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

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郭志军 编
图书标签:
  • 压力容器
  • 腐蚀控制
  • 材料科学
  • 化工设备
  • 腐蚀防护
  • 工程技术
  • 石油化工
  • 腐蚀机理
  • 第二版
  • 设备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5662
版次:2
商品编码:1194662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压力容器实用技术丛书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5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使用、管理、监督、检验等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化工机械相关专业师生查阅和参考。
1.实用经典:关于压力容器的实用技术丛书,知识覆盖面全。
2.作者阵容强大:邀请了国内压力容器教学、研究、设计、制造、监督、检验、使用、防腐等各个方面几十个行业重要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和学者参与编写,强大的作者队伍,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
3.反映了压力容器的新技术和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压力容器实用技术丛书”之一。本书主要对象是压力容器管理、设计和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旨在使其熟悉并掌握压力容器腐蚀与防护理论与实践。重点介绍了与压力容器相关的腐蚀类型和腐蚀控制方法,不做过多的机理方面的阐述,让读者能识别出已发生的腐蚀是什么类型的腐蚀、能预测到设备可能存在的腐蚀风险和如何控制腐蚀。内容包括腐蚀的基本原理、全面腐蚀、局部腐蚀、特殊环境下的腐蚀、非金属及非金属衬里压力容器腐蚀、腐蚀控制、压力容器腐蚀监、检测技术及腐蚀寿命预测等。全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和拓宽腐蚀科学知识、推广现代的防护技术,通过大量的压力容器事故来剖析其腐蚀机理及解决方案,实用性强。
本书可供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使用、管理、监督、检验等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化工机械相关专业师生查阅和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腐蚀概论1

1.1腐蚀定义1

1.2压力容器腐蚀的危害及腐蚀控制的意义2

1.3金属材料的腐蚀分类6

1.3.1按腐蚀机理分类7

1.3.2按腐蚀特征分类7

1.3.3按材料应力负荷分类7

1.3.4按腐蚀环境分类7

1.4非金属材料的腐蚀分类8

1.4.1有机高分子材料8

1.4.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腐蚀分类8

参考文献9

第2章腐蚀的基本原理10

2.1腐蚀相关术语10

2.2化学腐蚀16

2.2.1金属化学腐蚀的判据16

2.2.2金属氧化动力学17

2.2.3金属氧化物膜的形成过程19

2.2.4金属表面膜与化学腐蚀的关系20

2.3电化学腐蚀21

2.3.1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基本原理21

2.3.2发生电化学腐蚀的热力学条件21

2.3.3溶液的pH值对电化学腐蚀的影响22

2.3.4E-pH图(pourbAlx diagram)22

2.3.5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基本动力学规律24

2.3.6腐蚀电池25

2.4金属材料的耐蚀性等级27

2.5材料的耐蚀性能29

2.5.1碳钢和低合金钢29

2.5.2耐蚀合金32

2.5.3影响耐蚀合金和有色金属设备耐蚀性的制造因素47

2.6非金属材料的腐蚀49

2.6.1非金属材料的种类49

2.6.2非金属材料的腐蚀52

参考文献58

第3章全面腐蚀60

3.1全面腐蚀定义60

3.2全面腐蚀对压力容器的危害60

3.3全面腐蚀形貌61

3.4全面腐蚀机理63

3.4.1化学腐蚀63

3.4.2电化学腐蚀69

3.5影响压力容器全面腐蚀的主要因素70

3.5.1影响金属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因素70

3.5.2影响金属化学腐蚀速率的因素78

3.6压力容器全面腐蚀的控制81

3.7压力容器全面腐蚀失效案例84

参考文献94

第4章局部腐蚀95

4.1点蚀95

4.1.1点蚀定义96

4.1.2点蚀对压力容器的危害96

4.1.3点蚀形貌96

4.1.4点蚀机理98

4.1.5影响压力容器点蚀的主要因素104

4.1.6压力容器点蚀控制111

4.1.7压力容器点蚀失效案例112

4.2晶间腐蚀115

4.2.1晶间腐蚀定义116

4.2.2晶间腐蚀对压力容器的危害116

4.2.3晶间腐蚀形貌117

4.2.4晶间腐蚀机理118

4.2.5影响压力容器晶间腐蚀的主要因素119

4.2.6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控制126

4.2.7压力容器晶间腐蚀失效案例128

4.3缝隙腐蚀132

4.3.1缝隙腐蚀定义133

4.3.2缝隙腐蚀对压力容器的危害133

4.3.3缝隙腐蚀形貌134

4.3.4缝隙腐蚀机理134

4.3.5影响压力容器缝隙腐蚀的主要因素136

4.3.6压力容器缝隙腐蚀控制140

4.3.7压力容器缝隙腐蚀失效案例142

4.4应力腐蚀146

4.4.1应力腐蚀定义146

4.4.2应力腐蚀对压力容器的危害146

4.4.3应力腐蚀形貌147

4.4.4应力腐蚀机理150

4.4.5影响压力容器应力腐蚀的主要因素158

4.4.6碳钢和低合金钢的应力腐蚀168

4.4.7耐蚀合金的应力腐蚀196

4.4.8压力容器应力腐蚀寿命评估261

4.4.9压力容器应力腐蚀控制270

4.5腐蚀疲劳275

4.5.1腐蚀疲劳定义275

4.5.2腐蚀疲劳对压力容器的危害275

4.5.3腐蚀疲劳形貌275

4.5.4腐蚀疲劳机理277

4.5.5影响压力容器腐蚀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279

4.5.6压力容器腐蚀疲劳的控制280

4.5.7压力容器腐蚀疲劳失效案例280

4.6磨损和冲刷腐蚀289

4.6.1磨损和冲刷腐蚀定义289

4.6.2磨损和冲刷腐蚀对压力容器的危害290

4.6.3磨损和冲刷腐蚀形貌290

4.6.4磨损和冲刷腐蚀机理291

4.6.5影响压力容器磨损和冲刷腐蚀寿命的主要因素293

4.6.6压力容器磨损和冲刷腐蚀的控制297

4.6.7压力容器磨损和冲刷腐蚀失效案例299

4.7腐蚀宏电池304

4.7.1腐蚀电池定义305

4.7.2腐蚀宏电池对压力容器的危害305

4.7.3腐蚀宏电池机理305

4.7.4腐蚀宏电池类型307

4.7.5压力容器腐蚀宏电池的控制310

4.7.6压力容器腐蚀宏电池失效案例313

参考文献318

第5章几种特殊环境下的腐蚀324

5.1氢损伤324

5.1.1氢损伤定义324

5.1.2氢损伤分类324

5.1.3压力容器氢损伤失效案例335

5.2垢下腐蚀340

5.2.1垢下腐蚀定义341

5.2.2垢下腐蚀对压力容器的危害341

5.2.3垢下腐蚀形貌341

5.2.4垢下腐蚀机理342

5.2.5影响压力容器垢下腐蚀的主要因素344

5.2.6压力容器垢下腐蚀控制345

5.2.7压力容器垢下腐蚀失效案例348

5.3露点腐蚀349

5.3.1露点腐蚀定义349

5.3.2露点腐蚀对压力容器的危害350

5.3.3露点腐蚀形貌351

5.3.4露点腐蚀机理352

5.3.5影响露点腐蚀的主要因素353

5.3.6露点腐蚀控制354

5.3.7失效案例357

5.4高温腐蚀361

5.4.1高温腐蚀定义361

5.4.2高温腐蚀对压力容器的危害362

5.4.3高温腐蚀形貌362

5.4.4高温腐蚀机理363

5.4.5影响压力容器高温腐蚀的主要因素366

5.4.6几种特殊的高温腐蚀367

5.4.7压力容器高温腐蚀的控制368

5.4.8压力容器高温腐蚀失效案例370

5.5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腐蚀388

5.5.1湿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案例390

5.5.2在碱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碱脆)399

5.5.3氨致应力腐蚀开裂(NH3SCC)401

5.5.4CO2�睭2O环境中的腐蚀404

5.5.5碳酸盐应力腐蚀开裂409

5.5.6H2S-CO2-H2O环境中的腐蚀410

5.5.7低温HCl-H2S-H2O的腐蚀414

5.5.8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Cl-SCC)417

5.5.9连多硫酸应力腐蚀开裂(PATSCC)420

5.6尿素装置压力容器的腐蚀425

5.6.1尿素装置压力容器腐蚀的概况425

5.6.2尿塔的腐蚀426

5.6.3汽提塔的腐蚀问题432

5.6.4甲铵冷凝器的腐蚀434

5.6.5高压洗涤器436

5.6.6余热锅炉的腐蚀438

5.7热力发电压力容器的腐蚀451

5.7.1铆接锅炉的苛性脆化451

5.7.2碱腐蚀引起的应力腐蚀破裂452

5.7.3酸腐蚀所致应力腐蚀破裂454

5.7.4高温锅炉中奥氏体钢的Cl�睸CC455

5.7.5凝汽器铜管的应力腐蚀破裂455

5.8核工业压力容器的腐蚀456

5.8.1核反应堆的分类和各典型堆型的特点456

5.8.2核电站的海水腐蚀456

5.8.3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458

5.8.4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失效459

5.8.5核电站锆合金的腐蚀问题465

5.8.6不锈钢一回路管道破裂原因及扩展规律研究470

5.8.7核燃料循环和乏燃料后处理设备的腐蚀473

参考文献475

第6章非金属及非金属衬里压力容器腐蚀479

6.1非金属压力容器的种类479

6.2非金属材料的腐蚀类型480

6.3非金属压力容器的腐蚀480

6.4非金属压力容器腐蚀控制481

6.4.1非金属部分的检验481

6.4.2非金属部分的制造和使用482

6.5非金属压力容器腐蚀失效案例483

参考文献494

第7章腐蚀控制495

7.1腐蚀控制系统工程学495

7.1.1腐蚀控制系统工程学的形成495

7.1.2腐蚀控制系统工程设计原则497

7.1.3未来腐蚀控制任务498

7.2压力容器的全面腐蚀控制499

7.2.1全面腐蚀控制基本概念499

7.2.2全面腐蚀控制的实施502

7.3压力容器寿命与腐蚀裕量504

7.3.1压力容器寿命504

7.3.2压力容器腐蚀裕量的确定506

7.3.3压力容器强度校核508

7.4压力容器防腐蚀结构设计508

7.4.1压力容器结构设计对腐蚀的影响508

7.4.2压力容器结构防腐蚀设计原则509

7.4.3压力容器防腐蚀结构设计509

7.5选材、腐蚀试验及腐蚀控制513

7.5.1国内外压力容器腐蚀选材、腐蚀试验及腐蚀控制相关标准规范513

7.5.2选材腐蚀试验设计529

7.5.3覆盖层的选择及施工539

7.5.4电化学保护564

7.5.5缓蚀剂评价与使用570

7.6腐蚀经济学579

7.6.1腐蚀经济学的基本概论579

7.6.2腐蚀经济学的分析方法580

7.6.3腐蚀经济学分析方法及案例581

参考文献586

第8章压力容器腐蚀监、检测技术及腐蚀寿命预测588

8.1压力容器腐蚀监测技术588

8.1.1压力容器腐蚀监测的意义588

8.1.2采用腐蚀监测的理由588

8.1.3压力容器腐蚀监测技术综述589

8.1.4压力容器腐蚀监测技术简介593

8.1.5压力容器腐蚀监测技术实例616

8.1.6腐蚀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621

8.2压力容器腐蚀检测技术629

8.2.1概述629

8.2.2检测技术种类简介629

8.2.3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简介631

8.2.4非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简介634

8.3压力容器“合于使用”安全评价技术642

8.3.1概述642

8.3.2“合于使用”安全评价技术断裂力学基础643

8.3.3压力容器“合于使用”安全评价技术标准体系644

8.4压力容器剩余寿命预测技术649

8.4.1概述649

8.4.2基于裂纹扩展速率疲劳寿命预测分析方法650

8.4.3基于应变�彩倜�曲线的疲劳寿命预测分析654

8.4.4基于线性外推的腐蚀剩余寿命预测方法655

参考文献658

前言/序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本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著作,深入探讨了现代机械工程领域的核心理论、前沿技术与实践应用。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和高等院校师生提供宝贵的参考。 本书共分为数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全面覆盖了机械工程的各个关键环节。 第一部分: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本部分是全书的基石,详细阐述了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失效分析、材料选择以及强度校核等基础内容。 机械零件设计: 深入剖析了各种典型机械零件(如轴、联轴器、齿轮、蜗杆、轴承、弹簧、紧固件、连接件等)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工作条件分析及其优化设计方法。重点讲解了如何根据载荷、应力、应变、疲劳寿命、刚度、磨损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参数选择和结构设计,以满足性能要求并提高可靠性。 机械传动设计: 详细介绍了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技术,包括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直齿、斜齿、锥齿、行星齿轮等)、蜗杆蜗轮传动、摩擦传动、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等。分析了各种传动的传动比、效率、受力特性、润滑要求、噪声与振动控制等关键技术,并提供了实际设计算例,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具体的动力需求和工作环境,选择最合适的传动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 机械连接设计: 重点阐述了静连接(焊接、铆接、粘接)和动连接(螺纹连接、键连接、花键连接、销连接、过盈配合连接等)的设计原则、应力分析和失效模式。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连接的强度校核,防止松动、断裂和疲劳破坏,确保机械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材料力学与强度分析: 复习和深入讲解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塑性、强度、刚度、疲劳、蠕变、断裂韧性等。详细介绍了各种应力状态(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组合应力)下的应力分析方法,如应力集中、梁的弯曲理论、轴的扭转理论、薄壁壳体理论等。重点讲解了各种失效模式(屈服、断裂、疲劳、蠕变、失稳)的判别准则,并提供了基于强度理论的校核方法,如许用应力法、应力强度因子法、安全裕度法等。 可靠性设计与寿命分析: 探讨了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可靠性指标(失效率、平均无故障时间、可靠度、失效率函数等)、设计中考虑的可靠性因素(材料选择、工艺控制、冗余设计、试验验证等)。详细介绍了机械零件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包括S-N曲线法、Miner线性损伤累积理论、断裂力学方法等,指导读者如何设计出具有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机械产品。 第二部分:现代制造技术与工艺 本部分聚焦于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涵盖了传统制造工艺的优化与创新,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金属切削原理与加工工艺: 深入分析了金属切削的物理本质、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与寿命等关键因素。详细介绍了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镗削等各种切削加工方法,以及相应的刀具选择、切削参数选择、工艺规程制定。特别关注了高效、精密、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与优化。 特种加工技术: 介绍了电火花加工(EDM)、电化学加工(ECM)、激光加工、离子束加工、超声波加工等非传统加工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原理、适用材料、加工精度、效率及应用领域,为复杂零件的精密加工提供了解决方案。 塑性成形技术: 涵盖了锻造、冲压、挤压、轧制、铸造(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熔模铸造、压力铸造等)等塑性成形工艺。分析了各种成形方法的原理、优缺点、适用材料及零件结构限制,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工艺控制,获得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复杂形状的零件。 表面工程技术: 介绍了表面处理、表面强化、涂层技术等。例如,热处理(淬火、回火、退火、正火)、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渗碳氮)、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电镀、喷涂等。分析了这些技术如何改善零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抗疲劳性等,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先进制造技术: 重点介绍了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包括FDM、SLA、SLS、DMLS等不同技术原理、材料选择、设计考量及在快速原型制造、复杂结构制造方面的应用。还包括了微纳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前沿内容。 第三部分:机械系统集成与自动化 本部分将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成果进行系统化集成,并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高效、智能的机械系统。 机械系统的集成与装配: 强调了机械系统整体设计的重要性,如何将各个零部件有机地组装成完整的机械设备。包括装配顺序的优化、配合公差的分析与控制、联调联试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机械、电子、信息、控制)及设计方法。重点讲解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PLC、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选择与应用,以及如何实现机械运动的精确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 深入阐述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响应、稳态精度等性能指标,并结合实际案例,指导读者如何设计和优化控制系统,以满足特定的自动化需求。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介绍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的结构、运动学、动力学、路径规划、离线编程等核心技术。分析了机器人在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制造、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与编程: 详细讲解了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坐标系、G代码与M代码编程、CAD/CAM一体化技术。指导读者如何进行数控程序的编写、仿真和优化,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加工。 第四部分:机械工程的现代挑战与未来展望 本书最后部分对机械工程领域面临的现代挑战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关注机械工程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型材料等方面的贡献。探讨如何设计和制造更环保、更经济的机械产品。 智能化制造与工业4.0: 深入分析了工业4.0的核心理念,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构建智能工厂和柔性生产系统。 仿真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介绍了有限元分析(FEA)、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多体动力学仿真等先进仿真技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进行虚拟设计、性能预测和优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理论与实践并重。本书不仅为初学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知识,也为有经验的工程师提供了深入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指导。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全面掌握现代机械工程的核心技术,提升自身在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能力,迎接未来工程技术的发展挑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环保工程师,我的工作是为工业企业提供符合环保法规的咨询和技术支持。在压力容器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腐蚀是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却可能引发严重环境问题的因素。腐蚀导致的泄漏,不仅可能造成危险化学品的泄露,对土壤、水源和大气造成污染,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其环境风险不容小觑。《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这本书,对我而言,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的视角,从而更好地评估和管理其环境风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不同类型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腐蚀产物,以及这些产物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如何通过有效的腐蚀控制手段,来最小化腐蚀产物的产生和排放,例如使用环保型的缓蚀剂、选择低毒性的防腐蚀材料,以及优化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以减少腐蚀性泄漏的可能性。我还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关于压力容器腐蚀修复和废弃物处理的环保技术,确保在设备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能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压力容器防腐蚀管理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帮助我为企业提供更符合环保要求的咨询服务。通过学习本书内容,我希望能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方案,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绿色、安全、可持续的工业生产环境,切实履行环保职责,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力量。

评分

我是一名设备润滑与维护方面的技术专家,虽然我的主要工作聚焦在润滑和一般性维护上,但我深知腐蚀对设备整体性能的破坏力,尤其是在压力容器这种关键设备上。一次因腐蚀导致的压力容器失效,足以抵消我多年在润滑和维护方面所做的所有努力。因此,我渴望通过《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这本书,能够拓展我在腐蚀控制领域的知识边界,理解腐蚀是如何影响设备的整体运行状况,并学到一些与我的工作相关的、能够辅助腐蚀控制的知识。《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一个宏观的角度,介绍压力容器的各种腐蚀形式,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设备失效的。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腐蚀与润滑的潜在联系,例如在某些环境下,腐蚀产物是否会影响润滑油的性能,或者润滑剂中的某些成分是否会加剧腐蚀。我还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中,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检查和保养措施,来延缓腐蚀进程的实用建议。例如,是否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清洁方法来去除腐蚀性介质的残留,或者如何更好地管理设备的密封,以防止外部腐蚀性物质的侵入。这些信息对我来说,将非常有价值,可以帮助我将腐蚀控制的理念融入到我日常的维护工作中,从而实现设备的全方位保护,提升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并最大化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更坚实可靠的支持。

评分

作为一名安全工程师,我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工业生产的安全性,而压力容器的完好性则是安全生产的基石。《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如同雪中送炭。多年来,我在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与压力容器安全相关的挑战,其中腐蚀导致的设备失效隐患始终是我的心头大患。我深知,一旦压力容器因腐蚀发生泄漏或爆炸,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因此,我非常渴望能够通过阅读这本书,系统地学习压力容器腐蚀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最关键的——如何有效地进行腐蚀控制。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套清晰、实用、易于操作的腐蚀风险评估和管理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识别潜在的腐蚀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我尤其关注书中在日常巡检、定期检验、无损检测、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指导性内容,希望能学习到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技巧,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压力容器的腐蚀风险。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帮助我确保公司的压力容器管理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最新规定,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从源头上预防腐蚀的发生,并在腐蚀一旦出现时,能够采取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手段,最大程度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生产的持续安全运行。

评分

作为一名采购工程师,我的职责是为公司寻找并采购最适合的设备和材料。在压力容器领域,选择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的材料和可靠的防腐蚀方案,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和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的关键。因此,《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极为重要的参考指南。《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不同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各种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的详细数据和评估方法,这将帮助我更科学地选择适合特定工况的压力容器材质。同时,我期待书中能够介绍各种防腐蚀技术(如涂层、衬里、缓蚀剂等)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经济性和环保性,以便我能够为公司选择最具成本效益和最可靠的防腐蚀方案。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新型高性能防腐蚀材料和技术的介绍,这有助于我了解市场上的最新趋势,并为公司采购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评估供应商提供的防腐蚀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指导,以及在采购合同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条款,以确保我们所采购的压力容器能够达到预期的防腐蚀效果。通过阅读本书,我希望能提升我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做出更明智的采购决策,为公司节省大量的潜在成本,并确保所采购设备的长期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避免因材料选择不当而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评分

我是一名资深的设备检修师傅,在一家大型化工厂工作了近三十年。我亲手检修过的压力容器不计其数,也见证过不少因为腐蚀而造成的设备故障,其中一些甚至对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虽然我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对于腐蚀的科学原理和深层次的控制方法,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所欠缺。《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这本书,对我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绝佳载体。我希望它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那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让我能够更透彻地理解为什么有些地方容易腐蚀,为什么有些材料更容易受到侵蚀。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针对不同类型压力容器(例如塔类、罐类、换热器等)和不同腐蚀介质(例如酸、碱、盐、硫化物等)的典型腐蚀案例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制定检修方案和进行现场施工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我还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新型的防腐蚀技术和材料,例如高性能的防腐涂层、耐腐蚀合金、以及先进的焊接防护技术等,这些都是我过去接触较少但非常感兴趣的领域。通过学习这些新知识,我希望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检修技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腐蚀问题,为工厂的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工具书”一样,在我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答案,解决实际困难。

评分

我是一名化工工艺工程师,我的工作职责包括设计、优化和管理化工生产流程。在我的工作中,压力容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反应、分离、储存等核心工艺单元的载体。而腐蚀,则是影响压力容器性能和寿命的最大敌人之一。每年,因腐蚀导致的设备故障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产中断。因此,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策略的书籍,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腐蚀的原理,并掌握有效的控制方法。《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这个书名,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工艺设计的角度,阐述如何在设计阶段就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蚀风险,例如在物料选择、设备材质选择、以及工艺参数设定等方面提供详细的指导。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深入介绍各种在线监测和诊断技术,以便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腐蚀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特别地,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优化缓蚀剂的注入和控制、如何选择和应用防腐蚀涂层、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设备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方法。这些知识将帮助我更好地与设备管理和维护部门协作,共同提升压力容器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腐蚀问题而造成的生产风险和经济损失。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沉甸甸的专业感,墨绿色的主色调搭配烫金的字体,仿佛预示着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宝库。拿到手里,它的分量也相当可观,厚实的手感让人对内容的深度充满了期待。翻开扉页,作者的严谨和编辑的用心扑面而来,无论是排版还是图表的清晰度,都体现了出版方的专业水准。我是一名在炼油厂从事设备管理多年的工程师,常年与各种材质的压力容器打交道,深知腐蚀问题对设备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的巨大影响。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全面性地阐述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理论与实践的书籍,希望能从中汲取更先进的理念和更实用的技术,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腐蚀挑战。看到《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这个书名,我几乎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我对它寄予厚望,希望能它能为我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帮助我提升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最终保障生产的安全稳定。我知道,腐蚀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问题,从材料科学到化学反应,从工程设计到操作维护,环环相扣。因此,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在一个宏观的框架下,深入浅出地剖析腐蚀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特别关注书中在材料选择、防腐蚀涂层、缓蚀剂应用、阴极保护等方面的论述,希望能找到针对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实践。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让我能够站在行业的前沿,不断学习和进步。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的老工程师,曾经在一线从事多年的压力容器设计与制造工作。虽然我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但我对这个领域的热情从未减退,尤其是对于“腐蚀控制”这个我从业生涯中始终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今,看到《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这本书的出版,我感到非常欣慰,也充满期待,希望能通过它了解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新进展。《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够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压力容器腐蚀控制领域的发展历程,回顾过去经典的理论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最新的技术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腐蚀的预防、监测、诊断和修复等方面的先进方法和理念,例如智能腐蚀监测系统、大数据分析在腐蚀预测中的应用、以及新型的现场修复技术等。这些都是我当年在职时可能接触较少,但对提升设备管理水平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探讨一些工程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并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指导年轻一代的工程师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非常看重书中对于不同工况下腐蚀机理的深入分析,以及针对性的控制策略的介绍,这能帮助我回顾和印证我过去的经验,并从中汲取新的知识,保持知识的更新,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评分

我是一名高校材料科学专业的博士生,我的研究方向正是围绕着金属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其防护机理。在我的学术生涯中,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这本书,无疑是我近年来最期待的文献之一。从我的专业角度来看,一本优秀的专业书籍,不仅需要理论的深度,还需要实验数据的支撑,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的案例分析。《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这个书名本身就表明了其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而“第二版”的字样则意味着它已经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内容的更新,这对于快速发展的材料科学领域来说尤为重要。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在我现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拓展我的视野,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压力容器在各种苛刻环境下的腐蚀机制,比如高温、高压、酸碱侵蚀、应力腐蚀开裂等等。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腐蚀检测技术和评估方法,这对于我进行腐蚀行为的研究和预测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先进的腐蚀控制策略,包括新型防腐材料、智能化腐蚀监测系统、以及绿色环保的缓蚀技术等。这些内容将直接为我的博士论文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并有可能为我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我非常看重书中对于腐蚀动力学、电化学腐蚀理论在压力容器应用中的详细阐述,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更完善的理论模型,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和控制材料的腐蚀进程。

评分

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初创企业,我们专注于研发和生产新型的特种合金材料,这些材料主要应用于极端腐蚀环境下,例如深海石油开采、核能反应堆以及化工行业中的高温高压腐蚀介质。在这样的背景下,《压力容器腐蚀控制(第二版)》这本书,对于我们团队来说,其价值不言而喻。我们不仅需要深入理解我们所研发材料的腐蚀行为,更需要知道如何将这些材料有效地应用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中,以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不同类型压力容器在各种严苛工况下容易发生的腐蚀类型及其机理的详尽阐述,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我们研发材料的适用性。同时,我强烈期望书中能够包含关于新型防腐蚀技术和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那些与我们特种合金材料的应用方向相契合的内容。例如,书中关于复合材料在压力容器防腐蚀方面的应用,以及在纳米涂层技术在提高材料耐腐蚀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都将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中如何最大化利用先进防腐蚀材料的指导性建议,以及在材料选择、连接方式、焊接工艺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这些信息将直接指导我们公司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策略,帮助我们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并确保我们的产品能够满足最严格的行业标准和安全要求,避免在产品设计初期就埋下腐蚀隐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