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初中高中大学语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工具书教材教辅辅助书籍

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初中高中大学语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工具书教材教辅辅助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古汉语
  • 词典
  • 语文
  • 古汉语词汇
  • 工具书
  • 教材
  • 教辅
  • 字典
  • 初中
  • 高中
  • 大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帛三木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00087298
商品编码:11954003306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    名: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作    者:石恢,陈琦 主编

I S B N :9787500088271

出 版 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5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4年1月第2次印刷

字    数:960千字

页    数:608页

开    本:64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325克

定    价:22.80元

目录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正文

附录

内容

本词典共收录古汉语常用字4 500余个、多字条目8300余条。以在历代典籍和语文教材中的使用频率高低为参考,收字、收词科学、合理、精当。

多音字在 常见的读音下分立音项,在其他读音下重出单字条目,标明互见,审音。

释义权*、准确且通俗易懂。

所有作者、作品、引文均经过详细考证,不同典籍、教材的相异之予以甄别选择,准确性高。

引文来源于语文教材、古代及近代典籍,疑难处加注释,针对性、实用性强。

对古今同异义词有相应解释,便于读者了解古今字词释义的演变。


历史的呼吸:先秦两汉文学经典赏析 一、 导言:穿越时光的文字之旅 本书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活水——先秦与两汉时期的不朽篇章。这不仅是一部文学选本,更是一张通往先秦诸子争鸣的百家思想殿堂与两汉史诗气象的独特门票。我们将剥离现代语境的隔阂,以一种更贴近古人的视角,去感受那个时代思想的深度、情感的纯粹与语言的磅礴力量。重点在于理解这些经典文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成逻辑及其对后世文学与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 礼乐崩塌与思想的觉醒:先秦散文的群星闪耀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关键转折点,伴随着周室衰微,群雄逐鹿,各种思想流派应运而生,力图为社会秩序的重建提供理论基础。这种思想的激荡,直接催生了中国散文的黄金时代。 1. 儒家思想的基石:《论语》与《孟子》 我们将细致品读《论语》中的章句,体会孔子“仁”“礼”思想的精髓,其对话式的记录方式如何体现了教育的现场感与人格的魅力。不同于孔子的内敛,孟子的文章则充满了激昂的辩驳与“浩然之气”。我们不仅关注其“性善论”的哲学命题,更要剖析其论辩的技巧,如何通过层层递进的诘问,将王权与民本思想紧密联系起来。分析篇目将侧重于《告子上》《尽心上》等,探讨其论述的结构与感染力。 2. 道家哲思的清泠:《老子》与《庄子》 道家思想以其超越性的视角,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深刻的反思。《老子》的语言凝练,充满辩证法色彩,其“有无相生”“祸福相倚”的观念,是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枢纽。本书将重点解析《道德经》中关于“道”的阐释,以及“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意涵。 而《庄子》则将这种哲学精神推向了浪漫主义的巅峰。我们将重点赏析“逍遥游”“齐物论”等篇目,感受庄子汪洋恣肆的想象力、丰富奇谲的寓言故事,以及他通过“物我两忘”追求个体精神自由的独特路径。重点将放在对寓言中象征手法的解析上,理解其如何以荒诞的形式映射深刻的真理。 3. 法家与墨家的实用理性 法家以其对权术和律法的极端推崇,构成了先秦思想的另一极。《韩非子》的文本展现了高度的逻辑性和对人性的洞察。我们将选取《孤愤》《说难》等篇,分析韩非如何用精密的逻辑推导出君主统治的必要性,及其语言的锐利和说服力。 墨家在“兼爱”“非攻”的伦理主张外,其在逻辑学和兵学上的贡献也同样显著。本书将探讨墨家散文如何在朴素的语言中,贯彻其严格的功利主义标准。 4. 历史的忠诚与叙事的艺术:《左传》 《左传》是中国叙事散文的里程碑。它不再是简单的史实记录,而是融入了鲜明的情感评判和高超的细节描摹。我们将聚焦于“城濮之战”“曹刿论战”等经典段落,分析其如何通过环境烘托、人物对话和高潮设置,使历史事件具有了强烈的戏剧张力。对《左传》中“微言大义”的运用,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技巧将进行深入剖析。 三、 汉代文学的恢弘气象:辞赋的鼎盛与史传的磅礴 两汉时期,在统一帝国稳定的背景下,文学面貌焕然一新,表现出宏大、充实、与帝国命运紧密结合的特征。 1. 汉赋的铺陈与藻饰 汉赋集楚辞之余韵,开创了铺张扬厉、事无巨细的文体高峰。我们聚焦于“大赋”的代表作,如贾谊的《吊屈原赋》对历史人物的深情凭吊,以及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中对帝国版图与宫苑的极尽描摹。解析的重点在于其对典故的运用、句式的工整排比,以及如何通过辞藻的华美来体现汉代盛世的雄浑气概。同时,也会兼顾“小赋”的转向,体会其从宫廷叙事向个人情感抒发的过渡。 2. 史传文学的典范:《史记》与《汉书》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信史,更是文学巨著。我们将着重研读“项羽本纪”“刺客列传”“货殖列传”等篇章。重点分析司马迁如何运用“互见法”构建历史结构,如何通过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赋予历史人物以鲜活的生命力,特别是其批判精神与悲悯情怀的融合。 相较于《史记》的浪漫与个性化,《汉书》则展现了班固更为严谨的纪传体结构和儒家史学规范。我们将对比阅读《陈汤传》,理解两代史学家在叙事风格和史观上的差异与传承。 3. 汉乐府诗歌的泥土气息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中国古代诗歌中现实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源自民间的歌谣,以其直白、生动的语言,记录了社会动荡、战争疾苦和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我们将选读《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等长篇叙事诗,解析其如何运用口语化的表达,构建感人至深的悲剧故事,并探究其对后世叙事诗的影响。 四、 总结与展望 先秦两汉的文学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它们的语言是汉语最纯粹的形态之一,其思想构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底色。通过对这些经典的深度阅读与鉴赏,读者不仅能掌握古代典籍的阅读方法,更能深刻体会中华文化“刚健中正”与“自由浪漫”的辩证统一。本书力求还原文本的语境,帮助读者与古人进行一次真诚、深入的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尤其是在面对那些文言文阅读测试时。我记得上次参加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小组讨论,遇到一个对古代官制和礼仪相关的专有名词,一般字典查不到,但这本书居然收录了,并给出了非常精准的解释,这极大地拓宽了阅读的边界。它似乎是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编排的,很多在课本中被一笔带过的“重点词汇”,在这里都有专门的解析篇幅。我个人认为,对于准备中高考古诗文鉴赏,或者大学阶段需要阅读史部、子部典籍的学生来说,这本词典的战略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字词的意义,更是一种文化脉络的梳理,有助于构建完整的古代社会知识体系。

评分

从一个资深“书虫”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厚度与广度并存”的编辑理念。它没有为了追求便携性而牺牲深度,也没有因为追求学术严谨而变得难以接近。我可以想象,这套书的编纂团队一定在传统文献的梳理和现代教育需求的结合点上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对于一些含义非常复杂的成语或典故中的特定用词,它会附带一段“背景知识”的小贴士,用现代白话文进行概括说明。这种对读者学习体验的关怀,在严肃的工具书中是比较少见的。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在内容上无可挑剔,在阅读体验上亦有惊喜的工具书,完全对得起它在书架上的那个位置。

评分

我最近在整理我那些年代久远的线装古籍,发现很多字词的理解和现代汉语有着天壤之别,光靠网上的零散解释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本系统、权威的工具书来辅助。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词义阐释上的深度。它不仅仅是给出一个简单的现代汉语解释,很多词条后面还会附带该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比如某个动词,它会区分是“使令”的意思还是“允许”的意思,并用引文来佐证。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方式,对于真正想深入理解古文的读者来说,价值非凡。我尤其欣赏它在例句选择上的用心,引用的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佳句,让人在学习生词的同时,也能温习经典篇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已经超越了一本普通字典的范畴,更像是一本浓缩的古代文学常识手册。

评分

说实话,我对工具书的期待值一向不高,觉得它们无非就是堆砌知识点,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在“易用性”上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平衡。我让我的侄女(高中生)试着用了一下,她反馈说,虽然是古汉语词典,但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它不仅收录了常见的繁体字和异体字,还清晰地标注了笔画顺序,这对于正在学习书法或者对汉字结构有兴趣的人来说,是一个额外的加分项。而且,它对一些常用词的“古今异义”对比非常直观,用不同的颜色或字体来区分现代释义和古代本义,使得初学者在对比学习时不容易混淆。我花了点时间对比了市面上几本同类产品,这本书在索引的全面性和条目的准确性上,明显更胜一筹,体现出一种扎实的学术功底,而不是简单的文字拼凑。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黑白主色调搭配烫金字体,显得很有档次,不像那种廉价的工具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很光滑,那种油墨味儿也比较淡,久翻不易伤眼。我本来还担心这种古汉语词典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但打开扉页后发现排版清晰,注释详尽,对于一些常用但现代汉语中已经不怎么使用的词汇,都有非常清晰的解释和例句,这对于我们这些在阅读古籍或文言文作品时经常卡壳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特别是它的收录范围,似乎兼顾了初中到大学阶段的教学需求,这让它的适用性大大增强。我试着查阅了几个中学课本里的生僻词,查找起来非常方便快捷,不像有些工具书需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目标词条。总的来说,从实体质感和初步的查阅体验来看,这本书的制作水平是相当高的,体现了编纂者对细节的把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