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介绍湘菜的饮食文化与湘菜特色的基础上,向读者一一展示“必吃经典湘菜”“难忘温馨家馔”“乡野土趣”“街头巷尾小吃”5个部分,推荐100多道美味湘菜,让读者在诱人的美味中品味人文,在舌尖上体验湖湘之美。
烹饪大师,名菜品鉴顾问。甘智荣师傅专业造诣深厚,从事烹饪工作多年,精通粤、川、鲁、湘、赣、闽等诸多菜系美食的烹调,擅长冷热菜制作、食品雕刻、面点工艺,特别是对新派菜品的研发独具天赋,能将当前盛行的刀工技法、调味工艺及烹饪技法完美组合。
Part1 细说湘菜,开启舌尖上的味蕾之旅
我与湘菜有个约会 /002
湘菜的起源 /002
不一样的湘菜 /003
湘菜个性 /005
辣,湘菜之魂 /005
腊,湘菜之绝 /006
料,湘菜之美 /007
“调”出来的个性 /008
“煨”出来的美味 /009
湘菜轶话 /010
湘菜与乡土菜 /010
节年风俗与湘菜 /011
湘菜之“湘点” /013
湘菜老字号印象 /015
Part2 必吃经典湘菜,献给老派饕客的礼物
无腊味不成席 /022
腊肉鳅鱼钵 /022
腊鱼腊肉蒸腊八豆 /024
红椒腊鱼 /025
吃鸭闲话 /026
啤酒烧鸭 /026
永州血鸭 /028
辣炒鸭舌 /029
无鸡不欢的时代 /030
东安子鸡 /030
左宗棠鸡 /032
爆炒腊鸡 /033
好吃不过一尾鱼 /034
剁椒鱼头 /034
剁椒鲈鱼 /036
辣蒸鲫鱼 /037
虾、蟹的口水争锋 /038
爆炒小龙虾 /038
金福城香辣蟹 040
韭菜花炒河虾 041
蛋的不同风味 /042
松花皮蛋 /042
香辣金钱蛋 /044
豆豉荷包蛋 /045
不可一日无肉 /046
湖南夫子肉 /046
农家小炒肉 /048
毛家红烧肉 /049
难得美味最“肠”吃 /050
爆炒卤肥肠 /050
干锅肥肠 /052
辣拌肠头 /053
吃豆那些事儿 /054
腊味豆腐 /054
香干蒸腊肉 /056
辣炒香干 /057
锅的盛宴 /058
肥肠香锅 /058
干锅腊肉茶树菇 /060
干锅腊肉 /061
就好这口野味 /062
湘西腊肉炒蕨菜 /062
车前草拌鸭肠 /064
艾叶煎鸡蛋 /065
Part3 难忘温馨家馔,记忆中永不褪色的好味道
经典家常炒 /068
双椒炒茭白 /068
辣炒刀豆 /070
剁椒蚕豆米 /071
椒盐脆皮香椿 /072
肉末苦瓜条 /073
口味腊猪舌 /074
葱香猪耳朵 /076
芝麻辣味炒排骨 /077
小炒腊猪嘴 /078
尖椒炒猪小肚 /079
肉末尖椒烩猪血 /080
萝卜干炒腊肠 /082
小笋炒牛肉 /083
小炒鸡爪 /084
尖椒炒羊肚 /085
双椒炒鸡脆骨 /086
香辣鸡翅 /087
香辣鸡脆骨 /088
香辣蛇段 /089
双椒炒腊鸭腿 /090
笋干焖腊鸭 /092
香炒腊鸭 /095
炒鳝鱼 /096
火焙鱼焖黄芽白 /097
香辣酱炒花蟹 /098
虾米韭菜炒香干 /099
蒸菜的江湖 /100
剁椒腐竹蒸娃娃菜 /100
湘味蒸丝瓜 /102
香浓味噌蒸青茄 /103
梅干菜腐竹蒸冬瓜 /104
梅干菜蒸豆腐 /105
米粉蒸肉 /106
豉汁蒸排骨 /108
豆瓣酱蒸排骨 /109
柚子蒸南瓜腊肉 /110
湘西蒸腊肉 /112
鳅鱼蒸腊肉 /113
鱼干蒸腊肉 /114
香辣蒸鸭舌 /115
豆豉蒸腊鱼 /116
豉椒蒸鲳鱼 /117
野山椒末蒸秋刀鱼 /118
风味蒸莲子 /120
梅菜腊味蒸带鱼 /121
豆豉剁椒蒸泥鳅 /122
香辣虾仁蒸南瓜 /123
卤味的诱惑 /124
辣卤酥鲢鱼 /124
梅干菜卤肉 /126
孜然卤香排骨 /127
香辣卤猪耳 /128
就好吃凉菜 /130
炝拌手撕蒜薹 /130
酱笋条 /132
凉拌莴笋条 /133
捣茄子 /134
薄荷拌豆腐 /135
香辣鸡丝豆腐 /136
青黄皮蛋拌豆腐 /137
炖煮两相宜 /138
红烧肉炖粉条 /138
萝卜炖牛肉 /140
胡萝卜香味炖牛腩 /141
胡萝卜板栗炖羊肉 /142
黄骨鱼烧豆腐 /143
腊鸭腿炖黄瓜 /145
酱炖泥鳅鱼 /146
煨出好滋味 /148
玫瑰湘莲银耳煲鸡 /148
杂菇煲 /150
萝卜牛腩煲 /152
家常腊鸭焖藕煲 /153
香郁红烧菜 /154
外婆红烧肉 /154
青豆烧肥肠 /156
红烧羊蹄 /157
酒酿红烧鱼块 /159
红烧鲫鱼 /160
红烧鳝鱼 /161
Part4 走遍街头巷尾,只为匆匆那年小食味
难忘经典164
臭豆腐 /164
口味虾 /164
嗦螺 /165
酱板鸭 /165
米粉 /165
姊妹团子 /166
双燕馄饨 /166
德园包子 /166
向群锅饺 /166
糖油粑粑 /167
葱油粑粑 /167
馓子 /167
刮凉粉 /167
八宝果饭 /168
湘西社饭 /168
白粒丸 /168
酸萝卜 /168
蒿子粑粑 /169
冰糖湘莲 /169
米发糕 /169
小钵子甜酒 /169
湖南臭豆腐 /170
锅贴饺 /171
糍粑 /172
牛肉豆豉炒凉粉 /173
水煎包子 /174
腊肠卷 /175
八宝饭 /176
姊妹团子 /177
蛋黄肉粽 /178
板栗水晶粽 /180
红豆玉米发糕 /181
紫薯丸煮甜酒 /182
酸辣湖南粉 /183
酱爆螺丝 /184
湘菜老字号印象
千年湘菜,因老字号而更有魅力和韵味。矗立在街头的老字号就像一个个湘菜博物馆,谱写着湖湘文化的生命之歌。无论光影怎样流转,品味如何变迁,它们永远都是“湘菜”不变的底色。走过繁华现代,走进熟悉的街道,为你盘点湘菜八大老字号餐厅,找寻记忆中的味道。
玉楼东
“一座玉楼东,半部湘菜史”。成立于1904年的玉楼东至今已走过110多年的历史,映射了整个湖南餐饮的成长轨迹,绽放着湘菜老字号的魅力。
玉楼东被誉为“湘菜黄埔军校”,经典美味多不胜数,其中又以麻辣子鸡和汤泡肚尖最美。曾国藩之孙曾广钧曾有诗“麻辣子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可见一斑。除此之外,玉楼东的著名菜肴还有酸辣笔筒鱿鱼卷、银芽里脊丝、发丝牛百叶、松鼠鳜鱼、芙蓉鸡片、拔丝湘莲等。
当我在书店漫无目的地游走,偶然间瞥见这本书的封面,那“念念不忘”几个字瞬间勾起了我内心深处某种模糊的悸动。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华丽包装的美食书,也没有过于炫技的摆盘,反而散发出一种质朴而温暖的气息,仿佛一位久违的老友,带着陈年的故事向我走来。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它,书中的文字并没有让我失望。它不像一本简单的菜谱,更像是一次温情的穿越,将我带回了那个或许未曾亲身经历,却在心中无限憧憬的年代。那些菜肴的名字,诸如“外婆的红烧肉”、“娘亲的梅菜扣肉”,以及那些描绘食材的细腻笔触,都像是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勾勒出朴实而又充满烟火气的家庭画面。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在那个年代,厨房里是不是总是飘散着诱人的香气,炉火旁是不是围坐着谈笑风生的家人?那些被反复提及的“小食味”,不仅仅是味蕾上的满足,更承载着一份份深沉的思念和无法言说的情感。这本书仿佛一座时光胶囊,将那些消逝的岁月和温情,凝固成一道道令人垂涎的佳肴,让我忍不住想要跟随作者的笔触,去品味那段“匆匆那年”的纯粹与美好。
评分当我被这本书的标题吸引,并开始翻阅时,我并没有预设任何期望,只是抱着一颗好奇的心。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被深深地打动了。作者并没有卖弄所谓的“秘籍”或“绝招”,而是用一种非常真诚、朴实的方式,分享了那些真正能触动人心的湘菜。这些菜肴,与其说是“经典”,不如说是“有人情味”的佳肴。从描述一道菜的起源,到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小插曲,再到最后点出那份“念念不忘”的味道,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温度。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传统小吃”的介绍,那些似乎已经被遗忘在角落里的食物,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了生机。这不仅仅是对一种食物的记录,更是对一种文化的传承。而“穿越时空”的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它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真的回到了某个特定的年代,去感受那里的生活方式,去体会那里的人情冷暖。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美食书,更像是一本关于情感、回忆和传承的读物,它唤醒了我心中对“匆匆那年”那些简单而又美好的“小食味”的深深眷恋。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书名就极具魔力,特别是“念念不忘”和“小食味”这几个字,立刻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过往美食的回忆。我常常在想,是什么样的味道,能让我们如此难以忘怀?这本书似乎给了我一个答案。它并非那种追求极致创新的菜谱,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经典、传统、且饱含深情的湘菜上。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辈,娓娓道来,将那些家常却又蕴含智慧的烹饪技巧,以及隐藏在菜肴背后的故事,一一呈现。我仿佛能看到,在某个温暖的厨房里,母亲正熟练地处理着食材,父亲在一旁悠闲地看着报纸,而空气中弥漫的,正是那份令人心安的饭菜香。书中的“温馨佳馔”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食物,更是连接亲情的纽带,是抚慰心灵的良药。而“穿越时空”的概念,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非凡。它让我们有机会去重新认识和体验那些曾经的美好,去感受那个年代独特的风情,去品味那些虽然简单却又难以忘怀的“小食味”。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致敬。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时,我以为它会是一本纯粹的湘菜菜谱,毕竟“湘菜”二字非常醒目。然而,翻开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部关于食物的情感史,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着关于“念念不忘”的故事。作者在描述每一道菜时,不仅仅是列出配料和步骤,更注入了浓浓的人情味。那些关于童年记忆、家庭团聚、甚至是某个特定时刻的零星片段,都被巧妙地穿插在菜谱之间,让原本枯燥的烹饪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传统小吃”的部分,那些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制作方法,仿佛是祖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提醒着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最纯粹的味道。阅读这本书,让我感觉不像是学习烹饪,更像是参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我仿佛能听到老街巷里小贩的叫卖声,闻到街头巷尾飘散的独特香气,感受到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淳朴与热情。作者用文字唤醒了我心中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对那些简单却又充满味道的食物的怀念,真是一次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念念不忘”和“匆匆那年小食味”这两个词,深深地吸引了我。它让我感觉,这不是一本冰冷的食谱,而是一位有故事的人,在用文字诉说一份深藏心底的情感。当我真正阅读起来,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作者没有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也没有刻意去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亲切的语言,描绘着那些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湘菜。我能感受到,每一道菜背后,都承载着作者的用心和回忆。它不仅仅是关于食材的组合,更是关于情感的连接。那些“温馨佳馔”,让人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份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怀。而“穿越时空”这个概念,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深度。它不仅仅停留在食谱层面,更试图通过食物,带读者去探寻那些逝去的时光,去感受那个年代特有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我甚至开始想象,如果我能够亲手做出书中的某一道菜,是不是也能重现那种“念念不忘”的味道,找回那份“匆匆那年”的悸动呢?这本书给予了我这样的希望和动力。
评分还可以
评分给单位买的,里面是彩色的画页,写的很细致!
评分很喜欢 书本虽然不厚 到里面的内容很丰富
评分还没看,希望对我做菜有用
评分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多讀書
评分学了几样不错
评分买完以后基本没有看过.看起来还不错
评分买回来还没时间看,慢慢学习吧
评分属于那种非常精美,真是画面也非常精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