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勇,邹广慧 著
图书标签:
  • 计算机网络
  • 网络基础
  • 数据通信
  • TCP/IP
  • 网络协议
  • 网络原理
  • 计算机科学
  • 信息技术
  • 网络工程
  • 自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3349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5516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1
字数:487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理论实践兼顾:在阐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兼顾。

  基础理论简练:避免过多抽象内容,并多辅以示意图,以帮助读者理解。

  实践目的明确:项目含有实践目的、任务、实践环境、步骤及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等内容,便于组织实施。

  重点内容突出:每章结束有本章小结,使读者在学习前明确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后总结重点内容。

  练习题型非富:每章均附有题型丰富、难度适当的习题,便于读者复习巩固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领域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全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论、数据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联和广域网、网络互联协议TCP/IP、Internet及应用、网络管理与安全。本书编写遵循“宽、新、浅、用”的原则,通俗易懂地阐述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内容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容易理解。书中还提供了若干个实验项目,各章配有题型多样的习题,读者可通过完成实验和习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00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001

1.1.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 002

1.1.2 以共享为目标的计算机网络 002

1.1.3 开放的国际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003

1.1.4 互联网络和高速计算机网络 003

1.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功能 004

1.2.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004

1.2.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004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逻辑结构 005

1.3.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005

1.3.2 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 006

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007

1.4.1 总线型拓扑结构 007

1.4.2 星形拓扑结构 008

1.4.3 环形拓扑结构 008

1.4.4 树状拓扑结构 009

1.4.5 网状拓扑结构 009

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009

1.5.1 按网络的传输技术分类 010

1.5.2 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 010

本章小结 012

习题 012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014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014

2.1.1 信息、数据和信号 014

2.1.2 数据通信系统 016

2.1.3 数据通信系统的连接方式 018

2.1.4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019

2.2 数据编码 023

2.2.1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023

2.2.2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024

2.2.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025

2.3 数据传输方式 027

2.3.1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027

2.3.2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028

2.3.3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 030

2.3.4 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031

2.4 多路复用技术 032

2.4.1 频分多路复用 032

2.4.2 时分多路复用 033

2.4.3 波分多路复用 034

2.4.4 码分多路复用 035

2.5 数据交换技术 035

2.5.1 电路交换 036

2.5.2 存储转发交换 037

2.5.3 高速交换技术 039

2.6 传输介质 039

2.6.1 双绞线 040

2.6.2 同轴电缆 040

2.6.3 光纤 041

2.6.4 无线传输 042

2.7 差错控制技术 043

2.7.1 差错的产生及其控制 043

2.7.2 差错控制编码 044

2.7.3 差错控制方式 046

本章小结 047

习题 048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052

3.1 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 052

3.1.1 通信协议 052

3.1.2 网络体系结构 053

3.1.3 分层结构中的相关概念 054

3.2 OSI参考模型 056

3.2.1 OSI/RM的制定 056

3.2.2 OSI/RM结构及各层功能 057

3.2.3 OSI/RM中的数据传输 059

3.3 物理层 060

3.3.1 物理层功能与协议 060

3.3.2 物理层协议举例 061

3.4 数据链路层 062

3.4.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服务 062

3.4.2 帧的封装 063

3.4.3 差错控制 064

3.4.4 流量控制 066

3.4.5 数据链路层协议举例 068

3.5 网络层 070

3.5.1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071

3.5.2 路由选择 074

3.5.3 拥塞控制 076

3.5.4 网络互联 078

3.5.5 网络层协议举例 078

3.6 传输层 080

3.7 高层简介 083

3.7.1 会话层 083

3.7.2 表示层 084

3.7.3 应用层 085

3.8 TCP/IP模型 086

3.8.1 TCP/IP模型结构 086

3.8.2 OSI/RM与TCP/IP的比较 088

本章小结 088

习题 090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 095

4.1 局域网概述 095

4.1.1 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 095

4.1.2 局域网的组成 096

4.1.3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 097

4.2 局域网体系结构 098

4.2.1 局域网体系结构 098

4.2.2 IEEE 802局域网标准 101

4.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02

4.3.1 CSMA/CD访问控制与IEEE 802.3

标准 102

4.3.2 令牌环访问控制与IEEE 802.5标准 104

4.3.3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与IEEE 802.4

标准 106

4.4 以太网 107

4.4.1 以太网概述 107

4.4.2 传统以太网 108

4.4.3 快速以太网 111

4.4.4 千兆位以太网 113

4.5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114

4.5.1 FDDI的拓扑结构 114

4.5.2 FDDI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14

4.5.3 FDDI的技术特性 114

4.6 交换式局域网 115

4.6.1 共享式网络和交换式网络的区别 115

4.6.2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15

4.6.3 交换式以太网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16

4.7 虚拟局域网 117

4.7.1 虚拟局域网概念与结构 117

4.7.2 虚拟局域网的组网方法 118

4.8 无线局域网 119

4.8.1 无线局域网概念 119

4.8.2 无线局域网标准 120

4.8.3 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 121

4.8.4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122

4.9 局域网操作系统及常用协议 124

4.9.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124

4.9.2 典型的局域网操作系统 125

4.9.3 局域网常用协议 127

本章小结 128

习题 130

第5章

广域网与网络互联 134

5.1 广域网技术基础 134

5.1.1 广域网概述 134

5.1.2 电路交换网 136

5.1.3 分组交换网 138

5.1.4 异步传输模式 141

5.1.5 数字数据网 144

5.2 网络互联概述 145

5.2.1 网络互联的概念 145

5.2.2 网络互联的形式 146

5.2.3 网络互联的层次 147

5.3 网络互联设备 148

5.3.1 物理层互联设备 148

5.3.2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149

5.3.3 网络层互联设备 152

5.3.4 应用层互联设备 155

5.4 路由协议 155

5.4.1 路由协议的类型 156

5.4.2 内部网关协议 157

5.4.3 外部网关协议 158

本章小结 159

习题 160

第6章

网络互联协议TCP/IP 163

6.1 TCP/IP协议簇简介 163

6.1.1 TCP/IP各层的协议 164

6.1.2 基于TCP/IP的数据传输过程 165

6.1.3 TCP/IP协议的特点 166

6.2 互联网协议IP 166

6.2.1 IP的主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166

6.2.2 IP数据报的格式及封装 167

6.2.3 IP地址 169

6.2.4 子网与子网掩码 172

6.3 控制报文协议ICMP 175

6.4 地址解析协议ARP和RARP 176

6.5 传输层协议 178

6.5.1?协议端口号 178

6.5.2 用户数据报协议 179

6.5.3 传输控制协议 180

6.6 应用层协议 185

6.7 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简介 185

6.7.1 IPv6的优势 186

6.7.2 IPv6报文格式 186

6.7.3 IPv6地址 189

6.7.4 IPv4向IPv6过渡 190

本章小结 193

习题 194

第7章

Internet及应用 198

7.1 Internet概述 198

7.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198

7.1.2 Internet的发展 199

7.1.3 Internet的特点 201

7.1.4 Internet的工作模式 201

7.2 Internet域名系统 202

7.2.1 域名系统 202

7.2.2 域名解析 205

7.3 Internet提供的基本服务 206

7.3.1 万维网 206

7.3.2 电子邮件 210

7.3.3 文件传输 212

7.3.4 远程登录 214

7.4 Internet接入技术 215

7.4.1 接入网的概念 215

7.4.2 窄带接入技术 215

7.4.3 宽带接入技术 218

7.5 Intranet基本知识 223

7.5.1 Intranet的概念 223

7.5.2 Intranet的组成 224

7.5.3 Intranet的特点及应用 225

本章小结 225

习题 226

第8章

网络管理与安全 229

8.1 网络管理基础 229

8.1.1 网络管理简介 229

8.1.2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231

8.1.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232

8.1.4 网络管理系统 233

8.1.5 常用网络测试命令 235

8.2 网络安全基础 237

8.2.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237

8.2.2 网络安全威胁 238

8.2.3 常见的网络攻击 238

8.2.4 网络安全服务与机制 241

8.2.5 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242

8.3 防火墙技术 245

8.3.1 防火墙的概念 245

8.3.2 防火墙的类型 246

8.4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 249

8.4.1 计算机病毒简介 249

8.4.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250

8.4.3 网络病毒的防范 252

8.4.4 反病毒基础知识 253

本章小结 256

习题 257

第9章

网络实验 260

9.1 网线制作 260

9.1.1 实验目的 260

9.1.2 基础知识 260

9.1.3 实验设备 261

9.1.4 实验内容及步骤 261

9.2 对等网的组建与配置 262

9.2.1 实验目的 262

9.2.2 基础知识 262

9.2.3 实验设备 263

9.2.4 实验内容及步骤 263

9.3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与配置 271

9.3.1 实验目的 271

9.3.2 基础知识 271

9.3.3 实验设备 271

9.3.4 实验内容及步骤 271

9.4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274

9.4.1 实验目的 274

9.4.2 基础知识 274

9.4.3 实验设备 275

9.4.4 实验内容及步骤 275

9.5 网络通信协议分析 279

9.5.1 实验目的 279

9.5.2 基础知识 279

9.5.3 实验设备 279

9.5.4 实验内容及步骤 279

9.6 DNS服务器的配置 284

9.6.1 实验目的 284

9.6.2 基础知识 284

9.6.3 实验设备 285

9.6.4 实验内容及步骤 285

9.7 使用IIS构建Web和FTP服务器 289

9.7.1 实验目的 289

9.7.2 基础知识 289

9.7.3 实验设备 289

9.7.4 实验内容及步骤 289

9.8 常用网络检测命令 299

9.8.1 实验目的 299

9.8.2 基础知识 299

9.8.3 实验设备 299

9.8.4 实验内容及步骤 299

本章小结 301

参考文献 302



《光影的诉说:一场穿越时空的影像诗篇》 内容简介 《光影的诉说》并非一本关于技术演进的编年史,也非一次对摄影器材的枯燥盘点。它是一场沉浸式的影像之旅,一次对人类视觉表达的深情回溯,一部探寻光影魔力的艺术随笔。本书将带您潜入影像的内心世界,从古老的洞穴壁画到今日数字浪潮中的像素海洋,追溯那些凝固在时间里的情感、思想与故事。 我们不谈论焦距、快门速度,也不纠结于RAW格式与JPEG的区别。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将聚焦于影像如何成为人类最古老、也最持久的表达方式之一。从仰望星空的先祖在岩石上刻下的粗犷线条,到埃及壁画上精心绘制的宗教叙事,再到古希腊雕塑中对理想人体的极致追求,影像的雏形早已悄然孕育。这些早期形式,虽然原始,却蕴含着人类对世界的观察、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神灵的信仰,它们是沉默的语言,传递着跨越万年的信息。 本书将重点审视19世纪摄影术的诞生,但这并非一次技术故障的排除指南,而是对这项革命性发明如何颠覆了人类的感知和表达的艺术性解读。当“摄影之父”们第一次捕捉到真实世界的瞬间,当达盖尔银版法、湿版火棉胶工艺一一问世,世界仿佛被按下了快门,定格了那些流逝的美好与残酷。我们将跟随那些早期的摄影师,比如纳达尔笔下的艺术家肖像,他们的镜头不仅仅记录了面容,更捕捉了灵魂深处的特质;比如费利克斯·图尔纳什作品中对人类体能的科学探索,其严谨与艺术性并行不悖。我们会探讨这些影像如何挑战了绘画的霸权,如何让普通人第一次拥有了“看见”自己和所处世界的工具,从而开启了一个全民视觉觉醒的时代。 进入20世纪,影像的边界被无限拓展。我们将深入分析“决定性瞬间”的哲学意涵,不是为了教会您如何拍摄,而是为了理解安塞尔·亚当斯如何用黑白影像描绘出美国的壮丽山河,将自然之美提升到宗教般的虔诚;如何理解布列松如何以一种近乎禅意的视角,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却又意义非凡的瞬间,让平凡的生活场景闪耀出哲学的光芒。我们会品味曼·雷的超现实主义实验,他如何将摄影从写实推向想象,让日常物品在镜头下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会欣赏黛安·阿勃丝镜头下那些“局外人”,他们边缘的生存状态被精准而富有同情心地捕捉,引发观者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反思。这不是对技巧的分析,而是对影像背后驱动力——无论是对美的追求,对真相的揭露,还是对情感的宣泄——的探讨。 本书不会提供任何关于相机镜头、感光元件或后期处理软件的教程。我们更关注的是影像的“语言”。为何一张黑白照片能比彩色照片更具冲击力?光线在摄影师手中是如何成为画笔,塑造空间、情绪乃至叙事?构图的黄金分割、三分法,又如何不仅仅是视觉的平衡,更是思想的秩序?我们将通过解读那些里程碑式的作品,来体会影像的诗意:比如罗伯特·卡帕在战争前线的瞬间,虽然模糊,却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比如赫尔穆特·牛顿镜头下的女性力量,大胆、独立,挑战着传统的审美观念。我们会分析这些影像是如何通过构图、光影、视角,将拍摄者的意图、观察者的感受以及作品所处的时代精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叙事。 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于本书而言,不是一次关于文件格式或算法优化的技术说明。我们将其视为影像表达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每个人都成为了潜在的创作者。但这种便捷是否带来了视觉的泛滥?数字后期让“所见非所得”成为可能,这是否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辨别影像的真伪,如何欣赏那些真正有深度的、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我们不会教你如何修图,而是探讨影像作为一种媒介,在信息传播、文化交流甚至社会变革中扮演的角色。从新闻摄影的力量,到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的图片,再到电影、纪录片对现实的观照,影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光影的诉说》是一本邀请您一同思考的书。它关于人类如何通过捕捉和创造影像来理解世界、表达自我。它关于那些在光影之间跳跃的灵魂,他们的好奇、他们的痛苦、他们的喜悦,都通过镜头留存下来,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遗产。它鼓励您重新审视您所见的每一个画面,去感受其中的温度,去聆听其中的声音,去理解其中的故事。它是一份献给那些热爱观察、渴望表达、并被光影之美所深深吸引的人们的礼物。我们将在艺术史的脉络中,在哲学思考的维度里,在情感共鸣的深处,为您徐徐展开一场关于影像的,永不落幕的诗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上网”这件事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就是点点鼠标,连接一下wifi,然后就可以刷视频、看新闻了,哪知道背后竟然有如此复杂而精妙的体系在运作!翻开书页,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最底层的物理链路,到上面各种协议层层叠叠,把我之前模糊的概念一点点梳理清晰。尤其是看到各种数据包是如何被封装、解封装,如何在不同的网络设备之间传递,那种感觉就像是目睹了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浩瀚无垠的信息传递“盛宴”。书中对TCP/IP协议族的讲解,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之前总觉得TCP和UDP差不多,都是用来传输数据的,但读了之后才明白它们各自的使命和优势,一个可靠但速度稍慢,一个快速但不保证送达,这其中的权衡和应用场景,书中都讲得非常透彻。还有像IP地址、子网掩码这些概念,以前听着就头大,现在总算明白了它们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网络需要这样一套地址体系。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让我学会了从更宏观、更系统化的角度去理解计算机网络,这种学习体验非常棒。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扉页并没有直接提到“计算机网络基础”这几个字,但当我深入阅读后,发现它所涵盖的内容,正是构建我理解网络世界的基石。作者以一种非常轻松、幽默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技术术语变得鲜活起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各种网络攻击和防御原理的章节,虽然篇幅不长,但却点醒了我很多安全隐患。比如,了解到DNS劫持是怎么回事,以及MAC地址欺骗的原理,这些都让我对日常的网络使用有了更强的警惕性。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网络发展的历史故事,比如ARPANET的起源,Ethernet的发明过程,这些故事让我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闪光,也理解了为什么现有的网络架构会是这个样子。我之前一直以为网络是理所当然就存在的东西,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师不断探索、改进才形成的。这种宏观的历史视角,让我对网络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

我本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厚重的技术手册,里面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图表。但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网络百科全书”。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灵活,时而用生动的比喻解释复杂的概念,时而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关键要点。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这两个概念的阐述,之前一直觉得它们是差不多意思,但通过书中的图示和例子,我终于明白了它们各自的目的和机制,一个是防止网络过载,另一个是确保接收端能够及时处理数据,这种区分对我理解网络传输的效率至关重要。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基础的网络安全知识,比如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简单介绍,虽然不是深入讲解,但足以让我对网络安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不再是完全盲目。整体而言,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引导我一步步走进网络的世界。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互联网的底层运作感到好奇,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份好奇心。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如何连接Wi-Fi”或者“如何配置IP地址”,而是从更根本的层面,解释了这些操作背后的原理。书中对“物理层”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一根根网线、一个个无线信号是如何传输数据的,从电压、电流到光信号,每一步都充满了物理学的智慧。然后,它又逐步上升到“数据链路层”,解释了MAC地址的作用,以及交换机是如何工作的。我之前觉得MAC地址只是一个随机生成的数字,但现在明白了它是一个全球唯一的硬件地址,是数据在局域网内识别设备的关键。再往上,就是“网络层”的IP地址和路由选择,让我理解了数据包是如何跨越不同的网络,找到最终的目的地。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仿佛在搭建一座网络世界的“高楼”,每一层都清晰可见,牢固可靠。书中还对一些常见的网络协议,如ARP、ICMP等进行了恰到好处的介绍,让我对它们的用途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想着大概也就是讲讲怎么配置路由器、怎么解决网络卡顿之类的实际操作技巧。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本书的内容,与其说是一本“教你用”的网络书,不如说是一本“教你懂”的网络书。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网络世界的底层逻辑,让我对那些抽象的概念有了具象的理解。比如,书中对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的对比讲解,非常生动,让我瞬间明白了不同层次的网络协议各自承担的职责,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我之前一直觉得“交换机”和“路由器”大概是差不多功能的东西,但读了之后才明白,它们在网络中的定位和作用完全不同,一个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负责在局域网内转发数据帧;另一个则工作在网络层,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这种细致入微的区分,让我对网络设备的认知更加精确。而且,书中对于网络故障排查的思路,也不是简单罗列几个常见问题,而是从分层的角度去分析,一步步缩小问题范围,这种逻辑严谨的学习方法,对我日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评分

初级读者有点难懂,不过可以试着了解

评分

有点旧,还行吧,

评分

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所以才在京东最优惠的时间买了这几本书

评分

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

很好的京东卖家,值得推荐给大家。

评分

老公买了一堆专业书,也没怎么打折,希望以后多来点折扣优惠券之类的。

评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基础知识必备

评分

很快

评分

书是新的,商品还算符合,使用感觉还可以,此次购物比较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