、三国评书、三国游戏中的武将排名,同时还研究了三国武将的箭法、兵器、战马、盔甲等,让您了解三国武将的方方面面。
*书图文并茂,为了提高您的阅读体验,精选了百幅清代绣像插图,让您仿佛与武将近距离接触。如果您是一个三国迷,或者您心中有一个金戈铁马的梦想,那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
赵春阳,沈阳人,出生于198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高校教师,主讲四大名著赏析。出版过《红楼梦理考》《德州扑克入门与提高》,翻译出版《德州扑克小绿皮书》等著作。
第一章.武将排名理论
武将排名的历史
武将排名的依据
武力的概念
单挑与回合的概念
影响武力的若干因素
武将排名的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十大虎将排名
十大虎将
第十名:庞德
第九名:黄忠
第八名:关羽
第七名:张飞
第六名:许褚
第五名:典韦
第四名:马超
第三名:颜良
第二名:赵云
第一名:吕布
本章小结
第三章.其他名将
魏国名将
蜀国名将
吴国名将
群雄名将
其他武将
其他人物
本章小结
第四章.武将箭法排名
十大神射手
巨人猎手
其他人物
其他远程兵器
防箭高手
本章小结
第五章.武将的兵器
兵器概述
常见兵器
著名兵器
稀有兵器
战马
盔甲
本章小结
第六章.《三国志》武将排名
《三国志》概述
《三国志》魏国武将
《三国志》蜀国武将
《三国志》吴国武将
《三国志》群雄武将
《三国志》武将排名
本章小结
第七章.三国评书武将排名
三国评书概述
话本《三国志平话》武将排名
张国良《评话三国》武将排名
本章小结
第八章.三国游戏武将排名
三国游戏概述
《三国群英传》系列游戏武将排名
《三国志》系列游戏武将排名
其他三国游戏武将排名
本章小结
第九章.结语
附录
名将传记
《三国演义》大事年表
三国地图
三国武将牌
后记
一、口头时代:一吕二赵三典韦
口头时代的三国武将排名有很多版本,如《北洋第四师军歌》中的“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又如张国良《评话三国》中的“三国之中出吕布,吕布哪有马超好,马超不及子龙巧”,但在民间流传最广的还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先讲一个笔者小时候的故事:我小时候最初看的《三国演义》是缩写版,省略了很多情节。我大伯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很有学问,也喜欢看《三国演义》。他听说我在看三国就问我三国中谁最厉害,我排不出个一二三,大伯告诉我“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吕布、赵云、关羽、马超、张飞我都认识,但怎么也记不得有典韦这个人了。我就翻来覆去地在书里找,但怎么也找不到,后来才知道那本缩写版的《三国演义》压根儿就没有典韦这个人物。
现在我给大学生讲《三国演义》的选修课,一问到《三国演义》中哪位武将最厉害,学生马上就能说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和我小时候听到的版本一样。我问学生怎么知道这个排名的,他们都说:听说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名就这样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这个排名是否合理我们先放在一边,这个排名本身就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
1.“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排名始于何时?
有一种说法认为,“一吕二赵三典韦”是“三国二十四名将歌”的省略版,完整版为:
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 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 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 打末邓艾和姜维。
从“三国二十四名将歌”中提到了“枪神张绣”来看,这个武将排名的依据不应该是小说《三国演义》,而是南方的评话三国。《三国演义》中,张绣并没有展现武艺,而在评话三国里,张绣号称北地枪王,一招“百鸟朝凤枪”威震天下,论辈分还是赵云的师兄,完全有资格排进三国武将前列。网上有人说,这个三国二十四名将歌不是老物件,是2000年以后某位网友根据江苏评话大家张国良先生的《评话三国》创作出来的。若果真如此,那“三国二十四名将歌”在时间上要远远晚于“一吕二赵三典韦”。
三国武将排名不是严格的学术研究,鲜有书籍论文涉及。笔者能找到的最早的文字资料是1986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辽宁卷·新民资料本》中:
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七黄八魏九姜维,
曹操排在第十位。
这个排名由新民文化馆的刘静整理,口述者是新民东街小学的一名小学生。
1986年肯定不是这个排名产生的时间,在董志新先生的《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后记中,讲述了一个关于“一吕二赵三典韦”的小故事:
上学了,大约是小学二三年级,早两年上学的哥哥总能从同学那里借到“三国演义小人书”。……“小人书”看得多了,就与哥哥争论哪个大将武艺高,我说:“五虎上将最厉害!”哥哥到底比我早上几年学,不知从哪里听来几句顺口溜:“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我没有“顺口溜”,说不赢他,只好甘拜下风,承认吕布是武艺最高的大英雄。
恰巧,笔者与董志新先生生活在一个城市,我写的第一本书还是董先生写的序,他算是我的老师。我就问他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他说大约是1960年左右,这应该是文字资料所能追溯的最早年代了。但是我相信,“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起源时间要比1960年早得多。
2.“一吕二赵三典韦”还是“一吕二马三典韦”?
笔者小时候听到的都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一直以为这是唯一版本。但在《插图本纵论三国演义》一书中,傅光明先生提到了“一吕二马三典韦”,当时我以为是傅先生记错了。但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说法:是毛泽东把“一吕二马三典韦”改为“一吕二赵三典韦”的。在《纪连海点评三国志》“典韦”一节中,纪连海先生有这样的一段文字:
一九五八年,毛泽东主席在天津会见正定县县委书记杨才魁时说:“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都说一吕二马三典韦,我看应该是一吕二赵三典韦才对,马超这个人不简单,文武全才,但是在《三国演义》里他是比不上赵子龙的。”
这似乎证明了毛泽东修改“一吕二马三典韦”的说法,但遗憾的是,纪先生并没有给出这段记载的出处。
有意思的是,在董志新先生的《毛泽东读三国演义》一书中,的确有毛泽东与正定县县委书记杨才魁的对话,但只有前半句:“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并没有“都说一吕二马三典韦,我看应该是一吕二赵三典韦才对”的内容。我请教董先生,董先生说他也没见过后面的说法。
有观点认为毛泽东修改“一吕二马三典韦”的故事是杜撰的,杜撰者是一个马超的铁杆粉丝。这也不无可能,马超虽然勇武,但文的方面没有什么成绩,似乎担不起 “文武全才”这句话,毛主席熟读三国,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
有些好书,是可以用来下酒的。
宋人以《汉书》下酒,后人以豪放称之。其实我们现在比宋人幸福多了,我们有太多的男人的书,可以下酒。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罗马帝国衰亡史》,乃至海明威和杰克?伦
敦的硬汉小说,都可以和好酒一起下肚(逗乐的书却不行,切记),尤其《三国演义》,里边包含了所有中国男人的类型,所有中国式的智慧和力量。所以可以这样问:不读三国书,不爱三国书,你还是中国男人吗?
不过,男人是很复杂的物种。看三国的人,又分好些类,有看干干净净“罗本”的,有看毛氏父子批注本的,有看嘉靖本的,有拿来《后汉书》《三国志》和《资治通鉴》比对着看的,甚至还有直接看如吕思勉、张作耀、方诗铭、周一良、田余庆、易中天这些老先生以学术视角重新解读的……总之呢,无论哪一种讲三国、说三国、解三国的书,都有好看的地方,有吸引人的理由,只要你言之有物,读之有益,自有人追看,大呼过瘾,从而拿来下酒。
三国题材开放,老少皆宜,所以又有影视剧、评书、漫画、游戏里的三国世界,拜历代的说书人、当代的电媒网媒所赐,很多不喜欢看文字的人也喜爱上了三国,爱上了三国里的男人们。三国里的男人们,有统帅、有智者、有武者,他们组成不同的集团,相爱相杀,逐鹿中原,智勇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是三国题材最大的看点,尤其是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那精彩的数百战。武将的人气从来都比文臣高,毕竟武将有盔甲、有名马、有战具、有旗鼓,沙场驰骋,往来驰突,快意恩仇,斩将夺旗,百年后汉三国的武将,一代代乒乒乓乓打来打去,热闹得很。每个人喜欢的武将又有不同。在下最喜欢周瑜、张辽这样善于将将、兼统大局的人物;有的喜欢吕布、马超之类的骑将;有的喜欢老将黄忠(我玩过一款老游戏,里边黄忠、太史慈就是变态的强);但关羽、张飞、赵云的人气,却历来是最高,无论在说书的时代、小人书的时代,还是现在贴吧、论坛、网游、电竞的时代。
你说他们谁最厉害?
那就说法多了去了,有多少看三国的人,就有多少种说法。你说吕布武力值最高?但上阵若没有厉害的谋臣辅佐,他连会打麻雀战的李傕、郭汜都斗不过。与曹操争地盘,更是一败再败,最后连性命都丢了。你说赵云最厉害?那刘备为啥从不让他独当一面?
喝酒侃三国,各有所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是因为读者虽多,但加以量化分析的读法却不多见,吾友春阳君的这本《三国武将排名》,却恰恰是这方面的一本书。好友春阳是个做学问非常较真儿的人,而且非常崇实用功,往往别人是一个想法出去就出去了,他却要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功夫跟着,让不少最初听起来有些玄的学术创想,最终竟能成为立得住的学问。
比如给武将排名,必得先有一个衡量标准,你是看总体战果、临阵武力值、综合统率力还是箱底大杀招儿?一个让谁都不吃亏的合理标准很难拟定,如果一味看数据,又会显得削足适履,煞风景了,春阳此书的可贵之处是他兼顾讲解了各种排名标准,甚至还盘点了我们能看得到、想得到的各种既有排名和它们的依据,并考证了其缘起,这就使得本书的排名是开放性的,可以开启我们的思路,激发读书的兴致。
这是一本好书的特质所在。
精彩的内容都在书里,咱们大家一起过瘾,展卷下酒吧!
韩扑
2015年10月
自从翻开了《三国武将排名》,我就像是踏上了一条穿越时空的旅程,与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们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是简单的一份榜单,而是一本活生生的三国英雄群像志。作者的笔触,既有史学家的严谨,又有文学家的浪漫,将那些原本只存在于史书和传说中的人物,勾勒得栩栩如生。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物性格的细致刻画。比如,在提到张辽时,我看到了他“以少胜多”的杰出指挥才能,但更让我动容的是,作者还描绘了他作为一名将领的沉稳与担当,以及他对麾下士卒的关怀。这种对人物多侧面的展现,让我不再认为他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军事符号,而是拥有丰富情感和人格魅力的个体。同样,对于马超,书中不仅仅展现了他“锦马超”的威名,更挖掘了他作为一名家族受到迫害的复仇者,那种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让我对他的命运充满了同情。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在评价这些武将时,并不是简单地套用模板,而是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分析角度。比如,对于关羽的评价,作者不仅仅强调了他的忠义和武勇,更深入地探讨了他在个人荣誉感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取舍,以及这种取舍所带来的历史后果。这种深度分析,让我对这些人物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赞美或批评,而是有了更深刻的洞察。 书中对于一些不太为人熟知但同样重要的武将,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这让我感觉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开阔。通过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我更能感受到三国时期那种“乱世出英雄”的普遍性,以及每一个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努力与挣扎。这种对历史的全面呈现,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立体、更真实的认识。 总而言之,《三国武将排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三国武将的百科全书,更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小说。它让我沉醉于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让我对那些伟大的灵魂产生了由衷的敬意。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它一定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启发。
评分这本《三国武将排名》简直让我爱不释手,我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沉浸在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我一直对三国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有些零散,总是在各种小说、影视作品中碎片化地了解。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串联起了我脑海中那些模糊的形象。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张力,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武将的名字和战绩,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的性格、成长经历、以及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 读到关于关羽的篇章,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傲气凌然、义薄云天的忠义之魂。他“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传说,不仅仅是简单的武力展现,更体现了他内心的坚守与原则。而曹操麾下的那些猛将,如许褚、典韦,他们的勇猛无双,在保护主公的同时,也展现了那个时代对个人力量的极致崇拜。作者并没有回避他们的缺点,比如张飞的鲁莽,赵云的有些“完美”而显得不够真实,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人物更加立体,更加鲜活。 令我惊喜的是,作者对女性角色的刻画也同样精彩。虽然书中主打武将,但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像孙尚香、大小乔这样的人物形象,她们在那个男性主导的战场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政治联姻的棋子,还是乱世中的巾帼英雄,都令人回味。我特别喜欢关于诸葛亮的分析,不光是他的神机妙算,更是他面对巨大压力时的隐忍与担当,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书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对这位智慧的化身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也做得非常出色,每一位武将的肖像都栩栩如生,仿佛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杀气和英气。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我常常会在阅读某位武将的章节时,停下来仔细端详他的画像,想象他出场时的场景,让历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分析排名时,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武力值,而是综合考量了智谋、统帅能力、政治影响、以及个人品德等多个维度,这让排名更具说服力,也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总而言之,《三国武将排名》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三国历史的书,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程。通过这些鲜活的人物故事,我看到了忠诚与背叛,智慧与勇猛,权谋与仁义的碰撞。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我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历史人物,也发掘了一些被我忽略的英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信息,更在于它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鸣。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朋友,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评分作为一个对三国历史有着狂热追求的普通读者,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入了《三国武将排名》这本书,原本只是想找找资料,对比一下不同小说、游戏中的武将设定,但没想到,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以一种极为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武将盛宴。 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排名”这一设定的处理。他并没有简单地将武将按照武力值的高低进行划分,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位武将在那个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分析吕布的“三英战吕布”时,作者不仅描写了吕布惊世骇俗的武力,更探讨了他性格中的致命缺陷——缺乏政治智慧和忠诚度,这使得他即便武力超群,也难以成就一番霸业。这种多维度的评价,让排名更具深度和说服力。 书中对于一些知名武将的解读,也让我耳目一新。比如,我对赵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常胜将军”和“白马银枪”的固有形象中,但作者却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展现了赵云在战场上的冷静判断、临危不乱,以及他对于刘备集团的深厚情谊,这些细节的补充,让赵云这个人物更加立体饱满。同样,对张飞的刻画,也摆脱了“只知喝酒吃豹子胆”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他率真、重情的另一面。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的语言流畅自然,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那些遥远的历史人物拉近到我们身边。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出当时战争的场面,感受到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气势。读完一章,总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迫不及待地想翻到下一页,去了解更多的英雄故事。 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武将介绍,更是一次对三国时期社会、政治、军事格局的深入解读。通过对武将们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宏大图景。它让我对三国历史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英雄人物有了更深的敬意。对于任何渴望了解三国,或者想要更深入理解三国人物的读者来说,这本《三国武将排名》绝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说实话,我买《三国武将排名》这本书,最初的想法就是想找个方便的途径,快速了解一下三国里都有哪些厉害的武将,以及他们大概是个什么水平。毕竟三国演义、游戏动漫接触了不少,但总感觉对人物的认识有些浅薄。这本书,就如同我当初设想的那样,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框架,但它带给我的,远不止于此。 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史书,也不是单纯的小说演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既有历史的考据,又有故事的精彩。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评价不同武将时,那种抽丝剥茧般的分析。比如,对于郭嘉这样的谋士,书中虽然不是主讲武将,但也会把他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进行剖析。作者不仅仅讲了他有多么聪明,更能深入地分析他“才溢于命”的原因,以及他的死对曹操战略布局带来的巨大影响,这种对人物深层命运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 阅读这本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例如,关于夏侯惇的描述,我看到了他眼珠被射穿后,依然浴血奋战的悍勇,这种近乎残忍的坚毅,让我对“忠诚”这两个字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又比如,对于周瑜的评价,作者不仅仅强调了他作为一名优秀统帅的军事才能,更深入地探讨了他与诸葛亮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在那样的乱世中,他所承受的压力与孤独。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作者在排名的时候,并没有把一些在游戏中特别出名的武将,例如某种意义上被“神化”的角色,放在不符合史实的过高位置。而是力求用一种更为客观,也更贴近史实的方法来衡量。书中对一些“非主流”武将的关注,也让我大开眼界,发现了不少被我们忽视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同样值得被铭记。 总的来说,《三国武将排名》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非常系统且深入了解三国武将的视角。它不仅仅满足了我作为读者的信息获取需求,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对那些英雄人物的精神有了更真切的理解。我真心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的书。
评分我一直认为,三国的故事是华夏文明中最具传奇色彩的篇章之一,而《三国武将排名》这本书,则将我再次深深地吸引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排行榜,而是一场关于勇气、智慧、忠诚与背叛的史诗。 我被作者对人物的解读方式深深打动。他没有刻意拔高或贬低任何一位武将,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史料梳理和深刻的人物洞察,将每一位将领的功过是非,他们的闪光点与局限性,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例如,在谈论曹仁时,我看到了他“坚守不出”的沉稳与策略,这种稳健的风格,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又如,对于黄忠的评价,作者并没有仅仅聚焦于他“老当益壮”的传说,而是探讨了他对蜀汉政权的贡献,以及他身上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书中对于一些非主流但同样影响深远的武将的刻画,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曾以为三国故事就是围绕着那么几个大人物展开,但这本书让我发现,无数个鲜活的生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历史。比如,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普通将领,他们的故事同样慷慨激昂,同样值得被我们铭记。这种对历史细节的挖掘,让整个三国画卷显得更加宏大而真实。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武将排名时所展现出的批判性思维。他并没有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去思考,去判断。书中提供的不同维度的评价标准,如军事才能、政治影响力、个人品德、以及在乱世中的生存智慧,都引发了我对“英雄”的重新定义。这种开放式的讨论,让阅读的过程充满了互动感和启发性。 总而言之,《三国武将排名》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并带来极致阅读享受的书籍。它不仅仅满足了我对三国武将的好奇心,更让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英雄”的理解,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无疑是三国迷们不容错过的珍宝。
评分速度很快。货品很好。
评分已收
评分一如既往的好吧,值得购买的说。
评分满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就是一本好书!
评分非常有趣的一本书,三国爱好者推荐。
评分书是正版书,特价时候买的。不错。
评分速度很快。货品很好。
评分虎扑上看到就来买来,支持一下
评分您看到这段文字说明此物品描述属实,符合期望值,性价比不错,用着感觉挺好,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