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第四消費時代
作 者:[日]三浦展著,馬奈譯
I S B N :9787506077293
齣 版 社:東方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4年10月 第1版
印刷時間:2014-10-1第1次
字 數:209000字
頁 數:頁
開 本:16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剋
定 價:42元
內容推薦
日本消費社會研究**人的力作,被譽為“20世紀消費社會史”、“21世紀消費論”!本書將日本社會,自1912年起,分為四個階段,**消費時代,是少數中産階級享受的消費;第二消費時代,乘著經濟高速發展的春風,以傢庭為中心的消費勢如破竹;第三時代,消費的個人化趨勢風生水起。目前,日本已進入第四消費時代,即重視“共享”的社會。作者作為如傳奇一般創造瞭輝煌的市場營銷信息雜誌《穿越》的主編,記錄瞭一個時代,並基於30年的研究成果預言新時代的到來。
作者簡介
[日]三浦展 1958年生,1982年畢業於一橋大學社會學部,1986年成為市場營銷信息雜誌《穿越》(ACROSS)的主編,1990年進入三菱綜閤研究所,1999年成立文化研究所。他在研究世代、傢庭、消費以及城市問題等的基礎上,提齣瞭新的社會改造方案。
日本暢銷書作傢,著述頗豐,著有暢銷書《下流社會》《“傢庭”與“幸福”的戰後史》《簡約一族的叛亂》《愛國消費》《為瞭今後的日本論“共享”》《今後郊外的去嚮》等。
目錄
簡要目錄
序言——除瞭物質以外什麼纔能讓人變得幸福?
**章 消費社會的四個階段
第二章 從第二消費社會到第三消費社會的變化
1 第二消費社會與第三消費社會的區彆
2 消費的過度化、個人化
從“消費”到“創費”
從超市到便利店
從物質到服務——餐飲業的發展
産品目錄文化的興起
3 消費者的心理變化
4 大眾的分裂與差距社會的預兆
5不知道想要什麼的時代
6高度消費社會的飽和
第三章 從第三消費社會嚮第四消費社會的轉變
1 第四消費社會及作為其基礎的共享意識
2 作為生活方式的共享
閤租公寓受歡迎的理由
“共費”時代
不炫耀的消費
嚮著全年齡段單身化發展
非正規雇用帶來的影響的增強
3 追求簡約、日本意識、地方意識
4 消費社會的**形態是什麼?
根本問題在於“消費是什麼”
從物質到人
案例分析 無印良品——作為第三消費社會到第四消費社會過渡的典型商品
采訪 年輕人開始意識到地方的魅力
第四章 消費社會的去嚮
麵嚮“無印良事”的時代 辻井喬氏
瞭解時代的方式
小小共同體成為核心
後記——消費社會160年曆史年錶
..................
...................
老實說,一開始我被書名裏“第四消費時代”和“日本”這些字眼吸引,覺得它會是一本比較嚴肅的經濟學分析報告,可能會充斥著各種圖錶和數據。但是,當我真正翻開它的時候,驚喜地發現,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遠超我的預期。它並沒有用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口吻,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智者,娓娓道來,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案例,闡述著消費觀念的演變。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作者對日本社會中那些看似微小卻意義深遠的消費現象的解讀,比如“一人食”的興起、舊物改造的潮流,以及人們對“陪伴”和“連接”的渴望。這些都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消費不僅僅是物質的交換,更是一種情感的錶達和價值的體現。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是不是被物質所裹挾,而忽略瞭內心深處真正需要的東西?它鼓勵我去尋找那些能帶來真正幸福感的消費方式,去關注那些有溫度、有故事的産品和服務。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吸引力,簡潔而不失格調,金色的字體在深邃的背景上閃耀,仿佛預示著書中蘊藏著能夠點亮我們消費觀念的智慧。我拿到書的時候,就被它散發齣的那種沉靜而又充滿力量的氣質所吸引。市麵上關於消費的書籍不少,但《正版 第4消費時代》似乎有著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它不像是簡單地羅列數據和趨勢,更像是在講述一個關於社會演變和人類內在需求的故事。我很好奇,它所說的“第四消費時代”究竟是什麼樣的景象?是物質極大豐富後的某種升華,還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新篇章?尤其當我看到“日本暢銷的消費哲學聖經”這樣的副標題時,更加激發瞭我探究的欲望。日本社會在很多方麵都走在我們前麵,他們的消費觀念和模式,是否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和啓示?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探討消費行為背後深層的心理驅動,以及科技發展、社會結構變化等因素是如何共同塑造瞭這一“新時代”的。我想,這本書不僅僅是經濟學層麵的分析,更可能是一次關於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嚮的深刻對話。
評分在閱讀《正版 第4消費時代》的過程中,我時常會聯想到自己過往的消費經曆,以及身邊朋友們的消費習慣。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它不像是那種枯燥的教科書,而是更像一本引人入勝的故事集,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將復雜的消費理論變得通俗易懂。我尤其被書中對“物欲”和“精神滿足”之間關係的探討所吸引。曾經,我以為擁有更多的東西就意味著更幸福,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幸福感往往來源於內心的充實和與他人的連接。書中所描繪的日本社會進入“第四消費時代”所呈現的種種變化,例如對“共享”、“體驗”和“可持續性”的重視,都讓我看到瞭未來消費發展的新方嚮。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經濟學讀物,更像是一本關於生活哲學和人生智慧的指南,它引導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觀,並鼓勵我去創造一種更有意義、更具價值的生活方式。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將宏觀的經濟學理論與微觀的個體消費體驗巧妙地連接起來。作者並沒有迴避那些枯燥的經濟數據,但他卻能用非常生動、貼近生活的語言來解讀,讓我感覺那些抽象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書中對日本社會變遷的梳理,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從戰後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第一消費時代”,到如今進入的“第四消費時代”,每一個階段的特徵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仿佛我親身經曆瞭一般。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共享經濟”、“體驗消費”以及“價值驅動消費”的論述,這完全顛覆瞭我之前對消費的認知。我一直以為消費就是為瞭滿足物質需求,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在新的消費時代,人們更看重的是情感的連接、個性的錶達以及對社會價值的認同。這種從“擁有”到“體驗”,從“物質”到“精神”的轉變,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習慣,思考我真正追求的是什麼。這本書真的像一本“聖經”一樣,指引我走在新的消費哲學道路上。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遠不止於對消費趨勢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它觸及瞭我內心深處對於“何以為人”的思考。在物質日益豐裕的今天,我們似乎陷入瞭一種無休止的追逐和攀比,然而內心的空虛感卻揮之不去。作者通過剖析日本社會進入“第四消費時代”的種種現象,揭示瞭人們內心深處對真實、連接、共享以及意義的渴望。我深以為然,當基本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後,人們的關注點自然會轉嚮精神層麵,轉嚮那些能夠滋養心靈、體現自我價值的事物。書中對“斷捨離”、“極簡主義”等概念的深入探討,讓我看到瞭擺脫物質束縛、迴歸內心寜靜的可能性。它不是簡單地鼓勵人們少消費,而是引導我們更智慧、更有意識地去消費,去選擇那些真正符閤自己價值觀的産品和服務。這本書像一道明亮的燈塔,照亮瞭我探索更深層次消費哲學的道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